驾驶机动车在通过窄桥: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6:49:19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2010-10-03 15:33:18)转载 标签:

教育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上的教育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代教育变化的表现: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学而知之的因材施教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原则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以致用原则。

墨翟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追求理性知识。

礼记中的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同时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邋等”即循序渐进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青年智者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反映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教育思想反映在《教育学》中。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泛智教育”。

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儿》,强调教育自然性与现代文明的对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的一体化。

英国洛克“白板说”认为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作品《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

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

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

学校文化是指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特征:一种组织文化,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在认识和价值观上避免出现极端表现;使其认清时代要求,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教师职业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广义上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上特指某一门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的分类: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工作者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工作者考虑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排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狭义的课程设计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广义的课程设计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课程设计是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附件部分。

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步骤: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第五节  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科里文),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的意义(主要作用):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当代最流行的,瑞士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体谅模式,形成于70年代,英国学校教育家彼得 麦克菲尔创立;

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社会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方法: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好过吗? 山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2006年教师资格考试要点有哪些? 圆——知识要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难不难啊 每年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时间是? 教师资格考试是不是要自学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 教师资格考试是不是要自学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哪个版本啊 浙江 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教育学 心理学 提纲或重点? 求山东省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山东省2006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谁知道0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的教育学考试试题? 谁有鸿门宴一课的知识要点整理总结 培训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教育学与心理学考试有用吗 教师资格考试是不是必须要自学考试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 谁有江苏省2006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模拟卷?急!急!急! 哪里有免费下载江苏2006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模拟卷?急!!! 谁有湖北省2006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模拟卷?急!急!急! 寻求山东 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心理学 考试真题及模拟题 南昌哪个书店有教师资格考试的心理学,教育学这两本书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