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千禧大酒店:“施氏三步九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51:58
1.“施氏三步九法”

推拿是颈椎病外治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行气活血、舒通经脉、解除痉挛、消炎止痛 ,并能表里兼顾 ,达到平衡阴阳 ,调补脏腑等功效。“施氏三步九法”是施杞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 ,如能熟练运用 ,对各型颈椎病均有较满意的疗效。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理筋

第一法 [ 摩法 ]:患者正坐 ,医者立于其背后 ,一手扶持患者前额部 ,用另一手掌心先摩头顶 , 以百会穴为中心,逐渐扩大至枕及上颈部;再以大椎穴为中心逐渐扩大按摩至下颈部及上背部。按摩时, 要求患者坐稳 ,全身放松 ,自然呼吸;要求术者心静气和 ,动作轻柔 ,用力和缓 ,由浅入深 ,快慢适 度 ,要使按摩部位有微热舒适感。古人有急摩、逆时针方向摩为泻 ,缓摩、顺时针方向摩为补。本法有调和气血、解痉止痛 ,通经活络等功效 ,一般急性发作用泻法 ,慢性患者用补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第二法 [ 揉法 ]:以大拇指指腹在颈项部揉按 ,要求着力稍重 ,吸定一定部位并带动( 渗透到 ) 皮下组织作环旋的轻缓揉动 ,在按揉一处片刻后 ,再缓缓移动到下一处。一般先在项正中线按揉各棘突 ,重复三遍。再按颈项夹脊 ,约在脊旁1~1.5cm ,相当于各椎小关节处 ,以同样方法重复按揉三遍。第 三步再按外侧线 ,约距中线2~2.5cm ,相当于各椎横突外缘、胸锁乳突肌后 ,以天鼎、扶突、肩中俞等穴为重点 ,亦重复按揉三遍 ,时间稍长。最后按揉肩外俞、肩井、天宗等穴 ,并按揉上背部足太阳膀胱经 ,反复三遍。本法有舒经通络 , 消除小 关节及咽喉部炎症、缓解神经根炎、消除血管痉挛 ,对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脊髓型颈椎病均有效。

第三法 [ 拿法 ]: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的罗纹面紧夹肌肉将其提起 ,并作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揉捏。治疗时 ,先拿颈项部后外肌肉 ,由上而下 反复三遍;再拿两肩及背部菱形肌 ,反复三遍;最后拿两上肢 ,以腋下天池穴、三角肌前后缘、手三里等处为重点 ,反复三次。本法有驱风散寒、解除肌痉挛、消除粘连及神经炎症等功效。

第二步:整骨

第四法 [ 提颈 ]:患者正坐 ,术者立于其后外侧先以肘屈曲抱托患者颌下 ,并以左手托扶患者枕后部 ,尔后将患者头部提起 ,使颈部受到牵伸提拉,持续1~3 分钟。有解除肌痉挛 ,扩大椎间孔功能。

第五法 [ 松颈 ]:接上法 ,在提颈的同时 ,令颈项左右缓缓转动 ,反复三遍。有解除肌痉挛 ,消除小关节粘连作用 ,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第六法 [ 扳颈 ]:在提颈、松颈基础上 ,嘱患者主动转侧头部至僵硬受限时 ,此时医者顺势将患者头颈作斜上方扳动 ,大部分患者均可闻及椎间小关节松动的“格嗒”声。本法具有解除颈项僵凝、小关节炎症或错位的功能。

第三步:通络

第七法 [ 擦法 ]:以两手掌紧贴颈项部皮肤,并稍用力下压 ,同时作来回直线摩擦 ,连续3分钟。再以同法擦两侧肩部、背部、亦可擦胸部( 用于男性患者 )。擦时可在施术部位 涂搽红花油、风油精或冬青油等 ,效果更佳。

第八法 [ 抖法 ]:用双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 ,尔后轻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上下抖动。

第九法 [ 拍法 ]:用手掌拍打患处的手法叫拍打法 ,操作时用拳、手掌或指尖叩击施术部位 ,要求蓄劲收提 ,用力轻巧而有反弹感 ,动作有节奏 ,快慢要适中 ,腕关节活动范围不宜过大。拍打颈肩腰背、督脉、膀胱经 ,能疏通气血、祛风散寒 ,消除疲劳酸胀。

2. 各型颈推病常用的其他手法

(1) 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多见于颈椎病早期 ,临床症状为颈部疼痛 ,活动不利 ,颈背板滞紧张 ,疼痛可影响肩部。X 线可见颈椎肥大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CT 、MRI可见颈椎间盘膨出 ,以C5~6 为多见。治疗方法:患者坐位 ,双臂置于桌上 ,头搁在双手背上俯伏 ,使颈背部肌肉放松。①先采用摩 法、揉法于颈肩背部 ,治疗时注意寻找压痛点 ,手法应轻快柔和以放松颈背肌肉群为主;②采用按法与点穴法 ,点按压痛点与风池、肩井等穴;③患者取坐位 ,医者寻找椎旁压痛明显的棘突 ,行颈椎定点扳法。以 C5棘旁压痛为例 ,患者低头30度,术者右手拇指点按 C5右侧 ,左手引患者头向左侧 ,自然旋转,至最大限度后 ,术者稍用右手向左用力轻轻顺势扳一下 ,或作颈椎斜扳 ,力量宜轻;④最后用摩法、揉法于颈背部解痉止痛以结束治疗 ,手法用力宜轻柔 ,以患者能承受为限 ,可用推拿布或滑石粉以减少磨擦 ,防止皮肤擦伤。扳法需慎重 ,施术前 应排除颈椎扭伤脱位、炎症及结核肿瘤等疾病。

(2) 神经根型颈椎病:本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临床以颈项疼痛 ,转侧不利 ,伴有上肢酸痛麻木等征 ,患侧颈肩部可有不同程度的肌紧张 ,患者屈颈或转向健侧可减轻疼痛。X 片可见退变 ,MRI、CT 可见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治疗方法:①患者取伏案坐位 ,先用摩、揉法推拿患侧颈背及上肢以放松肌肉 ,减轻疼痛;②找准压痛点行按法、点法 ,从轻至重;③行定点旋转扳法 ,具体同前;④再用摩法、揉法再次放松颈背肌 ,结束手法。

(3)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由于脊髓受到压迫引起 ,发病率低但危害性大 ,推拿治疗以减轻脊髓受累出现的症状、放松肌肉为主要目的。治疗方法:①患者取俯卧位 ,用摩揉法施于颈胸背腰骶部脊柱两旁的肌肉 ,使之放松;②用点穴、按法点按脊旁的压痛点与有关穴位;③点穴法点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④用摩揉法放松四肢肌肉结束手法。

(4) 椎动脉型颈椎病:本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症状多变复杂 ,临床上以颈部疼痛、眩晕、头痛、耳鸣为多见。治疗方法:①患者取坐位伏案位 ,用摩揉按法于患者颈背部及上肢 ,放松肌肉; ②再取座位 ,用摩揉法沿胸锁乳突肌作顺经络方向治疗;③寻找颈部压痛点,作定位扳法 ,扩大椎间孔, 点按风池、太阳、合谷、外关等穴;④用摩揉法放松颈背肌肉。

(5) 交感型颈椎病:出现复杂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 ,口干咽痛 ,视物不清 ,耳鸣耳聋 ,遇事健忘 ,失眠多梦 ,胃脘作胀 ,恶心呕吐 ,肢体过敏 ,手指发热 ,汗出异常 ,心悸心慌 ,腹泻或便秘 ,月经异常。治疗方法:①患者取坐位伏案 ,先用摩法揉法施于颈背部约3~5 分钟;②针对颈背部脊旁的压痛点行点按揉法进行镇痛 ,如头痛点太阳、百会、合谷、风池等穴;③患者仰卧 ,如有胃痛用揉法 ,揉上腹部 ,点按中脘、足三里 ,便秘可在腹部脐周作顺时针方向作摩法;胸痛点按神门、内关、阳陵、支沟穴;④取俯卧位 ,摩揉法按于颈背部3~5 分钟 ,结束手法。

3. 卧位整脊疗法

笔者将中医传统伤科手法与美国整脊疗法( Chiropractic )相结合 ,创建了一套以软组织手法、人工牵引及旋转复位相结合的手法。该手法主要通过调节颈椎内、外平衡而产生疗效 ,着重颈椎的整体结构的建立及维护。通过非直接加诸关节的软组织手法改善循环、增加血供、消除炎症 ,加强静脉和淋巴的疏通。通过仰卧位人工牵引法改善及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通过旋转复位的关节矫正手法 ,使关节恢复正常运动能力及其位置 ,并解除肌肉、韧带、滑囊及肌膜的不当紧张状态。

(1) 具体操作步骤:

①患者仰卧 ,头垫薄枕 ,颈部完全放松 ,医师站在床头 ,将患者头部抬起呈微微后仰 ,并将头颅顶靠在医师腹部。

②医师以双手抚患者颈旁 ,手指张开放在颈部肌肉的后方及侧面 ,以手指的指腹及肉垫很柔和地上下揉动 ,直到肌肉明显地松弛 ,再在同一地方或临近肌肉施压。

③手指以垂直肌肉纤维方向 ,施以稳定、缓慢而有节奏的力量进行按揉 ,双手并用 ,以增加力量及运动的协调和节奏。

④患者仰卧 ,双腿伸直 ,双手平放于身旁。医师坐在头前面 ,用一手在患者枕骨的地方托着 ,大拇指与食指分别置于患者双侧乳突 ,另一手托着患者的下巴稳稳地向前牵引。同时要使患者完全放松。

⑤经牵引后 ,医者一手轻托患者下巴 ,一手于后枕骨以缓慢但稳定的力量向一侧旋转颈部 ,重复数次 ,逐渐增加范围( 最大90度 ) ,有时可听到“咔嚓”声 ,然后以同样方法向另一侧旋转复位。

⑥患者俯卧 ,让颈部稍微悬空 ,医师坐在床头 ,双臂置于患者头部两侧 ,拇指放在颈胸区域的斜方肌、提肩胛肌处( 肩井穴 ) ,其余手指轻贴于斜方肌区域 ,以两拇指按揉、旋转肩部局部软组织。

⑦患者俯卧 ,医者分别站于两侧按揉同侧的肩胛带肌肉。

(2) 手法操作要点:

①把持患者的方位必须稳固而不鲁莽 ,抓握必须轻巧 ,不可压拧皮肤 ,不可任意拉扯 ,持握患者的颈部时应尽量贴近于术者身躯 ,视其犹如术者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②尽可能应用患者的体重 ,而非术者的力量 ,使患者体重贴术者之身体以求平衡 ,在整个手法过程中 ,所有的动作均处于术者完全控制之下 ,任何平衡上的失误 ,都表示技术上的瑕疵。

③以口头诱导、要求,分散其注意力 ,使患者放松。患者轻微的反抗力量都会使手法的目的落空。在实施一连串手法过程中 ,与患者交谈、询问病情不失为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④对不同的患者 ,在不同的发病阶段 ,加强某一步骤的治疗 ,常可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消除其异常应力,纠正其力线 ,恢复其静态与动态平衡,有时甚至有消除疼痛于顷刻的功效。

4.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 ,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凡诊断不明 ,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 ,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 ;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 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