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神兽-龙图片:一个具有专业感的教师应有的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8:15:53

一个具有专业感的教师应有的特征:

(1)具有心灵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错误地以为教师是教书的,其实,教师是教“人”的。教师把书教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这是强悍的应试教育下一种生存性的妥协。但是这种妥协不该付出“只教书不育人”这种惨重的代价。我说一个教师要有心灵的力量,就是要坚持在“育人”的基础上追求那人见人爱的分数。中国人就有这个习惯,凡是自己没有的东西,就希望下一代拥有。谁都想考高分,谁都想上清华,但是他的可能性在哪里?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力、素养以及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哪?全国1000万高中毕业生都上清华行不行?也容易,国家发个命令全都改成清华大学就好,但他还是就想进北京的清华。其实,你认真想想:这孩子聪明还是笨,你能改变吗?这是先天的、物质的,物质是不能改变的。现在的教育奇怪的就是:学生能够改变的那些习惯,我们不去动脑筋改变,而不能改变的脑子呢,我们拼命动脑筋想把它改变。我觉得,教育是不太可能把傻的人变聪明的,其实我们有时候所做的教育反而是在把人家聪明的孩子变傻,然后让他有一个小地方表现出小聪明,就对人家家长说“你看,你这么傻的孩子,到了我手里都变聪明了”。如果考试成绩很差,就对人家家长说“你孩子脑子还是蛮聪明的,就是习惯不太好”。胡说八道!他基因要是没有聪明的话,你能叫他表现出来吗?不可能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已有的聪明、潜在的聪明变为现实的聪明。他有这个基因,你才能让他表现出来。否则的话,教育就不得了啦,所有的人都能考高分了,所有的人都能考一本、二本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所做的事情是什么?是想让大家都考高分。其实,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可能!高考二本指标要不要抓?中考前十名、尖优生、特优生人数要不要抓?当然要抓!在素质教育旗帜高扬,应试教育疯狂反扑的今天,我们无法回避升学,也无法回避考试,考试是学校无可抵挡的要事。我们要理直气壮抓升学率,毫不动摇地把中高考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在这个问题上,全校上下必须达成共识。但是,我们要正确对待我们的四类学生:第一类,轻松愉快地可以上二本或进入中考前600名的学生。有没有这样的学生?有,极少数!第二类,刻苦努力才可以上二本或进入中考前600名的学生。第三类,刻苦努力了也上不了二本或进不了前600名的学生。这是现实存在,因为江西2009年35万人高考,二本以上录取6.8万(录取率19.4%),还有28.2万上不了二本;瑞金7200人中考,前600名进入重高的也就是600人,还有6600人进不了。这不是他不刻苦努力的问题,他就是刻苦努力了也可能掉在那28.2万或者6600里边。第四类,轻松愉快地不想上大学或不想进入任何高中的学生。有没有?有!他也要进入我们学校来读书呀。因为要实现小康,政府有目标和指标,我们有任务和义务,我们要请他进来读初中、读高中。那么怎么来平衡这四类学生的需求?你说一个要去打工做保安的高中毕业生和一个要去考二本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坐在我们的课堂里,他们的心态、他们的需求一样吗?我们弄不好,这个没教好,连那个也耽误了。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那包括特长生在内的100个上二本或者169个进前600名的学生而教学、而教育,我们就害了很多很多的学生。我们考虑过其他学生的希望和出路在哪里吗?在校园里,以人为本是什么概念?就是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可能,我们来满足他的需求,为他提供一种教育服务。他可能上二本,我们为他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服务?他想当保安,我们又给他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服务?现在我们面临着一套课程要为四类学生服务,怎么办?大家读一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就可以看出,它就希望能够分出层次、分出类别,这也符合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一个解释就是: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和谐相处。十几年前普及初中义务教育,有条标语叫做“要打工,读初中”。五年前又有一个标语叫做“找好工,读高中”。为什么呢?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开电梯的——高中毕业,他拿到一个高中毕业证,他就可以到物业部门登记,然后去做电梯工、管道工、保安员。这并不是说他高中的知识有多大的用处,没用!我看他看门还不如初中生呢。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认识要改变我们的思维,用“育人”的眼光,用心灵的力量,去正确对待四类不同的学生。

(2)具有情意的关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感情与感情的共鸣。思想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是墙上的标语和口头的说教,它应该从墙上走下来,让学生喜闻乐见。有教育的关爱,有情意的关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如果我们一旦伤害了学生的情感,那么读书对学生来说,便是一件苦差事。

(3)具有人格的熏染。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是一种熏染。我们对人世的看法,对名利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理解,对事物的宽容,对美好的追求,对丑陋的鞭策,我们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力,敬业的品质,纯净的心底,都了无痕迹却又清晰鲜明地印刻在学生的心头。这种教育也许不在课堂上,也无法用考试来测量,但它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4)具有智慧的实践。一个教师是否专业,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实践的智慧,他能否将教育设想和意图在智慧的、愉悦的实践中完成。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智慧。一个只会依靠强制、威胁、恐吓甚至体罚来维持课堂秩序的教师,一定是缺乏专业感的教师。从严格意义上讲,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一台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我们搞了半天没显示,上来一个人,三下五除二搞出来了。他有知识,他懂。这叫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是谁说的?培根说的。什么时候说的?1605年。1605年到现在400年过去了。那个时候的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这个社会,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知识可以传递、可以学习、可以复制、可以模仿;但是智慧在本质上,是需要我们创新的。我不是说知识不好,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价值,知识要上升为智慧,你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有想法、有点子。从教学技术和能力的实践操作层面来讲,我们的专业智慧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教材课标解读能力、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试卷编制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必须要有智慧,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就业岗位闲着又招不到人,为什么?因为很多大学生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态度又不好。种田不如老子,做事不动脑子,又放不下架子,所以只好做”啃老一族”。最近我看到一个材料,说美国有一个专门做动漫设计的人,叫威尔·怀特,他设计的两款游戏,一款叫模拟人生,大概在2005年以前风靡全球。他现在又设计出一款游戏,叫胞子,我不太懂生物,生物老师应该更懂这么一个概念。他就是用这么两款游戏为他的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间还没有我们教室那么大的屋子,十几个人,几十台电脑,一年挣走了我们中国人的16亿美金。你说那是什么概念?它既没有污染,又没有什么大量的投入,用的都是人脑和电脑。16亿美金不仅仅是金钱的概念,它同时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为什么中国的孩子都去上网成瘾?为什么美国佬做这个游戏,做给我们的孩子玩?那我们中国人怎么就不能开发出一款游戏,去挣了美国人的16亿美金,然后又把他的孩子都带上网瘾呢?为什么?没有创意!我们拍出来的东西,人家不看,所以,你想影响他,影响得了吗?影响不了。人家美国佬搞文化侵略,那是“带着创意来,拿着美元走”。90年代,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要在我们的教育里面增加素质和能力,这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培养发展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这是在80年代重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要求。这种变化迫使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必须具有创新的智慧,必须具有智慧的实践。

六、做有幽默感的教师

教师,应该具有幽默感。我们要学一学崔永元。观众喜欢《实话实说》,是因为喜欢崔永元;喜欢了崔永元,也就更喜欢《实话实说》。崔永元的魅力何在?不是小崔长得帅,而是节目主持得好:一是讲得少,总是三言两语;二是讲得精,很少累赘罗嗦;三是讲得妙,总是妙趣横生;四是讲得趣,总是风趣幽默;五是能沟通,善于引导激励;六是能互动,善于调节气氛;七是能赏识,善于评价肯定。我们很多老师总把学生当无知,所以总是反反复复地讲,越讲学生越不爱听,而崔永元总是把观众当智者,所以总是把讲演留给观众;很多老师总是强行给学生灌输观点,而崔永元总是激励观众自己理解观点;很多老师总是让学生欣赏他,而崔永元总是让自己欣赏观众;很多老师上课总是一本正经、一脸严肃,而崔永元主持节目总是一抹轻松、一脸微笑。学一学崔永元,你会变得机智聪慧、风趣幽默、富有魅力。

今天怎样做教师?用三句话归纳一下:做有方向感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做消极应付的事,做出实效来;做有约束感和学力感的教师,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做有专业感和幽默感的教师,不做机械蛮干的事,做出灵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