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境迷踪白金: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途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9:59:23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90年代,是在面对全球资源枯竭、人口猛增、生态环境恶化等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的产物,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对“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应用。我国近年来对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其发展。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畜牧业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就我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意义、模式和保障措施做一些探讨。

1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既是一个人均畜牧资源量相对不足的国家,又是一个畜牧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0.1 hm2,大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澳大利亚人均耕地3 hm2、加拿大约1.87 hm2、阿根廷约0.93 hm2、美国约O.67hm2。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没有相对充裕的土地来保证饲料的生产,加之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逐年减少,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导致多年来提倡的“粮一经一饲”三元种植结构未得到较好的施行。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超载过牧现象严重。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推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饲料生产的增长与养殖业生产的发展不协调,使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加剧,使我国养殖业发展面临饲料资源短缺,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和优质高产专用饲料玉米短缺的局面。据报道,我国鱼粉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30%左右,大豆进口量占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氨基酸进口达到需求量的60%以上。如果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实现畜牧业的大发展,将难以为继。在我国饲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走节流与开源并重的路子,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以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拓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缓解畜牧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1.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规模化养殖生产的不断发展与环保治理的相对滞后,打破了传统的“畜一肥一粮”良性循坏的格局。动物粪便及其恶臭气体的大量产生,加之饲料中过量使用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动物排泄物一方面通过在土壤中日积月累的营养富集,造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表层土和水质的恶化。如土壤中砷酸钠含量为40 mg/kg时,水稻减产50%,达160 mg/kg时则不能生长;土壤中的铜和锌含量达100~200 mg/kg以上,即可造成土壤污染和植物中毒;另一方面消化不完全的碳水化合物及含氮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增加了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排放浓度,恶化了人类和动物生活的环境质量。而环境的恶化易诱发人和动物疫病发生,既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又因为动物患病增加了人畜共患病的机会,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污染畜产品,直接和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些问题的产生均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原理,尽可能地以多种方式使用各种资源,避免资源过早废弃,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提高畜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度,降低整个畜牧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1.3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国许多地区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畜牧业生产目前还处于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外延式增长生产阶段。传统畜牧业所占份额较大,科技水平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环保、效益型的转变尤为迫切。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加强畜牧业新技术的引进、组合应用,推进多层次的畜牧业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是促使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质量、环保、效益同步增长转变,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措施。

1.4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畜产品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面对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新形势,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既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国际市场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虽然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条件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涉及生态环境、动物福利、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凸显,并且技术性壁垒呈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制约畜产品出口的瓶颈。据报道,目前所有WT0成员国针对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新出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多达150余个。日本、欧盟相继修改食品安全卫生法;日本出台的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大幅增加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指标。从国内市场看,国家对畜产品安全已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畜产品的安全生产,许多城市已相继实施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且入市门槛越来越高,原有的市场格局将被打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逐步使畜产品符合资源、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国际标准,是增强畜产品竞争力,应对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要求。

2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一个由动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组成的复合系统。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各地畜牧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必须根据农区、牧区和城市郊区等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形式。

2.1农区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农区是我国粮食的生产区,农作物副产品及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提供了大量的饲料资源。以种植业为依托,畜牧业生产为中心,沼气生产为纽带,建立起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循环系统是农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农区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较多,目前较为叮行的模式有:① “牛一蘑菇一蚯蚓一鸡一猪一鱼”循环模式。利用种植牧草或秸秆喂牛,牛粪做基料种植蘑菇,采收蘑菇后的基料再养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经过发酵后再喂猪,猪粪经过发酵后再喂鱼,鱼塘里的塘泥作种植业的肥料。②“家畜一沼气一食用菌一蚯蚓一鸡一猪一鱼”循环模式。秸秆经处理后饲喂家畜,家畜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养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沼渣和猪粪养鱼或作肥料。③“家畜一蝇蛆一鸡一猪一牛一鱼”循环模式。家畜粪便养蝇蛆,蝇蛆作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经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塘泥作肥料。④“家畜一沼气一植物”循环模式。秸秆、牧草搭配精料喂家畜,家畜粪便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沼渣和沼液作蔬菜、粮食、果树等植物的肥料。⑤“禽一粪一畜”循环模式。鸡粪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蛋白质等可利用有机物质,将鲜鸡粪晾干再用鸡粪膨化机进行膨化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或鱼。

2.2牧区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我国牧区多为海拔1 000~5 000 m之间的高原和山地,一般冬春枯草期长,夏秋青草期短,牲畜“夏肥、冬瘦、春死”的现象较为突出,加之超载过牧和环境恶化,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加剧。而我国牧区的地理位置多处于大江大河的源头,如果生态继续恶化,将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发展牧区畜牧业循环经济,以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为目标,促使牧草生产与牲畜生产这2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平衡持久发展是根本出路。牧区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代表模式是组织畜牧业季节性生产,推广肉畜异地育肥技术的资源配置模式。即根据生物生长规律的“时间差”,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组织季节性畜牧业生产,达到草畜同步,生态平衡目标的生产方式,从而将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夏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生产方式改为青草期多养畜、枯草期多出栏,草畜配套的季节性生产。据报道,将传统草地畜牧业的“消耗战”改为季节性的异地育肥的“阵地战”生产,一个周期,牛出栏由过去4~5年缩短为1.5~2年,羊由2~3年缩短为当年育肥,这样用同样的草料可多养2~3头肉牛和肉羊,缓解牧区草畜矛盾,以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拓宽了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城郊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城郊畜牧业是在城市郊区和大型_丁矿区周围地区,主要满足城市和工矿区居民对鲜活肉、蛋、奶等畜产品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畜牧业。城郊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环保型畜牧业,是借助工程学的技术手段,渗透人工辅助能量与物质,建成以畜禽饲养为中心,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地域性、集约性、高效性、调控性等特点,以实现饲料(草)产量最大,畜禽生产力较高,物质和能量转化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和生态平衡最佳为目标的循环系统。

3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3.1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加强领导,出台和完善政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调动各级畜牧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责,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把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清洁生产机制的项目列入计划;科技部门把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机制项目的前瞻性研究作为科研课题,加快科技开发、研制和成果推广;财政和金融部门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比重,重点支持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的示范推广;宣传和科普部门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增强民众的绿色消费和环保意识,为我国畜牧业真正走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道路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3.2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既涉及到养殖业、种植业的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也涉及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配套产业问的结构调整优化。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据报道,在不超过农田肥效最低荷量的情况下,每亩农田最高可施畜粪2 t。即一亩地可配套养殖3~5头猪、5~10只羊,1头牛、20~30只鸡;“稻一鸭”共育型每亩田配套10—15只鸭;鸡一猪结合比例为20~25只鸡配套1头肉猪;猪一鱼结合比例为7~8头猪的粪供一亩精养水面。因此,要围绕既符合生态循环的自然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再生产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农区、牧区和城市郊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需要,调整优化养殖业和种植业等配套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问的结构,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多向循环式产业结构,形成资源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污染排放量最小化的产业支撑体系。

3.3  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畜牧业循环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

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配套产业技术的培训、推广等工作,加快良种繁育、环保饲(肥)料开发、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性技术的组合配套人户率,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3.4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各级有关部门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带动农民、滚动发展”的原则,从用地、贷款、税收、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既要积极扶持改造现有成长性较好的涉牧企业做强做大,又要大力扶持当地工商企业、养殖大户、私营老板和经济能人新建一批配套产业的规模性生产、加工、营销企业以及交易市场、产销协会,也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或挂靠一批外地的龙头企业或批发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农户利用土地、草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企业的形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畜牧杂志》2007年第43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