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黄昏bgm:5、关键问题及结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6:50:53
5、关键问题及结论   日期:2004-07-15 18:41 作者:钟永玲 张魁林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5、关键问题及结论

  从调查的几个地区的实践探索,可以总结出,要搞好信息服务,必须要有政策支持,并且采取正确的工作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等,而这些也正是本研究中提到的三种信息服务模式成功的原因。

  5.1 政策要点

  ● 制定支持政策

  要提高对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并出台支持政策。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服务工作搞得好坏,不完全取决于当地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认识、重视和支持。在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由于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有较高的认识,出台政策、采取措施促进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其信息服务工作也很有成效。缙云、芜湖、舒城三个县的经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如缙云县成立了由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县政府一名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农业、电信等十四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下发了政府文件(2001年9月25日县委办、政府办下发了14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2002年7月24 日两办又下发138号文件“关于认真抓好村级农技110信息服务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为保证信息服务低成本运行,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并出台政策,对农业系统租用网络通道费用、乡村信息服务组织和农民的上网费给予适当减免;对农业信息的传播、发布,各宣传媒体应提供无偿支持;对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实体给予符合WTO政策的补贴和税收方面的优惠。

  ● 列入公共支出

  面向农村、农民的信息服务本质上是公益性的,而且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具有需求最迫切、基础最薄弱、覆盖面最广、受益群体最多等特点,因此,在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现状下,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都应当是各级政府,而不应片面强调信息服务的创收功能。国内曾有一些地区试图采用有偿服务,但由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皆以失败告终。

  此外,为避免由于信息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避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陷入“信息贫困恶性循环”,中央政府投入应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速度,以期尽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实现跨越式发展。

  5.2 工作措施要点

  ● 整合农村信息服务组织资源

  农村很多乡镇信息服务站依托原有乡镇农技站、农经站、农广校、文化站等各类机构的做法很好,把信息与科技、信息与文化、信息与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原有资源的优势。安徽省芜湖县三元镇信息服务站指导全镇成立了四个专业协会,养猪、养鸡、养鸽、经果林协会,服务站的办公地点也是协会的办公地点,服务站的3000多种书籍、杂志、光盘以及计算机等设备免费提供给协会使用,既节约了财、物投入,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运用

  鉴于农民家庭信息设备的拥有情况,除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外,还要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的作用,优势互补。如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简报、光盘、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途径传播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

  ● 既要组织信息,又要组织农民

  目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信息服务的规模效益,使信息服务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要推进农村信息化,实现信息和农民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善于组织信息,另一方面还必须善于组织农民。也就是说,在开发、组织信息服务内容的同时,要着力组织信息服务的对象,组织信息服务的需求者,引导农民的信息需求、信息消费,使农村信息化程度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适应。扶余县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把信息服务的对象重点放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各种中介组织以及种养加销大户上,通过他们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法规等信息传递给农民,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组织农民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指导、技术帮助以及适当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仅仅依靠农民,受其自身能力、经济条件的限制,搞好服务有一定难度。而在政府的指导、协助下,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协会、合作社等),不仅符合国家政策,也符合国际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 加强培训

  培训的对象既包括各级农村信息服务队伍,也包括信息用户如企业、农民等。现阶段农村信息服务人员能力普遍较低,而且大部分搞信息服务工作的还是兼职人员,既缺乏市场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能力,也缺乏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影响了信息服务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大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基层信息服务工作人员的信息鉴别、分析能力,帮助农民获取真实可靠、有用的信息。同时,也要对农民进行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其信息化意识,引导其对信息的消费。

  5.3 服务内容要点

  ● 加强农产品的市场分析预测

  近些年来,时常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这往往是由于缺乏信息、缺乏信息的沟通,使农产品种植面积或养殖规模过大,产品供给大于需求,或者出现农产品结构性供求不平衡,结果价格低廉,甚至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引导农民科学地进行生产决策。安徽省芜湖县横岗镇信息站站长陈小妹女士,热心农村信息服务事业,并潜心研究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进行生产决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她从各方面收集信息,并通过分析认为当年棉花要烂市,于是发布信息,要求农民不要盲目种棉花,在她的信息引导下,全镇减少棉花种植133公顷,而当年棉花市场价只有2.4元/公斤,比市场形势好时4.8元/公斤的高价下降了一半。2002年,通过分析,她又预测棉花价格要上升,号召农民多种,全镇种了533公顷,当年棉花价格达到了4.8元/公斤。这一减一增,使当地农民减少了损失,增加了收入。而在广大农村,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很少,也很不容易。

  ● 加强对当地主导农产品生产的信息服务

  采集和开发的信息内容,以及信息服务的工作活动,都要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发展的需要进行,要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信息服务的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当地的生产优势,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另一方面,要针对当地发展产业的需要,引进市场前景好、又适于当地种植或养殖的品种以及生产技术,开发相关的信息内容,并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加工、运销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