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淘:[心得体会]再谈“群众利益无小事”——重温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有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20:03:22
再谈“群众利益无小事”——重温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有感
原作者:田野雾 添加时间:2009-07-15 原文发表:2009-07-15 人气:6244


 

            当前,我们国家存在因为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正常渠道难以解决,人身和财产权利受到损害的普通公民。这些人中有的常年累月提起诉讼,最终无果而终;有些人被政府机关推来推去,成为缺少倾诉对象的社会边缘人士。国家为这些人开辟一条申诉的道路,建立了信访制度,就是让他们通过合法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求得问题妥善解决。然而北京大学孙东东教授关于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的评论,“99%的老上访者精神都有问题”的论断,让人不寒而栗。这和我国现行的信访政策也是格格不入的。

       “上访群体80%都是农民,绝大多数都是社会最底层,也是弱势群体……绝大多数上访群众他们最初反映的诉求是有道理的,当然没有任何人会平白无故地就来上访。”这是公安部信访办副主任李竹红3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多少也平衡了上访者一点的心理。现在常有国家公务员对百姓事说三道四,加以指责,这些人不是想到自己是“人民的政府”,而总认为群众是“政府的人民”,政府要群众怎么着群众就该怎么着。可以说,只要我们想到自己是“人民的政府”,我们说话做事就会多替人民着想,就会以人民利益为重;而只要我们想到群众是“政府的人民”,我们就会觉得人民应该无条件地听政府的,即便损害一些群众的利益也是“理所当然”。有群众是“政府的人民”这种想法,那地方就少不了要出乱子。这是值得警惕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革命战争年代的文献,我们就可得到很好的教益。请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就着重讲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他说:“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7、138页)毛泽东同志对群众利益讲得很具体,要求很明确。这是毛泽东同志1934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将关心群众生活与否与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提升到革命能否胜利的高度。谆谆告诫从事实际工作的党员干部,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最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盐、米、房子、衣、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这在如今一些人的眼中都是“小事”,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一定要办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也就是“公务员身边无小事”! 对于群众实际利益问题,我们党历来都是很重视的,历来都是认真对待、认真给以解决的。但是,为什么每年仍然有不少类似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女人物“难道没有死人就不可以立案”的现象常有,仍然有群众的“利益被损害”而得不到妥善解决,仍然出现绝望的民工给新闻单位报料后表演“跳楼秀”,仍然出现走投无路之人报复社会的现象,那可是百般无奈之事,并是不什么精神上“有病”。笔者曾经接触到一户农民在土地调整时,应进3分土地而未得到,苦苦上访了八年,0.3亩地对政府来说不是什么大事,而对于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讲,就成为了大事。因为这三分地就是这位农民的半年口粮地。对这样的“小事”,我们还能视而不见吗?总不能等到有“死人再来解决”吧?!“如果我们一些党的领导干部能深入到基层,在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中,在渴望解决困难群众期待的眼神中,就能读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盼;如果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重读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也就不会得出“99%的老上访者精神都有问题”的结论。我们如今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现的时期,重读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她距今已经70年了,但读来仍感新鲜,很有启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成为领导干部打开群众心灵之锁的“金钥匙”。我们应当随学随用随践行,把她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