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腾飞花语餐厅:黑海、亚速海、里海、死海、波罗的海、北海、比斯开湾、挪威海、巴伦支海、格陵兰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19:45

黑海-------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

刻赤海峡------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

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

亚速海------乌克兰与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并且是咸水湖

死海------以色列与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地球上最低的水域

波罗的海-----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

北海---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

比斯开湾--北大西洋东部海湾

挪威海---北冰洋的边缘海

巴伦支海---北冰洋的陆缘海

格陵兰海--北冰洋主要边缘海之一

 

 黑海

  黑海,英文名称(Black Sea),法语名称:Mer Noire,俄语和保加利亚语作Chernoye More,乌克兰语作Chorne More,土耳其语作Karadeniz,罗马尼亚语作Marea Neagra

【黑海简介】

  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内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因水色深暗、多风暴而得名。黑海向西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地中海相通,向北经刻赤海峡亚速海相连。黑海形似椭圆形。东西最长1150千米,南北最宽611千米,中部最窄263千米,面积42.2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3400千米。平均水深1315米,最大水深2210米。北岸为乌克兰,东北岸为俄罗斯,格鲁吉亚在其东岸,土耳其在南岸,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Moldova)在其西岸。

  黑海经由其西南角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以及地中海与遥远的大西洋海域相通。克里米亚半岛从北面伸入黑海,东端狭窄的刻赤(Kerch)海峡通往面积较小的亚速海。黑海海面约461,000平方公里(178,000平方哩),最深处深于2,210公尺(7,250呎)。黑海海岸很少低地,大部分低地都在北岸。注入黑海的大河流有多瑙河、聂伯河、聂斯特河和顿河。原是古地中海(Tethys Sea)的残留海盆。目前的形状可能出现于5,800万年前。当时在古安纳托利亚(Anatolia)的地壳上升,使海盆地从地中海分裂开;新形成的黑海盆地逐渐与大洋分隔,其含盐量下降,又缓慢地和海地区分离。黑海海水含盐量几乎只有世界各大洋海水含盐量的一半。黑海也是地球上唯一的双层海。黑海是一个面积大并缺氧的海洋系统。在这个严重缺氧的环境中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它们的新陈代谢释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H2S)。其他生物实际上只能生存在200米深度以上的水里。

  黑海在航运、贸易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是联系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格鲁吉亚、俄罗斯西南部与世界市场的航运要道。北部沿岸,尤其是克里米亚半岛,是东欧人的度假、疗养胜地。

【形成】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在古新世末期小亚细亚半岛发生构造隆起时黑海与地中海开始分开,并逐渐与外海隔离形成内海。随着地壳运动和历次冰期变化,黑海与地中海间经历了多次隔绝和连接的过程,与地中海的相连状态是在6000~8000年前的末次冰期结束后冰川融化而形成的。黑海大陆架一般2.5~15千米,只西北部较宽达200千米以上。少岛屿、海湾。海底地形从四周向中部倾斜。中部是深海盘,水深2000米以上,约占总面积的1/3。

【水文】

  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同时汇集了欧洲一些较大河流的径流量,年平均入海水量达355立方千米(其中多瑙河占60%),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量,使平均盐度只有12~22‰。表层盐度较小,在上下水层间形成密度飞跃层,严重阻止了上下水层的交换,使深层海水严重缺氧。据观测,在220米以下水层中已无氧存在。在缺氧和有机质存在的情况下,经过特种细菌的作用,海水中的硫酸盐产生分解而形成硫化氢等,而硫化氢对鱼类有毒害,因而黑海除边缘浅海区和海水上层有一些海生动植物外,深海区和海底几乎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同时硫化氢呈黑色,致使深层海水呈现黑色。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盐度较小的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

  黑海也是地球上唯一的双层海。黑海上层的水面产大量鱘鱼、鲭鱼鯷鱼。到20世纪后期,由多瑙河、聂伯河和其他注入黑海的河水中带来的工业和城市废物,使海水的污染层增加,海中的鱼类减少。

  黑海是一个面积大并缺氧的海洋系统。黑海本身很深,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的交界处位于100到150米深处之间。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尸体腐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得不到补充。在这个严重缺氧的环境中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它们的新陈代谢释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H2S)。其他生物实际上只能生存在200米深度以上的水里。

成为“死区”的原因

  海的含盐度较低,但是在有些水深155-310米的海域里生物机乎绝迹,鱼儿都不敢游到那里去,简直成为了一片死区,是什么原因使得黑海变成了一死气沉沉的大海呢?

  专家通过抽样调查,发现那里的海洋生物难以生存,是因为海水受到硫化氢的污染而缺乏氧气,而黑海在和地中海对流中,把自己的较淡的海水通过表层输给了“邻居”,换得的却是从深层流入的又咸又重的水流。加上黑海海水的流速慢,上下层对流差,长年被污染的海域自然要成为“死区”了

【历史】

  一些学者认为黑海是印欧语系的发源地。另一些则认为里海是印欧语系的发源地。

  由于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故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黑海航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亚通往罗马的北线必经之路。尤其是对自17世纪开始崛起的沙俄王朝,黑海和波罗的海均是影响该国对欧洲联系的命脉。近代史中也有因为抢夺黑海的控制权而引发的战争和军事行动。

【气候】

  一月份黑海中部平均气温8℃(46°F),西部2~3℃(36~37°F);春季整个地区平均气温16℃(61°F),夏季升到24℃(75°F),西北部冬天绝对最低温达到-30℃(-22°F)。西北部冬天表层水温-0.5℃(31°F),中层6℃(43°F),底层9.1°C(48.4°F);夏天表层水温26℃(79°F),中层7℃(45°F),底层仍为9.1℃

  黑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凛冽的极地冷空气不断袭来,在黑海、尤其是西北部海区掀起汹涛巨浪,景象十分壮观,成为黑海的一大特景。强冷空气还沿某些山口、隘道急速下泻,风速可达 20~40米/秒,形成少有的强风 ,称布拉风

【沿海】

  国家

  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主要港口

  ODESSA(敖德萨 俄罗斯)

  BURGAS(布尔加斯 保加利亚)

  CONSTANTZA(康斯坦萨 罗马尼亚)

  ISTANBUL(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黑海海峡

  straitofblacksea

  黑海海峡位于土耳其领土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之间,是连接欧、亚大陆和黑海与地中海的要道。

  黑海海峡由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组成,全长375公里。其中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公里,达达尼尔海峡长65公里。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平均深度为40—100米。中部的马尔马拉海面积为11000平方公里,最深处为1355米。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海峡最窄的地段,只有700米左右宽。由于黑海海水含盐量较地中海小,所以,这里的海水发生特殊的水交换现象,即表层10—20米的水流向地中海,底层的水流向黑海。海峡终年通航。由于黑海海峡在经济和军事战略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里曾是大国争夺的对象。

污染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心目中,黑海是名副其实的“黑”海。环保专家指出,欧洲地区17个国家、13座工业大城市及1.6亿人口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都流入了黑海。当时,黑海每立方公里海水中可捞获两万公斤的废弃物。

  黑海的捕鱼量1985年曾达到85万吨的高峰,因为污染,其后5年内下降到30万吨。近5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黑海鱼产量逐年增加,2001年已增至45万吨。黄海螃蟹是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来罗马尼亚的远洋货轮的压舱水偶然被带到黑海的。近几年这些螃蟹繁殖得很快,这正是黑海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最好例证。

  1992年, 黑海沿岸国家和相关国家逐步意识到了保护和治理黑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它们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了关于保护黑海、治理污染的协议,并开始对黑海及其最大污染源多瑙河进行治理。从1995年起,黑海污染状况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各河流中化肥和农药的排放量大幅下降,在黑海航行的船只的石油泄漏也大为减少。另外,黑海沿岸各城市都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场。今天,被污染的“黑”海正在悄悄地变化。在欧洲各国努力下,黑海的生态状况正趋好转。

  罗马尼亚位于黑海的西岸。著名的多瑙河就是在罗马尼亚境内注入黑海的。但黑海海水中约60%的氮磷化物正是来自这条“蓝色的多瑙河”。在多瑙河沿岸6个国家的不懈努力下,多瑙河再度恢复其“蓝色”魅力的时间已为时不远了。最大的污染源如果变干净了,除掉黑海之“黑”想必也应该不会远了吧。

 

 

刻赤海峡------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

 

    刻赤海峡Kercenskij Prol.

  亚速海的唯一门户:

  刻赤海峡位于乌克兰南部克里米亚共和国东部的刻赤半岛俄罗斯北高加索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西部的塔曼半岛间(东经36度38分,北纬49度22分),几乎全部处于两国领土包围之中。刻赤海峡长41公里,宽4-45公里,深5-15米。刻赤海峡两端的海岸大部为岩质海岸,局部为沙质海岸冬季浮冰。西北岸有著名的刻赤港,同塔曼半岛的高加索港间有火车轮渡

  重要的战略地位:

  刻赤海峡不仅几乎全部处于两国领土包围之中,而且还是连接黑海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每年有超过7000艘船舶通过这一海峡,航运也十分繁忙。由于亚速海与顿河相连接,刻赤海峡也是俄罗斯内河航运南下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水上通道。

  俄乌两国的“角斗场”:

  苏联解体后,刻赤海峡的界定一直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激烈争论的问题。乌克兰方面认为,必须根据国际法划分亚速海、黑海和刻赤海峡的水域,以确定相关国家在该地区的主权边界。俄罗斯方面则主张,在亚速海和刻赤海峡只划分海底边界,水面边界不划分。俄罗斯方面还建议把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确定为两国的领水。由于乌俄双方在此问题上分歧严重,虽经多次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共识。

  2003年9月29日,俄罗斯以以避免沿岸土地遭海水侵蚀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由,开始在与乌克兰相接的刻赤海峡朝乌克兰边界方向修建堤坝。工程开始后,乌克兰方面不断向俄方提出交涉,但俄方未予理睬。截至10月23日,俄罗斯修建的堤坝已长达3000多米,距乌克兰图兹拉岛102米。乌克兰对俄罗斯未经协商就在两国边界处建造堤坝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极不尊重,并指出筑堤工程将严重影响刻赤海峡以及图兹拉岛的生态环境。乌克兰外交部20日向俄罗斯外交部递交照会,强调刻赤海峡的两国国界早已确定,图兹拉岛是乌克兰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警告俄罗斯方面必须对朝图兹拉岛建造堤坝可能引发的冲突承担全部责任。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断对巴西正式访问返回国内,并于当天夜间就刻赤海峡危机问题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电话交谈。普京强调俄罗斯无意破坏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并答应让俄有关方面暂停筑坝工程。24日,乌克兰、俄罗斯两国总理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就刻赤海峡建造堤坝而引发两国关系紧张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双方商定通过谈判解决刻赤海峡地位问题。俄罗斯方面承诺暂停在刻赤海峡建造堤坝,乌克兰方面则答应研究俄方提出的从图兹拉岛撤走乌克兰边防部队的建议,从而使骤然紧张的两国关系暂时得到缓解。

  10月30日,乌克兰、俄罗斯两国外长在基辅谈判后决定,两国将图兹拉岛争端与亚速海、刻赤海峡地位问题合并解决。双方商定组建几个工作小组,对上述海域的地位和共同开发利用等项目继续进行谈判。

  刻赤海峡危机虽已缓解,但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乌克兰认为两国海上边界早在原苏联时期就已划定,并且有相关文件作证。俄罗斯则认为,那些相关文件都是未经批准的无效文件,两国海上边界悬而未决。乌俄划界谈判虽已进行多年,但两国至今未能就划分海上边界达成共识。

  2005年7月,俄罗斯方面表示承认位于刻赤海峡的图兹拉岛属于乌克兰。

 

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

 

土耳其海峡

 

  贯穿两海 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Black Sea Straits)是连接黑海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 Strait(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 Strait(又叫恰纳卡莱海峡)以及马尔马拉海,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战时期,美苏均将黑海海峡确立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战后,北约仍视黑海海峡为欧亚大陆的战略要点之一。黑海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端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两海峡之间是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1.5公里,最宽处3200米、最窄处550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处118米。海峡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则有一股逆流把含盐的海水从马尔马拉海带到黑海。由于鱼群季节性地透过海峡往返黑海,海峡地区渔业颇盛。两岸树木葱郁,村庄、别墅星罗棋布。海峡最窄处隔岸分别修建了两座军事堡垒,亚洲部分的名叫阿纳多卢城堡,建于1390年,欧洲部分的叫色雷斯城堡,建于1452年。两座斜拉网式大桥横跨海峡,其一名为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建于1973年,全长1074米;其二名为征服者苏丹迈赫迈特大桥,建于1988年,全长1090米。目前,土政府正筹备以BOT模式,用4年时间兴建一条全长8公里的海底隧道,连通西岸的托普卡帕和东岸的希德拉帕夏,以贯通安卡拉经伊芳史丹布尔至欧洲的高速公路。

  在希腊文中,博斯普鲁斯意为“牛津渡”,即牛可涉水之地,这源于希腊神话。相传,万神之主宙斯爱上了珀拉斯戈斯王的公主爱莪,不料这一秘密被其妻天后赫拉发现了。于是,宙斯将爱莪变成一匹白色的小母牛,以逃避赫拉报复。而爱莪则涉水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寻找避难所。

欧亚风光

  位于海峡南端的金角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金角湾是淡水湾,因向四面山坡反射金色阳光而得名。

  若乘游艇自西南至东北游海峡,游客无不惊叹两岸风光绮丽,景色多姿。其中欧洲部分著名建筑物有:建于19世纪的西式建筑道尔马巴赫切宫、拜什克塔什广场的海军将军巴尔巴罗斯·哈伊芳莱廷墓、海军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彻拉昂宫、耶鲁德兹宫、奥尔塔克伊芳清真寺、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色雷斯城堡、征服者苏丹迈赫迈特大桥、特拉比亚饭店、色雷斯森林、黑海海峡入口。

  亚洲部分的景点有:榭姆斯将军清真寺(同道尔马巴赫切宫隔海相对)、拜伊芳赖尔拜伊芳宫、松林坡、埃及总督府、库莱利海军学院、阿纳多卢城堡、阿纳多卢森林、黑海海峡入口。

千年沧桑

  博斯普鲁斯海峡目睹了小亚细亚色雷斯的千百年沧桑。1841年,欧洲列强依据弱肉强食法则,与奥斯曼帝国伦敦订立《海峡公约》,旨在制止沙俄夺取海峡通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战败,失去海峡控制权。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同协约国瑞士签定洛桑和约。和约对海峡作出规定:将盖利博卢半岛恰纳卡莱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狭长地带划为非武装区。土耳其若参加战争,则可武装之。组织“国际海峡共管委员会”,根据和会决议的原则,研究并管制有关外国军舰在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透过海峡的问题。1936年,土耳其、英国法兰西苏联保加利亚希腊德国、南斯拉夫签定了《蒙特勒公约》。根据该约,国际海峡共管委员会解散,海峡的管理权归还给土耳其。公约规定:处于战争状态或面临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土耳其可禁止任何国家的军舰透过海峡;和平时期,商船可自由透过海峡,战争时期,与土交战国的商船不可透过海峡;和平时期,黑海舰队(原则上指苏俄的黑海舰队)可以经海峡驶往地中海。《蒙特勒公约》至今仍是土耳其管理海峡的国际法依据。

  达达尼尔海峡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全长64公里,最宽处6.4公里,最窄处1.6公里,平均深度55米,中部最狭处最深,达92米。水面有一股从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的急流,另有一股补偿性潜流带回更多盐水。沿岸重要港口有盖利博卢、埃杰阿巴德和恰纳卡莱。两岸耸立著许多著名城堡。海中有多种回游于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鱼类。达达尼尔海峡是地中海进入伊芳史丹布尔和黑海的门户。

几度蹂躏

  西元前480年,波斯帝国泽克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在此搭设浮桥,出征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于西元前334年出征波斯时,也以此法渡过海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达达尼尔战役。英国应俄军统帅尼古拉大公吁请,为减轻俄在高加索一线的压力,同意出兵土耳其,并选定达达尼尔海峡作为攻击目标。1915年2月16日,英军统帅汉米敦指挥英舰炮击土军滩头阵地,掩护海军陆战队实施登陆,遭土军顽强阻击,未果。英海军有3艘战列舰被击沉,3艘遭重创,余者退向公海。4月25日,英军以重兵借密集炮火掩护向盖利博卢半岛发起轮番进攻,被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指挥的土军第19师屡屡击退。战役进入僵持阶段。9月,英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开始分阶段撤退。整个战役总共有16个师的英国、澳洲、新西兰、印度和法兰西部队参战。协约国方面除舰队遭受重创外,英军伤亡21万余人。这次战役在政治上影响极大,全世界得到的印象是协约国军事上无能,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因此下台。穆斯塔法·凯末尔被誉为“伊斯坦布尔救星”。盖利博卢半岛矗立起了这次战役的纪念塔。

 

博斯普鲁斯海峡(伊斯坦布尔海峡)

  

  Strait of Bosporus

  亦作Bosphorus,土耳其语作Istanbul Bogazi、Karadeniz Bogazi或Bogazici。

  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

  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的海峡(东经29度零分,北纬41度零分)。全长30公里(19哩)。北面入海口最宽处3.7公里(2.3哩),鄂图曼帝国鲁梅利希萨勒(Rumelihisari)和阿纳多卢费内里(Anadoluhisari)两城堡间最窄处750公尺(2,450呎)。中流深度36.5~124公尺(120~408呎)不等。海峡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又有一股逆流把含盐的海水从马尔马拉海带到黑海。因鱼群季节性地通过海峡往返黑海,故渔业颇盛。海峡两岸树木葱郁,村庄、游览胜地、华丽的住所和别墅星罗棋布。

  黑海海峡的北段。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之间,东连黑海,西通马尔马拉海,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欧洲两部分。是黑海海峡的东段。海峡长约30千米,峡道狭窄弯曲。东北部最宽处3.7千米,中部最小宽度仅747米。水深27.5 ~124米。海峡两岸为坚硬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不易侵蚀,岸壁陡峭、水流湍急。同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连接,成为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海峡中海流呈不同方向的两层水流。上层水(厚度10~20米)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下层水则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位于海峡中南段两岸,1973年筑成跨越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公路大侨,长1,560米

  海峡全长30.4公里,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

  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道关口。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战略意义。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

  1841和1871年,土耳其曾先后制定了通过海峡的商船和军舰的管理条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英、法等国曾达成一项秘密交易:如果它们在战争中取胜,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大片土地,以及这两个海峡之间的马尔马拉海中的岛屿将归俄国。交换条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舰可以自由通过海峡。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列宁宣布废除这一秘密条约。如今,海峡两岸的土地主权均属土耳其。通过这个海峡的船只,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罗签订的《关于海峡制度公约》的规定行驶。在海峡南端的最窄处,飞架着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它气势雄伟,横跨在海峡西岸的奥尔塔科伊和东岸的贝伊勒尔之间,连接着欧、亚大陆。大桥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整座桥长1560米,桥面宽33米,可同时并行6辆汽车,桥身高出水面64米,跨越水面1074米,两端引桥分别为255米231米。桥的两端各有一呈“门”字形的高达165米的桥塔,位于东岸的重5万吨,西岸的重6万吨,桥塔的牵引力达15400吨。大桥水中没有桥墩,整个桥身以两根巨大的钢索牵引,支撑着整个桥面,每根钢索由11300根5毫米的钢丝拧成。整座大桥宛若一条长虹飞架在海峡两岸,沟通了欧亚两洲的交通和运输,方便了两洲人民间的交流。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中央有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底下则有从马尔马拉海流回黑海的逆流。鱼群季节性地随水流往来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使得这一带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海峡两岸分属欧亚两洲,但景色十分相似。草地、树丛,片片翠绿;高楼、小屋,点点朱红。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巍峨王宫,傍水耸立,古堡残垣,矗立岸边。在海峡的中段,两岸各有一个14-15世纪的古堡,像一对威武的雄狮,昂首挺立。海峡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相映成辉,博斯普鲁斯海峡已成为土耳其的著名旅游景区之一。

  博斯普鲁斯意为「牛涉水之地」,据传曾有传说人物伊俄(Io),化身为一小母牛漫游越过色雷斯国博斯普鲁斯海峡。鉴于海峡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保卫跨越海峡南端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拜占庭诸皇帝和以後的鄂图曼帝国诸苏丹沿海峡两岸,特别是欧洲一侧先後修建了许多城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纳多卢费内里和鲁梅利希萨勒两城堡;前者位于海峡亚洲一侧沿岸,为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于1390~1391年所建;後者就在海峡正对面,为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于1453年所建。由于19世纪时欧洲强国日益增长的影响,1841、1871年先後订立通过海峡的商船和军舰的管理条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鄂图曼帝国战败後,海峡的控制权由一国际委员会接管,1936年始重归土耳其管理。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座大桥分别于1973年(博斯普鲁斯I,主跨1,074公尺〔3,524呎〕)和1988年(博斯普鲁斯II,主跨1,090公尺〔3,576呎〕)建成。

 

马尔马拉海

 

  中文名称:马尔马拉海

  英文名称:Sea of Marmara,土耳其语作Marmara Denizi,史称普罗波恩蒂斯

  (Propontis)。又译马摩拉海。希腊语“马尔马拉”就是大理石的意思。

  世界上最小的

概述

  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土耳其内海,土耳其亚洲和欧洲部分分界线之一段,东北经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沟通,西南经达达尼尔海峡与爱琴海相连。面积11,350平方公里(4,382平方哩),平均深度约494公尺(1,620呎)。平均含盐度22。马尔马拉海从东北眼端经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西南经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余处被土耳其领土所包围,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属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当地常有地震。海中有两个群岛,克孜勒群岛在东北面,接近伊斯坦堡,为旅游胜地;马尔马拉群岛在西南面,与卡珀达厄半岛相望。自古就开采大理石、花岗岩和石板,沿岸城镇均为兴旺的工农业中心,有些是旅游胜地。

  马尔马拉海东北端经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西南经达达尼尔海峡通爱琴海——地中海——大西洋,其余的被土耳其包围,是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的必经之地,是欧、亚两洲的天然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属黑海海峡。如果没有了马尔马拉海,黑海就成一个湖泊了。

地质

  马尔马拉海马尔马拉海东西长27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为1.1万 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3米,最深处达1355米

  是由约250万年前上新世后期的地壳运动,欧亚大陆之间断层下陷而形成的内海,原先的一些山峰露出水面变成了岛屿。海岸陡峭,常有地震发生。

  气候

  1.马尔马拉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

  2.气候成因的典型性

  马尔马拉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中,除马尔马拉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析可见,对马尔马拉海气候的成因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副热带高压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20~40度)和西风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60度)分布状况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问题。可以说,如果学生能对马尔马拉海气候的成因准确理解,理解其他气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3.气候分布的广泛性

  马尔马拉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马尔马拉海气候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马尔马拉海气候的分布地区中,以马尔马拉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南及东南沿海等。其分布区大多经济比较发达,也是世界热点地区。

  岛屿

  马尔马拉海的海岛上盛产大理石。希腊语“马尔马拉”就是大理石的意思。海中最大的马尔马拉岛,也是用大理石来命名的。海中有两个群岛:克孜勒群岛在东北面,接近伊斯坦布尔,为旅游胜地;马尔马拉群岛在西南面,与卡珀达厄半岛相望。马尔马拉岛很早以前就开始开采大理石,沿岸城镇是兴旺的工农业中心,并且景色优美,是土耳其的旅游胜地。

周边城市

  伊斯坦布尔,洛尼基,布尔萨于斯屈达尔

  人文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海峡全长30.4公里,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道关口。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战略意义。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1841和1871年,土耳其曾先后制定了通过海峡的商船和军舰的管理条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英、法等国曾达成一项秘密交易:如果它们在战争中取胜,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大片土地,以及这两个海峡之间的马尔马拉海中的岛屿将归俄国。交换条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舰可以自由通过海峡。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列宁宣布废除这一秘密条约。如今,海峡两岸的土地主权均属土耳其。通过这个海峡的船只,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罗签订的《关于海峡制度公约》的规定行驶。在海峡南端的最窄处,飞架着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它气势雄伟,横跨在海峡西岸的奥尔塔科伊和东岸的贝伊勒尔之间,连接着欧、亚大陆。大桥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整座桥长1560米,桥面宽33米,可同时并行6辆汽车,桥身高出水面65米,跨越水面1074米,两端引桥分别为255米231米。桥的两端各有一呈“门”字形的高达165米的桥塔,位于东岸的重5万吨,西岸的重6万吨,桥塔的牵引力达15400吨。大桥水中没有桥墩,整个桥身以两根巨大的钢索牵引,支撑着整个桥面,每根钢索由11300根5毫米的钢丝拧成。整座大桥宛若一条长虹飞架在海峡两岸,沟通了欧亚两洲的交通和运输,方便了两洲人民间的交流。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中央有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底下则有从马尔马拉海流回黑海的逆流。鱼群季节性地随水流往来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使得这一带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峡两岸分属欧亚两洲,但景色十分相似。草地、树丛,片片翠绿;高楼、小屋,点点朱红。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巍峨王宫,傍水耸立,古堡残垣,矗立岸边。在海峡的中段,两岸各有一个14-15世纪的古堡,像一对威武的雄狮,昂首挺立。海峡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相映成辉,博斯普鲁斯海峡已成为土耳其的著名旅游景区之一。

环境

  马尔马拉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往来的捷径,因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地中海就成为列强争夺的场所。18世纪初,英国曾把马尔马拉海当作自己的“内湖”。19世纪初拿破仑横行欧洲时,就曾想夺取英国对地中海的控制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中海成为交战双方海军积极活动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海军同英国的马尔马拉海地中海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时至今日,西方大国正在地中海进行着日趋激烈的争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美国第六舰队一直以地中海为根据地,西方一些大国的海军舰只也经常在这里游弋,加剧着紧张气氛。从舰艇数量看,今日的地中海,已成为一些西方军事大国军舰凑集密度最大的海域。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要求军事大国的舰队和军事基地全部撤出马尔马拉海。

  跨域辽阔的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

  马尔马拉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线为界,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深浅悬殊,最浅处只有几十米(如亚得里亚海北部),最深处可达4000米以上(如爱奥尼亚海)。有的地方,一条航行着的船只,船头与船尾之间,水深相差竟有四五百米之多。

  由于马尔马拉海是一个最大的陆间海,冬暖多雨,更热干燥,海水温度较高,蒸发作用非常旺盛,使海水含盐度高达39‰左右,盐业生产成了沿岸各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这里的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和河水的补给量,据计算,一年之内,蒸发可使海面降低1.5米,如果封闭直布罗陀海峡,马尔马拉海将在3000年左右干涸。但是,地中海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它有特殊的水体交换的缘故。由于海水温差的作用和与大西洋海水所含盐度的不同,使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水可发生有规律的交换。含盐份较低的大西洋海水,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流入地中海,增补被蒸发去的水源,含盐份高的地中海海水下沉,从直布罗陀海峡下层流入大西洋,形成了海水的环流。但由于地中海四周几乎都是陆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这种环流的严重障碍,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氧气和养料的混合被严重阻隔,成为马尔马拉海的生物比之其他靠大陆海区的生物要稀少的主要原因。

特色

  马尔马拉海周边国家众多,民风各异,但是独特的气候特征还是让各国的地中海风格呈现出一些一致的特点。通常,“地中海风格”的家居,会采用这么几种设计元素: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

  当然,设计元素不能简单拼凑,必须有贯穿其中的风格灵魂。地中海风格的灵魂,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

旅游

  左边海岸上是加利波利镇,看起来是相当的阴暗,与北方瑞典城镇的品格几乎没有两样,当然,除了高耸着的白色的宣礼塔之外。每座房屋都有与北欧民居相同的红色尖顶,带有小花园。它们样式古老,色调阴暗。门上有木结构的阳台,漆成红色,窗子悬在墙外。整个地方有一些黑暗和腐朽的气氛。有几座建筑物临近大海,那边的风浪很大,海风刺骨,我在南行途中还从没有遇到过这样寒冷的海风。——我想我能够体验到什么叫冷酷。在欧亚两洲的海岸上都有灯塔;矮小、但草木不长的荒凉的悬崖峭壁,从加利波利向外伸展,那里是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

  整片平整的绿野,好似丹麦的风光。而在亚洲的海岸上,则是绵延不断的小山,一列挨着一列。

  海风和大潮在袭击我们,马尔马拉海上乌云翻滚,浪花四溅。浊浪扑上船头,化成大雨,向坐在那里的土耳其人劈头盖脸地泼来,其中有一人淋得透湿。他抖一抖身上的斗篷,然后取下头上戴的三层帽子,外边的一层已经灌满了水。大家知道,所有土耳其人,他们的头发都梳成一种高髻的形状,——凭着这一点,当世界末日来临的那一天,救命的天使可以揪住它把他们从坟墓里拉出来。这个男子头上戴着三层帽子,里面一层是白色的睡帽,第二层是红色的小圆筒帽,然后是红色的大圆筒帽盖顶,还垂着一绺丝穗子。

  我觉得现在是航行的良机,可是海风如同在北方那样冷得令人无法忍受。我们很快就看不到岸上的景物了,无论是欧洲的还是亚洲的海岸上。我们正迅速地向马尔马拉岛前进,它景色优美,在风大浪高的海上扬扬得意。午饭以后,我们已进入它的背风之处,这里的海面稍见平静。太阳正在西沉,阳光照射在它的绿树成荫的美丽的土地和小山似的白色大理石建筑上。我想起了《一千零一夜》,虽然海上寒冷,我却感到仿佛置身在它那些奇异的故事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假如这匹泥塑的小马和马耳朵背后的小鸟有了生命,立刻一变而成高头大马,驮着我和小佐莱卡飞上马尔马拉岛;一接触到地面,她立刻变成一位同她现在这样美丽的妙龄女郎,两只乌黑的眼睛像太阳那样放射着光芒。——我觉得我是不会对这些变化感到惊奇的。可是这匹泥塑的小马不可能获得生命,因此也不可能升空而起。海浪越来越高,我不得不回到舱内去躺着,虽然这时还不到晚上七点半。冰冷的马尔马拉海步步拦阻轮船前进,因此它的每一根肋骨都在格格作响,似乎全船的横木都将被拆散了。时间像蜗牛一样在爬动,每次我看时钟,长针难得能移过半个小时——这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啊!后来我就睡着了,这时轮船正在马尔马拉海的浪花中舞蹈呢!

 

达达尼尔海峡恰纳卡莱海峡)

  

 

恰纳卡莱海峡又称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

  旧称赫勒斯滂(Hellespont),土耳其语作Canakkale Bogazi。

  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 Strait]是著名的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

  土耳其西北部沟通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的狭长海峡(东经26度25分,北纬40度15分)。长61公里(38哩),宽1.2~6.4公里(0.75~4哩),位于欧洲加利波利(Gallipoli)半岛和小亚细亚大陆之间。平均水深55公尺(180呎),中部最狭处最深,达90公尺(300呎)。水面有一股从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的急流,另有一股补偿性潜流带回更多盐水。沿岸重要港口有加利波利(盖利博卢利曼尼〔Gelibolu Limani〕)、埃杰阿巴德(Eceabat)和恰纳卡莱(Canakkale)。两岸矗立著许多著名城堡。海中有多种洄游于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鱼类。西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Xerxes I)用船搭桥渡过此峡,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于前334年出征波斯,也以此法渡过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因系经地中海进入伊斯坦堡和黑海的门户,一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意义。

  土耳其称恰纳卡莱海峡(Çanakkale Bo?az?),希腊语称Δαρδανελλια,古称赫勒斯滂(Hellespont),是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海峡,属土耳其内海,也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常与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并称土耳其海峡。

  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之间,亚洲欧洲分界处的地峡。东连马尔马拉海,西通爱琴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由于水道较深,利于大吨位船只通过,海峡终年可通航,90年代平均每天有 100多艘船只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的太空照片达达尼尔海峡形状狭长,长约61千米,宽约1.3~7.5千米。平均水深55米,最深处82米。海峡中海流呈流向相反的上下两层,表层(厚度10~20米)是自黑海流向爱琴海的盐度较小的海流,下层是自爱琴海流向黑海的盐度较大的海流,底层存在一条逆向的潜流。海峡两岸由比较细软的石灰岩和砂岩组成,历经风雨侵蚀,地形变得平坦,海峡比较宽阔。东侧为亚洲大陆,西侧为加里波利半岛。

  这还有一个传说

  古希腊彼阿提亚地区有个国王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名叫纳菲丽。“纳菲丽”在希腊语中是“云”的意思。谁要是看到了这位年轻美貌的王后,谁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一朵朵金黄淡红的云霞。

  漂亮的纳菲丽王后生了两个孩子,男孩名叫弗莱西斯,女孩名叫赫勒。他们全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是每逢炎热的夏季,纳菲丽就会变得脸色苍白,日益消瘦起来。这时,她必须离开家,远走外乡,直到盛夏过去,秋风宜人的时候,她才能返回故乡,全家团聚。

  这一年盛夏,王后又离开了家。这时城里有个名叫依诺的漂亮女巫,勾引了国王。她又玩弄了一些法术,使国王把漂亮的王后忘得干干净净,不久和她结了婚。

  女巫依诺非常讨厌弗莱西斯和赫勒。她想方设法虐待他们,给他们穿上破旧的衣服,整天在山野里赶着羊群放羊。弗莱西斯和赫勒感到非常痛苦,常常伤心地流着眼泪,思念他们亲爱的妈妈。

  这一年天旱,好多日子没落过一滴雨。田地龟裂了,庄稼旱死了,人们没有粮食吃,饿死人的事到处发生。国王没有办法,就派使者到远方去请教祭司,问如何才能丰收,如何才能解除旱灾带来的苦难。狠毒的新王后依诺,暗中买通使者,要他们假传神意,说是只有把弗莱西斯和赫勒杀死,旱灾才能过去。国王受了女巫的迷惑,就下令把一双亲生儿女勒死。

  依照古代献祭的仪式,两个可怜的孩子已经用鲜花装扮起来,被带到了天父宙斯的祭台前面。可是,他们刚走到献祭的地方,突然天上飞来一只金光闪闪的公羊,缓缓地落在了他们的面前,还咩咩咩地叫个不停。原来纳菲丽在远方,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她的恳切祈求,终于感动了宙斯。宙斯让神使送给她一只生着翅膀的神羊,帮她抢救自己的儿女。

  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弗莱西斯看到一头金羊飞来,使劲地朝他们叫着,就闪电般地跨上了金羊背,赫勒也紧紧地骑在他的后面。转眼之间,金羊离开了地面,张开翅膀,腾空跃起,高高飞翔。

  兄妹二人骑在金羊背上,飞过山岭,飞过草原,越过茫茫的大海,穿云过雾地向前飞。飞呀,飞呀,赫勒忽然好奇地向下看了一眼,她看到下边是一望无际波涛滚滚的大海,吓得头晕眼花,就从金羊背上摔了下来,正好落在他们就要飞过的海峡之中,淹死在那里。从那时起,这个海峡就被起名为“赫勒斯滂”,意思是“赫勒的海峡”(也就是今天的达旦尼尔海峡)。

 

亚速海------乌克兰与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

 

亚速海(Sea of Azov)——世界上最浅的海

【概述】

  俄语: Азо?вское мо?ре

  乌克兰语:Азо?вське мо?ре

  克里米亚鞑靼语:Azaq deñizi

  英语: Sea of Azov

  乌克兰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向南通过刻赤海峡黑海相连,形成黑海的向北延伸。亚速海长约340公里(210哩)、宽135公里(85哩),面积约37,600平方公里(14,500平方哩)。流入亚速海的河流有顿河库班河和许多较小的河流,如卡利米乌斯(Mius)河、别尔达(Berda)河、奥比托奇纳亚(Obitochnaya)河和叶亚(Yeya)河。西部有阿拉巴特岬,是一片113公里(70哩)长的沙洲,将亚速海与锡瓦什海隔开。锡瓦什海是将克里米亚半岛和乌克兰大陆隔开的沼泽水湾。

  亚速海最深处只约14米(46呎),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由于顿河和库班河夹带大量淤泥,致其东北部塔甘罗格(Taganrog)湾水深不过1米(3呎)。这些大河的流入确保海水盐分很低,在塔甘罗格湾处几乎是淡水。然而,锡瓦什处的海水盐分很高。亚速海的西、北、东岸均为低地,其特征是漫长的沙洲、很浅的海湾和不同程度淤积的潟湖。南岸大都是起伏的高地。海底地形普遍平坦。

  亚速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时而严寒,时而温和,经常有雾。正常情况下,沿北岸海面通常在12月至翌年3月结冰。海流以逆时针方向沿海岸环流。由於每年河水注入量不同,亚速海的年平均水平面差别高达33厘米(13吋)。潮汐时水平面上下波动可达5.5米(18呎)。

  由于海水浅,混合状态极佳,甚至温暖,以及河流带入大量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丰富。动物有无脊椎动物300多种,鱼类约80种,其中有鲟、鲈、欧鳊、鲱、鲂鮄、鲻、米诺鱼、欧拟鲤(shemaja)和鮰等。沙丁鱼和鳀鱼特别多。

  亚速海货运量和客运量都很大,尽管某些地方太浅影响了大型远洋航业的发展。冬天用破冰船助航。主要港口有塔甘罗格、马里乌波尔(Mariupol)、叶伊斯克(Yeysk)和别尔江斯克(Berdyansk)。

【亚速海管辖权之争】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乌双方对今次有争议的地区水域的管辖权仍未解决。俄方船只通过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刻赤

海峡时,须向乌方缴费。

  普京公开宣布,十多年来,俄罗斯南部边界建设和领土争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两国总统商定要加强努力,使亚速海和黑海地区成为连接而不是分割两国的地区。

  两国争议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两国还未能就亚速海的地位达成一致,这一水域在乌克兰加入北约之前更具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基辅方面坚持按中心线划分领海,这样可以使北约舰船自由进入亚速海,而莫斯科方面则坚决反对,建议按海底中线划分,使亚速海成为由两国管辖的内部水域;

  二、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刻赤海峡航道和运河的归属问题也没有解决。乌克兰已经单方面划定了对自己有利的国境线,实际上控制了黑海的出海口;

  三、海运安全的导航和水文地理保障问题也没有解决。乌克兰坚持俄方归还黑海舰队分割时得到的黑海水文测量船,而亚速海的灯塔、监测站和其它水文导航所则要通过相互谈判解决。

  这一地区关系着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俄国对此特别重视,在之前的叶伊斯克外交军事协调会议上,与乌克兰接壤的边界地区行政长官、安全委员会、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及边防局的领导全部到会。会后俄总统普京宣布,他已经签署命令,开始在诺沃罗西斯克为黑海舰队兴建新的基地。会上还通过了要求国家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黑海和亚速海地区外交和军事任务的计划。

  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这一计划具有机密性,不仅与诺沃罗西斯克基地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而且还与黑海和亚速海沿岸其它地段如塔甘罗格图阿普谢、捷姆留刻、格连吉刻和海中岛屿等有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并且是咸水湖

 

里海(Caspian Sea)——世界最大的湖并且是咸水湖

  俄语作Kaspiyskoye More,波斯语作Daryaye Khezer。

基本概况

  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与欧洲之间,海的东北为哈萨克,东南为土库曼,西南为阿塞拜疆,西北为俄罗斯,南岸在伊朗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属海迹湖。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西面为高加索山脉。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面积约386400平方公里,相当全世界湖泊总面积(270万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积总和(24.5万平方公里)还大出51%。湖水总容积为76000立方公里。里海湖岸线长7000公里。有130多条河注入里海,其中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捷列克河从北面注入,3 条河的水量占全部注入水量的88%。里海中的岛屿多达50个,但大部分都很小。海盆大体上为北、中、南三个部分。

  最浅的为北部平坦的沉积平原,平均深度4至6米。中部是不规则的海盆,西坡陡峻,东坡平缓,水深约170至788米。南部凹陷,最深处达1024米,整个里海平均水深184米,湖水蓄积量达7.6万立方公里。海面年蒸发量达1000毫米。数百年间,里海的面积和深度曾多次发生变化。里海为沿岸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水运条件,沿岸有许多港口,有些港口与铁路相连系,火车可以直接开到船上轮渡到对岸。里海在这一地区交通运输网中以及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中也具有重大意义;其优良的海滨沙滩日益被用作疗养和娱乐场所。

  里海位于高加索山脉以东,制约著中亚巨大、平坦的土地。而其表面约低于海平面27公尺(90呎)。靠近南面,最大深度为1,025公尺(3,360呎)。

  里海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最大咸水湖。然而这一观念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科学研究表明,里海经由亚速海、黑海和地中海与世界洋沟通。这一因素对于其自然地理所有方面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里海具有特别的科学研究意义,因为其历史、尤其是其面积和深度在以前的变化,为这一地区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演变提供了线索。人为变化,特别是广阔的窝瓦河系堤坝、水库与运河造成的变化,对于当代水文平衡已有影响。

地质

  里海与咸海、地中海、黑海、亚速海等,原来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过海陆演变,古地中海逐渐缩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变它们的轮廓、面积和深度。所以,今天的里海是古地中海残存的一部分,地理学家称之为“海迹湖”。

  里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浅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北里海面积99,404平方公里(38,380平方哩),是海中最浅部分,平均深度为4~6公尺(13~20呎),在与中里海的分界沿线最深达20公尺(66呎)。海底由单调的波形沉积平原构成。中里海面积137,918平方公里(53,250平方哩),形成不规则盆地,西坡陡峭,东坡平缓。最浅部分——深度达101~140公尺(330~460呎)的大陆棚——沿两岸延伸,最西面的坡由于水下塌方和峡谷而沟壑纵横。阿普歇伦暗滩为一沙洲和岛屿带,从水下古老的岩石上面升起,是向面积约149,106平方公里(57,570平方哩)的南里海盆地过渡的标志。一系列水下山岭打破北部地形,但盆地底部其他地方为一坦荡的平原,而里海最深处则在此。 里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尔布尔士山脉高加索山脉所环抱,其他几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

海区划分

  里海有曼格什拉克、哈萨克、土库曼、克拉斯诺沃茨克等海湾。里海的水面低于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约180米。里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浅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最大深度可达1025米。里海有岛屿约50个,面积约350平方公里。

  里海有50个岛屿,多为小岛。西北部的车臣岛最大,其次有秋列尼(Tyuleny)岛、莫尔斯科依(Morskoy)岛、库拉雷(Kulaly)岛、日洛依(Zhiloy)岛和奥古尔钦斯基(Ogurchin)岛。以水文特点为依据,通常将整个里海分为北、中、南3部分。

  整个海区可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其间被许多岛屿和浅滩隔开。北里海,岸坡平缓,水深很浅,仅4~8米,最深也只25米;海底为波痕状沉积平原,水量只占总水量的 1%。中里海,依大高加索山脉的岸线多陡坡,东岸濒临曼格什拉克高原,较为险峻。底部,东为陆架,西为杰尔宾特海盆,深达 790米;水量约占里海的三分之一。南里海,海岸低平,东西陆架较宽,往西为洼地,是里海最深的地方,水量较大,约占全里海的三分之二。海底沉积物,北里海多含贝壳的砂;中里海洼地多泥和砂质泥,东西两岸近海则多贝壳、砾石砂和粘泥;南里海深水区为泥和含有薄层硫化铁的粘泥,东西两岸边缘区为砂、灰质泥、贝壳和砾石。    沿岸

  海岸线

  北部海岸低平,具有大量被乌拉河、捷列克河、特别是窝瓦河冲刷下来的冲积物质,这些河流的三角洲得到广泛开发。中部西岸多丘陵。大高加索山脉的山麓看似切近,但却被狭窄的海滨平原将其与海岸分隔开来。阿普歇伦半岛在那里伸入海中,巴库市坐落在半岛上,而就在其南面,库拉河与阿拉斯河的氾滥平原构成阿拉斯低地。里海西南岸和南岸是由兰卡兰和吉兰-马赞达兰低地的沉积物形成的,塔利什(Talish)山脉和厄尔布尔士(Elburz)山脉的高峰在内陆不远处耸立。里海南部东岸亦低且不太陡峭,由波浪活动造成的沉积物形成;被低矮的、多丘陵的切列肯(Cheleken)半岛和土库曼巴希半岛猝然打断。中部东岸大部地方陡峭,海摧毁了石灰岩的曼格什拉克高原和肯德尔利-卡亚桑(Kendyrli-Kayasansk)高原的边缘。这一地区最重要的特征是卡拉博加兹戈尔(Kara-Bogaz-Gol)湾,原为里海的一海湾,但现在如大潟湖似的形成港湾。

  主要河流

  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库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条河流注入,每年入海径流量为300立方公里以上。。伏尔加河、乌拉河与捷列克河——注入里海北部,它们合在一起的年水量达注入里海的所有河水的88%,其中伏尔加河入海径流量为 256立方公里,占里海总径流量的85%。。苏拉克河、萨穆尔(Samur)河、库拉河及一些较小的河流从西海岸注入,提供7%左右的水量,其馀水量来自伊朗海岸的河流。东部沿海地区则完全没有常流河。    港口

  里海在交通运输方面占举足轻重︰石油、木材、粮食、棉花、水稻和硫酸盐是被运输的基本货物,而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巴库、马哈奇卡拉、土库曼巴希和谢甫琴科(Shevchenko)是最重要的港口。它们还通过常规客运连接起来,而在巴库与土库曼巴希之间,铁路货运直接轮渡,无须装卸。

水文特征

  里海共有130条入海河流,每年入海径流量为300立方公里以上。其中伏尔加河入海径流量为 256立方公里,占里海总径流量的85%。入海经流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直接影响着盐度和水位的变化。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较低,而硫酸盐和碳酸盐的含量较高。海水的盐度约比大洋水的标准盐度低三分之二。中部和南部,一般为12.0~13.0,伏尔加河三角洲以外,盐度仅0.2。盐度的季节变幅常在 0.17~0.21之间。12月至翌年4月,北里海常有结冰现象,冰厚一般为0.5~0.6米,最厚为1米。在强劲北风作用下,流冰可向南漂移到阿普舍伦半岛附近。里海水域辽阔,烟波浩淼,一望无垠,经常出现狂风恶浪,犹如大海翻滚的波涛。

  水温

  夏季,水面平均温度为24~26℃(75~79 ℉),南部水温稍暖。然而,冬季温差大,北部为3~7℃(37~45 ℉),南部为8~10℃(46~50 ℉)。东部沿岸地区深水上涌——盛行风活动的结果——也可导致夏季温度明显降低。

  水温分布随季节和地区而不同。冬季,表层水温南北差异较大,2月北里海仅0.1~0.5°C,南里海可达8~10°C。夏季,温差较小,一般为24~27°C。水温的垂直分布也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北里海和中里海,水温几无变化,南里海在50~100米深处有温跃层。夏季,中部的30~50米深处和南部海区,上下层温差较大。

  盐度

  因为水分大量蒸发,盐分逐年积累,湖水也越来越咸。由于北部湖水较浅,又有伏尔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盐度低,为0.2‰,而南部含盐度高达13‰。其平均盐度约为12.8%,但在窝瓦河口仅为1%,而在蒸发强烈的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却高达200。在公海,盐度分布明显一致;从海面至海底仅增加0.1~0.2%。里海海水与大洋海水的区别在于硫酸盐、钙和碳酸镁的含量较高——河流注入的结果——而氯化物含量较低。

  水位

  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北部水位高低之差为2~3米,中部和南部仅有20~50厘米,最大也不超过1.5米。里海的水温,夏季南北水域基本相同,为26℃左右。冬季北部水温0℃以下。南部的平均温度为8~10°,北部浅水区每年冰期2~3个月。里海的风增减水十分显著,伏尔加河三角洲海域,有时风减水达4~5米,风增水也可达2米

  里海位于荒漠和半荒漠环境之中,气候干旱,蒸发非常强烈。据统计,里海每年的进水总量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则为361.3立方公里,进得少,出得多,出现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会逐步下降。1930年湖的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经缩小到37.1万平方公里了。

  水位的长周期和超长周期的显著变化是里海最引人瞩目的现象。里海研究较吸引人的方面为依据考古、地理和历史方面的证据再现许多世纪中的长期水位变动。研究证实,里海水位变动幅度似乎从西元前1世纪以来至少达到7公尺(23呎)。这些长期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定水的补给(河流注入与降水)和损失(蒸发与流往卡拉博加兹戈尔湾)之间平衡的气候条件。7~11世纪间,出现较低水位。里海19世纪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1930~1957年间,由于伏尔加河上建水库,工农业过量用水,气候干燥等影响,致使水位又下降。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里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在90年代初,里海海面低于海平面27公尺(90呎)。水位季节变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变幅可达33厘米

  水位下降是由于气候变化减少河流注入而增加了蒸发——窝瓦河上建设水库加重了这一情况——也由于灌溉和工业对河水的消耗。水位上升则与导致窝瓦河注入量增加的气候因素有关,该河若干年来的注入量一直大大高于平均值。海面降水增加和蒸发减少也促成这一现象。

  海流

  海流基本沿西海岸从北向南运动,在远南发展为复杂模式,形成数股支流。海流在与强风相合之处可以加速,海面往往波涛汹涌。在阿普歇伦半岛附近,风暴掀起的最大波浪高过9公尺(30呎)。

  海流主要为气旋性环流,各个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环流。北里海,伏尔加河径流入海后分成两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东流,在东北部形成一个小型的反气旋型环流。流速随风而异,一般为10~15厘米/秒,有强劲偏北风时,西部流速达30~40厘米/秒,最大可达 100厘米/秒。中里海被一个大型的气旋型环流所控制。南里海的西北和东南部,各有一个气旋型环流。因而,使里海西部形成一支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为25~35厘米/秒,而东部则出现自南向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约为10~15厘米/秒。

气候

  里海北部位于温大陆性气候带,而整个里海中部(及南部大部海区)则位于温热带。西南部受副热带气候影响,东海岸以沙漠气候为主,从而造成多变的气候。大气环流冬季以寒冷、明净的亚洲反气旋为主,而在夏季亚速群岛高压分支和南亚低压中心发生影响。狂烈的风暴与北风和东南风有关。

  海区纵跨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北里海虽属大陆性气候,但变化不剧烈;中里海西部气候温和,而东部则为干燥的沙漠气候;南里海属夏季干燥的亚热带气候。冬季里海的天气不稳定,气温变化较大。平均气温,北部为-8~-10°C,南部为8~10°C。风向多变,而以东和东北风占优势。风力为5.5~10.7米/秒,中部有时可达20.8~28.4米/秒。夏季,海上受高压控制,常有微弱海风向陆吹,天气十分稳定。气温变化不大,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29°C,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4°C。平均年降水量为200~1700毫米,分布不均,东海岸少,西南海岸多。年蒸发量一般为1000毫米,南里海的东部和阿普舍伦半岛达1400毫米

  夏季气温分布相当均衡——7~8月间平均气温为24~26℃(75~79 ℉),在太阳炙烤的东海岸绝对最高温度为44℃(111 ℉)——但冬季气温北部为-10℃(14 ℉),南部为10℃(50 ℉)。海上年平均降雨量在200~1,700公釐(8~67吋)之间,东部降雨量最小,西南部降雨量最大。大多降于冬季和春季。海面蒸发量很高,达一年1,000公釐(40吋)。结冰影响里海北部,通常至1月份完全封冻,在很冷的年代,沿西海岸漂浮的冰可南达阿普歇伦半岛地区。

资源状况

  石油和天然气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开发始于1920年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得到相当发展。现在采用钻井平台和人工岛开采海底石油。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提取硫酸钠一类矿物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

  里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两岸的巴库和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地区,以及里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产区。里海湖底的石油生产,已扩展到离岸数十公里的水域。

  里海的水是咸的,有许多水生动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里海生物资海丰富,既有鲟鱼鲑鱼、银汗鱼等各种鱼类繁衍,也有海豹等海兽栖息。约有850种动物和500多种植物;尽管对于如此浩阔的水体而言生物种类数量较低,其中许多物种却是其特有的。蓝绿藻和矽藻构成生物量最大的集团,还有数种红藻与褐藻。动物——一直受到盐度变化的极大影响——包括鱘、鲱、狗鱼、鲈和西鲱鱼;数种软体动物;以及包括海绵在内的其他各种微生物。约15种北冰洋型(如里海海豹)和地中海型物种充实基本动物。里海长期以来一直以其鱘著称,产量约占世界渔获量的4/5。在水位下降和随之而来的条件最有利的产卵场乾涸的长时期内,鱘数量锐减。已经采取一些包括禁止在公海捕鱘及推行水产养殖在内的措施,以图改善这一状况。海豹业在北部海域得到发展。

  里海含盐量高,盛产食盐芒硝

里海划界问题

  1991年以前,里海是平静的,那里没有争议,更没有冲突。因为那时无论按传统还是地理位置,里海都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里海的地位已在1921年和1940年两国签订的条约中作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条约,只有挂苏联和伊朗国旗的船只才能在里海航行。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里海地区不断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这一地区有可能继海湾地区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因此新独立的里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而里海油气资源的开采权,自然也就和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附近的里海水域油气资源丰富,因此这三个国家坚持里海为内陆海,应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对里海水体及海底进行划界,明确各国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范围。而伊朗、土库曼斯坦两国则因为附近水域油气资源相对较少,坚持认为里海是内陆湖泊,按国际法里海资源应当是沿岸各国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开采里海任何资源必须征得各国同意或经共同协商后方能进行。因此,里海之争说到底是围绕能源的利益之争。

  近年来,伊朗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对里海进行划分,但和土库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国按各占20%的份额平均划分里海。这样便形成了目前以伊、土为一方要求5国均分里海,和以俄、哈、阿为一方要求按中心线划分里海的局面。

  地缘政治使问题复杂化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过于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其能源供应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它们对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愿望使里海地区成为追逐热点。美国凭借同阿塞拜疆的密切关系,一直竭力介入里海能源开发,主张里海是“海”,这样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里海油气资源归阿所有,以便自己从中谋利。

  在事关地缘政治的油气管线方面,有专家认为,用里海经伊朗到海湾的管线运送石油到西方和亚洲的石油消费国最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国不愿把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罗斯在中亚油气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也担心自己能源来源多样化受俄牵制。因此,美国牵头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绕过俄罗斯但经济上极不划算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挤压俄罗斯的利益。

  伊朗国内早有对里海重新划界不满的声音。有伊朗议员表示,当年伊朗与苏联各占里海50%,而今伊朗占20%水域的要求都难以得到满足,这让伊朗难以接受。

  里海划分是各方利益相互矛盾的复杂问题,一时难以获得解决。因此,里海之争仍会持续下去。

 

死海------以色列与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地球上最低的水域

 

 

死海

  (英文名称:Dead Sea;法文名称:Mer Morte)

  阿拉伯语作al-Bahr al-Mayyit,希伯来语作Yam ha-Melah(意为“盐海”)。

  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公尺(1,312呎)。北半部属于约旦;南半部由约旦和以色列瓜分。然而在1967年以阿战争后,以色列军队一直占领整个西岸。

  ·名称由来

  死海湖中及湖岸均富含盐份,在这样的水中,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难以生存,水中只有细菌和绿藻没有其它生物;岸边及周围地区也没有花草生长,故人们称之为“死海”。

  死海之名至少可追溯到希腊化时代(323~30BC)。自从亚伯拉罕(希伯来人的祖先)时代和所多玛与蛾摩拉的毁灭(据《旧约》记载,这两城因罪大恶极而被天火焚烧;两城旧址现可能已沉入死海南部)以来,死海一直同圣经历史联系在一起。该湖的乾涸河流先为戴维(以色列国王),後为希律一世大帝(犹太国王)提供了避难场所,在西元前40年安息人围攻耶路撒冷时,希律一世把他自己关在梅察达(Masada)古堡中。梅察达古堡曾是三年围困的地点,最後于西元73年其犹太奋锐党守军集体自杀,古堡被罗马人摧毁。留下今称「死海古卷」的圣经文稿的犹太教派曾在该湖西北的山洞中藏身。

  ·地理位置及水域规模

  死海位于约旦-死海地沟(560公里〔350里〕长)的最低部,是东非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从该湖看沿摩押高原边缘的东部断层崖比代表坡度较小的犹太隆皱特征的西部断层崖更为清晰。

  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勒斯坦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注入。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至60厘米不等。

  死海长80公里,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1020平方公里,平均深300米,最深处415米。 湖东的利桑半岛将该湖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四分之三,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无出口,进水主要靠约旦河,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

  由于死海位於有争议的约旦-巴勒斯坦边界,因而一直未能大规模用来通航。湖岸荒芜,长期居民点很少。只有塞多姆的工厂和卡利亚的几家旅店和矿泉疗养地,西部的恩盖迪('En Gedi)地区还有一个基布兹(以色列农业社区)。湖岸偶而可见小片耕地。

  ·地貌特征

  死海位于约旦-死海地沟的最低部,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死海形成在大裂谷地区,像是一个巨大的集水盆地。

  据传,《创世记》中所记载上帝毁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城与蛾摩拉城都沉没于死海南部水底,“难怪水域南浅北深”。

  死海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15米,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由地壳断裂而成,是断层湖。

  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注入。死海长80公里(50哩),宽18公里(11哩),表面面积约1,020平方公里(394平方哩),最深处400公尺(1,300呎)。湖东的利桑(AL-Lisan)半岛将该湖画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较大,包括该湖总表面面积的3/4左右,深400公尺;南面的小而浅(平均不到3公尺〔10呎〕)。在圣经时代和西元8世纪以前,仅在北面湖盆周围有人居住,当时湖面比20世纪末的水平约低35公尺(115呎)。1896年湖面升至最高水平(低于海平面389公尺〔1,275呎〕)。1935年後,湖面再度下降。

  ·气候特征

  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利桑半岛年降雨量为65毫米。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400毫米,因此湖面往往形成浓雾。湖面水位有季节性变化,在30至60厘米之间。湖水上层水温19-37℃,盐度低于300‰,富含硫酸盐与碳酸氢盐。底层水温22℃,盐度332‰,富含硫化物;其底部饱含钠与氯化物。南岸塞杜姆有化工厂及盐场。

  据说死海冬无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造成湖水每年蒸发约1400毫米,常常是湖面上雾气腾腾。

  死海地区的气温太高,致使从约旦河流入死海的几乎所有的水(每天40-65亿升)都干涸了,留下了更多的盐。

  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利桑半岛年降雨量约为65公釐(2.5吋),塞多姆(城靠近历史上的所多玛城)只有50公釐(2吋)左右。由于该湖的海拔很低,有遮蔽物,冬季气候温暖宜人,1月南端塞多姆城平均温度17℃(63℉),北端14℃(58℉);湖水无冰冻情形。夏季则非常炎热,8月塞多姆城平均温度34℃(93℉),最高纪录达51℃(124℉)。湖水蒸发——估计每年蒸发量平均约为1,400公釐(55吋)——往往在湖上形成浓雾。河上大气湿度从5月份的45%至10月份的62%不等。湖面和陆地常有微风,白昼湖上的风向四面八方吹去,到了夜间又反过来吹向湖中心。

  水源来自约旦河,冬季和春季水量较大,平均每年5.4亿立方公尺(190亿立方呎)。 4条不大但常年不断的河流从东部由约旦穿过深深的山峡直泻而下︰欧宰姆河(Al-Uzaymi)、札尔卡梅恩河(Zarqa Main)、马吉卜河(Al-Mawjib)和哈萨河(Al-Hasa)。来自许多其他河流的河水时而短时间地从邻近高地或阿拉伯谷地流入。含有硫磺的热泉水亦注入河中。由于夏季湖水蒸发,特别是冬季和春季又有河水流入,湖水水平出现季节性变化,从30~60公分(12~24吋)不等。

  ·独特的海水

  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是普通海洋含盐份的10倍。最深处有湖水已经化石化(一般海水含盐量为千分之35,而死海的含盐量在千分之230至250左右。表层水中的的盐分每公升达227至275克,深层水中达327克。)。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湖中除细菌外没有其他动植物。涨潮时从约旦河或其他小河中游来的鱼立即死亡。岸边植物也主要是适应盐碱地的盐生植物。死海是很大的盐储藏地。死海湖岸荒芜,固定居民点很少,偶见小片耕地和疗养地等。

  在深水中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沉淀为化石化。由于湖水含盐量极高,游泳者很容易浮起来。一般海水含盐量为千分之35,死海的含盐量达千分之230到250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分就达227至275克,所以说,死海是一个大盐库。据估计,死海的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死海湖底的沉积物中仍有绿藻和细菌存在。

  湖水呈深蓝色,非常平静、富含盐类的水使人不会下沉或无法游泳。把一只手臂放入水中,另一只手臂或腿便会浮起。如果要将自己浸入水中,则应将背逐渐倾斜,直到处于平躺状态。

  死海的水含盐量极高,越到湖底含盐量越大。湖中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水团。自水面至40公尺(130呎)深处,水温19~37℃(66~98℉)不等,含盐量略低于300,水中含有丰富的硫酸盐和碳酸氢盐。在40~100公尺(130~330呎)的过渡地带後,下层水温度不变,约为22℃(72℉),含盐量更高(大约为332%),含有硫化氢和高浓度的锰、镁、钾、氯和溴。深水中有饱和的氯化钠沉淀到湖底。下层水已化石化(即很咸和很浓,长期沉在湖底);上层水是圣经时代后几世纪时的古代水。由于盐水浓度很高,游泳者容易浮起。约旦河的淡水留在表面;在春季,顺湖水看去,远在河水注入死海的入口以南50公里(30哩)处都可看见其泥土色。

  死海是很大的盐储藏地。盐主要蕴藏在西南岸上的塞多姆山中。自古代起,这里的盐已有少量开采。1929年在约旦河口的卡利亚(Kaliya)开办了一所钾碱厂。以後在塞多姆建立了辅助设施。在1948~1949年的以阿战争中,卡利亚的工厂被摧毁。死海工厂有限公司1955年在塞多姆兴建一所工厂,生产钾碱、镁和氯化钙。另一家工厂生产溴和其他化学产品。

【死海的成因 】

  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C°,最高达51C°,冬季也有14—17C°。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这里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变得越来越“稠”——入不敷出,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于是,经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死海是内流湖,因此水的唯一外流就是蒸发作用,而约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水面依赖流入的水是否对比蒸发的外流,但近年来因约旦和以色列向约旦河取水供应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严重受到严重的威胁。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地沟形成之前,面积很大的地中海覆盖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在中新世海床隆起,产生外约旦高地和巴勒斯坦中央山地的隆皱结构,出现形成死海凹地的断面。当时死海的面积与现代大约同等大小。在更新世死海升到比其现代水平高约215公尺(700呎)的高度,形成一片广阔的内陆海,从北部的哈勒(Huleh)河谷地区延伸约320公里(200哩),至其目前南部边界以南64公里(40哩)处。死海并未溢出岸边而注入亚喀巴湾,因为受到阿拉伯谷地最高部分中一块30.4公尺(100呎)高的隆起处的阻挡,阿拉伯谷地是沿中央内盖夫(Negev)高地的东部延伸部分而流的一条季节性水道。

  大约250万年前或稍後时期,大量河水流入该湖,淤积了厚厚的沉积物,内有页岩、泥土、沙石、岩盐和石膏。以後形成的泥土、泥灰、软白垩和石膏层落在沙土和砂砾层之上。由於在最近1万年中,水蒸发的速度比降水补充的速度快,该湖逐渐缩减至目前的大小。在此过程中,露出1.6~6.4公里(1~4哩)厚的覆盖死海湖谷的沉积物。

  利桑半岛和塞多姆山(Mount Sedom,历史上称作所多玛山〔Mount Sodom〕)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层。塞多姆山的陡峭悬崖高耸在西南岸上。利桑半岛由泥土、泥灰、软白垩和石膏层形成,隔层中夹有沙土和砂砾。利桑半岛和死海湖谷西侧类似物质形成的湖底向东部下降。据猜测,是塞多姆山和利桑半岛地势上升,形成了死海南部的急斜面。随後死海的水冲过这一急斜面的西半部,淹没死海目前较浅的南端。

【相关传说】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死海中的生物】

  死海是位于西南亚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洼处,因温度高、蒸发强烈、含盐度高,达25%—30%,据称除个别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当滚滚洪水流来之期,约旦河及其它溪流中的鱼虾被冲入死海,由于含盐量太高,水中又严重地缺氧,这些鱼虾必死无疑。

  那么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但就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

  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

  嗜盐细菌蛋白又叫铁氧化还原蛋白。美国生物学家梅纳切姆·肖哈姆,和几位以色列学者一起,运用X射线晶体学原理,找出了“盒状嗜盐细菌”的分子结构。这种特殊蛋白呈咖啡杯状,其“柄”上所含带负电的氨基酸结构单元,对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的水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够从盐分很高的死海海水中夺走水分子,使蛋白质依然逗留在溶液里,这样,死海有生物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参加这项研究的几位科学家认为,揭开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类似氨基酸的程序,有朝一日移植给不耐盐的蛋白质后,就可使不耐盐的其他蛋白质,在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继续存在,因此这种工艺可望有广阔的前景。

【下死海“危险”】

  科学家认为:它的海水比大洋的海水咸10倍,海水溅入眼睛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因此,到死海游泳可千万不能扑通一声跳下去。会游不见得会浮。不少人以为死海浮力大,人沉不下去,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其实不然。在死海漂浮切忌动作过大而弄出水花溅进眼睛。关键是海水太浓,哪怕有一小滴进入眼睛,都会难受得要命。有经验的人都会带上一瓶淡水放在岸边,以便用来及时冲洗。有人不小心喝了一口,结果胃里难受了好几天,想吐也吐不出来。岸边的结晶体坚硬带刺状,很容易划破皮肤。进入死海,平时微小到你自己根本察觉不到的细小挠破处马上就有灼热感,真如同“伤口上撒盐”,不过经过死海盐浴后伤口好得快。另外,大部分死海海滩都是颗粒较大的鹅卵石沙滩,不常打赤脚走路的人,在沙滩上站起来甚至走一步都感到脚底疼痛难忍,所以说下死海“危险”

【死海神奇的功效 】

  死海中虽然没有任何水中动植物,但对人类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因为它会让不会游泳的人在海中游泳。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的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体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旅行社的导游们拍下了一幅幅令人不可思议的照片:游客们悠闲地仰卧在海面上,一只手拿着遮阳的彩色伞,另一只手拿着一本画报在阅读,随波漂浮。

  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因此,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此休假疗养。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疗养圣地(从希律王时期开始),湖中大量的矿物质含量具有一定安抚、镇痛的效果。

  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死海以求恢复他们的精力和健康。死海神奇的功效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阳光

  太阳在一年里几乎每一天都照射着死海。由于该地区在海平面之下,因此阳光要穿过特别的大气层,穿过由于海水蒸发而带来的化学元素形成的天然滤光网以及厚厚的臭氧层。这样就阻挡了部分紫外线,人们可以在这里放心地长时间晒太阳。

  ▲矿物质丰富的大气

  海水蒸发后留下一批独特的氧化盐——镁、钠、钾、钙和溴。溴以其具有镇静疗效而闻名,它在死海周围空气中的密度比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高出20倍。

  ▲矿物质温泉

  富含高浓度的盐和硫化氢。死海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矿物质。它能很好地保温,清洁皮肤,减轻关节痛。

  ▲温度和湿度

  干燥的暖空气、连续不断的高温和稀少的雨量。

  ▲高气压

  死海是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让人感到呼吸自在。

  ▲花粉少

  气候干燥、植物稀少,没有过敏源。

【死海的未来 】

  死海在日趋干涸。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在中东地区,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水被用于灌溉,所以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

  8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正在不断变红,经研究,发现水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数量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菌。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还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看来,死海中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但是,死海的实际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它的面积正日益缩小,而地质假说还没有更多的事实加以论证。因此,死海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难解的。

【死海文书(古卷)】

  死海西岸岩洞中出土的古代文书。最早发现于1947年。包括羊皮纸写本和纸草书等。一般认为是犹太教艾赛尼教派的“库兰社团”所藏。内容主要有希伯来文圣经及其希腊文、阿拉美文译本,圣经注释讲义,感恩圣诗,库兰社团的各种法规及有关巴尔·柯赫巴起义的文献等。库兰社团活动于公元前130~公元68年。公元68年,罗马帝国派军队镇压当地犹太人,该社团将这些文书藏入岩洞。这批文书的发现对研究艾赛尼教派、考订《旧约》和《新约》及探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渊源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1947年,有两名贝都因族的牧羊童在死海西北端的古姆兰遗址中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些罐子。罐内有一些羊皮纸古卷,卷上有用希伯莱语和阿拉米语这两种古犹太语写的文字。

  考古学家随后搜寻了周围的一些山洞,发现了更多的古卷,共计有500卷。这些山洞似乎是被称为“苦行派”的一群犹太教徒的藏经洞,他们2000多年前曾在这一地居住过。古卷包括《圣经》中除了《以斯贴》之外所有《旧约全书》的抄本。

  此外不有回忆录、赞美诗及其所属教派的情况介绍等。这些古卷比以前所发现的任何《旧约全书》抄本都要早至少1000年,而且是极具价值的古希伯莱语和阿拉米语文字手写体的范本。

  这些苦行派教徒将古卷这里可能是为了便于保存,因为他们的定居地于公元66年~公元70年被罗马人摧毁了。

  死海古卷是手写在羊皮长卷上的。其他的《旧约全书》抄本都是用犹太文字写的。但在以色列的气候条件下,古卷未能长期保存,所以极少发现其他的早期经文抄本。

  死海古卷就储藏在这种罐子里,保存了2000多年。

  经鉴定,这卷《以赛亚书经》的成书年代为公元1世纪,然而羊皮依然完好,并且字迹清晰。

  传说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

  【死海在慢慢死亡】

  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23%~30%)的天然水体之一。1947年,死海长达80千米,宽16千米18千米,到目前为止,长不过55千米,宽14千米16千米。死海面积已从1947年(即在以色列建国前)的1031平方千米下降到了683平方千米,这就是说,在50年期间,死海面积减少了近30%,因此,预计死海最终将在100年内逐渐干涸。死海渐渐死亡的原因是:从6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截流或分流哺育死海的约旦河及贾卢德河、法里阿河、奥贾河、扎尔卡河和耶尔穆克河的河水,致使流入死海的河流水量剧减,造成了死海面积的减校近50年以来,死海湖面下降了约17米。使死海走向死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日光照射使湖水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湖水蒸发量加大,特别是在夏季,死海湖水的蒸发量也是世界最大的。同时,死海缓慢死亡的原因还归咎于沿岸国对死海东西岸诸如钾、锰、氯化钠等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以色列食盐的开采量比约旦多4倍。目前,死海的南湖已完全消失,只剩下北湖了。为了制止死海的死亡,约旦决定建立一些补救项目。预计,将在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修建一条运河,以补充死海丢失的水分。死海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氯化钠、氯酸钾、氯化镁等资源。同时,它还蕴藏着石油,以色列和约旦正在死海湖底进行石油勘探的活动。

  科学家称:死海水位正不断下降未来可能干涸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德国达姆施塔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沙赫拉扎德·埃布·吉哈兹尔赫和同事们认为,死海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死海干涸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正在计划中的死海到红海或地中海到死海的人工水道需要有非常大的流量,才能把足够的水送到死海,让它再次达到以前的水位,并可以持续地发电,通过脱盐产生淡水。最近发表在《自然科学》上的研究报告指出,死海水位下降不是气候变化所致,一定程度上是由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的。死海等封闭湖泊的水位通常反映出气候状况,水位由流入死海的河水、直接降雨量和蒸发掉的水量决定的。而就死海来说,水位发生变化是由约旦人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约旦河支流雅木克河用于灌溉以及以色列和约旦钾肥业对死海水的使用造成的。这项研究发现,在过去30年里,耗水量不仅导致死海水位下降,还使其容量和表面面积快速减少。沙赫拉扎德和同事们发明了一个有关死海表面面积和水容量的模型,发现死海在过去30年里失去了14立方千米的水。他们研究了死海的侵蚀阶地,首次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精确记录了相关数据。他们还确定了侵蚀阶地的具体年龄。研究人员指出,死海水位下降会造成许多不利后果,例如工厂用死海的水提取碳酸钾;盐和镁所需的成本会大大提高;周边地下水层的淡水快速流出;出现大量污水池;脱盐形成的泥浆,它们严重危害着公路和土木工程建筑。为了解决死海水资源所承受的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由水位降低造成的环境危害,研究人员建议可以把其他地区的水引到死海地区,减少当地脱盐的海水量,这样就可延缓死海水位下降的速度,同时为建造红海到死海或地中海到死海的水道争取时间。

 

波罗的海-----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

  德语作Ostsee,瑞士语作Ostersjon,俄语作Baltiyskoye More,芬兰语作Itameri,波兰语作Morze Baltyckie。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波罗的海被西欧各国(如英国,丹麦,德国,荷兰等)称之为东海,而被东欧的爱沙尼亚称为“Lä auml nemeri”,亦即西海之意。

概述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展伸,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公里(1,000哩),平均宽度190公里(120哩),面积42万平方公里(16万平方哩)。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

  西部通过斯卡格拉克(Skagerrak)海峡与北海相连。稍东的卡特加特(Kattegat)海峡把丹麦和瑞典隔开。海域中有波恩霍尔姆(Bornholm)岛、厄兰(Oland)岛、哥得兰(Gotland)岛和奥兰(Aland)群岛。北部是波的尼亚(Bothnia)湾,东部有伸入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芬兰湾。围绕波罗的海的国家有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德国和丹麦。波罗的海原是冰河时期结束时斯堪的那维亚冰原溶解所形成的一片汪洋的一部分,大水向北极退去,地面下陷部分积贮的水域形成此海。最深的地方在瑞典东南海岸与哥得兰岛之间,水深超过459公尺(1,506呎)。海底有浅脊隔开的许多海盆。

基本数据

  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面积42万平方千米,总贮水量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相当于我国渤海面积的5倍。波罗的海是个浅海。深70~100米,平均深度只有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459米

地质地貌

  从第三纪以来,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陆地和水域的多次相互交替。波罗的海是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才形成的。这使得波罗的海的海岸复杂多样,海岸线十分曲折,南部和东南部是以低地、沙质和潟湖为主的海岸,北部以高陡的岩礁型海岸为主,海底沉积物主要有沙、粘土和冰川软泥。波罗的海中岛屿林立,港湾众多,散布着奇形怪状的小岛和暗礁,有博恩霍尔姆岛哥得兰岛厄兰岛吕根岛、果特兰岛等岛屿,以及深入陆地的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等海湾。

盐度极低的奥秘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这是因为波罗的海的形成时间还不长,这里在冰河时期结束时还是一片被冰水淹没的汪洋,后来冰川向北退去,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水质本来就较好;其次波罗的海为海区闭塞,与外海的通道又浅又窄,盐度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加之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这里又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四周有维斯瓦河奥得河涅曼河西德维纳河涅瓦河等大小250条河流注入,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37立方公里,是波罗的海的淡水集水面积约为其本身集水面积的4倍。因此波罗的海的海水就很淡了。海水含盐度只有0.7~0.8‰,大大低于全世界海水平均含盐度(3.5‰)。

  波罗的海的海水含盐度自出口处向海内逐渐减少,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海水含盐度15‰,西部为8‰~11‰,默恩岛以东降至8‰,中部为6‰~8‰,芬兰湾为3‰~6‰(靠近内陆处仅为2‰),波的尼亚湾一般为4‰~5‰(最北部为2‰)。深层和近底层的盐度,西部为16‰,中部为12‰~13‰,北部为10‰左右。当流入的大西洋海水增加时,西部的盐度可增加到20‰。波罗的海深层海水盐度较高,是由于含盐度较高的北海海水流入所致。

气候

  波罗的海位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全年以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降水颇多,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南部则超过600毫米,个别海域可达1000毫米;地处中高纬度,蒸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波罗的海地区夏季云量约6成,冬季则多于8成。南部和中部每年的雾天平均59天,波的尼亚湾北部雾最少,每年约22天。

  由于北大西洋暖流难以进入波罗的海,海水得不到调节,致使冬季气温比较低,而且南北差异较大,夏季气温不高,且南北差异很小。水温自北向南升高,8月表面水温,波的尼亚湾为9~13℃,芬兰湾为15~17℃,海区中部为14~18℃,西部海区达20℃。2~3月,开阔海区水温为1~3℃,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及其他海湾均低于0℃。从南向北的1月平均气温为—1.1~10.3℃,7月为17.5~15.6℃

  波罗的海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行的冰封期,从每年11月初起,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一般年份,海冰只出现在各个海湾中。只有在严冬时,几乎整个海区才被冰所覆盖。海冰平均厚度为65厘米。波的尼亚湾冰封期达210天,中部的芬兰湾和斯德哥尔摩附近为185天,里加湾为80~90天,波兰、德国沿岸冰封期30~40天。南部通常不结冻,但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有时也会冰封。波的尼亚湾的北部还容易形成大冰包,这种冰包有时可高达15米,给海上运输造成困难,船只通过只能在冰冻的海面上开凿水道,再缓慢前行。

水文

  波罗的海从四周河流注入大量淡水,最长的河流为维斯杜拉(Vistula)河和奥得(Oder)河。气候寒冷蒸发量少,几乎四周环陆,出口处水浅,所以海水含盐量低。有记录的最高含盐量海面为10%,海底为15%。由於海水浅而淡,容易结冰。波的尼亚湾底部和芬兰海岸,有时积冰高达15公尺(50呎)。在奥兰群岛和芬兰湾东段形成的浮冰厚达91公分。除了特别寒冷的冬天外,斯德哥尔摩、图尔库(Turku)和赫尔辛基之间可以通航。波兰和德国港口,一年中至少有4个星期冰封。

  强烈的北海潮汐不能达到波罗的海,因而波罗的海缺少潮流,潮波也很小。水面因风暴而流动,强烈的东北风导致南海岸高浪,促成了沿海高水位;而优势的西南风有助于沿德国和波兰海岸的沙丘堆积,同时使波罗的海北部海岸水位高涨。

  波罗的海的表层环流呈气旋型,从南部沿岸自东向北,然后沿瑞典东岸向南又流到厄勒海峡,由厄勒海峡流出。流速约为5~20厘米/秒。在强风作用下,局部海区流向和流速会发生变化。近岸附近有时可达80厘米/秒以上,在开阔水域亦可增大到30厘米/秒。入海径流量较大时,表层水经厄勒海峡进入北海;而波罗的海的外海海水从大贝尔特海峡的深处流入,先沿南岸向东流,再沿东岸向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海流。

  波罗的海的潮汐分为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潮和正规全日潮。潮差变化只有4厘米克莱佩达)到10厘米(芬兰湾)。但受风、气压、径流和海水的交流等影响,非潮长周期波动(周期从几小时到几昼夜)可使沿岸水位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气旋的移行,开阔海区的近岸区域水位变动可达50厘米以上,而在海湾靠近内陆的部分可达1.5~3.0米。1824年11月,列宁格勒的水位曾达到4.1米

  北大西洋水流的改变效力,在波罗的海几乎感觉不到。波罗的海之水所以寒冷,是由於这里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只有其他海洋之水所含盐分的1/4,因而较易冰冻。欧洲1/5地面的水,经由250多条河流注入波罗的海,大量的淡水涌进来,而波罗的海之水经由狭隘通道排入北海的水又有限,因此这个海的水几乎是淡的。春季长期的冰冻,减缓春天气候的离去,而表面冰冻的缓慢扩展,则延长了秋天,甚至在波罗的海可以航行时,由於时常有强烈暴风雨和风力的突然改变,行船也是危险的。

自然资源

  波罗的海的动物数量丰富,但种类贫乏。除了大西洋鲱鱼(里背鲱)的亚种外,主要鱼类还有鳁鱼、鳕鱼比目鱼鲑鱼鲽鱼胡瓜鱼白鱼鸦巴沙、淡水鲈鱼等,还有从浅水中取得食物的波罗的海海豹等。波罗的海也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在德国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沿岸有海上石油开采。

航运

  波罗的海曾是古代北欧商业的通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木材和鱼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商品。芬兰、瑞典和俄罗斯的软木是出口的大宗货源;木材加工(如造纸、制纤维和纤维板)在经济上日益重要。瑞典的铁矿、芬兰和丹麦的造船和船舶机械、瑞典哥特堡(Goteborg)的汽车制造和轻型机械,都是沿岸重要工业。沿岸大城市有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列宁格勒、塔林(Tallinn)、里加(Riga)、基尔(Kiel)、格但斯克(Gdansk)和什切青(Szczecin)。主要海产有鲽鱼、鱈鱼和鲱鱼。熏制或腌制的鲱鱼是重要的传统外销产品。丹麦法尔斯特(Falster)岛外出产牡蛎、小龙虾和对虾。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

  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近两年来,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 目前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

  波罗的海的重要海港有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俄罗斯)、赫尔辛基(芬兰)、斯德哥尔摩(瑞典)、哥本哈根(丹麦)、罗斯托克(德国)、格但斯克(波兰)等。

环境污染

  工业、航运的发展,在使波罗的海的战略地位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使波罗的海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2007年波罗的海地区“赫尔辛基委员会”专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本世纪波罗的海地区的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而致使该地区渔业遭受影响、作物生长季节延长。研究指出,该地区的升温速度已经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在本世纪,整个波罗的海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摄氏3~5度。

  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延长波罗的海地区的生长季节。到21世纪末期,波罗的海地区温度将升高3~5℃,使得北部地区生长季节延长20~50天,南部地区则将延长30~90天,这将有利于作物以及森林的生长。波罗的海的冰期将大大缩短,北部地区将缩短1~2个月,中部地区缩短2~3个月。

  在波罗的海,每年有相当多的过往船只向大海泄漏或排泄废油,波罗的海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每年有多达15万只海鸟丧命于油污。研究人员通过对波罗的海的哥得兰岛南部50公里的海岸环境调查发现,这里每年约有2万只海鸟因油污而丧生。据此推断,每年在波罗的海越冬的数百万只海鸟约有15万只丧命于油污。

  另外,波罗的海沿岸灰海豹生存状况也已遭到周围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许多灰海豹受到肠溃烂等疾病影响。目前波罗的海海域约有1万只灰海豹,在1900年时,这里的灰海豹数量为10万左右。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多氯联苯 (PCB)的污染,灰海豹数量曾一度降至4万头。

  由于含氧量严重不足,在波罗的海的许多区域,大片的海底已演化为“水下荒漠”,大量的海底植物和动物死亡。科学家们在总共47处被调查区域中仅发现4片动植物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在37片区域中几乎已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在波罗的海水面以下50-60米的区域,含氧量已接近零,而硫化氢的含量却相对比较丰富。波罗的海水域的海水的自动净化速度非常缓慢。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该海域的生物极有可能面临绝迹。

战略意义

  波罗的海和北海诸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各国相互来往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因此自古以来,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角逐之地。

  从十五世纪后期起,沙俄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曾多次向立陶宛、波兰和瑞典发动侵略战争。十八世纪初,沙俄发动“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了涅瓦河口,并在芬兰湾东端建立了波罗的海上的第一个俄国要塞——圣彼得堡。十九世纪末,德意志帝国为了控制波罗的海和北海而凿通了基尔运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都是双方激烈争夺的重要战场。冷战期间,这里又成为北约华约直接对峙的最前沿。

  波罗的海和北海的重要性同时也赋予了沟通这两大海域间诸海峡以巨大的战略价值。波罗的海和北海间诸海峡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门户,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使得诸海峡始终成为各国企图控制的目标。它们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惟一通道,而美国则将卡特加特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列入其在世界上必须控制的16条著名的海上要道之中。

 

北海---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

  荷兰人命名,原文为“Noord Zee”,意为“北边的海”,与其南方的须德海相对应。

  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位于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比低地之间。北海西以大不列颠岛和奥克尼群岛为界,北为设得兰群岛,东邻挪威和丹麦,南接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西南经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通大西洋。北部以开阔水域与大西洋连成一片,东经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厄勒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海区南北长965.4千米,东西宽 643.6千米,面积57.5万平方千米。位于西欧大陆架上,除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南端有一平行于岸线的宽约28~37千米,水深200~800 米的海槽外,大部分海区水深不超过100米 ,南部浅于40米,英格兰北面外海有很多冰碛物构成的沙洲 、浅滩,其中面积达650平方千米的多格浅滩水深仅15~30米,是世界著名的浅海之一。

  在地质史上第三纪上新世(约250万年前),多格滩(Dogger Bank)以南的北海海盆原为欧洲大陆的一部分。是时,莱茵河在今日伦敦北面约400公里处入海。第四纪更新世200万年间经历数次冰盖进退,最大的一次冰期,从泰晤士河口至荷兰海岸一线以北的海盆完全被冰所覆盖。大约在西元前6000年,冰盖消融、海域扩张淹没了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陆桥,该岛乃与大陆分离。现在北海海岸大约在3,000年前方才形成。

  位居高纬度,常年盛行西风,又有北大西洋暖流调节,冬季不结冰,夏季气温不高。2月平均气温为0~5℃,8月平均气温为15~17℃。年降水量比较多,北部达1000毫米,南部为600~700毫米,季节分配均匀。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北海又处于极锋南北徘徊位置,气旋活动频繁,尤其冬季(11月~次年3月)经常发生风暴,并可形成高达数米、甚至10米多的风浪,往往使海区南部的荷兰、丹麦、比利时和英国等沿岸地区遭受风暴潮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北海近表层海流是气旋型环流,底层则不很规则,在设得兰群岛附近流速较强,中部减弱,一般不超过35厘米/秒。北海潮流较大,在开阔海区潮流流速为1~1.5米/秒,多佛尔海峡为2.5米/秒,设得兰群岛附近有时达5米/秒。北海表层水温2月最低,8月最高。受海流特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西北海区水温为7.5℃,而东南海区2℃;夏季则相反,西北海区为13℃,东南海区为18℃

  北海,大西洋东部的一个海湾,西面部分地以英格兰苏格兰为界,东面与挪威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相邻,南部从法国海岸的沃尔德灯塔,越过多佛尔海峡到英国海岸的皮衣角的连线为界;北部从苏格兰的邓尼特角,经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然后沿西经0°53′经线到北纬61°,再沿北纬61°纬线往东到挪威海岸的连线为界。北海南部经多佛尔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部,经苏格兰与挪威间的缺口,与大西洋及挪威海相接;东部,经挪威、瑞典、丹麦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北海,长约965公里,北部宽为580公里。总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91米,容积为15.5万立方公里。该海区内几个岛屿共占面积为的73平方公里。

  北海被认为是陆缘海,即它的整个构造海盆都在大陆(适与大洋性的相反)地壳上。该海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地槽(长条沉积矿床的位置),从前至少有两次褶皱成山脉。每一次,这些山脉都被冲刷走,只留下英格兰与大陆之间的浅盆。大约在2.3亿年前,北海周围的陆地都是沙漠,由于蒸发量大,从北方流入的水有限,形成了巨大的蒸发岩沉积。现在,在北海海底和德国、丹麦发现的盐丘和构造,就是这些蒸发岩的代表。北海海底构造形成的历史,与北海及其邻近国家现正在开发的广阔油田有直接的联系。

  当然,北海的海底都属陆架。该海的南半部是水深为40米海台。海底逐渐向北倾斜,到设得兰群岛以西陆架边缘,水深达183米左右。绕过挪威南端到陆架边缘以外,为一罕见的海峡(挪威海峡),其深度约为600米。一些海洋学家认为该海谷是大陆冰川冲刷形成的。还有其它末次冰期(11000~8000年前)的残迹,那就是海平面低水位和冰川冰碛时遗留下来的河谷状的切割(所谓冰川冰碛,就是当冰川融化时,沉积物在冰川前沿进行堆积)。英国和丹麦之间的多格尔沙洲就是一个例子,其水深仅13米海底沉积物主要为冰川砾石、沙和粉沙。其中粉沙到处都有,这是由于受流和浪的作用,重新被搬运的缘故。

  北海的水环流,同时受北来的大西洋水和东来的波罗的海水的影响,而从南部多佛尔海峡流入的水则非常少。大部分海水来自北大西洋海流,沿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近岸南流。到南部后转为反时针方向,并沿挪威海岸流出,成为波罗的海海流。表层水温,2月为2~7℃,8月为11~17℃。盐度随地区、季节而不同。由于大陆江河(莱茵河易北河威悉河埃姆斯河斯海尔德河)流入大量淡水,在挪威、丹麦、荷兰和德国等沿岸水域,即使冬季不太冷,也都结冰。而西部,由于入海淡水较少,并受北大西洋海流的影响,即使是严冬也无冰。

  北海是世界上四大渔场之一,鲜鱼的产量占世界的一半,附近各国沿海人民均以渔业为主要工业。1958年,北海海底被英国、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瓜分成几个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区。第一个天然气井和油井已分别于1959年和1969年投产。北海现已探明的石油贮藏量为230亿桶,是世界第九个最大油田

  地质史上第三纪时期(距今约6000万年),北海地区缓慢下沉。上新世末(距今约250万年),今天多格浅滩以南的北海海盆原为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当时古莱茵河(古泰晤士河等为其支流)在今天伦敦以北 400公里处注入北海。第四纪更新世(距今约200万年),经历数次冰盖进退,从泰晤士河口到荷兰海岸一线以北的海盆完全被冰覆盖。约在公元前6000年,冰盖消融、海域扩张,淹没了大不列颠岛与法国之间的陆桥。目前北海轮廓约在3000年以前形成。

  海域大部分在大陆架上,为一浅海,平均深度为94米,大致南浅北深。苏格兰北部沿岸海域、面积达650平方公里的多格浅滩,由冰川的泥沙沉积构成,水深不到18米。挪威海槽从挪威的卑尔根附近一直延伸到奥斯陆。与岸线平行,宽25~32公里,北部深182米,南部斯卡格拉克海峡深达730米以上。在北海西部也有一些深水海域,如苏格兰爱丁堡沿岸海域有称“魔鬼洞穴”的海穴,深逾457米,这与冰期后河流深切下蚀有关。

  海岸线大致以英格兰东海岸的弗兰伯勒角为界分成南北两段:北段险峻岸陡,南段低平和缓。北段的挪威和苏格兰沿岸多悬崖,其中,挪威斯塔万格以北的山地海岸被冰川作用形成的峡湾和陆岬分割,岩交错,峭壁耸立,岸边岛屿众多,为著名的峡湾海岸;苏格兰的东海岸由高地构成,虽成陡崖,并不破碎。在弗兰伯勒角以南,崖岸的高度降低,海岸由易侵蚀的泥砾构成,在海浪的冲击下,海岸线不断后退。东英格兰、比利时、荷兰、联邦德国和丹麦的大部分海岸是低地和沼泽,沿岸多砂丘。因陆地继续下沉,围垦的滩涂需修筑堤坝以防海浸。

  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是沿岸各国以及欧洲与其他各洲之间大宗货运的主要航道。在历史上,北海对沿岸各国之间以及与中东等地区之间的货物交流和人民交往,对西北欧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但因风暴频繁,雾浓浪大,水浅滩多,航行常易遇险。重要港口有伦敦、汉堡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和哥本哈根等。

  北海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年平均捕获量 3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捕获量的5%,鲱鱼和鲐鱼几占总捕捞量的一半,其他有鳕鱼、鳘鱼和比目鱼等。还盛产龙虾、牡蛎和贝类。

  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1959年以来,受荷兰陆上发现巨大的格罗宁根天然气田的影响,掀起了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热潮。1965年9 月英国首先发现有经济价值的近海气田,1967年正式投产。此后,挪威、丹麦、联邦德国等相继开发油、气田。在北海油田的开发中,挪威和英国获益显著。挪威从1971年开采北海石油起,到1975年已自给有余,成为西欧第一个石油输出国,1984年原油产量为3440万吨。英国从1975年开始开采北海石油,1984年原油产量达13000万吨,成为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比斯开湾--北大西洋东部海湾

比斯开湾(英文名称:Bay of Biscay;法文名称:Golfe de Gascogne)西班牙语作Golfo de Vizcaya,法语作Golfe de Gascogne。北大西洋东部海湾,介于法国西海岸和西班牙北海岸之间,略呈三角形。比斯开湾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北部,东临法国,南靠西班牙,面积19.4万平方公里,总体积约33.2万立方公里,平均深度1715米,最大深度5120米。沿海地带具有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阴雨较多,常有风暴。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海流在海湾内作顺时针方向流动。

  湾名:比斯开湾

  位置:北大西洋东北部

  面积:22.3万平方千米

  水深:平均1510米

  潮汐:半日潮

  港口:

  法国——布雷斯特(Brest)、波尔多(Bordeaux)、南特(Nantes)、洛里昂、巴约内(Bayonne)、拉罗谢尔(La Rochelle

  西班牙——毕尔巴鄂、圣塞瓦斯蒂安(Donostia-San Sebastián)、桑坦德、希洪和阿维莱斯

海军基地:布雷斯特(法国,英语:Brest

比斯开湾名字是来自西班牙的比斯开省,比斯开省属于巴斯克自治区的一部份。海湾的南端在西班牙称为坎塔布里亚海,这是在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人根据附近的坎塔布里亚地区来命名,拉丁名字Sinus Kantabrorum

  比斯开湾海岸线平直,多沙滩。有的沿海沙滩与岩石交替连接,适宜于游泳和水上运动,被视为黄金海岸,成为西班牙旅游区之一。该湾东北部浅,大陆架约占整个海湾的一半;另一半即为陡峭的大陆坡和深海盆。在布列塔尼半岛海岸大陆架较宽,有160千米,而在西班牙北岸大陆架不到56千米。深海平原的深度约4500米

  沿海地带具有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阴雨较多,常有风暴。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海流在海湾内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湾,表层海水盐度为30~35‰。

比斯开湾以多风暴著名,猛烈的暴风时速高达113公里,一年中任何时候均可发生威胁航行的雷飑。西班牙北部沿海的大风更加变幻莫测,雷飑更多。尽管这里是危险的海线,仍有许多重要航线通过海湾。从史前时代以来,欧洲大西洋沿岸居民就在比斯开湾上频繁来往。

注入河流

  法国:卢瓦尔河、加龙河、多尔多涅河及阿杜尔河。

西班牙:比达索阿河、乌罗拉河、奈维安河、那隆河及帕斯河。

沿岸城市

  法国:布雷斯特(Brest)、拉罗谢尔(La Rochelle)、波尔多(Bordeaux)、巴约内(Bayonne)、南特(Nantes)

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Donostia-San Sebastián)、毕尔巴鄂(Bilbao)、桑坦德(Santander)及希洪(Gijón

军事地位

  比斯开湾位于英吉利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之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比斯开湾发生的主要战争有:

  1702年,英荷联军在比斯开湾西南方维哥港袭击法国战列舰和西班牙满载白银的大帆船成功。

  七年战争期间(1756年-1763年),法国企图登陆英格兰,被英国舰队发现,在比斯开湾法国西海岸的基伯龙湾展开战斗,法军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5-8月,英国岸基航空兵成功开展对德国潜艇通过比斯开湾的反潜战。

地质

  因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湾,表层海水盐度为30~35。沿海渔业发达,产沙丁鱼、金枪鱼、鳀鱼、鳕鱼、狗鳕以及龙虾、牡蛎等。沿海港口有布雷斯特南特波尔多毕尔巴鄂、希洪、阿维莱斯等。

比斯开湾在布列塔尼半岛海岸大陆架较宽,有160千米 ,而在西班牙北岸大陆架不到56千米。深海平原的深度约4500,面积约占海区总面积的一半。以布列塔尼半岛西边的韦桑岛(Ile d'Ouessant)伊比利半岛的奥特加尔角一线为界,底宽575公里,海湾面积223,000平方公里(86,000平方哩)。最深点在海区中部偏南处,深4,735公尺(15,525)。在布列塔尼半岛海岸,大陆棚宽160公里(100),而在西班牙北部海岸,大陆棚较窄,还不到64公里(40)。深海平原水深约4,500公尺(15,000),约占海区总面积的一半。

水文

  受北大西洋环流影响,湾内海流也作顺时针方向运动。但是由于风的干扰,经常打乱原来的流向,在通过湾口的航线上,随时可能遇到来自任何方向的海流。在西班牙北部沿海,冬季的强大西风造成向东推进的漂流,流速每小时达8公里。在韦桑岛附近的法国海岸,大潮高达6公尺(20尺),由此向南减弱,至海湾东南角比亚里茨(Biarritz)附近,潮高3.5公尺(12尺)。表层海水含盐度约35%。

  注入海湾主要河流有阿杜尔(Adour)河、多尔多涅(Dordogne)河和加伦(Garonne)河。港口

重要海港有布雷斯特(Brest)、南特(Nantes)拉罗谢尔(La Rochelle)、波尔多(Bordeaux)巴约讷(Bayonne)(以上在法国)、毕尔包(Bilbao)桑坦德(Santander)、希洪(Gijon)和阿维莱斯(Aviles)(以上在西班牙)

航运

比斯开湾以多风暴著名,猛烈的暴风时速高达113公里(70),一年中任何时候均可发生威胁航行的雷飑(squall)。西班牙北部沿海的大风更加变幻莫测,雷飑更多。尽管这里是危险的海线,仍有许多重要航线通过海湾。从史前时代以来,欧洲大西洋沿岸居民就在比斯开湾上频繁来往。

旅游

  比斯开湾,海岸比较平直,多沙滩。有的沿海沙滩与岩石交替连接,适宜于游泳和水上运动,被视为黄金海岸,成为西班牙旅游区之一。成为沿着西班牙境内最特殊而吸引人的海岸线之一,因为它的沿岸即是连绵不断的飞檐走壁。如优雅的港埠城镇,它们的海岸就坐落在大自然美丽的背景下。而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宜人的气候,在水平线上挥洒出灿烂的青绿色。使得巴士克地区沿岸以及坎塔布利亚阿斯图里亚斯加利西亚成为西班牙另一热门的夏天度假胜地。巴利亚利群岛在清澈的地中海的围绕下,显现出其独特的岛屿风格。断崖绝壁、生态保护区以及可充分享受阳光的沙滩,另外还有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和谐地点缀在岛屿的特殊地形上。

 

挪威海---北冰洋的边缘海

挪威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位于斯瓦尔巴群岛、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平均深度1742米,最大水深4487米,面积138万平方千米。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冬季一般不封冻,是北冰洋中唯一能全年通航的海。挪威海海产资源丰富,盛产鳕、鲱、白鲑等,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沿岸主要港口有挪威的特隆赫姆、纳尔维克等。

  挪威海

  平均深度:1600-1750 米

  最深深度:3,970 米

海域面积:1,380,000 平方公里

  水体体积:2,400,000 立方公里

  含盐度:千份之35

  挪威海(挪威语:Norskehavet)是北大西洋的一个陆缘海(因北部位于北极圈内,也常划为北冰洋的边海),位于挪威西北方对开,介乎北海与格陵兰海之间。

  挪威海西边与冰岛海连接,东北方与巴伦支海相邻。在西南方,冰岛法罗群岛之间的海底山脊把大西洋外海与挪威海分开。至于北面,扬马延海底山脊成为挪威海与北冰洋之间的界线。东边是挪威,海岸线有由冰川侵蚀而成的峡湾。

  北冰洋边缘海。位于斯瓦尔巴群岛、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面积138.3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742米,最大水深4487米,海区北通北冰洋,南连北海,西接大西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北欧海上航运通道。挪威海中部有一东西向扬马延断裂带,把海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罗弗敦海盆,南部为挪威海盆。海区东部受北欧陆地冰川的刨蚀和堆积作用,形成了峡湾式海岸和峡湾外侧的水下岗丘和浅滩。

  临近峡湾和水下浅滩的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海区的重要渔场,盛产鳕、鲱、白鲑等。挪威海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温低,但海水在寒冷的冬季并不结冰,主要是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调节的作用。海区表层水温比同纬度的格陵兰海和巴芬湾要高10℃以上。沿岸主要港口有挪威的特隆赫姆纳尔维克等。

挪威海天然资源丰富,从1993年起开始大量出产原油天然气。另外,有人建议挪威海可作为二氧化碳的贮藏所,以减低温室效应。

洋流

  在挪威海及格陵兰海,表面的海水下沉至2至3公里的海底,所以海底的水较冷且含氧量高。因此挪威西岸外海有一股海面暖流及一股海底冷流。东冰岛洋流把冷水带到南面的冰岛,然后沿着北极圈转向东流。挪威洋流是墨西哥湾流的分支,它把暖水团带向北方,使挪威的气候保持温和及湿润。另外,挪威海也是北大西洋深层水(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的一个源头。

挪威海由于有大西洋较暖且咸的洋流经过,所以海面不会结冰。此海域渔产丰富,包括鳕鱼、鲱鱼、沙丁鱼及鳀鱼等。科学家认为洋流的波动变化是气候转变的指标,因此流经挪威海的海流受到严密监测。

海产

  挪威是世界三大海产出口国之一。挪威的海产包括捕获于挪威海与巴伦支海的野生鱼类、贝类和来自挪威沿海水域数百个海产养殖场的养殖鱼类。挪威海产品以味道鲜美和营养价值备受珍视,其新鲜、冷冻和加工制品被出口到150多个国家。

  挪威海水域跻身世界最佳渔场之列,是200多种鱼类、贝类的栖息地。如今,挪威最著名的水产是卵期鳕鱼,其挪威文名称为“skrei”。这种捕获于挪威北部沿海冰冷海水中的鳕鱼备受世界各地烹饪专家的青睐。其它广受欢迎的鱼类、贝类品种包括鲱鱼、鲭鱼、各种白鲑鱼、对虾和螃蟹。高度现代化的渔船队和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助于确保挪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挪威是发展现代海产养殖的先驱。海产养殖场在挪威海星罗棋布,海产养殖已经成为挪威的主要产业之一。海产养殖业生产挪威出口海产品的40%多一点。挪威三文鱼是目前出口量最大的养殖鱼类,因其诱人的色泽、良好的味道和生产环境而受到高度珍视。其它养殖品种包括鲑鳟鱼和各种贝类。此外,挪威正在努力增加商业养殖海产品种,如比目鱼和鳕鱼。

海产品是易消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主要脂肪酸的良好来源。挪威可提供各种形式的海产品,包括保鲜、冷冻、熏制、晾制、腌制、鱼排及其它经过加工的制品,如裹面包屑、罐装和经腌泡的海产品。挪威三文鱼在注重质量的日本寿司市场上也十分受欢迎。

生物

  挪威海螯虾(学名:Nephrops norvegicus),是软甲纲十足目海螯虾科下的一个种属。身型幼细,双钳修长,呈橙色或粉红色,体长约有24公分。主要分布于东大西洋海域,北至挪威及冰岛之间的挪威海海域,南至葡萄牙对开海域均能找到它们的踪影。在地中海一带,挪威海螯虾并不常见;唯独于亚得里亚海北部海域,才是挪威海螯虾的活跃地带。

它们的尾部有强力的肌能,肉质丰富,因此成为受欢迎的海鲜美食。由于挪威海螯虾价格比一般的欧洲龙虾廉宜,所以在西班牙葡萄牙等地,每逢重大节日或者有庆祝活动,都会烹煮挪威海螯虾。

港口

特隆赫姆(Trondheim)

  原名“特隆也姆”。挪威西海岸中部港市,是挪威第三大城市。临挪威海、特隆赫姆峡湾东南,尼德河口。人口154,000,中世纪曾是挪威首都。特隆赫姆是斯堪的纳维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和传统延续了1000多年。公元前997年,维京国王使整个城市复苏,正式定名为尼德罗斯。特隆赫姆是海运枢纽,也是著名的大学城,有欧洲最大的科技研究中心,以及举世闻名的挪威科技大学。特隆赫姆于挪威中心地区,距离奥斯陆500公里,可以在一天内步行游览整个城市。

  公元997年,挪威国王奥拉夫一世(约995年-约1000年在位)创建了此城。十四世纪时曾一度为挪威首都。工业中心,有造船、鱼类罐头、木材、造纸、冶金和纺织等工业。与挪威各港市和瑞典有铁路相通。海运发达。有现代化油港和商港。对外贸易甚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宏伟的教堂。

  如果说这个城市不像官方广告所称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城市”的话,至少也可以说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让人感到非常惬意,其城市布局让人感到十分合理:商业机构与历史文化性的建筑很和谐地构成了繁荣、秀美的市区风貌,而那些地方性的工业部门则被点缀在市郊的翠绿之中。

  这座城市最早是富有的拉德伯爵家族的住宅区。拉德伯爵哈康·西戈森当年就是以这片富饶的土地为基地统治着挪威,直到995年死于奥拉夫·特利格瓦森的追杀。而后者(即奥拉夫一世)在两年以后在此地建立了“特隆赫姆郡的贸易城”,后改名为“尼德罗斯”(由“尼德河”而得名),其城内的大教堂至今仍沿用着这个名称,不过大部分当地居民仍习惯地称这座城市为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的闻名与繁荣首先要归功于奥拉夫二世。这位挪威后来的庇护人在斯蒂克勒斯塔战役中英勇战死,此后他的遗体被埋葬在1016年修建的圣克莱门教堂。1031年,当他的尸体被重新挖掘出来,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依然新鲜无损(很快这个地方还出现了一个泉眼)。于是奥拉夫二世被推崇为“圣徒”,尼德罗斯也很快成了中世纪挪威的朝圣地,前来朝拜的香客在7月29日的“圣奥拉夫节”前后最为集中。1897年,在奥拉夫二世诞辰90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特隆赫姆又恢复了“圣奥拉夫节”,现在人们每年放十天假来庆祝这一节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特隆赫姆是挪威沦陷区抵抗运动的中心。而今天的特隆赫姆既是通往奥斯陆方向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商港兼渔港。

纳尔维克(Narvik)

  旧名“维多利亚哈文”。挪威北部城市。在奥福特峡湾东端的半岛上。人口1.9万(1980)。因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为不冻港。瑞典北部与斯德哥尔摩之间电气铁路的终点站。1883年起为瑞典铁矿石的主要输出港。渔业发达。1940年英、德海军曾在此激战。

  1939年4月,希特勒就已经下达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并于9月1日对波兰进行了突然袭击。英、法是波兰的盟国,迫于国内外的压力,不得不于9月3日对德国宣战,但却不出兵,企图怂恿德国进攻苏联。当时,德国西线只有23个师,而英法联军拥有110个师的庞大兵力。“静坐战争”使他们失去战机,而德军开始西进。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突袭了丹麦和挪威,四个小时占领了丹麦,傍晚占领了挪威首都奥斯陆,挪威军队撤退到内地继续战斗。英法联军在挪威沿海城市纳尔维克登陆,但是,遭到德军炮火轰击,虽然经过激烈战斗,最后由于死伤严重,不得不退却。6月10日,德军占领了挪威全境。

  纳尔维克战役是二战欧洲战场上的一个小插曲,但对挪威来说却是国殇。

  法国为纪念在纳尔维克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在该地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这是法国1952年发行的纳尔维克战役12周年纪念邮票。

纳尔维克是世界上位置最北端的不冻港,与基律纳有铁路相连。纳尔维克是基律纳矿石的出海口,小镇也因矿石运输而发展起来。

污染

  2007年1月13日希腊籍“运送者”号大型货轮残体被拖向挪威西海岸城市卑尔根附近水域的岸边。据挪通社当天报道,这艘大型货轮12日晚间在途经卑尔根附近水域时搁浅,180米长的船体遭巨大的海浪击打断裂成两截,估计该货轮上装载的燃油有约270吨已经外泄,在挪威海域造成严重污染。

  事故发生时,这艘2万吨级的“运送者”号货轮正准备驶往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装货。挪威有关方面接到警报后,立即派出海岸救援队和直升机救援。截至13日凌晨,船上25名船员全部获救。

  “运送者”号货轮没有装载货物,但船上装有约600吨燃油。到13日中午,燃油仍在不断地渗入海中。每秒速度17米的大风加上滔天巨浪使得救援工作非常艰难,也使得附近海岸的油污迅速扩散,美丽的沙滩和当地鸟类的栖息地受到严重污染。

挪威有关部门表示,此次燃油外漏是挪威历史上后果最严重的泄漏事故之一,外泄的燃油可能需要至少半年时间才能被彻底清除,这些燃油将对附近的自然环境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茛希腊籍运送者号大型货轮在挪威西海岸城市卑尔根附近水域断裂成两截。

相关信息

  挪威语作Norskehavet。大西洋北部边缘海。西北连格陵兰海,东北接巴伦支海,东界挪威,南邻北海、谢德兰群岛、法罗群岛和大西洋,西接冰岛和扬马延岛(Jan Mayen)。最深点约3,970公尺(13,020尺)。含盐度约35。一条连接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苏格兰北部的海岭把挪威海与大西洋分开。挪威海北部位于北极圈内,因此也常被画入北冰洋。由于挪威洋流从挪威海岸向东北流,所以挪威海一般不封冻。暖流与寒流混合后,在冰岛、挪威、谢德兰群岛和法罗群岛的沿海水域形成极好的渔场(主要产鳕、鲱和白鲑)。海区北通北冰洋,南连北海,西接大西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北欧海上航运通道。挪威海中部有一东西向扬马延断裂带,把海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罗弗敦海盆,南部为挪威海盆。海区东部受北欧陆地冰川的刨蚀和堆积作用,形成了峡湾式海岸和峡湾外侧的水下岗丘和浅滩。临近峡湾和水下浅滩的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海区的重要渔场,盛产鳕、鲱、白鲑等。盐度35‰。挪威海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温低,但海水在寒冷的冬季并不结冰,主要是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调节的作用。海区表层水温比同纬度的格陵兰海和巴芬湾要高10℃以上。是世界闻名的渔场,主产鳕、鲱。沿岸主要港口有挪威的特隆赫姆、纳尔维克等。

 

巴伦支海---北冰洋的陆缘海

巴伦支海(Barents),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是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名字取自于该海域病逝的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William Barents)。由于海流关系,南部海面终年不结冰。9月更是全面解冻。巴伦支海的地理位置靠近欧洲大陆的一个海域。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东北。南接俄罗斯;北界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东北为法兰约瑟夫地(Franz Josef Land)群岛;东至新地岛;西迄熊岛(Bear Island〔Bjornoya〕)一线。

北冰洋靠近欧洲大陆的一个海域。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东北。南接俄罗斯;北界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东北为法兰约瑟夫地(Franz Josef Land)群岛;东至新地岛;西迄熊岛(Bear Island〔Bjornoya〕)一线。南部有一个深入俄罗斯大陆的海湾叫做白海(White Sea)。面积1,405,000平方公里(542,000平方哩)。平均深度229公尺(750呎),最深处600公尺(2,000呎)。以16世纪荷兰探险家巴伦支的姓氏命名。

  中文名称:巴伦支海

  读音:bā lún zhī hǎi

  英文名称:Barents Sea。因1594~1596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3次航行到此而得名。

挪威语作Barentshavet,俄语作Barentsevo More

地理位置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边缘海。位于欧洲西北岸和新地岛瓦伊加奇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斯瓦尔巴群岛熊岛之间。

地貌

海底覆盖著沙和淤泥,从东到西横亘著480960公尺深的熊岛海沟和几条较小的海沟。北部有中央和柏修斯(Perseus)海底高地,东南多浅滩,鱼类麇集。东南部唯一岛屿(在边缘者不计)叫科尔古耶夫(Kolguyev)。大陆海岸的西部地势较高,山壁陡立,白海口卡宁半岛(Kanin Peninsula)以东,海岸低平,有许多浅海湾。

重要数据

面积140.5万平方千米,海水体积32.2万立方千米,平均水深229,最大水深600 。海域南部大陆一侧为大陆架,面积达127 万平方千米; 中西部横亘着熊岛海沟等几个深切海沟,深480960;北部局部海底有台地;东南多浅滩。海底覆盖着沙和淤泥。

气候特点

  巴伦支海大部分处于北纬 70°以北,由于北角暖流的巨量海水深入该海区,气温并不很低。冬季北部气温约-25℃,南部只-5℃;夏季北部气温为 0℃南部10℃,是北冰洋中最暖的海。海区大部分有结冰现象,但西南部常年不结冰,成为北极圈内常年不封冰的海域。摩尔曼斯克、捷里别尔卡和瓦尔德是北极圈内不冻港,终年可通航,只是向东方的航路被冰所阻,一年中只有2~3个月通航。

  冬天北部的平均温度是-25℃(-13℉),西南部-5℃(23℉);夏天北部0℃(32℉),西南部10℃(50℉);绝对最高温度31℃,绝对最低温度-40℃年降水量南部为500公釐,北部为250公釐。有北角暖流和挪威暖流的斯匹茨卑尔根支流进入此海。海水盐分高达34%。冬季结冰不很厚,出现冰山的时间不长;到夏季只在北部有冰,有时全部融化。沿大陆的不冻港有莫曼斯克(Murmansk)、捷里别尔卡(Teribyorka)和挪威的瓦尔德(Vardo)。暖流把营养盐带入此海,有利鱼类生长。

主要鱼类有鱈、鲱、鲑、鲽、鮎;哺乳类有海豹、鲸鱼、北极熊和北极狐。因捕捞过度,渔获量下降,现在东南部的海豹捕捉量已严格限制。

自然资源

海区内有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矿藏。同时因暖流流入,营养盐类丰富,成为世界最大渔场之一,盛产毛鳞鱼等。主要海洋哺乳动物海豹北极熊北极狐等。

冰海暖池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了!巴伦支海,这个偏僻、寂静的海域顿时声名鹊起,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东半部的一个海域。东面以新地岛为分界线喀拉海隔开;西面以挪威大陆最北端的诺尔辰角——熊岛——西斯匹次卑尔根岛最南端一线与大西洋分开;南面紧靠挪威和俄罗斯;北面以斯瓦尔巴群岛——法兰土·约瑟夫群岛一线与北冰洋中心部分的海盆分隔开来。巴伦支海南部的一小部分延伸人科拉半岛与俄罗斯大陆之间,称为白海。巴伦支海总面积为137万平方千米。巴伦支海是北冰洋各边缘海之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的一个。94%的面积位于大陆架上,它底部的大陆架宽达13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宽阔的大陆架之一。巴伦支海北侧、西侧岛屿林立,而其内部却连一座岛礁也没有,海面十分宽广。其次,巴伦支海的北侧,由于得到斯瓦尔巴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群岛的护卫,阻挡了北冰洋浮冰群的侵入;东侧的新地岛又像天然的屏障,使喀拉海终年不化的海冰难以逾越。只有西侧岛屿较少,易于与外洋沟通。正是在这个方向上,强大的墨西哥湾暖流给巴伦支海送来大量既温暖又较咸的海水,使巴伦支海的水温(4℃~12)比周围的北冰洋各部分的水温高得多,所以,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的暖池

资源宝库

巴伦支海南部成为整个北冰洋中唯一的终年不冻的海域,全年均可通航,俄罗斯在北冰洋上唯一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就濒临这片水域。注入巴伦支海的河流,大都比较短小,泥沙含量低,河水清净。虽经常有许多微型冰山从法兰士·约瑟夫群岛和新地岛上脱落并跌入海中融化,但这些冰山中杂物甚微,所以,巴伦支海海水清澈,透明度高。相对于污染严重的欧洲各海,巴伦支海则不失为一片净水。巴伦支海有宽阔的大陆架,因此,各种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尤以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最为突出。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在巴伦支海大部分水域中,形成一种被称为极锋的界面性水域,它是由温暖的大西洋水和寒冷的北冰洋水交汇而成的。在这水域中营养盐类氮和磷等特别丰富,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因此,巴伦支海的渔业资源丰富,是俄罗斯的重要渔场之一。除此之外,巴伦支海南北两侧的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且便于勘测和开发,是俄罗斯及挪威两国重要的油气远景开发区。巴伦支海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交通与军事上对俄罗斯都有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虽有多处沿海区域,但唯有在巴伦支海才可以向更大公海自由自在、毫无阻碍地进出。

海上门户

军事上看其重要性尤为明显:它为俄罗斯的北方舰队提供了活动空间及沿岸的海军基地。这是因为俄罗斯北冰洋沿海海岸线虽长,海域虽广,绝大部分满布坚冰和更加危险的浮冰。除破冰船外,其余船只行动难,惟巴伦支海例外。虽然,俄罗斯濒临三大洋的12个海,海疆辽阔,但真正能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的海域,也只有巴伦支海一个地方。 巴伦支海,可以说是俄罗斯的风水宝地和重要的门户,但它也有诸多不利之处。在大西洋暖气旋和北冰洋冷反气旋的共同影响下,天气极不稳定,是世界上风暴最多的水域之一,狂风常常掀起高达3多的巨浪,气急败坏地拍打着南侧的大陆海岸。再者,它的深度,绝大部分在100350之间,平均深230,属于典型的大陆架海。而且,海底地形相当复杂,起伏较大,极不规则,既有平缓的隆起 。又有下凹的海盆。由于海底地形变化多端,水团分布、水流流向及沉积类型也变得复杂而规律难寻,这对海上航行的船只都是不利因素。但巴伦支海对于俄罗斯而言,仍是通向外洋的重要门户。由柳洪平创建。

历史

1594年,有3艘船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再一次踏上了远征北极的航程。其中有一艘是由巴伦支指挥的,这正是他探险生涯的开始,那时他刚24岁。巴伦支在他短暂一生的探险中一共完成了3次航行,虽然每次都进入了北冰洋,但前两次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指挥着3艘船又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后来,巴伦支继续向东北行进,直到826他们的船只被冰封住为止,他和船员们成为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当时的天气是如此之寒冷,他们只有把指头伸进嘴里才能保持温暖,他们还经常受到北极熊的袭击。尽管如此,船员们在巴伦支的鼓励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直到第二年夏天,敞篷小船终于挣脱了坚冰的围困,又回到自由的水域。然而,这时的巴伦支已经病入膏肓。临死之前,他写了3封信,把一封藏在他们越冬住房的烟囱里,另外两封分开交给同伴,以备万一遭到不测,能有点文字记录流传于世。1597620,巴伦支死在一块漂浮的冰块上,那时他刚好37岁。两个多世纪之后,直到1871年,一个挪威航海家又来到巴伦支当年越冬的地方,并从烟囱里找出了那封信。巴伦支的航行不仅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为后来的探险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了纪念他,人们便把北欧以北他航行过的海域的一部分称为巴伦支海。

环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4年8月24日发表报告说,位于北欧和俄罗斯北面、全球面积第10大的巴伦支海的生态环境正遭到多方面的严重破坏。

  环境署的报告说,最大的破坏因素是过度捕捞。尽管有关方面制定了控制措施,但渔民们为获取经济利益,仍对该海盛产的鳕鱼进行过度捕捞。破坏因素之二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污染。在巴伦支海进行石油开采以及运输的活动越来越多,通过巴伦支海运送的石油和天然气大幅增长。

  破坏因素之三是一些国家在巴伦支海周围投放放射性废料。虽然放射性废料数目还不大,但已足以引起警戒。

  破坏因素之四是向巴伦支海引进新的海洋物种,从而威胁生态平衡。近年来,一种名为红王蟹的大螃蟹被引入巴伦支海,这种大螃蟹的迅速繁衍使其它物种受到威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环境署的报告希望有关国家重视巴伦支海的生态环境,制定新的法规,采取新的措施,并严格执行有关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法律文件。

相关事件

  1987年9月13日,巴伦支海发生著名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

  1994年3月23日两艘装备有核武器的俄罗斯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进行军事演习时相撞。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参加一次军事演习时不幸发生爆炸后沉没巴伦支海,118人葬身海底。

  2003年8月30日凌晨,俄海军“K-159”号核潜艇在被拖往工厂拆卸途中,因遭遇风暴浮筒脱离潜艇而在巴伦支海基利金岛西北部水域沉没。

  2007年9月21日法国道达尔公司表示巴伦支海的Snohvit气田已开始投产,预计在2008年将达近57亿立方米/年的稳定水平。

 

格陵兰海--北冰洋主要边缘海之一

格陵兰海(Greenland Sea),位于冰岛、格陵兰岛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之间。

丹麦语和挪威语作Gronlandshavet。北冰洋主要边缘海之一。位于格陵兰岛以东,北纬66°80°之间。面积1,205,000平方公里(465,000平方哩)。南经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以格陵兰岛与斯匹茨卑尔根(Spitsbergen)群岛之间的海峡,以及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与熊岛(Bjornoya)之间的海峡与北极海盆为界;东部从冰岛经扬马延(Jan Mayen)岛再向东北延伸至熊岛(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斯瓦尔巴岛〔Svalbard〕的中点)一线与挪威海相接。平均水深1,450公尺(4,750),最深点4,800公尺(16,000)。属亚极地气候,全年盛行北风和东北风。南部平均气温-10(14),北部-26(-15)2月最冷,8月最热。绝对最低气温(北部)-49(-57),绝对最高气温(南部)25(77)。年降水量北部250公釐(10),南部约为北部的两倍。北部的水温2-1(30),南部86(43)。经常大雾弥漫。每年10月至翌年8月为冰期。浮冰包括北极冰(厚数公尺)、海冰(0.9公尺〔约1)和塔状水山状的淡水冰。每年6月,海湾冰破裂成为漂移的冰山,向南经丹麦海峡,漂流入大西洋。东格陵兰寒流和挪威暖流的消长对海域冰情有重大影响。鱼类资源丰富,有鱈鱼、鲱鱼、鲑鱼、大比目鱼等,但因自然条件差,捕捞量少,只供附近居民食用。哺乳动物有海豹、鲸、海豚等。海岸地带生长苔藓、地衣以及稀疏的灌树丛,为鹿、麝等动物提供食料。沿海水域有海鸥和野鸭。18761878年挪威船只首次对格陵兰海进行考察。1909年著名探险家南森(Fridtjof Nansen)的科学考察获得丰富成果。

地理位置

  格陵兰岛北海岸和东北海岸外海域,北冰洋一部分。位于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之间。北连北冰洋,南经挪威海通大西洋。南界是连接不列颠群岛、法罗群岛、冰岛和格陵兰岛的一条水下山脊,它把格陵兰海的南部和大西洋分隔开来。国际海道测量组织根据航海的需要以通过中部扬马延岛的北纬70°49′35″的纬线为界将海域划分为两部分:以北为北格陵兰海,以南为冰岛海。

  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44米,中部和东部深达4846米,并继续伸展到挪威海域内的深渊,最大水深5527米

  海区地处北纬70°以北,气候异常寒冷,冬季气温在-30℃以上,夏季时南部气温可升到0℃以上。

  冬季大部分海面封冻,冰层融化,海域中多浮冰,并随来自北冰洋的大量浮冰沿海区西岸格陵兰寒流南下。东格陵兰和拉布拉多两股寒流每年自北冰洋带入大西洋的海水约25万立方千米,占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水量的57.4%。据估算出入北冰洋的海水约有80%是经格陵兰海通过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30-33‰。浮冰随西岸的东格陵兰寒流漂流南下,航运困难。

捕鱼业和鱼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经济部门。1977年建立200海里渔区。1997年总捕鱼量约12.1万吨,产值4亿多克朗。主要海产品为虾、格陵兰大比目鱼鳕鱼鲑鱼1998年有各种渔船441艘,其中快艇300艘,吨位在20吨以上渔船103艘。

旅游开发

  推荐活动:

  赏鲸:观赏鲸鱼和海豚的游船行程颇受游客欢迎。雷克雅未克(Reykjavik)、胡撒未克(Husavik)、和芬(Hofn)和威思特马那亚(Vestmannaeyjar)都有定期出发的游程。

  格陵兰冰层急融全球海平面激升

  全球气候变化对寒带与高山冰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海平面上升的隐忧日趋严重。美国科学家研究过去十年的人造卫星遥测资料,赫然发现去年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的冰层融解速度,竟是十年前的两倍有余,而且未来恐怕还会越来越快,连带导致全球海平面也加速上升。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的瑞格诺特博士,以及堪萨斯大学“冰层遥测研究中心”的卡纳加拉特南姆博士共同合作,昨天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论文则刊于最新一期《科学》周刊。

  瑞格诺特说:“格陵兰冰层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影响,是重大的社会与科学议题…过去全球海平面曾有大幅加速上升纪录,一旦速率增加至十倍甚至更高,我们未必拿得出因应之道。”

  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约三公分,其中○.五公分来自格陵兰冰层融解。这块冰层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蕴藏区之一,面积约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只略小于墨西哥;冰层平均厚度约三公里,一旦完全融解,估计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七公尺,许多国家滨海地区都将深陷洪水与暴风雨的浩劫,不禁让人联想起电影“明天过后”的情节。

  这项研究将焦点放在冰河流动造成的冰层变化。一九九六年时,格陵兰冰河一年有六十三立方公里融解注入大西洋,到去年已增加至一百六十二立方公里;全岛冰层的消失量则从九十六立方公里增加至两百廿立方公里;两者幅度分别为二.五七倍与二.二九倍。一立方公里相当于一兆公升,美国第二大城洛杉矶一年的用水量也不过○.七五立方公里。

两位专家认为,全球温室效应导致格陵兰地表气温升高,无疑是加速冰层融解的元凶之一。过去廿年来,格陵兰东南部的平均气温上升了摄氏三度,而这一带冰河加速融解的情况也特别严重;例如有一条过去状况相当稳定的冰河,如今一年消失的长度达十四公里

人类是否能化解这场灾难

  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格陵兰岛冰盖的消失可能已经势不可挡。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完全融化,将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完全融化的时间将需要1000年。但最近英国东英格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融化时间将会发生得更早,也许只需300年。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将由丹麦主办,在此之前,丹麦政府计划在格陵兰岛开设一所气候大学。这所大学将专注于研究极地地区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阻止气候变化。

  丹麦科技部长黑格·桑德拉说,丹麦政府决心建设一个重点研究气候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一流研究中心。在格陵兰岛设立这样一所气候大学,是因为在那里气候变化的影响就像发生在家家户户的门外。新的大学将设多达10个研究员岗位,在5年之内将可获得超过940万欧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