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电动车大灯接线图: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验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46:31
类风湿治疗医师认为,以下几则验方对类风湿的缓解和治疗有效:
 


  1.蚂蚁丸

  药物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功效: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

  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2.乌头通痹汤

  药物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功效: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3.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为末,每服6g,白汤下。

  4.白虎风痛走注,两膝热肿,用血竭、硫黄末各30g,每次温酒服3g。

  5.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没药15g,虎胫骨(酥炙为末)90g。每服6g,温酒调下。

  6.黄芪桂枝青藤汤

  药物组成:黄芪60~120克、桂枝 15~30克、白芍30~60克、青风藤30~45克、鸡血藤 15~30克、炙甘草6~9克、生5片、大枣 5~10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阳蠲痹。主治风寒湿痹阻,气血亏虚的虚痹。方以扶正治本为主。凡肢体关节酸痛或麻木,每遇劳累、气候寒冷、潮湿等则疼痛加重,肌肉瘦削或虚肿,面色苍白,自汗畏风,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细弱无力者,皆可应用。属实证、热证、肝阳上亢、阴虚之旺者,禁用。风邪偏盛,呈游走性疼痛者,加海风藤20~30克;湿邪偏盛,肢体沉困下肢为甚者,白芍用量不宜超过30克,去甘草,加萆薢15~30克、获苓15~30克;寒邪偏盛,冷痛明显,局部欠温,遇寒加重,得温则舒者,重用挂枝,加川乌、草乌各9克,或加细辛3~6克。

  7.清痹汤

  药物组成:忍冬藤60克、败酱草30克、土茯苓21克、络石藤18克、青风藤30克、老鹤草30克、丹参20克、香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类风湿邪实候热证。证见关节疼痛,扪之发热,甚则红肿热痛,遇热痛增,屈伸不利。舌质红,苔黄,脉数。风热表证加连翘、葛根;气分热胜加生石膏、知母;热入营血加生地、丹皮、元参;湿热胜加防己、白花蛇舌草;伤阴加生地、石斛。

  8.化瘀通痹汤

  方药组成:当归18克、丹参3 0克、 鸡血藤21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 元胡 12克、香附12克、透骨草 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主治类风湿瘀血候。证见局部有外伤史,疼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局部皮色紧暗,或顽痹不愈,或关节畸形,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偏寒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偏热加败酱草、丹皮;气虚加黄芪,血虚加首乌、生地,关节畸形加炒山甲、乌蛇、全虫、马钱子等。

  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湿热痹、郁热伤阴型。症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自觉热感,触之亦热。或伴发热,汗出觉粘,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口渴喜饮。舌质红或降红,苔黄腻,或黄腻少津,或黄腻而干燥。脉象滑数,或浮滑数。

  加减 热重者,重用生地、玄参至60~90克;关节疼痛剧烈而屈伸不利者,宜加灸川乌、灸黄芪、杭芍;关节肿胀、疼痛,痛处游走不定者,宜加海枫藤10克,或加金蜈蚣3条,全蝎10个,亦可用蕲蛇加强祛风之力;关节漫肿而痛,肢酸困沉重,麻木不仁,或伴发热,日哺所剧,或筋脉拘急不可屈伸者,系湿邪偏盛,加苡仁30~60克、泽泻;兼有恶风自汗者,系卫阳不固,表气已虚,宜去麻黄,加黄芪30克,防己15克。脾胃虚弱或寒滞胃脘,常感胃脘疼痛者,无近期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加胡芦巴、毕澄茄,或加良姜、毕拨;食欲不振者,可加神曲、谷芽消食健胃;女性冲任素虚,原有经期不调,或月经过少者,或服药后有经闭反应者,可酌加红花或血竭,或再加淫羊藿、菟丝子、鹿衔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