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辉煌成就资料: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3:18:09
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一)作者:陈柳钦 来源:价值中国 添加日期:10年08月23日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一词,按字面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时间的概念,指当今的时代。可以包括“近代”和“当代”的内涵或指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阶段。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曾作过详细的考证和解释,指出“Modern”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著作中最先使用的。当时用这个词表达一个新的观念体系,即把文艺复兴看成是一个与中世纪对应的新时代。由于文艺复兴否定中世纪的神学权威,尊崇古典文化,故而文艺复兴以后的时代被视为欧洲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现代”一词的内涵“现代性”(Modernity),即渊源于此。“现代”,不是一个绝对的词语,而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来源于“现代”,是用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进程中急剧转变的过程。

       1、现代化内涵的差异性。“现代的”这一词语虽然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但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或学说却是半个世纪前才出现的。20世纪中叶,人们越来越置身于一个多层次的变化发展的社会中,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创建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并创办了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1951年6月,《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在芝加哥举行学术会议,讨论当时有关贫困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美国对外政策以及有关的各种理论。与会者感到适用“现代化”一词来描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特征比较合适。“现代化”这个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1958年在他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一书中提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即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现代化则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1966年美国学者西里尔.E.布莱克(Cyril E.Black)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一书中写道:“如果必须给‘现代化’下一个定义,那么可以这样说,它是历史形成的各种体制对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一个适应过程,这些功能因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控制环境的知识空前激增而处于迅速变化之中”。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1971)曾在《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The Change to Chang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olitics)一文中,对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作了精彩的、集合式的表述:“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复杂的过程、系统的过程、全球化的过程、长期的过程、阶段性的过程、同质化的过程、不可逆的过程、进步的过程。”可见,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广泛涵盖性的概念。

       “现代化”一词的确切涵义及其实质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在社会学家看来,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社会的变革,也就是欠发达社会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过程。在经济学家看来,现代化就是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在政治学家看来,现代化是传统政体向现代化政体的转变过程、政权的合理集中化和科层化(制度化)的过程。在历史学家看来,现代化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在人类文化学家看来,现代化是促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科学知识,并把它运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过程。并且各学科还给现代化开列了不同的特征。半个多世纪来,对于现代化的涵义,尽管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过思考和阐述,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学界对“现代化”的涵义,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现代化是指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崛起并占据世界中心以及形成世界性的国际资本体系的格局下,如何通过科学技术革命,在经济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这种观点是从政治上着眼,加速发展经济,以便巩固政治制度变革取得的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我国的主张。比如,我国在现代化问题上,1954年周恩来提出要把我国建设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196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应该迎头赶上”。

       第二种: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把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始发原因,或者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最终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观点所说的工业化,不仅仅是指从18世纪后期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还包括20世纪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这种观点是从经济上着眼,注重发展现代工业,认为工业现代化就是国家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欧美的工业化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是在20世纪中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始于二战以后。因此,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落后的国家都把工业化作为致力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可见可用工业化来概括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工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后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力量。其中,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经济增长。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本身,它还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

       第三种:现代化是指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现代化,也就是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一种“文明的形式”。“现代化”的含义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渗透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中,并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和目标。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制度和目标可明确表达如下:个性化;都市化;民众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各阶层收入;向伤残贫困者提供福利。德国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最早提出这一观点。韦伯学派的认为,现代化就是“合理化”,是一种全面理性的发展过程。“归根到底,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乃是合理的常设企业、合理的核算、合理的工艺和合理的法律,但也并非仅此而已。合理的精神,一般生活的合理化以及经济道德都是必要的辅助因素。”。这种理解主要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来考察现代化问题,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全面理性发展的过程。

       第四种:现代化是指自16和17世纪的科学革命以来所导致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全方位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在现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工业或经济,同时也有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各个方面。美国社会学家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思想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这种观点是一种系统思维,是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认识现代化的。

       2、现代化内涵的多样性。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对“现代化”作一个全方位的判断:第一,现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但不是人类进程的最高阶段。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所经历的以科学革命为推动力、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现代化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而言均不是奋斗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过程和手段,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第二,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变过程。现代化不单纯是经济的变革过程,而是在经济变革基础上发生的包括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政治变革以及人的成长等一系列内容的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迁,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和各个方面,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环境领域的生态化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及其相互间的互动过程。现代化不是一般意义的变化,而是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根本和整体的转变,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和转轨,是文明结构的重塑和时代的转化。现代化是整个社会机体的现代化。第三,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现代化发源于欧洲,但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世界各国无一不例外地或迟或早地被卷入这股潮流中。现代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第四,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继续展开和深化的历史过程。现代化是一个阶段性、相对性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是已经结束的发展结果,而是继续展开和深化的历史过程。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动态的。既然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那么现代化不应该有绝对的目标或标准,而应是相对的、动态的,要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添加新的内容。第五,现代化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标志,表明该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六,现代化是一个“中性”范畴。现代化不是西方化,更不是资本主义化,可以有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可以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甚至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现代化。现代化是共性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过程。

       总之,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反映人类社会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

       3、从发展的视角理解现代化内涵。对“现代化”的认识与对“发展”的认识关系十分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特定的一种发展水平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向着世界先进水平发展,就是现代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的概念也是不断演进的,传统的观念已经无法全面、科学地概括出其特征。因此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去重新审视现代化具有的内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最终形成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种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模式。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经济固然是发展中的根本因素,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走向健康发展的保证,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因此,发展在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同时,也应遵循科学的发展原则,以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基于这样新的发展观,笔者将现代化理解为: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工业、信息与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标志,以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为着力点,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从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变,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思想等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的深刻变革的过程。现代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现代化发展能力。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及其持续性,这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标志。它包括:第一,国家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总和;第二,国家对上述五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提高;第三,国家对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养。(2)现代化质量水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物质和精神的理性需求相对差距,这是衡量国家现代化质量的标志。它包括:第一,对物质支配水平;第二,环境支持水平;第三,精神愉悦水平;第四,文明享受水平。(3)现代化公平水平。一个国家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贫富差异、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这是现代化公平的标志。它包括:第一,人际公平;第二,代际公平;第三,区际公平。只有上述三条主线同时包容在人类发展阶段的进程中,不同时代的现代化才具有统一的基础,现代化的追求才具有丰富的内容。

       二、现代化理论的孕育

       “现代化”概念的提出直接促发了“现代化理论”的兴起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运动,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现代化理论的传播,现代化一词就不可能像今天这么普及。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世界、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成果的总称。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历史任务是探讨一个国家怎样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的理论,一方面要研究发达国家向更先进的社会阶段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

       现代化理论从根本上说乃是一种有关社会发展的学说。社会理论的形成与人类迈向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几乎是同步的。一方面,它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种知识反映,另一方面,它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对现代社会的建构当中。在社会理论的初创时代,经典社会理论大师们几乎都对社会变迁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之中很多人的理论体系都内含一种描述和分析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学。这种社会转型学及作为基础的社会类型学成为社会理论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旨趣似乎都呈现出一种共同之点:解释与传统社会特质不同的现代社会的来临。这些社会转型学主要是从两种依据来加以发展的:一是基于社会进化阶段的划分,以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等为代表;二是基于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以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等为代表。从动态的角度上看,这些基于社会类型学的社会转型学,从不同的视点描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如英国的斯宾赛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 “有机联系社会”,认为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本质上看首先是法律与道德的变迁;德国的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认为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从社区转向社会,包括了由血缘关系转变为业缘关系、由乡村转向城镇、维系社会整合的基础----由习俗转向法律、社会价值观由靠信仰的力量形成转向靠舆论的力量维持、生存依赖由靠农业为转向靠工业为主;德国的韦伯将社会划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认为现代社会的特质是现代性;美国的梅因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美国的贝克尔将社会划分为“宗教社会”与“世俗社会”;等等。从这些大家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军事社会”、“机械联系社会”、“礼俗社会”、“身份社会”及“宗教社会”都是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反映了传统社会落后的、静止的、封闭的和陈旧的社会状态和观念,“工业社会”、“有机联系社会”、“法理社会”、“契约社会”、“世俗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则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先进的、流动的、开放的和创新的社会状态和观念。他们从西方经典社会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出发,提出人类历史无非就是传统和现代,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变。

       对于现代社会理论的大多数奠基者而言,尽管他们各自的视角不同,但在表述现代社会的特征上却呈现出一个与韦伯命题相似的理论特征:现代社会的产生得益于理性化的力量或机制在人类思想、行动、组织结构、社会进程等各个领域或层面的全面渗透,换言之,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理性化所促成的现代性。

       三、经典现代化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相继问世,如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1960)、列维(Marion Levy)的《现代化和社会结构》(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1966)、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1968),英格尔斯(Alex Inkeles)等的《走向现代: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1974),等,这些论述使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工业经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变化。在这一意义上,现代化既指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过程,又指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先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经历了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等一系列深刻变革,最终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则是一个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而且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不尽相同。虽然发达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同特点,但具有一般特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认为“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 他对现代化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以下9个基本特征:(1)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这是直接依据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两者的比较而推论出来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必然涉及人类生活方式根本的和整体的变革。现代生活是对传统生活的彻底否定,特别体现在价值上,而不仅是形式上。也就是说,传统社会的有些事物可以在形式上留存到现代社会中,但其内在价值取向已根本不同。(2)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不能将现代化过程简单地归纳为某一种因素或某一个范围。它实际上包含了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经济领域中,工业化合服务性程度的提高;社会领域中,社会分层与整合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政治领域中,政治结构-功能的分化程度和公民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社会心理和行为领域中,公民“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 1和“现代性精神(Modern Spirit)”2的提高。(3)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现代化是“具有其本身的某些特殊属性的过程,这些属性可以解释为什么按照其规则而生活的民众感到现代化性是一个连贯的整体”。现代化的各种因素之所以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从历史意义上来说它们必须联系在一起”。 (4)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源于15、16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的兴起,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成为全球现象,成为人类的共同企盼与追求。过去一切社会都是传统社会,而现在的任何社会要么是现代社会,要么是正在成为现代社会过程中的社会。(5)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因此,虽然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过程,但是从这些变化所需时间来看,现代化又是进化的过程。西方社会现代化走了好几个世纪,虽然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呈现加速趋势,但现代化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6)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划分出几个不同的水平或阶段。可以根据社会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的道路上的转变过程对它们进行划分。在现代化过程中,各个社会之间在领先地位和具体方式方面会有差别,但是一切社会都要经过大致相同的若干阶段。(7)现代化是同质化的过程。传统社会存在许多不同的类型,但是现代社会却基本相似。现代化在社会之间产生了集中的趋势。现代化意味着“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趋向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各个社会趋向于最终结合”的运动。“现代的思想和制度所具有普遍性可能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各个社会是那么同质,以致有可能形成一个世界国家”。(8)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是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个长期的趋势。某个社会经过十年后在城市化、文化和工业化方面达到某个水平,那么在以后十年内,它不会大大降低到这个水平。在各个社会之间,变化的速度将出现很大的差别,但是变化的方向不会不同。(9)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现代化的精神冲击很多,也很深刻,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现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的。在转变时期,尤其是在转变初期,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但是,现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弥补。从长远观点来看,现代化增加了全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在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同时,经典现代化论者还一直强调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们把处于现代化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传统性,把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的现代工业社会特点归纳为现代性。早期的现代化论者对“现代性”持一种极为乐观的态度,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较为简单,主要指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等物质经济层面的社会发展问题。由于人们对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同的认识,高度发达工业社会内部也存在许多弊端,而且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世界现代化普及进程的不断加快,经典现代化理论日益陷入解释复杂现代化进程的困境之中,经典现代化论者内部也开始进行反思,不断拓宽和加深对“现代性”和“现代化”的理解。

       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现代化进程动力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经济发展决定论”,主张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这一观点受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影响较大。二是“文化发展决定论”,认为是文化影响了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这一观点受德国学者韦伯新教伦理和理性化思想的影响较大。三是综合决定论,认为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完美无暇的理论,受到很多批评。首先,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如现代化概念的时间不确定、内涵宽泛和偏见,现代性和传统性概念模糊、主观和不对称,现代化理论笼统、滞后等。第二,现代化的副产品“现代病”问题突出,如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破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工作技能老化问题、家庭和伦理问题等。第三,过于强调人的工具理性,忽视人的价值理性。现代人理论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经典现代化理论自身的局限,使其“现代人”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第四,一元单线的历史观。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架构是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对社会发展持一元单线的历史观的。该理论主张,社会转变是一个单向渐进过程,不可逆转;不发达状态是穷国与富国的暂时差距,落后的社会通过发展可以追上先进的社会。它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放在同一条历史发展线上,认为社会是一个逐渐进化的有机体,强调现代化就是指人类历史上文明形态的特定阶段性的转变。第五,经典现代化理论给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药方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产生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发达国家本身也陷入了经济危机和滞涨,东亚出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拉丁美洲也有一定的发展。有人因此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实用性提出质疑。

       特别是,经典现代化理论在解释发达工业国家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过程时比较成功,在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工业化水平的过程时还可用,但在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时就遇到了麻烦,基本上不再适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就注意到三个现象:(1)工业经济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顶点,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化转入非工业化轨道,工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服务经济比重持续上升;(2)工业社会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发达工业国家社会发展开始从城市化转入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轨道,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迁移,科技革命促进社会新发展;(3)工业文明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发达工业国家没有止步不前,他们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超越工业文明阶段。显然,这些都动摇了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典型特征的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对经典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与继承的现代化研究新思潮开始出现。

       尽管如此,经典现代化理论在现代化理论发展史上的奠基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是不可否认的:其一,研究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往往都是美国等其它西方发达国家里最为优秀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对于带动学术界涉足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是颇具积极意义的;其二,经典现代化理论建构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传统—现代”的两分式研究方法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传统等都是极具奠基作用的;其三,经典现代化理论除开那种特别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之外,其许多思想观点特别是通过发展工业化来实现现代化的观点等,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这在当时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四、后现代化理论

       后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崛起的、以探索现代化或工业化以后的社会发展为对象的一种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而后现代化理论则探索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因为这时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两个事实:一是发达工业国家工业经济比重开始持续下降,服务经济比重开始持续上升,经济发展从工业化转入非工业化轨道;二是工业社会不可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不能把工业社会作为现代化最终的目标。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以后的发展阶段,即所谓的“后现代”。

       亨廷顿认为,后现代化理论关心的并不是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不关注技术对传统社会的影响,而关注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后现代化论者的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性为特征。“后现代理论”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质疑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否认“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现代性”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理性”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合法性,进而对“现代化”本身的价值,以及对探讨、促进“现代化”过程为己任的一切“现代化理论”的价值提出了质疑。

       后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著作有1973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1979年法国学者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的《后现代状态》(The Postmodem Condition)、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1991年英国学者玛格丽特·A·罗斯(Margaret A Rose)的《后现代与后工业:一种批评分析》(The Post-modern the Post-industrial : A Critical Analysis)、1992年美国学者波林·玛丽·罗斯诺(Pauline Marie Rosenau)的《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1993年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的《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4年美国学者史蒂文·塞德曼(Steven Seidman)的《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的视角》(The Postmodern Turn: 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1997年美国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个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变迁》(Modemization and Postmodemization:cultural,economic,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43 societes),等,可视为这一时期后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作。

       对后工业社会有系统认识的莫过于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一是在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二是在职业与上层建筑方面,一个新的专业化或技术职业性阶层的出现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三是社会发展方向方面,对技术的控制与鉴定成为未来的方向;四是在决策方面,创造新型的“智能技术”;五是整个社会的中轴原则是理论知识占中心地位,是一切社会变革和政策制定的源泉。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里,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已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变迁的直接动力。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后,都将从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在贝尔看来,“工业社会是机器和人协作生产商品”,与此不同,“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与变革”。贝尔所说的“知识”,是指“编纂成抽象符号的系统以后,可以同任何规律体系一样用来说明许多不同领域内的经验”。理论知识之所以成为“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是因为现代社会需要对极其复杂的变革进行管理、预测未来和制定计划。在从科学与技术、理论与政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社会需求之后,贝尔进而强调:“理论知识正日益发展成一个社会的战略源泉,即中轴原理。而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等汇集和充实理论知识的场所则成了未来社会的中轴结构。” 贝尔也看到了“后工业社会”的深刻危机。按照贝尔的观点,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结构、政体和文化。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个不同的“中轴原理”在起支配作用。在现代西方社会,社会结构的中轴原理是经济化,按照“合理化”和“效率”原则分配资源;政体方面的中轴原理是参与管理,其方式有时候是经过动员或有控制的参与,有时候是自下而上要求的参与;文化方面的中轴原理是实现自我并加强自我的愿望。据此,贝尔指出,过去这三个领域是由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的,但在“后工业社会”这三个方面正日益趋于分裂,而且这种分裂还要扩大,由此势必导致专业职能、政体管理和文化价值等三大社会危机。

       后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1997年在他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4个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变迁》一书中认为,现代化与后现代化是前后相继的两个发展阶段,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超越,而不是非现代化和反现代化。在现代化阶段,宗教地域价值逐渐减退,生存价值、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最大化压倒一切,成就动机成为核心价值,传统权威让位于理性合法权威,工具理性的主导地位导致人的异化;在后现代化阶段,国家权威弱化,更加重视个人自由,后物质主义成为核心价值,经济增长不再具有压倒一切的地位,工具理性让位于价值理性,生活价值和主观幸福最大化成为优先课题。现代化的边际效益递减是后现代化兴起的基本原因,后现代化的发展也有它的社会限度。现代化与民主化没有直接相关性,民主化在后现代化阶段却成为不可避免。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作为变量存在的,因此,现代化和后现代化都呈现非线性发展。

       后现代理论把后现代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承认现代性的进步性的同时,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后现代理论尖锐地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征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极大地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生活本身的控制则使人类陷入无所不在的被监禁和被支配状态之中;科学、理性取代传统与宗教成了惟一的绝对的合理性法则。因此,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化工程是一项失败的工程。后现代理论认为:现代化也并非一定进步的。现代化毁灭了能单独实现个人个性和人类精神准则的亲密无间的社会。后现代理论主张探索有效地吸取现代性的优点而又能够避免现代性弊端的途径。后现代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的深刻变化。英格尔哈特认为,在现代化阶段,核心的社会目标是经济增长的最快化,个人价值观表现为对成就动机的追求,而权力体系的实质是理性和法律权力;而在后现代化阶段,核心的社会目标是人类幸福的最大化,个人价值观表现为后物质主义和后现代价值观,而权力体系的实质是同时重视法律和宗教权力。后现代理论认为:现代化并非是长期的。新出现的现代化社会或后发国家可以通过自己的革命方法或借鉴早已成为现代化社会的经验和技术,使自己迅速现代化。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10)认为,后现代化理论既受到喝彩,也受到广泛批评。首先,它具有“时间不自洽”的嫌疑。如果“后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么,“现代”和“后现代”是时间交叉的,“后现代”是一个“时间不自洽”的模糊概念。其次,它没有包涵知识经济、网络社会等新发展和将来的新变化。其三,它具有表达能力的局限性。它认为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后现代化也不是终结,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后后现代”以后是什么?在工业化国家,“后现代化”时间不自洽,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矛盾,令人无所适从。后现代化理论由于自身的缺陷,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