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篮球的热爱的句子:西楠 : 高举“AA制”大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04:38

西楠. 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

http://blog.sina.com.cn/xinan80s

个人资料

西楠 

高举“AA制”大旗

(2011-04-26 01:31:56)

标签:

西楠

bbc专栏

aa制

英国

付账

买单

请客

聚会

校园

分类: 生活/写作 文/ 西楠

如果你在英国尚未待上太长时间,大概还没忘了这样的场景:一众人酒足饭饱,叫来服务生买单,席间最具老板相者登时跳起,剩余人纷纷尾随。霎那间,各种音色之“我来,我来”不绝于耳。噢对了,还得配上标准动作:钱包是不是真掏出来了不要紧,关键是手必须得按在口袋上,最好是半挣扎着掏出了钱包的一角方显真实——这还不算搞定,等各自冲对方叫嚣几轮“你这是看不起我”“你跟我谈钱不是伤感情么”等等等等,之后,该掏钱的终于掏了钱,没打算掏钱的依然挣扎在钱包的那一角上。

可能是对此情此景记忆太深,有同胞来了英国后深觉自己感情上受到了伤害:譬如几位朋友出去吃饭,吃完一抹嘴打来单子,立马有人跳出来指认“理科生”——是这样的,理科生数学好嘛,按人头一除,人人倍儿自觉的低头拿钱,也就是咱俗称的“AA制”。受伤害者哀怨咆哮:资本主义真是一个功利的社会啊……

有种说法讲“AA制”里的“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缩写,代表“代数平均”。英语里的“go Dutch”早年则带有对荷兰人的贬义,因为荷兰人有平分账单的传统,当时的英国人讥笑荷兰人没有绅士风度。眼下“AA制”在世界各地因文化、个人观念差异已有不同的接受程度。中国相对而言大概算接受程度比较低的了。

叫人意外的是,大概两年前,英国《卫报》曾揭示数据表明:就算今时今日,一些情况下“AA制”仍被英国人所排斥,譬如约会中绝大部分的男士会主动付账,而仅有小部分女性会主动提出各付各的——然而,我们这群游子,却正是在到达英国之后,失去了养尊处优的安全感,恍然惊觉每个人生活的不易,而后学会了表情自然的平分账单。




我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了,反正身边各路友人皆如同商量好了一般,统统高举起“AA制”的大旗,向着无数饭局聚会旅行前进进。当然你要非作无比慷慨状也没人拦你,白给谁不要?不过心理预期可别太高哟。

比如,有人曾摆出掏心掏肺的模样给她认为的“好朋友”买去一百镑有余的水晶项链作生日礼物。没过多久两人出去吃饭,结账时因为零钱不够,“被礼物”小姐帮 “掏心掏肺”小姐先垫付了一镑,下次聚会时又正色找人讨债。“掏心掏肺”小姐怒火攻心:“晕,她也真做得出来啊,我对她这么好,一镑钱还跟我算?!”“被礼物”小姐亦无辜:“一码归一码嘛……”言下之意,谁叫你把国内那套带这儿来,活该。

其实,倒是有个折中办法不用当即拉下脸面,可以转而暗地里盘算,叫做:你一顿来,我一顿。就像某君自称大方之人,瞅准时机买来buy one get one free(买一送一)或者half price(半价)之类的菜一大堆,做出掷金如土的架势请来朋友饱餐一顿,完后便翘起二郎腿坐等回请。这就叫:有请有回请,再请不难嘛。不过,这方法未必适用于每个人,有人就纳闷儿:哥不但天天得想着谁请过我,还得琢磨他上回都请我什么价位的饭局了,哥还干不干别的事儿了?

言之有理。其实照我看,AA制就挺不赖,简单明了,既便于计划也有效率。再有剩余精力,花在点有追求的事儿上不行呀?不然,你也该听听这个故事—— 某人从国内休假回来,眉飞色舞的给大家炫耀他成功逃单之经历:“……酒至半酣,朋友起身说去厕所,我知道他其实是去买单,我作无辜状继续夹菜……直到结束时,我装傻一拍钱包大喊:买单!服务生急忙跑过来说:已经买过了……哈哈哈……”

俺脑子迅速转了两圈,完后感受就三字儿:狂汗哪……


BBC英伦网 专栏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