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球运动员周奇的父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22:39:08
作者:孙亮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3875    更新时间:2009-6-24      热      【字体:小大】
http://www.wyzxsx.com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孙亮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存在着现实的理论困境,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一项战略性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此,理论界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要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路径;具体经验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理论界,客观地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如学者指出“官热民冷、政热经冷、外热内冷”①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者深思的问题。面对马克思主义遭遇边缘化问题时,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一项战略性任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此,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希望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弄清楚这一命题的具体涵义与理论背景。大多数学者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阐释,如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这一重大命题的直接语境来看说,它首先是一种特指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这个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也可以从广义上去理解,它泛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大体说来,主要是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是在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宜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是宜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在这两个基本方面中,第二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1]
普及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其转化为人们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那么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对谁普及、普及什么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深层的探讨,有学者分别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作了规定。他认为,大众应当指人民群众,而非特定的文化拥有者、享有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大众化的主体是实践着的人民群众, 就是要以人民自创的文化( 包括当代中国主流文化) 来化育人民的文化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求数量的庞大,即普及与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辐射范围宽广,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成就一种人人参与的事业,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2]正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质与量的规定性,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语言和形式, 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通俗化,从而切实地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大众”。
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是一个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这种理解没什么不对,但有简单化之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做出科学理解,我们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从国内来看,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主体性精神大大增强,由此所带来的自主选择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开放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以种种新奇面孔借助先进传播工具纷至沓来。针对这一情形,我们已经摒弃了以往的认识和看法,以更加宽容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各种思想和观念的交锋,把这种争斗更多地视为和平共处、视域融合的必经阶段,看作人类走向大融合的前奏。因此,该学者进而认为,我们只有将大众化确定为一个强化大众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并通过这种强化提高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的过程,一个使他们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理论思潮和观念中选择和接受既适合自身发展又能够促进自己国家、民族和全体人类发展的理论和观念体系的过程,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3]
另有学者借用中国哲学的话语“知道”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三是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这三个环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得到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三条辩证统一的实现路径,用中国哲学的话说就是:知“道”、成“道”、行“道”。[4]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当前,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学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思辨”而思辨的学院教条,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服务。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其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大众科学思维水平,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思维水平,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文化多元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多元,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时代面临着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显得非常重要。最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对全党全社会的要求。这些都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利于促进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5]
能否扎实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在于,第一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表现为,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次,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再次,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客观需要。第二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它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2]
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非常及时,又非常必要。第一,一种外来思想要实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中国广大老百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要完全接受它,同样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第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使我们对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而且,即使是被当时的社会实践检验为正确的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所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更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误读的需要,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6]从国家发展与前途命运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努力推动这一创新理论的大众化意义重大,首先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其次是,是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的需要。再次是,是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需要。最后是,是保持党的理论的生机与活力的需要。任何一种理论,不管它如何先进,如何高亢在上,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界、宣传机关和领导阶层的层面,它的生机与活力是有限的。[7]客观地讲,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要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实践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学说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扎根于当代社会实践的,是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服务于这一实践并用以指导这一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它的群众性。既然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那么,群众观点就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这个观点对于唯物地理解历史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直接意味着这一学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面向大众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历史性实践本质相关、不可须臾相失的。在这个意义上,只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说,本身就必然具有向人民群众敞开的趋势,具有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敞开的趋势,一句话,具有大众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来讲,具有本质的重要性,它甚至构成考验这一学说本身的试金石。[8]
有学者从我国丰富的传统经验和强大的现实基础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首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人民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特点与历史趋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文化建设思想,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如,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中有关文化的普遍原理和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境相结合, 倡导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化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文化大众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创新。江泽民同志也系统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可以借鉴。早在20 世纪20 年代,以艾思奇、李达、胡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运动,经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鉴别和批判,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进而成为他们改造旧中国的强大精神武器。最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业已确立,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制定都为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2]
从学理逻辑与形成路径上看,有学者认为,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有可能而且需要经过通俗化的途径而被大众所了解。因为理论形成的过程是对特定认知对象不断抽象的过程,具象的稀释必然导致民众对已经缺少感性形象的理论体系的认知距离被不断拉大。而已具学理体系的理论,特别是社会科学理论,只有更多地被民众准确地认知,准确地指引实践行为,才能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理逻辑看存在着大众化的可能性、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路径看存在着大众化的可能性、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实践检验看也存在着大众化的可能性这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存在基础。[9]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原则
自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响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将其视为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以之武装全党全民的决心就未曾动摇过,使之中国化大众化的努力也未曾放弃过,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艾思奇、李达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有学者在对1978年以来的历史进程加以了分析以后指出,改革开放30 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其基本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前后至1982 年党的十二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主要任务是破除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式理解,让人民大众分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从1982年至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文选》,并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主要任务是让人民大众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 从1992年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和邓小平理论,开展“三讲”教育和反“法轮功”教育,主要任务是让人民大众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什么是被误解的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至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主要任务是让广大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总之,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不断实践、并对其不断认同的历史。[10]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原则。多数学者认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民族化,一种理论能否被接受、被什么人接受,首先取决于这种理论与接受主体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二是理论的科学化。理论只有科学化才能大众化。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作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回答。概而言之, 以科学的精神讲科学, 才能有效地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大众化。三是价值取向的人本化。一切“为人”的理论无论多么艰深都容易被接受,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的问题,谋取的是人的利益, 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宣传表达形式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甚至是艰深的,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宏大、复杂、深邃和综合性决定的五是理论视野的全球化五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11]有学者更加系统地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要求,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普及以教育大众,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以吸引大众,着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以造福大众,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进典型以引领人民前进。[12]
还有学者认为,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旨归。[13]有学者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说明,首先是,以理论创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以理论通俗化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以理论成果的转化增进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以典型示范引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10]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性、基于利益实现的认同性、尊重差异的层次性[14]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科学引导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如何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具体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因此,学者们主要集中这一问题,将此作为重点,提出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途径归结为“六进入”,一是进入学科、二是进入教材、三是进入课堂、四是进入大众文化形式、五是进入大众传媒阵地、六是进入思想。[11]还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宣传普及的专业性、传播媒介的渗透性、理论教育的主导性,这四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15]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主体与受动主体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视角,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应该包括以下诸方面:一是理论建构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要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在引导方向上,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大众”的方向,做好“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示范。三是,在制度安排上, 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化的头脑”。四是,在传播方式上, 立足日常生活, 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五是,在话语方式上,创制亲近性文本,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话语。[14]
另外,还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通常需要经历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其中教育宣传是一种直接作用路径,其他三种是间接作用路径。其实,四种路径是综合作用的。[16]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个前提。首先是大众化的内容,一要理论联系实际,二要多主题、多层次的大众化内容、方式选择;其次是大众化的对象群体分析,这是一个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征等方面差异较大的群体,因而要注意不同群体的需求,最后,是大众化的手段,比如宣传的方式、传播的手段选择、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必须分析清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几个前提方法。[5]另外,有学者认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普及化,关键的前提是“三个讲清”,首先是讲清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基础。讲清现实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只有这一基础被充分揭示出来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其次是讲清历史,就是讲发展变化,讲前后比较,讲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必然性。最后是,讲清楚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定的理论体系,因而包含一系列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果这些内容不能在由差别的层次上讲清楚,就谈不上理论的大众化和普及化。[8]
总的来讲,一年多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已经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随着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前的许多高等院校、社科院所、中央与各地方党校系统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重点研究课题。教育部还专门下发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任务项目。可以讲,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历史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提出的一个战略任务。究其原因,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暴露也就越来越多,许多问题仍然限于浅表化的研究当中,并还存在一些误区:如,理论的大众化与学术的专业化问题,很多人对此作一种非此即彼的理解,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被指认为一种“书斋中的学者”,试想如果没有人诚心地沉潜下去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怎么谈这一理论的大众化?另外,还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工作,不存在学术性,因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普及化的人被“学术界”所边缘与“嘲笑”,甚至连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得不到科学的评价,这样一来,势必带来这一领域队伍的萎缩,特别是在年轻的学术梯队中。这就引伸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培养问题,如何形成一个老、中、青组成的合理结构队伍,目前来看,依然形式严峻,虽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博士生培养点与学生数量在增加,但实质上,从每年的毕业论文来看,真正乐于做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的非常之少。我们期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能够真正深入下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一个新的挑战、一种新的机遇、更是一项新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2]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3]皮家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4]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重要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5]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
[6]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1
[7]叶盛,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广西日报, 2007-11-28
[8]吴晓明,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
[9]梁涌,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问题[J].探索,2009.1
[10]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08.6
[11]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
[12]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13]宋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J].大连干部学刊,2009.1
[14]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15]陈岸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初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16]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作者简介:孙亮,男,安徽明光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文杂志》《学术研究》《河北学刊》《江汉论坛》《理论探讨》《长白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探索》《学术论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北方论丛》《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理论月刊》《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哲学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全文转载近10篇。
本文原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华 雷 《 人民论坛 》(2009年第14期)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有机统一。大众化是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力量源泉;中国化是空间寓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必然表现和基本要求;当代化是实践界阈,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集中表现和发展的必然取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化  当代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首先,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离开理论的大众化,实践和创新的大众化就是一句空话。其次,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直接体现。理论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实践大众化,人民大众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自觉程度和正确程度是检验理论大众化的标准。第三,创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建立在理论大众化和实践大众化基础上的创新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与人民大众彻底联系在一起,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实现最终理想提供了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十分巨大。
首先,它使马克思主义摆脱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实践证明,在某个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为少数人所有(个别理论家,特别是领袖人物),只有他们能够解读、辨别、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他人只能不停地被灌输、受教化、遭评判。于是,少数领袖人物被神化或自我神化,导致个人崇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为普遍现象。神化了的领袖,句句是真理、事事都正确,领袖标准成为马克思主义标准;一些领袖人物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活学活用”中失去了原则和方向;一些别有用心的领袖人物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维护自身地位的工具,肆意歪曲、杜撰、篡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其愚弄民众的工具;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则忙于引经据典,为领袖人物的言行做马克思主义合理性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明确宣告,人民大众完全可以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它使马克思主义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由于马克思主义被少数权威掌握,而理论权威又往往是建立在对经典著作掌握、对已有实践的回顾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教条化的现象比较普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为依托,以能否为人民大众掌握理解并化为实践中的自觉行为、能否有效解决人民大众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标准,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
再次,它使马克思主义摆脱经院化倾向。马克思主义原本是指导实践的理论,但实际研究中却出现了经院化的倾向。理论工作者往往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名词概念的研究、历史的考证、经典文献的解读,不愿意触及现实,不愿意直面群众关注的热点;动辄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创造新名词、发掘新概念,马克思主义研究局限于理论工作者的小圈子内,人民大众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用大众化的语言、简单化的词句、通俗化的表述来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从实践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彻底摆脱经院化倾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空间寓所
理论上,马克思主义要形成中国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以中国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民大众理解、接受。这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译为中文,更重要的是要用中国大众语言(而不是学术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我们这样贫穷落后、产业工人数量极少、“小农”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用中国的大众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大众认同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用当代中国语言表述的马克思主义。
实践上,马克思主义要符合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实践要符合中国国情。一方面,要符合中国的发展状况。超越中国的发展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落后于中国的发展阶段,就会出现右的失误。另一方面,要符合群众的素质状况,包括利益需求状况和思想觉悟状况。这一点,很多人至今还很困惑。一些人总是觉得群众目光短浅,只顾自己的眼前私利;一些人则抱怨群众道德水准不高,与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差距太大。实践告诉我们,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领导。领袖的能力就在于能够从群众的实际状况出发,有效说服群众,充分调动群众。马克思主义大道理好讲,但是,一旦离开了现实群众基础,这些只能付诸空谈。所以,要化大道理为人民群众的“小”道理,将美好理想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
精神上,马克思主义要成为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正确选择。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不光统一了我党思想、凝聚了民众力量,同时还动摇了敌人的信念。革命胜利后,我们成为了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被写入宪法。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有国家法律保障、制度规范、政策支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自然巩固了;也不能认为,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引导、宣传掌舵、舆论导引,马克思主义就自然能够统领多元了。恰恰是由于我们过于注重国家、社会层面的制度建设,很少研究群众的思想感受,没有深入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使得马克思主义看似离我们很近、实则距群众很远。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是出自权力垄断、制度控制、法规约束,而是来自对人民大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马克思主义需要成为我们高举的旗帜,更要成为人民大众心中的旗帜。因此,要想方设法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认同并普遍遵循的指导思想、价值理念、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实践界阈
立足改革开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教训时指出:“绝对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邓小平同志从当代世界主题变化和我国国情特点出发,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摆脱“左”的束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改革开放中代表人民大众利益、反映人民大众的诉求、解决人民大众的困难。
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群众。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又抓住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凸显了民主法治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发扬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仅仅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们党就创造性地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三次重大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理论创新,才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实践没有止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没有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变化,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为其填充新的时代内容,赋予其更鲜明的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必然表现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集中表现和发展的必然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前提、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始终,决定着中国化、当代化的性质和方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党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时空定位与实践主体的统一谈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的关键词,一个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另一个是“大众化”。前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定位;后者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所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空定位与实践主体的统一。
理论的时空定位,是指理论在特定时空的具体形态。它不同于理论的时空价值,但在特定时空坐标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时空价值绝不仅限于此。马克思主义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时至今日,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对中国,都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恢宏而深远的时空价值。
本文所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定位,是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这一特定时空的理论形态。这不是缩小马克思主义的时空价值、淡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指导意义的前提下,凸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特殊指导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大幕。由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因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特殊的价值定位。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而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大众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有这样一段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他还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在这里,毛泽东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建国后,他又提出:“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就鲜明地提出了理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我们党一贯的主张,也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动力,理论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理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立足于社会实践,力求正确反映实践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反映最广大的实践主体———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在与人民群众的结合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获得理论创新的动力,不断接受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不断发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也正是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通过让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所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品质,成为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作用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地位决定的。
最后,引用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将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定位与实践主体统一起来、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十七大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源泉。可见,将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定位与实践主体统一起来提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辽宁日报》霍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