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海军军歌:高度决定视野——读《读写月报 新教育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08:16



高度决定视野——读《读写月报 新教育版》(08年第1期)



  一

  从杨朔模式化的散文,到拿出党证依然被称为无名战士的《七根火柴》;从《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到删减过后的《荷塘月色》,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经历无数次的改良,唯一不变的是部分语文教师的“忠诚”,忠诚于教材教参,忠诚于自己照本宣科的职责。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

  未经省察的文本没有价值。不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选入教材的文本,首先要经过教师的“省察”,那些假大空,高大全,远离学生生活、情感实际的文章可以不讲或少讲。如若非讲不可,起码应在讲解时给学生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可能,以便学生自己省察、取舍。

  比如《读写月报》第一期提到的《“我要成名”的玄奘》一文,对于被方丈所否定的“只能做煮菜的薪柴”的松树,教师完全可以提供另外的故事,以作比较:

  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有问题的教材可怕,然而教师在教材面前一惯的匍匐姿态更可怕。当我们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参为圭臬,唯教材是瞻的时候,教师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讲解无限可能地贴近编选者的意图和教参的解读。

  《读写月报》08年第一期有两篇文章直接向教材“开炮”--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和郭初阳的《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这种对话甚而审视教材的胆识,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从此角度说,《读写月报》正努力和一线教师一起站立起来--在教材面前。

  二

  “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朗诵可以模仿、处理字句可以模仿、结构可以模仿、煽情可以模仿、开头结尾的方式可以模仿,但对文本认识的高度,以及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的切入点是无法模仿的。”

  这是特级教师魏勇在原《教师之友》中评郭初阳教学时说的一段话。

  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拥有别人无法模仿的高度,拥有美丽而唯一的风景,那是一种怎样让人心动的极致啊。

  怎样抵达极致?在我看来,应当依靠广博而精深的阅读,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师之友》04年第6期的专题“专业化发展关键词之一:知识结构”就对此作了很好的解答。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开阔的人文视野,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根本之所在。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让我们在教材面前有尊严地站立;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让我们更好的审视日常教育生活和细节;开阔的人文视野让我们的教学更具人文性,让我们心中生长爱,如此我们方可大声地说自己是一名合格老师。

  荀子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无论是从前的《教师之友》还是今天的《读写月报》,都拥有一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他们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优秀的教育媒体,致力于共同提升一线教育的高度,致力于共同拓展教育的视野。

  从这个角度说,《读写月报》正努力和教师们一起站立起来,在教育面前,生活面前。

  三

  全力打造一条沟通教育界和知识界的学术走廊。

  这是曾经的《教师之友》的办刊方针。与大多数教育媒体、学科教学杂志不同,《读写月报》并不局限于教育之一隅,它的作者和读者们可能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

  仅以本期为例,刘铁芳、李政涛、肖雪慧都不属于纯粹的教育界人士。可能会有读者抱怨他们的文章缺少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但思想永远是技术的内蕴,没有思想的技术远不如没有技术的思想。

  《读写月报》还有更出格的地方,比如转载和编译类文章(本期有《38个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课堂交流:问题背后的信息》《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三篇),“看板”栏目似乎与教育关系不大,但这恰恰是杂志的用心之处:没有放眼世界的眼光,没有对国计民生、社会事件的关注,仅仅局限于教育一隅,可谓陋矣!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也要关注那些事关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从广义的角度说,所有和人成长有关的事件都属于教育的外延。

  行文至此,想起了小学课本中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如果我们仅仅偏居于学校、学科之一隅,必将如井底之蛙那样,无论如何仰头,如何努力,目力所及只是井口大的天空。

  “看板”栏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一线教师打开一扇窗口,使我们的视野得以开阔,高度得以提升。“李阳英语”为什么疯狂?其背后折射的母语教学问题值得深思。那“新课标是光绪皇帝,高考就是慈禧太后”的比喻更值得我们追问,“光绪皇帝”何时才能真正掌权?

  在此意义上,《读写月报》正在努力借助他的高度,打开我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