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将军2 148城地图:也说公文的文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43:58

也说公文的文采

作者:王群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07-08-05 11:33 | 点击115 次   公文缺乏文采,是当前公文写作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写者厌倦,看者皱眉。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曾大呼:看文件简直是一场大灾难!御览公文尚且如此,下面的情况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沉疴的顽固性。从五十五年前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至今,“瘪三”家族绵延不绝,以至不少人认为公文本该枯燥无味。
  何以如此?有的文章已经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其一,公文应该有文采,笼统地说,这是无须争辩的。现代的公文中,都可以找出颇具文采的篇章,也正是这文采,才使它们流传广泛。那末,是否所有的公文都要有文采呢?显然,并非如此。公文是一种职业文书,不少是例行公务文书,譬如任免干部的决定、召开会议的通知、内容较为单一的请示和批复,都是不必苛求文采的,辞达而已。因此笔者认为,公文的文采,应是一种倡导,不宜作为普遍的规定。看看古今浩瀚如海的公文,真有文采的,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九牛”中,大概很大一部分公文是不必要求文采的。古代曾有“文笔之辩”,就是将文学性的作品称之为“文”,一般实用性作品称之为“笔”。南梁时的萧统说:“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金楼子.立言》)文笔之辩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文”需具有文采,即形式美,如“绮靡”、“有韵”、“遣言贵妍”、“音声迭代”、“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等,即实用性作品则只求把观点和事情落实于文字,而不讲究语言形式美,即所谓“审其巧惠,笔端而已”、“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文笔”之说,是为了区分两种文体的特征。但不能说实用性作品就绝对不能具有文采,古代公文有文采的并不少见,西晋李密的《陈情表》就是典型一例。如今,公文的种类、体式较之过去丰富多了,机关工作中还出现了一些“准公文”,或称事务性文书,如简报、总结、信息、调查报告等,虽也属公文范畴,但毕竟不同于法定公文即“红头文件”那样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可以而且应该写得活泼一些,写得文采一些。即便是法定公文的写作,也不是完全不能有文采,只是不宜一概而论,普遍要求罢了。大概正是由于这一点,在中办、国办关于公文的规定中,看不见有关“文采”的要求。
  其二,公文的文采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探讨的。因为过去写公文不重视甚至不提倡文采,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践又毕竟太少,以至当代公文中颇具文采的范本极为少见,这就很难对“文采”作出全面准确的阐述。笔者认为公文的文采不仅体现在语言辞藻韵华美上,还体现在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个性上。譬如人的神采,不仅在外貌,还有言谈举止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气质。古人认为,文章的美包括形式美和意蕴美,而形式美本于意蕴美,要以意蕴美为本。梁朝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原也。” (《文心雕龙·情采》)刘勰所说的“情”,即意蕴情理。他还说:“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这就是说,文采依附在深刻的思想内容上,华美的辞藻救不了思想的肤浅。
  文采,按照晋代陆机的《文赋》说,是文章的立意、遣词、音声三方面“若五色之相宣”。但若文体不同,譬如诗赋文采与公文文采,其特征应是有差别吧。有关诗赋文采已有不少论述,就不说了,公文的文采有何特征呢?如毛泽东提出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可否权当它的特征呢?写到这里不免想到,文采与文风之间倒是密切相关的。文风包括公文写作的风格和风气两方面,风气有好有坏,风格有雅有俗,缺少文采就是文风不正的一种表现。无论文风还是文采,大概都可以用毛泽东提出的“三性”来要求。结合公文写作的实际来说,笔者认为可归为以下几条:
    (1)立意新颖精辟;
    (2)不求全,有话直说;
    (3)不空泛,言之有物;
    (4)材料真实新鲜;   
    (5)文字少而精;
    (6)语言清新有味。
  这几条,既有文风又有文采方面的要求,很不成熟,仅供大家研讨。
  其三,文采是公文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很不容易达到的要求。一是观念的转变很难,现在很多人(特别是领导同志)都习惯于公文这种平淡无味的面孔,你偏要笔蘸感情,写出文采来,就难免一时不被接受。二是笔下生花也不易,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能力,连平常的公文尚写不利落,怎能要求文采呢?三是要冒改革的风险。对于公文文采,目前尚在探索阶段,探索中很可能搞出非驴非马的东西,要能承受失败的考验。
  以上种种,最关键的是观念的改变,首先是秘书工作者思维定式的转变,要从陈规旧习的束缚中突破出来。试想古代的先民们写公文,并没有什么“条例”“办法”的,一条条的规矩,还不是近人慢慢总结出来的。记得我初读《共产党宣言》这部全世界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时,迎头第一句话便是:“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幽灵。”当时我瞪大了眼睛,以为是印错了。现在若写个宣言或公报之类,谁有胆子这样写?即使写出来也不会被通过。公文规范一下是对的,那是指文件外在的格式应统一。但如果照某些书要求的,每种公文规定好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刹尾,甚至开头第一句话如何写都要做出规定,就太过头了。任何事物发展到至极就要走向衰落。古文的发展就是如此,至齐梁时代骈文达到“寻虚逐微”的地步,“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贵轻艳,争靡丽,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文风逐渐衰败。至中唐韩愈发起复古运动后,才使古文得以重新发展。后来实行科举,明代创出个八股文,一时达到了读经作文的高峰,但同时文章开始陷入公式化。八股文看起来整齐悦目,读起来铿锵悦耳,却就是文理不通,言之无物。有一篇著名的《二郎庙记》,现引数语,以见一斑:
    夫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庙有树一株,人皆曰树在庙前,余独谓庙在树后。是为记。
  八股一行,文风颓败,到了五四运动时,古文终于寿终正寝。以史为鉴,目前机关公文若过分追求规范,搞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形式化了,也必然走向衰退。现在出现的公文“写者厌倦,看者皱眉”,“不经读,不入脑”等现象,是不是“衰退”的兆头呢?这也许言重了,然而把问题看得严重一些,对改变现状,达到公文让人爱读爱看,是大有好处的。
    有志于公文革新的同志,应深入地剖析公文写作中的弊端,大胆地提出公文革新的方案,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使公文越来越具文采,既不失其功能,又令人爱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我们现在就行动吧。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