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鱼云播图片:质量 效率 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3:08

质量 效率 能力

 ——在2010年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天门市教育局局长 黄延平

2010年3月9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是我到教育局工作后参加的第一个教学教研工作会议。参加这个会,一是学习,二是与大家交流一下个人的想法。

我在讲台上站过几年,尽管后来工作变动,离开了教学第一线,但我一直对教育事业、教师职业有着很深的感情,还是比较关注教育教学发展的脉络。教育发展到今天,确实有不少问题需要大家来共同研究,共同探求规律,研究降低教育成本,特别是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来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

听了刚才几个同志的发言,我深有同感。我认为教研水平决定教育效率,教育效率决定教育质量。这是从两个规律推论出来的。一个规律是教育本身的规律,第二个规律是学生成长的规律。从教育规律来讲,知识的传承、创新有它内在的联系。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仅仅是把前人的知识原封不动地传导给下一代,而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那他不能算一个合格教师,这样的教师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美国有一个叫爱德华兹的学者曾说,教育的伟大目标在于训练心灵,使之具有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传承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基础,教育就应该以这个基础作为支撑,通过教师的辛苦劳动,让学生获得发展、创新能力;而这些知识积累浩如烟海,没有效率就不能掌握基本的原理、方法;第二个规律是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一方面要全面发展,要有丰富的生活,要有社会阅历,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适应和改变逆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学习的能力,而培养能力就要研究教育方法。现在有的学生从几岁就开始被“圈养”,缺乏亲情,不大接触社会,发展下去,无疑会导致人格的缺陷。学生除了要有知识,要有能力,还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要求我们研究教育效率,提高教育效率。要以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多的教育回报。由此可见,教育教学研究有多么重要!教研水平决定教育效率,教育效率决定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我讲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质量。

做教育工作的人,理所当然地要把质量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适应国家人才选拔机制。中国封建社会从隋朝开始到晚清结束的人才选拔机制是科举制。我考证了一下,我们天门这个地方了不起,科举制实行了1300年,其间产生了652个文状元,湖北9个,天门有1个。作家秦牧说“天门县上了状元榜”,人民日报赞誉“江汉才子出天门”,这是有历史渊源的。现在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全国统考,这恐怕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公平的一个办法,当然也在完善,比如全面考察人的素质,这些年就越来越科学。我们做教育的,如果不把教育质量搞上去,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能够说得起话吗?没有质量,教育就没有社会地位。企业没有利润能说这个企业做得好吗?学校要成为名校,老师成为名师,没有过得硬的教育质量,就无从说起。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讲得很清楚,评价质量,一要德育为先,二要能力为重,三要全面发展。我的理解这三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刚才有的同志分析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好像一谈到素质教育、一谈到全面发展,就把它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其实一个人应试的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元素,综合素质好的一定有应试的能力。当然应该承认,确实有一些学生有知识、无能力,能应试、无发展,这实际上暴露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缺陷,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应试成绩好,发展后劲差,这不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要从我们教育、教研这方面来找原因。我感觉到,不少同志有一些误会:好像说讲素质教育,应试能力就不要了;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不讲教育质量。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社会需求是多元的,人才发展也是多元的,均衡发展也要从中选拔优秀人才。所以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抓教育质量。

我们需要改进的是怎么样来评价教育质量。刚才讲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要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怎么评价呢?第一要全面。肯定不能通过竞赛来评价,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每个人都要受到均衡的教育,得到均衡的发展,我们不能用选拔一部分学生参加竞赛的成绩,来评价一个地方教育教学的效果。第二,评价要科学。就是要评价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做到学与思的联系,知与行的统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和水平。第三,要精心组织。既然是评价,既然以评价的结果来考察各个地方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那么这个评价一定要精心组织,要真实、科学、客观地反映一个地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成果。这对我们搞教育教学研究的同志自然提出了新课题,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第二个关键词:效率。

讲效率,实际上对教育、对教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加汗水,在一定时间内固然也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时间加汗水成为一种常态的话,那就将打乱整个教育秩序,欲速则不达。现在学生课业负担的确重,没有效率或者缺乏效率就无法完成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基本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连规定动作都完成不了的话,那么将没有自选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就没有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特别优秀人才。这是一个规律。

教育效率怎么样提高呢?我想应有两个支撑,或者说有两个支点。首先,是职业精神。教师职业精神按我的理解,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发自内心的使命感。教师是深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是能够上神龛的与天、地、国、亲在同一层次上的尊者,我们对自身肩负的使命——传承、创新,确实应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第二,是寝食难安的责任感。经常听到有些同志说,到一个新的岗位接受一个新的任务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经常在思考,在各方面比较,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潜意识里面的对责任的看重,对职位的敬畏,对使命的承担。我不反对老师讲待遇,但仅仅讲待遇是不行的,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已经解决了衣食之忧的人,如果仅仅在待遇上计较,不靠责任感来支撑,这个人的建树会非常有限。我们不能把教师这个职业仅仅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否则就把我们人生的档次降低了,人们怎么还可能赞誉我们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呢?职业精神的第三点是一种敝帚自珍的成就感。人的成就感的满足就是幸福的一部分,有些成就感并非是旁人一定能够理解能够认可的,但自己要珍惜,就像家里不太起眼的东西,但是有感情,值得珍惜。我觉得成就感是对自己的一种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如果我们以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对待自己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把学生真正培养出来,把教育质量真正提升起来,桃李满天下,个个能成才,那么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成就感就不仅仅是敝帚自珍了。

提高效率的第二个支点就是专业能力。我常常想教育系统应该崇尚什么,追求什么。教育系统应有一种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崇尚专业能力。现在教育有一些行政化倾向,教师想做领导,想做官员,这不应该是我们的价值导向,我们的价值导向应该是崇尚专业能力,应该是出名师,出大师。如果老师都想当主任、校长,这非常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从待遇上拉开领导和教师的距离不是一个好办法。专业好的人是有本事的人,是大家尊重的人,是待遇高的人,这样更有利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个关键词:能力

教师,特别是直接从事教学、教研的各位同志,知识肯定具备相当水准,但仅仅靠我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仅把我们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再教给我们的学生,一代一代,周而复始,那社会怎么进步呢?所以教师一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二要有传授方法的能力。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和专心研究传授的方法。人们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说教师和学生一样,一要有知识,二要有能力。

我想教师的能力至少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融会贯通的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有联系的,没有什么知识对人没有影响、没有作用,就像微积分,这个具体的知识在生活中可能用不上,但微积分的思想能够影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影响我们的决策。很多知识看来是支离的,是独立的,如果教师不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话,教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就像写文章到了无技巧境界一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了读书做学问的三层境界,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遗憾,我们很多老师、很多学生都停留在第二层境界上。就是说我们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不够强。

第二个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方式,除了培优的时候注重个性以外,义务教育阶段很多时候基本的方法是百人一面,百人一法。不熟悉学生性格特征、思维方式,不了解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因此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就不可能有高效率。我想讲一下教研室和我们教学一线的关系,教研室专业教研人员的强项是对面上最新的教学成果比较熟悉,对教研的最新成果的应用以及对教学规律的探究有深入的了解和充分的信息,我们一线的老师对学生的把握是强项。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能解决基本面的问题,不能解决个性的问题。因材施教就是要找到二者更多的结合点,当教师最简单的办法是资料一发让学生去做。资料是具有普遍性的,北京的学生,天门的学生都用这个资料,那么这个资料有多大的价值?我们对学生要讲因材施教,不能过份依赖资料,我们要在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适应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效率。

第三个能力,扬长补短的能力。教育不能避短,所以我们只能补短。天门的教育质量,相对强项是什么,能不能强项更强;短项是什么,能不能把短项转化为强项,这是我们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的强项不能发扬光大,短项老是摆在那里,那怎么提高教育质量,怎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研究的真是太多了。

最后一点,以点带面的能力。教学教研工作要有典型,典型的示范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毛泽东时代出了“两弹一星”,那个时代非常注重典型的示范。如果我们有一些典型在某一方面有一些探索一些建树,确实能够让大家借鉴学习,典型的效应就体现出来了,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要讲质量必须讲效率,不讲效率,是永远提不高质量的。如果把学生逼得像个小老头,个性不能发挥,兴趣被扼杀,对学习厌倦,创造性也没有了,那么我们就失败了。现在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高考,更多地注重能力,注重创新,注重对知识的把握,注重对方法的把握。学生把老师讲的接受过来,把它记会、背会,那仅仅是在一般层次上,不可能像几十年前恢复高考初期那样碰上高分数。我们说培养典型,就是要大家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借鉴别人的经验,即使是失败的地方,我们也要总结,让大家绕开、规避。以点带面是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基本的教育方法。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以点带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点扩展到一个面,从一个具体的解法上升为普遍方法,这就是我们的本事。知识是永远涉及不完的,再加班加点,练习再多,永远无法涉及到所有的考题。猜题,碰题,只能说是万里撞一,没有必然成功的可能。重要的是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我相信,如果我们更加注重这些关键词,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教育形象的提升是有好处的。我想,做任何事情,包括我们做教育,做到了方向对,方法对,定会有好效果。天门教育曾经有许多值得骄傲的辉煌,我们的教师队伍曾经创造过全省理科状元、榜眼,文科探花的业绩,我们要发扬光大。当然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一茬一茬地打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寂寞,短期内无人喝彩。我们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刚才有同志说,昨天都是雨雪,今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阳光灿烂,必将唤醒万紫千红。

衷心祝愿我们的教学教研事业春华秋实!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