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特色食品有哪些:曾国藩的治心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3:51:45
         在中国近代史上,生前死后毁誉皆当其极的人物,恐怕非曾国藩莫属了。倡办洋务,使曾国藩赢得了“中兴名臣”的桂冠。镇压太平天国、处理天津教案,又使他声名扫地,成为过街老鼠,国人皆骂。站在不同的立场,对曾国藩的评价当然会有对立的观点。但也有众口一词之处:那就是肯定他意志坚卓、治心养性的修身术。

  如李鸿章评价他老师所以仕途成功,是因为“沉毅之气,坚卓之力,深远之谋,始终不变,而持之有恒”,也是讲曾国藩以毅力、智谋胜人一筹。

  对曾国藩意志解剖得较彻底的是辛亥革命的名将梁启超。他说:“凡古为能成大事者,其战胜自我的力量必然十分强大也。”曾国藩功成业定之后,仍凝聚辛苦,一点一滴地积累心性的修养,百折不回,而成为后世可鉴之人。www

  心身并治,口体兼防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厚福之人所为”。有襟怀、有力量、有品格的人,心如鼎镇,志如磐石,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他还主张“胸襟广大,宜从‘平 ’‘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又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基于此,他总结出了养心治心、修身悟道的一整套办法。

  心中不苦,生机才能活泼

  曾国藩认为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身心极为疲惫之人,但能够应付裕如,必有让心“存活、休养之处”,他说:“心中不苦,才能活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但是在何处休养身心,可见日后成败。他举西门庆和苏轼为例,说明休养身心乃是补心,不是放纵欲望。与暇心相补的是学养,学养是正心。曾国藩从中国几千年的各类圣贤中,选出上自孔孟下至顾炎武等三十三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为每个人做传,又令儿子曾纪泽为三十三人画像,取名《圣哲画像记》,这可以代表曾国藩对儒家学养的重视。

  曾国藩平生“不蹈空言”,注重实效。对治心也不是仅仅阐发理论,而是归于自身。他说:“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www

  精神愈用越出,智慧愈苦愈明

  曾功藩以内圣之功,收外王之效,治心修身,兼具儒、道、佛之奥旨。这一点引起了早年毛泽东的注意。在毛泽东早期的笔记式日记《讲堂录》中,有许多曾国藩治心方面的格言警句,如“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曾国藩注重精神修养、品格陶铸、意志磨练,这对“唯金”者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剂精神补药。当然,曾国藩毕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物,他的双手染满农民起义者的鲜血,用血腥维护的大清王朝则难逃江河日下、日趋腐朽的灭亡。

  一、治心

  释迦牟尼说:世间一切万物,“壮无过心”。所谓治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的功夫,是“天将降大任”前的首门功课。李鸿章说,我老师之有成,乃善治心也。毛泽东说,欲动天下者,先动天下之心。心无定旨,人如浮萍,终将无成。

  二、养心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的宁静排却了自然的哗喧。曾国藩早年病弱缠身,成名后“游心于老庄之虚静”。平生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世味淡薄,身心无累”为法,终身以“不药”自诩,参以家法,独创养心十四条,日日磨练,三十年后身体如常。平生服膺苏东坡,欲步其后尘,修炼瑜伽术。对吕坤所说“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玩味尤久。

  三、暇心

  暇心者,李渔称为“闲情偶寄”,林语堂称为“生活的艺术”。仕途万事缠身,戎旅胜负难定,陶朱锱铢日较。曾国藩说古今能胜大任者,都是身心疲劳之人,因此必有暇心用来调适。苏东坡寄情诗文,西门庆征逐女色,高雅低俗足见他日成败。曾国藩说,暇心游离于本业之外,又关系到事业兴衰,故暇心之寄要厚植根本,积功累行,方有枝繁叶茂,花团锦簇之来日。www

  四、诚心

  曾国藩说,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据地后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就是不欺。今人讲:信义春常在,心诚则灵。程门立雪、三顾茅芦都深蕴一个诚字。曾国藩以忠诚为天下倡,选将练兵以诚为先,平生不蹈大言,不喜驾空之事,手订“敬、静、纯、淡”诚字四法,终使他群雄影从、“勘平大乱”,功、德、言三并不朽。

  五、殚心

  殚心者,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之意也。曾国藩说,人始初奋搏,如初飞之鸟,很有孜孜向上的意境,但功成名就之日,反凭添许多息肩之念,实则进一步高山仰止,退一寸草木皆兵。王安石为相,张居正变法,有殚心而无余勇,皆旋踵而败。胡林翼与楚疆共生死,乃有天心大转。纵横家王闿运说:曾国藩实以殚心苦战而成功,读其文集,催人泪下。“马不加鞭自奋蹄”,曾国藩权位越高,责任感越强,平生以“拚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为“坚守之地。

  六、名利

  《菜根谭》日:名为招祸之本,利乃忘志之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豪杰难过名利关。古往今来,有的人好虚名以殒身,有的人贪私利以祸族。面对名利,心将何置?明代陈继儒说“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息”。曾国藩以“不忮不求”淡处名利。他关于“名利”的五条秘笈,读来颇能启人心智。

  七、成败

  “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是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以“掀天盖地”为成败大忌,说自己“阅历万变”,才悟出成败的四项原则。

  八、祸福

  “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趋福避祸乃人伦之常。曾国藩说:“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念头稍异,境界顿殊”。他总结出“骗、暗、诡”乃取祸之三端,而“诚、明、仁”乃避祸之三招。“鸿福齐天”固然美好,然而,过满则溢,物极必反。难怪连孔圣人都喟然长叹:“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且看曾国藩时《小窗幽记》和《菜根谭》的诠释。(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