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字书法:blogadmin的博客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4:39

2月底,美国财政部对海外持有美国国债的数据做了查实和修正,修正后的最新数据坐实,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为11601亿美元,比之前公布的统计数据8916亿美元增加了2685亿美元,增幅为30%。这再次铁定中国稳坐美国最大债主的头把交椅。中国如此庞大、如此集中地持有美国国债,对中美两国和世界来说,是福也,祸也?辩证来看,起码是福祸相伴,正如老子所揭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以说,中国当前持有的世界第一的美国国债和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几至登峰造极,任其发展下去,又应对处置不当,大有福过灾生、祸至无日之势。中国不可不警惕,不可不防患于未然。显然,对中国而言,此情此景、此时此势,可谓骑虎难下,难上加难,险上加险。但是,中国必须迎难而上,化险而进,战而胜之,才是希望之所在。


2010年底,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总额高达11601亿美元,仅比美联储持有的本国国债12050亿美元,少449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俨然成了解救美国经济危机的美国第二中央银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似乎成了美联储第二主席了。这着实令美国政府和人民既高兴一时而又无时不担忧,令中国政府和人民既无奈无助又提心吊胆,令国际市场感到松了口气,解除了近忧,却增加了新忧远虑。中国如此过于庞大、过度集中地持有美国国债,真令人感到这好像是悬在中美和国际社会、全球市场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只要中国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其他原因,迫不得已,孤注一掷,大量急剧抛售美国国债,这把达摩克利斯剑就会落地成灾,美国和世界都可能再度发生金融经济危机,中国也将遭受灾难性的重创。


中国之所以持有如此巨额美国国债,占其外汇储备的40.7%,源于中国拥有持续增长的天文数字般的外汇储备,也源于为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所能选择的,也有其政治外交考量的权宜投资工具。截至去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高达2.85万亿美元之巨,今年或将突破3万亿美元,达于高峰。现今,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成了世界外汇储备第一的大国,而且是世界最大富强国美国的头号债主、金主。殊不知,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却仅及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十二分之一,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十分之一。事实上,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尚处于发展中的民穷的富国。然而,世人更多的不是看到13亿多人口中国的民穷,而注目的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富,从而把中国当成了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想象成唐僧肉似的,被招惹得众人都想尝一口。因而,中国遭致四面八方的羡慕、抱怨、忌妒、嫉恨和无端的诋毁和攻击,好像成了合乎逻辑的必然。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世界第一的庞大外汇储备,是由于快速激进的贸易顺差累积起来的,最近五年来中国贸易顺差急增幅度大,至去年底已高达2.85万亿美元,自然成为了导致中美经贸结构,及世界经贸结构产生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成了美欧不断围攻人民币汇率,强烈施压人民币升值的重要缘由,甚至成为美欧准备或正在发起针对中国的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的导火索。而这对世界经济走出后危机和走上复苏而言,是极具危险性的。


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按当时人民币汇率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计算,已达到18.86万亿人民币,占2010年GDP 397983亿元的47.4%。这就是说中国已把近一半的GDP财富押在了以美元资产、美国国债为主的外汇储备上,势将承受来自美元不断贬值,以及美国债务危机、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可能发生所带来的严重风险,以至血本无归的惨痛伤害。事实上,死心塌地遏制中国崛起的美国,也许会诱发、假手或制造这类事件来对冲消除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和外汇储备。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中国不可不防啊!勤劳而贫穷的中国人民生产廉价商品供应富裕享乐的美国人消费的同时,还用血汗换来的外汇财富又廉价借给美国维持高消费又化解经济危机,如果因此还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中国人民是绝对不答应的,而且势必也要追究中国政府的责任。


再者,高额的外汇储备源于过大的贸易顺差。对中国自身而言,这二者都潜伏着巨大风险,甚至严重危机。正如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所言,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由于顺差大、外汇多,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被迫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过多的货币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带动物价上涨。这就是说,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和物价飞涨,其根源原来如此。既然如此,缓解中国通胀、物价飞涨的巨大压力,就应减少贸易顺差,缩小外汇储备,并将其用于扩大内需,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从而增加居民消费。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和转变国民财富的分配方式,与经济增长同步地增加城乡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和满足13亿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消费需要,如此才能彻底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建设32年来,中国从国穷发展成了国富,但广大人民并未相应地从民穷转变成民富。中国从经济总量上,从政府可支配财富上已是名副其实的富国,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实行由国富民穷向民富国强转变的历史转折点了,已经是到了亟须从根本上实施富民强国战略和政策的历史时期了。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富民穷必然导致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乱,而且民不富,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强盛。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民富国强的结果,即便如民富国强的日本尽管政局变换不断,但社会却是十分稳定的。中国如果不实现富民,既不可能达于强国,也必然摆脱不了政治、社会不稳定的忧患。中国要实现富民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藏富于民、藏汇于民,而不只是藏富于国、藏汇于国,更不是也不应藏汇于美。长期藏汇于美,势必后患无穷,铸成历史大错。


唯有惠民富民,藏富于民,藏汇于民,才是中国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作者 蒯辙元)

查看全文 | 阅读评论(42)“京十五条”矛头凭什么对准外地人?2011-02-18一般分类

“限购”再次沦为“限外”!2月16日,北京出台的地产调控政策“京十五条”规定,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的外地人,如果无房但能提供连续5年(含)以上在京缴社保或个税证明,方能在北京购买一套住房。


这已经是短时间内,北京市的官方调控政策第三次将矛头对准了非北京户籍的外地人。第一次是去年年底出台的北京治堵方案中,非京籍外地人需有五年以上纳税证明方能参与摇号购车;第二次是北京人口的调控政策中,外地流动人口被从地下出租屋赶到地上来。


接二连三的限制外地人政策,不禁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要治理北京的交通拥堵和打压北京的高房价,还是要以此为借口,将非北京户籍的外地人赶出北京呢?我们想问,调控的矛头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准外地人?


诚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北京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出来。但是,北京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实施规划不力所导致的。外地人并非这些问题的原罪。因为要说人口密度,北京远不如国外的东京等城市,在国内也不及上海。


事实上,生活在北京,占北京近一半人口的外地人,大多为中低收入人群,面对北京的高房价,他们本身就无力购房,这部分人群对于政府的抑制房价本就不构成威胁。但被生生剥夺在北京买房的权利,这比买不起房更为让人心痛。


另一方面,“纳税人义务和权利对等”的原则,被北京的“限外”政策严重破坏。在对外地人有利的诸如社保、保障房、子女就学等方面,这些所谓的纳税五年以上的外地人却并不能享有同北京户籍人口相等的权利。


调控政策本应针对所有人,而非差别化对待。可以预见,这种只针对非京籍外地人的限购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高房价和交通拥堵现状。相反,会在早已广为诟病的户籍制度下,制造新的地域性歧视和族群分裂。


所谓“大城市病”呈现出的人口爆炸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应由市场手段进行调控解决,但如今都被北京市官方以行政手段,尤其是以限制外地人购买的手段出现。中国市场经济30年之后,仍采用强化行政手段的调控模式不禁让人担忧。


北京曾被认为是一个宽容的城市,外地人可以购房买车,也能享受便宜的公交与地铁。但当时的宽容,是北京市政府为了拉动内需而吸引外地人消费的举措。而今,为了抑制消费,曾被利用来提升GDP数字的外地人却被北京抛弃。


“纳税不足五年,不允许XX”的造句游戏,已经开始在微博上传开。是否可以预见,未来北京出台的公共政策都将以“限外”为依托呢?又或者,几年之后,北京再需要外地人来刺激消费增长的时候,限制外地人的政策又将松动呢?


无论如何,我们的担忧是,一个可以如此由政府随意变化的政策,一个漠视公民权利却只强调义务的如此“排外”的城市,能给这个城市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所有民众带来长远的发展预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