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华 诗经:毛泽东朝鲜战场巧用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6:19
毛泽东朝鲜战场巧用兵

综合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40多年前,中国和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交火时,前美国远东军司令马克阿瑟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有些人说,要是不抗美援朝,咱们就挨着韩国,搞贸易搞建设多方便,丹东没准儿就是第二个香港。其实,从当时情况看,新中国别无选择,只有一条路:打!当时只有两个国家不被西方世界承认,一个是红色中国,另一个是北朝鲜。当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担忧地说:“如果让联合国军压到鸭绿江边,中国北方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将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军队。这样,蒋介石随时可能在东南沿海反攻。前后一夹击,我们将无一日之宁。”毛泽东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深谙兵法,知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拒敌于国门之外。

                              出其不意兵发鸭绿江    

    看看苏联人的做法,就能看出毛泽东的胆量。实际上,对朝鲜战争最着急的是苏联人,但他们与美国人的关系是猎人与野兽的关系,都互相害怕。苏联极希望中国出兵。1950年9月,彭德怀率38军、39军、40军、42军20多万大军如苏联人之愿马上就要跨入朝鲜了,毛泽东的一封急电把他从鸭绿江边召回。
    原来美国一架轰炸机误炸了苏联一个机场。美国人吓坏了,生怕触怒苏联巨熊,连忙道歉,表示要送肇事飞行员到军事法庭受审,并保证赔偿一切损失。过了几天,又过了几天,苏联方面没有任何反应,美国人更加害怕了,认为苏联正在进行战争准备,是大战前的平静。殊不知苏联被美国随时可以攻击苏联任何部位的能力吓坏了,斯大林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同美国打。于是给毛泽东发去“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不能出动”的电报。
    没有空军掩护,几十万志愿军将在朝鲜的丘陵平原中任美国飞机轰炸扫射,这仗是没法打的。毛泽东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决定志愿军暂不出动,同时让周恩来立即到苏联去,“还是恩来同志辛苦一趟”。周恩来和林彪一起来到克里姆林宫。对于苏联空军不能出动,斯大林说:“如果和美国全面冲突起来,仗打大了,也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建设……”周恩来说:“如果苏联空军不出动,中国暂缓出兵。”
    斯大林沉默了好久才说:“那么,就让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建立个流亡政府吧。”
    联合国军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毛泽东最后决定还是出兵。据史料记载,当周恩来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时,斯大林流出了眼泪,连说:“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苏美这种互相害怕,恰恰证明中国领导人胆大。毛泽东和彭德怀不是没有考虑战败问题,彭德怀在中央会议上说:“如果我打败了,顶多是解放战争晚了几年。中国有的是山,咱们再上山而已。”

                                力量悬殊突袭制胜

    中国军队在朝鲜主要打了五次战役,前两次战役我们全胜。
    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奠定了第一、二次战役的胜利。之所以能有突然性,是因为美军对中国意图判断的严重失误:中国人怎么敢出兵跟我们美国人打,双方力量悬殊太大了!没有可比性。毛泽东、彭德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出其不意地狠打。
    中国军队一出手是非常狠的,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会一下子踉跄欲倒。这里面凝聚着很多仇恨,其中有对美国人干涉台湾的愤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人准备放弃台湾,他们没有一兵一卒在岛上,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人第一个反应不是针对朝鲜,而是台湾,马上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这说明美国人一开始就判断错误,他们高估了亚洲地区共产党的联盟性。实际上,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在朝鲜连使馆都没设。这个错误判断是导致中国出兵的重要原因之一,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不是封锁了吗,反正也解放不了台湾了,咱就帮兄弟打吧。
    胜利的另一个原因是毛彭的指挥才能。中国出兵是仓促的,彭德怀说,我从未打过这样的仗,既不明敌情,又不明友情,根本不知道联合国军进到什么地方,只揣着与毛主席商定的作战计划,后来发现根本不管用,因为联合国军进军太快了。彭德怀的应变能力将经受严峻考验。
    1950年10月19日黄昏,志愿军数十万人先后渡过鸭绿江。这时,志愿军遇到的麻烦是后撤的朝鲜人民军堵塞了道路,人民军一遇到志愿军,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飞机没有?一听说没有,就一个劲儿摇头。
    志愿军入朝一个星期后,美韩军队还不知道。这一天,南朝鲜先头部队坐在车上啃着苹果谈笑风生地追击着人民军,志愿军埋伏在山岗上,不到20分钟,就把南朝鲜的这个营解决掉了。随后美军飞机进行了准确的报复性轰炸,整个山岗像一支巨大火焰。但令南朝鲜军人奇怪的是,一些奇怪的影子在火中露出头,顽强射击。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当20多名南朝鲜士兵终于爬上山岗时,看见了一个衣衫破烂的士兵从工事里站起来,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微笑着向他们走来。南朝鲜士兵突然明白,但跑已经来不及了,士兵怀中的爆破筒爆炸了。这是中国人,肯定是中国人!南朝鲜人惊呼。
    这一天是1950年10月25日,被中国政府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军队第一次与美国军队直接开打是在离中朝边境不远的云山。这时,美国方面还不能确定中国军队是否正式参战。令他们吃惊不小的是,中国的广播电台公开承认其军队在朝鲜,称是为了保护水力发电地区的“志愿军”。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听到志愿军这个词。
    美国土兵在被切断后路时,丢弃所有的重武器,扔得到处都是,而且还装死。他们只能在白天打仗,不习惯夜战和白刃战。当补给停止时,步兵便会完全丧失斗志;这样的描述使美军难堪,二百年来所有战争的胜利者,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日德那样强大的军事机器,并成为全世界救星的美国军队,还没有遭到过如此大辱。
    志愿军的第二次战役是戏弄麦克阿瑟的过程。彭德怀把近40万大军隐蔽在靠近中国边界的大山中,用打了就跑、丢弃辎重、释放俘虏等办法诱敌迈入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麦克阿瑟这个被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看成“神”的将军大意冒进,下达全线进攻令,命令自己的专机沿着鸭绿江往北飞,“看看苏联人和中国人的迹象。”这让在场的中国军人都惊呆了,因为苏联的米格飞机和中国的高射炮布满江边。但他们什么也没看到,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的飞机底下,近40万中国大军隐身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之下。中国军队突然收紧巨大的包围圈,“大韩民国第二军团被歼灭,不到24小时就完全消失,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美国广播公司这样报道。
    毛泽东极为渴望用优势兵力像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那样全歼美军几个整师。这时,宋时轮率领的27军、26军、20军果然把作为美军王牌海军陆战1师包围在寒冷的盖马高原上。但美国本土的海军陆战队总部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轻松说:“有中国佬好看的了。”陆战1师确实能打硬仗。师长史密斯特派曾在硫磺岛与日军进行过惨烈战斗的连长巴伯率兵守卫。战斗空前残酷,美军死伤过半,仍与冲进来的中国士兵展开肉搏。双方使用了能够使用的一切器械,士兵在黑暗中滚动,互相掐喉咙、挖眼睛、咬耳朵……在美军的退路上有一座关系数万美军生死的桥:水门桥。其钢梁没有桥墩,悬空架在万丈深渊之上。志愿军三次炸桥,最后一次把钢粱与山崖的水泥接口也炸没了。
    这样一来,美军应是插翅难飞了,志愿军因而没再派兵把守。生死存亡之际,陆战1师的工兵紧急设计,然后急电美国本土用巨型运输机运来八套巨型钢梁,直接空投到水门桥……不到两天时间,在北朝鲜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一座悬崖上,架起一座可以通过所有型号坦克和车辆的钢铁大桥。志愿军发现后,追悔莫及,美军陆战1师终于逃逸。

                             战术奇招:零敲牛皮糖

    1950年12月,号称“美军隆美尔”的李奇微走马上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上任不久,他便发现志愿军受“肩上后勤”所制,每次攻势只能维持7天左右,于是制定出“磁性战术”,让志愿军啃不动又甩不掉。
    1951年5月,为进一步了解前线指挥员的作战实践经验,毛泽东决定让长期负责前线作战指挥的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邓华率第一批出国的4个军的军首长(刘西元、昊信泉、温玉成、吴瑞林)回国,详细汇报战况和个人的体会。在接见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时,毛泽东极为详细地询问了四十二军的作战情况。当时,毛泽东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志愿军为什么一次难以歼灭美军一个团。于是,他问吴瑞林:“你们集中一个营消灭美军一个连,可不可以?”“可以,我们干过”“集中一个团消灭美军一个营可不可以?”“可以,也干过。”
    毛泽东摇摇大蒲扇,说:“‘零敲牛皮糖’,采取消耗敌人的战略!不打大的,消耗敌人,杀伤敌人,疲劳敌人,叫他不能休息!紧紧把他拖住,积极地打,必须打,不打拖不住,消灭一个算一个!”“四次战役,美军在你们四十二军防线面前一天只能前进不到1公里,我们伤1人,美军要付出27人的代价。你们干得不错!把美军‘敲’得不轻,‘敲’得他哇哇叫啊!”
    “零敲牛皮糖”是中国老百姓的口头语,是指将凝固绵密、黏连、咬不动的糖,一小块一小块地敲碎食之。5月26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就这样,志愿军坚决贯彻“零敲牛皮糖”的原则。巩固战线的同时,集中兵力打小歼灭战,一块一块地"敲"敌人。朝鲜停战前夜,志愿军“敲”掉南朝鲜军4个师大部和美军1个重炮团。“敲”得他们惊慌失措,内外重伤。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77期,综合《远东朝鲜战争》、人民网)

关键字 毛泽东 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