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小雪的诗句:《江南情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4:17

《江南情缘》

本帖最后由 秋叶兰心 于 2009-4-8 09:00 编辑

                 一
   
    我最初接触江南,是从一幅对联。对联这样写到:“铁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虽说是短短的12个字,却道出了江南的历史地位和无限风情。  
    后来啊,我又进一步的拜读了有关江南的诗词文章,对江南的认识与好感与日俱增。
  “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这是金庸五十年代一篇散文中的话,无法猜测他下笔时的心情。他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写到江南——苏州、太湖、杭州、西湖、海宁、湖州等等,如诗如画,读来令人神往,又有点凄美之感。
  近代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  江南之地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会动武。
  曾有位江南的故人,他离家十年,就地重来,见景色依旧,自己幼时在上嬉游的城墙也毫无变动,青草沙石,似乎都是昔日所曾抚弄,静静地坐在海塘上望着波涛怒卷的海。回忆儿时母亲多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在回疆十年,每日所见尽是无垠黄沙,此刻重见海波,心胸爽朗,披襟当风,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眼见天色渐黑,海中白色泡沫都变成模糊一片,将车具停在海塘柳树旁,向城西北自己家里奔去.海与江的交接处,茫茫苍苍,一望无际。他家的南面、西面则是一派杭嘉湖平原的秀丽景色,桑林掩映着水塘,青砖翠瓦,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江南小镇,风光无限。每当回忆的时候,心中就会有无限的感怀与悲欢.
                            
                                二

     世界上是有各种各样的活法,直面惨淡的人生,是一种活法; 走进象牙之塔,是另一种活法。而在江南,活就要获得潇洒,死也得死个痛快!是的,在描写江南的作品中,的的确确有这么一说.在江南,有秦淮八艳.她们虽处红楼,但各个品行高洁,令人敬佩.
她们活得潇洒.桃花坞里有桃花仙,唐伯虎还在桃花树下与书对酒吟诗,醉了自己,醉了江南!他也活得潇洒,活得浪漫.
    下面两首发生在江南的诗,韵味十足.

    其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之二)。其二:我打从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的《错误)。我感觉这两首,便足以让江南定格在美的诗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了.....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土地,迷人的景色。而人事沧桑变幻,如雨如烟.“江南”二字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多少凄迷婉转,多少事世变迁。
     在历史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
     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江南,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就地域上讲,江南无疑是自西晋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后来又翻阅了书籍,大致了解了江南的历史。在秦汉时期,“ 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记·秦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天湖南西部,于此可见当时“江南”的范围之大;而据《史记·五帝本纪》所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可知其南界则一直达到南岭一线。到了两汉时期,洞庭湖南北地区应是江南的主体,而这一地区又属荆州的范围,所以东汉人常以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距长江很远的襄阳,概指“江南”。而较为明确的江南概念应当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朝的时候,设立江南道,后来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东地区成为江南的专称(即小江南或狭义的江南),江南道地区成为广义的江南(即大江南),后来在清初(1645-1667)设立江南省,但包括了大片的江北地区,后分为江苏省、安徽省。由此可见,江南底蕴深厚,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厚度,范围之大之广,遍及数省及其省与省的交界。
    我爱江南的文化底蕴,爱江南的历史厚度,这是我初试着写江南的原由.我的心,此刻在江南这边,已被自己的说说点点惊住了,尴尬到静观,不敢再乱点任何表情..
缘》 本帖最后由 秋叶兰心 于 2009-4-8 09:00 编辑

                 一
   
    我最初接触江南,是从一幅对联。对联这样写到:“铁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虽说是短短的12个字,却道出了江南的历史地位和无限风情。  
    后来啊,我又进一步的拜读了有关江南的诗词文章,对江南的认识与好感与日俱增。
  “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这是金庸五十年代一篇散文中的话,无法猜测他下笔时的心情。他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写到江南——苏州、太湖、杭州、西湖、海宁、湖州等等,如诗如画,读来令人神往,又有点凄美之感。
  近代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  江南之地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会动武。
  曾有位江南的故人,他离家十年,就地重来,见景色依旧,自己幼时在上嬉游的城墙也毫无变动,青草沙石,似乎都是昔日所曾抚弄,静静地坐在海塘上望着波涛怒卷的海。回忆儿时母亲多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在回疆十年,每日所见尽是无垠黄沙,此刻重见海波,心胸爽朗,披襟当风,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眼见天色渐黑,海中白色泡沫都变成模糊一片,将车具停在海塘柳树旁,向城西北自己家里奔去.海与江的交接处,茫茫苍苍,一望无际。他家的南面、西面则是一派杭嘉湖平原的秀丽景色,桑林掩映着水塘,青砖翠瓦,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江南小镇,风光无限。每当回忆的时候,心中就会有无限的感怀与悲欢.
                            
                                二

     世界上是有各种各样的活法,直面惨淡的人生,是一种活法; 走进象牙之塔,是另一种活法。而在江南,活就要获得潇洒,死也得死个痛快!是的,在描写江南的作品中,的的确确有这么一说.在江南,有秦淮八艳.她们虽处红楼,但各个品行高洁,令人敬佩.
她们活得潇洒.桃花坞里有桃花仙,唐伯虎还在桃花树下与书对酒吟诗,醉了自己,醉了江南!他也活得潇洒,活得浪漫.
    下面两首发生在江南的诗,韵味十足.

    其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之二)。其二:我打从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的《错误)。我感觉这两首,便足以让江南定格在美的诗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了.....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土地,迷人的景色。而人事沧桑变幻,如雨如烟.“江南”二字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多少凄迷婉转,多少事世变迁。
     在历史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
     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江南,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就地域上讲,江南无疑是自西晋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后来又翻阅了书籍,大致了解了江南的历史。在秦汉时期,“ 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记·秦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天湖南西部,于此可见当时“江南”的范围之大;而据《史记·五帝本纪》所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可知其南界则一直达到南岭一线。到了两汉时期,洞庭湖南北地区应是江南的主体,而这一地区又属荆州的范围,所以东汉人常以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距长江很远的襄阳,概指“江南”。而较为明确的江南概念应当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朝的时候,设立江南道,后来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东地区成为江南的专称(即小江南或狭义的江南),江南道地区成为广义的江南(即大江南),后来在清初(1645-1667)设立江南省,但包括了大片的江北地区,后分为江苏省、安徽省。由此可见,江南底蕴深厚,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厚度,范围之大之广,遍及数省及其省与省的交界。
    我爱江南的文化底蕴,爱江南的历史厚度,这是我初试着写江南的原由.我的心,此刻在江南这边,已被自己的说说点点惊住了,尴尬到静观,不敢再乱点任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