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离异女征婚群:“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30:51

兰竹册 纸本墨笔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兰竹册 纸本墨笔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六分半书 荣宝斋藏

兰竹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节选自《读者欣赏》2009年第6期《大师巨匠》栏目

郑燮 (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乾隆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知县。乾隆皇帝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他书画上常用的印章印文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七品官耳”等,可说是其生平的纪实。

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同情底层群众。在潍县任上的头两年,适逢山东大灾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痛景象,郑燮采取应急措施,不及申报上司批准,动用官仓粮食借贷给饥民;后灾情仍重,他又焚烧了所有贷券,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修城凿池,招徕远近灾民赴工就食;责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积粟之家平粜囤粮,使饥民得以度过灾荒。但这些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郑板桥被诬罢职。他离开潍县时,囊橐萧然,仅有图书数卷,百姓痛惜挽留,甚至为其立生祠。郑燮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燮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要求自己“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出仕做官要“功立天地,字养生民”。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他的诗歌,多是描绘穷苦人民生活、揭露富豪和胥吏的残暴贪婪。在绘画和书法上,他深感“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是可耻的“俗事”,而提出:“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创作中尽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伦理道德的教育意义,对待传统和前人成法,主张“学一半,撇一半”,“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即“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唯活而已”。重视自己的创造性,“不肯从人俯仰”。

他十分注重对自然的直接观察,以真切的感受来萌发画意,主张“胸无成竹”的创作方法,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详尽叙述了从观察感受,构思酝酿,到落笔定型的创作过程,见解独到,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许多创作感受与经验体会,见之于题跋、题诗,如“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美学观点。

在书画创作方面,郑燮专长于兰、竹、石、松、菊等,亦写梅,笔法直接取法石涛,又多受徐渭、高其佩等人画意影响,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豪迈。其题材虽然局限于传统文人画“四君子”的范围,但通过题诗、题跋寓社会伦理教育于画中,时能出新意。如《墨竹图》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荆棘丛兰图》跋云:“满幅皆君子,其后以棘终之,何也?盖君子能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

《柱石图》题诗云:“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其书法以画法入笔,折中行书和隶书之间,自称“六分半书”,纵横错落,整整斜斜,如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番风味。后人亦称其书体为板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