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美术电子课本:从“教”字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5:20:17

作者:huyuquan2008 

我国古代很重视对孩子的“教”。中国汉字深藏玄机,常常有丰富的寓意,稍作探究便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先说说“教”字的音和义吧。“教”有两个音,一个是jiào,读这个音的词很多,其意义也很丰富;一个是jiāo,读这个音的词较少,意义也比较简单。比较两个音的释义就会有一种感觉,读jiāo时,重在引导示范,比较“软”,读jiào时,有命令必须等意思,比较“硬”。这就告诉人们教育孩子要“软硬兼施”,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再说说“教”的形吧。其左边是“孝”,“孝”是象形字,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坐在桌旁认真读书的情形,右边“攵”实际就是一根小棍棒,孩子如果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就要挨打。由此可见,教育孩子并不排除打啊。我想,俗话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是这个意思吧。

古代一个“孺子可教”的故事,可以说妇孺皆知,可是深究其寓意的并不多。黄石公为什么能够把一册价值连城的书赠给无亲无故的小孩子张良呢?我想,一是黄石公慧眼识人,能够发现栋梁之才,社会需要真正的好孩子——“孺子”;二是张良确实是经得起考验的好孩子,有一些基本的素质,尊老、认真、守信、要强……这一传奇相遇,改变了一个人,甚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可谓是“良师孺子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了。

是“孺子”才可教,非“孺子”,难以教。过去,名师不轻易收徒,万一所收不是大才,岂不害了一世的英名?高才也不随便拜师,万一所拜不是良师岂不误了自己的前程?俗话说,响鼓还需重槌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当今教育界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尤其是领导特爱说。他们把学生教不好的责任全部推向老师,思想偏激,言辞浅薄,颇像“文革”期间的“左”倾口号。如果这句话对的话,我们就可以做出这样的推理,孔子和苏格拉底等都是老师,他们的孩子是他们最亲的人恐怕也是最想教好的人,结果呢,他们很有名,他们的孩子并不怎么样,我们能说他们不是好老师么?

当今教育推崇赏识教育,严禁体罚教育,导致一部分孩子胆大妄为,天不怕地不怕,成为典型的“双差生”甚至“三差生”(身体也差)。殊不知“人若上百相形失色”,有人吃“软”,有人服“硬”,有人靠“捧”,有人需“棒”。在家由于娇生惯养,坏习惯已成,家庭管不了了,送到学校。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学校特“软”,老师特“弱”,学生不听话,谁又能把他怎样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怎么个严法?仅仅提出严格要求而不严格执行肯定不行,世上有很多事不强制执行还真执行不了,对待有些学生,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说教无效后,就只有听之任之了,别的还有什么办法呢?当今中国的教育就如同法律,要求是够细致够严密够严格,但执行却不够认真不够严肃不严谨,甚至是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下去。正因为如此,当今的教育把相当一部分孩子给毁了。

改革开放之后,就有一些有识之士担忧中国即将出现众多的“小皇帝”,可是没有引起广大国民的重视。如今这些“小皇帝”越来越多,他们“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各等“臣民”能奈他何?不进行“革命”,恐怕是无可救药了。古人云,“小时看大,三岁看老”。从小一旦养成坏的习惯和品行,到了长大衰老都是很难改变的啊!我想起了一首诗:“可怜天下父母心,宠子无度枉费神,昔日孟母今何在?断机教子有几人!”人们常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软弱的教育是不利于有些人的发展的,当今的教育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所以说,如果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需要有全面的教育内容。要让所有的人都获得进步,也要用全面的手段对人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