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朱元璋方略一世,机关算尽,但也有糊涂之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30:04
朱元璋方略一世,机关算尽,但也有糊涂之处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安徽凤阳人,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后来天下大乱,连乞讨和化缘都不能填饱肚子时,只能去当兵了(参加小明王的红巾军)。后来竟然坐了皇帝的位置。朱元璋书读的比较少,南京的明孝陵,门口是朱元璋的一首诗(其实算不算诗也是个问题),最后一句笔者还记得——“一脚踢破天下”。整首诗可谓“俗,不可耐也”;而且都是大白话,敢是五四运动前中国人就使用白话文了?!可见其果然是个彻底的平民皇帝。但这也从另一方面不得不否认其天生是个战略家(采用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善于用人(朱升、徐达、李善长、刘基等),攻于心计,是个人物。朱元璋方略一世,机关算尽,但也有糊涂之处。

  朱元璋最疼爱的长子朱标被其立为太子,朱元璋对朱标可是疼爱有加,并寄予厚望,,对其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要过问,甚至不顾国事的繁重也要陪着朱标学习,就像现在的家长伴读。可是天不遂人愿,朱标早于朱元璋六年(公元1392年,即洪武二十五年)病故,年仅38岁。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而是立了长孙朱允炆为皇位的继承人,即后来的建文帝。而且朱元璋为了防止他手下的文武大臣将来等他死后造反,把一些劳苦功高为他打江山的重臣一一干掉。有史书记载:一天,朱元璋握住朱允炆的手,得意地对他说,我已经把将来威胁你帝位的人都杀了,而且我还让你的叔叔们在周围给你戍边(朱元璋采用的是分封制,给自己的儿子封了王),一旦中央有事,他们会来勤王的,你可以高枕无忧的做你的皇帝了。朱允炆反问一句,“那叔叔们造反,我又该怎么办呢?”朱元璋顿时语塞。朱允炆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公元1399年,朱元璋死后一年,燕王朱棣便起兵北平,打出旗号“诛奸臣,清君侧”,剑指南京。史称“靖难之役”。当然结果是朱棣胜出了,便是后来的永乐皇帝。可是按照当时朱允炆和朱棣的实力比较来看,朱允炆不应该输呀,他手下有百万的大军,子民千千万万,而且还是皇室正统,又有朱元璋三十多年打下的基础;而朱棣只有几万军队,又是乱臣贼子,怎么就胜了,而且胜的还比较快(用兵3年)。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笔者窃以为,是因为朱元璋有以下糊涂之处:

  1、杀尽了忠诚、能干的老臣。导致了朝廷没有安定江山社稷的支柱。特别是在国家危难时,没有类似于汉朝周勃似的人物,起到辅佐幼主的作用。一个军队在关键部位没有起支撑作用的干部,而优秀的将领都遭到了清洗,就像二战时的苏军一样,这样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人心涣散,组织力和凝聚力差,故没有战斗力。

  2、赋予了诸侯王对其属地的财、政、军的一切权利,而拥有对官吏的任命权和罢免权是最主要的问题。朱元璋允许这些诸侯王对官吏的全权管理,导致了诸侯封地的文臣武将实质上只对诸侯王负责,而对朝廷只是名义上的服从。故会轻易地跟着朱棣造反,没有起到牵制作用。

  3、忽视了地方诸侯王的实力增长。明朝是推翻了元朝而建的,蒙古人对明朝北边的侵扰一直没有断过,既然朱元璋派朱棣到北京去戍边,也就是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可见朱棣非等闲之辈。而且常年要和蒙古交战,故朱棣军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虽然人数不多,只有几万人,但战斗力非常可观。当年蒙古人和满族人入主中原,军队也都只有区区十万人。还有,诸侯王封了这么多,占的地盘也比较大,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触及了所有诸侯王的利益,使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对手很容易会联合起来。所以朱允炆的失败也在情理当中了。而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显然忽视了这种威胁,没有采取“削藩”,或者是回收诸侯王对地方官吏的任命权,将叛乱的种子杀于萌芽之中。这是其糊涂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