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大跳教学视频:【转】图释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刘扬《东西相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13:18

图解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蓝色这边是德国人红色这边是中国人

The desig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Germans are the blue side, Chinese the red:

 

1 意见 suggestions


 

2 生活方式 lifestyle


 

3 时间观念 time sense

 

4 人际关系 human network


 

5 对待愤怒 attitudes toward anger


 

6 排队 standing in line


 

7 自我 ego


 

8 周末街景 streets on Sundays


 

9 聚会 parties


 

10 在餐厅 in restaurants (decibels)


 

11 美丽的标准 standard of aesthetic beauty (tan level)


 

12 处理问题 problem solving


 

13 一日三餐 three meals a day (hot or cold)


 

14 交通工具 transportation preferences (1970 and present)


 

15 老人的日常生活 daily life

 

16 沐浴时间 time of showers


 

17 心情与天气 mood and weather


 

18 领导 view of superiors


 

19 孩子 children



20 对待新事物



 21 旅游 travel


 

22 时尚 fashion


 

23 胃疼时的饮品 stomach pains when the drink 

 

24 想象中的对方  the kind of people you dreamed of

 

作者简介:

    刘扬,女,一九七六年生于北京。十三岁随家人迁居德国。十七岁时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设计系录取,师从于霍尔格·马帝斯,获硕士及大师班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伦敦、柏林、纽约工作及生活。二OO四年在柏林开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曾任教于荷兰设计中心、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并在国际设计研讨会及博览会讲座。刘扬的作品多次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重要奖项,作品被国际多家博物馆展览并收藏。

Yang Liu is born in 1976 in Beijing, China. Since 1990 lives in Germany. She studied at UWE at Bristol, UK and gradueted with Master degree for Design in 2000 at the University of Arts Berlin, with Prof. Holger Matthies, since 1999 she has worked with Derek Birdsall in London, 2000 -2002 with Thomas Manss London and Berlin, 2003 - 2004 Chermayeff & Geismar New York, since 2004 she has established Yang Liu Design in Berlin.

    

    中国在大的方面很包容,在感情上我很喜欢中国;德国很细节,比较适合严谨的工作。——刘扬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华裔女孩刘扬的设计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和德国驻华大使史明哲停下了脚步,“有新意”、“中德文化交流的见证人之一”,大使对作品和作者评价说。
  “大概没有我这么无奈的见证人了吧。”刘扬告诉记者。最近,这位在德国长大的华裔女孩正在为《东西相遇》“出名”的事情发愁。此前,刘扬在德国使馆展出过《东西相遇》中的一些图片,没想到图片很快在网上传开了,“中德对比”、“中德文化差异”……只要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德国、刘扬,就可以轻松找到这组图片,厚道的网友还会写上“转载”和刘扬的简介,不少网友干脆写着“原创”,“估计是哪位参观者拍了然后发到网上,这根本没法查,现在只能让律师关注这些图片有没有用做其他商业用途。”

 

13岁 第一眼粉红德国
  “就这么站着采访行吗?”听到这话,顿时让我觉得采访刘扬是个好差事,起码这位华裔德国设计师是个好伺候的主儿。
  两三句话后,刘扬明显从拘谨中跳了出来,开始喷,简洁、速度,像极了一挺马克沁机枪:13岁出国,15岁跟父母分住,开始打工赚钱,16岁考上大学因为年龄太小没被录取——大哭一场,17岁考上柏林艺术大学……
  1980年,刘扬的妈妈在北展中心举办了一个服装展,刘扬趴在台子的椅子上看,一场展览下来,刘扬“觉得很神奇”,一粒设计的种子大概就是从那时种下的。“母亲那边不少亲戚在服装界做得都不错,但是我不想靠家人,所以我没走服装设计这条路。”在刘扬看来,“总有靠山的感觉会让人失去创作的动力,而且就算做成了别人也不会给你相应的评价。”刘扬喜欢一切靠自己,而出国让“原本骨子里就有独立概念”更加清晰起来。
  “刚到德国是冬天,街上所有人的脸都是红红的。”德国给13岁的刘扬的第一概念是粉红色的。“逮谁跟谁说话。”刘扬凭着这股冲劲儿,不到半年就能熟练对话,到了第二年,刘扬又冒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考大学。于是,不少大学都收到了一封手写的信:“我是刘扬,请邮寄一份资料给我。”“德国大学都是自主命题、自主招生的,拿到资料之后我就买车票到处去看那些大学,弄明白怎么报名,怎么考试。”几趟下来,刘扬已经对德国的考试程序“门儿清”了。

15岁 我在德国自己住
  15岁,刘扬从家里搬了出来,自己住,自己找工作。这一举动让人们很难想象,因为德国的孩子也一般都是18岁才出来工作。“当然不是童工。”面对记者的疑问刘扬的回答里透着点儿得意。“我给一位瑞士画家做助手,帮他给作品上彩。我挺幸运的,许多孩子打工大都是做洗汽车、服务生之类的。”不过刘扬也有点小遗憾,因为年纪小,她没能做成酒吧侍者。“做侍者能跟酒吧里好多驻场乐队接触,是件特别酷、让人羡慕的事情。”
  直到17岁上大学前,刘扬学习平面设计用的都是这位瑞士画家提供的,画纸则是“捡破烂”捡来的。“我每天都会骑自行车到小镇当地的印刷厂去收集废纸边,时间久了,工人看我是一个小孩,就都把好一点的废纸给我留下。我大学之前绘画用的纸都是这么来的,一张都没买过。”
  16岁,刘扬开始考大学,“我考上了德国西部的一所大学,和校方见面了,他们说我太小,让我先回去,但是保留学籍,等我到了18岁可以直接去上学,不用再考。”“现在看来,这条件很优厚,但当时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还哇哇哭了一通。当场就告诉他们,我再也不去那个学校了。”第二年,刘扬考上了柏林艺大,“他们是作为特殊艺术天才录取我的,相当于特招生。德国的学校管理很松,更注重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

中德 只有差异,没有褒贬
  “我家都是老家具,像八仙桌、四脚立柜……我家住四合院,虽然已经是大杂院了,邻里都很和睦,其乐融融的。”13岁就离开中国,一别十余年,刘扬说自己的中国回忆“很梦幻,完美得不太真实”,“但我相信这种温暖是存在的。不少差异都是因为文化不同造成的,跟素质没关系。”《东西相遇》是刘扬在纽约创作完成的,在她看来“只有在第三个地方,我才能跳出来,以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有距离地看中国和德国,所以在我的作品里只有差异,没有褒贬。
  “出国后,一般人都有三个阶段,比如说我,刚开始拒绝跟中国人来往,因为对文化不是很自信;接着排斥和外国人交往,害怕被同化把自己给丢了;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无所谓了,是一个很平和自然的生活状态。”刘扬笑称自己已经是个 “无国界概念人士”,“不少人到了外国仅仅是蜻蜓点水,还在第一个阶段然后就回国了。回去了之后给周围人讲,有点像以讹传讹。在不少中国人的印象中,德国人大概是左手香肠右手啤酒的,其实他们不喝酒的也很多,餐桌上大家不会劝酒,我在德国这么多年也不怎么喝酒,我喜欢喝热奶加蜂蜜。”
  “中国在大的方面很包容,在感情上我很喜欢中国;德国很细节,比较适合严谨的工作,德国的创作气氛要比北京好,而中国的客户约定一个月交稿,他可能接下来几天都会给你打电话,问进度,这有点让人恼火。但是中国的设计行业在起步阶段,客户愿意尝试接受新的东西,德国的审美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在对待新的设计上比较排斥甚至刻板。欧洲讨厌美国,英国讨厌法国,其实这都是个体现象,社会个体和个体的差别比文化跟文化的差别要大得多,不了解才有误解。”

 

    对于刘扬来说,她只是对比两国的文化生活差异,而并非肯定或者否定其中一方。通过这些对比,双方都能更直观地了解对方,也反思自己。由于设计师个人的生活经历,她对两个社会、两种文化的理解都游刃有余,所以她对这些细节的描绘都深刻而独具一格的。

    对于这本画册,刘扬说,一开始她画这些简笔画只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把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东西画下来,相当于自己的日记;后来她去了纽约,觉得人生一个阶段结束了,应该对过去在德国和中国的生活做个总结,而在纽约让她能够更好地看清德中两国的差异,有机会慢慢地沉淀对两个国家的记忆以及生活经历,于是就有了这本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