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时明月爱上卫庄:浅谈鲁迅的反封建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57:28

浅谈鲁迅的反封建思想

 

   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中,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带给后世这样大的影响,留下这么多话题。他拥有广大的读者,支持者与敌对者一样多。他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存在,无法尽述完整,也无法说清道明。他站在时代先锋的前列,又身处在封建桎梏的大家庭中,他成为中国文学史页上深深镌刻的一笔。如果要我尽述鲁迅的一生以及评析他的思想或者作品,我想谁也不能做到,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鲁迅所处的时代及所写的作品(其作品的分析限于五四之后的以农民为主角的范围内)谈谈鲁迅思想的几个方面,那就是他的反封建意识、故乡“情结”、对农民的祝福和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鲁迅 封建 反封建思想 故乡 祝福 国民性问题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一、概述鲁迅的反封建思想

 

什么是封建呢?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以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来划分时期的。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共产党宣言》)。如果真如那位学者所说,只有秦以前的社会才是封建社会,那么中国周朝末期可曾产生过资产阶级吗?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是在秦王朝建立大约两千年以后的事。

“封建”这个词,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的周朝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这种政治制度;二是指的“地主占有土地,农民有少量土地或者全无土地”这种封建主义社会形态。五四以来中国青年高声呐喊的“反封建”,只能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旧中国的封建势力以及残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反动的封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思想,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到处都有,俯拾皆是的。

鲁迅所处的时代,先是清王朝封建统治,然后是民国初年名为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实际是军阀混战封建割据;再后来就是抗战前那种“未敢翻身已碰头”的封建、官僚买办统治的黑暗的年代。在这三十多年封建势力猖獗、反动封建思想横行的时代,鲁迅高举民主和反封建旗帜,对封建发起了斗争。

    农民文学是鲁迅注意的中心,关于农民问题的作品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据着特殊显著的地位。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直至现在农民问题还是国家工作中的重点。由此可见鲁讯的高瞻远瞩。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其整个倾向来说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

 当时反封建的文人作家也是不少的,但是我们对鲁迅更加佩服。因为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家,他和他以前以及他同时代的作家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于他的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是深深的植根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的,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的人民那里取得的,他是真正从“下面”、从被压迫人民的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鲁迅的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带着更深刻和更彻底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当时鲁迅的作品,这在后面会有所分析。

二、故乡——本该是亲切的回忆却成为凄凉

 

故乡中的闰土节选是我读的第一部鲁迅作品,那是对故乡的回忆中最美的一幕。小闰土的可爱形象我曾经想象过无数,那是年少不知事的我对鲁迅作品的单纯的喜爱。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们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多美的一幅画,是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心里最憧憬的,也是鲁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鲁迅是有故乡“情结”的,他热爱生养自己的故乡,这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感情。然而中国人珍爱乡土的感情似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最为强烈的,这恐怕与我们民族从事农业耕作的生存方式、安土重迁的居住方式以及以家庭为本位的血缘伦理模式有密切的关系。“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固守自己的乡土,执着地热爱着自己的故园。然而,封闭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难以接触和了解故乡以外那个大世界,并使坐井观天的人们排斥一切来自外乡的东西。鲁迅说:“中国人几乎都是爱护故乡,奚落别处的大英雄,这在他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阿Q就很有这脾气,他嘲笑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嘲笑城里人烧大头鱼时加上切细的葱丝。阿Q觉得自己的故乡未庄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于是他作为乡下人获得了凌驾于城里人之上的优越感,他获得了虚幻的“胜利”。

小说中有两个故乡,其一是过去,其二是现在的。过去的故乡以闰土为中心,借了这个年青的农民,写出小时候所神往的境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现在先从闰土说起。这闰土本名章运水,小说里把土代替了水字,闰运是同音的,也替换了,在国音里闰读如润,便有点隔离了,他的父亲名叫章福庆,是城东北道墟乡杜浦村人,那里是海边,他种着沙地,却是一个手艺工人,能制竹器,在周家做“忙月”,意思即是帮忙的,因为他并非长年,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晒谷的时候来做工罢了。他有时来取稻草灰,也带了运水来过,但是有一年因为值祭,新年神像前的祭器需要人看守,那时便找运水来担任,新年照例至正月十八为止,所以他那一次的住在城内是相当长久的。鲁迅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他因为看到了太多悲惨的现实而心痛。所以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对闰土少年时期和成年后生活和精神的变化的对比描写,揭示了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的深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置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小说于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严重现实,深刻而多方面的揭示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救自己,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原文结末云:“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很好的格言,也说得很好,没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是深远得多了。

 

三.祝福——鲁迅对农民的祝福

 

在鲁迅的小说中,人民已经无法生活下去了,环境已迫使被压迫的人民走到绝境,他们不是起来改变现在的生活地位,便只有走向死路。在表现人民的被压迫的苦痛的时候,他有着非常深刻的观察,并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性的悲剧性的矛盾。他是真正透彻的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他是清楚的知道,农民所受的苦痛,不是这些肉体的苦痛可以完全包括的,农民有很多苦痛,远比直接的肉体的苦痛更可怕,更难忍受的多。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角,也是深受压迫下的劳动妇女形象。祥林嫂的一生都是一个悲剧,她希望自己可以以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而不可得。她得全部希望就是能够过正常得起码的生活,但最后连这个希望也终于全部破灭。如果祥林嫂所希望的生活是她不应该达到或者是她想从一个侥幸的机会达到的,那么,它的失败也许会成为喜剧,或者是带着眼泪的喜剧,但祥林嫂却完全不是这样,她是这样淳朴,这样善良,这样安分,在她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幻想。她在鲁四老爷家里的生活,很繁重,几乎没有什么休息,但她已经很满足,如果能永远都这样生活下去,她也许就无撼的度过了一生。即使是这样卑微的愿望,她也不能达到。其实她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社会人物,其个人思想品格具有真善美的合理性。

在过去的中国,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往往越是纯朴,越是善良,越是安分,越是希望用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机会的人,便越是不幸,祥林嫂正是这样的,她的那种微末的希望和满足,也很快便不能继续,也逐步遭受打击以至全部破灭。

    在鲁镇,没有人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而祥林嫂,一个礼教道德的牺牲品,长期的封建压迫和禁锢,折磨得她像一个木偶,根本没有能力诉说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注定担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所以,作者只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我”这样一个熟悉故乡却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只有鲁迅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不仅如此,“我”站在这个远距离的视点上,还以悲悯的眼光注视着作品里的所有人物和发生的所有事件,把鲁镇社会这个祥林嫂悲剧的罪魁祸首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祥林嫂的不幸在鲁镇引不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这种表面上的麻木、混饨,显示了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我”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不但成为鲁镇社会与小说人物活动的摄像机,而且实现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远距离观照。“我”虽然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却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充分显示了知识分子精神道德上的不足,这种不足正是传统思想在“我”灵魂里的深刻影响。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者尚且表现得如此冷漠和无动于衷,下层民众的态度可想而知,这更反衬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自我解剖。鲁迅用“我”作为发言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四、关注的是国民性问题

 

鲁迅改造国内民性思想的形成,其实与他自身惨痛的人生体验有密切的联系。1893年,鲁迅的祖父因科场案入狱,他的父亲周伯宜也被革去生员头衔。从此,鲁家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母亲带着鲁迅年幼的兄弟到亲戚家避难,那些势利人居然说他们是“要饭来的”,父亲病后,小小的鲁迅有三四年就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从高出一倍的当铺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过钱,再去为父亲的病而奔波。作为长子鲁迅不仅要承担起一部分沉重的家庭生活的负担,而且还要承受一些居心不良的亲戚和乡人的流言污语。家庭的突然变故,使他如“掉冰水中”。他后来说:“有谁能够小康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认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人世国民性最深切,最具体的感受了。

如果说鲁迅的人生体验是形成改造国民性的内因的话,那么,黑暗现实的刺激和近代启蒙思潮的影响则是外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鲁迅开始关注国民性问题时,国家,民族正处于“屋漏偏遭连夜雨”的多事之秋。清王朝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的岌岌可危境地。亡国灭种的危机给劳苦大众带来了深重灾难,他的《自题小像》一诗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正是使鲁迅关注国民性问题的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曾使鲁迅充满希望,但他很快发现,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时局的混乱,官吏的龌龊一如既往,涂饰的新漆剥落,旧相又显了出来,他发出了沉重的感叹:“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他深感需要造就精神界战士,从改造人入手,变革黑暗的现实。
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深深植根于近代启蒙主义的思想土壤。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对鲁迅有过深刻的、巨大的影响。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启蒙三民主义对嗜读《天演论》的鲁迅关注人的启蒙无疑是一大启发。
鲁迅在他小说、散文、杂文中所批判的国民的劣根性,即国人身上的落后的,迂腐的,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的思想被进行了全面的解剖,揭露和批判。那么,在他看来,应该如何改造国民性呢?这在他的小说中有所体现。

其中《阿Q正传》是最有代表性的,在阿Q这个典型身上,最落后的劣根性,当然首先是“精神胜利法”,这是最突出的。“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就是“瞒和骗”,也就是用“瞒”和“骗”来自欺欺人。阿Q挨过赵太爷的嘴巴,赵秀才的竹杠,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常被王胡等闲人们拉到墙上碰头,有时甚至还自打耳光……,他几乎随时随地都要受到别人的压迫、侮辱,但他几乎随时随地都能转败为胜,得到精神上的胜利。这种把失败当胜利,把耻辱当光荣的可耻可笑的病态思想,正是鲁迅当时所不断针砭的“瞒和骗”思想,其实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就有的。鲁迅曾指出“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有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而不觉得”。
他鲜明的提出了“立人”的光辉思想。这是对付国民劣根性的最有利办法。他说:一国的强弱,“根柢在立人”,这种思想是同启发广大人民群众民主主义革命觉悟之间有着深刻联系的。在鲁迅看来,因为群众落后,所以要解放个性,发扬精神,首先造成大批“精神界”的战士,让他们去启发人民群众的觉悟,唤起他们发抗的精神。

用文艺唤醒弱人民群众的愤怒情绪和反抗精神,这正是鲁迅早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精髓。在这一点上,鲁迅远远超出当时一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者之上。这便是鲁迅不同于人的地方。

 

小结:

   

鲁迅是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故乡绍兴度过了终生难忘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他的许多名作都是以绍兴为写作背景的.鲁迅对故乡的感情相当复杂:对儿时冒险、游玩的地方和玩伴充满了爱,但是,对那个年代那些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人以及那些可悲复可笑的事,鲁迅的鞭鞑是无情的。爱之深,恨之切。鲁迅的一生都在斗争中度过。他是一个战士,冲在最前面,呼声也最激励。

 

 

参考文献:

    《故乡》

《祝福》

《自题小像》

《阿Q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