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阶浮屠末日刁民:长春老建筑物语—长春大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0:14:00

长春老建筑物语—长春大街

     新京长春大街,与现长春大街同名,曾称长春二马路。此大街具有悠久历史,是与1910年左右成型的中国商埠地息息相关的一条大街。从1910年开始建设,到三十年代,此街不断拓展,最终形成自大同广场(人民广场)至东大桥的一条东西向的干线大街。


        1906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后,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确认了日本割让沙俄长春以南中东铁路支线的权利。在此条约的附约中,有一条就是要求中国政府自行在相关城市开埠通商。在此背景下,1907年1月,长春的中国商埠地开始建设。

    原中国商埠地的区域南起长春老城的北城墙,北至二道沟的沙俄附属地。几乎于此同时,满铁先以三井公司名义秘密在头道沟购地,此后通过外交途径公开与中国政府协议划定了满铁附属地。这样,当初商埠地的区划被满铁占去近一半,最后的区域确定在北至日本桥一带的朝日通(现上海路),南至老城北城墙,就是现在这条大街的位置处。当时商埠地的道路框架,南北干线是商埠大马路(现大马路,最初曾称为“北门外大街”),自大马路南端(原长春老城北门处,现大马路与长春大街交汇处)依次向北,布置了六条东西向的马路与大马路交叉,分别命名为二马路、三马路……直至最北端的七马路。除了长春大街这个曾经的二马路外,其余的那六条马路的名称从百年前至今从未变更过。

               (这是1918年时的长春地图,除了实线的几条马路外,二马路甚至都没进规划)

    在商埠地内,最早打通的就是纵贯南北的大马路。而这条名为“二马路”的街路,其建设时间却远远晚于三马路及往北那几条东西向的马路。在二马路的原址上,本是一条来自黄瓜沟的小水系,当年建设老城北城墙的时候,在水系基础上扩成护城河。商埠地开埠前,这条护城河的北边是一片旷野。所以,当时建在此地的养正书院(现西长小学处)等院落,还是一片鸟语花香的静谧之地。

    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后,这条二马路修好的只不过是西部的这一段,就是现大马路以西至大庙门前的这一段。当初并无大经路,现大经路口的城门叫“马号门”,就因为城门内长期是长春府衙(四道街)北后院的马号。而在大马路东,二马路并没修,一直是护城河的状态。想去往东大桥,是要经过三马路的。到1932年“满洲国”设立后,在《新京都市计划》中,顺着大同广场向东,规划了这条东西向的大街,一直通往东大桥。因为此路是长春新城区通往长春老城和商埠地的一条重要道路,所以此路被命名为“长春大街”(有点疑惑的是,本是基本东西向的路,为什么不叫“大路”而称“大街”呢?)。其实,在长春最早称为“长春大街”的,是满铁附属地内的“中央通”。在满铁附属地建设之初,现人民大街胜利公园至车站这部分就称为“长春大街”,1922年在附属地街名全部“日本化”的时候,才称为“中央通”。

     (这是1932年“满洲国”刚设立时的长春地图,二马路只有水系北边的西半部分。东半段仍是水沟)

    长春大街建好后,从大同广场往东,陆续有护国般若寺(现大庙)、观音菩萨道场(大庙对门,国税局院)、新京税积局(税务局,现房产协会)、京都大厦(东煤宾馆)、国立博物馆展示场(供销宾馆)等重要建筑和一些沿街的商住两用楼建成。还有在大街南边自强街上的新京市立医院(吉大二院)、林野局、自强学校(老七中院)等等。那时,大经路也修建完成,当时的大经路口,成为连接新城、老城和商埠地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护国般若寺,即现在的“长春大庙”,是三十年代新建的)

                     (这是现长春房协办公楼,当年是新京税积局所在地,主管税务)

                 (这是当年的京都大厦,解放后曾是长春市政府招待所,现在的东煤宾馆)

 

                          (这是大经路口西南角的“满洲国立博物馆展示场”)

    而在当时大经路以东直至东大桥这个路段,因为商埠地也已经建设发展了二十年,尽管不是很现代,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以,在《新京都市规划》中,这一带并不是建设的重点。除了中国人修建的国都电影院(红星剧场)等几栋新建筑外,街路两边基本都是原有老建筑。

    过了大经路口,在街北长春最早的学校养正书院(现西长小学)及李公祠(为纪念创建书院的李金镛而设的祠堂)处,陆续变更过很多名称。“满洲国”设立前是府立、县立、省立二中学(十二高的前身),“满洲国”设立后,陆续成为过立法院、新京市公署、新京图书馆、道德协会等单位的入住地,后来除了西长小学外,其它平房建筑也被拆除重建成那个时期很流行的二层商住小楼(现在还有几栋存留)。再往东的永春街(现永春路)口,有一座历史很悠久的邮局小楼,现仍是长春大街邮电局的营业楼。

  (这是建于1884年由李金镛创办的长春第一所学堂“养正书院”,后被“满洲国”立法院等诸多机构占用)

        (这是养正书院隔壁的李公祠,专为李金镛修建的祠堂,后被“新京道德总会”等机构使用)

    大马路口的繁华不必赘述了,这一带早就形成了浓浓的商业氛围,也是当时中国人聚集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街南由富商展子祥修建的国都电影院(红星剧场),再往东走到现亚泰大街路口(原长通路口),在西北角有个“长春大街消防署”,就是后来在长春作为地标之一称呼的“二马路防火楼子”(现在防火楼已拆除,但消防队仍在)。顺着大街向东下了坡,就是东大桥广场,广场东边自然就是东大桥了。这座桥以前是木桥,老照片中留下的景致是个“离了歪斜”堪堪难撑的形象,后来也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过了此桥,连接的最主要建筑,就是长春东站。

        (这是当年的“国都电影院”,后来的红星电影院,长春评剧团等单位入住,去年彻底拆除)

                   (这是早期的东大桥,文中称“离了歪斜”不过份吧?!哈哈!)

    解放以后,此条大街的大经路以东,又被称为二马路,这个叫法时至今日仍然停留在老长春人的口中。当年老糊涂刚到长春的时候,地图和现场说什么也找不到“二马路”的名字,着实让人糊涂了一段日子。很多年来,因为其东段的交通并不顺畅的原因吧?这条路一直也算不上长春非常重要的一条大街。记得当年过了东大桥的东边整了个转盘式的立交路,媒体一顿忽悠,建好后一看,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非常好笑!接着民间就传出了建设者偷工减料缩小了尺寸、索贿受贿等等传闻。今天那座可怜的小转盘还在,你还别说,“路盲”的哥们姐们也能被绕呼蒙瞪的!

    目前,这条长春大街,跟长春许多的街路一样,沿途的建筑基本都翻新建起了新的大楼。这些大楼年代不一,有不错的,也有傻乎乎的。而在大街东段,一条高架穿越东广场、伊通河和铁路线,成为连接吉长北线、102国道的一条重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