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上上签殷笑笑:般若心经蠡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5:42

般若心经蠡解

目录

弁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般若波罗蜜多

第三章 四大、五蕴、五蕴皆空

第四章 度一切苦厄

第五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六章 诸法空相

第七章 十二处与十八界

第八章 十二缘起的生命观

第九章 四圣谛与八正道

第十章 六度万行的菩萨道

第11章 究竟涅盘

第12章 后记

于凌波着

般若心经蠡解

佛教慈济文化服务中心

普门文库赠经会印赠

佛教慈济文化法业 弁言

 本会于民国七十五年春,承蒙台北“普门文库”诸居士,以艰辛耕耘之印经成果,作财法慈悲之布施,因之,乃有今日“佛教慈济文化法业”之具体呈现;饮水思源,凡我道侣对“普门文库”诸君之护持,将会永铭于肺腑!

 为步伍前贤之志业,本会决以最大的信心来继续印行“佛籍”分馈道友,同时尽一切财力、人力来庄严法宝,使凡我“慈济”出版之经籍,必可代表佛法圣洁、精微之一面,以建立佛家书刊流通之新形象。

本书“文化服务中心”所隶之“普门文库赠经会”及“慈济道侣杂志”,均将本此准则,为佛家文化法业尽责。自民国七十五年十月份起,凡出版各种规格、品级之佛书,均将严格控制其精度,虔诚从事;并分为“甲、乙、丙”三类编号印行;凡我道侣,将于新书问世之时,便会印证吾人开诚布公所付出之诺言。

复次,余亦祈盼于“慈济”所有道侣,能以“建院、济贫”之行道热忱,来护持、灌溉这份文化法业,使之成长、发花献果。

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是“慈济”为“佛教文化”展献棉力之时;为阳光:为雨露、为善法增上缘者,仍是我千万“慈济道侣”;吾人在“菩萨道上”,其“任重道远”,不待言也。

释证严民国七十五年九月一日于静思精舍

我信仰佛教的因缘

 兼述般若心经蠡解初版的经过

一、

 佛教讲因缘,所以说:“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的假象,缘起则聚,缘尽则散,这不仅指人,世间一切事物,莫不如此。

 因是主要因素,缘是促成事物结合的助力。有了一粒种子,若没有土壤阳光雨露的助缘,种子永远不会发芽。佛经说“众生皆具佛性”。众生的八识田中皆有佛的种子,但因没有助缘促合,所以众生并不全能有机会接近佛教,信了佛教也不能全数成佛。

 我幼年在洛阳故乡,家住东关新街,新街南端有一间大庙,俗称“东会庙”,是山西人捐资兴建的庙宇,前殿奉祀关公,后殿奉祀佛祖,那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大丛林,俩庑僧房,住一团人也不见拥挤。那庙中早年香火颇盛,僧众甚多,民国十六年北伐期间,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下令“没收庙产,兴办学校。”后来学校没办成,却使东会馆僧众星散,香烟寥落。

 抗战前几年,我常到庙中去玩,庙中只剩下住持“固法”,带着两个小沙弥,住在庙角落的一个小跨院中,自炊自食,看守着那座破落的大庙,固法师父对人和气,那两个小沙弥是我的大朋友。庙中有藏书室,除了木版刻印的佛经外,还有许多石印版的“闲书”,我曾到藏书室,向小沙弥借过聊斋志异、济公传,但从不曾去接触过那些佛经。这是说,机缘不成熟,住在庙中也不会信佛。

 民国三十三年,我在军医学校西安分校读书,校中每星期一早上有一次“总理纪念周”,照例有长官的精神讲话,有一次,分校主任滕书同先生为学生讲话,题目:“大乘佛教的救世精神”。大意是说:

 “佛教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区别。小乘佛教,好比一个人坐着羊或鹿拉的车子,这车只能载乘御着自己,不能再载别人。大乘佛教好比一个人乘了一辆牛或象拉的大车,这大车,不但坐了御车者自己,它同时把别的走不动的人也拉上车。所以小乘佛教只是‘自渡’,大乘佛教是‘自渡兼以渡人’人。”

 我听得似懂不懂,但脑海中却种下了“大乘佛教”的种子。

 以后十多年,也常在书上看到有关佛教的介绍,说:“佛学博大精深,理论圆融。”是世间最高深的哲学,但惟其高深,吓得我从不敢去接触它、了解它。

二、

 直到民国四十九年,我为一个贪婪奸诈的小人所欺骗,我推心置腹以朋友待他,他心怀机诈以老实人玩弄我,我出资聘他为我经营出版社,他最后以两部卡车运走了所有的存书和生财设备,潜匿无踪,关于这段经过,我在不务正业集一章中另有详述,由于这项打击,使我一时心情颇为沮丧。

 我不是为损失一笔金钱而难过,我是为人心险恶而痛心,意气相投,为共同理想而努力的朋友,何至于使出这种手段?在我精神沮丧之余,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赠阅佛书的小广告,赠送一本梁任公启超写的小册子“佛教与群治的关系”,我写信索取了一册,一看之下,愈看愈丢不下手,愈看愈有道理,一口气读完,引发了我研读佛书的求知欲,原来这就是机缘,机缘未熟,强求不得,机缘成熟,也不能抗拒。

 第二天,我到南投镇的书店中去买佛教书籍,那时我在台糖公司南投糖厂任医务部门主管,住南投郊外。南投是个小镇,小书店中买不到佛书,但却打听得台中成功路瑞成书局,是佛书流通的地方。再过一天,我专程赶到台中,找到了瑞成书局,买了一大包书返回南投。

 那批书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八大人觉经,那经文开头就说: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幻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我反覆背诵“心是恶源,形是罪薮”那两句话,感到世人,包括我在内的愚昧与无知。

 在那一段时间中,我像穷汉挖到了金矿,日以继夜抱着佛书研读。除了在瑞成书局买的一批书外,又写信到台湾印经处,函购了一包书寄来。自四十九年近年底,到五十年二、三月,所读使我“启蒙”的几本书籍,是菩提心影、佛教与基督教之比较、现代学者论宗教、净土十论、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等。

 此外,使我印象最深的两本书,一本是蔡念生老居士的人生十论,一本是雪卢老师的佛学问答。

 在我首次买的那批佛书中,有一本“菩提树”月刊。阅读之下,菩提树杂志社中有更多的佛书流通,我打算专程跑一次菩提树杂志社,再去买些书。

 五十年三月十三日,我专程到台中,照着菩提树月刊所印的地址,找到南台中的和平街,在一处木造楼房的二楼上,首次会晤菩提树发行人朱时英居士。

 这真是“宿缘”,那天,不但时英师兄(这是后来的称呼)在社中,雪芦老师李炳南老居士,那年老居士七十二岁,也在座,和时英师兄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雪芦老师也给了我许多开示,临辞别时,雪芦老师以阿弥陀经摘注一册见赐,返回南投,我每天背诵: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这以后,我在佛经上有不了解之处,即不时到菩提树社向时英师兄请教,时英师兄也常寄书给我看,四月开始,我每星期三晚间由南投骑机车到台中“慈光图书馆”听雪庐老师讲授维摩诘经。

三、

 七月九日,在时英师兄府上吃午饭,席间时英师兄问我有无皈依师父,我答尚未。当天下午,时英师兄陪我到太平乡,参谒时在弘印茅蓬潜修的忏云法师。在佛前向法师行皈依礼,行礼后改称师父。师父赐我法名“戒凌”,给我一份皈依证书,并赐我印光大师文抄一部。

 九月二十日,经时英师兄向雪庐老师请示,老师应允收我为受业弟子,是日晚间十点半,在慈光图书馆听经完毕,随同老师进入后堂,向雪庐老师呈递受业子弟名帖,并以红封套装入新台币一元,老师吩咐只可装一元,多则不收,作贽敬礼,然后向老师行三顶礼,老师端坐受礼,礼毕,赐给我钢笔一枝,勉励我“为佛门多作一点事”。

 入社会作事后,我以最虔诚的心意,最恭谨的态度行大礼的,除佛菩萨法像、祖先神主外,惟有忏公师父,与雪庐老师二位,以后每年春节,给老师拜年,我也必行叩拜礼,以表示我内心的虔诚,和忏公师父一别近二十年不见,我也时时遥祝他老人家法体安康。

 我在那天日记上记载了当天拜师的经过,也写下以下的一段话:

 “近代佛门大师,世人公推印光、弘一,雪庐老师为印光大师入室弟子,忏公师父持律严谨又最崇敬弘一大师,余何幸,忝列二位师尊门墙,能上承二大师遗教,此生此世,当以持律修净为职志,不敢稍懈。”

 九月十二日,接时英师兄手示,告以在狮头山闭关潜修的会性法师,身体违和,要我带上诊病用具及药品,一同上山为会性法师诊病,九月十三日上狮头山,住元光寺,为会性法师诊断用药。山居数日,寂静有如太古,静心构想,社会上若有一所佛教人士办的医院,为佛门四众服务,兼为社会贫穷民众医疗,岂不是一件功德,这是后来的“佛教菩提医院”的初步构想。一年半以后,这个构想成为事实,“佛教菩提医院门诊部”在台中市台中路开始应诊,再过三年,五十五年七月,一所现代化的佛教菩提医院在台中南门桥开幕,这是因缘和合,佛教界众人的力量,不过我这个构想和心愿能够实现,我感到最大的愉悦。

 在我皈依忏公师父后,返回南投,我写了一首俚诗记在日记上:

 错认红尘是家乡,三十年间梦一场;

 罗帐燃烛春宵短,白酒黄菊秋日长。

 戎衣仗剑八千里,儒服执笔三万行;

 而今感悟皆空幻,架裟和泪礼空王。

四、

 在我皈依忏公法师,并纳贽拜在雪庐老人门下之后,我更加紧了我的佛学课程,我每星期三到台中的慈光图书馆听经,平常在家中做早课,研读佛学书籍,我读书随时做笔记,并以我自己读书的心得,写了一份概括介绍佛教教理纲要的十个题目,拿给朱时英师兄看,这十个题目是:

 1、缘起

 2、释疑

 3、释迦世尊传略

 4、佛教在华弘传概要

 5、佛教的世界观

 6、佛教的人生观

 7、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8、人天乘与大乘佛法

 9、学佛的目的与修持方法

 10、专介净土

 时英师兄认为这份纲要很好,他鼓励我写出来,交由菩提树月刊发表,两人讨论结果,把这份读书心得报告命名为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并催促我早日缴出第一章稿子。

 向稿自五十年十月,开始在菩提树月刊登载,刊出两三期后,读者反应颇佳,这更鼓励我去努力研读经书,赶写草稿,全书十章,到五十一年七月刊载完毕,很多读者写信要求印行单行本。时英师兄征询我的意见,我向他表示我放弃版权,印出来后以最低廉的价格发售,以广流通。

 时英师兄同意,即由菩提树社印刷发行,菩提树读者遍及国内、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一时预约此书的人数愈千。书出版后不久,时在新加坡弘法的隆根法师致函菩提树社,称新加坡的佛教信徒捐了一笔钱,按印刷费计,可印向书四五千册,希望菩提树社同意在星翻印,以广流传。信上并声明此书在新加坡印出,完全赠人结缘,并不售卖。

 时英师兄一生以弘扬佛法为职志,他不会为了怕别人印出影响他的销售而不允,他问我,我也同意,随覆函应允。这本书出版至今,菩提树社已印到第八版,许多佛教团体和寺庙也时常翻印赠人,也有不印全书,只印前四章,改名为智信之门赠阅的,直到七十四年,美国德州佛教会,在净海法师和严宽祜居士等的倡导下,捐了一笔钱汇向台湾,委托菩提树月刊社加印了数千册,运到美国赠人。

 这本书,内容实在无何独到的创见,只以文字浅显易读,深受初机学佛人仕欢迎,以至流通日广,这不是执笔时始料所及的。

五、

 多年来,我心中有一个理想,就是关于佛经注解及佛书流通的问题:我常见佛门信众或寺庙社团,捐出大笔金钱,印出佛经或宣传品赠人阅读。这些书,大多印刷精美,装订考究,但内容适合一般社会人仕阅读的并不多,有些大字佛经,原版影印,未加白话注解;有些古德语录,本来是字字珠玑,惟在排印时不分段落,甚至于没有标点符号,以大号黑体字,密密麻麻的印满全页,这些书,一般人不但看不懂,甚至于根本不愿看,即是赠送给佛教信徒,也是摆在书架上的居多,拿来阅读的极少,弘法要契机,若是花费大量金钱心力,印出的书无人看,或使人看不懂,岂不是一种浪费?

 因此,我常想,如何以现代的语言文字,把佛经浅显的加以注释,并以现代的编排形式印出来,使一般社会人仕愿意看、也看得懂,这对佛教之为社会人士所了解、所接受,岂不是大有帮助?

 多年来我心中虽有此愿,但迟迟不敢着手,原因是注解佛经,在学佛者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也非常慎重的事,以佛学智识浅薄如我者,无此能力,也无此勇气,是以多年来不敢下笔,直到两年多前,报纸上有一段曲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等心经中的句子来揶揄出家人,才使我下了决心,把这简短到经文只有两百六十个字,而“辞约理着,言简意丰”的般若心经注解出来。

 于是我着手搜集资料,找到心经多种不同的版本,也找到了许多种古今大德对心经的注解,来加以研读、比较,如此着手之后,才体会出注经之难,尤其是这部心经,那真是“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一种哲理。譬如经文中的“色”、“空”;“五蕴”、“四大”;“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二缘起”,以至于“诸法空相”、“究竟涅盘”等等,每一个名相,都不是短短三五千字所能诠解明白。

 在那一段时间中,七十五年年初到夏末,前后为时六个月的时间中,我全心投入,“沉溺”在这两百六十个字的经文中,终于把全文理出一个大纲来,并以十二个题目来分别撰写,八月脱稿后,我仍没有自信,特稿到台中,向菩提树月刊发行人朱时英居士请教,时英师兄谦逊,说:“我们另外找行家看一遍”,终于由七十五年十月在菩提树月刊开始连载。

六、

 一个多月前,我意外接到久大文化公司的一位朱柔若小姐寄来一封信,函称该公司要出版一套宗教系列的书籍,希望把我早年写的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一书,也编入这套书中,所以写信征求我同意。接到信后,我感到很为难。向书早年由菩提树月刊连载及出版,我虽无支取稿费及版税,但我口头既然答应菩提树月刊印行,我既不便再应允别人印行,年前慈济文化中心总编辑陈慧剑兄想把向书印出一万册赠送慈剂基金会会友,曾征我同意,我也婉予谢绝。

 最后我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覆信给久大文化公司说:“向书的版权我已赠与菩提树月刊,我不便答应贵公司再印,如果贵公司宗教系列丛书中需要佛教作品,这一本般若心经蠡解可交由贵公司出版……”

 继之久大文化公司的编辑甘芳兰小姐在电话中洽谈,表示愿意把这本心经蠡解编入宗教系列丛书,随之又寄来了合约书,合约中列出了着作者的权益版税若干,赠书若干等等,但签约后,版权即归属久大公司所有。

 老实说,我写佛学文稿的目地在于流通,不在稿费或版税,我同意久大公司出版心经蠡解,是感于该公司的诚意,也希望这本书广为流通,我若接受该公司版税,虽然有一笔钱好拿,但扼断了其他佛教文化机构印行的机会,所以我在电话中向甘编辑声明:这本书,我同意该公司出版,且谢绝版税,但附带条件是我保留版权,我有权同意任何佛教文化机构再印这本书,当然我也不会向任何印这本书的人收取稿费或版税。

 久大文化公司的甘编辑颇能谅解我的用心,双方达成协议,甘编辑希望我能写一篇序文印在书上。我近来俗务繁杂,执笔的时间较少,仍找出了一篇在菩提树月刊上刊登过的旧稿:“我信仰佛教的因缘”,并加上了四、五、六三节,说明此书出版的经过。

 末了,我借用一般佛书上常用的一段回向文,来作为此文的结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声极乐国。

于凌波

佛历二五三一年六月二十六日写于中和书斋

第一章绪论

一、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卷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而“辞约理着、文简义丰”的佛经,就是这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卷经,简短到只有两百六十个字,但却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大般若经二十万颂、六百四十万言的精要,全摄在这两百六十个字中。

 更推广来说,心经包括了佛教空有两大系统的思想,也网罗了人乘、小乘、以及大乘佛教的结晶。若熟读并了解一卷心经,就等于读毕了六百卷大般若经,亦可说具体的了解佛经要义。

 这卷经,由姚秦到宋代(公元400-1000年),前后六百年间,共有十一种译本。其译者如下:

1、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2、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唐三藏沙门义净译,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唐沙门菩提流支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唐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摩诃般若髓心经。

6、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7、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别本。

8、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9、唐三藏法师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0、唐三藏法师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1、宋西天译经三藏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以上十一种译本,均是同本异译。其中除第四、第五,即菩提流支及实叉难陀的两本译本散佚无存外,其余都摄入藏经。除译本外,有关心经注疏,历代以来不胜枚举,编入大藏经者即有七十二种之多。而千余年,深入民间,传布最广的,却是唐三藏玄奘法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卷经的译本全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二、

 译这卷经的玄奘法师,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人,他有胞兄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长捷,因之玄奘亦于隋代大业末年,年十三岁时在净土寺出家,为道基法师弟子。

 奘师幼年聪颖过于常人,出家后潜心经典,并周游国内,参访知识,发愿研究大乘佛学。是时国内佛经尚不完备,加以早年所译的经典,亦有隐晦难明之处,师决心西游求法,乃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冒禁西行,一路历经险阻,历时三年余,行程五万里,始入印度。

 奘师在印度偏历诸国,广学圣教,通达各种语言文字,所到之处,受到僧俗的欢迎和优待,师曾于那烂陀寺,从佛学泰斗戒贤论师受唯识宗旨,学瑜伽师地论诸大乘经典,履次参加辩论大会,均获胜利,并升任副主讲。

 师留印度十余年,游历三十余国,于贞观十九年返国,携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太宗皇帝召见,慰劳甚厚,勒住弘福寺译经,先后译出经论五十七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于中以大般若经六百卷最为杰出。并着有会中论、破恶见论、真唯识量、八识规矩颂传世,他一生宏扬唯识教义,成为唯识宗初祖。

 师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圆寂,寿六十五,高宗皇帝闻之大哭,谓“我朝中失了一件国宝”。葬于长安白鹿原,出殡之日,士女送葬者数万人。

 这卷般若心经,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在长安终南山翠微宫译出来的。

三、

 玄奘法师这卷心经,虽然千余年来,在民间流布最广,家喻户知,但由于其“辞约理着、言简义丰”文字过于简略,含义过于高深,在佛经中是一卷“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经文,所以读诵的人虽多,而了解其深妙义理的甚少,一般社会人士,知道这卷心经,而不解其深义的,往往断章取义,误解曲解,闹出许多笑话来。

 譬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本是因缘所生法,缘起性空,而性空相有的圆融妙义,但是有多少人把“色”说成女色,把空说成虚无或没有,甚而以此曲解谬论,作为对佛教或出家人揶揄的材料。

 其实,不要说是佛法中深妙难解的空义,即是普通佛学名词,如“四大”、“五蕴”等,又有几个人能够了解?包括高级智识分子在内,都把“四大”说是酒色财气呢!

 甚至于佛门修行的人,天天读心经,诵心经,而了解经义的人也为数不多,着有五乘佛法与中国文化的朱镜宙老居士,生前曾告诉我一个笑话,他说他早年在台北寄居某寺庙时,有佛门居士向他借“多心经”,把般若波罗蜜多的多,加在心经二字的上面了,他还听到过有人讲心经,把经中的“舍利子”,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解释成:“舍是房舍,比人四大五蕴的色身,利子、是舍中本来的一点灵光,是形骸的主人……。”这不是笑话,我也听到过有人把“舍力弗”,就是舍利子的另一译名,解释成“从前有一尊古佛,号称舍利佛……”。

 按说心经注疏有七十余种之多,如果看不懂经文,可以看注疏,又何至于闹出笑话来?其实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原来古德注经之时,倘没有现代通俗的白话文。并且多数古德注经,是“以经注经”,是引证别的经上深奥难解的经文,来注解这本经上深奥难解的经文,注解的是字字珠玑,绝对正确,问题是现代读书的人,国学程度不足,以致未看注解前看不懂经文,看了注解后更看不懂注解。这不是古德注的不好,实在是末法时代众生、钝根劣智,领悟不了。再者,由于时代变迁,语言文字中的词汇也随之改变,多数的现代人,连古文都读不通,又那能看得懂“言含万象、字括千训”的佛经?

 我们且自心经中举出两个例子来看:如“五蕴皆空”一句,古德的注解是:“蕴、积集义。五蕴者,一者色蕴,二者受蕴,三者想蕴,四者行蕴,五者识蕴。”

 注的是绝对不错,问题是读经的人,不但不了解什么是五蕴,同时也不了解什么是色、受、想、行、识。这样的注解,看了岂不是照样不懂?

 再如一个“空”字,古本注解是:

 “空,因缘所生法,无究竟之实体曰空。大乘义章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空者,湛然清净,廓尔虚明、蕴者诸法,了无生处,亦无灭处,是真空实相也!”

 像这一类的注解,不要说一般社会人士看不懂,就是天天在佛堂念心经的人也不见得全懂。这就是使人对佛经误会曲解的原因。

 因此,我想如何以浅明易解的文字,把心经的要旨介绍给大众看,我不敢说是注解,更不敢说诠解出心经的精微妙义,只是把心经中的术语名相解释出来,以减少社会人士对心经的曲解和误会,这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动机。

四、

 读心经,要能把握要点,心经中有三点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先为介绍出来:

1、心经的根本思想,是强调“般若”,无分别智的妙用。般若的一贯主张,是否定一切差别观,而说万法皆“空”的理,以般若正智,体认我人四大五蕴假合的身心,以及我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了知四大苦空、五蕴无我。以破除我人对于我、法的执着,以获得身心的解脱和自在。

2、心经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五蕴皆空”。五蕴中的色、心二法,摄括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不能一一列举解说,故归纳之为色、心二法,即物质的与精神的活动。但若开展来说,由色、心二法可开展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再开展来说,五蕴摄尽百法,如果对这层层名相无所了解,就不可能了解诸法皆空的意义。

3、心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空”字,由“五蕴皆空”的空,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以至于“诸法空相”的空。“空中无色”的空,心经中七空、八不、十九无,全是空义,先要了解这个空字,才能了解心经,但要了解“空”义,自粗浅的地方说,先要由佛教的基本思想“缘生观”了解起,以次了解“缘起性空”,因缘所生法的空,最后体认胜义空与假名有的中谛观,才能认识空义。

 如果往究竟的境界说,菩萨心上不着一物,妙湛圆寂,万境俱空,真如理体中非有之有,谓之妙有,非空之空,谓之真空,真空是大乘至极之空,又曰性空,那是“究竟涅盘”的境界,究竟涅盘是圣者所证的极果,那就不是世俗的语言文字所可诠解的了。

五、

 历代注经,有一套固定的格式,那就是必先判科目,以提示纲宗。这种办法,始自晋代的道安法师,道公根据佛经中的初、中、后三义,把每部佛经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后人把这种分法称之为“弥天高判,古今同遵”。

 序分,是叙述佛讲此经的缘由;正宗分,是阐明全经的要义;流通分,是讲完此经,必使此经辗转流通于后世。科判之后,再依次释经题,释译题,判经文,一层一层的解释下去。例如金刚经,开头的一段: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就是序分,经文最后一段:

 “佛说是经巳,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就是流通分。

 但是,玄奘法师译的这卷心经,却只是正宗分的经文,没有开始的序分,和末尾的流通分,所以一开始就是: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实,考证别的译本,都有序分和流通分,例如般若共利言等所译的心经,开头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这是序分,在序分之后,还有一段经文,是:

 “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五蕴性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下经文与玄奘法师所译者相同。

 在经文末段,“说般若波罗蜜多咒”的咒语之后,还有一段原文是:

 “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说已,即是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干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是两种译本的不同之处,至于此经虽是观自在菩萨所说,但既经佛认可,自然视同佛说。

 由注经科判,说到译本异同,现在还是回到本题。正式注经,要依古德注经成例,惟本文只是“读经报告”,解释经中名相,所以按照预定的题目写下去,就不依照注经的科判来写了。

六、

 在讨论本经经文之前,应先把经题中的这个“心”字,加以解说,原来心的种类和意义颇多,略举数则,以见一斑:

1、肉团心:肉团心在我人的胸腔之中,即生理学上所称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压衔血液,使血液循血管流行全身,以供给身体各部组织的营养,这是物质的心,与心经的心无关。

2、缘虑心:这是我人的第六识,意识的作用,是攀缘六尘外境的妄心,这颗心,终日昏昏扰扰,随尘触境,起灭无常,若离尘境,此心本无。正如水上波浪,遇风则起,风静则灭,随风起灭,本无自体,它也不是心经上所称的心。

3、思量心:这是我人的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末那识恒审思量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计执五蕴假相,执为实我实法,人生的种种烦恼,皆由此执着心而起,但此心也不是心经所指的心。

4、积聚心:这是我人的第八识,阿赖耶心,此心又称藏识,它藏着我人无始以来,各种善恶功能的种子(业力),这种业力遇缘则变起根身器界现象诸法,所以此识心是我人生死流转的根本,此心具有真妄两体,妄的是这个虚幻的阿赖耶识,真的就是妙真如心,所谓真妄同源,即指此积聚心而言。

5、妙真如心:此是我人自性清净之心,与佛性法身,圆成实性,如来藏心等同体而异名,它圆光寂照,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平等周偏,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没有什么生死烦恼;它离诸迷情妄相,无诸尘劳垢染。非一切法,而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之建立,这才是本经题所称的“心”。

关于此“心”,后文中尚有细述,此处暂从略。惟就此经立名而言,除了指我人的妙真如心之外,亦可作比喻解。佛说大般若经,有文二十万颂,每颂四句,卷至六百,而本经撮其要略,取其菁华,故云“心”经,盖心者,菁华之意也;又,心为中心义,此经乃全部般若经的中心,寥寥二百余字,摄般若精义于无遗,故曰“心”经。至于经文中“般若波罗蜜多”六字,将于下章解说。

第二章般若波罗蜜多

一、

 本经经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经文一开始,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由此可见,这般若波罗蜜多六字,在本经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六百卷大般若经,讲的就是般若。心经是大般若经的菁华,讲的当然也是般若,所以要读诵心经,要研究心经,先要由这六个字了解起,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但在了解这般若波罗蜜多六字之前,先要把说本经的“观自在菩萨”作一介绍:

 观自在三字,是梵文Avalokitesvara翻译过来的。唐代以前,译经者把Avalokitesvara译为观世音,唐代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

 观世音这一名号,出自妙法连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文中说: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名号,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译为观自在者,观是观照,是以能观之智(观在此处是了达的意思),了达诸法皆空,因而获得解脱,解脱即是自在,故名观自在。此一名号,是依菩萨修证功夫而建立的。因为菩萨行深般若,能以甚深胜慧,照见五蕴身心性空,度脱一切苦厄,故称自在,因之在本经中,称为观自在菩萨。

 至于菩萨二字,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有情识、情爱、情见的众生,是指人及一切动物而言,但在习惯上多单指人类来说的,菩提萨埵,合译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有情以觉他;上求菩提─佛果,下求萨埵─有情。我国人说话好简略,不称菩提萨埵,而称菩提。

 事实上,在我国民间,一向都称这位菩萨为观音菩萨,传说是在唐代时,因避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名讳,略去了观世音中的世字而流传下去的,这位菩萨,与我们阎俘众生特别有缘,他悲愿深切,在阎浮世间,随类现身,寻声救苦,所以称为观音或观世音。自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来,我国民间,可能有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但是没有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诚所谓“家家阿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可见这位菩萨在我国人心中的地位。

 人人都知道这位菩萨,但真正了解这位菩萨的人实在有限,所以要再解释几点如下:

1、观世音菩萨不是中国古代的人,也不是这个地球上的人,他是三界外的大菩萨,他在我国民间“随类现身,寻声救苦”,那是菩萨随缘度化众生的悲愿,民间传说妙善公主出家的故事,那只是小说家言。

2、观世音菩萨现居菩萨位,其实他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他倒驾慈航,示现西方极乐世界做菩萨,辅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将来在极乐世界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3一般人都以为观世音菩萨是女性,这是错误的,在许多佛经中,称这位菩萨为“善男子”,本经的别译本也是如此。在唐代以前的观世音菩萨塑像或画像,都是“丈夫相”,是有胡须的。民间因这位菩萨寻声救苦、多现女身,所以才有了女身的塑像或画像。其实,十方三世的佛菩萨,根本就无所谓性别问题。所谓性别男女,只是我们娑婆众生的执着分别罢了。

 现代我们再就观和自在三字加以解说。观有三种,即空观、假观、中观。空观者,是以般若妙智,首观一切外境,皆是缘起假相,当体即空,本非实有;次观自身四大假合,终归坏灭,本无实我;再观六识妄心,生灭无常,离根尘外,本无自性,这是空观。

 假观者,是用般若妙智,观一切外境,虽了达空义,而不废缘起诸法,随物随缘,而于一切境上不生执着,是为假观。

 中观者,用般若妙智,观一切法,皆是中道,彻证性相不二,色空不异之理,不取不废,圆融无碍,正如金刚经称:“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这“如来说第一波罗蜜”是假观,“即非第一波罗蜜”是空观,“是名第一波罗蜜”即是中道也。

 自在亦有三种,一是观境自在:即菩萨用般若妙智,了达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二是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彻照五蕴皆空,了无障碍。三是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亲证法身本有,从体起用,一切神通作业皆自在,能随缘起感,分化无碍。

 以上三者,观境,是所观之境自在;观照,是能观之智自在,此二者属智、属因,是自利;作用,是度生自在,属悲、属果,是利他。此即所谓“悲智双修,自利利他。”

 自本经文中说,观自在菩萨圣号,观自在三字是别名,菩萨二字是通名。别名者,是这一位菩萨所专用;通名者,是十方三世菩萨所共用。

 介绍过观自在菩萨,我们来研究“般若波罗蜜多”六字。

二、

 般若波罗蜜多六字,包括两个佛学术语,即“般若”和“波罗蜜多”,兹先解释般若:

 般若,本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梵文即印度文,因印度人自称是“梵文”的苗裔,所以他们的文字称梵文,语言称梵语。般若二字,若以中国文字来翻译,勉强可译为“智慧”。但经文中何不直译为智慧,而仍保留梵音称为般若呢?因为智慧二字,只诠解出般若一部分意义,而不能代表般若全部深远妙胜的意义。

 原来“般若”所表达的,是正智,是真智妙慧;而智慧所表达的,是聪明,是“世智辩聪”,世智辩聪有邪有正,不能与真智妙慧的般若相比,所以根据翻译中“尊重不翻”的规则,保留般若的原音。

 原来古人翻译梵文佛经,有所谓:“四例译经”,及“五种不翻”的规则。四例译经:一是翻字不翻音,即译字音不译字义,如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二是翻音不翻字,即是译出字音而保留原字,如卍字、音“万”;三是音字俱翻,即是译成中文的佛经;四是音字俱不翻,如梵本佛经。

 五种不翻者:

一是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一字,为佛之尊号,含义太广,不翻。

二是秘密不翻,如佛经中的神咒。

三是尊重不翻,如般若二字。

四是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字。

五是此方无,不翻。如印度的庵摩罗果,中国无此种水果,不翻。

所谓不翻,是不翻其字义,而译其字音。所以“般若”二字,就是根据“尊重不翻”的规则,而“翻字不翻音”,保留其梵音“般若”。

 波罗蜜多,也是梵文音译,波罗的意义译华文为“彼岸”,蜜译华文为“到”,多字是语尾拖音,如我国文字的“矣”或“了”等虚字,波罗蜜多四字合起来说,就是“到彼岸矣!”,或“到彼岸了”的意思。

 到彼岸,是一种比喻,有如渡河者须乘舟筏,才能由此岸到彼岸。而学道者须乘般若正智的船,渡到彼岸去。这是说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迷妄执着,受诸苦恼,如果信仰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乘着般若正智妙慧的船,渡过生死烦恼的中流,就可到达寂静妙乐的彼岸。

 波罗蜜多共有六种,称为“六波罗蜜”,亦称“六度”,以六波罗蜜能度“六蔽”,故称六度。六蔽又是什么呢?是蔽覆我人真如佛性,即妙真如心的六种东西,名称叫做悭贪、毁犯、嗔恨、懈怠、散乱、愚痴。这六蔽,惟六波罗蜜能度之。六度的名称如下:

1、檀那波罗蜜:译为布施,能度悭贪。

2、尸罗波罗蜜:译为持戒,能度毁犯。

3、羼提波罗蜜:译为忍辱,能度嗔恨。

4、毗梨耶波罗蜜:译为精进,能度懈怠。

5、禅那波罗蜜:译为静虑,能度散乱。

6、般若波罗蜜:译为智慧,能度愚痴。

 在六波罗蜜中,以般若波罗蜜为根本,前五度若离般若,则成世间有漏法,如瓶之有孔,不能储水,称为有漏,若有般若为五度首脑,则成为出世间大乘无漏法,故说到般若,即总摄六度,盖般若即六度之代表也。

三、

 般若与智慧,有着显着的不同。般若是真智妙慧,智慧是世智俗慧。般若是形而上的“道”,苦集灭道的道,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道。而智慧只是世俗的聪明。聪明用之于正,亦是世间善法,可以为社会上造十百千万人之福;但若自反面来说,一些知见不正、思想错误的聪明人,机诈百出,巧言令色,在社会上做起坏事来,比愚笨的为害更深。因此,这浅薄的世智俗慧,与清净无染的般若是不能相比的。大智度论称:“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称。”又云:“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上。”

 在佛学中,明白真理,认清事实,叫做智慧。也可以说: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又智则明了外境,慧则明了自心。了知吾人四大色身、宇宙万有,皆是缘起幻相,没有实法实我;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证得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这才是真智妙慧。更进一层说,所谓般若,乃是诸佛菩萨亲证的,诸法实相的圆明本觉智;也是离一切迷情妄相的清净无分别智;也是通达一切法性自空,而无所得的真空无相智,这岂是浅薄的世智俗慧所可比拟的?

 在实相般若最高的理体上,是第一义谛,原无种类可分的。但在行者所证悟的程度深浅,和般若的性质而言,则有下列的分别:

1、二般若:是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又称我空般若,是声闻、缘觉、及初心菩萨三乘共证的方便般若;不共般若又名法空般若,是上位菩萨法门,不共二乘所修的。也就是说,修我空观,了达万法当体即空,但证空以了脱生死,是三乘的共般若。修次第三观及一心三观,了达万法当体即是真如实相,证中道理,能从空出假,由解脱而入世利生,这是大乘菩萨所修的不共般若。

2三般若:共般若与不共般若,是以行者证悟程度深浅而言;三般若,是以般若的性质而言,分述如下:

1、文字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以其亲证的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众生使之解悟者,称文字般若。自狭义说,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文字般若;自广义说,非仅佛经上的文字,凡一切语言动作,能表示意义而令人启发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时以音声为文字,历代祖师以擎拳竖拂为文字。以至于由人心的思想观念,变现一切境界之相状,而能令人启悟者,都可称之文字般若。

2、观照般若:观有能观与所观,能观即能观照之智,所观是所观照之境。亦即谓行者修观时,心光内凝,照了诸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由空妄相而见实相,以实相由观照而得,故谓之观照般若。

3、实相般若:实相,即诸法如实之相,这种实相之相,体本空寂,境自如如,是诸佛菩萨所证的境界,不是我辈凡夫之心所能想像,也不是世俗的语言文字所能诠释,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如果勉强以文字说明,约可说:一、实相无相:实相是离一切虚妄之相,无一相可得,故曰无相。二、实相无不相:实相是具足一切万法功德之相,万法皆实相,故曰无不相。三、实相无相无不相:实相虽离相而本体不空,虽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在一无所有的真空中,诸法却历然存在,这是实相般若的境界。

 概略的说,般若,是在否定一切差别观,而超越相对,直接透观万法即空的智慧。以般若的立场说,不独我们的常识世界非真如实相,即佛学上所认为的客观的要素,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也只是一种现象的假名,而不是其物体本体的存在,所以才有下文“五蕴皆空”的结论。

四、

 在我们了解了“般若”和“波罗蜜多”两术语后,我们进一步讨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的意义:

 先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行字。这“行”,是观行、是功行,也是修持的修行。修行有修小乘行与修大乘行。小乘行修四圣谛、十二因缘,证阿罗汉、辟支佛果;大乘行修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求证佛果。

 “行深”的深,是对浅而言,是表示功行的程度,小乘的声闻,缘觉行者及权教菩萨,修人空般若,共般若,但破我执、未破法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功行尚浅;大乘菩萨、修法空般若,既破我执,又破法执,既见于空,又见不空,以至空空。如此则三惑:见惑、思惑、尘沙惑─圆断;二死: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永亡,证入中道实相第一义空,这是大乘菩萨修的不共般若,故名“行深”。

 再者,在三般若中、文字般若是解悟,观照般若是修持,惟有实相般若,才是大乘菩萨亲证的境界。因此,自三般若而言,修文字,观照二般若,是行浅;证得实相般若,是“行深”。

    复次,自般若正智一谛三观而言,以般若能观之智,修空观成,断见惑、思惑,即证得一切智;修假观成,断尘沙惑,即证得道种智;修中观成,断无明烦恼,即证得一切种智。般若的能观之智是因,而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是证得之果。惟证得一切或道种智时,功行尚浅,到圆证三智,才称“行深”。

    因此,观自在菩萨,行六度万行,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观,证一体三智,断无明烦恼,证究竟涅盘,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至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这个“时”字,是指观自在菩萨,在过去因中,修习甚深般若,证得究竟涅盘,功行圆满之时;也就是实相般若现前,能所两忘,智境不分之时;亦即是证得实相,听观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但切勿误会是观自在菩萨,尚在、或正在修习甚深般若之时,因为观自在菩萨,早已圆证三智,究竟涅盘,居妙觉位的大菩萨,故不能说是尚在或正在修习甚深般若之时也。

    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圣者观自在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圆满,实相现前之时,照见……”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第三章四大、五蕴、五蕴皆空

一、

    心经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八大人觉经也说:“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

    现在我们来讨论、这四大、五蕴究竟是什么?“四大”何以苦空、“五蕴”何以无我?阅读心经,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则对心经要义可以了解过半,同时对于我人平常所执着的这个色身幻心的我,以及唯识所现的所谓宇宙万有,多少也会看得淡一点。

    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主要的用意,是在要我人认清宇宙人生的真象,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由,而尤其重要的,是要我人明心见性,认清我人本来面目。我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那就是人人具有的真如佛性。

    我人所具的佛性,和释迦牟尼佛并无二致,只因无始以来,为根本无明所覆蔽,使我们万德万能的佛性不能显现,以致我们的一颗妄心,执着这四大五蕴假合之身,认为是真实常住的我,为了“我”的生存与欲乐,就有名利声色的需求。为了达到需求的目的,因而心生贪嗔痴慢诸恶念,身有杀盗淫妄诸恶行,在各种虚幻不实的欲望缠缚下,迷失了真实的自我。这覆蔽我人真如佛性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本文的题目──五蕴。

二、

    五蕴是什么?就是构成我人身心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五蕴。大般若经称:“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

    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聚,蕴是盖覆的意思。指此五蕴能盖覆我人的真如性体,有如浮云遮月,微尘蔽镜。阴是贼害的意思,指此五阴能贼害我人的性德。聚是积聚的意思,谓集此五聚,以成我人的色身心识,也就是说,所谓“我”──包括我的肉体和我的心理活动,全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类要素组成的,现在再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类是物质组合类,叫做色蕴。色,是质碍的意思。大乘五蕴论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是说色蕴含有“四大种”及四大种组合而成的色。色质的特性是什么呢?大乘阿毗达摩集论谓:“问:色蕴何相?答: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

    色、又称“众微聚”。是积聚“众微”,成为有形体可见,可触知其存在,但以时间或其他因素,而会变坏的东西,如果以现代的词汇来说,就是相当于物质的意思。

    那么,四大种又是什么呢?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是指坚、湿、暖、动四性。称为“大”者,以其“遍及于一切色法”──普遍的存在于任何物体中,所以称大。也就是说,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分别指自然界的山石大地,溪涧河流,日光、风力而言,这是一种归纳法,把宇宙万有,归纳之为坚湿暖动四性,这与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类似。五行学说,是把宇宙万有,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性之中──如火性炎上,水性润下,木性四方扩展,金性集中凝聚,土性平坦不倾。

    何以见得四大遍及于一切色法呢?我们以地球为例,地球表面的山石大地,以坚为性,属地大;掘地得泉,以湿为性,是水大;地球内部有岩浆,温度极高,以暖为性,是火大;地球与其他星球间各以引力互相吸引,维持一定轨道,以动为性,是风大。

    我们再以自然界植物为例,植物的枝干属坚性,体内的水分为湿性;植物吸收土壤中营养,藉新陈代谢而发育,是暖性;吸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

    万物皆具有坚湿暖动之性,人的身体也是四大组合而成,是否具此四性呢?大方广佛了义经上说: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液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气归风。”

    四大组合了我们的身体,也组成了我人五种感觉器官的“根”──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与根相对外境的“尘”──色、声、香、味、触五尘,和一部分我人心理活动上的思想、意念、或观念上的对象“法尘”。因此,色蕴不但包括了宇宙间有形体可见的“物质”,同时也包括了我人的身体,所以佛经中把人体称为“色身”。把宇宙间的物质形相称为“色相”──现代社会上把以姿色悦人的女人叫“牺牲色相”或“出卖色相”,又是错把色蕴的色,认作女色的色了。

    人体是四大和合而有的,所以最胜王经云:“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此身”。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所以,色蕴是四大的总名,四大为色蕴所包括。

三、

    五蕴中的第二类蕴,是我人心理上感觉的组合,名“受蕴”,受是领纳的意思,是指我人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时的感觉。如眼、耳、鼻、舌、身、意(人的前六识),与相对之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接触下所引起的感受。这种感受有“违情境”的苦受,“顺情境”的乐受,和“中庸境”的不苦不乐受三种。也有加上忧、喜二受称为五受的。

    第三类蕴是我人心理上识别的组合,名“想蕴”。想蕴是“于境取像为性”,这也是由内在的六根,和外境的六尘相接触而生起的。它的功能是认识外境,有所辨别、想像,而后表现于身、口,构成身心活动。

    第四类蕴是“心所有法”的组合,称为“行蕴”。行是“以造作为义”,也就是我人的一颗杂乱妄心,念头前灭后生,此落彼起,片刻不停,有如行路一样,两足互相起落。这个心识,与外境接触后,立即产生善念、恶念,或贪、嗔、痴、慢等念头。

    行蕴,在五蕴摄百法之中,摄有“五十一心所有法”,和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此处不再详述。行蕴包括了我人心理上善与恶的意志活动,此意志的活动,由“行”而造“业”,这“业”,就是支配我人生命的力量。

    行蕴和受、想二蕴一样,也是由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而产生意念。所不同者,受想二蕴不是意志活动,不产生“业果”,而行蕴的意志活动则产生业果,此业种储藏我人的阿赖耶识中,待机而起现行。

    第五类蕴是知觉的组合,称为“识蕴”,识是“以了别为义”事实上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接触,所产生的认识作用,识有六种,称作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里有一点要辨别清楚的,就是前五识,只是一种知觉,它只察觉某一事物的存在,而并不能辨认事物,例如眼根接触到一种颜色,眼识立即察觉到有某一种颜色的存在,而何以是此种颜色,是意识中想蕴的作用,耳根与声尘接触,耳识只能听到声音,而辨别其声音内容的,也是意识中想蕴的作用,前五识任何一识发生作用,意识则同时俱起作用。

    在小乘佛教中,祗讲到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而大乘法相宗在六识之后加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末那识也译为“意”,但恐与第六识混淆不清,故保留梵音。此识为意识之根,它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中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所以它的特性就是“执我”和“思量”。

    阿赖耶识又藏识,它是真如佛性与妄心的混合体──也就是佛性为无始无明所覆蔽,起惑造业,成为我人生死流转的根本。

四、

    四大五蕴,已如上述,五蕴和合,构成了我人的色身与心识,我人执此身心,认定是真实的“我”,有了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我,而后有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宇宙万有。事实上,五蕴不但构成我人身心,也构成宇宙万有,我人所执为真实的宇宙万象,事实上是以五蕴中的“识”为主观的识体,而以“色、受、想、行”四蕴为所认识的对象而有的。

    色蕴是物质,受、想、行三蕴和识一样,是心理活动,但何以受、想、行三者也列为“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呢?大乘阿毗达摩杂论中这样解释:

    “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说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余蕴计执为我所。”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般人以为眼、耳、鼻、舌是我的,色、声、香、味是我接触的;我感觉故“受”是我所有,我记忆故“想”是我所有,我意志活动故“行”是我所有,这四种物理的及心理现象,都是由“我”观察它认识它,所以都是“我所”,而能观察能认识的“我”是什么呢?祗是心理活动的“识”,所以说识是主观的我能认识的识体;色、受、想、行是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宇宙万有。

    宇宙间,有形形色色无数个“我”,也有包罗万有的种种现象,但心经上何以说:“五蕴皆空”呢?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法”。佛经上说:“凡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无实体,故谓之空。”──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在下一节再详解,且说这五蕴,只不过色、受、想、行、识五者组合的一个“假名”,即是色、受、想等,也是众缘和合的假名(如色因四大而有),既是假名,自然没有实体,譬如我们说树林,说军队,树林是因众树而得名,伐去子树,也就没有了林;军队是集众兵而得名,遣散了兵,自然也没有了队,五蕴是色、受、想等组合而有,到了“四大分离”──譬如人死了,色尚消失,何来五蕴?因此,大庄严经就五蕴虚幻不实的性质,称:“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

    聚沫:是水面的小水泡,因风力而时聚时散,这好比我人的四大假合之身,无始以来,在生命之流里,头出头没,辗转轮回。水泡:是水面的浮沤,投石入水,产生水泡,而转瞬消失。阳焰:是烈日照射下地面反光,有如溶溶水影,行者思水,急行追逐,毕竟无水可得。芭蕉茎心虚脆,遇风即折。幻事就是戏法,变来变去,全是假的。这四者,是形容我人一颗妄心,前念未灭、后念已生,攀缘不断,而皆虚幻不实。

    以上是以佛法立场来看五蕴皆空,如果说得还不够明白,我们再以科学的立场来看看。

五、

    自科学的立场来看人生,所谓“人”,是男女交合,精子卵子结合受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成长,怀胎足月,降临人间,然后以母乳和食粮为营养,而成长茁壮,成为一个圆颅方趾的“我”。可是,这个我,若以化学方式分析一下,不过是碳、氮、氢、氧、硫、磷、铁、钙等十五种元素而已。

    或者有人说,人岂可以化学方式分析?好!我们丢开化学,自生理学上来分析。生理学的智识告诉我们,精子卵子结合受胎,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发育成长,由同类细胞积集而成组织──如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由功能相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如心、肝、脾、肾;再集数种器官构成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再由各种系统组织成“我”──相当于五蕴中“色蕴”部分,也就是“肉体的我”。

    至于“精神的我”,生理学上说是大脑的作用,大脑司思考、记忆、理解、判断……我们姑且承认大脑就是精神的我(其实大脑只是工具,若是没有生死流转的“识体”──阿赖耶识,大脑是不会发生作用的)由肉体的我加上精神的我,构成一个完整的“我”。

    我们且看,为了要维持我肉体的存在与健壮,“我”要一日三餐补充营养──包括蛋白、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他命,为了要满足我精神的快乐与欲望,“我”要名誉,“我”要地位,“我”要权力,“我”要财富……为了我身心的满足,我不得不努力,不得不竞争,甚至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排除开挡住我去路的人……。

    可是,如果“我”能够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所谓“我”,到底是什么?是这个身高一七0公分,体重七十五公斤的肉体是我,还是这颗幻生幻灭、欲望无穷的妄心是我?如果肉体是我,我肉体中细胞的寿命只有几星期到几个月,毛发爪甲的代谢更为明显,旧细胞不断死亡,新细胞不断产生,如此看来,十几的我全然不是五岁的我,三十岁的我也全然不是二十岁的我,到底何时的肉体才是真正的我?

    如果说,“现在”的肉体才是“我”(其实,我们说到“现在”,“现在”就已经过去了) ,那么,是头颅是我?是四肢是我?是心脏是我,还是身躯是我?如果说,现在这个完整的身体才是我,老实说,现在这个完整的肉体,只不过是吃下五谷食粮,吸取其中营养,而后排出尿液粪便的臭皮囊罢了。

    如果说,肉体不是我,精神──心识活动才是我,那么请问,我们心识的喜怒哀乐,转变无常,究竟喜时是我?怒时是我?哀时是我?乐时是我?幼年的我天真无邪,一片童心;少年的我蒙眛无知,充满幻想;青年的我努力进取,慷慨热情;老年的我悭吝自私、冷漠保守,这样看来,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儿童是我?还是那个蒙眛无知的少年是我?是那个慷慨热情的青年是我?还是这个悭吝自私的老人是我?

    青年男女相爱时,海誓山盟,誓同生死。转眼间反目成仇,你分我的尸,我毁你的容(报纸上的真实材料),如此说来,是相亲相爱时那个情圣是我?还是辣手摧花时的这个恶魔是我?可怜我人的一颗妄心,刹那刹那,变迁流转,起惑造业,苦海沉沦,而我人竟认贼作子,执定这一颗妄心就是“我”,岂不是可怜亦复可笑。

    这样分析起来,由肉体到心识,皆是虚幻不实,毕竟无我可得,那么,“我”究竟是什么?照你这样说,岂不使人惶惑恐怖?

    不然,佛法中说无“我”,只是在破除我人的执着,事实上,虽然无“实体”之我,毕竟有“假相”之我,岂不闻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佛法原本是不执“有”、不执“空”的中道哲学。

    如果说“我”只是一个“假名”,恐怕也有人不能接受,其实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一个真实常在,称做“常乐我净”的“我”的,只因我们平时物欲蔽心,迷失自己,以致不认识他而已,这个常乐我净的我究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释迦牟尼世尊,往昔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得道之际,即说;“奇哉奇哉,世界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显现。”

    释迦牟尼佛所说众生皆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也就是我人的真如佛性,只为无始以来,真如佛性为无始无明所覆蔽,才使我人迷失自我,由万德万能的佛性,变为起惑造业的妄心,圆觉经上这样说: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恶,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缘心可见。”

    善男子,善女子,我费了不少笔墨,写了多张稿纸,诸位看后,不知对这“五蕴皆空”的空,可有一点领会?

第四章  度一切苦厄

一、

    本经经文,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之下,接着说:“度一切苦厄。”在此,有两点值得讨论。一、何以“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二、“一切苦厄”是指那些苦厄?现在先自苦厄说起。

    照字义解释,逼恼身心谓之苦,艰难危险谓之厄。无可否认的,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有说不完的苦厄,自个人来说,有排遣不尽的痛苦与烦恼;自环境来说,有经历不完的艰难与危险,由一个老笑话中,可以看出人生的苦难:

    传说早年间,某人穷途末路,无以为生,他偷得一袭僧衣穿在身上,想冒充出家人向农家化缘,到得一家门口,这一家只有一对孤苦无依的老夫妇,正在为生计而烦恼,看到出家人来到家门,忙请他入内,并恳请和尚开示。

    可怜这假和尚没念过佛经,那里会什么说法开示?但经不得老夫妇一再恳请,急得假和尚满头大汗,最后只说得两个字:“苦啊”他本是为自己的处境而叫苦,没想到那老夫妇忙不迭的接口道:

    “对,对,师父,是苦啊!”

    那假和尚饥肠辘辘,想到骗一口饭吃也竟这么不容易,不觉叹了口气道:“难哪!”

    那对老夫妇竟跪下叩头说:

    “师父,你真是活菩萨,都给你说对了,真是又苦又难哪!”

    由此可见,这苦和难,是娑婆众生共有的感受。

    众生有那些苦呢?我们是当局者迷,日在若中而不自觉知。释迦牟尼佛怜悯我们,以他的觉悟所得,告诉我们苦的名称和种类,使我们知道什么是苦?如何断苦?他所说的苦,散在于许多佛经中,譬如说,大智度论上说苦有两种,是内苦和外苦。俱舍论上说苦有三种,叫做苦苦、坏苦、行苦。大乘义章上说苦有四种,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苦章句经说苦有五种,在生老病死苦之外更加狱苦。涅盘经上说苦有八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释氏要览根据菩萨藏经,分析人生为十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受苦、忧苦、病恼苦、生死流转苦。瑜伽论更分析苦为十九种,名称繁多,不再一一列举,在此只提出二苦、三苦、八苦加以解说。

二、

    二苦的说法,出自大智度论。即内苦和外苦:

    一、内苦:内苦又分两种,即身苦和心苦。

身苦:就是肉体上的痛苦,像饥饿、痛痒、疲劳,这是生理上与生俱来的感受,人一生中无可避免的都会发生。

再说心苦,也就是精神上的苦,像嗔怒、憎恨、嫉妒、忧虑、悲痛、哀悼、恐惧、苦闷等,这种七情六欲上的变化,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这种精神上的苦,并不是穷人的专利,富有的人可能比穷人更多。

    二、外苦:外苦是我人生存环境上的苦,在古时候说,有虎狼猛兽的毒害,风雨霜雪的侵袭是苦。在现代说,社会上没有虎狼猛兽,但意外灾害──包括着机车汽车的伤人,飞机轮船的失事,电线走火、瓦斯外泄、空气污染、食物中毒、以及台风、豪雨等,在在威胁着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这又何尝不是外苦?

    俱舍论分析苦有三种,这三苦是:

    一、苦苦:是指我们这个以过去起惑造业的业因,所招感来的四大假合之身,本来已经是众苦交聚,而一生中又要遭受环境中的天灾人祸,生计上的逼迫熬煎,可说是苦上加苦,所以叫做苦苦。

    二、坏苦、这是说诸行无常,乐境变坏的苦。世间人,处顺境则乐,但俗谚称,十年风水轮流转,没有谁会永远在顺境中,难免有挫折失意的时候。顺境变坏,乐极生悲,其苦更甚,反不如穷苦人家,粗茶淡饭,习以为常,安分守命,也就不以为苦了。社会上,富贵人家,难免会有败落的时候;权倾一时,难免没有失势的时候;常胜将军,难免没有战败的时候;商场闻人,难免没有失利的时候。以至于赌场丧本、官场失意、情场失恋、家庭失和,这一切,都是坏苦的范围。

    三、行苦:行是流迁不停的意思,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流迁,环境转变。自人的身体来说,由幼小而健壮,由健壮而衰老,老而病,病而死,这是行苦,自人的心理来说,幼年的蒙眛无知,中年的雄心万丈,老年的空虚落寞,这也是行苦,以至于烈士迟暮、美人白头,其情之难堪,不是局外人所可了解。

    以上三苦,是自世间法来说的。若自出世间法来说:

人道、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所受之苦曰苦苦;

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禅天天人所受之苦曰坏苦;

无色界及四空天天人所受之苦曰行苦。

详细一点说,天道的福报较人道大得多,有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但福报享尽,终有堕落之日,且有五衰相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痛苦异常。

    天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四千大劫,天人以禅定力压伏此心,但到寿满定尽之时,妄心渐起、流动不息,终究堕落轮回,尔时生大懊恼,有如万箭穿体,其痛苦倍于世人。

    天道的苦我们凡夫看不到,我们还是来看看人间的八苦。

三、

    人生八苦,出自大涅盘经,这八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类苦,分述如下: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不必说十月胎狱之苦了,即以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阴道,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后,为外界燠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娇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有如皮鞭抽体,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因肉体上的痛苦而起的。

老子曰:“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一般人以为“生”是可喜可贺之事,人生痛苦的根源,皆由此“生”而起。

    二、老苦:出生之后,发育成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逐渐进入老境,生理机能衰退,这时过去劳累所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都一一发作了,尤以现代社会,子女远离膝下、老病孤独,其情何堪?

    至于老之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的美人,到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老妪,其心理上青春消逝的痛苦,尤甚于生理上的老苦,但是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呢?

三、病苦:婴儿呱呱坠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了不解之缘,由儿童期的天花、麻疹、水痘、脑炎;到成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肺结核;以至于老年的癌症、心脏病、风湿痛等等,在在威胁着人的健康。或者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层出不穷,只要有钱,还有治不好的病?其实不然,新药固然不断推出,而新的疾病也不断增加,古人说:“无药可延卿相寿”。岂能说有钱就可长命?退一步说,药物能治身体上的病,也治不了心理上的病。由于人心的欲望无穷,社会的竞争日烈,由精神紧张焦虑所导致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物所能奏效的?

四、死苦:有生必有死,法尔如是,谁也逃避不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壮志。再说,一生奋斗的成果、名誉、地位、权势、财富,以及妻子儿女等,一口气接不上来,这一切都与自己不相干了,这岂能令人甘心?

人到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映过脑海,对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会感到愧疚与痛苦。到这时,由痛苦恐怖而召感地狱相现,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途,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别离”,生离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老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又何尝不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也终有分别的日子,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这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法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相亲相爱的人,要生离死别,但相憎相怨的人,却偏又碰在一起;像一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人,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如能终生不见,岂不眼前干净?无奈社会人事,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相憎相怨的人,愈会被安排在一起,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日子,这岂不使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一个职位,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在化验室研究,但为了饭碗不得不坐在办公桌上画等因奉此,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莫说求不得,即是求得了,第二个新的愿望又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觉得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就有所求;求而不得,依然是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蕴积聚而成身心,前七苦皆由此身心而起,如火炽然;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而领纳分别,使诸苦变本加厉;相阴炽盛,想像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造下生死流转之因,而有生死轮回之苦。

    总之,娑婆世间,一切是苦,凡夫愚迷,不自觉知,不求解脱,甚至以苦为乐,如蛆之恋粪,这不只是苦,简直是悲哀呢!

四、

    上述八苦,前四者──生、老、病、死,由生理上的苦,这是人生必然的历程,任何人无以避免。虽然如此,但其中的差异却千差万别,各不相等;比如说,有人既富且贵,健康长寿;有人贫困微贱,多病夭逝;有人贫病交迫,而长寿不死;有人位尊多金,却偏偏短命;这是各人过去业力的招感,自己做不得主,即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三苦,是心理上的苦,也就是精神上的苦,这种苦,虽然各人不同,千差万异,但其为苦也则一;世间众生,有谁没有经验过──相亲相爱的人生离死别,相憎相怨的人却怨家路窄?又有谁一切称心如意,所求必得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说明了人生的缺陷。

    “五阴炽盛苦”,是总括身心诸苦而说的,乃现在起心动意,皆成业种,制造出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相续,牵连不断,无期痛苦,何日解脱?

    三苦八苦,已使人苦不堪言了,但在苦下面还有一个难字──就是苦厄的厄。这个”厄”,三界六道皆无法避免。佛经上说:三界众生,有三灾八难。三灾又有小三灾和大三灾之分。小三灾,是人世间的饥馑、瘟疫、刀兵;大三灾,是到住劫坏时,火烧初禅天,风打二禅天,水漫三禅天,整个小世界就沦于灾劫而毁坏。

    三界的八难,属于三途的有三种:即“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属于人道的有四种,即“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佛前佛后难,北俱卢州难”;属于天道的为“无想天难”; 外道人修持,生无想天,以定力压抑六识妄想不起现行,他们便以为已究竟离苦,但到定力衰退,烦恼种子又起现行,不免仍要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