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弃后苏墨汐全文:冷血的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21:12

港媒看女童被碾事件:冷血的中国人

2011-10-18 02:44:41 新快报

 

微博截图

 

 

■《羊城晚报》封面。

 

 

■《京华时报》封面。

 

 

■《东方日报》封面。

 

  想想那位拣垃圾的妇女,她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高难动作。不过是把躺马路中间的车祸受害者挪到了路边,大声呼喊求助。

  面对道德的需要,每个人都伸出道德援手,这也是我们呼唤平凡良心的原因所在。这一伸,不仅守候了自己的良心,也守住了社会的道德。

  《佛山日报》头版,微博引热论

  @马志海:向《佛山日报》致敬。在我看来,一味地怒骂,多少都是出于脱责和撇清的本能。集体反思,才是最可贵的品质和勇气。@吓杀人香:同城媒体说女童被碾轧中的18路人,“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个人觉得,让这18个人为整个社会的失信失德买单有失公允。当然此事确实暴露出他们人格中“小”的一面,但是谁能保证自己在此种情境下没有相同的软弱?置身事外并站在道德高地上攻击是最容易的事。我同意网友所说:这事我们人人都有责任。

  @陈凯蒂jasmine:这个头条并不好,“他们”指谁?就这18人吗?如果我们路过,我们又会怎么做?敢保证自己都会去救人?把自己高高挂起去批判别人,应该是“这一天,我们令佛山蒙羞”。

  @n多为什么:扪心自问,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真的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搭救吗?我们是非常需要提倡互助互爱,但是否可以很轻飘地按按键盘就说他们都冷血,因为你没有见过那样的场景,你没有见过一个血人躺在马路中间。他们的视而不见是绝对的天理不容,但我们简单的冷血来描述他们是否也过于轻飘。

  《羊城晚报》:街头血泊中的女童击中社会之痛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缺失,源于利益的过度强调,更源于自然的正义和基本的伦理被实质上否定。在当今社会,我们没有必要指责任何人见死不救,甚至,指责者本人一旦遇到类似的场景,也很可能再次见死不救。搭救路人是一种道德责任,所以我们需要先问问,这个社会还有道德义务吗?

  《京华时报》:女童被碾众漠然良心底线谁守候

  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而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依然有人会扶起摔倒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然后才是行为选择的对象。

  面对道德的需要,每个人都伸出道德援手,这也是我们呼唤平凡良心的原因所在。这一伸,不仅守候了自己的良心,也守住了社会的道德。

  《文汇网》:一位捡破烂的底层妇女会改变中国吗?

  想想那位拣垃圾的妇女,她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高难动作。不过是把躺马路中间的车祸受害者挪到了路边,大声呼喊求助,就是再加上个打120和打110,也不难啊。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那个拣垃圾的妇女那样,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会渐渐地好起来的。

  《网易》:别让狭隘观念阻塞自己心灵

  我们想去救人,又害怕“狗咬吕洞宾”,当这两种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其实更多的是在想我救人之后被诬陷怎么办?被索赔怎么办?

  公交司机救人反被诬告,因为一个小小摄像头还其清白。“彭宇”效应,已经根植在每个人的心底。好事,做?不做?两难!很大一部分人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我不去救人,后边的人会去救的。

  《凤凰网》:漠视女童被碾路人都怎么了

  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冷漠、人与人间的互不关心,把悲剧面前人们的无动于衷,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这些并非没有道理,但任何社会、任何风气,都是从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倘若每个人面临类似情况时,都能首先要求“我”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体制弊端不能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也仍然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东方日报》:冷血的中国人

  最先撞倒悦悦的司机,疑因压力自首,但仍毫无悔意,冷血得令人发指。他坦承当时知道撞倒人,但完全无意停車,事后逃到陕西西安,也一度坚拒自首。对于被他碾得奄奄一息的女童悦悦,司机显得漠不关心,直言:“我想她干嘛?她又不是我的孩子!”

责任编辑:AP0016 (本文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