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后不贤好看吗:疾病的转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28:57

疾病的转归

一、转归的概念

疾病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终将结束,这就是疾病的转归。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即疾病的结局。一般而言,疾病的转归,可分为痊愈、死亡、缠绵、后遗等。

正胜邪退,疾病向愈:正胜邪退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由于患者的正气比较充盛,抗御邪气的能力较强,或因及时地得到正确的治疗,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进而使病邪对机体的作用减轻或消失,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血、津液等的耗伤也逐渐得到恢复,机体的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疾病即告痊愈。例如,由六淫所致的外感疾病,邪气从皮毛或口鼻侵人人体。若机体正气不虚,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不仅能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使病变局限在肌表和经络,而且可在机体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下,驱邪外出,一经发汗解表,则邪去而营卫和调,疾病痊愈。

邪胜正衰,疾病恶化:邪胜正衰,是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由于邪气炽盛,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趋低下,邪气的致病作用进一步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则病情因而趋向恶化: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气血、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衰惫,阴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止而死亡。例如,在外感疾病过程中,“亡阴”、“亡阳”等证候的出现,即是正不敌邪,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此外,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若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正气不复等情况,则常常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遗症,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转归的形式

疾病的转归是邪正交争趋势及其盛衰的表现: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与邪气不断地进行着斗争.产生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种病理变化不仅关系到虚实证候,而且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在一般情况下,正胜邪退,则疾病趋向于好转而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恶化甚至死亡。病的转归除痊愈和死亡外,尚有缠绵、后遗、复发等形式,

(一)痊愈

痊愈,痊谓病除,愈谓病瘳:痊愈即病愈,是指疾病状态时的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紊乱消失,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阴阳气血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痊愈就是完全恢复健康,康复如初,即完全康复。痊愈是疾病转归中的最佳结局。疾病能否痊愈与痊愈的快慢,除依赖于病人的一般健康情况、抗病能力外,及时、正确、积极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外感风寒,邪气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若机体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不仅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使病变局限在肌表,而且正气可以驱邪外出,使疾病痊愈。若用发汗解表法治疗,使邪去而正气恢复,可对疾病的痊愈过程起促进作用,

在疾病痊愈过程中,包括病邪对人体作用的消除或终止,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完全消失,阴阳气血重新归于相对平衡状态。虽然暂时可能出现邪退正虚的局面,但最后终归恢复健康。

(二)死亡

生尽谓之死,“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素问·逆调论》)。亡,死也,死亡。死亡,是生命活动的断绝,是机体阴阳离决,整体生理功能永久终止的病理过程或结局。死亡,可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两类。生理性死亡,指享尽天年,无病而终,为自然衰老的结果。病理性死亡又分因病而亡和意外死亡。因病而亡,是各种疾病损伤,使机体气血竭绝,阴阳衰极而离决。意外死亡是指跌打、外伤、中毒、车祸等各种意外损伤所造成的死亡。病理性死亡是在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中,形成邪胜正衰,使疾病逐渐恶化而导致的一种不良的结局。

中医学根据形神合一的生命观,认为形存则神存,形盛则神明,形衰则神衰.形谢则神灭,神明则形安。得神者昌,失神则亡。死亡意味着形神分离,“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移精变气论》)。死亡,不仅是机体生命活动和物质生化的永久性终止,而且还要神气皆去。换言之,形谢而神灭,神去则机息,生命告终而亡,故中医学把亡神作为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传统认为,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频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目前,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并不意味着各组织器官同时死亡。因此,根据脑死亡的概念,把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三)缠绵

缠绵,是指久病不愈的一种病理状态,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的状态,是病理过程演变为慢性迁延性的表现。缠绵状态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由于在邪正斗争过程中,正气虽未至溃败,但已因邪气的损伤而削弱;而邪气由于经过正气的奋力抗争,也趋于衰微。因此,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非激烈性抗争的一种相持不下的病理状态。

缠绵状态下,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邪气也不能深入传变,从而使病变局限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具有病变表现不甚剧烈,疾病持久不愈的特点。在缠绵状态下,病势有相对稳定和不稳定的病理过程。其一,虽有缠绵,但病势稳定,;经正确治疗和调护,可向治愈方向演变,可视作疾病的一种结局。其二,疾病缠绵而病势又不稳定,且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或治疗和护理不当,则病势日趋恶化,乃至死亡。所以应积极进行治疗,设法打破缠绵状态的病理僵局,争取疾病的痊愈或好转。

(四)后遗

后遗,又称后遗症,是指疾病的病理过程结束,或在恢复期后症状体征消失,病因的致病作用基本终止,只遗留原有疾病所造成的形态或功能的异常。后遗与缠绵不同,后遗症是病因、病理演变的终结,是疾病的一种转归。而缠绵则是疾病的迁延或慢性过程,为疾病的自然延续。

后遗症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或功能异常,如肢体震颤、身体畸形、失语、痴呆、偏瘫等。其功能异常,包括脏腑经络功能障碍和精神情志障碍。此外,还有一种伤残,主要指外伤所致的人体某种组织结构难以恢复的损伤或残缺。如枪弹、金刃、跌仆、虫兽等给形体、脏腑造成的变形、缺失等,就属伤残范围。总之,后遗和伤残都是涉及疾病半永久性结局的概念。

(五)复发

复发,又名复病、再发,是指即将痊愈或已经痊愈的疾病再度发作。

复发是疾病过程连续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原有病变经过一段“静止期”后再度活跃,即机体内原有的病因尚未完全消除,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发作。复发的病机是正气渐复但尚薄弱,邪气虽除而余邪未尽,邪正相争近乎停止,机体气血阴阳趋向正常。此时一旦出现损伤正气或助长邪气的条件,便易于打破邪正相安之势,于是邪势复盛而旧病复发。因此,积极彻底地治疗疾病和注意病后调养以培补正气,可以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复发。

引起疾病复发的常见诱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食复:食复,又名食劳复,指疾病愈后,脾胃尚虚,因饮食失节而导致疾病复发者。“热病热退之后,胃气尚虚,余邪未尽。先进清粥汤,次进浓粥汤,次进糜粥,亦须少少与之,切勿过食也。若纳谷太骤,则运化不及,余邪假食滞而复作也,名日食复”(《重订通俗伤寒论》)。

疾病初愈之际,既要注意增进饮食营养以培补正气,但又不可恣意进食,当视疾病过程中脾胃受损的程度,选择相宜之晶,既要营养丰富,又要易于消化吸收,并掌握适当的进食量,方能受益而杜弊。“凡病新瘥,自宜先用陈仓米少许,煎汤少饮,俟其无恙,渐次增浓,胃气渐旺,谷食渐增,至胃气复旧,然后少进肉味,撙节爱养,自无复证”(《伤寒溯源集》)。食复,轻者损谷自愈,重者消导方瘥。

2.劳复:劳复,指疾病初愈,余邪未清,因过度劳累而致疾病复发者。劳复一般分为劳力复、劳神复和房劳复三种。

劳力与劳神是指体力和脑力的过度操劳。有时在正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劳动,但对疾病初愈者来说,却不堪忍受,这也属过度操劳。如伤寒瘥后,元气未复,余邪未清,稍加劳动,其热复作,即多语、梳头、洗面、更衣之类,皆能致复。所以疾病初愈之际,应当充分休息,以促进正气早日恢复,虽需辅以合理活动?以促进气血畅行,但须量力而为。

房劳复是指在病后余邪未尽,正气亏虚,又行房事,甚至房事过度,徒伤正气,使邪无所制而疾病复发:此又称为“房复”、“色复”、“交接劳复”、“男(女)劳复”等。因房劳伤精,精亏则气血更虚,正气不支,可导致病势更为重笃,因而是劳复中之重证:所以中医学把节欲惜精,保养精气,作为病后调摄的一个重要原则。

3.情志复:情志复,指疾病初愈,由于情志过激而致旧病复发。精神情志活动对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有很大影响。精神恬静而愉快,有利于气机的调畅和精气血津液的正常代谢,使正气旺盛,则能促进康复和预防。减少疾病复发,如过度精神刺激,强烈或持久的情绪波动.则可引起气机紊乱和气血津液失常,脏腑功能失调使余邪再度致病,疾病易于复发。如伤寒瘥舌,因事触怒,相火暴发,因而余热复作者,称“怒复”,

4.重感复:重感复,是指疾病初愈,余邪未尽,又复感新邪,而致旧病复发;病后正虚.易被邪侵,重感新邪,易于引起旧病复发。

此外,还有一种叫“自复”的复发形式,是指疾病初愈后,不因饮食、操劳、情志、感邪所诱发,而是无明确的诱因而自行复发者。多由余邪未尽,正气尚虚,无力抑邪,致使邪气暗长,而导致旧病复发。

 

疾病的传变

健康与疾病,阴阳平衡与阴阳失调,二者共处于同一机体内,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健康与疾病,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邪正交争是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对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即疾病的传变理论。这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发展,逐步系统完备起来,成为病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一)疾病传变的含义

疾病传变,简称病传。所谓“传变”,一般认为“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起着性质的转变。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紊乱依次递传的表现。疾病传变是指疾病的传变规律和过程。转化和传变不同,转化是指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病理变化之间的互相转变,如阴证和阳证、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之间的互相转化。而传变,则是指脏腑组织病变的传移变化。疾病的传变和转化称之为传化。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表里上下、脏腑组织之间,有经络气血相互沟通联络,因而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或其他脏腑传变,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这种疾病传变的理论,不仅关系到临床辨证沦治,而且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推测疾病的预后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传变包括病位传变和病性转化。病位传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经络传变和脏腑传变两端。如就外感和内伤而言,一般说来,外感疾病的传变是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内伤杂病的传变则为经络之间传变、经络脏腑之间传变,以及脏腑之间生克制化传变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无论哪种传变,都是以脏腑经络功能失常为其基本病理变化。病性的转化,则有寒热转化和虚实转化两端。

 

 


二、病位传变

病位,指病变的部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表里之间、脏腑之间,均有经络相互沟通联络。因此,某一部位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称之为病位的传变。常见的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脏腑之间传变两个方面。

一般地说,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人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所以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内伤病起于脏腑,发展变化过程是由患病脏腑波及影响其他脏腑,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之间的传变。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时运用动态的观点对待疾病,在病已发而未深,微而未甚之时,便能见微知著,掌握病势发展趋向,从而抓紧时机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

(一)表里出入

表里出入,又称表里传变、内外传变。它代表病变部位的深浅,标志着病理变化的趋势。表里传变可分为表邪人里(或由表人里)和里病出表(或由里出表)两种形式。

表与里,具有相对的含义。以整体而言,则肌肤为表,内在的脏腑组织器官为里。以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以脏腑相对而言,腑为表,脏为里;以经络而言,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在三阳之中,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但作为辨证纲领的表证和里证,一般是指肌肤和脏腑而言的。

六淫之邪,首先犯表;七情过激,饮食劳倦,则病起于内。即所谓:“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人六腑,阴受之则人五脏”(《素问·太阴阳明论)),病在表,多见邪在经络肌腠的症状;病在里,多见脏腑的症状。一般而言,病在表者多较轻浅,病在里者多较为深重。

人体的脏腑经络,原是表里相通的,疾病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病在表的可以入里,病在里的也可以出表。病邪由表人里,一般都是按皮毛一络脉一经脉一脏腑的规律而依次相传的:如“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诸痹不已,亦益内也”(《素问·痹论》)。反之,扁在里,也可出表。如温热病变,内热炽盛,而汗出热解或疹病透发于外,即为里病出表。

表里互传的机制,主要取决于邪正双方势力的对比。正不胜邪,则表邪可以入坚内陷;反之,正胜邪却,则里证可能出表。因此,以外感疾病而言,病邪由表人里者,多为病进之象;由里出表者,多为向愈之兆。故曰:“伏温由阴而出于阳,于病机为顺,若病发于阴而溃于阴,不达于阳,此病机为逆”(《温热逢源》)。

此外,在伤寒病机传变中,其病邪之出入,尚须经过半表半里阶段,即外邪由表内传而尚未人里,或里邪透表又尚未至表的病理阶段。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邪传少阳,则病邪既不在太阳之表,又未达于阳明之里,故少阳病变亦称半表半里之病变,其病机即为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进而影响及胃。故临床常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千、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为特点。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1.六经传变:关于六经传变规律,《素问·热论》仅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阳,厥阴受之”,以示为之次第。故曰:“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者,犹言第一,第二、第三四五六之次序也。大要譬如计程,如此立个前程的期式约摸耳,非计日以限病之谓”(《伤寒论条辨》)。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完整的六经传变理论。本节所说的六经传变就是指此而言。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以次为少阴、厥阴。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人里,渐次深入。即太阳一阳明—>少阳—>太阴一少阴—)厥阴。如风寒初客于表,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为太阳病。若邪气人里,出现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甚而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神昏谵语等则为阳明病。若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则为少阳病。三阳经病以热证实证为主,邪气虽盛,正气未衰。若正气已衰,抗邪无力,则病人三阴:如脾虚湿胜而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者,称之为太阴病。如病及心肾而现“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之为少阴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蜷卧等;热化证则尚有心烦不得卧等。病人厥阴,及于肝、胆、心包、三焦,以寒热错杂为其病机特点,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疾病由表人里,由阳人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六经传变的特殊规律:六经传变不完全按着六经次序循经相传,还有一些特殊的传变形式。

①越经传:越经传是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②表里传:表里传是表里两经相传。如由太阴而传至阳明。

③直中:凡病邪不经三阳经传人,而直接出现三阴经症候者,称直中。如直中太阴或少阴,以直中太阴为多。因素体脾胃阳虚,所以发病即现太阴症状,称之为直中太阴。

④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因而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而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三阳合病等。

⑤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者,称为并病。与合病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经症候还在,而后一经症候又具备的条件下,两经交并为病,而有先后次第之分。

2.卫气营血传变:温病学中关于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有顺逆之分。

(1)顺传:在卫气营血传变中,顺传是指病邪由卫传气,由气传营,由营传血。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温热病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人深,由轻而重的疾病演变过程,揭示了病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一般来说,病在卫分为病势较轻浅,病位在皮毛和肺,以发热恶寒为其临床特点。病在气分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病位在肺、胸膈、胆、胃肠、脾,以但热不恶寒为其临床特点。病在营分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病位在心和心包,以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为其临床特点。病在血分为邪更深入一层,最为严重,病位在心、肝、肾,以舌质红绛及耗血、动血、阴伤、动风为其临床特点。

由于病邪性质、感邪轻重和体质不同,温病在传变过程中,亦有不出现卫气营血全程传变者:有初起邪在卫分,治后即愈,不复传里的;有起病不从卫分而直中气分或营血的;还有卫气同病、营卫合邪、气血两燔的;更有病邪先人营血,后传出气分,但未得清解,又复人营血等。如春温、暑温、伏暑等,卫气营血传变过程的阶段性表现很不明显。至于湿温,湿多热多,化热化燥,传变无定。

(2)逆传:在卫气营血传变中,肺卫病邪,邪不外解,不传气分,由肺而径自内陷心包,称为“逆传”。其病剧变,病势凶险。;

3.三焦传变:在温病学中,三焦病变的传变规律,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由此而传人中焦为顺传,如由肺而传人心包则为逆传。中焦病不愈,多传人下焦肝肾。故温病由口鼻而人,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脾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肾。始于上焦,终于下焦。这是一般的规律,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传变过程中,有上焦证未罢而又见中焦证的,亦有中焦证未除又出现下焦证的等等。

(三)内伤杂病的传变

1.经络之间的传变:经脉之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一经有病必然传至他经,或影响相联的其他各经,如足厥阴肝之经脉,布胁肋,注肺中,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循经上犯,灼伤手太阴肺经,即所谓木火刑金,而出现胸胁灼痛、咳嗽痰血、咳引胸痛等肝肺两经之证。或直接影响表里相合之经,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心火炽盛,可移热于小肠而致小肠实热,出现小便黄赤或尿血、尿道灼热疼痛等。

2.经络脏腑之间的传变:一为由经脉传至脏腑。“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人,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问·缪刺论》)。这是邪气由浅人深,由经脉而脏腑传变的一般规律。如风寒之邪客于手太阴肺经等,必内舍于肺而致肺失宣肃,发生咳嗽、喘促等。故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素问·咳论》)。一为由脏腑传至经脉。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灵枢·邪客》),故心肺有病会通过其所属经络的循行部位而反映出来,出现胸痛、臂痛等。

3.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传变:脏与腑互为表里,二者之间的传变,或由脏及腑,或由腑及脏。一般说来,由腑及脏,其病较重,脏病难治;由脏及腑,其病较轻,腑病易医。关于脏与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前已述及,不再重复。这里只就五脏之间的病理传变规律概述如下:

五脏疾病的传变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有密切联系。其传变的一般规律不外相乘、反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四个方面,再加上本脏自病,则为五种不同情况。故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难经·五十难》)。所谓“后来”、“前来”,就是生我、我生的母子传变关系:后来为生我之母,即母病及子;前来为我生之子,即子病及母。“所不胜釆”,“所胜来”是克我、我克的关系:所不胜为克我者,“所不胜来”即相乘传变;所胜为我克者,“所胜来”即相侮传变。“自病”则为病邪直中本脏,并非由于他脏传变而来。

五脏之间的这种病理传变形式又可分为顺传和逆传两种情况。

顺传:一般地说,母病及子和相乘传变谓之顺传。如水能生木,若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而肝阳上亢,出现眩晕、眼花、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之候,即属母病及子,称之为水不涵木。因肾水能滋养肝木,病情虽有发展,但邪气挟生气而来,所以其病虽进而易退。木能克土,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则肝脾不调,而现胸闷胁痛、纳呆腹胀等症。木来乘土,属相乘传变,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脏气本已受制,邪气又挟其相制之力而来,贼害必甚。但其病虽甚而易却。

逆传:一般地说,子盗母气和反侮传变谓之逆传。如土能生金,在虚损劳瘵病中,其自上而来者,一损于肺,过于中则不治,故曰:“久咳,损及中州,食减神倦,则肺无所资”(《临证指南医案》)。“久咳便溏,脉虚而数,为肺脾俱病,培补中气为要”(《静香楼医案》)。此为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肺主一身之气,脾乃生气之源,脾虚则生化之机日惫,使虚劳趋于难复之境。故曰:“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医旨绪余》),所以说子病及母为逆。土本克水,土虚则水反侮土,则土益虚。五更泄泻谓之“脾肾泄”,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水寒侮土,故下利不已。故曰:“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素问·阴阳别论》)。辟,反克之义。可见反侮相传亦为逆。

总之,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脏腑之间,亢则害,承乃制。所以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乃其传化”(《素问·玉机真脏论》):这是五脏疾病按生克制化规律传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体质有强弱,受邪有轻重,病情有万变,治疗有正误,所以疾病的传变也有不以次相传者。因此不能把这种传变规律当作刻板的公式,按图索骥,必须全面观察、灵活运用。

 

 


三、病性转化

(一)病性的概念

病性,即病变的性质,它决定着病证的性质。一切疾病及其各阶段的证候,其主要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种。这四种病证的性质,是由其相应的病机性质所决定的,即寒的病机反映出寒的病证,虚的病机反映出虚的病证等。虚实寒热的病机是由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所导致的。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病变始终保持发病时原有的性质,只是发生程度的改变;二是改变了发病时原有的性质,转化为相反的性质。病性的转化,就是指第二种情况,其内容包括虚实转化与寒热转化。

(二)病性转化的形式

1.寒热转化:寒与热,是对病变性质的概括,在病理性质上各具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寒多属于病理性衰退,热多属于病理性亢奋。故曰:“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

寒与热,是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的体现。“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篇》)。“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调经论》)。由于阴阳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阴阳的偏盛偏衰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热可以由于阳盛,也可以由于阴虚;寒可以由于阴盛,也可以由于阳虚。一实一虚,一寒一热,最当分辨。

病变寒热属性的一般规律是,感受阴邪,或阳虚阴盛,病势沉静所表现的证候,多属于寒;感受阳邪,或阴虚阳亢,病势亢奋所表现的病变,多属于热。寒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一般而言,由热转寒者,多由于正气损伤,病多难愈,由寒转热者,多是正气来复,病较易治。故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灵枢·论痛》)。在疾病过程中,阴阳的消长盛衰是不断变化的,随着阴阳的盛衰,疾病或病证的病理变化也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转化成与原来性质相反的属性,或由寒化热,或由热转寒。

由寒化热:由寒化热是指疾病或病证病变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成为热性的病理变化。如太阳表寒证,疾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以后继则出现阳明里热证,而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脉数。又如哮喘病开始不发热、咳嗽、痰稀而白,继则转化为咳嗽、胸痛、痰黄而粘稠,即表示病性已由寒而化热。

由热转寒:由热转寒是指疾病或病症病变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变成为寒性的病理变化。如便血病人,初起则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或不爽。若日久不愈,血去正伤,阳气虚衰,继则转见血色紫暗或黑,脘腹隐痛,痛时喜按喜暖,并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则表明当此之时其病性已由热而转寒。

2.虚实转化:虚与实,是由邪正盛衰所导致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经常在发生着变化。当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虚与实的病机也就随之发生转化,出现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情况。

由实转虚:由实转虚是指本为实性病理变化,由于病情发展至后期,或失治、误治等因素,使病程迁延,虽邪气已去,但正气耗伤,因而逐渐转化为虚性病理变化:如外感病初、中期的病机属实,主要表现出邪气亢盛的一些症状和体征,若至病的后期,或因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而出现气血阴阳亏虚的症状和体征,说明病机已由实转虚。

因虚致实:因虚致实是指本为虚性病理变化,由于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而产生气滞、痰饮、内湿、瘀血、食积等病理变化或病理性产物,或因正虚抗邪无力而复感外邪,邪盛则实,形成虚实并存的病理变化。实际上,因虚致实是虚性病机仍然存在,因其虚而复增邪实的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疾病传变虽有——定规律,但由于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很多,所以疾病的传变也是错综复杂的。疾病的传变主要与体质因素,病邪的性质、地域、气候、生活状况、治疗当否等有密切关系。

(一)体质因素

体质对疾病的传变作用,其一是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与传变的速度,素体盛者,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则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亦较短暂;素体虚者,则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势较缓,病程缠绵而多传变,其二是影响病邪的“从化”,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实热或虚热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演变,体质不同,对病邪的反应不一,可表现为不同的疾病过程,所谓邪气因人而化,疾病因人而异,“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由于机体正气有个体差异,脏腑组织,虚者受邪,实者不受邪,因而可以改变疾病的传变过程。

(二)病邪性质

病邪的种类和受邪的轻重也影响疾病的传变。如伤寒和温病同为外感热病,因病邪性质有寒温之别,故其传变规律也不尽相同:伤寒按六经传变而温病则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即使同一病邪,因机体感邪轻重不一,其传变也不一致。

(三)地域气候

地理环境和时令气候对疾病的传变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居处势高而干燥,或久晴少雨季节,病变多呈热重于湿,且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居处卑湿,或阴雨连绵季节,则病变多呈湿盛热微,湿重于热,且易于伤气伤阳。而且,某些阳微湿盛患者还可转化为寒湿病变。

(四)生活状况

生活状况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房事等。其对疾病的传变亦有一定的影响,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进程。情志内伤,可通过干扰气机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过劳则耗伤人体气血,而致正虚不足;过逸则气机不利、气化衰弱而致正气虚损;过饥则正气匮乏,气血不足,刚正不胜邪而病情转重;过饱则内伤脾胃,积滞内停,而致病邪兼挟宿食积滞为患;过食辛辣炙博则可助长热邪;过食寒凉.则损伤阳气。导致阴寒.内生,影响传变而加重病情;房室过度则可致精气亏损,下元虚衰,易致正虚邪实,引邪深入,并易酿成水亏火浮。虚阳上亢,以及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等病变。

此外,治疗护理当否和意外因素等亦直接影响疾病的传变。正确的治疗,可及时阻断、中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或使疾病转危为安,以至痊愈。反之,若用药不当,或失治、误治,损伤了人体正气,则可致变证迭起,坏证丛生,甚至预后不良。如风寒表证当用汗法,若误下则伤肠胃,病邪即会迅速人里而现协热下利等;风温邪在肺卫,误用辛温发汗,则热邪极迫,窜入血络或内陷心包,发生斑疹、神昏。若护理不当,患者饮食失宜,情绪波动过大,劳倦房事等。都可造成新的气血失调,影响病变发展,突然而来的意外因素,能使正气暴虚,其病可不按规律传变,或改变疾病的传变次序,乃至难以预测其传变之序:故曰:“急虚身中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素问·玉机真脏论》)。

 

火证论

古人云:"人体五行各一, 惟火有二: 君火属于心脏,相火寄于肝肾。潜藏则温养百骸, 固人寿命; 发动则煎熬阴液, 伤伐元气' 阴虚则病, 阴绝则死。岐伯举(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火之动也;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火之胜也;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之用也'又凡动皆属火 气郁则火起于肺; 大怒则火起于肝; 醉饱则火起于脾; 思虑则火起于心; 房劳则火起于肾,此五脏所动之火也'"
又曰:"牙痛龈宣, 腮颊颐肿, 为胃火动; 目黄口苦,坐卧不宁, 为胆火动; 舌苔喉痛, 便秘不通, 为大肠火动,癃闭淋沥,赤白浊带, 为小肠火动; 小腹作痛, 小便不利, 为膀胱火动; 头眩体倦, 手足心热, 为三焦火动。"
治火之法: 古人认为实火可泻之, 虚火可补之, 郁火可发之,阳火宜直折, 阴火宜温导, 各宜随证施治。
火证脉象, 举要而言; 浮而洪数为虚火; 沉而实大为实火。洪数见左寸脉为心火; 见右寸为肺火; 见左关为肝火,见右关为脾火; 见两尺为肾经命门之火; 男子两尺洪大必遗精, 阴火盛也。脉弦细而数, 按之益坚者, 为少火气衰, 而见肝肾真脉,水旺则其脉自平。 惟虚劳见此, 为冰雪阴凌之象, 最为剧候。或反虚大数疾者, 此食气之火, 耗竭真阴, 为虚阳飞越之兆,久病得此, 百无一生。惟暴脱无气者, 犹可峻补以敛固之。大抵火证之脉, 但有虚火, 按之必空, 断无实大之理。 然火郁中焦,恶寒战栗, 亦有六脉匿小者, 此火气郁伏灰烬, 不得发光舒焰,反见寒胜之化矣。 热结胃口, 咳吐结痰, 亦有寸口滑实者。热遗下焦,淋浊溺痛, 多有尺内洪者, 皆胃中湿浊上逆下渗之候,与火无预。 火盛之脉, 静取虽洪盛滑疾; 中按则软阔不坚; 重按则豁然中空。 寻之脉见指旁, 举指涩涩然, 如轻刀刮竹之状,方是无形之火象。 若中宫有物阻碍, 则关上屈曲而出。 膈上有痰凝滞,则寸口屈曲而上, 总谓之钩。 如无阻碍, 则无屈曲之象矣。若洪盛而中按重按益实, 指下累累如寻贯珠薏苡子状者, 皆有形之湿热,蕴积于经脉之中, 非火证也。
以上捃拾历代名医之言, 以详火证形成之因与辨脉之法。熟读深思久而自得其要, 实不可认为雕虫小技加以轻视之也。 今以仲景飞伤寒杂病论) 论火证治概要集其大成, 与 (水证论)遥相呼应对比发挥, 以穷火证治疗之秘, 质诸临床,谅不无小补也。
第一节
火郁证治
一、 病理: 火邪蕴郁于胸膈之上, 或下至胃之上脘。 火郁则气结,气火交郁发而为病。
二' 症状: 火郁在于心胸, 可见心烦胸窒, 或者"心中结痛"。 火郁之心烦,非同一般。 古人称之谓"懊秾"。 指烦郁特甚, 坐卧不宁,使人难以忍耐, 口不能述其状,手不能指其苦,乃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火郁症状。
三、 治法: 解郁清火
四、 方药: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个,擘, 香鼓四合, 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 得二升半,内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为二服, 温进一升,得吐者止后服。
五、 方义: 栀子气味苦寒, 因其体轻走上, 屈曲下行, 清火宣热,善开火郁而治懊秾心烦; 豆豉味苦气轻, 擅宣热透表以解邪热之郁。两药相须相使, 清中有宣, 宣中有降, 能使郁解烦清, 气机通畅,则懊侬心烦,"身热不去"等证自然迎刃而解。
六、 煎服法: 本方应先煎栀子后内豆豉。 先煎栀子取味苦而清上,后内豆豉取其气轻而扬, 以尽轻灵透剔, 解郁开结的作用。
方后注:"得吐者止后服", 是药后火郁得宣, 正气拒邪外出的反映。
七、 加成法: 此证兼见"少气"的, 为火邪伤气, 则加甘草补之; 兼见呕吐的,为火邪动饮, 则加生姜散之; 如果兼见腹胀满的, 但二便尚调,此为火邪下传至胃, 胃气不和所致, 不用大黄之泻, 亦不用豆豉之宣,只用栀子清热除烦, 另加姜炙厚朴' 枳实利气消满则愈。如果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劳作过早,动阳生热,使在经未了之邪热得逞而疾病复发。 证见发热, 心烦、 眠食欠佳,此即"劳复"之证。 治以栀豉汤原方加枳实三枚, 炙, 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 内枳实, 栀子, 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如果因于饮食不节, 内有宿食而腹满胀痛, 脉滑苔黄者,可加大黄导滞下积以去食结; 如果伤寒发热不退, 邪气在表,误用下法清热, 而身热不去, 心微烦, 而大便下利, 可用栀子,干姜清上温下, 寒热并用而不悖。
余在临床治儿科感冒发热烦啼,咳嗽不已, 舌红脉数, 用桑菊饮加生山栀3克, 淡豆豉3克; 湿温病周身疼痛, 发热胸满心烦, 舌苔白厚而腻,治用三仁汤加生山栀6克, 淡豆豉6克; 少阳病, 胸满而烦,口苦不欲饮食, 于小柴胡汤中加生山栀6克,淡豆鼓6克,这对清热解郁除烦, 以治胸膈凝滞之火邪, 不可不知。
第二节 燎面证治
一' 病理: "燎面"又称"面热"。 (针经方 云: ”面热者, 足阳明病。" (张氏医通)说:"饮食不节则胃病, 胃病则气短' 精神少,而生大热。 有时火上行,而独燎其面.。 余细察此证, 古人认为阳明胃火上走于面,其实而又与肺热往往相并, 或时疫客于高巅相互为病。
二, 症状: 满面灼热如同火烤, 面色缘缘正赤, 有时可兼见面部既热且痒,每以饭后发作为明显, 大便干燥, 脉来滑数, 舌
三、 治法: 清泻肺胃积热
四、 方药: 加味调胃承气汤
大黄、芒硝、 炙甘草' 黄连、 水牛角、 枇杷叶、 黄芩。
  五'方义:调胃承气汤泻阳明实热; 黄连'黄芩、水牛角'枇杷叶以清心肺之热,使火热之气不上燎于颜面则愈。如果服药有效而不除尽,可兼用普济消毒饮则愈。红苔黄。
第三节
火邪脱发证治
一、病理:发为血余,而主于心,心主血脉,血润则发荣,血燥则发焦,焦则脱落。
二、 症状: 头皮苦痒, 渗出脂溢, 每晨起则枕巾落发成绺,日久可致斑秃。脉数舌红, 伴有便秘心烦等证。
二、 治法: 清火凉血
四' 方药: 三黄泻心汤: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五、 方义: 三黄泻心火以下行, 则心之阴血得宁。 血宁则能滋养毛发, 而头皮不痒,脂液不渗而发亦不脱。
六' 治验: 某饭店余某, 男, 42岁。患脂溢性脱发,每晨起则见枕席之上落发片片, 因之头顶光秃而人亦苍老许多。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余问曰:"头皮痒否? 答: 甚痒。问:头皮所出脂液味否? 答: 以指甲揩而嗅之, 似有臭味。 切其脉数, 视其舌绛,乃命侍诊学生书三黄泻心汤予服。 学生执笔不解用方之旨,三黄泻心汤能治脱发耶? 余晓之日: 发名"血余", 而主乎心,其人头皮甚痒, 是为心火上炎, 脂液味臭, 乃火之味矣。 脉数舌绛,非心火独旺而何?,一火伤血, 则血不荣发, 反为焦灼之变,是以毛脆发脱而为病也。今用三黄泻心汤, 皆苦寒之药, 大能清心凉血,使心血能上荣于发, 则发必不脱落。
患者服药三剂, 大便作泻, 小便黄甚, 然头皮之痒立止,而发从此不脱。
第四节
吐衄证治
一' 病理: 火证吐衄之理, 阳盛生火, 火迫血阴而不藏于脉乃有吐衄之变。 (金匮)所谓.心气不足, 吐血' 衄血",'心气不足., 心之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 血为热迫妄行而作吐衄。
二' 症状: 吐血' 衄血, 舌红面赤, 心烦口渴, 尿黄便干,脉数或洪大。
三、 治法: 清热泻火, 凉血坚阴
四、 方药: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
五、 方义: 方中芩连清热降火, 泻心经之热, 则心血自宁;大黄苦泻,引血下行而不上涌。方名泻心, 泻心即泻火之义。
六' 治验: 某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侯某, 突患鼻衄, 势极凶猛, 自用油纱条封堵不住,反从口腔溢出。 脉来数大, 舌苔薄黄, 证为阴气不足,火热有余。
为疏三黄泻心汤, 服两剂衄止病愈。
第五节
"火中"证治
一' 病理: 七情过极, 五志之火内发; 或日嗜肥甘, 纵情酒色, 阴气先伤,阳气独盛。 阳气化火, 上冲头目, 使人昏倒, 肢体不用, (内经)所谓"煎厥","薄厥"极相近似。
二' 症状: 面色潮红, 头目眩晕, 神烦体躁, 难以入寐, 血压升高, 卒倒无知,心神昏冒, 筋骨不用。 小便赤短, 大便秘结。 脉来洪大, 舌质红绛,苔黄而干。
四肢嵌塞血管病症, 内脏出血症, 脑溢血症。 均能使人神志昏冒,半身不遂, 手足不仁, 不用。 临床观其脉证而大多属于"火中"范围,适当使用三黄泻心汤与黄连解毒汤,而能除掉血中结热和"血栓","胆固醇"等致病因子,对比蛇毒等治法为优。
七'火动生风 "
病理: 阳气可化火, 亦可动风。 风为阳气之变化,其病可分"风阳上冒"与"旁走四肢"两种:
(一) 风阳上冒: 头目眩晕, 或突然昏倒, 牙关紧闭, 舌蹇难言,脉来弦数。
[治法]: 风淫于内, 治以甘凉; 不可治风, 惟宜清热。 热清则阳潜,阳潜则风熄。 然风从火出, 其阴必伤, 清热用苦寒,熄风用甘凉此为大法。
[药用】黄连' 黄芩、 栀子、 生地, 丹皮' 白芍' 玉竹、 羚羊角、 钩藤、石决明等药。
[治验]: 孟x x, 女, 68岁。患头晕手麻与肩背钓痛之证。 大便干, 小便黄赤, 脉来洪大,舌绛少苔。
辨证: 脉大舌绛, 阳气盛也; 头晕手麻背痛风阳入络而上行也。阳化热而阴伤,则大便干而小便黄赤也。
治当清热凉血, 平息风阳:' 黄连6克、 黄芩6克' 白芍20克、 阿胶l0克、生地 10克、 石决明 30克。
患者服药后,头晕、 手麻见轻。 转方又加羚羊角粉0'9克,服药后背痛不发而愈。
(二) 风阳旁走四肢: 四肢麻木, 或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或手足弛缓无力, 或下肢痿废不能步履。 脉来弦细, 舌质红、苔薄黄。
[治法]: 风阳入络, 惟宜补血清热, 不可妄用香燥之药伤津助热。 滋血则熄风,清热则血安。 然风从阳出, 其阴必虚,所以补血养阴为治风阳入络之大法。
[药用】当归' 生地、 白芍' 玉竹、 丹皮、 茜草、 红花、 钩藤' 桑寄生' 石斛等药。
[治验]: 顾某, 男, 56岁。左手发麻,腿脚无力,具有中风先兆。屡服疏风活络的各种中成药, 并不见效,反有日趋见重之势。 切其脉弦细小数, 视其舌红而少苔。
[辨证]: 脉来弦细, 阴血虚也; 手麻脚弱, 肝肾之阴不足也。 古人云: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乃用: 当归 15克、 生地 15克' 白芍 15克、桑寄生30克、 川石斛30克' 何首乌l2克、 鸡血藤30克。
此方共服15剂, 则诸证大减, 后改用养血熄风丸剂痊愈。
八、火动生火
[病理】,火能灼炼津液,化生痰浊,可上迷心窍,外阻经络肢体,为害多端,不可穷尽。
(一) 痰迷心窍: 精神昏冒, 人事不知, 舌蹇难言, 或终日嗜睡,或口角流涎, 脉来滑数, 重则沉滞, 舌苔厚腻。治当芳香开窍,清心豁痰。可先服安宫牛黄丸一丸用鲜竹沥水与鲜莱菔汁混和成年杯水送服。经一小时许,而仍昏迷不醒,可再进苏合香丸与安官牛黄丸各一丸,仍用鲜竹沥水正人匙送服。
汤剂可用凉膈散加犀角、菖蒲' 郁金、莲子青心、竹沥、胆星'半夏水煎服。
(二) 痰阻经络: 痰涎较多, 咳吐不尽, 臂痛难于抬举, 脉来滑利,舌苔厚腻。治用茯苓30克、 半夏20克' 枳壳10克、 风化硝 10克 (后下) 另加鲜竹沥水三大匙, 生姜汁一匙。间服黄连解毒汤以治病本,以杜其生痰之源。
[治验】 冯某, 男, 58岁。患左臂疼痛, 不能抬举。 头晕欲吐,言语不清, 大便较干,脉来滑按之有力, 舌苔黄腻。 辨为痰火内阻,经络不利, 并有胃 气上逆之势。 治用: 半夏20克、枳壳 10克' 茯苓30克、 风化硝 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竹沥水三大匙, 生姜汁一大匙。
此方服至三剂,痰涎大减 大便畅通, 言语清析, 左臂痛止,能高举头上。
第六节 火痞
一。病理:此证为心火炎于上,不能下降于肾,火热邪气痞塞心下的一种病理变化, 二, 症状: 此证见于(伤寒论),但仲景只提了一脉和一证,可谓简要之至‥一脉,就是"关上浮,关脉是侯中焦病的,而浮脉泛指阳性之脉'关上见浮脉为阳,反映了中焦自有火热邪明并非实邪结聚。
三:治法:治当清热消痞,可用大黄驻连泻心汤即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药用麻沸汤二升渍之, 须臾绞去滓, 分温再服。
四' 方义: 方中大黄苦寒, 本为泻热通便, 荡涤肠胃之药;黄连苦寒,能清心胃热邪而厚肠胃。 王晋三曰: 病有不因下而成者, 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 按之虚者, 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 便可泄却; 如大黄泻营分之热, 黄连泻气分之热, 且大黄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 故以大黄名其汤, 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滓, 取其气不取其味, 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吴谦曰:"痞鞭虚邪, 而用大黄、 黄连,能不起后人之疑耳?然仲景使人疑处, 正是使人解处, 盖因后人未能细玩,不得其法, 竟煎而与之, 大悖其旨矣。观其以沸如麻之汤,渍大黄,黄连,须臾绞去滓, 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 是取其气味俱薄, 不大泻下, 虽曰攻痞,而用攻之妙, 不可思议也"。
三黄泻心汤,为(汤液经)火剂门一张名方。相传(汤液经) 是殷商时代的伊尹所著,后世医家又将泻心汤称为""伊尹三黄泻心汤"。(史记) 载西汉太仓公淳于意。曾用此方治愈了"涌疝"之病。当时称此方名为"火齐汤"。据我推想(汤液经)设有各种治疗门类,如"火齐","水齐"(齐同剂)等等。"三黄泻心汤"很可能是"火齐"门的代表方。太仓公从其治疔门类出发,而直呼其名为"火齐汤"这也未尝不可。太仓公用"火齐汤"的治案,在(史记)上刊载颇详,很值得一观:"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蹶,人中而刺之,臣诊之曰: 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次得前溲,再饮得大溲,三饮而疾愈矣,病得之内。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左口气急,脉无脏气,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故曰涌疝。中下热,故溺赤也。"据上脉证,太仓公采用'火齐汤'以泻火热之凝结,故尔取效。三黄泻心汤的方子传到东汉末年,又为张仲景编写的 (伤寒杂病论) 所收。仲景用其治心下气分的火热痞,即所谓",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的火邪痞塞心下之证。但是仲景用的是大黄、黄连, 而缺少一味黄芩, 所以, 叫"大黄黄连泻心汤"。 宋林亿等人校正 (伤寒论) 时, 认为本方当有黄芩,系属脱落之误。然从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名来看,林亿之说亦不足信。应该看到,心下痞"只是气分之病。未见"不得前后溲"的"涌疝"之实证。 这样, 仲景别出心裁,在煎服法上避开了煎煮的常例, 改用"麻沸汤"就是用翻滚的开水,渍泡大黄' 黄连两药服之。 仲景的用意在于取两药的苦寒之气,以清心下火痞; 而薄两药苦寒之味, 使其作用在中焦而又不泻下肠胃,其用思很是巧妙。
由此来看,张仲景在伊尹的基础上发展了三黄泻心汤的临床治疗, 从某种意义讲,他补充了"火齐汤"的治疗不逮。
此方用水煎服, 或用滚汤渍服方法, 一直保持到唐代。 在孙思邈着的 (千金要方) 中, 记录了巴郡太守的"三黄圆", 由汤剂而变为丸剂,也可以说这是三黄泻心汤的第三次变革。
巴郡太守三黄圆的大黄、 黄连、 黄芩剂量, 并不固定, 而是按照春、夏' 秋、 冬四时灵活机动地而增减药味剂量。 例如:"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黄连七两……。"此丸用治男子五劳七伤, 消渴不生肌肉, 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等证。 这种以四时五脏用药之法,在中医理论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到了宋朝,由王怀隐主编的大型医书 (和剂局方中,提到了"三黄圆,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之上焦有热, 攻冲眼目赤肿, 头项肿痛, 口舌生疮; 中焦有热,心膈烦躁, 不美饮食; 下焦有热, 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 五脏俱热,即生痛疖疮痍; 及治五般痔疾, 粪门肿痛, 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由此可见,王怀隐在巴郡太守基础上, 又发展了"三黄圆"清泻三焦的作用。宋代以后的治火热诸方, 皆可视为是三黄泻心汤的发展,从而也归纳出中医治疗火证以三黄泻心汤为其代表。 所以,我们研究火证的同时,对三黄泻心汤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而十分重要。
张仲景用四逆汤驱寒回阳作为治疗寒证的代表方由附子、 干姜' 甘草三味药组成; 而又用三黄汤泻火存阴作为治疗热证的代表方由大黄、黄连、 黄芩也是三味药组成。 一热一寒, 阴阳之道也。"凡病若发汗,若吐, 若下, 若亡血, 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故仲景上绍岐黄, 下逮百世, 示人以补阳、保阴之法,又虑药味杂多, 故两方皆用三药组成既少且精, 易记难忘,圣人之用心不亦远乎? 后世以来, 如张景岳,冯楚瞻得扶阳之法而知名医坛; 如刘河间,余师愚等人则以清热降火之方驰名海内。 然而温阳祛寒之法容易被人接受,而清火泻热之治, 其理较难多为临床所摈弃, 因此,仲景泻火保阴之要妙, 亦有逐渐失传之危。余不才祖述圣人阴平阳秘之寒' 热两治之法, 可谓用心良苦。
第七节 火狂
一' 病理: 火盛阳亢, 心胃积热, 三焦不利, 六府不通, 阴不制阳, 阳气亢奋,精神狂妄, 肢体躁动。
二、 症状: 此证脉来洪实有力, 舌黄苔厚,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昼夜不眠,烦躁不安, 或登高而歌, 弃衣而走, 打人毁物, 凶狠异常。
三' 治验: 杨某, 男, 38岁。因与家人争吵, 气恼之后, 精神异常烦躁,坐立不安, 怒目向人, 握拳欲击, 六; 七日不眠, 反欲奔跑为快。切其脉洪大有力, 舌苔厚黄, 口味臭秽喷人, 问其家人,大便已七日未解。辨为心胃火盛, 阳亢实证。 治当泻心胃之实火,使阳热不亢, 阴气不竭, 则病可愈。
方用: 大黄10克, 黄连I0克, 黄芩 10克, 连服两剂, 患者狂热未减,而大便未下。 病重药轻, 将大黄剂量乃增至 15克。 服后大便泻下较多,患者顿觉神疲思睡, 寐而打鼾, 两日后始醒, 狂证如失。此证如有腹胀疼痛等证, 可改用大、 小承气汤。
第八节 火痛
病理: (内经) 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吴昆注日:"热甚则痛, 热微则痒,疮则热灼之所致也。故火燔肌肉, 近则痛, 远则痒, 灼于心则烂而疮也,心为火故属焉。.然火燔致痛可分为二:一, 火淫经络; 二,火淫脏腑。
一、火淫经络
(一) 头痛: 一般常见者, 为少阳胆经之火上炎作痛, 多在头之左右两侧疼痛,尤以夜晚为甚, 兼见口苦心烦, 脉来弦数,舌质红绛, 苔则薄黄。
治用龙胆泻肝汤, 以清胆经火热则愈。 如果阳明胃经之火上炎头痛,多在前额发作, 多见口渴思饮, 脉来洪大, 苔则黄干。
治用白虎汤如葛根14克, 以清胃经气分之热则愈。
治验: 门头沟一女青年患额头痛, 兼见口噤难开, 吃饭不能张口, 如果强张,则两侧颊车酸痛如绝。 服药甚多弗效。 切其脉则浮大而长。 余曰: 此证火邪客于阳明经络所致。 为疏: 葛根15克、 生石膏30克' 玉竹 15克、麦冬 15克' 丹皮 10克、 白芍l0克' 钩藤 12克。
服三剂则痛止, 六剂则口能张开如常人, 九剂则诸证皆愈。
(二) 目赤: 少阳之脉, 起于目眦, 其支者, 下胸中贯膈。少阳经中风,气壅而热, 可见耳聋' 目赤痛、 胸满而烦等证。 邪在少阳,为年表半里之邪, 当以小柴胡汤治疗, 禁用汗下之药。
(三)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半夏' 生姜各三两, 切,大枣十二枚' 擘。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服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 柴' 芩清胆经之郁热, 则目痛赤可蠲; 人参' 炙草'大枣健脾杜微; 半夏、生姜和胃调中。
(三) 牙痛: 阳明经脉行于牙齿, 邪热客于经脉, 则见牙齿疼痛, 口渴、 心烦' 脉大、 舌苔薄黄等证。治用白虎汤加生地以清气血之热则愈。
(四) 咽痛: 多为肺胃之火循经上炎所致。 脉数而舌苔薄黄者, 治用黄连解毒汤; 如脉变数细主阴分已伤, 则用玄参20克, 生地30克, 青果 10克,板兰根15克, 生甘草 10克, 竹叶10克治之, 慎用苦寒之药。
二, 火淫脏腑
(一)呕吐
[病理]: 胃肠结热, 大便秘结不通,火邪上逆作吐。
[症状]: 食已即吐, 吐势急迫难耐, 大便秘结, 小溲黄赤,心烦不寐,脉来滑数有力, 舌红绛而苔黄。
[治疗]: 大黄甘草汤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
[方义]: 大黄走而不守, 泻热破结, 荡涤肠胃, 可使胃火下降; 甘草和胃安中,载大黄以毕其功, 则呕吐自上。 如果火吐不大便秘结的, 可用黄连10克,黄芩 10克, 生姜 10克, 党参6克, 清火和胃, 降逆止呕,效果非凡。
(二) 下利
[病理]: 火热邪气, 下灼肠阴, 阴气不坚, 为火所迫, 发生下利。
[症状]: 肌肤发热, 下利脓血, 或者黄白粘液, 腹痛下坠,脉来滑数,舌红苔黄。
[治法]: 两解表里火热
【方药】: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 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 以水火升, 先煮葛根,减二升, 内诸药,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再服。
[方义]: 葛根气味辛凉, 既能解肌退热, 又能清宣肠胃,重用至八两以清表里之邪热; 黄芩, 黄连苦寒坚阴, 清热止利; 加甘草扶中护正, 以调诸药。
(中医药之"三黄", 被现代医学奉为珍宝屡用而不疑: 一,麻黄治喘; 二、黄连治利; 三、 大黄治疸。 此三药已划为西药领地之中。)
如果胆热下迫于肠, 发生腹痛下利, 红白粘液, 下重难通,脉来弦数,舌苔薄黄。
【治法]: 清胆腑邪热
[方药】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炙' 大枣l2枚、 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再夜一服。
[方义]: 黄芩苦寒、 善清肝胆之火热; 芍药酸苦能养肝胆之阴。 两药相合,酸苦为阴, 清火坚阴, 更能于土中伐木; 甘草'大枣味甘补土,此乃,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之义。
如果厥阴肝脏火热挟湿下利, 其辨证特点有二: 一是"热利下重.而有里急后重; 二是。下利欲饮水.,津为热伤之候。
[治法】: 清热燥湿, 凉血疏肝
[方药]: 白头翁、 黄柏、 黄连、 秦皮
上四味,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一升, 不愈, 更服一升。
[方义]: 白头翁味苦性寒, 擅清肠热而治毒利, 且能疏达厥
阴肝木之气; 黄连' 黄柏清热燥湿, 厚肠胃以上利; 秦皮苦寒、能清肝胆及肠道湿热, 凉血以坚阴。
此方亦治"产后下利虚极, 于白头翁汤中加甘草' 阿胶各二两。"阿胶救阴,甘草补中, 且以缓连' 柏之苦寒也。
姜x x, 男, 17岁。入夏以来腹痛下利, 日六七行, 后重努责, 下利急而排便不出,再三努力, 仅少许红液而已。 口渴思饮, 六脉弦滑而数, 舌苔黄腻。此为厥阴下利、 湿热内蕴, 肝不疏泄, 如唐容川所云:"金木相沴、湿热相煎"之证。 为疏: 白头翁12克, 黄连, 黄柏各9克、 秦皮9克' 滑石 15克、 白芍 12
克' 枳壳6克、 桔梗6克。 服二剂, 大便次数减少,又服二剂,红色粘液不见, 从此而愈。
(三) 热厥
病理: 厥阴病, 有正邪交争, 阴阳消长的特点。 如果阳热内盛而格阴于外,以致阴阳气不相顺接,便可形成手足厥冷的"热厥"。热厥的特点是发热在前, 手足厥冷在后。张仲景所谓的"热深者, 厥亦深; 热微者, 厥亦微。"
症状: 周身发热, 手足厥冷, 脉来滑大, 口渴, 指甲色红,而大便不秘。舌苔薄黄的, 可用清热和阳的白虎汤; 如果大便秘结不通, 腹满或痛,脉来沉迟有力, 其舌苔黄厚而干的, 可用通腑泄实之法, 如大柴胡汤,或小承气汤。 大便畅通之后, 则手足转温, 其病可愈。
吕x x, 男, 48岁。 初秋患感, 体温高达39'8C, 村中赤脚医注射"安乃净"退热药,旋退旋升。 四五日后, 身热至40C, 口渴能饮, 手足却反厥冷,切其脉滑而大, 舌绛苔黄, 辨为"热厥"书白虎汤原方, 两剂而瘥。
小儿高烧,可续发抽风与手足厥冷之证, 治法以清热疏邪为主, 热退则诸证自解。反之则愈治愈甚。
(四) 温疟
[病理]: 外感风寒之邪藏于内脏, 至春夏阳气向外宣泄而始发。 为伏气外出,寒蓄久而变热。
[症状]:"温疟者, 其脉如平, 身无寒但热, 骨节烦疼, 时呕。
[治法] 甘寒除热, 因势利导
[方药]: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 炙,梗米二合,桂枝三两 "
上五味,以水一斗, 煮米熟汤成,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义]: 本方为白虎汤加桂枝。 白虎汤清热生津止呕,加桂枝以治表邪之骨节疼烦。
以上所论犹末尽火证之治,举一反三余有厚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