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试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 内容 - 徐汇教育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42:52
试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作者/来源:周仕龙    发布时间:2004-04-01
    一、模式理念三论
    树立模式新理念,充分体现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自身的特色,在模式运用中追求课堂效益的提高。
    现代化的教学召唤模式,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尤其不能拒绝模式。现代化还到底要不要模式,显然在今天它已不再是一个玄面无解的命题。北宋军事家岳飞认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其含义是说作战自有作战的常规,作战自有作战的模式,实践的神效决定于富有心智的战式运筹和调控。兵法论告诉我们:模式是决定事业成败的要素。军事上如此,教育上同样如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提出,显然又是在力图调和“按部就班”与“天马行空”的两极对立中确证了模式的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完全应该旗帜鲜明地确立模式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全面深刻地认识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模式即智慧。
    模式这一概念是由模型转化而来的,“模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dulus,基本意义是指尺度、样本和标准,它是前现代主义的产物。前人在他们长期的、大量的、复杂的劳动实践中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优胜劣汰,并把他们精心总结的经验逐步定型,于是形成了他们足以引起自豪的种种模式,这模式由他们的汗水浇灌,由他们的心血凝结,因此,饱含了他们无上的智慧,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模式即智慧的化身,模式应该成为后人弥足珍贵的财富。
    2.模式即风格。
    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各种模式也都别具风范,它们自诞生起就以其鲜明的特色而拿然独立、自成一派。钱梦龙老师的“导读式“常中有变,变中守常”,体现的是机智和幽默;张富老师的“跳摘式”“快中求好,大进大出”,体现的是热诚和快捷;李吉林老师的 “情境式”“图文并茂,情景交融”,体现的是率真和灵动,洪宗礼老师的“双引式”“引练结合,知行统一”,体现的是严谨和厚实。由此可见,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无不体现了执教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范。
    3.模式即效益。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现了经济的集约型跨越,而要从市场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则需要实现经济的规模型跨越。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超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因为课堂教学模式本身就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结晶,它历经了科学的验证和系统的改良,所以,一定程度上模式的选择也即效益的确定,模式的推广也即效益的放大,要实现课堂效益的提高乃至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离开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不可想像的。弗吉尼亚大学的冈特等人在《教学,一种模式观》一书中指出: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由此可以看出,它是一组综合性的成分,这些成分能用来规定完成有效的教学任务中的各种活动和功能的序列,从而使课堂效益的实现得到保证。
    二、模式策略三论
    建构模式新策略,科学审视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利弊,在比较实践中寻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契合。
    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科学反映了有关学生思 维、学习和行为规律的模式,指能够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序列开展活动的模式,同时也是指始终促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的模式,反之有关的模式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教育的现代化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课堂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必须凸显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坚持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传统的模式及其效益已远远适应不了新的形势,因此建构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重新确立相应的模式认证策略、运用策略和创新策略。
    1.没有惟类的模式。
    尽管模式的生成一直致力于追求完美,但没有一种模式不存在先天的局限,这是由模式的针对性和特色化所决定的,惟美模式的严格程序是不存在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使教学目标变得可观察、可测量,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标教学却不是包办一切的万能公式,这里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为例,就像邹忌的讽谏一样,如果一开始就示标一举中的,齐王就绝然不会采纳邹忌的谏言,讽谏的艺术性也会因此丧失殆尽,所以教学模式中每一环节的设置都应相机认证,正确认识模式的利弊关系,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克服模式的局限性、利用模式的合理性,并进面创造性地开发模式的潜效能。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科学发现的几点体会》一文中指出:我的一个绝对正确的理论可以告诉大家,往往实际的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我的又一个体会就是,对意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由此来认识模式的生成应该明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惟美模式”是不存在的,每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身亦需要根据教学对象、内容、条件、环境的不同而变革。
    2.实践是最好的发展。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实践始终是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最佳方式。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验之间的中介,它需要执教者通过实践加深对简明扼要的解释和象征性符号的认识以提高运用的科学性,也需要执教者在实践中增强操作的准确度和灵活度以提高运用的技巧性,同时,它还需要执教者对实践的现状及时地作出分析评价,并落实相应可行的调整方案以提高运用的成效性。所以即使是一个相对典范的模式,它仍然离不开实践的不断验证和调适。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3.扬长避短,整合创新。
    素质教育观给新世纪课堂教学的改革明确提出了 “两全一主动”的要求,教育人本论主张:要效力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我们认为只会运用一种哪怕是最先进的模式的教师也不能算作是一位胜任的好教师,为发展而教,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灵活机动地掌握数种教学模式,这一方面可以打破闭塞、僵化的沉闷局面,展示开放、多元的生动格局,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切换、填补、渗透、迁移,取模式之长,避模式之短,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模式设计能力,用自己独到的智慧,完整地构思和创建优质高效的科学新模式,去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三、模式体制三论
    完善模式新体制,加快构建适合学情、校情和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步伐,在推广应用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1.尊重学情的模式出效益。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烙守了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其不良后果是导致了学生原有的自主愿望的日沥消退,自主潜能的长期埋没,终至于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无所适从。
    其实,学生应该是永远的学习的主人。教育人本论的基本思想强调的就是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它的三大目标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主体性教育思想也要求唤醒每一个学生的主体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学会学习、学会活动、学会管理、学会自主生存和发展。活动内化规律更是强调了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中内因的决定性作用。一句话,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育发展模式必须学情化。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我们提出了“自主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安排建议:
    (l)设计预习参考提纲,完成自主预习。
    在下一节课前的适当时间内,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以问题的形式将其编制为分层次提纲;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设计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结合课本内容,通过查阅书刊、网上查询、请教专家等渠道去广泛搜集相关知识,积累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做到 “有案可稽”。
    (2)提出讨论题,保证自主参与。
    上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有关知识,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提问若干问题,讨论解决。
    (3)解决具体问题,指导自主方式。
    讨论并解决问题是自主式教学模式助主要环节,该环节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进程作及时的调适,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尽到“编导”的职能外,也应该以普通“演员”的身份进入角色,从而激活课堂的民主气氛,让学生真正在信息的海洋中倘徉;同时对于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意见,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提倡学生“另辟模径”,从而真正实现注重个性,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善于探索和创新的人格。
    (4)合理总结提炼,提高自主艺术。
    讨论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形成结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把“谜”底揭给学生 ——形成一个正确的知识结论。同时,在归纳总结过程中要注重提炼、升华,尤其是体现自主学习设计的艺术性。
    (5)重视信息反馈,加强自主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已完成?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是否已经掌握?可以课堂小练习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从而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心中有数。教师根据反馈信息,作出相应处理,为下一节备课“留个底”,同时对课堂练习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评析并当堂解决,不欠帐。
    (6)布置适量作业,培养自主素质。
    在本堂课下课前,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下节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的任务:①课外作业(控制量和度),并依据学情分层次作业;②下节课预习提纲。
    2.符合校情的模式出效益。
    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使中国革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现代化建设不断地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同样,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只有走校情化的道路,它才能被激发出生机和效益。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新世纪教育发展规划,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实现“低进高出”的战略转变,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学——研 ——点——学”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第一位的“学”是指学生个体的参与学习行为,可以理解为先行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位的“研”意指研讨或研究,学生个体提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在学生集体的范围内展开讨论和思辩,集集体智慧之长补个体认识之不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处于次要角色地位,但导向和控制作用十分重要。
    第三位的“点”意指点投,随着学生讨论思辩的展开,教师的角色逐步升格为主要角色,对问题的认识需要提炼和升华,教师精要的点拨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
    第四位的“学”则不同于第一位的“学”,如果说前一个“学”是指学会,那么后一个“学”则是指会学,它是指学生个体在历经了前面的学习过程之后的自主选择、自主调控、自主设计意义上的学习,它既是巩固性的,又是拓展性的,自然有助于自主学习素质的形成。
    从这一连续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l)充分尊重学情,变课堂为学堂,顺应学会学习的时代主潮。
    (2)高度尊重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发展的基本准则。
    (3)完善角色定位,由被动到主动,寻求师生互动的协调机制。
    (4)明确操作程序,化繁琐为简捷,凸显集约培训的显著优势。
    (5)张扬素质教育,自理念到体制,实现英才教育的战略转变。
    “学——研——点——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校情而设计的,它以学习为主线,融入了研讨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并把点拨升华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实现了一次符合校情的教学方式的质量性变革,预示了索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美好前景。
    3.与时俱进的模式出效益。
    信息时代的浪潮对传统的教学形成了越来越强大的冲击波,它同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产生了强烈的激荡,面对新形势下知识传递方式的多样化、传播途径的网络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和传播速度的高速化,我们已不能再固守属于传统的一方模式资源,我们必须在开放、发展的大环境下实现人的现代化以至教学模式的现代化,不断地去开发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和应用的新资源,为此,我们实施了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现代化工程,主要表现在:
    (l)引导课件制作,优化课堂教学。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实施课件制作培训,做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课件制作的学习条件、设备条件和时空条件,让教师在实际的研制过程中不断产生奇思妙想,更新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创造条件让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要求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多媒体辅助效能,不断提高多媒体的利用率,激活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涣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开发信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分步实施校园信息网工程和远程信息网工程,尽快实施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共享网上信息资源,实现开放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的现代化是一个时代性的跨越发展,但它依然只是一个发展过程,模式的建设永无止境,从这一根本属性和必然趋势方面考虑,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效益研究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全球眼光,校本行动,素质育人,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