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马多少钱一匹:真相:清朝真正的辫子应是这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3:40:06

如今在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男人一律梳着“阴阳头”,就是把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辫成粗长的发辫。港台清装剧和大陆清装剧还略有不同,前者剃掉的部分较少,后者剃掉的部分较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并不是真相,而是搞错了!甚至大错了,违背历史的真实。
满清男人真正的发型是什么式样?不是如今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加以美化的造型,而是所谓“金钱鼠尾”辫——
是把四周头发全部剃得精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直径1寸或3厘米)一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编结成又细又长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还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所以它的名称叫做“金钱鼠尾”。就是说,满清(前期、中期)男人标准的辫子式样,原来是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细细的!绝不像近几年以来电视剧辫子戏里面那样粗大。辫子根部也只有铜钱那么一小撮,根本谈不上茂密。其他大部分头发全都要剃光了算。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发根如铜钱大小、老鼠尾巴粗细”,是多么丑陋的形象啊!如今再喜欢出风头的大腕大牌明星们,也未必愿意做如此稀奇古怪的发型。怪不得清装影视剧中对于辫子要加以美化了!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朝的那几部开国史料,伴随着攻城略地,少不了“剃发”这个关键词。剃发令的起源,据郑天挺先生考证开始于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参看郑天挺《探微集》】此后清朝的几部开国史料,伴随着后金军队攻城略地的记载,往往少不了“剃发”这个专门词:
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攻下辽阳,“生擒御史张铨,其余官民皆剃发降”。不久辽东各地大小城池尽入金人手中,“官民皆剃发降”。
天聪三年(1629年)后金攻至汉儿庄城外,明副将标下官李丰“率城内民剃发出降”。同一年,后金军进攻遵化,明中军臧调元被擒投降,“遂令剃发”。
天聪四年(1630年),后金军降沙河驿,“招降城中人,皆令剃发”。【以上见清太祖、太宗《实录》】
顺治四年(1647年),满清政权在广州颁行的易服剃发令中竟然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强调:“金钱鼠尾”是满清顺民的标志,而“峨冠博带”则是明朝人士的标志。又,福州遗民陈燕翼在《思文大纪》中写道:“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对不肯剃发的官民,满清政权很早就实行了“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天聪四年三月,大贝勒阿敏示谕永平官民:“我兵久留于此,意在养民,以成大业。尔等妄意谓我将返,且间有不剃发之人,是不知兴师之意也。今尔等宜各坚意剃发,有不剃者察出处死。”皇太极谓:“所获汉人,俱令剃发”。
“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这句赤裸裸血淋淋的威胁来自多尔衮,通常总结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时因不愿屈从剃发而被杀戮的汉人有多少,恐怕已经无法统计了。时人陈确曾云:“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民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见《陈确集》卷三十】杀戮之多,可以想见。
顺治十一年(1654年),降清后一直深受多尔衮信任的汉臣陈名夏(官居吏部尚书、内院大学士,原为复社文人)只因私下议论“只须留头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矣!”即遭另一降清更早的汉臣宁完我的弹劾(官居清廷内院大学士)而被处以绞刑。可见当时清廷推行剃发易服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直到1793年英国访清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纪实画稿也可证明,乾隆时期男子的发型还是“金钱鼠尾”辫(如下图)。

“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这种不堪入目、令人无地自容的“金钱鼠尾”辫,遭到广大汉人非常激烈持久的抵制和反抗,许多已经投降的地区的民众甚至因剃发令降而复反。因为自汉唐两千多年来,男子一直是束发别簪的发式,陡然间被形象猥琐的“金钱鼠尾”辫所替代,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发式衣冠的改变实质上是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割裂。改朝换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该种地还种地,该交税还交税,说不定他们还盼着换一个好皇上呢;而文化习俗上的割裂对广大汉人来说就等同于数典忘祖,当然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这就是清朝初年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民众激烈持久抵抗的根本原因所在。现在清装辫子剧中的阴阳头发式,如果根据当时颁布的剃发令的剃发标准,也是要处死的!
因为清廷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例如顺治四年(1647年),江南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以“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上奏,奉朱批:“着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满清入关以后,随着军事胜利扩大,清政府剃发令愈加生硬,所遇到的反抗也越来越强烈,悲惨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前人对此多有描述。
《清稗类钞》之“容止类”、“发作金钱式”条云:“董志学为江西巡按,按部吉安,饬守令礼请缙绅子弟及举贡监生饮宴。酒酣,起而言曰:‘当朝重剃发,式当如金钱,请脱帽验之。’因尽去其帽,则皆略去鬓发,余顶结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余悉系之于狱。”这条资料说明了剃发的标准,也就是所谓“金钱鼠尾”式。
署名“海外散人”者所做《榕城纪闻》云:“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可见标准的剃法必须剃光周围,不留死角,否则就是违式,也要杀头。但是因为要经常保持头顶的干净无鬓发,必须“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跟剃光看起来没多大差别,所以明朝人就认为女真人“剃发如僧”。有多难看,可以想见。怪不得明朝文人士子宁死不剃发。完全可以推测,如果没有剃发的执著政策,清军入主中原遇到的抵抗要小得多。
恐怕正因“金钱鼠尾”辫实在太难看了,如今的清宫剧里的众演员才没有按照“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则塑造人物,顶一个“金钱鼠尾”式小辫子,而是清一色打扮成只剃一半的阴阳头。……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康熙爷微服私访、乾隆帝四处风流、纪晓岚铁齿铜牙之时头上光溜溜的顶着一个老鼠尾巴一样的东西,观众不笑抽才怪!哪个明星乐意如丑八怪耗子一样出镜?
清朝男子的发式从清初的“金钱鼠尾”到清末民初部分人的阴阳头,大体经历了三段即“鼠尾—猪尾—蛇尾”的演变过程。这从1799年(嘉庆四年)日本的中川忠英所辑录《清俗纪闻》、陈登原的《国史旧闻》、清朝遗老张钫的《清末社会鳞爪》等书的相关章节中都能找到佐证。
直到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在西方人的记述中,男子发式还有“金钱鼠尾”的痕迹。可知,清朝男子发式的大部分时间是以“金钱鼠尾”辫为主的,只是到了满清末年才略有改变:“发根金钱”逐渐扩大些了,“辫子尾巴”逐渐变粗些了。变成什么式样哪?变成“猪尾巴式”和“长蛇式”而已。
鲁迅念书和留学日本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士大夫流行的辫子已经比“老鼠尾巴”较粗大一些,如同猪尾巴。怪不得留日的中国学生普遍受到日本小孩子们的嘲弄——围观、跟在后面嚷嚷:“猪尾巴!猪尾巴!”中国学生们的脑袋,从好像老鼠屁股进化到好像猪屁股了!这种奇耻大辱的丑陋发型,也成为当时民众奋起强烈要求“排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直接原因之一。五四时期,人们曾经讥笑辜鸿铭的辫子“只有老鼠尾巴那么细小”;殊不知辜鸿铭的辫子才真正是满八旗嫡传的清朝遗物“金钱鼠尾”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