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tar命令:【佳片U约】俄罗斯《第9突击队》:阿富汗的战地悲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0:54:43
第9突击队A
',1)">
第9突击队B

',2)">
我这个人一直比较推崇美国战争大片的,觉得美国人往往以一个士兵的视角去观察战争,所以对苏联那些全景式的战争片不十分的感冒,但前不久,一部俄罗斯的战争片《第九突击队》改变了我的偏见,它以一群来自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小伙子的视角诠释了苏联士兵眼中的阿富汗战争。
《第九突击队》是朋友推荐我看的,画面还算清晰,只是中文字幕驴唇不对马嘴,强烈怀疑中文字幕制作者的俄文水平,还好朋友是来自中俄边境的东北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啊,陪着我又看了一遍电影,随时讲解,让我更好的理解了这部电影。

突破苏联共产时代的话语禁忌
《第九突击队》突破苏联共产时代的话语禁忌,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87-1989年,当时由于穆斯林的强烈抵抗,苏联在阿富汗损兵折将,近15000名苏联士兵伤亡,苏联特别成立了“第九突击队”协助前线战斗。6名来自西伯利亚的小伙子接受了严格的训练,1987年末这支奇兵被派往阿富汗海拔3234高地的战争中心以掩护苏联士兵撤退,迎接他们的,除了“第九突击队”的前辈,还有生死茫茫的战场。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很复杂,有震撼,但更大的是失落。因为我看到了电影的最后,第九突击队最后一个幸存者的独白:“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我们为之战斗的国家,在两年以后消失了。”曾经的感动变得虚幻起来,一个曾经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一下子就不副存在了。那些战死的看不到这些的人反而是幸运的。而活下来的只会感到一片空虚和困惑,以及无尽的伤痛。历史就这样开了人类一个玩笑,但是只要还有国家,只要还有人类,这样的玩笑就会周而复始的开下去。

这场战争给俄国人心灵上留下来的创伤,至今没有愈合
阿富汗战争对俄国人来说,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这场战争给俄国人心灵上留下来的创伤,至今没有愈合。阿富汗战争是俄国继卫国战争之後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当局前後派驻六十二万官兵,一万五千人捐躯异国。阿富汗一战,牵动俄国绝大部分家庭,至今仍是一个隐痛,一种尴尬。虽说历史已经有了公论,是一场不义之战,但是,在那些转战阿富汗、吃尽战场苦头的普通官兵眼中,他们尽了军人的天职。现实中的第九连官兵在摄制组的采访中说「上级命令我们开赴前线,说是需要这样做。我们也就整装前往,没有问为什麽。」二十多年来,国家把他们称作「国际主义战士」,许多人获颁「苏联英雄」称号,曾享誉全国,感情上无法理解他们打的是一场侵入别国的不义之战。

一个老兵的哭泣,同很多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一样,很难再融入社会当中
“为了苏联”,多么简单又神圣的口号,在这些年轻士兵的心目中,战争的性质并不重要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在苏联电影中所没有的批判精神,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战争目的的批判。这部影片非常残酷,而且是越来越残酷,她没有美国商业片中那种希望与感动。它再现军人的骁勇与政治的荒谬,反思侵略他国到底是对还是错,明白「为什麽他们那样恨我们,向我们开枪」的道理,同时是否也在影射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结局呢?
《第九连》主创人员摄这部影片的理念,正如导演所说,真实描述阿富汗战争的情况,不写当时的政治,不美化那场战争,只写一支小部队的日日夜夜,一支由十八、九岁新兵组成的部队从培训到上战场的经历。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小伙子,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满怀报国之志应征入伍,到训练基地接受特种培训,培训新兵从实战出发,毫不留情,有的士兵实在支持不住,倒在地上。但所有的士兵都咬牙挺了下来,并且利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相反,他们的教官,这个从阿富汗战场下来的老兵,开场就对士兵们说:“你们甚至不是人,是狗屁。”他对他们严酷训练,为的就是未来带着他们驰骋阿富汗战场,但最后,他的参战申请没有被批准,忍不住放声大哭,他明白,从战场上下来之后,经历了太多的血腥和死亡,他已经丧失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只想回到战场上去送死

被爆头的画家,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最后的画作:阿富汗的群山
同美国战争大片一样,这部影片有一个观察者,在他的叙述下向大家展示整个战争。看完前半部,我把这个观察者定位于一名学画的新兵,带着油画颜料上战场,受到大家的讥笑。他却在战场上看到了「美」。他说,阿富汗很美。他在影片中告诉大家,米开朗哲罗说过,所谓的美就是没有多馀的东西。「战争是美丽的,只有生与死,没有多馀的东西」。他说,阿富汗大自然的美,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至今他仍以阿富汗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影片里阿富汗大地多用红色和黄色的暖调,犹如陷身在一片火海之中。这样的一个有艺术气质的人,自然是一个战争见证人的最好人选,但我没想到的是,在后来的战争中,他是最后一场战役中第一个被打死的人,影片的开始留下了大量的伏笔,他与女友的爱情,他想要描绘战争画卷的梦想,他拥有当狙击手的天赋。这一切使你憧憬他会在影片的最后大显身手。但没想到的是,他的死非常突兀,一枪爆头,你连感到绝望和悲哀的时间都没有。前面的铺垫,似乎就是为了给你制造这种心理落差,死亡对于人们是平等的,他不会因为你是主角而眷顾你。他不会因为你的众多梦想而怜悯你。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生命在横飞的弹雨中显得如此渺小。

难道老兵的护身符真有如此魔力,送出护身符之后,老兵的飞机就被击落,老兵永远留在了阿富汗这片异国土地上
画家死了之后,这场战争的真正见证人才慢慢显露出来,他的嘴里镶了一颗假牙,假牙这家伙好勇斗狠,面目可憎。但是宿命的,他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当这群年轻人完成训练即将踏上战场时,他们在机场碰到了一群即将退伍回国的老兵。其中一个是假牙的老乡,交给他一个护身符,跟他说戴着这个护身符就决不会死,这个护身符已经保佑老兵二十三年了。讽刺的是,老兵在送出护身符的下一刻,他乘坐的飞机被导弹击落,坠毁在机场。这个场景就为假牙的活下来作了铺垫。但是活下来的仅仅是肉体,他的灵魂,已经留在了阿富汗的群山当中,留在了3234高地,他的第九连兄弟们阵亡的地方。

看来,光荣弹,并不是中国军人的专利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一个名叫Waibi的士兵引爆手雷跟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这种镜头往往出现在中国战争片中),从他眼神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恐惧,他很想活下去,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他是他母亲唯一的希望,在开拔阿富汗一刻差点就退缩了。如果那一刻投降可以保住性命我想他一定会投降,但那时候投降已经是不可能了,他已经明白了他的处境,于是他抖抖梭梭的拿出了一枚手雷,打开了保险握了几秒钟,他实在没勇气把手松开,最后敌人冲到身边来了,他在绝望的伴随着恐惧的嘶吼中松开了手......
其实与敌人同归于尽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其实是很无奈的。战争,还是离我们远点。记得以前有记者采访美国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个士兵,问他为什么那么勇敢.他说了一句:我他妈不是跑不了吗,只能拼了.能跑早跑了

血战,人类爆发出的兽性,在肉搏中一览无余
影片中还有一个情节,一个士兵在民居中搜索敌人,发现墙后面藏着一个阿富汗小孩,他松了口气,就在转身离去时,小孩不知道从哪抽出一把AK47,开了枪。这个片段酷似《全金属外壳》中的一段,就是美军被隐蔽在一栋房子里的狙击手压制住,放倒好几个。等到他们终于占领房子时发现,所谓的狙击手其实是一个越南少女。这样的片段在《翻译风波》《战争法庭》等影片中也出现过。伊拉克战争中经常传出美军枪杀平民的新闻。其实对于这样的新闻我们在谴责美军之前应当有所思考。有的时候老弱妇孺比军人更可怕,因为他们更具有隐蔽性,拿起枪就是军人,放下枪就是平民,让人防不胜防。唯一的办法就是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因为你不杀他,他就杀你。当然,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如果你进入的别的国家,那就不能抱怨人家全民皆兵。当年我们在越南吃的类似的亏也不少啊。
影片中只有一个女角色,是既纯洁又肮脏的妓女,也是战士眼中的「白雪公主」。新兵在她身上解决性需求,但把她看成「神圣的女神」。那个白雪公主并不好看,所有人都在上前线之前在她的身体上寻求安慰。画家却把她奉为美人鱼,因为她洗涤了他们每个人曾经的和即将的暴戾。一帮子光头对着她的玉体膜拜,像膜拜生命之神。她是用身体唤醒士兵们对生命的美好憧憬。大家都趴在地上,围在她赤裸的身边,吻她的脚,她激动得眼泪滂沱。编剧说,这段故事是他本人服兵役时目睹的真实事件。

这个士兵并不知道,第九突击队的付出,竟是毫无意义的
影片的最后是高潮,第九突击队受命占据三二三四高地,保护苏军大部队安全通过,而自己则弹尽粮绝,三十九名官兵,打退敌军十二次强攻,最后仅剩一人。但就在他向长官报告「现在大部队可以安全通过」时,长官却告诉他,政府早就宣布撤军了,并责问为什麽没有同上级联络,但第九连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通知,作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牺牲。这令人哭笑不得的牺牲,恰恰影射了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本身,是一场无谓之战。

对普通士兵来说,守住阵地就是他们的胜利
看完了电影,再想想中国的战争片,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现在韩国也拍出了 《太极旗飘扬》,俄罗斯也拍了这部第9突击队这样的大片,而我们国内的大片呢,难道就是所谓的英雄十面埋伏一类的,国内除了十几年前的一部高山下的花环好象就再没出什么战争题材的电影了,(而且就是高山下的花环也被禁映了,真让人想不通,难道现在的中越关系好转真的能掩盖那一段历史,掩盖我们的先辈留下的鲜血吗?)。我想国内的大碗些要么都陶醉在风花雪月中了,就在2046的呻吟声和无极的走光中,要么就是想拍也没这个功力,真要拍估计也只是停留在小兵张嘎的水平。
战争是很残酷的,很多人不明不白的就参加了,只是因为一个命令。残酷的撕杀到头来是为了什么呢,没有人说得清楚,很多时候你对面的是一个你不认识的和你无怨无仇的陌生人,但却要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去结果对方的性命,是为了什么呢,没人能说得清楚没人能说得清楚,就象电影结束的时候说的——:“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我们为之战斗的国家,在两年以后消失了。”
为了帮助朋友们看电影时不受蹩脚翻译的困扰,在东北哥们的帮助下,特将假牙最后一段的独白翻译如下:“我们离开了阿富汗,我们,第九连队,赢得了自己的战争;但是,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不知道在两年之后,我们曾经为之战斗过的国家,将不复存在,我们曾经为之骄傲的苏联军服和勋章也不在是时髦;不知道Дегало上尉(就是他们新兵训练时候的教官)留了下来继续为国家服务,在俄罗斯中部城市Тула训练新兵,而一年以后,他却在一次行军拉练中死于中风;我们也不知道白雪公主和她的妈妈,以及其他的俄罗斯家庭,被强制迁住在阿富汗与俄罗斯接壤的荒弃的边境城市,从此杳无音讯。我们被新生活无情的抛弃了,我们中有的人生活得很富有,有的人被战争的阴影折磨一生。回到祖国前,我们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被大部队遗弃在那遥远的高地。。。我们离开了阿富汗,第九连,我们赢得了胜利。”
阿富汗战争,苏联输了,但在这些士兵眼中,苏联赢了,因为他们守住了高地,他们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