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小试的故事:里根政府搞垮苏联帝国全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58:34

里根政府搞垮苏联帝国全过程

2008-12-29 11:26:51 来源: 网易历史 
  •   “美国在1980年代的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前苏联的

苏联解体,迄今仍众说纷纭。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曾作为专家参与策划美国瓦解别国秘密战略的施魏策尔在其《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前苏联的》一书中,列举大量事实叙述了里根政府利用苏联内部困难矛盾和战略错误,使用经济手段和通过军备竞赛,对苏联发动和实施分化、瓦解战略,加速了苏联解体进程。

利用经济手段,制造“资源危机”

1980 年代初里根入主白宫伊始,就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阁中的少数人制定了搞垮苏联的战略和政策。1981年3月26日,里根总统在日记开头写道:“苏联经济情况汇报会。他们的境况极其糟糕,如果我们能够切断对他们的信贷,他们就不得不呼喊‘大叔’,不然就得挨饿。”苏联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从1973年到1982年,苏联出口能源的收入增长了14倍,而出口量甚至没有翻一番。在那个时期,苏联的“进出口比价”增长了65%,即一定数量的能源出口能够换回比这个数量多出约2/3的进口物品。里根政府就是从这个要害问题入手,使形势发生逆转的。

说服产油大国增产降价

1981 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赶赴中东和欧洲进行了一次为期3周的旅行。在中东主要产油国,凯西指出,莫斯科通过出口石油赚了大钱,为其“世界帝国”筹措资金。凯西提出,石油定价和与美国有关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想降低石油价格”。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回忆道:“这是我们向他们出售武器的原因之一。”凯西中东和欧洲之行的主要目标是说服主要产油国扩大生产、降低油价。

里根政府对中东和欧洲一些主要产油国软硬兼施,导致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份题为《苏联:面临着硬通货短缺的窘境》的报告指出:“能源的低价格、石油产量的下降以及美元的贬值,将极大地削弱苏联在10年内从西方进出口设备、农产品和工业物资的能力。正值戈尔巴乔夫指望通过获得西方的援助以实现他的复兴经济计划时,莫斯科获取硬通货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下降了1/3或者更多)。”由于油价下跌,从西方进口的许多能够勉强维持这个体制生存的物品(食品、机床和日用消费品)变得极其昂贵。到1986年7月,苏联从联邦德国购买一台特定的设备,所需要的石油出口比一年前要多出5倍。由于缺乏资金,苏联的几十个大型工业项目被迫取消。

制造挥霍理由,消耗苏联国力

原苏联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所长、戈尔巴乔夫处理苏美事务的主要顾问阿尔巴托夫在其《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从1960年代初期在争论中开始的改革,到1965年已“偃旗息鼓”。1964年10月以后,勃列日涅夫和当时整个苏联领导层把改革束之高阁,特别是1973年石油价格上涨后,“我国的领导——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完全高枕无忧了,开始迅速地大肆挥霍这笔巨大的、历史上只能开采一次的财富。从1973年起,我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进口国,并且对这种进口上了瘾,就像吸毒者上了海洛因的瘾一样。还开始大量进口设备——基本上都是最普通的设备,而这些设备我国工业也是有能力生产的。”1979年勃列日涅夫宣称,一个新时代已经开始,在这个时代里“力量的天平正在偏向反对资本主义的一边”。同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

利用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

军备竞赛主要是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据施魏策尔介绍,1982年5月,里根签署了一份8页纸的秘密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提出了美国针对苏联的军备战略。 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演说,他情绪激动地告诉全国观众,美国将开始对“战略防御倡议”进行研究,并“将全力推动这项工作”。所谓“战略防御倡议”就是“星球大战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苏联加强军事力量不是为了增强国家防御能力,而是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旨在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里根的长期同事和前国家安全顾问阿伦指出:“ 我认为里根并不是把战略防御倡议看作是一个能够保护美国的屏障,因为这个系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我认为他的想法是,这一举措最具刺激性,因为如果苏联人看到我们把大把大把的美元花在这个上面,那么他们必定会上当受骗。”苏联人也清楚这一点。但是,苏联还是“奉陪”了。

实施技术封锁,加速苏联衰落

增强军事实力,不仅要有经济实力和基础,更是科技水平的较量。美国国防部估计,苏联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要落后10年,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重要领域都是跟在美国的屁股后面。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1981年6月向里根总统提供的资料显示,苏联军事工业所需技术的50%是从西方获得的。据统计,1975年在美国出售给苏联的全部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32.7%,到1983年这个比重已降到5.4%。到1986年美国全力实施技术封锁战略,苏联已不能合法购买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技术。

从1986年到1990年,苏联军费开支年均增长率高达8%,几乎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两倍。油价下跌、军费开支猛增,大大加剧了苏联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和改革的难度。

综合运用政策,加速苏联毁灭

施魏策尔认为:“里根政府的总体战略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是各种政策的综合效应。这些政策就像一阵阵强烈的飓风吹进虚弱的苏联体制之中。”书中认为:“如果不是由于克里姆林宫面临着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和国防建设、在波兰和阿富汗的地缘政治挫折、在能源出口方面遭受了数百亿美元的硬通货损失以及无法获得西方技术等综合因素所产生的累积效应,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联会渡过难关。苏联的共产主义体制并不是一种在任何国际环境中注定要自我毁灭的有机体。美国的政策能够而且也确实改变了苏联的历史进程。”

原苏联将军卡卢金指出:“美国在1980年代的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摘自《党史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