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象棋残局穷病武:一例青春期逆反心理个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35:05
杭州市文渊小学 王楠
来源: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3-2)  发表日期:2009年3月2日

摘要:本文对心理咨询的一个青春期问题行为案例进行了详细报告,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逆反心理、行为的产生。报告的内容主要为来访者的一般资料、主述和个人陈述、检查所见以及对该案例的诊断与评估、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过程与效果评估等。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主要通过认知理论纠正来访者的认知偏差。此外,通过示范法教给来访者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正确表达自我感受、需要的技巧,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促进自身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一、一般资料
人口学资料:来访者朴某,男,14岁,韩国首尔人,朝鲜族,双语实验部六年级学生,有一妹妹7岁。父亲韩国茶叶商人,大学文化。母亲中国台州人,家庭主妇,大专文化。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现全家人定居在韩国首尔。
个人成长史资料:出生于首尔市区,足月顺产。自小至今发育正常,按时入学。母亲常以中国话为家庭生活对话,其汉语较流利。他是家中长子,很得父母宠爱。因其父经营家族茶叶生意,家庭经济优越,生活条件富足,父母感情和睦。在学习、生活方面家人管教较为严厉,家中实行家长制度,家庭气氛较为严肃。父亲一直给其灌输家中长子继承家业的思想。在韩学习成绩中等。去年9月份来到中国杭州学习,其个人生活自理和适应能力较强,虽是首次来中长期生活、学习,但因双语实验部以海外学生居多,学习氛围自由、宽松,所以适应速度较快,状态较好。今年年初回韩度完春节回来后,得知其父决定全家来杭暂住,他就一反常态。近来一个多月,课堂上常因受不了老师的一点儿批评而与任课老师发生言语冲突,多次当堂与数位老师大声争吵;在生活区也多次顶撞和故意为难生活老师,无视班主任提出的合理改正意见,对家人表现出漠不关心、冷然相对的态度,与同学伙伴们交往却基本正常。过去从未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未接受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无精神病家族史。
目前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及思维未见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人格完整。
身体状态:近来常有失眠,躯体医学检查正常。
学习和社会交往状况: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与同学交往状况正常,易与成人发生敌对和消极对抗。
心理测验:
CBCL(儿童行为量表-老师用):
活动情况3.4(正常值3.5),社交情况3.2(正常值3.5~4分),学习情况2.3(正常值2~ 2.5);行为问题总粗分53(正常上限分界值38)。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式):N:63,E:40,P:58,L:14,
根据测验结果考虑来访者具有倾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常失眠,爱发脾气,易与成人发生对抗一个多月。
个人陈述:他来自韩国,是家中的长子,虽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因父亲常出差不在韩国,所以与母亲、妹妹相处时间较多,感情也较好。由于比妹年长七岁,兴趣爱好不同,故不常与妹妹在一起玩耍。因家中经营的是家族生意,父亲一直教育他将来会成为朴氏企业的继承人,对其学习、生活各方面要求很为苛刻。韩国绝大多数家庭实行的是家长制,他的家里也一向如此。父亲的话是最有份量的,其它的人没有发言权。
自小到大,虽天资聪颖,但学习成绩却一般,其父对此一直很为不满。在韩学校时虽话不多,但人缘好,与同学们的相处也一直很正常,并有多位好友。
小学毕业时,其父要把他送到中国来留学,学习汉语和数学,他欣然同意。自小一直向往母亲故乡的他,终于在去年9月份来到了中国杭州,开始了他的异国校园生活。因国际部的学生多是海外的,各地同学的异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他,很快就有了新的朋友。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寄宿制的生活并未影响到他,反而过得更自由、快乐。因国际部的学习氛围相对较自由、宽松,他感觉学习变得轻松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关于留学生活的快乐感受,他也常发电子邮件告知给远在韩国的母亲。
今年年初他回韩国过春节时,得知父亲为了监督其学习和生活,决定一家人回杭州暂住,其父也会将生意重心放在中国,用更多的时间住在杭州。听到此消息后,他很生气父亲对其不信任的态度,虽多次向其父说明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学习能力,但仍未能改变其父的决定。开学前他感到闷闷不乐,不愿再与父母多话。
开学后他与多位任课老师们发生顶撞、争吵,为此他失去了上学期以来积累得很多优生积分,感到很后悔。可一想到父亲不久就要来中国监督他,他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差,晚上也常常睡不好,白天上课的注意力也不能完全集中,遇到管教老师批评时更是忍不住要大声争执一番,对于老师给出的改正意见也无心采纳。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让他感觉非常苦恼,可自己又无法解决,独自前来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结果:
第一次咨询时来访者的发型显得很有个性,身着校服却穿了双特别前卫的运动鞋,表情略显孤傲,入坐后目光一直转移不停。在交流过程中,言谈稍显紧张,但条理清楚,回答问题也能言简意赅,说到关键之处时会有明显的情绪和肢体反应。随着谈话的不断深入,目光趋于集中、平和,肢体动作明显减少。求助欲望较为强烈。结束后给予我礼节性的韩式感谢要比初来时的礼节性问候显得真诚了许多。
他人反映:
通过电话向其母亲间接了解他假期在家中的表现。其母反映刚回家时还比较多话,人也显得开朗了许多,临行前人变得寡言少语,对于家人的关心和嘱咐却冷淡相对。临行前一天,其父要带他去爷爷、奶奶家中辞别时,他又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未去。开学以来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还未收到他的一封电子邮件,上学期通常都是每周一封。家人周末主动给他打电话,也总是冷冷淡淡地说不了几句就挂了。
多位老师反映他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较好,开学近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上课注意力明显不如以往集中,抵触情绪明显。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提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常失眠,焦虑、紧张,易与成人发生对抗。
资料的可靠性:可靠。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治欲强,态度诚恳、急切。
求助者问题的性质:
按照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问题不属于精神疾病。理由是:求助者主客观统一,表现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诱因,自己对症状有良好的自知力,并因内心冲突而感到痛苦,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由逆反心理产生的对抗情绪表现和认知、意志三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协调一致的。其人格特征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另外,该求助者的问题也不属于神经症。理由是:求助者问题的持续时间短,只有1个多月,内容未充分泛化,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未造成明显影响,且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其生理功能也基本正常。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因此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正常范畴。
原因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生理原因:14岁的来访者正处于第二反抗期,又称青春逆反期。由于来访者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其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又因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就第二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原因:①生活事件:得知父亲质疑其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要来中国监督他,感到强烈不满,心情变得很差。②社会支持:国际部多为欧美同学对其处境不能完全理解,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③家庭教育:父母对其要求严、期望高,父亲专制,家中缺乏民主。
(三)心理原因:①认知因素:面对心理应激因素,来访者产生了“父亲来杭就是监督其生活和学习的,根本不相信他的个人能力”的错误认知。②解决方法:缺乏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不知该如何与成人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③个性因素:性格倔强、偏内向,轻易不会与人交谈内心想法。④心理平衡能力:业余时间很爱下围棋,近来却静不下心来,很少下棋。其他没什么兴趣爱好,维护心理平衡的资源少。
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来访者出现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因自己个人能力受到父亲质疑,而提出异议,却无济于事。 2、逆反情绪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一个多月。3、学习效率虽有所下降,但正常的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4、逆反情绪主要局限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不良情绪反应尚未泛化。5、两次身体健康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来访者没有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完整,社会功能未受到影响,排除重性精神病。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时间与表现形式与心理因素联系紧密,有具体明确的对象和针对内容;逆反情绪及症状并没有泛化,社会功能保持较好,逻辑思维正常;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故排除神经症。来访者问题的持续时间短,只有一个多月;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不良情绪体验尚在可控范围内,故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了咨询目标。
近期的目标是:有效消除对抗情绪和行为,纠正逆反心理。学会正确表达自我想法,能与成人互尊互敬地交往,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长远的目标是:进行认知上的调整,要学会正确看待和体会父母、老师等成人言行的意义,促进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根据来访者的个性年龄和生活背景的特征,强烈的求助动机,该案例宜采用认知治疗为主,调整其对成人言行的态度的认知。具体运用积极倾听、情感反应、内容反应等参与技术以及指导等影响技术。
咨询方案实施前告知求助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求助者积极思考,提出问题,配合咨询师的工作。
与来访者约定咨询的时间,经协商决定,每周咨询一次,每次50分钟。由于本人义务给学生们提供心理帮助,故不收取咨询费用。
本着更好解决求助者问题的想法,考虑求助者问题的实际情况,咨询师三次与来访者在韩的父母进行电话交流,给予了一些必要的家庭调整建议。
六、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次正式心理咨询),通过运用持续的目光接触、积极倾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温暖接纳、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等咨询技术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其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信任,为咨询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能初步了解来访者的情况。例如来访者的学习、生活情况,探究其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来访者主要的人格特征、成长经历、成长过程中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系统等情况。
第二阶段(第2、3次):运用指导等影响技术来分析问题,探究原因。
来访者情绪困扰主要原因:对独断专行的父亲不相信其个人能力而感到强烈不满,却对此无能为力。
针对其原因,和来访者直接进行讨论:
A、父母、老师等他们的哪些言行让你觉得不能理解?
(让其更多地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消极的敌对情感。)
B、表达自己不满情绪时通常用怎样的方式?效果如何?
(帮助来访者识别敌对和消极的对抗行为,让其自我意识到以往逆反行为的无效甚至是恶化效果性。)
C、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玩多米诺骨牌,让来访者启动多米诺链反应,并对其讲解为人处事的“黄金规则”。
(让其意识到情感和行为发生之间的行为链,帮助建立来访者对自我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有效改变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状和对抗行为。)
D、尝试过与父母、老师们心平气和地沟通吗?如何沟通的?
(促进和鼓励来访者亲社会和合作行为,通过模拟游戏示范给其一些常用的与成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布置家庭作业:
①采用缓解情绪操。如当再次出现情绪不稳,想与人争执时,可以身体直立,双腿并拢,稍微抬头。这时,右手臂屈肘,五指自然伸开,轻微抚胸。左手臂屈肘,五指自然伸开,轻微按腹,进行深呼吸10-20次,双手掌心随之起伏。然后,双手交换位置,再进行。如此重复2-4遍。或身体端坐椅上,睁开双眼,面呈笑容。这时,向前弯腰,双腿屈膝平直,双手臂大双腿外侧,向下直伸,五指自然伸开,手指扶地。然后,身体坐正。抬起呼吸时,弯腰时呼气,扶地时稍停5秒钟,抬起时停3秒钟。进行5-10次。同样动作重复做2-4遍。
②仔细观察身边的同学们是如何和老师、家长们相处的。
③每遇注意力不集中时,立即采用语言暗示法鼓励自己。如“自己是最棒的,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给所有的人看!”
④每周按时给家人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
第三阶段(第4次):调整认知、促进健康
第4次咨询时,来访者反映自己的情绪比以前平稳许多,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睡眠情况也不错。根据对任课老师的反馈,注意力集中情况明显好转,能听取别人合理化建议了。家长反映:近来会主动发电邮和打电话回家。
本次心理咨询内容:1、在上述咨询基础上,运用认知转变法调整来访者对成人言行的认识,让他明白父亲来杭并不是对其不信任,更不是对其监督。父母不远万里来中国的行为恰恰是体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珍贵之处。建议他遇到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或许会理解地更全面,了解得更透彻,自己也就不会钻牛角尖了。从心理学角度说,只有对事物有了正确的看法和认识,才能有正确的行为。
2、运用示范法教其与人交流技巧,改变其行为模式。人与人相处都讲究一条“黄金规则”——“对待他人要像你希望中别人如何对你一样”。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让其掌握与人相处时待人处事的技巧,能将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建设性、尊敬地表达出来。
▲关于来访者家人方面,咨询师也需积极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
通过电话从来访者父母口中了解家庭的教养方式、生活环境、来访者的成长经历等一些必备掌握的资料,并向来访者父母简要说明处于第二反抗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变化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对于孩子的现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建议夫妻能经常注意营造愉快、轻松和民主的家庭气氛。平时要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做家庭决定之前不妨开一个家庭会议,充分听取每一个人的合理建议。犹其希望其父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并适度地给予理解和支持,平时注重与孩子的感情联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贺卡等方式都可充分利用。对孩子表现出的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表现欠佳的地方,也不能用冷战、粗暴的方式去简单解决问题。不妨在家中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代币形式或快乐出游,都是事实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七、咨询效果的评估
来访者的自我评估:通过四次咨询,来访者自我感觉情绪平稳了,上课注意力明显集中,失眠现象消失。能与成人互尊互敬地交往,能心平气和的与爸爸妈妈、老师们谈论问题,表达自我想法了。
咨询师的评估:咨询的具体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对抗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消除,逆反心理得到了有效纠正。先前的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和对抗式地解决与成人间的问题等已基本解决。长远目标方面:求助者对自己以往对成人言行问题的偏差认知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经自觉进行了调整。对于成人们的想法、言语和行为能尝试进行换位思考并给予一定理解。
最后心理测验结果为:CBCL:活动情况3.6,社交情况3.9,学习情况2.5;行为问题总粗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