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最深的越野车:禅海蠡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40:16

禅净双修调和论

 

禅净双修,自宋时永明寿禅师提持以来,由来久矣。及禅门衰落后,用“念佛是谁”话头,天下丛林,入此话中,终至滞壳迷封者,如麻如粟,于是使参话头者,如念佛号,持名念佛者,亦有如参话头。虽使二者合流,别创一格,参究不通,可以往生,免至流落娑婆,永沉苦海。然禅门参究之旨与方法,势将永沦丧失矣(参看《参话头》篇)。今专言调和之修法。先当明夫《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节云: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一)。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二)。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

本章此节,试分作三段:第一段,说念佛入门之方法。第二段,说念佛之成果。第三段,说念佛最高方法,净念与净土之关系。必先解决此三前提,而后禅净双修之事与理,于以完备。

第一,方法,分念与忆之二途,皆为定止之学。念又分为持名与默念二门。先说念法:(一)十方如来之与众生,皆具“无缘慈”、“同体悲”之忆念。非独阿弥陀为如此。今简极乐净土一尊而言,以符净土宗之旨。修习修土行者,此心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出声念之,耳返闻闻其声,眼返观观此念,得使念念不间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切言语动作,皆了不相关,如死如痴,专此一念。(二)念得专一,用功既久,此心念佛之一念,默然在心,虽不著意起念,而自然在念。到得此时,修学行人,往往心虽在念,六根缘外之境,仍可作为。如此佛亦在念,其他散心,亦可为用。自以为至于胜境,实则已成“老婆念”,不足论也。何以故?因此时在念佛之念,为独头意识发起作用。第六意识,仍然波动,有何用处!必须要将六根收摄,归此一念,意识不行,念方专一而得真纯,此为念佛法门之要髓也。如何称为忆佛?忆者,与念有别。念犹是粗,忆则为细。念是第六意识在用。忆则此之种子,已种于八识(阿赖耶)田中,根深柢固。故大势至菩萨,以母之忆子为喻。世人母之忆子,虽无口号心思,而此心耿耿,坐卧不安,片刻难忘。如儒家所谓:“必有事焉!”诚敬之极也。忆之为象,菩萨已用善法言之矣。今复不惜眉毛,以众所习知之恶法为喻。此事必要如求名求利,念念孜孜,片刻不忘;乃至如男女恋爱,永绾相思之结,心心相印,灵感互通。如第六代达赖喇嘛之情歌云:“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又云:“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若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若能如此如此,依法深入,则由念而入忆,即由粗而入细。如此久久,念忆工深,不必着力,自如有事拳拳服膺,若有物在心,团团不化。或在现在,或在未来,忽尔此忆之一念,顿时开发,如洞开无物。此心此身,脱焉如忘,所谓花开见佛,自然不假方便,常光互接,入于净土佛之心中。此中微妙,非言可诠,惟到时自知耳。若以散心念佛一声,或唯具一信愿深心,临终亦必可往生,惟品位有别耳。

第二,念佛成果,以净土为极则。净土亦分为二门:

(一)唯心净土门。(二)实有净土门,皆为观慧之学。先释净土:土之与地,在理为表持种之义,在事为实质土地。净者,为对染说。粗则一切恶法,如贪嗔痴,人我是非之念(具如《百法明门论》所云),皆为染污之法;细则善见法执,亦为染法。如得至上节所述心开念寂,心身两忘,忘亦不立,空亦不见。无物无心,离诸二边对待之见。对待不立,绝待之体现前。了了分明,常寂圆明。到得此时,自己此心,合于如来藏体。唯心净土,不待他求。反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即此秽土世界,亦立转成净,无一而不自在也。到得此时,此心净土现前,与十方如采接法性流矣。方能切实正知正见,西方极乐净土,亦同此性。且复知确有实在国土之存在。欲愿往生,即不移一步到西天,如壮士伸臂顷,即生彼土,与诸佛菩萨,同游寂止之门。不但往生可必,净土西方,亦可应念就我,因法本无来去也。

心体离念,为无生法忍。念佛入于佛心,相接合流,专一精诚,是谓因地。心开意解,一念不生,入无生忍。大势至菩萨,以此行门成就,复来此土,传兹胜法,摄一切众生,归于净土者,具如上述。

第三,最高净土方法。修习行人,到得此境,犹未为圆。必须不稍放逸,莫自得少为足。于一切时、一切处,

收摄六根,不使外驰。保养前之净念,心心无间,长住净土之境。“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即为入净念之三摩地(大定)。故菩萨之于圆通法门,无有选择,而亦不必选择矣。

如净念现前,不加精进,如击石火,如闪电光,稍纵即逝,故曰不放逸心所。精进无间,此之谓也。到得行满功圆,不修亦修,修亦不修,佛佛心同,了了无可说矣。

此义既明,参禅与念佛,何以能调和耶?若念佛人,持现前一念,往生净土,则念佛参禅,于此分途。若念佛与参禅,无论提一句话头,或持一句佛号,但于一念过去,后念未起,此之中间,一觑觑定,即二者同途,了无差别。所谓前念已灭,灭不追往,后念未生,未生不引,当前一念,既前不著边,后不落际,当下即空。此之境界(此无一空之境界,姑以境界名之),在净土为唯心净念之开端;在参禅为三际断空,明见此心之初曙。到此无论参禅或念佛,即心即佛之事理,于是可明。然尚未尽其妙,以佛具如来藏全体之大用,若止于此境,犹为小果所诠。参禅者,若以此为至,更无余事,无怪其不知如来藏中,妙有愿力之全体功能也。念佛者,止守此净心一念,不知如来藏中之大机大用,无怪其不识法界无边,头头是道。

虽然,一落言诠,法身亦堕,唠叨多嘴,不若珍惜尾毛。“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弥陀净土身!”我愿如斯,复何言已。

金圣叹有《念佛三昧》一文,虽为慧业文人之知见,而皆不随一般口头禅语。文字原通般若,盖亦有得于心者也。附录参考,可发深省:

娑婆世界,释尊住持。华藏世界,卢舍那世尊住持。释尊新成佛,卢舍那本成佛也。他方世界,有阿弥陀佛,住于极乐国土。一花一世尊,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所以《阿弥陀经》,为无问自说经。

首题佛说阿弥陀,下加不得一佛字。然灯佛者,一微尘佛也。释迦佛者,无量微尘佛也。释迦佛者,名为病愈。阿弥陀者,名本无病。

世尊说《阿弥陀经》,另一设施,与诸经不同。乃是为一切众生,毕竟不能破我故,特地全举法界,说

你本在极乐国土中,各各莲花化生,有甚不好。譬如丑妇人一般,贮之洞房深宫,亦自觉标致也。喜怒哀乐四字,以乐为极,所以知之学者,好之圣人,乐之即天地也。莲花取相连义曰莲(三世相连,花有房,房有蕊),因非实相曰花。一一众生,各坐一花,花开见佛,则见释迦佛也。极乐国土,九品化生。上品上生者,乃是弥勒一生补处,于此成佛。下品下生者,乃是阿鼻大地狱罪人,于此成佛。是人因犯极恶大罪,下阿鼻狱,有善知识,以种种因缘,唱阿弥陀佛,如千年暗室,一灯照之。而此罪人闻此名字,地狱即生莲花中。而此莲花,即在极乐国土中。而此极乐国土,在阿弥陀佛世界中。此阿弥陀佛世界,乃即在无量大地狱内一罪人之八识田中。是人纵犯极恶大罪,不敌阿弥陀名字,所以地狱应时粉碎,此谓下品下生也。

菩萨不愿住于恶浊世界,则不得不求生极乐。然而生极乐,乃是果事。欲获果者,先须造因。云何造因?念佛三昧是也。念佛之法,不可以妄心念于遥佛,亦不可以妄心念于妄心。何以故?妄心者,是生死因,不能感通于本际故;以生死因不能感通故,故佛本不遥而遂遥也。复次,妄心念于妄心者,凡大正以妄心连持,至堕地狱。今复教以如是念佛,彼即以前妄心为念,后妄心为佛,或以前妄心为佛,后妄心为念,如是即与世间流浪何异!是故此法所不应用。夫念佛之法,不应先见佛,次作念,正应先念成,次见佛。所以者何?若先见佛,佛是何事?如是名为大妄语人。又即使感应道交,佛或示现,然佛来寻念,佛去久矣。又况能念,正是妄心,妄心何可唐突于佛?所谓先念成,次见佛者,念是实,佛是假。菩萨以本际为念,而以妄心为佛。问:何故不以妄心为念,本际为佛?答:本际者不可见,不可见则不能令行人发欢喜心。又本际纤尘不立,若行人于念处用力,即大不应。又师子乳用玻璃盏盛,他器不受。若行人欲以妄心念本际,譬如毒器,盛师子乳,终竟不受。又念佛三昧,对治生死,若用妄心追逐,终入生死海无疑也。(《唱经堂才子书汇稿》)

 

禅宗与密宗

 

近代治佛学或专事修证者,颇有重视西藏佛学及密宗之势。甚之谓西藏密宗,乃为纯正完美之学,堪依修证。藏译经典,文义湛深,足资式范。汉土佛学,乏一贯传承,修证方法,皆不足取;禅宗亦为邪见。欲沟通学术,互资观摩,时代虽同,山川各异。一门深入,各擅胜场,容有可供审别决择于其间,未可率尔妄断,遽分轩轾也。

 

西藏佛学渊源

 

密宗在中国分为两类:盛唐时,印度密宗大德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世称开元三大士,传入中国之密宗,至明永乐时被放逐至日本者,统称东密。初唐贞观时,西藏王松赞干布(王当西藏王统第三十世)遣僧留学印度,首有寂护师弟,及莲花生大师之入藏,密乘道遍及于西藏全部,先后再传至汉地者统称藏密。无论东藏二密,通途皆祖于龙树(龙树又称龙猛,是一是二?已不可别,近代学者考证,又谓名龙树者有二人:一为创大乘之学者,一为始学于婆罗门而创密乘之学者)。而龙树之于密乘,纪述渺茫,无可证信,因舍而推论其源。

藏密亦渊源于印度,初为显密通途之学。印度后期大乘佛学,由龙树、提婆,递至世亲,主毗昙、俱舍诸论之学者为一系。陈那法称、护法等,主因明、唯识之学者为一系。德光主毗奈耶律学者为一系。解脱军主般若之学者为一系。复有提婆者,直承龙树,再传至僧护复分二派:一为佛护,至月称等;一为清辨,皆主中观之学。此外又有兼涉龙树、无著两家之学,而不入其系统,即为寂天。此为印度后期大乘显学,皆本龙树、世亲之学以各主其说者。世亲学系,传承愈趋愈繁,且学风亦.为大变。在昔大乘教法,以经文为主,义疏注释之论学为其附庸,此时皆已全恃论注为准。后贤于此事当特别注意,仍当以经学为归,方为正途。无著、世亲之学,数传于月称。龙树、提婆之学,数传至佛护、清辨。门户对峙,诤论时兴。佛护、清辨二家注释龙树中观论,皆立无自性中道之说,自谓得不传之秘。而于世亲之徒,染指中观,有所谓唯识中道者,痛加抨击。二师殁后,大乘学徒,依违于无自性及唯识之间,争端不绝。瑜伽、中观分河饮水,显密亦复异趣矣。西藏显教,般若唯识中观之学,皆由上来传承,及藏士后贤著述,加以发扬者。

至于密乘,在印度有可据者,弘开于僧护。在波罗王朝第四世达摩波罗王时,密乘益见发达。王专信师子贤,及智足二师,建超岩寺成为密乘教学中心。智足为师子贤之弟子,后得金刚阿阇黎之传而弘密乘,遍及作、修、瑜伽三部本典。密集、幻网、佛平等行、月明点、忿怒文殊等,皆广事流布,而于密集解释尤工。其后继为上座者,为燃灯智、楞伽胜贤(弘上乐轮)、吉祥持(弘夜摩)、现贤(弘明点等)、善胜、游戏金刚、难胜月、本誓金刚(弘喜金刚)、如来护、觉贤(弘夜摩上乐)、莲花护(弘密集夜摩)。此外在超岩寺同时弘此宗者尚多。如寂友,则通般若、俱舍,及作、修、瑜伽三部。又如觉密、觉寂,则精三部又特精瑜伽,著作金刚界仪轨、瑜伽入门,及《大日经》集释等。又如喜藏亦弘瑜伽密部。又如甚深金刚、甘露密等,始传甘露金刚之法,而弘无上瑜伽。若时轮之学,似为后出。

据史而论,印度后期大乘佛学,一变再变,有密乘之兴,此时印度本土,波罗王朝岌岌已危,其最甚者,即为回教徒之侵入,使王朝终亡。佛教本身,在此以前,多受异学外道所侵,几不能保其余绪。密乘之兴,本以对待波罗门教,而图挽回世俗之信仰。至后独立发展,支蔓纷繁,集收愈多,创作愈紊,亦时势使然也。

 

西藏佛法之崛起

 

藏人称远在东晋时,已有佛典输入,其说自不足信。藏上开化较迟,其初流行一种拜物神教,名曰笨教(俗称乌教),以禁咒役神,示人祸福。至松赞干布王,先与尼泊尔通婚媾,娶其公主,据云携有佛经。次于唐贞观十五年,尚唐文成公主,公主素信佛教,由是佛法经像,随以传播。唐太宗时,藏王遣兵威胁边陲,以天下初定,用和亲策略而羁縻之。藏王条件,须得公主为偶,并请儒书等入藏。太宗商之宰相房玄龄,有谓圣人经史之教,不可传之番夷。太宗乃选宗女,号之曰文成公主,遣嫁于藏。侍从有儒士数人,道士五人。故西藏内地,及今可见太极图、八卦等标记。后世神庙,更有祀关羽之词(喇嘛大德,有以念卜课,法同汉地之占卜)。藏王受二妃信佛影响,又以接壤印度边境,诚信骤隆,乃派选大臣子弟端美三菩提等十七人,赴西北印度迦湿弥罗求佛典。七年乃归,仿“笈多”字体制定西藏文字,并译《宝云》、《宝箧》等经,实为佛学传播之始。史称此为前期佛学,迄今无存矣。中间亦经一次排佛灭僧时期,如汉土之厄。自此役后,佛学再兴,史称后期佛学。后先之间,事实多有不同,初期尚翻译整理,后期则事弘化矣。

西藏王统,至三十五世,当唐玄宗、肃宗之时,其王乞里双提赞工在位,力排朝臣异议,从印度聘致阿难陀等从事翻释。又遣巴沙南,赴尼泊尔,访求大德,遇寂护,即延入藏弘化。寂护以藏土信仰迷离,复返印度,再复重致,住藏达十五年之久,其学属中观清辨学派一系。秉律行持,悉从旧范。于藏都拉萨,建立三姆耶寺。聘印度比丘二十人居之,始建僧伽制度。此时有汉地僧徒,在藏讲学,其中领袖,名大乘和尚,说颇近似禅宗。以直指人心,乃得开悟佛性,依教修行,均为徒劳。被寂护弟子莲花戒驳斥无余,乃放逐出藏。故后世藏密之徒,谓中国无真正佛法,禅宗为外道知见,盖源于此。斯时一般藏人,以素奉神道,佛法传播,颇受阻碍。寂护请之于王,请乌仗那延的莲花生入藏弘法。莲花生大师,偕其弟子二十五人入藏。约经数月,以密咒法力,摧伏外道,为佛教护法,厥功至巨。莲师自无著述,其学说无从考证。藏中传其史传,谓为释迦化身、密宗教主,谓释迦灭后八年,不经母胎自莲花化生。并谓西藏佛法,皆传自莲师,故为旧派密乘之祖。此说多可议者,且存勿论。盖斯时印度佛教,已渐北移,后期名僧大德,以壤连西藏,皆由西北部逐渐入藏。如法称、净友、觉寂、觉贤等,皆入藏传密乘道者。

此后王统三传,至徕巴瞻王(西藏王统三十八世,当唐宪宗至唐文宗时),大弘佛法,翻译经典,于以完备。定立僧制,称师僧谓喇嘛,各给俸禄。旋王本身被其弟朗达玛王所弑。弟既嗣位,五年间,破坏佛法,杀戮僧众。几举提赞王百年来之培养,及徕巴瞻王廿载之盛业,毁之一旦。朗达玛王又被喇嘛吉祥金刚暗杀。王之党羽复仇杀喇嘛不稍宽假。僧众逃亡,国内分裂,全藏陷入黑暗期约及百年。此与唐武宗会昌之厄,先后相似。唯西藏佛教之受摧毁者,较会昌尤甚耳!

 

西藏后期佛法及派系

 

朗达玛王毁佛灭僧之际,拉萨西南翠葆山间,有修行僧三人,出亡甘肃西南之安土,师事大喇嘛思明得具足戒。复有西藏梅鲁之僧众十人来学,复得具戒。后此诸人偕还藏土,恢得旧观。但秉持密法,掺杂神道,未为纯善。时有藏地额利王智光者,热情兴学,从东印度聘致大德法护及其弟子辈,广事译订,密乘复兴。其间密乘经典增译者,较昔为多,史称此谓后期佛学。

智光之嗣菩提光,延致阿底峡入藏弘法,尤为胜事。阿底峡尊者,一名吉祥燃灯智,东印度奔迦布人,博通显密,德重当时,曾为超岩寺上座。于公元一O三七年(宋仁宗景佑四年)入藏,巡化各地,凡经廿载。德行所感,上下归依。藏土佛学,为之一新。中间多事翻译,并著述《菩提道炬论》,极力弘扬显密贯通之学。尊者示寂(七十三岁,公元一O五二年),其弟子冬顿等益阐其说,针对旧传密法专尚咒术者,别立一切圣教,皆资教诫为宗。判三士道(下士人天乘、中士声闻缘觉乘、上士菩萨大乘)。摄一切法,又奉四尊(释迦、观音、救度母、不动明王),习六论(菩萨地、经庄严、集菩萨学、入菩萨行、本生鬘(mao)、法句集)。次第四密(作、修、瑜伽、无上瑜伽)。而以上乐密集为最。组织精严。迈于昔贤。遂称为甘丹派(甘丹之义,为圣教教诫之意)。藏土后之分立四派,于是兴矣。

宁玛派(意即古派,俗称红教)。此即旧传前期密乘之学,大要分九乘道。应身佛释迦所说者: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者:密乘、外道、作修瑜伽三乘。法身佛普贤所说者:内道大瑜伽、无比瑜伽、无上瑜伽三乘。而复以无上瑜伽中之喜金刚为最究竟。行持随俗,不事律仪,但观修现显契证明空智,即得解脱云云。

迦尔居派(意云教敕传承,俗称白教)。创自摩尔瓦。其人曾三度游学于印度,师事阿底峡,复受密乘学于超岩寺诺罗巴之门。得金刚萨埵、娑罗诃、龙树以来之真传,精通瑜伽密中之密集,及无上瑜伽中之喜金刚、四吉祥座、大神变母等法。尤于空智双融解脱大手印等法,通达底蕴。归藏以后,授其学于弥拉莱巴。再传至达保哈解,取阿底峡《菩提道炬论》,与弥拉莱巴之大手印法,著《菩提道次第随破宗庄严论》,盖有取乎佛护中观之说以为诠释也。后因流传渐广,更分九小派,不一其说。九派中杜普派,于元初有大学者布顿者出,博贯五明,精通显密,整理注解大藏要典,创护律学密乘道甚多。立说平允,后世推重。

萨迦派(俗称花教)。创自藏王族衮曲爵保。后自藏州西百余里萨迦地方建寺聚徒教学,故得名焉。此派学说,融会显密,取清辨一系中观为密乘本义作解释。又以显教之菩萨五位(资粮、加行、见、修、究竟)与密乘四部对合而修,以彼此经相因果。以加行位中暖、顶、忍三昧耶断所取惑,世第一法三昧耶断能取惑,同时以菩萨智慧本性光明而入大乐定,则已达显密融合之境地矣。此说与宁玛派之学迳庭,故又谓之新学也。

希解派(意即能灭)。以元初南印度阿阇黎敦巴桑结为始祖。其学出于超岩寺,要以密乘四种断法除灭苦恼,极其通俗。有除灭三灯、夜摩帝成就法等。敦巴五度入藏行化,三传至玛齐莱冬尼,行脚一生,开化至盛云。

此外尚有爵南派。迄明万历间,此派有大学者多罗那他,博学能文,深通梵语,为译经之殿军。但此派至清初已改宗,今已无传。

上述诸派,除甘丹派专事教化以外,余均与政治有关,援引势力,施行威福。迦尔居派曾握揽藏中政治大权。萨迦派第二世孔迦宁保,尝由元成吉思汗予以西藏统治权。复受命开教于蒙古,至第四世孔迦嘉赞,学尤精博,应元库腾汗之召入朝,依用“兰查”字体,改定蒙文,受帝师尊号。其侄第五世炉思巴,更大得元帝信任,入朝为帝灌顶,亦受帝师之号,王公后妃,踊跃参加灌顶,秽迹流言,传之史乘。既而归藏统一久事纷争之十三州,悉举以臣事于元。西藏之喇嘛教者,即随之遍行汉土内地,内廷供养喇嘛费用,耗国库十之六七,其声势之大,岂可想象!

黄衣士派。降及明代,鉴于元代纵容喇嘛之弊,册封各派喇嘛为王,以杀萨迦派专横之势。迨永乐年间,西宁西南,有宗喀巴者出,游学全藏,目击颓败,慨然有改革之志。乃秉阿底峡之宗,采布顿之说,励行律仪,采诸派之长,而合一经咒之教融为一说。宗喀巴学行优越,德重当时,教化所及,靡然从风。门人学者,皆染黄衣冠,以别于旧时各派,故世称为黄衣派。于拉萨东南,建甘丹寺,弘传其学。后又建色拉、哲蚌二寺,为著名之三大寺焉。藏土久衰之佛法,焕然昭苏矣。

宗喀巴弟子有嘉察伯,及开珠伯二大家,均能传承其学。其在甘丹住持,而传宗师之衣钵者,为大弟子法宝,遂成后世甘丹座主传承之法统。后其高弟根敦、珠巴二人,创历世转生之说,班禅(梵语意谓大宝师)、达赖(蒙语意谓大海)二人,以师弟而相约,世世互为师长,弘传教法(班禅为其师转生,达赖为其弟也);及明宪宗加以册封,势力更盛。清初达赖五世罗赞嘉错,博学多才,蜚声学界,而复借蒙古和硕部(青海附近)固始汗及清朝武力,底定全藏,即置班禅于后藏,自居前藏,分揽统治之权。于是政教合一,悉掌于达赖。及至近世,班禅来汉,彼此纷争不已,权利争夺,自启纷争,岂佛法之本意,良可慨也!故后之言西藏佛学显密完整者,咸以宗喀巴之传承为宗。

 

西藏之显教

 

西藏经典及佛学之传播,直承印度晚出之后起大乘佛学。般若、唯识、中观之说,月称、护法之论,蔚然罗列,经阿底峡、布顿、宗喀巴之组织,蔚成一条贯系统完美之大乘次第之学。尤以宗喀巴之著作,主阿底峡《菩提道炬论》,而广集成《菩提道次第广论》,为其中坚代表。于五乘佛学,次第进修,系统条理,井然不紊,诚千秋杰作也。但其立说,取显密圆融,以后贤之论说为宗,学者当有所审慎决择于其间也。

西藏大藏经,翻译典籍,较之汉地三藏,少有出入。印度后期诸贤之论著,及密乘经典,则较汉地为多。

代永乐间,曾取其经藏,翻刻成永乐版(见永乐八年御制经赞)。万历间,又翻刻为万历版。清康熙、雍正间,又翻刻为北京版(见雍正二年御制序。有云雍正曾自译大威德金刚修法仪轨,较之后世诸译为佳)。其中密乘经典,较之东密,尤有胜焉。惟汉地经藏,西藏所缺者亦多,如龙树所著《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皆于戒学多所阐明,而其籍印度失传,藏中亦付缺如。仅知无著、寂天之书而已。又如无著组织瑜伽之作,有《显扬论》,广陈空与无性,阐发现观瑜伽,实为此宗根本典籍,藏土亦缺。至如唐代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传自西南印度之密乘学术,两界仪轨,既具规模,多非北印学宗所及者(即作、修、瑜伽三部密法)。若概纳于外道,岂非主观武断者耶!

佛学而宗注疏论说,衡以佛说“依经不依论”之旨,不无乳酥掺水之憾!精密可能过之,近似之言,常可变易原旨,以之参证则可,以之衡量其他,容有不当。唯宗喀巴之学,自明迄今,流传六百余年未替,而试举与汉地流行佛学相较,得失短长,不易轻议。如“华严”、“天台”、“三论”、“唯识”,诸宗之学,精深博大,各有独到。而云汉地无正真佛法,何其见之浅陋!《华严》诸疏、天台之《摩诃止观》诸论,岂无创见?尤以汉地唯识之学,则非藏土所及矣!若云藏密学者,必先习显教十余年,较之汉地学佛法者为胜,殊不知汉地宗师大德,皆有好学一生而少怠者,因名匠辈出,互相赞许,不事文字之诤耳。

 

西藏之密法

 

西藏佛法,固皆显密相共以行,至谓密乘,则谓不共之行,称能疾速圆满菩提,非余宗可比云云。由显入密,无别有发心,但始从一切共同陀罗尼仪轨(即息灾、增益、降伏等八种仪轨),及密咒经典所说种种,进而修证两俱瑜伽、大瑜伽等本续,以各种真言之力,而得宝瓶、宝剑、隐身、如意树等八大悉地,则能疾具资粮而登正觉。而此种修行,悉待阿阇黎之灌顶加被而后能入,故其始应竭财物以供养阿阇黎,得其欣悦而蒙灌顶,则罪业清净,堪任悉地矣。至以修行之实,应待亲承教授,非文字所可诠也(此种意义,《炬论》及《释论》中甚详,不再繁述)。

藏中密法,大体汇为四部:即作、修、瑜伽、无上瑜伽。作修之部,为资粮之修集,积福德基。瑜伽之部,已会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而并修迈进。仪轨修法,均有一共通组织,即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所谓生起、圆满二次第者,于密集仪轨程序而言,似乎有异于显教种种修学法门。然依佛法之信、解、行、证,次第而言,一切众生,由初发心而登正觉,无论何地何时,若因若果,固皆循此生圆二次第而修者。即如净土一宗,单以持名念佛法门而论,亦已具备生圆之序,而不别列其次第名目者,正为诸佛菩萨之密因密意耳,岂独于密宗而后有此奇特事乎!无上瑜伽之部,以喜金刚、上乐、忿怒文殊、时轮,乃至大圆满、大圆胜慧、各种大手印等法,为其宗之最殊胜者。由瑜伽而进修至无上瑜伽,于密法所特具之气脉明点诸法,又已视为余事。若大圆满、大圆胜慧、大手印,其所标旨,即有弹指成佛、立地见性之方便。故以无上瑜伽而论作、修、瑜伽诸部,乃为资粮位上修集之事。此中理趣方便,行持修证,渐近于禅宗,故有谓大手印等诸法,实同于禅宗。且谓达摩祖师只履西归时,显化于西藏而传大手印法云云。然欤?否欤?乃历来心口之传说,无足为据。要之,大手印等之与禅宗比较,同异短长,显然不一。方法既殊,宗纲各别,若以之拟于北宗渐禅之法,恰尽相似。至于南宗正脉,则非上述密法所可窥测也!大圆满大手印等法,固已殊胜,然以禅宗“正法眼藏”观之,则迷封滞壳,摩挲光影,仍易滞于法执。所谓仗金刚王宝剑,踏毗卢顶上行者,舍禅宗正法以外,其孰与归?

 

藏密之特点

 

通常一般异宗异学之于密宗,或赞或毁者,统皆以密宗修持方法中若干特殊之事,作为雌黄月旦,隔靴搔痒,言不中的,且于密宗显教理趣,大抵茫然。密乘之所谓密者,究其极则,非自谓其行怪索隐,盖菩提心印,妙密难明也。若言下顿悟,法外忘象,正如曹溪六祖所云“密在汝边”,复何秘密之有?然后返观一切世间出世间等等诸法,无非佛法。如实如是证入华严海藏境界,显密妙言,无一而不平实。

密乘中若干特殊方法,显而习见者,如礼拜、供养、护摩、念诵等法,似有异于显教各宗修持之趣。实则,如诸宗所习之禅门课诵、十小咒、蒙山、焰口等等,念诵法器,礼仪诸法,靡不来自密乘。原始佛法,以三十六道品、禅观、戒、定、慧等正统修持外,何尝有此科仪?方便权化,归元无二,未可是此非彼。若论密宗之注重气脉、明点、双身等法,视为外道,则正不知菩萨道中密因法行。双身法者,乃诸佛菩萨,为诱导多欲众生,设此一方便。《法华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有谓即吾国古代之房中术,则有毫厘千里之谬,谓其流弊为祸,自毋庸讳!气脉、明点之术,因为密乘所特尚,而言无上瑜伽者,视此仍为方便,未可与论究竟。气脉、明点,持为调身,血气之障未除,不能变化气质,而迳言证悟菩提,非狂即魔。密乘学者有言:“气不入中脉,而云得证菩提者,绝无是处。”以此视一般修持学者,盲修瞎炼,终至身病心执,愈求解脱,而愈被法缚,诚多优胜矣。他如密乘典籍中,有《甚深内义根本颂》一书,剖析人身气脉至详,取与吾国内经等书参读,精微奥妙,迥非现代解剖生理学、医学等可及。惜乎世之学者,心粗气浮,未能身证其实验堂奥,玩忽弃之,浅陋轻狂,岂容回护!稽之显教各宗,以及教外别传之禅宗,若禅观诸经、止观修法、宗门参究工夫,虽不特别注重气脉,而调柔身心之妙,皆寓气脉于其中矣,唯后世学者未能深入耳!

密法特点,探其原委,气脉、明点等,事非奇特。若藏密融合显密共通,罗致一切魔外诸法,投之一炉,应众生心,遍所知量,对症下药,别开生面,综罗组织,蔚成奇观,洵为密乘特异之学。然无论其应用何种修法,统皆循有一定的五种次序,其次序谓何?曰“加行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无证”。如礼拜、供养、护摩、念诵、研习教理等等,皆为“加行”之事。专精观想,住于禅观等等,皆为“专一”之事。定久慧生,待至脉解心开,如“仰首枝头,即见熟果”,如“拔矛刺背,顿脱苦厄”,证悟菩提,还同本得,皆为“离戏”之事(所谓离戏者,谓诸离四句、绝百非之戏论法也)。入此“离戏”三昧,向上精进,打成一片,即是“一味瑜伽”。再进而得到“无修无证”果位,方入圆满菩提之域。密法中此种组织,钩索一切修法之要,次第井然,允为特点矣。亦有以前修加行瑜伽,而立四瑜伽之说。

 

显密优劣之商榷

 

西藏密宗,传入汉地,早在宋末。而以元室入帝,为鼎盛时期。明代表面上,虽已销声匿迹,而流行于社会间,仍未根绝。清室入关,复挟之俱来。现代开藏密先声者,即以民初西藏大德,多杰格西、白尊者等,来北京弘法开其端。汉僧相率留学西藏者,为僧大勇等随多杰入藏为始。此后康藏各派大喇嘛,若诺那、贡噶、根桑、班禅、阿旺堪布、东本格西等,先后相率来汉地弘化。各地僧俗随之入藏者,风起云涌,形成一种佛学界之时髦风气。回内地传法,而专门提倡密宗者,如蜀僧能海、超一等,为其中翘楚。译经则有法尊、满空、居士张心若等。欧美方面学者,因英人势力入藏探奇者,亦络绎于道。一般知识人士,学得密法以后,翻译经典甚多,例如密法中之六种成就法,汉文译本,远不如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之佳。一般欧美学者,常有以密法与印度瑜伽学互混研究,几已成为一种新兴之术,渐距佛法而独立一系矣。如欧美流行之催眠术,乃瑜伽术之支流也。抗战末期,有一法国女士(中文名戴维娜),寓居成都学习禅宗,据云:学佛二十多年,曾游学于印度、缅甸、日本等

地,住藏中习密法,将近十年,且遣其子随贡噶上师已达六年。以其个人游学各国所得结论,称正真佛法,唯在中国,且以达摩宗(即禅宗)为最胜云。

藏密在现代崛然兴起,治佛学或专事修行者,耳目为之一新,优劣诤辩,于以支蔓。崇密宗者,则云修习密法,必可“即身成佛”,次亦可“即生成就”,最迟或三生至七生。复云:密宗学者,“即身成佛”,神通可徵。又云:密宗之方便殊胜,显密双融,皆非各宗所及,中国无完美佛法,禅宗乃邪见,且引宋代在藏弘法汉僧大乘和尚为证。毁密宗者,则云:密宗之法,乃魔外之说,托依佛教而立足。复云:密法乃偷袭中国道家方术而改头换面者。口给干戈,均为智者所笑。佛于显教,虽云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而经云“劫数无定”。且今生修持,孰知又非三大劫来,唯欠此一生?稽之中国历代大德,尤其禅宗,能“即生成就”,或“即身成就”者,代不乏人,而皆持律綦严,不以神通为尚。记载所传,历历可数,择其彰明较著者,如六祖展衣布山,有四天王坐镇四方。复如引头就刃,如击木石。邓隐峰禅师,飞锡腾空,倒身立化。普化禅师,振铎归空,即身超脱。元圭之服岳神。破灶之度土地。黄龙师弟,皆具神通。普庵师徒,神变莫测(相传之普庵咒,灵验殊胜)。唯禅宗风尚,不以神通为胜,恐乱世人知见,其密行密意,有非密法可测,岂地前菩萨所可妄议!故有赞禅宗实为大密宗也。若谓气脉、明点、双身等法,可得“即身成就”,事非显教及禅宗所能;稽之密典,修此等法,仍易落于欲界、色界之中。于光影门头事多胜境,直超圣量,立地成就,仍须有审慎抉择于其间。禅宗大德,见性之后,此等功用,不期自生,唯皆不作圣解耳。视密宗之执著胜法,又有过焉!至谓大乘和尚,宋时在藏传化,其人立说,近似禅宗,以为直指人心,乃得开悟佛性,依教修行,均徒劳耳;以是流于放逸,全无操持,后因莲花戒来自印度,陈词破难,和尚无以应答,遂放还汉土。观大乘和尚所说,尚未及禅宗所谓之知解宗徒,何论实证?以之概汉土禅宗及各宗佛法,皆纳于大乘和尚之流,实无异因噎废食耳。

论者谓密宗皆为魔外之说,拟托佛教,立言亦嫌过于草率!密宗诸法,诚为纳诸魔外之学,熔之一炉,权设普门广度,既为对待诸异学魔外之说,亦复遍逗群机,导之入大觉智海,终结与第一义而不违背,则于魔外何有哉!佛所说法,五蕴、八识、天人之际、因明之说,皆非初创,亦如中土圣人,述而不作,删集以成。考之印度婆罗门及诸异学等,原有吠陀诸典,皆显见易明。岂可尽举佛法而付之魔外乎!佛所证悟之不共法行,独为第一义谛之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中道不二法门,此非诸异学魔外所可妄自希冀者。密法极则,以佛之正知正见为归,途中化境,皆为权巧方便。若未见本性,而言证悟菩提者,心法未明,统为魔外亦可,何独于密法而斥为魔外乎!至谓密法乃偷袭中国道家方术,或谓道家乃学习密宗法门,此二争端,千古无据。要之,方法相似,且几不可分,门庭设立,各有差别,姑存而不论。或疑为远古法源,皆出于一途,源流支蔓,因时间空间而独立发展。道家修法,常有崇密咒,及作、修、瑜伽部分之术。而密宗祖师,身为汉人者,亦大有人。如大圆胜慧法中,“澈却”、“妥噶”二法,据云原由普贤王如来证得本具五智体性,显现五方佛,传金刚萨堙埵(duo),递传极喜金刚(嘎拉多杰)至妙法喜,复传与希立省(汉人),递传住罗叔札、婆妈拉别札,至莲花生大师云云。唯密宗传法上师,不限于僧俗,而严于得法,此尤与显教各宗不同耳。观音以三十二身,而应化世间,华严以万行庄严,纳诸圆觉,事非佛智,难以窥测。疑谤互从,不如自省,偏执之争,正见其未达也。东密盛行于唐宋,早已与显教合流,如禅门日诵中,密咒部分、瑜伽焰口等,随处皆是。诸部密法,大致在藏经中可见,不再繁述。

学佛乃大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无论志学何宗,要当以证悟无上菩提为归。若欲达此,首当自廓其胸襟,广其识见,穷理于诸说,行脚遍天下,然后以教乘戒行,滋茂福德,使能自成法器,方有相应之分。唐太宗所谓:“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有此气度,方能会万物于己。若目光如豆,心仄似拳,先入之见塞其胸中,门户之诤堵其智思,无论习教学禅,若显若密,皆非所望矣!何则?佛能通一切智,穷万法源,心等太空,悲无缘起,岂跼促一隅者,所可妄冀乎!

 

禅宗与丹道

 

道家渊源远古,穷源探本,上古时期,乏文献可徵。原始道家、学者皆裁自东周时代与孔子并世而生之老

子为代表。道家者流,则高推圣迹,相传发轫于黄帝,通常皆以黄老并称。周代前,儒道本不分家,儒术亦属道之一种学问,道即儒之全体。迨周秦间,儒道始分为二。历汉至南北朝间,始成宗教之道教,与儒佛鼎足而三。三教思想学术,领导吾国文化二千余年,人才辈出,派衍支流;道教文化,亦遍及东亚各地。其间各有短长优劣,立说圆通者固不少,而偏执己见、互争上下者,由来亦久。稽其变迁,共分为三个时期,其思想学术,与佛法禅宗沟通处,颇值探讨。

 

周秦时代之道家

 

春秋战国时期,吾国社会政治,由上古至此起一大变动,诸侯征伐,人心动乱,百家异说争鸣,各持所见,思有以措天下于治平,儒墨名法等外,老庄之说,亦为当时思想之一大主流。老子学说,主“清净无为”为道之宗旨,以“无为而无不为”为道之用,以“虚心实腹”、“专气致柔”为养生入道之方,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为治世之则。庄子思想学术,不若老子之严整,其逍遥博大,思入玄微,则与老氏之说,格调又多不同。其主“养生适性”、“忘我复外天地”,视人间世尘尘逐逐,一皆平等齐观,归于乌有!宗主于“归真返璞”,处世如游戏,胸怀无物,遗世如脱。世奉二氏之说为道家宗主,举与儒佛之说并驱天下,非无因也。老庄之说,在当时亦如诸家学术,代表某一种学问造诣与其治世主张,初非具有为百代宗师之意,后世奉为宗教之主者,乃学者钦仰其崇高而相与尊之耳。

世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道教之徒,据以自夸,或非其说为伪造,千秋疑案,考证无从。司马迁著《史记》,亦述其事云:

老子者,楚苦县原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五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皇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年后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史迁所述,迷离若此,抑其抱“整齐百家什语”态度,兼蓄并存,无与考证之事耶!然则,老子之东出函谷,西至流沙,不知所终者,又何说耶?此皆阙疑可耳。孔子之问礼于老子,事固足信,当时儒道之学,本不分家,老子既为周守藏史者,其学问渊博,识养皆深,亦无足异。以孔子学无常师,从而问礼,既不足增老氏之华,自亦非孔子之陋,学术探求,理应如是。而老氏告诫之语,与乎孔子赞叹之词,其人其行,均可想见其高远。唯孔老之间,仁慈济世目的虽同,所取途径各异,此老氏终成为道家之宗主,孔子永为入世之圣人。若后世道儒两家,执此互为毁赞者,固乖二氏之旨,信非二氏之徒矣!

庄周养生之说,与老子所言者,已渐差异,为后世道家,初启其萌蘖矣。若庄子之依乎天理,固其自然,吐故纳新,导引为寿。乃谓姑射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广成子自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华封人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如此之言,皆于清静无为之道外,别具一种神秘色彩矣。然老庄之说,在当时之地位,仅亦为百家学术中之一流耳。

迨战国末年,燕齐之间,忽有所谓方士者流(饵丹药服食成仙之术士),称为道家,宗奉老庄而别成为丹道一途者,颇为社会所信奉。且自齐人驺衍倡五行之说,为阴阳家之大者。其学术内容,渐渐与方士之流接撰,亦复浸濡及于儒家之言,启后世以阴阳五行之说而言道术,并成为春秋图谶之学,直至于今。则为道家广汇众流,臻于博大之始矣。

秦始皇统一天下,妄求万世基业于不坠,希冀长生不死,信任方士,百计以求神仙丹药于海外,终至身死沙丘而不悔。方土者流,声名因得以大起,而于原始道家及老庄之道无与焉。盖以心劳日绌于穷兵黩武,而欲希冀长生不死,其于清静无为之道,岂非背道而驰!非始皇之误于方士,实方士之故误始皇耳!但在此时,印度之婆罗门教,已有至吾国传教者。佛家史籍称秦始皇时,有沙门至者,当非佛教之比丘,应为婆罗门教之沙门。“沙门”一名,在印度乃是出家人之统称。若以此观,秦时方士之术,与婆罗门瑜伽术等,似已早有沟通因缘。抑东亚诸神秘之术,大抵皆同出一源,亦未敢遽断。

 

汉晋南北朝之道教

 

自秦始皇混一海内,划分郡县,自以功德迈于往古,乃思求长生不死之术,遣徐市(括地志谓即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影响所及,丹道之声势渐普。汉兴虽尊儒家为治世正道,然一种学术,既已深入民间,自有其深固地位,况人谁不欲长生。丹道之说,既可超脱现实世间,复得乘云凌虚,而遨游于八荒之表,于现实而外,另有一神秘莫测之境可以追求,乃人类思想心理所向往。刘汉断秦而有天下,上至帝王,下及皂隶,此种传说与观念,更属普及。迄汉文帝用黄老之学施于政治,使人民于厌战之余,得以休养生息,一时大收功效,道家之说,尤征绩效。然文帝之尊奉黄老者,非方士之术,乃取法黄老之内主清静无为,外除多欲之治道,非求神仙不死之方。汉武帝则求仙之心特切,《史记·封禅书》记其礼李少君,信祠灶谷道却老方,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封禅以事鬼神,感黄帝鼎湖升天之事。又如《神仙传》等书,载其礼栾大,筑承露台,感西王母降神之事,异说神秘,迷离莫测,内宫巫蛊之祸,实自启其端也。

后汉桓帝信道亦笃,沛人张道陵客蜀,学道于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传流各地,创“五斗米教”(从之学道者出米五斗)。其弟子中有鬼卒祭酒等名号,以符水咒术治病,百姓信尚至多。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张鲁复行之,乃启汉末黄巾张角等借术倡乱之渐。实则,黄巾张角之徒,所谓“太平道”者,第如清代之“太平天国”’借天主教而笼络人心,与张道陵之五斗米道,并无直接关系。后世之混为一谈者,误矣(事见《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皇甫嵩、刘焉二传)。张道陵之教,自张鲁修其祖之术,称天师君,其子盛移居江西龙虎山后,遂代袭其职。直至元顺帝至元间,策封其后裔张宗演为“辅汉天师”,遂成后世所称之张天师道,为历代王朝及民间公私默认之道教领袖。其实此派道术,崇尚符箓(lu)术法,既不同于方士之服炼,更非原始道教及老庄道家之道。后之并入为道教,称之谓“正一派”,乃时势使然耳。三国时,异人辈起,如于吉、管辂、左慈等,或以卜筮占验,或以方术炫奇,则又为道教之另一派系矣。若费长房,与佛教初期入吾国时,已早结有因缘,后著有佛经目录之事,另有其人,异代而同名也。

晋时葛洪崛起,已渐开道教之通途。洪著之《抱朴子》中,已有汇集玄道、炼服、符箓、占验等于一家之趣。后代学者考证,谓《列子》、《淮南子》等书,皆两晋时人托古之作。审如是,此时之道家思想,启后世继往开来之作,皆肇于斯矣。梁代为道家卓荦代表者,则为陶弘景,世称陶隐居,隐居以清才绝世,博学能文,怀王佐之才,隐山林之中,被尊为山中宰相,虽名尊位重,而终身以修道为务,诚为千古高人。平生著述甚富,然大半皆为道家立说,因其精于烧炼服食,故于医学尤有特长,所著《肘后百一方》等,为医学界所崇。

卜筮略要、七曜新旧术数等为占验所宗,而以《登真要诀》、《真诰》二书为道家不易之旨。其博学多能,会通诸说,较之葛稚川(洪)言丹道学术者,尤多扩充矣。

齐梁间,王侯公卿,从先生受业者数百人,一皆拒绝。唯徐勉、江祜、丘迟、范云、江淹、任芬、萧子云、沈约、谢瀹、谢览、谢举等,在世日,早申拥彗之礼。绝迹之后,提引不已。沈约尝疾,遂有挂冠志。疾愈,复留连簪绂,先生封前书以激其志。约启云:上不许陈乞。先生叹日:此公乃尔蹇薄。(《华阳陶隐居内传》)

陶隐居毕生致力于道,而当时佛法在吾国,已有风雷日盛之势,隐居博学穷究,已留心及此,且推佛法终为究竟之意。窥其踪迹,时之佛道二家,似已互排复互渗矣。隐居《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有云:至哉嘉讯,岂蒙生所辩。虽然,试言之:若直推

竹柏之匹桐柳者,此本性有殊,非今日所论。若引庖刀汤稼从养溉之功者,此又止其所从,终无永固之期。但斯族复有数种,今且谈其正体。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今问以何能而致此仙?是铸炼之事,感受之理通也。当埏埴以为器之时,是土而异于土,虽燥未烧,遇湿犹坏,烧而未熟,不久尚毁,火力既足,表里坚固,河山可尽,此形无灭。假令为仙者,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莹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众法共通,无碍无滞,欲合则乘云驾龙,欲离则尸解化质,不离不合,则或存或亡。于是

各随所业,修道进学,渐阶无穷,教功令满,亦毕竟寂灭矣。(《艺文类聚》七十八)

由后汉至南北朝间,佛教东来,势如风偃。其与儒家之间,摩擦尚少,而与道家之间,在南方者,尚骖靳相安,在北方者,则抵触颇大。在此四百年间,吾国道教,已由原始道家老庄之学,渐收罗方士之烧炼养生、服食、医药、占验、符箓等术,而形成一宗教,与佛教互争短长矣。道教初起之时,如奉诵经典,建筑寺观,和各种礼拜仪式等,吾国原无创制,多皆仿模佛教而来。渐至内容如“无极”、“太极”之说,又与佛法“空”、“有”之义,互相渗通。既成宗教以后,彼此间应具宗教之仁慈宽容大度者,往往惑于主观形式之见,致成水火。自东晋道士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以自托其高远,至北魏太武帝时,权臣崔浩信寇谦之之辈,怂恿武帝灭僧排佛,至北周武帝,又有灭佛之事,此皆佛道互争地位之惨史。正如唐高祖时,传奕请除佛法,萧璃与其互争于朝,云“地狱正为此人设也”。但此所争者,乃宗教之事,由于自我私心所驱使,与仙学之丹道无与焉。

 

唐宋元明清情形

 

自唐一天下,尊崇道教,不逊儒佛,三教并驱局面,于以大定。以老子同为李姓,基于宗族观念,推尊为“太上玄元皇帝”。庄子封号“南华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将《庄子》一书改为《南华真经》,《列子》一书改为《冲虚真经》)。两京崇玄学,各置博士助教,又置学士一百员(事见《日唐书·礼仪志》)。唐室历代帝王,求长生服丹药者,屡见不鲜。羽客女冠,遍于州郡。武则天、杨贵妃、至真公主等,一代妃主,凡为女道士,可考者约四十余人。诗人墨客,尝见刺于辞句,如韩愈“云窗雾阁事窈窕?”李义山之《圣女祠》诗:“绛节飘香动地来”等,皆其讽刺女道士之作;琳宫鹤观之多,亦遍布寰宇,义山《题中条山道静院》诗云:“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处士云。独坐遗芳成故事,褰帷旧貌似元君。自怜筑室灵山下,徒望朝岚与夕曛。”直至武宗,又成一度灭僧毁佛之事。佛道二教,至此时代,皆臻鼎盛时期,道教典籍,亦至繁赜。若僖宗时之道士杜光庭,著述尤多,如《道教灵验记》、《神仙感遇传》、《墉城集仙录》、《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皆出诸其手。杜后入蜀,复为王建宠遇,历官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而杜复伪造佛经及道经多种,故后世之称伪书之无据者,皆曰“杜撰”。

然在唐末,有直承原始道家,祖法老庄之神仙丹道一派,已隐然特立,与禅宗渐至合流。为其彰著之代表者,厥为吕岩真人号洞宾者。

迨乎宋代,徽宗笃重道教,崇奉道士林灵素,事以师礼。而尤以降鸾扶乩之术,昌盛一时,愚昧迷惑,招致父子北狩,身为臣虏,老死他邦,抑何可叹!虽然,此非道教之过,其国破家亡之祸,亦不全系于信奉道教一事。徽宗虽未排佛,其崇信道教殊力,曾屡废佛寺改为道观。时之禅师,以身殉道,或以道行感悟之者,颇不乏人,如:

处州法海立禅师,因徽宗革本寺作神霄宫,师升座告众曰:“都缘未彻,所以说是说非,盖为不真,便乃分彼分此。我身尚且不有,身外乌足道哉!

正眼观来,一场笑具!今则圣君垂旨,更僧寺作神霄,佛头添个冠儿,算来有何不可!

山僧今日不免横担拄杖,高挂钵囊,向无缝塔中安身立命,于无

根树下弄月吟风。一任乘云仙客,来此咒水书符,叩牙作法,他年成道,白日上升,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虽然如是,且道山僧转身一句作么生道?还委悉么?”掷下拂子,竟尔趋寂。郡守具奏,诏仍改寺额曰真身。

又汝州天宁明禅师,改德士(即道士)日,登座谢恩毕。乃曰:“木简信手拈来,坐具乘时放下。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即敛目而逝。

道家学术,由秦汉方士类变为道教,至唐宋间,受禅宗影响,渐有摆脱支离驳杂之道教趋势,直承原始道家及老庄之言,而产生金丹大道之说。其代表人物,当以唐之吕纯阳,宋之张紫阳(伯端)、白紫清(玉蟾)等数人为最。此后,丹道学术,与道教原来面目,不无改头换面之处。后之言道家者,皆以丹道为道教中心,亦如唐宋后之言佛教者,统以禅宗概观佛法之全,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清人方维甸于其《校勘抱朴子内篇序》中有言云:

余尝谓汉之仙术,元与黄老分途。魏晋之世,玄言日盛,经术多歧,道家自诡于儒,神仙遂溷于道,然第假借其名,不变其实也。迨及宋元,乃录参同炉火而言内丹,炼养阴阳,混合元气。

斥服食胎息为小道,金石符咒为旁门,黄白元素为邪术,惟以性命交修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诀。

其说旁涉禅宗,兼附易理,袭微重妙,且欲并儒释而一之。自是汉晋相传神仙之说,尽变无余,名买交溷矣。

唐宋间丹道学术,已由原始道家出入于儒佛禅宗之间,有直取禅理而言炉鼎丹药之道者,如张紫阳、白紫清二人,尤为显著。至宋室末造,北方崛起一邱长春(处机)真人,学问道德,冠迈群伦,乃奠定道教“龙门派”之基础。邱长春原与马丹阳、孙不二等七人,同学于重阳真人王嚞(注:哲的古体字)之门,其年事道力较幼,唯力学精勤,终成大器。金人慕其德行,屡聘不赴,而应元太祖之隆重礼聘,兵骑维护,间关至于雪山。应对之间,劝以戒杀,且谈玄论道,至为平实,崇尚清虚之旨,一洗历来方士习气,丹道门庭,焕然一新。其于西行经历,著有《西游记》一书,以纪其实(非小说之《西游记》也)。长春之学术务实,有会三教一元之趣,时之儒者,有曾接近其人,咸叹为一代之圣,足见其感人之深。而此派又有称之谓“全真教”者,盖隐谓其有别于方士之道术,全三教之真也。金元好问《离峰子墓铭》云:

全真道有取于老佛家之间,故其饿憔悴,痛自黔劓,若枯寂头陀然。及其得也,树林水鸟,竹木瓦石之所感触,则能颖脱,缚律自解,心光晔然,普照六合,亦与头陀得道者无异(《元遗山文集》)。又,元代元和子《长春观碑记》云:

全真之教,微妙玄通,广大悉备,在人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大抵绝贪去欲,返璞还淳,屈己从人,懋功崇德,则为游藩之渐。若乃游心于澹,合气于漠,不以是非好恶,内伤其生,可以探其堂奥矣。

宋元以后,所谓道家者,大抵皆举南(张紫阳)北(邱长春)二派丹道之学。然丹道学术,与昔来道家或道教,迥然有别,学者不能不察。及乎明清二代,于南北二派以外,异宗突起,诸说纷纭,其中较著者,乃有西派东派之谓。或主单修性命以为宗,或主双修阴阳以为旨,要皆祖崇吕纯阳,合四派之流,统不外于吕祖之支分焉。清代学者颇多,而以乾嘉道学之著者刘悟元、朱云阳二人为其翘楚。刘朱道学,皆出入于禅,尤以刘悟元之说理修炼,纯主清静,力排方士诸说,参合佛理要旨,于丹道法中,又别创一格。其人羽化以后,肉身尚留于甘肃成陵朝元观。此外,成都双流刘沅(止唐)为乾嘉时之大儒,讲道学于西蜀,世称为“刘门”,传为亲受老子口诀,边居青城八年而道成。著作丰富,立论平允,于三教均多阐发。其授受方法之间,颇有藏密成分,抑其地居近于康藏,其学术思想,不无挹此注彼之处,此一系,相当于元之“全真教”、明之“理教”,亦为三教之变焉。

道家学术,在晋宋元三个时期,另有三家,均为诸家所重视,而不入派系之列者:即汉之魏伯阳,著有《参同契》,以阴阳五行炉火丹鼎之说而言道者。宋之陈抟,以易理无极太极之学,而言丹道,数传至邵康节,发挥易数之学,至于鼎极,并渐变溷入儒家之理学。宋元之间张三丰,以烧炼丹法修气调御为主者。此之三者,当以魏伯阳为丹道正统之宗祖,陈抟不失为道家之真,张三丰则为方士中之卓越仙才。

此外,明代万历时,有伍冲虚、柳华阳师弟,传授性命双修之学,独成丹道之特别一派,世称之谓“伍柳派”,其学术思想,浸淫于佛道之间,而皆错解经义,附之异说。以修气修脉,锻炼精神为主。方法不外于服气之域,理论则为佛道糟粕,于养生祛病,或稍有助,以之探求大道,殊有旁驱歧路之虞!但此之一派,盛行各地,以及于今,世之言丹道者,竞以为归。学术之惑乱人心者,实亦甚矣!

 

道教之经籍

 

古代儒道不分,南宋陆九渊(象山)、清初崔述,早曾有见及此。如战国末年《吕氏春秋》、西汉初年《淮南子》、《韩诗外传》、《春秋繁露》,他如《论语》、《礼记》,皆掺入道家议论。驺衍援《尚书》洪范九畴之篇,创五行学说,使吾国二千余年学术思想,均未离于阴阳五行之藩篱。西汉末年所出《纬书》,启两汉乃至后代图谶学说之门,阴阳术数之学,掺变于儒道中心思想者,其由来已久且固矣。宋明之间,道教经典,仿佛教藏经之例,亦汇编为《道藏》,经历代增添,全藏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其他丹经旁说,散佚流通者,亦复不少。《道藏》收集至广且杂,举凡儒家、阴阳家、兵家、医家诸书,统为罗致。例如成都青羊宫兼收《诸葛武侯全集》而入《道藏》,学者有谓其“综罗百代,极尽精微广大”者,亦非过誉之言。

宋真宗时,张君房奉敕校正秘阁道书,撮其精要而成《云笈七籤》(注:籤,签的繁体字),为道教经籍丛编之宗典,道家之言,于以大备。其书以天宝君说洞真、灵宝君说洞元、神宝君说洞神,为上中下三乘。以太元太平太清三部为辅经,又以正一法文遍陈三乘别为一部。统称三洞真文,总为七部,凡一百二十二卷。凡经教宗旨及仙真位籍之事,服食、炼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尸解诸术,以及前人诗歌、文字、传记之属,涉及于仙道者,均悉编入(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本)。

《道藏》编辑,全仿佛经,有三洞十二类。洞真、洞兀、洞神,为三洞。以太元部辅于洞真,太平部辅于洞元,太清部辅于洞神,而统会于正一部,共为七部大纲,与《云笈七籤》编汇相合。复以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为十二类子目。明正统中,宋披雪雕印《道藏》四百八十函,五千三百零五卷。万历三十五年,天师张国祥复编集《道经》,续加三十二函,百八十卷,粲然备陈,都成今藏。中所收罗,多有周秦诸子、晋唐佚书,于保存吾国文化,功实非细。天启间,上元道人白云霁(字明之,道号在虚子)作《道藏目录详注》四卷,考证颇具崖略,足资研究。通常流通,尚有《道藏辑要》二百册,另有《道藏精华录》一百种,皆钩元提要之作。

道家学术,有特立独行,摆脱道教方术范畴而直指丹法者,凡此著述,统名之曰“丹经”。自魏伯阳援《易》作《参同契》后,历世之所言丹道者,皆祖述其旨。自宋张紫阳《悟真篇》以次,如《入药镜》、《翠虚篇》、《指玄集》、《性命圭旨》、《规中指南》、《中和集》等著作,皆为丹道正统之言。清人著作若朱云阳之《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以禅理而溶入于丹道,别有会心,允为伟著。刘悟元著书十二种,清虚平实,力扫方士积习,俨然开佛知见。尤以其名著《修真辨难》一书,特论笃实,足为丹道式范。至若闵一得(小良)《古隐楼丛书》,则驳杂无归,离道尚远。清人黄元吉著有《乐育堂语录》,乃儒化道家之正者,言多隽永。复外如伍柳著作《天仙正理》、《仙佛合宗》、《金仙证论》、《慧命经》等,则为丹道之歧,不能视为正途。依道家而言道家之正者,除上述诸书外,若吕祖之《百字铭》、曹文逸之《灵源大道歌》、孙不二之《女丹诗》等,已简摄玄微,直指窍妙,丹道之旨尽在其中矣。依经而论,则太上十三经(《道德经》、《阴符经》、《清净经》、《玉枢经》、《日用经》、《洞古经》、《五厨经》、《金谷经》、《循途经》、《护命经》、《大道经》、《定观经》、《明镜经》、《文终经》、《老子真传》、《辨惑论》),已尽其大。若《黄庭内外景经》,当与《黄帝内经》(灵枢素问)参研,再参合于藏密之甚深内义根本颂,于养生服气修气修脉之术、中西医学生理学等,必另有汇通与新知,贡献于世界人类者,更为有功。至若陆潜虚之《方壶外史》、张三峰(三峰言阴阳双修之术,另有其人,非张三丰也)《丹诀》等作,皆当别列一类,入于双修之宗。上焉者,同于密宗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欲乐大定,而潜虚之术,或有过于此矣。其次,皆不外于《素女经》、《玉房秘诀》等房中术之流亚,邪见谬术,无足言者。唐代帝室宫廷,乱于此道,亦如元代内廷,乱于密宗之双修,皆为佛道之大不幸者。

其他或托乩笔,或借伪名,或假古仙遗著,或演寓言隐秘;若创作,若注释,玉石并陈,真伪莫辨,皆不足观矣。此之一类。无以名之,姑称之谓“道瘤部”。

要之,道家学术,再变而为道教,复演而成丹道,历代罗致,驳杂已极。纪昀尝论之云:

后世神怪之迹,多附于道家,道家亦自矜其异,如《神仙传》、《道教灵验记》是也。要其本始,则主于清静自持,而济以坚忍之力,以柔制刚,以退为进,故申子韩子,流为刑名之学。而《阴符经》可通于兵。其后长生之说,与神仙家合一,而服饵导引入之。房中一家,近于神仙者,亦入之。鸿宝有书,烧炼入之。张鲁立教,符箓入之。北魏寇谦之等,又以斋醮章咒入之。世所传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别,今亦无事于区分。然观其遗书,源流变迁之故,尚一一可稽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道家类)

道教典籍,名辞闪烁,寓言法象,如阴阳、炉火、坎离、龙虎、男女、黄白之类,各师其说,定义不一。且文辞理则,大抵诡诞浅陋,以至学者茫无所归,愈入愈迷。至若琼寰玉宇,芝阁琳宫,缥缈清虚,读之令人有翩翩霞举之概!此为文辞之另一境界。

 

丹道之类别

 

道家学术,内容罗致极广,举凡天文、地理、阴阳、术数、医药、星相、符箓、技击等学,皆其所尚;以之配合服气、炼养、服饵、烧炼等而归入于玄微。地理之有堪舆,术数之有卜筮,符箓之有驱遣,技击之有剑术与外功(炼形气合一为剑术之最高造诣,以炼气炼筋骨为内外功之分途)。无论为学为术,要皆归合于道,汪洋博大,确非浅见可窥。梁启超论道家学术,曾分为四派:以丹鼎为一派,符箓为一派,卜筮占吉凶为占验一派,以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为道家玄学之正派。此犹以道家整体而为类别者也。符箓之学,在道家称为正一派,皆归入“南宫”一途。“南宫”者,谓其司天人祸福之际,非道之宗主也。

道家之言,修仙皆以丹法为主。金丹之事,又有内外之别。以守一、服气、炼养,为内丹之学。以服饵、烧炼,为外丹之术。而内外丹皆有上中下三品之说,以别其成就之等差。复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单修、双修方法之不同,而要皆须具备法、财、侣、地为修道之基本条件。及其成就,复有神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种种差别。略举如薛道光注《悟真篇》所云(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薛注实乃翁葆光注之误):

仙有数等,阴神至灵而无形者,鬼仙也。处世无疾而寿者,人仙也。飞空走雾,不饿不渴,寒暑不侵,遨游海岛,长生不死者,地仙也。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或老或少,至圣如神,鬼神莫能知,蓍龟莫能测者,天仙也。阴真君曰:若能绝嗜欲,修胎息,存神入定,脱壳投胎,托阴阳化生而不坏者,可为下品鬼仙也。若受三甲符箓、正一盟威、上清三洞妙法及剑术尸解之法而得道者,皆为“南宫”列仙。在诸洞府修真得道,乃中品仙也。若修金丹大药成道,或脱壳或冲举者,乃无上九极上品也。

若此之说,各宗其传,大体无多出入。唯至朱云阳注《悟真篇》,则述天仙之义,迹中为仙,事则入佛矣。如云:

世人才说学仙二字,除却黄白男女,便以吐纳导引,搬精运气者当之。至为浅陋可笑,不必言矣。又闻道家说有五等仙,天地神鬼,优劣判然。佛家说有十种仙,寿千万岁,报尽还堕。学道之士,茫茫多歧,莫知适从。

岂知无上至真之道,只有天仙一路而已。此非五等仙中留形住世、十洲三岛之仙,亦非十种仙中,不修正觉、报尽还堕之仙,乃无上仙也。此天非凡夫欲界、色界有漏之天,并非外道非想非非想定无色界,销碍入空;与夫穷空不归,八万劫终,毕竟轮转之天,乃第一义天也。

正统之天仙丹道,其学术思想,至此为极,一变再变,已纯入于禅。至若旁门左道、邪僻之说,统皆不足观矣。

丹道门庭,共衍为四派,有南北东西四者之分。南宗丹道,以东华帝君授丹法与钟离权,权授吕洞宾,宾授刘海蟾,蟾授张紫阳,递传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彭鹤林为南派。张紫阳、白紫清之最高指授纯以禅语而言丹道。如紫阳之《悟真篇外集》、紫清之《指玄集》,皆力扫寓言法象而直陈心法。北派丹道,复以钟吕传授王重阳,王传邱长春等七人,而以邱大其阐扬,成为北宗之“龙门”一派,邱祖授受之际,亦复归于平实,无诸怪诡之言。迄明隆庆时,陆潜虚亲感吕祖降于其家,留于“北海草堂”二十日,得其丹法,而成东派云云。陆之丹法,以双修为宗,迷离莫测,后世借附致成邪说者亦多。清咸丰间,李涵虚曾于蜀之峨嵋山亲遇吕祖于禅院,密付玄旨,李著有《道窍谈》等书传世,公推为西派之祖云云。四派丹法,通途皆祖述吕纯阳、上溯东华帝君而云直接于“老君”。老子之学,清静无为之旨,见于遗文,而以炉鼎、水火、阴阳、五行之说言丹道者,当以汉之魏伯阳为始。吕祖实此中集大成者。若四派之学,皆自吕祖而分途,穷源探本,自可悉其旨归。伍柳一系,当在例外。

至若旁门左道,乃流为邪魔之说者,即道家自宗,亦力加排斥,如称旁门八百,左道三千,种种名目,各标邪说者,屈指难数。道家学术,易入神秘邪说者,不但现在如此,晋时葛洪《抱朴子》,已详列当时妖妄之言甚众。若今世之相传某某道、某某社、某某会者,大抵多为元代白莲教之遗流,复采集佛道之言,牵强附会,自命为道之宗,历传久远,蛊惑已深,自亦不明其本矣。凡此之类,亦多小善可风,唯借道学而淆惑人心,不入正途,且易被狡黠者所利用,具有政治野心而复不明人文政教之本,终至身罹刑辟,神堕泥犁,殊为可悯!虽然,有地藏菩萨相待于地狱之中,当可拯斯族类之痴迷矣!

 

佛道优劣之辨

 

道家以金丹为方便,以登真而证仙位为极则。内丹以一己心身为起修基础,所谓炉鼎、坎离,不外此一心身止观之异名寓象。守窍存神,初以调和气脉,解脱身执,终使制心一处,渐达禅定阶梯。外丹则以药物服饵,初以变此气质之躯,使归于心定神闲,趣入禅定解脱。要之,正统丹道学术,所谊寓言法象,皆指禅定过程中种种觉受境界而言。其中以禅定解脱程度深浅之不同,而定其地位之等差,别无神秘可言。若上品丹法,以心身为鼎,天地为炉,则冥合顿超之趣。进而接触佛法,与禅宗接流,则于昔来丹法以外,终以禅宗圆顿之旨为其旨皈矣。禅宗知解宗徒,与乎狂禅之流,舍弃禅定工夫者,比之丹道尚犹未足。若具正知正见,透顶透底,涣然解脱者,则视丹道之言,皆为有过,凡所说法,尽成多余矣。

众生心行,有种种不同积习,故从上诸佛圣贤,设许多方便,循其所欲,导登无上正觉之道。如《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奈吾佛之徒,一触异说他宗,即嗤之以鼻,目为外道。殊不知“外道”一名词,凡诸宗教,指他宗异学,统皆称为外道。此所谓外道者,实乃外于我之道也。以彼之视我,亦犹我之视彼,“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徒以自形其隘耳。佛所谓外道,指“心外觅法”、“向外驰求”之事也。如此则纵依正教,未见自心,虽行埒圣贤,说超佛祖,安得谓独非外学哉!若以正智视之,只觉可愍,须谋拯救,视之为仇,亦乌乎可!况左道亦道也,唯左于直道耳。旁门亦门也,惜旁于正门耳。不能拨乱而反正,愚在众生,过在圣贤,于人何尤乎!道家之徒,大抵皆推崇佛法,唯所崇拜者,独为佛及菩萨,且极尊禅宗六代以前诸祖,盖言佛及祖,皆为“大觉金仙”。而云自六祖以后,法已不传,故佛之徒,仅知修性而不修命,但能证解脱之鬼仙,未能得形神俱妙之无上大道;殊不知彼所谓性者,事非真性,所谓命者,亦乃形质之滓耳。真能证悟真如本性,自体本具万法,所谓命者,咸在其中矣,岂假造作而后得哉!

凡此之论,皆为成见碍膺,未达诸学之圆极也。穷诸万变,不出一心,试举丹道家言,自可明其梗概。张阳真人《悟真篇》原序有云:

故先圣设教,开方便门,教人了性命以脱生死。释氏以了性为宗,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故习漏未尽,尚徇生趣。老氏以了命为本,得其枢要,即跻圣位;如未明本性,又滞幻形。……根性猛利者,一见此篇,便知仆得达摩西来最上一乘妙法。如其夙业尚存,自堕中小之见,则岂仆之咎也哉!

原著后序复云:

欲体至道,莫若明乎本心。心者,道之枢也。人

能时时观心,则妄想自消,圆明自见,不假施功,顿超彼岸,乃无上至真妙觉之道也。此道直截了当,人人具足,只因世间凡夫,业根深重,种种迷惑,以致贪著幻身,恶死悦生,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著,先以修命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了道。

又其诗日: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西方在目前。顶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

白紫清《指玄集》中,论药物、炉鼎、火候,皆是一心,丹道之旨,于斯毕露。三复其吟“金丹”、“冲举”诸诗,尤为亲切。如: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jie

捕兽的网)。混沌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金丹)

自从踏著涅槃门,一枕清风几万年。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雨后天。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冲举)

凡此之说,仅举其略。如吕纯阳见黄龙而明最后一著子,释道光遇杏林而成丹,禅定与丹道,又各据为长短之争。究为如何,略复论之。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唐末,三举进士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曰: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龙击鼓陛座。龙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曰:座旁有窃法者。

吕毅然出问: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龙指曰:这守尸鬼。 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

药?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薄讶,飞剑胁之,剑不能入。遂再拜求指归。龙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于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龙嘱令加护。(事载《指月录》)

说者有谓此则公案,疑为后人所诬。以吕祖之贤,岂必待黄龙方能见道乎?殊不知大道平易,愚者不及,智者过之。吕之工用见地,已臻玄境,唯此向上一路,待黄龙一指方破,盖亦时节因缘,触此机境耳。未见黄龙时,正此一著子,见亦见得,明亦明得,用亦用得,只是不能放舍。待黄龙点破而大休大歇去,方见本具之性,不因工夫修证而有增减取舍于其间也,容复何疑!

丹道学者则谓南宗祖师薛道光,虽参禅已悟,不得究竟,乃转而学道,故谓禅宗只是修性,未得修命之诀,非为究竟。如云:

紫贤真人,名式,字道源,一字道光,陕西鸡足山人也。尝为僧,云游长安,参开佛寺长老修岩,岩示以道眼因缘:金鸡未明时,如何没这音响?又参僧如环,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环曰:胡饼圆陀陀地。参讯有年,一夕,闻桔槔有省,作颂曰:轧轧相从响发时,不从他得豁然知。桔槔说尽无生曲,井底泥蛇舞柘枝。二老然之。

自是顿悟无上秘密圆明法要,机锋迅速,宗说皆通,积有年矣。一日,复悟如上皆这边事,辩论纵如悬河,不过是谈禅说道,尚未了手。遂有志金丹修命之道,竭力参访。崇宁丙戌冬,寓郿县佛寺,适遇杏林(陵)道人石泰得之,时年八十五矣;绿鬓朱颜,夜事缝纫,紫贤密察焉,心窃异之。偶举张平叔(紫阳)诗句为问,石矍然曰:识斯人乎?吾师也。紫贤闻其语,即发信心,稽首皈依,请卒业大丹。得之悉以口诀授之。且戒之曰:此非有巨公外护,易生谤毁,可疾往通都大邑,依有德有力者图之。紫贤遂弃僧伽黎,幅巾缝掖来京师,混俗和光,方了此事。薛成道后,以丹法授陈楠(翠虚),陈授白玉蟾(紫清),总是南方人,并紫阳、杏林,共五代,所谓南宗五祖也。(《石薛二真人纪略》)

稽此一则公案,薛道光于宗门所悟处,实为解悟,非力透三关之证悟也。充其极,亦只于光影门头,觌面一见,即乾慧勃发,茫无旨归,复发真疑,事所必至。若僧如环示以“胡饼圆陀陀地”,为超佛越祖之言,实为颟顸般若,于佛祖心印,迥没交涉。及见紫贤一偈,许以见道,骤加印证,不知其仅在声色门头,领会境界而已。紫贤转而学道,适见其参学之诚,于禅宗无咎!此皆误于无目宗师,盲人瞎己,与禅宗圆顿旨归,所距至远。禅宗无师,过复谁属!石杏林乃直承张紫阳之学,紫阳自称得达摩无上之诀,紫贤终复入于丹道家传承之禅矣。

朱云阳注《悟真篇》有云:

金者,不坏之法身,丹者,圆成之实相。复云:言其真,则性命在其中矣。以此视世之妄指肉团身中而修性命者,当可猛省。

又:大抵是恐泄天机,不敢直说,故有药物、炉鼎、火候之法象,有乾坤、坎离、龙虎、铅汞之寓言。奈何言之愈淳,世人愈加茫昧。孰知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篇中种种法象寓言,迷之则一切皆妄,悟之即一切皆真。盖言真,则性命在其中矣。言性,则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悉在其中矣(注《悟真篇》前言)。

清帝雍正,以帝王身入道,自命为禅宗宗师,褒贬诸方,以圆明大觉而自号,独于丹道张紫阳真人法语,备加推崇。且其论仙佛之道,尤为允当。世之言性命双修者,参究雍正之言,当可知所旨归矣。如云:

紫阳真人,作《悟真篇》以明玄门秘要。复作《颂偈》等三十二篇,一一从性地演出西来最上一乘之妙旨。

自叙云:此无上妙觉之至道也,标为外集。审如是,真人止应专事元教,又何必旁及于宗说,且又何谓此为最上?岂非以其超乎三界,真亦不立,故为“悟真”之外也欤!真人云:世人根性迷钝,执其有身,恶死悦生,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观乎斯言,则长生不死,虽经八万劫,究是杨叶止啼,非为了义,信矣。若此事,虽超三界之外,仍不离乎一毛孔之中,特以不自了证,则非人所可代。学者将个无义味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用,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之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识灭,并此无义味语,一时妄却,当下百杂粉碎,觌体纯真。此从上古德所谓:绝不相赚者!真人以华池神水,温养子珠,会三界于一身之后,能以金丹作无义味语用,忽地翻身一掷,抛过太虚,脱体无依,随处自在,仙俊哉!大丈夫也!篇中言句,真证了彻,直指妙圆,即禅门古德中如此自利利他,不可思议者,犹为希有!如禅师薛道光,皆皈依为弟子,不亦宜乎!刊示来今,使学元门者,知有真宗,学宗门者,知惟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焉。是为序。(雍正御制《悟真篇·序》)

雍正一序,所谓金丹大道,与乎禅宗圆顿之旨,皆已回互阐出,而无余蕴。丹道之学,终入于禅,于兹可

证。虽然习丹道者,亦如密宗学人,终执幻形,易滞法执。不若自心法入门,了则透体放下,提则拄杖可依。此中微细差别,学者不能不察也。

丹道入禅,已臻化境。唯禅宗以及佛法诸宗,受老庄道家影响者,亦复不少。如傅大士之偈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所谓“先天地”、“本寂寥”,非老子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之脱胎乎?昔来宗师,斥狂禅之说,为“空腹高心”,非取老子之言“虚其心,实其腹”之为是乎?又若“回光返照”、“无位真人”等等名言,借引之处,亦至多矣。

虽然,圣贤仙佛,要皆具大悲愿,以自觉觉他为本行。但能救度众生,解脱苦海,证登正觉,不论其化迹为何,当勿以门户之异而兴诤讼。唐代仙人谭峭有言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世之学道者,应须速抛靸鞋,急觅拄杖,得失短长,是非人我之见,绝不可萦于胸中。不然,无论学佛学仙,均非用心之所宜矣。

 

禅宗与理学

 

中国文化,渊源深远,周秦之际,百家争鸣。迨汉武帝尚儒术,诸子百家之流,如百川之汇海,而一尊于儒,皆讲习六经,明体达用,于人文政教之道外,初非有标新立异,自命得孔孟心学不传之秘者。自董仲舒以下,精疏博证,浸成为训诂之学,历代传习,固无所谓心性理气等玄妙之旨。时至北宋,儒家之学,忽有理学崛起,谓得孔孟以来心法,大变从来讲学之趣,遂成儒家道学一途。儒者之言,别开生面,产生心性、理气、性情、中和、形上、形下、已发、未发诸问题;初则自分四派(濂、洛、关、闽),后惟朱(熹)陆(象山)是争。在君子,只是讲明正学,互诤意见之不同,在小人,终窃师儒之道,而成门户之私,援讲学之名,而滋朋党之祸。乃酿成元佑庆历二次之党禁,欲求至善而反流于狭隘,洵足为学术之悲也。清儒纪昀有云:

儒者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古之儒者,立身行己,诵法先王,务以通经适用而已,无敢自命圣贤者。王通教授河汾,始摹拟尼山,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迨托克托等修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两传。而当时所谓道学者,又自分二派,笔舌交攻。自时厥后,天下惟朱陆是争,门户别而朋党起,恩仇报复,蔓延者垂数百年。明之末叶,其祸遂及于宗社。惟好名好胜之私心;不能自克,故相激而至是也。圣门设教之意,其果若是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儒家类序言》)

儒家至北宋间,理学之异军突起,并非偶然之事。一种学术之成衰,必然有其社会环境之背景,及为当时文化潮流所驱使。理学之兴,亦循此例。其故为何?断言之曰:受禅宗之影响也。

 

理学之先声

 

汉代诸儒,于义理上既无新见地,唯致力于注疏考证,末流余习,渐趋于词章小道之学。两晋以还,天下大势,继承平而渐肇变乱,吾国民族文化精神,乃有一新的嬗变。士大夫间谈玄风气,与佛法传播,同时称盛。当时学者,以三玄(《易经》、《老子》、《庄子》)之学为哲学思想归趋,已渐疏忽经世之学而趋向于虚渺幽玄之域。自时厥后,西域高僧,如鸠摩罗什等远来东土,大阐佛法,国中大师蔚起,如道安、道生、慧远者,皆毕生尽瘁弘法。如慧远之入庐山结“白莲社”,一时名士若刘遗民等,皆依习净业,陶渊明亦时相过从。足见当时知识阶级之思想风气,不免随政治及社会环境而转移。迨隋唐之间,王通起而讲经世之学于河汾,继之天下升平,贞观间多数文武将相,均出于王氏之门,儒学至此,复臻昌明。

南北朝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已由印度渡海至梁,传佛心法。至初唐有六祖惠能与神秀者出,南北宗徒,风起云涌,上至帝王,下及妇孺,靡不涵濡沾被,因之佛教文化,与盛唐治绩,并烛寰宇。禅师辈之膺封国师者,屡见不鲜,朝野趋向,风靡可知。肃宗时,韩愈为迎佛骨一事,上表谏阻,而排斥释道为异端之说,于以滋兴。其时儒者为卫道(儒道)而非诋佛法者,不乏其人,然皆不若韩愈之立言激烈。其《原道》、《原性》诸篇之作,实欲高张儒家道统之说,揭儒门之帜,以凌驾于佛老之上。实则受禅宗传心之影响,而目儒学为道统一贯之传。次则,李翱著《复性书》阐发性情之说,为北宋理学滥觞。其后理学崛起,当以韩李之说,启其端倪。然韩李生平之学术思想,亦终不能自固封畛,丝毫不受佛老影响。亦如南北宋诸大儒,固皆出入于佛老之间,而别倡理学之说。韩愈贬潮州后,常问道于大颠禅师。故其在潮州,有三简大颠,在袁州时,曾布施二衣。周濂溪《题大颠壁》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寄寒衣。”《五灯会元》、《指月录》等书,则有记云:

韩愈一日白师曰:弟子军州事繁,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语?师良久。公罔措。时三平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师曰:作么?平曰: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公乃曰: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

李翱曾屡问道于当时名僧,且数向禅师药山惟俨问法。金儒李屏山则云:“李翱见药山,因著《复性书》。”

《传灯录》载之甚详:

朗州刺史李翱,初向师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师,师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李性褊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师曰:太守何得贵耳而贱目?李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曰:会么?曰:不会。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欣然作礼。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李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罔测玄旨。师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宋相张商英曾颂其事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按:张颂之意,盖谓其未见道也。李翱曾受知于梁肃,为作感知遇赋。而梁肃为天台宗之龙象,《大藏经》中有梁肃之《止观统例》。

《复性书》认为性本明净为七情惑而受昏浊,故为“制情复性”之言。如云:“人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溺矣,非性之过也。七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滓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滓,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又云:“性与情,不相无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而明。”

张商英之颂,嗤李翱之未见性,颟顸承当,自以为是,适成其非。观《复性书》之所言,学者谓其含有佛学成分,依梁肃止观之说,而变易其名辞而作。实则,李氏出入佛学,仍未彻底。诚如李氏之言,性本圣洁,因情生而惑乱,此圣洁净明之性,何因而起情之作用?岂谓性不自生,因情故明。则情返而性复,复性而当复生情矣。若谓置制此情而后复性,则制之一著,岂亦非情乎?性能自制,情何以生?制亦情生,终非性明自体。此则自语相违,矛盾未定。所以然者,盖其自未见性,但认得清明在躬,性净明体者,即为自性。殊不知此乃心理上意识明了,澄澄湛湛觉明之境,以之言性,谬实千里。明亦性境,情亦性境。此性不住于明暗昏清,亦未离于明暗昏清,则非李氏之所知欤?以此见地,而李氏于《大学》之“至善”,《易》之“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均有未彻。后世之言理学者,大抵亦如李翱之徒耶!若有透此藩篱者,皆入于禅矣。

 

北宋理学之崛起

 

唐祚既移,历五代而至宋,禅宗声教,渐被上下,五家宗派兴盛,而与吾国原有政教,并无磨擦。佛法解脱之学,纯为出世,其超哲学之精神领域,坠裂世谛。而大乘之慈悲济物精神,与圣人王道大同思想,蕲向吻合,功成辅翊,故儒佛之间,融合无间。唯少数偏执之人,笃于守旧,以卫道自任,出而排斥,立言之间,仍不免此疆彼界,比长挈短。此类儒家之激进者,盖为韩愈、李翱、欧阳修数人而已。然其所以辟佛者,大抵摭拾形迹,指为异端,非圣人之教。且力诋其教徒(出家比丘)之弃家披剃,为无父无君,不忠不孝。然于佛法之中心奥义,固多茫然。

时至北宋,有世所称五大儒者出,于儒家道学(理学)门庭,创立端绪,学校渐遍于四方,师儒之道于以奠立。学者所谓相与讲明正学,自拔于尘俗之中。五人皆并世而生,且均交好,吾国学术思想,遂呈云蒸霞蔚之观,故后世谓为聚奎之占验。五大儒者,即周敦颐、邵雍、程灏、程颐、张载。厥后,加朱熹、陆象山、吕祖谦,并为继往开来南北宋间八大儒。虽中间魁儒硕彦颇多,要以此为其宗主。八大儒之学说,异同之处,颇多争论。要皆以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言,为圣贤授受一贯之心学,阐明仁义之说,演绎心性之际,为远承先圣之道统。与历来儒者唯知讲经注疏之因袭风气,大相迳庭。其中思想之嬗变,学说之创获,探其蛛丝马迹,颇多耐人寻味之处。而其启导后世道统之争,门户之战者,当非其初心所及也。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儒家类》案语云:

王开祖以上诸儒,皆在濂洛未出以前,其学在于修己治人,无所谓理气心性之微妙也。其说不过诵法圣人,未尝别尊一先生号召天下也。中唯王通师弟,私相标榜,而亦尚无门户相攻之事。今并录之,以见儒家初轨与其渐变之萌蘖焉。

 

吾国学术,历来自儒道两家并驱以来,至后汉历南北朝而至唐,突然而有佛家加入,实质渐变,至北宋为一大转纽。而承先启后,一直支配东方学术思想者,亦始终不离儒、佛、道三家之学。宋代大儒,学者认为佛化儒家,以禅论道者之领袖如陆九渊,亦公认其事。《象山全集》卷二与《王顺伯书》中尝云:

大抵学术,有说有实,儒者有儒者之说,老氏有老氏之说,释氏有释氏之说,天下之学术众矣,而大门则此三家也。

儒家至北宋,八大儒讲道论学,而构成理学一派。时之学者,循此一思潮而向前发展,为数颇众。发其轫者,厥为学者所称之安定(胡瑗)、泰山(孙复)、徂徕(石介)三先生。黄震曾云:

宋兴八十年,安定胡先生、泰山孙先生、徂徕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濂洛兴矣。故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始也。(《宋元学案卷二·泰山学案》黄百家案语引)

此外门户攻伐,学术异趣,与程朱对立者,厥为苏学(即苏洵父子三人之说)。而苏东坡、黄庭坚辈于从政以外,为学途径,尝直认游心佛老门庭而不讳,视一般理学家之高立崖岸,排斥异说,敻(注:xiong去音)然不侔。故于政见之争外,即学术主旨,亦大相迳庭。而后世正统儒家,以其说之不洽于程朱,亦相与摈之于度外。

所谓承儒家道统之正者,学者皆以程朱并提,夷考其实,则所谓八大儒者,思想学术,殊多不同。二程学于周敦颐,而复自成一系。后之承其的绪者,为婺学(金华)永嘉二派,变为史学及事功之途。朱熹之说,初承二程,后复创见颇多,非但不尽同于程学,有时且大异其趣。后贤有谓朱子之学,出入佛老,终为一道化之儒家,朱子自亦直认与程子意见有不同者。《朱子全集》卷二十三有云:

伊川之学,于大体上莹彻,于小小节目上,犹有疏处。某说大处,自与伊川合,小处却时有意见不同。

论程朱不同之说者,明末有刘宗周,清代有黄宗羲、纪昀、皮锡瑞,及现代学者何炳松等,皆主此说。

程朱以外,张载有张氏之见,邵雍有邵氏之学,吕祖谦则有吕氏独特见地,主经世实用之史学,而于朱陆异同,尝作调和之努力者。而邵雍则主易数之学,迥然不同于众,但出处仍一准于儒,唯与二程之间,仍难协调。邵氏与程子居处相邻,交往甚密,但相见虽频,而不语及于道与学也。朱熹则于其易数之学,大加推重,有异其师承观念者巨矣。

儒家理学初兴,数十年间,门户异见,终成攻伐之党祸者,略陈其梗概如此。内容出入,罄竹书劳。见地未臻圆通,致使末流推荡,愈演愈烈,良用致慨!清初诸儒,重返汉学路线,盖深有感于此。论者有云:“宋儒好附门墙,明儒喜争同异,语录学案,动辄灾梨。”纪昀谓其“是率天下而斗也,于学问何有焉!”又云:

门户深固者,大抵以异同为爱憎,以爱憎为是非,不必尽协于公道也。(《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存目孙承泽《益智录》提要)

理学初兴,志在阐明儒家正道,排斥佛老异端之说。孰知出入佛老之间,用以驳入佛老者,终成为佛化儒家,或道化儒家。且所立说、排斥佛老者,仍不能摧撼其中心。唯此一相激相荡之局,却开拓一代学术之领域,以创兴理学门庭,洵为奇特,至其外排佛老则不足,内起戈矛而有余,卒至于伤残相及者,则洵为学术之大不幸焉!

 

佛化儒家之踪迹

 

东方文明,在中国独有儒佛道三家之说互相异趣而复殊途同归者,诚非偶然。历来学者,努力于三教合辙,代不乏人。偏执者,虽互相排斥,博达者,仍力主沟通。其中要以东汉末年《牟子理惑论》为最早。历唐宋元明清各代,高僧大德,尤以禅门宗匠辈,烛照群象,洞穷法源,大抵皆淹博世典,出儒而归于佛。其中之彰明较著者,厥为北宋名僧契嵩,以沙门立场,大唱佛儒一家之论。永明延寿禅师,在其巨著《宗镜录》中,每引儒老之言,通诠佛法。宋金居士李纯甫体道最深,其所议论,常分润于佛老二家,阐发其蕴义。南宋诸儒受其影响,亦复不浅。《续指月录》中亦曾载述其事云:

屏山李纯甫居士,初恃文誉,好排释老。偶遇万松秀和尚于邢台,一言之下,遂获契证。乃尽翻内典,遍究禅宗,注《金刚》、《楞严》等经,序《辅教》、《原教》等论。尝著《少室面壁记》。略曰:达摩大师西来,孤唱教外别传之旨,岂吾佛教外,复有所传乎?特不泥于名相耳!真传教者,非别传也。

自师之至,其子孙遍天下,渐于义学沙门,以及学士大夫,潜符密证,不可胜数。其著而成书者,清凉得之以疏《华严》,圭峰得之以钞《圆觉》,无尽得之以解《法华》,颖滨得之以释《老子》,吉甫得之以论《周易》,伊川兄弟得之以训《诗》《书》,东莱得之以议《左氏》,无垢得之以说《语》《孟》。使圣人之道,不堕于寂灭,不死于虚无,不缚于形器,相与表里,如符券然。虽狂夫愚妇,可以立悟于便旋顾盼之间,如分余灯,以烛冥室,顾不快哉!士著述甚多,开发后学,大有功于宗乘。临终无疾,趺坐合掌面西而逝。(《续指月录》卷八“曹洞宗”报恩秀嗣)

李纯甫以居士身,偶遇万松秀,言下契悟,著述弘化,普及僧俗。若二程兄弟、吕祖谦等大儒,均逊其智量。学者得其片羽吉光,而阐明体道者,事当甚多,皆源流淹没,师承不彰,殆以李氏中心致学于佛,为门户之见所囿耳!《宋元学案》原列屏山之学为殿,后儒疑其学无师承,并予删去,益见其浅陋也。

初期理学大儒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启发诸家思想,厥功甚巨。而濂溪(敦颐)曾师事鹤林寺僧寿崖,得太极图,自加阐说。此图原出于道家之陈图南(陈抟),本原易理,汇通儒道之产品。僧寿崖得而藏之,以授濂溪,不啻还其故物。故濂溪之受学,不能无丝毫之影响,世传濂溪参禅于黄龙南,问道于晦堂,谒佛印、了元于归宗。太极图经此三家授受,其思想必有会三为一之旨,况南北宋百余年间,正禅宗鼎盛时期,名匠如林,士庶争趋,其间之思想沟通,错综互摄者,尤属显而易见。

宋至南渡以后,儒家外排佛老之事,已成习见之举。然惟见之于思想上之攻击,尚无实际上之行动。其朱陆门户之争,则势成水火。自佛教中人视之,则一任其自然发展,不惟不加抨击,且常疏释理实一致之说。

南宋禅师如名震一时之大慧杲,绎其言行,力主息争。杲师于南渡以后,诏主径山法席,门下问道者,达官名士、博学鸿儒至多。秦桧忌其与岳飞、张九成等交往,贬之衡阳十年,复移梅阳五年。而僧俗间关相从,常至数千。其论儒佛一致之言,往往超人意表。如云:

博及群书,只要知圣人所用心处。知得了,自家心术即正,心术正,则种种杂毒,种种邪说,不相染污矣。为学为道一也,为学则未至于圣人,而期以必至。为道则求其放心于物,物我一如,则道学双备矣。(示莫润甫)予虽学佛者,然爱君爱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但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喜正恶邪之志,与生俱生。永嘉所谓: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予虽不敏,敢直下自信不疑。(示成机宜季恭)

杲师之时,朱陆之争方盛。“尊德性”与“道问学”方兴未艾。杲师以片言匡救而成之。至其忠君忧国之言,原非为辩护佛教徒之无父无君、不忠不孝而发,实杲师之目击时艰,恻然心悯,为佛门吐其不平之气。大权应化,固应如此。观其辩三教一致之主张,尤为明显。如云:

士大夫不曾向佛乘中留心者,往往以佛乘为空寂之教,恋着这个皮袋子。闻人说空说寂,则生怕怖。殊不知只这怕怖底心,便是生死根本。佛自有言,不坏世间相而谈实相。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宝藏论》云:寂兮寥兮!宽兮廓兮!上则有君下则有臣,父子亲其居,尊卑异其位。以是观之,吾佛之教,密密助扬至尊圣化者亦多矣!又何尝只谈空寂而已!如俗谓李老君说长生之术,正如硬差排佛谈空寂无异。老子之书,原不曾说留形住世,亦以清净无为为自然归宿之处。自是不学佛老者,以好恶心相诬谤尔,不可不察也。愚谓三教圣人,立教虽异,而其道同归一致,此万古不易之义。然虽如是,无智人前莫说,打你头破额裂(示张太蔚书)。又云:

在儒教,则以正心术为先。心术既正,则造次颠沛,无不与此道相契。前所云:为学为道一之义也。在吾教,则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老氏则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能如是学,不须求与此道合,自然默默与之相投矣。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当知读经看教,博及群书,以见月忘指,得鱼忘筌为第一义,则不为

文字言语所转,而能转得语言文字矣。(示人)

南北宋间之名僧古德,世称宗门大匠者,其讲论主张如此。而儒家学者,往往先多问道受学其间,启发新机,归温故物,使东土圣人言教,昔疏难明者,今乃焕然大彰。奈何始终局于门户之见,不得不于佛法故作贬词。惟佛教之智者则不然,如元代禅师高峰中峰师弟,于三教一致主张,尤为著力。明代憨山大师,学通坟典,常以佛理疏注学庸老庄。藕益大师则以易义释禅,固无所谓内外之见,横梗于胸,而避讳之也。近代之印光法师,则常以儒理诠佛,可称卓识。梁武时之傅大士,据《五灯会元》记载中有云:

傅大士一日披衲顶冠靸鞋朝见。帝(梁武帝)问:是僧耶?士以手指冠。帝曰:是道耶?士以手指靸鞋。帝曰:是俗耶?士以手指衲衣。

四朝儒者以道统自命之理学家,乏此包罗万象之量。否则,不入于佛,即入于道,却为儒者所斥。唐宋间较为彰著者,如裴休、房融、富弼、赵忭、王安石、苏东坡、黄山谷、陆游、张商英、杨大年辈,皆游心禅观。影响所及,历代之文人学士,凡其著作,以具有文字禅之隽永有味者为高。理学家讲学,亦多剿袭禅师辈之法语。

北宋以前诸儒,著述流传,一仍旧贯。自理学家兴,动有“语录”、“学案”,以绵其世泽,大反昔儒方式,盖多取则于禅宗也。禅师辈平生法语,门弟子记载之者,统称“语录”,且皆为当时之平实语体,不事藻饰。凡其致力体道,参究事迹,记述之者,统称曰“公案”。宗门之“语录”、“公案”,搜罗至广,儒者学之,以产生“语录”、“学案”之体例,复撷其精华,诩为创见,自张门户,以遂其推排,殆不足法。若赵忭以北宋名臣,高风亮节,昭垂史册,并未尝以学佛为讳,《指月录》载其事云:

清献公赵忭,字阅道。年四十余,摈去声色,系心宗教,会佛慧来居衢之南禅,公日亲之。慧未尝容措一词。后典青州,政事之余,多宴坐。忽大雷震惊,即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慧闻笑曰:赵阅道撞彩耳!公尝自题偈斋中曰: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复曰:切忌错认!临终遗书佛慧曰: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

赵阅道进士及第,累荐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倖,京师目为“铁面御史”。知成都,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擢参政知事。王介甫用事,屡斥其不便,乞去位……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年七十七。他如此类之儒者尚多,未尽据引。

老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为“道问学”,日损为“尊德性”。“道问学”须广其知见,“尊德性”须放心旷寂。放心必要空其所有,广知见则须实其所无。日益不已,则自我伟大之见愈高,宋儒之大抵陷于此微细习气者,殆不自省耳!若蒋山元禅师之于王安石,直规其过,可谓理学家共通之病。《指月录》载云:

荆公原与蒋山元禅师,少时游如昆弟。荆公尝问祖师意旨于师,不答。公益扣之。师曰:公般若有障三,有近道之质一,更一两生来,或得纯熟。公曰:愿闻其说。师曰:公受气刚大,世缘深。以刚大气,遭深世缘,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怀经济之志,用舍不能必,则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经济之志,何时能一念万年哉?此其一。又多怒,此其二。而学问尚理,于道为所知愚,此其三。特视名利如脱发,甘淡泊如头陀,此为近道。且当以教乘滋茂之可也。公再拜受教。及公名震天下,无月无耗,师未尝发现。公罢政府,舟至石头,入室已三鼓。师出迎,一揖而退,公坐东偏,从官宾客满座。公环视问师所在,侍者对曰:已寝久矣。公结屋定林,往来山中,稍觉烦动,即造师相向,默坐终日而去。公弟平甫,素豪纵,但甚畏师。请问法要,师勉为说之。……且戒之曰:申公论治世之法,犹谓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况出世间法乎!

儒者论心性之学,原非所尚,纪昀论之甚力。宋代理学,统由禅宗蜕变而来。南宋以来,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而其立论,颇多躲闪。朱氏虽继承程门,而于尧夫(邵雍)之数理,张载之性气二元之说,濂溪之“太极图”,彼此常为畛域者,朱氏皆并宗之。复尝于武夷山中,与道家南宗祖师白紫清(玉蟾)交往颇切,欲随之学道而不得请。且化名崆峒道士邹沂,注《参同契》。纪昀力证其事。有曰:

殆以究心丹诀,非儒者之本务,故托诸廋(sou)辞欤?考《朱子语录》论《参同契》诸条,颇为详尽。年谱亦载有庆元三年,蔡元定将编管道州,与朱子会宿寒泉精舍,夜论《参同契》一事。文集又有蔡孝通书曰:《参同契》更无罅漏,永无心思量,但望他日为刘安之鸡犬耳云云。盖遭逢世难,不得已而托诸神仙,殆与韩愈贬潮州时邀大颠同游之意相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道家类》朱子撰《周易参同契考异》按语)

复次,明代大儒如王阳明,亦初习佛法天台止观,且曾于定中得相似神通,后复失之。又三度求道于道人蔡蓬头,不遂而罢。终成一代儒宗,《王文成公年谱·辛酉事》有云:

先生录囚,多所平反。事竣,遂游九华,作《游九华赋》,宿无相化城诸寺。是时,道者蔡蓬头,善谈仙,待以客礼,请问,蔡曰:尚未。有顷,屏左右引至后亭,再拜请问,蔡曰:尚未。问至再三,蔡曰:汝后堂后亭,礼虽隆,终不忘官相!一笑而别。闻地藏洞有异人,坐卧松毛,不火食,历岩险访之,正熟睡,先生坐旁抚其足。有顷醒,惊曰:路险何得至此?因论最上乘。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后再至,其人已他移。故有会心人远之叹!

宋明诸儒,固皆出入佛老,尤多取自禅宗,而复排斥之者。而究之取者或为糟粕,舍者皆为精华,其见地诚多罅漏!近世梁启超评之甚当。《万有文库·清代学术概论》三中有云:

唐代佛学极倡之后,宋儒采之,以建设一种“儒表佛里”的新哲学;至明而全盛。此派新哲学,在历史上有极大之价值,自无待言。顾吾辈所最不慊者,其一:既采取佛说而损益之,何可讳其所自出,而反加以丑诋?其二:所创新派,既非孔孟本来面目,何必附其名而淆其实?是故吾于宋明之学,认其独到且有益之处确不少;但对于建设表示之形式,不能曲恕;谓其既诬孔,且诬佛,而并以自诬也。明王守仁为兹派晚出之杰,而其中此习气也亦更甚;即如彼所作《朱子晚年定论》,强指不同之朱陆为同,实则自附于朱,且诬朱从我。

又云:

进而考其思想之本质,则所研究之对象,乃纯在昭昭灵灵不可捉摸之一物;少数俊拔笃挚之士,曷尝不循此道而求得身心安宅,然效之及于世者已鲜;而浮伪之辈,摭拾虚词以相夸煽,乃甚易易;故晚明狂禅一派,至于“满街皆是圣人”,“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道德且堕落极矣。重以制科帖括,笼罩天下;学者但习此种影响因袭之谈,便足以取富贵,弋名誉;举国靡然从之,则相率于不学,且无所用心。故晚明理学之,恰如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之景教。

 

禅宗与理学之渊源

 

两宋学术,既受禅宗影响而兴,其工夫见地,又不能深入禅宗心法之奥,灯分余焰,以立理学一门,而成一家之言;其来龙去脉,略如上述。若其讲明心性之理,参究天人之际,罅漏至多,不及详矣。清初诸儒,如黄黎洲、顾亭林、李二曲、颜习斋、王船山辈,以遭逢世乱,鉴于宋明诸儒空疏迂阔之弊,力图矫正;以四朝之“平时静坐谈心性”,无补时艰者,欲悉举而反之。且目宋明诸儒,均为怪物,若谈虎而色变者然,亦已过矣。以学术而言学术,但论其内容之价值,至措之以收效于治平,而非治学者之责;衡之史乘,千百年间,学为圣贤仙佛者,代不乏人,而治臻上理,比隆前古,反多不觏,此岂为学者所能悉任其咎乎?

无论理学家学术思想之造诣如何,其一己之律己持躬,大都淡泊自甘,不求温饱,善恶之际,辨别尤严,岩岩行履,深有合于佛家之大乘行道,或同于比丘之戒律精严者,此皆足资矜式。宋末如文天祥,虽未标于理学之门,然观其所作《正气歌》,足为其人格之崇高代表,从容就义,殉道以终,非学究天人之际者,其孰能之?明代如王阳明之功业彪炳史册;此外,如李二曲、黄宗羲、顾炎武辈,其学养多从理学中陶冶而来,以成其充实光辉之美;故理学之陶钧万类,鼓铸群伦,其功实不可及。

综观理学之整个体系,可析为一大纲、两宗旨、三方法:一大纲者,要使学问与道体合一,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此为朱陆及各派之所同;两宗旨者,即朱子以“道问学”为尚,陆子以“尊德性”为主。“道问学”须多识前言往行,以博识弘文为务;“尊德性”则以体会得心性本然,则本立而后道生,其余皆在其中矣,此朱陆之所以异也。然其宗旨虽异,但皆主张从用工夫入手,至用工夫之方法,则有主“敬”、主“诚”、主“静”之不同;不论其用工夫方法以何者为是,而此所称用工夫之实,稽之先儒,均乏前轨,《语》《孟》之教,未尝及斯,《大学》所举之止、定、静、安、虑、得之次第,不过提示其要略耳。夫用工夫之说,本起源于佛法中之禅定,唐宋间禅宗之辈,不论僧俗,统皆于此致力,儒者效之,乃倡致学之道,必须于静中养其端倪,所谓“主敬”、“存诚”,皆止静工夫之一端耳。禅定所诣,差别多途,毫厘有差,谬隔千里;况禅定之极,仅为佛法中一种“定解脱”之学,至于“慧解脱”,则当尤有进焉。理学儒者于静定工夫,确有一番心得,但论其极致,大抵至于初禅二禅境地者为多,若言圣凡迥脱,如肇法师所云:“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非其所诣矣。禅宗三祖有言:“才有是非,纷然失心。”理学家者,尤皆未脱此一圈套,如能进而超越乎此,则两宋理学,当别有一番面目矣。

宋明诸儒之论心性、理气、性情、中和、形上、形下、已发、未发之理,皆有其独到之处,故认心身性命之学,宇宙万有本体之元,都已透彻见到,只从此一理上出发,未免有草率之嫌。充其所学,只是心理学上最高修养,使妄心意识,磨砻干净,留个荡荡无碍,清明在躬,即认为是妄心净尽,天理流行,衡之唯识家言,正是澄明湛寂之处,尚为第七末那识窠臼也。以言禅宗门下,正好痛吃辣棒,此中理则,比引繁多,姑置毋论。

以去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为理学家修养之鹄的,如程明道云:“天理二字,是我自家体贴出来。”程伊川云:“人只有个天理,却不能存得,更做甚圣人。”周敦颐主“诚”,平生以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伊川及朱晦庵(熹)则主“敬”,上蔡之“常惺”,龟山主“静”中观喜怒哀乐未发前,作为气象。和靖之使其心收至不容一物。虽皆精辟独到,要之不外乎有个澄澄湛湛境象,都是识阴区宇,若到禅宗门下,首须痛捧一顿,教令放下,直叫大死一番,贬轧得无地可容,而后转身一路,方可认得从来门户;若此之不落凡情,即取圣量,尚非知解宗徒所取,以言证悟,戛戛乎难矣。以此而论宇宙万有本体,终不外以思量分别之心,从我此心内之宇宙,比拟万有之宇宙,以推测其似,非究竟之理也。禅宗心法则超于是;故理学家言,若引之哲学思想范畴,则有可取,谓其进乎道矣,实为大有问题。

明儒王阳明,远绍陆象山心法,世称其已近于禅,其著名之四句教,为毕生学术思想中心,至有以之与禅宗心法并提者,实则大误。四句教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若心之体,本无善恶,则此体为一废物,意动而忽生善恶,此善恶之来,纯出无根,而其于心体两不相关,何须为善去恶;为善去恶又与心之体有何关系?纵不为善去恶,心之体亦自无善无恶也,此其误一。心既有体,在善恶之意未动以前,非绝无善恶,为潜伏于体中耳;此心可称之曰性善,亦可称之曰性恶;因善恶两俱潜伏。如心之体,在意未动前,是净明无过;则应准《大学》之义称之曰“至善”;否则当用《荀子》之意,称之曰“本恶”;何得言无善无恶。无与有乃相对意义,各代表绝对之词;天下之无,何能生有,既认有心之体,而云无善无恶;于辩正名词上,不免过失;不若以“无”易“非”之为有当矣,此其误二。四句教中,为学得力处,只是一个“知”字;“良知”得辨其善恶,是以用为善去恶工夫,返此动意之初;如返之于无,则终成一个废物,明此心性何用?最不解者,此“知”之一字,又从何处生起?“良知”若从心体自生,心体绝非无物,“良知”若从外来,于心体绝无交涉;况此一知者,为是意动,为非意动?若为意动,落在善恶中矣;若非意动,“知”之一字,即为心之体,何云无善无恶为心之体,此其误三。阳明以一代儒宗,其四句教纲领,大误如此,世不之察,推为心性理学之极则,殊为识者所惜!儒师针石老人者,尝为文辨之,论说颇当。

大慧杲禅师有言曰:

而今学者,往往以仁义理智信为学,以格物忠恕一以贯之类为道;只管如博谜子相似;又如众盲摸象,各说异端。释不云乎!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临生死祸福之际,却不得力,盖由此也。杨子曰:学者所言复性,性即道也。黄面老子云:性成无上道。圭峰云: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狂乱心;狂乱由情念,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所谓义者,是义理之义,非仁义之义;而今看来,这老子亦未免析虚空为两处;仁为性之仁,义乃性之义,礼乃性之礼,智乃性之智,信乃性之信;义理之义,亦性也;作无义事,即背此性,作有义事,即顺此性,然顺背在人,不在性也;仁义礼智信在性,不在人也;人有贤愚,性即无也;若仁义礼智信在贤而不在愚,则圣人之道有拣择取舍矣;如天降雨,择地则下矣。

所以云:仁义礼智信,在性不在人也;贤愚顺背在人,而不在性也。杨子所谓修性,性亦不可修,亦顺背贤愚而已矣;圭峰所谓惺悟狂乱是也;赵州所谓使得十二时,不被十二时使也。若识得仁义礼智信之性起处,则格物忠恕一以贯之在其中矣。

肇法师云: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所以云:为学为道一也。(示人)儒者之见,若能进而体会于善恶、心物、理气之外,打破漆桶,则知佛出世入世之言,与乎心性“修齐治平”之道,悉在其中,何被滞于化迹,析虚空为两橛哉!

 

理学与禅宗之异同

 

宋兴七十余年,学术黯淡,至安定、泰山、徂徕、古灵兴起,始以师儒之道明正学,而范高平(仲淹)、欧阳庐陵(修)实左右培掖以成。逮仁宗末年,五大儒并世而生,理学门庭,于以建立;厥时禅宗声教,正方兴未艾也。

百源(邵雍)濂溪之学,皆源出道家。宋初道士陈抟之“先天图”四传而有百源,衍为象数术之宗主;“太极图”亦三传而有濂溪,濂溪复于僧寿崖处得先天地偈,乃互参而明性命之理;二程于此二者,素皆不喜。横渠(张载)之学,主于论气,以变化气质为穷理尽性至命之道;及朱晦庵则统集诸说,以集其大成。陆象山有谓其学无师承,有谓其源出上蔡(谢良佐);后有谓学于僧德光。至若洛(伊川)学后人,多归于佛;程门高弟,如荐山(游酢)等终入于禅;横浦(张九成)实问道于大慧杲禅师,而识旨归,此皆显明可徵者,余犹未尽。百源之学,纯出道家外,诸儒初皆出入佛老固无疑矣。

在儒言儒,宋代理学,自有二程出,方揭示宗旨而立门户。其初如高平之《潜虚》,百源之《皇极经世》,濂溪之“太极图”,固皆宗于易学象数,以窥天人之秘者。迄濂溪之《通书》始括《语》《孟》《学》《庸》之要,以阐述性命根源。同时横渠著《正蒙·西铭》,以训示学者,理学根基,实植于此。诸儒之学,要皆宗于孔孟,汇于五经方为其道统之正者。

而宋代诸儒,大抵于禅道之学,有所参悟,方得启发其真知,只可论其成分多少,实不能别其参杂有无。

盖自唐代禅宗兴盛以来,道家学术,亦受其影响,而起一大变,融会圆通,大有人在,亦学术潮流之必然趋势

也。及宋代禅宗特盛,禅师兼通儒学,以佛理说《中庸》周易》及《老》《庄》之学者,著述颇多。而佛学说理,采用名言,多有取于儒书,固皆参研启发互资证明。儒者参禅,一变而有性理之学产生,实亦时会使然。其后之辟佛诽禅者,皆囿于道统观念,限于社会风气。而明达之士,犹多缄默。综其原因,厥有二者:一、为学目的与方法之不同。二、见地造诣之不同。儒者为学目的,学究天人之际,而以立人极(人本位)为宗;故学须致用,用世而以人文政教,为儒者之务;故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入世准绳。佛学目的,以学通天人造化,但初以立人极为行道镃基,终至于超越人天,出入有无之表,应物无方,神变莫测。故以佛之徒视儒者,犹为大乘菩萨道中人;而以儒者视佛,则为离世荒诞者矣。复次,儒者为学之方法,以“闲邪存诚”、“存心养性”、“民胞物与”尽其伦常之极为归。佛者则以不废伦常,但尽人分为入道之阶梯;形而上者,尤有超越形器世间之向上一路,则非儒可知矣。有善喻者曰:譬如治水,儒者但从防洪筑堤疏导为工,佛者更及于植树培壤等事宜。远近深浅,方法迥异,此其为学目的与方法之不同者,一也。儒者出入于禅道,从诚敬用工入手,于静一境中,体会得此心之理,现见心空物如之象,即起而应物,谓“内圣外王”之道,尽在斯矣。而禅者视此,充其极致,犹只明得空体离念之事(亦可谓之但知治标),向上一著,大有事在(方可谓之治本)。而儒者于此,多皆泛滥无归也;若有进者,如洛学后人、象山门人,多遁入禅门矣。此其见地造诣之不同者,二也。至如理学而至于如狂禅一流,此皆二家所病诟,何独有于禅哉。

伊川十字之教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又以“敬”与“致知”之不可分,云:“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诚,然后敬,未及诚时,却须敬而后能诚。”“君子之遇事无巨细,一于敬而已。”“唯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立,万物自育。”“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一者,无适之谓一。”故其工夫从敬入手,而主于专一;而其所谓一者,无适无莫之谓;即实此意念,而无一物存胸之境也,以此起而应物用世,则近于道矣。孰知至此,但为佛法之见空、禅宗之初悟一著子也。伊川又云:“性即理也”,且单提理字,又云:“天之赋与谓之命,禀之在我谓之性,见于事业谓之理。”“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谓之性,自存之人言之谓之心。”于此而见伊川之言心者,即指此意识心也。由诚敬入手,至于主一,而无适也,无莫也,即明此心。明此心而体会天命、性理,皆具于我矣。具于我,乃有诸己也,要须保任得,应用得,如明道所言:“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理学家明体而达用,未有出此藩篱也。故晦庵尝曰:“才主一,便觉意思好,卓然精神,不然,便散漫消索了。”又云:“以敬为主,则内外肃然,不忘不助,而心自存。”“整齐收敛这身心,不敢放纵,便是敬。”“当使截断严正之时多,胶胶扰扰之时少,方好。”“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谓,只此便是敬。”凡此皆近习禅定,于静中体会得一念在,清明之象也。静坐之说,则始于洛学,静非冥然无知之谓。故曰:“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今人都是讨静坐以省事,则不可。”乃主动中静中,都须用工夫,及会得道时,亦有同于参禅者之初悟境象。如赵宝峰(偕)读慈湖遗书,静然省悟,有见“万象森罗,浑为一体。”曰:“道在是矣!何他求为!”理学家见地,类皆至此为极。见此之后,发为圣解,析理出语,迥然超群者,盖儒者得文字便宜,由此而发知解,不可一世矣。

象山一脉,世称为佛化儒家,乃理学之禅者,但亦只认得此心。陆门巨子,甬上四先生中,有袁洁斋(燮)者,象山教以直指本心,初未之信,一日,始豁然大悟,笔于书曰:“以心求道,万别千差,通体吾道,道不在他。”又曰:“大哉心乎!与天地一本。”“道不远人,本心即道。”“人生天地间,所以超然独贵于物者,以是心耳,心者,人之大本也。”其于心法所明者若此,亦只明得吾人心中这一著子也。复如杨慈湖(简)谓“人心自明,人心自灵,意起我立,必固碍塞,始丧其明,始失其灵。”学者称其言直截洞彻,谓慈湖以不起意为宗,复议其为禅。若以不起意与禅之无念为宗,相提并论,无怪儒者所知之禅,止此而已,其于佛也,禅也,实未梦见。故谓理学家之见地造诣,只明得意识心念清净,起而应用为极则,其于用工夫,则只入于冥坐澄心之途,余犹非所及。

至于立言悬解,如濂溪之《太极图说》,“实足以阐性命之根源,作人生之准则”,当之无愧。明道之《定性书》,价值亦足千秋。横渠之《正蒙·西铭》,阐说“民胞物与”同体之理,无欲之仁实云至矣,固亦可为禅者之参考也。宋元明清四朝理学,要皆不能超越于此,若治平事业之说,义不干此,所不及论。

儒家至宋而有理学崛起,远迈往昔,传述千秋,至为盛矣,固为其治学精严,足堪淑世。而儒者有硕德崇望,大抵皆得居高位,学以致用,以立身廊庙,以行道要务,实亦有政治之栽培使然也。若禅宗虽亦有依附于帝王卿相,为之倡率,大致皆由民间自由推戴而成,价值重轻,亦有轩轾。至于理学末流于空疏迂阔,禅宗末流于知解狂禅,亦势所使然,可谓同病相怜者也。今而后,禅亦以学名,禅亦理之禅矣;二家志士,固当勖之。

 

佛道儒化之教

 

儒佛道三家学术思想,二千余年间,迹虽相距,理常会通;外则各呈不同之衣冠,内容早已汇归一途,共阐真理。尝谓三家学术,论其端绪,则各有偏重。所谓偏重者,第言其入门途径之所取尚,非谓整体皆然。如儒家则偏重伦理,留心入世,善则有侠气,弊易入霸道。佛家则偏重心理,志求解脱,善则无可非议,弊则流于疏狂,而皆以心法入门,超拔精神进于“形而上”者。道家则偏重生理,从形质入门,善则出神入化,弊则易落私吝,而亦终外形器,而达“形而上”者。入门方法既有不同之等差,故为学为道之始,不期然而见偏重之异迹,及其终皆归于道。佛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旨哉言乎!“会万物于己者,其唯圣人乎!”故为学为道之极致,皆以“无缘慈”、“同体悲”而兴“民胞物与”之思,此皆三家之同一出发点也。

历来三家之徒,欲调和偏执而会归一致,代不乏人,然终不能化其迹象;盖亦如形器名相之难脱也。明社将屋,有“理教”者崛起山东,仿元代“全真教”之迹,而成新兴宗教之一门,风行草偃,遍及南北,尤以北方为盛。理教之为学为道,一则为化易人心,一则为保存民族正气,虽不足语正大之宗教,实亦有可取之处。且其汇合三教,宗奉一尊,为“圣宗古佛”(即观世音菩萨),而以四维八德为入德戒持之门,工夫日用,则以道家之修炼为法则;教以理名,即儒家理学之义,“理即是道,道即是理,理外无道,道外无理。”理学至有“理教”产生,遂化佛道之迹,而别成一教矣。

“理教”创至崇祯末造之杨来如(教中尊称为羊祖,或杨祖)。登进士第时,适逢李自成、张献忠之乱,继遭亡国之痛,乃归里养亲,日诵观音圣号及诸佛经,效善财童子之五十三参,自称得感悟而成道。出而度世,终清之季,遍及朝野,风行南北,自为应此一时代之机而勃兴者。

乾嘉间,西蜀双流,有刘沅(字止唐)者出,初以博学鸿儒,不猎功名,归而学道,相使得老子亲传,居山八年而成道。以儒者而兼弘佛道之学,著作等身,名震当世,世称其教曰“刘门”。长江南北,支衍甚多,而尤以闽浙为盛;其学以“沉潜静定”为旨,工夫口诀,采于道家,说理传心,皆撮三教之长;而其实质,亦为儒化佛道之另一教门,虽其标榜为调和三家之业,然亦“断崖无路只飞梯”耳。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论

 

佛法言心,厥有二义:一指妄念意识之心,亦曰妄心。一指如来藏性之心,亦曰真心,复名为性。此二义之所示,研习佛法者,首当抉择;须视其经文全部教理,而审辨其所标之义别。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则佛法与近代心理学所不同者几希。故视佛法为唯心论者诚误矣;然则,同于唯物论乎?斯尤误矣,盖佛法认心物二者,皆一体所生之用,亦即一元之二面也。故禅宗古德之言性,有时曰“即心即佛”,有时曰“不是心,不是物,亦不是佛”。以人智易执,一落言诠,即便迷头认影,故须种种巧设权言,以透脱滞见,独露真如。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唯识概八识于心王含藏宇宙万有心物之种子,皆标明佛法之言心,即谓心物一元之体性。又曰如来藏性,亦曰真如。如者,如其真耳,非离诸妄以外,而别有一真如独立常存。苟其若此,则真如为常,常见者,佛所呵斥。盖真与妄对,凡有对待,真亦成妄,同遣真妄对待二边之见,故曰真如,乃无以名之强立之名也。

本体之性,心物一如。寂然空净,能生万法。所谓法者,概心物等一切之理事而言。故谓自性具足一切法,不因修证而有增减,不因聚散而有生灭,不因动静善恶而有净染。虽能生万有,而不随万有迁流,故生生不已而实无生。万有虽灭而不随之断绝,故生灭轮旋而终无生灭处。夫既寂然不动,从何而得万有之生灭往来?盖体性功能,本然运行不息;运行者,体性无始功能之力,亦曰风,亦曰气,而非习知之风与气,故以功能之力言。功能之力,运行不息,常寂而常动。空寂之性,性自功能,无有主宰之者。唯动静二方,互为循环,运动发光。光明常寂而常照,明照极而暗生,明暗代谢,亦如动静之往复,皆为体性功能性自本然之力。光与热俱,光热炽然,电磁物质之极微,涵絪(yin)而成,热极而为溶液。复随力与光热电磁液体等物之互相化合,地质物质,于以形成。故谓万有之成,非自然而有,乃因缘所生。因缘者,多种生元之互为化合也。唯体性功能,既非自然,又非因缘所生,能生万有者,非万有所能。非生因之所生,乃自性之所现。故力者光电等之互为化合,万有得以滋生,天地由是乎分。然此地质物质总依虚空而住,虚空犹为体性功能之一现相,空间无际无量无边,与体性合其寂然。而虚空非即体性,乃真如本然一相也。

于体性寂然空净之中,含有一灵明妙觉之知性。性净妙明,含裹十方,光耀独朗,能用于物,非物所容。灵明之光,为常寂无相之光,不倚物而常存,及其起用,须依物而相应。虽灵光独耀,而与体性功能力之运行,同其动静明暗,循环往复,运动力强;强力妄行,动极生乱,则灵明觉知,变易为动乱之无明矣。无明者,变易其明而不明也,虽然无明,而其为灵知之性光者一也。徇无明以依附于物体,带质而生我人之生命色身;身之生理,与物理同其功用,心之性理,则不同于物而异于本性之妙明寂净矣。然所谓异者,变异也,若力能反此变异,虽动而固常静,虽明暗生灭而不失其灵明妙觉,虽依附于物而常离,则复于体性寂然之功能,至此则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矣。迥脱根尘者,非物所能拘也。而体性功能者,以空为体,其起用也,以万有一切之用为用,以一切相为相,本即空寂,故灵明妙觉亦空寂,物亦空寂,虽有相之与用,皆一时间空间上之偶然缘合。故万有之有,乃一时假聚化合而有,非有一常存者。唯体性能生空有,而非空有之所能。故曰:“缘生性空,性空缘生。”妙矣哉!诚非心思口议所可及矣。

佛法于体性之颂名别号甚多,略举如曰“真如”,以其真而复如;如曰“涅槃”,状其寂然本净而圆寂;曰“法身”,为体性之自身;曰“如来藏”,表其含藏万有而本无去来;又曰“般若”,示灵明妙觉本空之灵知。凡此之类,异名罗列,皆体性一心之多名也。异学立为别名,尤多不胜收,如涵义同斯,则皆一法之所印,等无差别,否则,概非正见也。复如曰“佛陀”,曰“正觉”,曰“见性明心”等,亦皆表诠证悟体性之极果耳。等次以还,名、相、理,皆可汇推;要皆标示治心之学,或为心法之分析,不尽繁列矣。

是知心物为一元之体性,证知体性者,乃明此心不复逐妄而迷真。而此非生因之所生,乃了因之所了,非徒为理知可及,乃心物之证验可圆。故华严宗立四法界,曰“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若透彻事之与理,证得真如,则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倘逐物而迷心,认心而非物,则皆见未圆融,自生障碍也。

 

心法与力学

 

心理现象,与力学运动,其原理与事实,完全相通,心理现象所生之见、闻、觉、知,归纳称之曰念。当一意念生起作用,即发生联想,或忆念之过程,亦如力学之圆周运动。所以然者,即如一意念初起时,刹那之间,即循此一意念而联想,或忆及其他;当次一意念生时,前之初生意念,早已消逝。如此络绎不断,犹如一星之火,旋转而有轮圈现状,亦如波浪之相续,而见不断之瀑流。实则,水流乃波波相续而成,轮圈乃火星联转而有。此心之意念,虽自觉如流之不息、轮之无端,实亦始于一念,虽其中间经过无数其他意念,而终归于初生意念之流转。

意念生起,或引发回忆,或引起联想。细者为思,粗者为想,一刹那间,速率频繁,不可捉摸。纵使捉摸得意念,已非初一意念。盖心理现象,亦如物体运动之力,一意念之生起,即为“向心力”,由内外界交感之“向心力”而构成一意念。但当一意念生时,同时即起“离心力”作用,“离心力”起作用,“向心力”即随之而生,故意念终不能停止于一,如此旋转不停,人之思想,永在变动,不得停止。试以念起之“向心力”生时,称之曰生,念起“离心力”散时,称之曰灭,如此生灭不已,交互循环,终无已时。即使在睡眠状态,所起梦境,仍为思想意念之一种,即心脑思维,亦未稍减,虽睡眠住在一种极度昏迷状态,亦有意念,自不觉察耳。即使完全停止意念而不起作用,谓之静力之境。所谓静力者,力之动向与功能,潜在未发也。如静极而动,亦可谓乃“向心”、“离心”二力之交互作用,何则?以静极为“离心力”之极致境界,变动为力之起用现象,故以“离心”、“向心”二力之交互往返,而见人生日常意识与生活动态;如强以“离心力”名之曰空,则“向心力”名之曰有,或代名谓之阴阳,均可象徵表示其体用。“离心力”中,含有“向心力”之能,“向心力”中,亦即具“离心力”之能;故空有阴动静,交互为用,心理生理,互为消长,心理之悲欢喜怒,精神之衰旺,衡以力学,莫不皆如。故物极必反,乐极悲生,心雄万夫,身力不及,身欲冲举,力不从心,疲劳而思休息,休息复又思动,个人心身,终如二力之生灭,天地昼夜、风雨晦明,亦皆二力之盈虚消长。推而观之,人与人间,人与社会间,人与宇宙间,亦复如是。如喜爱一物一人,久则生厌。久雨思晴,久旱祈雨,静极思动,常动欲静,皆同此离向二力之往复也。

故佛法名心意识之力,而曰念力,曰业力,曰通力,曰不可思议力等,总之为一心之力也。此心力乃妙不可思议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静也,动力潜能于静,故静极而必动;其动也,静力亦含于动,故动极而必静。盖心力亦如物力,有波动作用,其频率至速。故人与人间,人与物间,心力坚强者,可互通,所谓心灵感应是也。如力之波率方向相同,由二而合于一,共成为“向心力”,反之,复亦相排相荡,心力速率方向各异,而互成其“离心力”。故“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为“向心力’’也,“一人一心,各奔西东”,各为“离心力”也。个人之心力,名为别业之力,合众人之心力,则成共业之力,其相同相反,而生共别业力之等差平等。由个体心力物力之单位,而与群体共力为相推相荡,互为吸引,乃合于宇宙万有功能之共力。复由本体功能而产生“离心”、“向心”之功,于是“地心吸力”引聚万类,“万有引力”引聚地球,及诸星球,而运行不息。其理不易,可通万汇。旷观宇宙,唯一力之世界耳。

佛法治心,深明力之作用,以其“离心”、“向心”之力交互往还,旋转不停,生灭无已,不能自主其控制,又无一实体之存在。故喻此变易不定,如猿猴之不可捉摸,而又谓此心无一实体,只是空有盈虚消长,名之曰虚妄。《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即极言此心无一永恒常止之“向心力”可得,亦无一永恒终止之“离心力”可得,但能互为变易。而此力能实非生灭,生者,为力之动,灭者,为力之静,动静往返,互为消长。然当其力之波动功能起作用现象时,在个体与共体之力与力间,其相排相吸,互为摩荡,而形成因果关系,故因果律乃心力作用之不易原则也。然则,力之原起,又何自来耶?曰:本体之功能,本然具足也。然则,本体何状?曰:非状可及,姑谓之以空为体。然则,力之原起亦空耶?曰:诚然!诚然!性空真力,性力真空。姑举一相类似的譬喻,若吾人持一真空球,以其无一切之存在,故轻而易举,及其真空爆破,则其力至巨,故本体虽空,而真空中所含蕴之力源乃无穷也。

故治心法则,乃循于力学原理,导之使返于真空体性,如修止修观等禅定方法;初则使心意识先能单提一念,止于一点,止者,乃求力之支点集中“向心力”也。然愈求止,愈益纷扰,愈见其止向之难,于此中方见离向二力之交互迅速刹那不停。用志不纷,工力渐熟,迨能止于一念,已渐习渐凝,或出于自动,或出于自然,止之一念,骤然离舍,乃见“离心力”之现象。及乎此也,“离心力”现,“向心力”泯,远离离向之二边,而呈现心境一段空之现象;唯此中空如有境(即有一空之境界),尚为念之觉受,空亦为微细之念。及舍此空,心身两忘,住于非思议之体性真空,则了无一物可得,常寂常惺之性现前,返合于体性功能矣。然犹未也,迨真空呈现妙有,习知空有离向之为用,然后自主自在,控制操纵总由一心而应用,返其自然之力,而约之在我,则治心程度,可臻玄奥矣。此循“向心力”之途径所立之法则也。心法谓之止念,谓之收心,谓之内观等,皆此例也。反之,但不随念起止,唯静观念之生灭;其生也,知为“向心力”所聚集;其灭也,知为“离心力”所消散。或住于离散之有相空境,渐求进步。或于离向二力之往返,概放任其自然,而不制止,唯住于无静境之静,观其变易,不加造作。久而久之,生灭二力之交还,皆消失于无形,唯一静极呈现,亦无静相之可得,然后离静离动,能静能动,皆操持由我。但须知动静犹皆为自性境也。如此顺习,亦可入于玄阃。此循“离心力”之途径所立之法则也。心法谓之空,谓之放心,或谓之放下等,皆此例也。如禅宗有言:放下,放下的亦放下。又曰:放不下提起走。此皆指示治心之善巧矣。

综上所述,本体功能运行而为力,力有动静离向等作用,生灭于万有,而本体功能非动静离向所能也。于

此观察,透彻证入性真,则于心物力之为用了然矣。

 

心法与声音

 

佛法于声音之学,虽未详说有如物理之声学,而于人类心身与声学之关系,特多阐发,并应用于心法之起修,约分为二:

(一)寻求闻性之根源。

(二)自发声音之缘起。

二者统为观世音菩萨法门,亦曰耳根圆通。

凡耳之于声,以闻性为用也。今首言前之一者:但择钟鼓铃铎风声水声等任何一种或多种,专意于耳根,以听闻其声。于此,又姑分为内外二法:(1)外闻者,当听觉缘此声时,闻有声时,此谓之动相。而声终无常,不能久住,当前声已灭,后声未生,此中间无声可闻,虽有听觉,亦了无用处,此谓之静相。夫声有断续之相,听缘可知,复乃追寻返闻,我之闻性,究有断续否?当其闻声闻性,是有忽无,闻时闻性何存?如是心观,追寻闻性,有声时不因静性而不闻,无声时不因有声而常存。如是久久渐纯,方知声有断续来去有无,而我此闻性,终未有变。或有习此者,虽无外声,而耳根似有声存,此乃意识自生影响,非真声也,未可自认为奇特。倘有迷恋,即成心理幻觉之精神变态矣。(2)内闻者,即于闻性听觉有声时,谓之动相,声无闻时,谓之静相,于动相闻时,不住于动,无闻静相时,亦复离舍,不住于静,于此动静二相之来去,了了分明,此了了者,亦复舍离,离至于无时,知得动静二相,皆为外缘所引发,我此闻性,非属动静,亦复当舍,舍之又舍,忽尔心身两忘,了不可得;于不可得中,无有内外动静诸相;经称此谓返闻闻自性,远离动静二相之法门。然犹未也,即此心身不可得中,又为静相,尚当舍离,迨至舍无可舍,动静如一,虽有二相,了然不生,则于闻性法门,可以入道矣。

次言后者:今日我人所居之世界,其已为科学知识实验所了知者,为万物及人类所发之声,谓之动声也。

然声亦如光,尚有非我人听觉及科学智识所及知者,姑名为静声。何谓静声?试为例证:如修习禅定之人,至极静境,其所闻声,无远弗届,无微不至。以其静也,故能闻虫鸣如雷震,闻远处声音如在耳边,同时可闻十方之声。此即闻性功能凝聚于静定境中,故不因物而阻隔;及其至也,虽在万籁无声之高峰绝顶,亦可得闻空中旋律清绝之声;此声也,夐(音:xiong去音)非世间声,或曰:此即“天乐”也,或曰:此即庄子所谓“天籁之音”也,此说容亦有之。唯本体自性功能,具足一切法,体性之运行,声随光起,此体性功能自发之声,要非心身常在动乱者可闻,必至此心如空,接近于自性空体,方得知之。唯光之与声,自性均具,亦以空为自性也,其受干扰于万有之动乱,故通常所不能闻,唯自空其念力,能渐空清,接近于体性功能之波率者,即得闻知。如婴儿初生,首能闻声,动物无思维意识亦能辨声,五官感觉作用,唯以耳之听觉,其应用力所及程度,为最远而普遍,故有耳通性海之说。复次,五官为用,专事于一,易感疲劳,唯事听觉者,可以持久,如闻音乐,可以移人性情。靡靡郑声,令人心荡,易水悲歌,令人慨慷;以音乐训练动物,功效亦著,凡此之类,皆足见声之功能。

故佛法教人,造作自发之音声,如持咒、念经、念佛号,以极和谐之旋律,先自怡悦,开廓其心情,然后依此音声,又自返闻其声,观察此声之缘起,乃喉、舌、口、齿、气、鼻之交作;主之者,意也,因此诸缘和合,乃有声音。有声之起用也,谓之动相,其无此声,谓之静相,并复追寻,虽无声音可闻,而心意识习惯已久,口虽无声,心声历然。迨至动静相灭,心声不生,静极无声,内外皆寂,寂与性合,了然于声之动静有无。缘声之动静有无,易现空寂之境,空寂境界,接近于体性本然之真空;则知经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者,义究何指。声以阻碍干扰而无,因空而传播,闻性以寂时而无,因有而起闻,由此声与闻二者之间,可明心法之理矣。

 

心 法 与 光

 

现代物理学之言光,凡发光之体,谓之光能,光有辐射折射等,光波互为干扰,光速至快,科学计程称谓光年,凡物皆在发光,只因光波振动,而使光波之长短不同,乃有种种颜色不同,其为光者一也。复谓自然光则遍满空间,本此等原理,应用于事物者,洋洋乎大观矣。

自然光者,遍满空间,红、橙、黄、绿、蓝、靛、紫,皆光之色相,亦光波振动所变现。自然光之光能,即为本

体功能显现,与力俱生,含照万有,日月星辰等发光体,皆借本体功能自然之力而放射光能,其力尽时,光亦消散。万有亦秉此事理而存在,亦随时在振动,我人心身,亦复如此。光之在人,曰神。心意识生起念力时,即有光之放射,唯非肉眼形器所能见。而眼之与心,互通作用,故心念静定,精神强盛者,目光炯炯,心邪则目邪,衰老则目昏,孟子所谓观眸子而知心者,良有以也。故佛法教修习禅定之人,“回光返照”,“内观其心”,皆借光之作用,而使渐返于本体之方法也。密宗“妥噶”(看光)、“光明成就”等法,亦即用此方便。禅定法门,初以两目垂睑,先使目光凝定,目光宁静,即不攀缘外物而逐色相,心念虽动,力渐薄弱,迨心目之光凝定于一,即至心无念可起,目无相可见,住于初禅。如初得定者,用功至力既久,必色泽光鲜,目光定而有神。盖心目静定于无念境上,心身念力少有波动,既少波动,乃保持其饱和状态,若能保持饱和状态,自然减少放射。故得精神充沛,色泽光润,此乃自然之理,不足为异。若在禅定过程境中,心身内外,发现种种幻相之光,即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摩荡发光,统为幻相。禅宗名为“光影门头”,“弄识神影子”。此如人以手揉目,可见面前点点星光,体弱力衰,亦可见空中光或圆圈。此皆心身病态,未可认为奇迹,若一著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觉错觉所转,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矣。凡修习禅定有经验者,初则目光最不易定,心念亦随之不止,迨将定时,目之与光,必如有外力骤使之返,乃入于宁静之境,心身两安矣。然虽至目光静定,心念无起时,亦但属初禅境象,及乎外观无相,人物天地,皆如在梦幻光中而观,一切觉无实体之存在;此时心身愉悦,无与伦比,虽视而不视,心而无心,用功至此,往往自谓已见本性,孰知此犹为“光影门头”事也。心身二者,已稍接近本体光力功能,犹为未是。然后心身内外,与自然光能同成一片,久久定深,返于本体无相光境,则常寂光现,实相无相之体以见。而此中过程,微细难言,要在学者之实验体会。苟至于此,与见性明心之事,犹迥无交涉,必如《楞严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所及。”若能如此,方许有少分相应矣。

故以佛法而观空间之自然光,及物体个别之光;在物言物,则今日物理学所谓之光学知识,洵有所见;若以光透心物一元之本体而言,尚未能确为究竟之论。盖如来藏性,性自发光。唯体性之光,寂然无象,非视觉仪器可见,名曰常寂光,亦曰法身之光。其体空而常寂,以光名者,顺世间之习称也。然此实非通常光明之光,常光寂然,先宇宙万有而常住,唯常光流注,静力饱和而忽动;动力与光热俱生,此之光明,即我人视觉仪器而测可见者;明暗代谢,昼夜往来,皆自然光之盈虚消长。而明暗皆为光也,以光波振动不同,复生种种光色;万物借之以资生,非光能生万物,实为同体而互为用也。个别光体,振动放射,力尽时即消灭归于自然之光,自然光则返于空之体性。生灭旋轮,只是本体功能运行不息之现象也。以此旷观宇宙,真有“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之感矣!

人之心目为咎,念念生灭不休,目如照像机,心如摄影师,以机照像,留影而起分别者,我人心意识之作用也。如是念念旋流,心光振动频繁,从朝至暮,无有已时,使心光放射消耗而终归于无。迨生命灭时,即沦于黑暗状态,此明暗代谢,如旦暮往返,永无停日。故须假定慧之力以凝之,使返于常寂光体,则可不随生灭明暗之迁流,而能自为之主矣。经云:“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通乎其理,明乎其事,则于物理学所言光学,可推究其未及知者矣。

 

心法与电磁

 

盈天地间,万物之生,皆一本体功能,性自运行,凝结而成,既成而住,又不断放射其功能,乃至消散坏灭,于是复变易互入于他物。物质不灭之说,以此现象,为其根据,迷于唯物论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盖天地万物之生灭,乃本体自性功能变易之现象,其光力热电等物,互为化合,互为消长,入此出彼,无有穷尽,虽生生不已,有世界之成住坏空,而本体寂然无生,无丝毫动静往来;其有动静往来,成为宇宙间一切变化者,皆为本体功能起用之相状也。体性功能,动含于心物,其动也,即本然运行之力,力之运行,即具足声光电化之变化。本体功能力之运行,本自具足电磁作用,空静时,电力之用,潜蓄于空静中,有向心吸引之能,运动时,电力放射,可生声光化合之变化现象,有离心排外之力。天地之中心空静,而有子午线与南北极之互为吸引,故见天体为一电组织,大地为一电磁场。电磁之为体,亦空静如无物,迨其互为摩荡而起用,方见有迹象之可循。佛法所说“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理,比类可通。而电磁之为用,又与太阳放射之光热有密切关系,不但依年月而变,亦且随时日分秒而变,由点而面,由面而体,随时皆在放射其功能;其生成于万有,亦复随万有而归灭。故人与人间,人与物间,人与宇宙万有间,其电磁可以互通,心灵可以交感,悉循其自然之生灭轮转而无已时。

人之为人,为有心身,心身生存于天地间,亦如天地同为一电磁组合,具放射与吸收作用,人物自然间,彼此互为排吸,互为因缘,而为其枢纽者,乃即此心,故须修定慧以凝固其功能,使返于体性相应。初修定慧,为求止念,念止,则使心身放射者凝固。外物皆在放射,而我能凝固,则彼之放射者,即皆被吸收于我,渐得与外缘隔绝。复而心空一念,如磁针“中和区”现象,两端虽有感应之用,而“中和区”终不能起感缘作用矣。终进而复返于体性,无我无物,同其一如,然后能使用生灭,转心转物,不为生灭心物之所转。常人心身,循声逐响,遇色追形,心识纷驰,鹜于外境,如光电之放射无已,力难自主控制,强加制之,反生阻碍;若依定慧法门,久久修习,一旦豁然感通,则此心身,自与自然界之声光电化之力,同其作用,自可得神通之妙用矣。此中微妙,实验方知,略发其端,用供体究。

 

心理与生理

 

世出世间,一切事物之理,统摄于一心。而分析心法之最详尽者,莫过于佛法。如唯识学析心之法相,般若学辨心之法性,《楞伽》、《密严》、《大乘起信论》等,世称为如来藏宗者,详论心性之体用,渊深博大,迥非现代心理学所可几及。今之心理学,所牵涉范围,有生理、遗传、社会、病理等学,施之于实用。复有教育心理、群众心理二者,用之于政教。犯罪心理,用之于侦讯;变态心理,用之于医疗;而皆以心理现状为讨究之对象,用以培养人格,范围论理,功能至巨。但其为学内容,则以人类有生命存在,依此意识心活动现状为依据。故其所谓心理者,即现实人生意识活动之现象与变化也。现实人生,当不能离生理而独存,故学之造诣,亦止于意识而已。若离五官感觉与思想运用之明了意识,惟认知有一潜意识(或称下意识),以之比观唯识学之说,终不出第六意识范围。即所谓潜意识者,仅当唯识之独头意识(或称独影意识)。若唯识所说第七末那识(我执),第八阿赖耶识(含藏持种之义),固非今时心理学所知。故说如来藏性,乃心物一体,天地同根,万物一如,此中事之与理,若以心理学说观点视之,则幽玄而不切实际,几同于变态心理者知觉上之病态。复若般若学之说心识虚妄,体性空寂,意识运思,无一而非如空花梦幻,终无一实法可得,则尤为心理学所未知者。故以佛法视之,今时心理学者,实乃唯识法相学中之一分耳。苟谓佛法即心理学,或谓佛法乃一种学术思想者,其去佛法诚远矣。以此观念,谓之研究佛学则可,谓之学佛或深入佛法,诚有严格之辨别矣!佛法之言心言性,皆切就其通乎本体而论,虽亦有侈言法相,析说妄心意识现象,皆非究竟之第一义事。所谓第一义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者也。佛法实乃超科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一切学理寻绎,但为其入门之准备,若滞情于此,则迷化城为宝所矣。

不但一般学者,谓佛法乃心理之学,即学佛法者,在概念上,亦多落此窠臼,故于身心二者,在思想上,常截分为二。孰知心理与生理,亦即心物二事之交互作用,皆属一体之所生,《楞严经》及诸大乘经论,多涵此义。唯识学谓第八阿赖耶识,通含山河大地之种子。

《大乘起信论》立一心真如生灭二门,而皆极论此二者一元之变。人而具有心身,心识之为用,名之曰心理,身体之为用,曰生理,心识强盛者,力可转变生理,例之精神治疗,及催眠瑜伽等术可知。但生理实足影响心理,如人有病,心理反常,事例尤多,若仔细实验观察,固知心身实为一体之所生。身同物理世界,气候之变化,通生理周期性之觉受,物质之转移,刺激心理变态之现象,此皆人所习知者。若人身之精气神同自然界之光热电,主其中枢者,寂然应物之心性也。明体达用,须融会而贯通,直入顿超,舍心宗而莫属。

然佛法心宗,禅门古德,均不言及此者何也?盖祖意隐晦,蕴之工用之中,言之则恐落筌蹄,易滞迹象。至若密宗,则以调色身气脉为其首当要基(他如正统道家,除旁门左道外,则依身根而起修)。欲实验修证佛法戒定慧,而不明斯理,轻心掉之,虽尽形寿,恐终难有成矣。盖调摄气脉,为对治生理之缺陷,色身既调,通于自然,影响心理,得至空忍,二者之间,如风静浪平,晴空无翳,则永住安谧晴暘之境,得于胜定。然后逆其变化之流,复返于体性本然之域,则于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取舍由人,可得自在矣。故身在动者,心随之移,心常乱者,色随之变。故曰“心能转物,则同如来”。鸦片、吗啡之为物,吸之可转移人心理性情,砒霜、草乌之为物,食之戕人之生命。不能转物,即为物转,事理至明。而心能转物者,如来藏性之本体真心也,妄心意识力弱,仅可移易小变耳。而言生理,则今时物理世界,声光电化等学,略可通悟,善用之者,以之化物成性,不善用之者,随流乘化以归尽,波靡轮转,终无已时矣。此义深窅(yao

三声),冀毋以人而废其言,当今科学日进无疆,无数崭新之创获,正好为佛法作注脚,而益资证明,世有高明,必肯斯语。

附注:本篇匆促完成,未尽阐说,容后补充。

 

佛法与西洋哲学

 

西洋哲学,渊源于古希腊,流衍而成近代各学派之思想;有谓佛法亦系其中哲学思想之一派者,此实似是而非之论,须加辨正。按古代西洋之民族思想,多为神话所笼罩,希腊诸哲学家酷爱真理,探讨寻求,不遗余力,渐使神话理性化,而奠定哲学之基础,影响欧洲数千年之文化,其在西洋哲学之功勋,洵有足多者;盖希腊人生活简朴,蔬食饮水,芒鞋布褐,乐其天年,其政治则早已创立民主制度,思想自由,学说争鸣,故能孕育其哲学思想而发皇光大之,实非偶然事也。

希腊古代之宗教雏形,初亦为庶物之崇拜,而演进为多神教,终至成一有系统之神。如希西阿(Hesiod)之神统记(Theogong),阿斐克之宇宙开辟说,皆说明众神有一定之系统;而其神亦为人格化,人间亦必须神化。至若神自何来?与宇宙万有始末之关系为何?则又须哲学理论为之解释。哲学初起,皆为“宇宙论”,其求证真理之方法,则多为“辩证法”,苏格拉底建立“知识论”之基础,及黑格尔乃集辩证法之大成,溯至康德时代为止,常与科学相混合,无严格之区分;及后科学大兴,始渐脱其范围,二者俨然异趣。科学专重证验,哲学概属想像,门庭各别,愈离愈远,竟不知二者之本为一体,各执一端,而相水火,无有融会而贯通之者,实为学术上一大缺憾!

 

希腊哲学初期心物之争

 

希腊最古学者泰勒斯,即为“唯物论”者,史称其为米利都学派之基石。彼认万有一切根源,发端于水,否认神为“造物主”。但承认世界有精神之存在,磁能吸铁,因磁最富于精神;且谓知识为固具,非外力所加附。其门人亚拿其孟特,以万有之根本为无限;无限之为物,充塞宇宙之间,既无一定性质,亦无一定界限。世界具体事物之形成,由于无定形之物质自身发冷发热,交互分化;先则为水,继复凝固而引导火气土之出现。一切万有,均生发于无限,终复归于无限。虽有消灭形成之过程,只如旧变为新,但不否认神之存在,唯神乃不参与世界之生灭;精神存在,同其师说。亚氏门人亚拿其孟斯放弃其师门之抽象物质论据,而以具体之物质空气,为万有之根本;谓人生与宇宙,皆假空气以维持其运行,空气之稀薄者变为火,浓厚者成风云水地,甚至谓神亦由空气所产生,但不直接否认神之存在;此皆为米利都学派哲学论说之特征,依违于心物二者之间,终不能化矛盾为统一;以现代科学进步之观点视之,不待辩而知其误矣。凡此诸说,与印度原有诸学派佛称为外道者,各家义理,大体甚为相近。

有赫拉克利特者,其立说不同于米利都学派之所云,更接近于近代之思想。如云:世界上无不动之实体,亦无不变之实体,万有一切,皆不断在变化和运动,固无片刻之停止;人生亦然,如火燃焰而复熄灭。所谓宇宙,即为生灭流转之过程,无始无终之大变化;如火灭而形现,形消复归于火。在此不断创造变化之世界中,所谓“固定”、“休止”、“存在”等等,仅为功能之幻觉耳。复谓事物都有内在矛盾而发生斗争,而又同时并存于统一之整体内,此种现象,不但为自然发展之根源,且亦为社会发展之根本,此皆为规律的,乃自身所固具,绝非神之所赋予,故云:“生即是死,壮即是弱,少即是老。”而复反对调和矛盾之说,以为唯有斗争力量,方能使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赫氏为当时“唯物论”者之巨擘,其思想不惟影响于当时,且波及于后代,成为“辩证法”之先导;此皆统一于“唯物论”,但亦认精神现象为万物之要素。

复有毕达哥拉斯者,为“数论”之创说者。其本人毕生无著述,唯门徒记载其理论,推崇备至,称之曰“神人”。彼谓万有根本,即是“数”,“数”乃抽象的,脱离一切感觉性,合理而支配整个世界。人能认识万物,即是认识“数”,盖万物由面而成,面由线成,线由点而成,“点”和“数”,即为物之起源。能谐和世界秩序之存在,皆基于“数”,人类社会生活亦然。对于“十”之一数,推崇备至,乃由“唯物论”而进入“唯心论”矣。其于矛盾斗争之说,则斥为无秩序而破坏均衡;故谓善之与恶,静之与动,凡矛盾事实,但为外表而非内在,矛盾乃彼此对立转化之现象耳。此派学说,影响亦巨,学者争趋其所立说,有相同于印度之“数论”,而犹不知点之从来,故于“数”之学,终未能臻化境。吾国古人,讲《易经》“理”、“象”、“数”之学者,亦以太极始于一画,一始于点,点之连接为线,为一阳之初爻;而一犹非太极之究竟,必须知乎“画前一卦”,方合于道矣;比之数论,较远胜矣。

及至埃利亚学派诸人,则宣称一切存在,皆属于“静止”,本无矛盾可言,万有根本,为非感觉之物质,而为唯一“静止”不变不易之实在;其实在之特征,唯理性才为真知之渊源,一切多种变化,咸为感官之幻觉;彼

依“唯心论”而诠释实在,但又否认“造物者”之存在,复否认矛盾与运动,以万物虽有运动,而每以一瞬间皆存在于空间一定之位置上,并未转移于他方,唯不在于原定之位置。即使运动存在,亦不外于感性;感性者,乃虚幻无常,自为变化耳;其思想已接近于“形而上”者,故黑格尔诋之为“消极辩证法”。

 

希腊盛时心物之争

 

迨纪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之前半期,希腊哲学已由“宇宙论”而转入于“人事论”,前后百年之间,名人辈出,学术文化,达于鼎盛。为“宇宙论”者,皆依据其自发之“辩证法”,竞以论证其主张。而为“物质原子论”者,则开十八世纪“机械唯物论”之先河,例如阿那克萨哥拉和恩培多克勒二人,即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之最前驱。阿那克萨哥拉对于宇宙万有,认为必须有无数之元素,始足以说明其万变之形状,彼谓元素为种子,以种子乃无始无终,不灭不变之微分子,生灭乃种子之离合聚散于空间;但为外形之转移,本质并无出入,而宇宙之运行,又非种子自能。假定物质以外,别有精神之存在,此精神具有伟大之能力,完全自由,而为一切运动及生命之根源,且能洞悉万物而支配宇宙。而复谓精神自体亦为一至精微巧妙之物质。

恩培多克勒亦为当时“唯物论”者,彼谓“地水风火”,为宇宙之根本要素,一切生灭变化,皆此四种元素离合之现象;而其所以有离合者,则因有爱憎之存在。爱为结合之因,憎为离散之因;宇宙间一切事物之生灭,即此爱憎交迭而生。彼反对埃利亚学派不生不灭之“静止”说,而认伊奥尼亚派之运动说为真。及德谟克利特,乃集“唯物论”者之大成。彼坚决反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唯心论”及其政治观。谓世界根源,乃原子之结合。然原子不变化、不可分之说,经后世科学证明,而非真见;且于原子根本之所由来,终未探溯其究竟。

其时有苏格拉底,为当世唯心思想之大哲,彼谓宇宙为“神”所创造,研究宇宙,乃违反“神”之意志,一切善之观念知识,即乃人类认识自体。人之理性,谓之“普遍观念”,道德为人类唯一之认识对象。依此,观念即是世界根源,产生万物,观念非自然界事物之反映,亦非知觉与感性之产物。彼为矫正“雄辩”、“怀疑论”等学说,鄙弃个人利益,提出人类普遍善良、公正、永久道德等观念,奠定后世遵循之一般理性。其于“伦理”、“形而上学”等,均大有阐发;有拟之为西方孔子者。然自然之反映,与理性之“普遍观念”,其间关系,要不能尽洽其理,岂天命与性,亦夫子所罕言乎?而其学说,经门人柏拉图为之修正而益著。

柏拉图者,乃当时“唯心论”之泰斗,少游于苏氏之门,由其师之“普遍观念”,进而探寻宇宙根本之实在。彼分世界为二:一为理念世界,一为物质世界,而以前者为万有之根源,后者为理念世界之摹写;故前者能杂物而存在,后者仅为生灭虚幻之变化;且谓观念唯理性可知,非感觉所及。盖彼之思想,于一切存在之上,确立一永恒不变之理性,实为“唯心论”者“形而上学”之总归,影响古今唯心思想者至巨,其著述又全部留存,有拟之为西方之孟子,彼之学说,较其师尤备。

亚里斯多德为柏氏门人,学问至博,其于哲学、伦理、艺术、自然科学之著作均多,可谓集希腊哲学之大成。凡其认为合理者,兼收而并蓄之,认为错误者,则删之务尽。其于中世纪哲学之思潮影响至巨;但其基本观念,终徘徊于“唯心”、“唯物”二者之向。对其师理念一说,则持反对态度;谓天体之运行,乃“神”力所引起,依“神”而有存在。综其学说,殆为本体一元之“神我论”,虽思想闪烁,理实糊模,盖一博学之儒耳。

 

希腊末期哲学

 

公元前三三六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统治希腊,至公元前一四六年,马其顿与希腊,又为罗马所灭亡。随此政治之变动,希腊文化,相随分解,由“唯心论”、“形而上学”,转入于“唯物论”,注重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之研究。

伊壁鸠鲁在雅典创立自己学派,拥护德谟克利特之“原子论”,分哲学为三部,一为物理学,二为论理学,三为伦理学。其于“认识论”,则又带有“唯心论”之说,主张感觉之存在,而以精神为特殊之运动,系圆形原子所构成,随人体而毁灭。其于“伦理”则认内心之闲静安逸,为人生之至乐,理想人格,即为澹泊宁静之智者,较昔勒尼学派之肉体快乐主义,更重真知之追求。继其后者,为罗马之卢克莱修,主张“无神唯物论”,此外,尚有斯多亚学派、怀疑派、折衷派、及新柏拉图学派等。

斯多亚学派:乃芝诺所创,后继者大有人在,渐传至罗马森内加等处(当公元前三年至公元六五年间),人才辈起,学说纷陈,大抵皆为理性主义之倡导者。其早期学说,多接近于“唯物”思想,而非如“唯物论”者之

偏执。彼谓火为世界之根源,与“神”同一重要。而于“认识论”,多有同于亚里士多德。于“伦理”,则立足于先天之理性,以人有天赋之理性,但能循理而行,即为有德之士,而合乎自然之理,若德与不德,善与恶,皆存于内心,且无中和可以缓冲者,故以从自然而生活,为人生之最高目的;而此自然者,谓之曰“神”,谓之曰“理性”,即充塞天地间之“天道”,亦即为存在于人性间之法则。故以物欲乃反乎道者,顺从理性,弃欲绝物,隐遁山林,遨游湖海,以度其安逸之人生。可谓西洋出世学派之先导者,相当于佛法所称之自然外道。

怀疑派:乃皮浪所创,继之者有埃奈西德穆、恩培里柯。彼认“知识”为相对性,凡对一切事物之认识,如是非、真伪、善恶、妍媸之判断,皆是人以不同感觉之特点,遽下之“特称盖然判断”,尽不可靠;当弃智绝欲,实践伦理道德,乐其安适之人生。盖乃达观一流,游心物外,浮沉于世者。

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神”学之创始,其中代表人物,如埃及之普罗提诺,极力反对“唯物论”;谓物质为反统一,不协和,最丑陋;“神”为一切存在之根源,乃尽善尽美之精神实体;“神”以自身之“发放物”创造世界理性,理性依其顺序产生世界精神,此世界精神,复产生可感觉之形体,形体之后,始有纯粹之物质。故物质非为实体,乃神造一切中最低级之物,人体同于物体,固当为邪恶者;故能引导人之精神,走向罪恶途径,我人必须摈弃一切肉体物质之诱惑,救出精神,归于超感觉的“神”之世界,乃得与“神”相接。若沉湎感觉,其终将贬为物质之奴隶,或成动物,或成植物,此其所以异于柏拉图之学说者。盖柏氏论“神”,仅能高于实在,而不能高于理念;新派之“神”,则超越一世,尤非理念之可及,“神我论”之宗教学说,实植基于此。

 

希腊哲学合论

 

综观希腊哲学,归纳其类,不外于本体之寻求,称之曰“本体论”。知识之研究,称之曰“认识论”。“伦理”之建立,亦曰“人生哲学”。“本体论”者,大抵归于一元、二元、多元之别;为其根本者,或谓“精神”,或谓“物质”,或谓“神”。“知识论”者,大抵皆取证于“论理学”,且极重“辩证法”。“伦理”之说,大抵皆求世界人生之真善美,唯观点不同,方法有异。综合各家学说,如主张“唯物”者,至德谟克利特而极盛;主张“唯心”者,至柏拉图而大成,渊源远溯于先民神秘之寻求,终以学者之观察,而为哲学之解释。其求证之方法与工具,端借聪明睿智之思想;故哲学者,实至高深之思想也。吾国宋儒程明道所谓:“思入风云变态中。”实极状邃于思想者之善变。当西方哲学之初入吾国,学术思想,均激而一变,甚之,有谓吾国文明,亦来自希腊,且周秦百家学说,皆系受其影响而产生,愚昧无知,曷胜感喟!世界文明古国,如中国、希腊、印度、埃及,源远流长,各有其独立之文化思想,虽略有出入,而亦互相形似者,盖人类思想智慧,大体均同,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虽东西疆域各别,而其知见所及,终不越乎人心思想之范围,各以种种不同之名言理趣,阐说其理耳。至若取希腊哲学与吾国先哲学术思想,较其短长,此中轩轾,大须甄别,安可笼统而混为一谈。复推西洋宗教神学理趣,其内容罗致殊博,追溯渊源,皆由希腊哲学渐变而来,乃有中世纪“经院哲学”之产生,此实希腊哲学之结晶也。

 

欧洲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一名,史家所言,各不一致。以政治史言,则自公元四六七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一四五四年,东罗马帝国之灭亡止,前后约千年。以文化史言,则自公元五二九年罗马帝封闭雅典大学,及其他世俗学校,令文化事业,全归基督教会起,迄十五世纪欧洲人文运动之勃兴止,亦约一千年。以哲学史言,断自公元五世纪至十五世纪中叶止,由于基督教教权之伸张,迄至文艺复兴,创开世界思想自由之先河,为属此一时期。

当此时期,政治文化,变迁均大,罗马人起于意大利中部泰北河岸之罗马市,以智勇征服四邻,建设一大帝国,后复分为东西二罗马,渐以式微,先后继亡,代之而兴者,为日耳曼民族与沙拉逊帝国。日耳曼民族征服罗马,即吸收其文化(五世纪至十二世纪之间),其别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哥尔人,则在英法等地,分途建立王国,后复为英法德诸国发展之基。故此时实为基督教文化鼎盛时期,一切文化思想,皆以宗教信仰为主,于先哲遗训,教会特权,奉之惟谨。哲学思想中心,皆依从“教会”及“经院”,以奥古斯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哲学为理据,尽其智能,以哲学解释其教义;复以信仰归纳其哲学之思维,一切皆假定宗教之真理为合理;理智与信仰,上帝启示与人类思维,皆当一致。故斯时之哲学,但努力与宗教信仰沟通,调和了解,以成“经院哲学”之大成;学者有称谓“神父哲学”云。其开创巨子,当推奥古斯丁,奥氏致力于证实已所习知之定论,范围宗教真理,不遗余力。其方法概用演绎法,依思维运用之三段论法,作为研究之资;其兴趣对象之所在,亦非“认识论”,而为超越世界之“真神”。故于自然科学及精神科学,皆所忽略。谓心灵不能用分析而知,伦理未可以经验而论,人间至善,皆上帝所赐福。故于昔来希腊之人本人文主张,皆易而为“神本”观念,一切以依靠于“神”之信仰为中心。

“经院哲学”之“宇宙观”,认为世界乃上帝所创造,而非上帝本质中所产生。因上帝不断在创造,故宇宙不致于支离破碎;时间和空间,亦上帝所创造,而上帝自身,则无时间空间之限制。被创造之宇宙,则非永久存在,乃有限而为变化消灭者。又:上帝乃一全智全能全德之神,且可以设想之事物,皆可表示于其中;上帝所创造之事物,本为绝对之善,故于“人生观”完全以至善之道德观念为归;并以恶非真实之恶,乃善之缺乏,而善之缺乏,乃由人自身之所为,故人须避恶迁善,以返于上帝之至善意志。

当罗马帝国时代,因知识阶级之改变,教会组织之发展,基督教之僧侣,已渐起而替代往日之哲学家而掌握学问特权;及至日耳曼民族勃兴,其所有僧侣,殆尽为野蛮民族之子弟加入,知识浅陋,兴趣低级,对于古希腊之哲学精神,渐已消灭于无形。故当第七八世纪之际,实为欧洲文明最黑暗之时期,及至九世纪中叶,始复有埃里金纳之著作,公之于世,可称为“神父哲学”之继承者,于基督教之哲学史上,作为一种革新之先驱。此一阶段,如是持续,约五世纪半之久,统称为“经院哲学”时期;及至十三世纪,而亚里斯多德之哲学复兴,基督教学者,依其学说为背景,渐为开明之说。虽承认绝对为实在,而不承认超越万有而存在,谓即在万有之中。此种思潮运动,以大阿尔伯特与托马斯·阿奎那为其中大师,盛于十三世纪,衰于十四世纪。厥后思想家遂认共相之“普遍观念”,非为万有之本质,乃为我人心中之一般概念,或一名词而已。此与十一世纪之“唯名论”如出一辙,终至打破“经院哲学”设想信念之说,而摧毁其权威。

按:此一时期哲学与宗教之神学,若水乳交溶,成为一宗教“经院哲学”之特色;而以学术观点仔细观察,则二者之间,仍各有其藩篱,如泾渭之分清。盖宗教但使专于信仰,则应放弃理智,一切皆为多余之说;若欲依绝对真实之理性,依理智而入于信仰,则其中罅漏殊多,仍不得不有所审辨。唯经院学派之集思广益,汇诸异学他宗之说,而阐扬神学之教义,此种努力精神,至现代而弥坚,洵足嘉佩。即如一九四二年间,外国教会,尝以数百美元之代价,请燕京大学教授郭某,在西蜀灌县灵岩寺,译搜吾国道藏经典,以供参酌。我曾目击其事,深佩其存有中世纪经院集成学术之精神。复若香港道风山之基督教丛林,罗致他宗人物及其学术著作,亦至努力。故其教义常能随各国之人情文化,而求适合于时代,非偶然也。至若神之存在,神之体用等辨,义关宗教学术,姑置勿论。

 

阿拉伯哲学

 

初,穆罕默德之信徒,由于传教之热情,于公元六百三十二年起,至七百十一年间,竞以武力征服四邻,建立一地跨欧亚非之大帝国(即沙拉逊帝国)。斯时,叙利亚、埃及、波斯、阿非利加及西班牙,皆并入于东方大帝国之领域内,于是阿拉伯之学者,得有机会,认识亚里士多德之哲学。首由叙利亚文翻译,后由希腊文翻译,更进而究柏拉图之“共和国”之说;凡法律、数学、天文、医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皆得而研究发扬,于后世学术上之贡献颇大。

西欧学者,本带有新柏拉图学派之精神,回教学者自得希腊学术之助,乃将其宗教奠基于哲学之上,而创一不同于西欧之宗教哲学。其研究中心,为神之默示,以及人类之知识与行为有何关系,其目的在注释《可兰经》,使信仰合于理性。阿拉伯哲学之典范,乃一部“百科全书”,此书由五十篇论文组织而成,乃十世纪“伊斯兰胞教团”之产品,对伊斯兰教信仰,贡献至大。谓一切现象,皆由于“神”之一统而流露,终复归之于“神”。人生乃宇宙之缩影,必须脱离物质羁绊,自洁圣明,而后能返乎其所自出。

然伊斯兰教学者之间,争论亦多,如“神”之预言,与“人”之自由关系,“神”之统一和“神”之属性关系等问题。其正统派则认《可兰经》教义,确定有一全知全能之真“神”,支配万事万物。而自由思想家,则反对其说,以理性为真理之标准,取哲学见解,以维持其理论。而至十一世纪末,阿尔格泽又一面攻击哲学,一面并反对正统派所持之理论,对于前此之创造说、人格不灭说、神为绝对预知之信仰等,皆加以诋诽。遂使阿拉伯之哲学,一趋于衰微。及至十四世纪间,又得有一派起而反对哲学,同情于正统派。此外如伊斯兰教高等神秘派,则侧重于新柏拉图派之神秘说,谓现实为幻象,物质是神所遗留之最低级产物;人能修炼至无我无欲境界,则灵魂可远离迷梦,而得入于神之怀抱。而对此持反对论者,又有理性派,如阿尔发拉比、阿非散拿等,皆注重“论理学”为哲学之入门。

东方阿拉伯之哲学,在十一世纪之末,固已式微,而西方阿拉伯之哲学,则依然盛行于西班牙之穆尔地方,尤其在科多华,乃有名学校之所在地;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皆自由研究学问于其中,各自相安而无忤。其中代表人物,如阿温柏斯、阿布巴塞、阿维罗斯等,皆为物理学者兼哲学家,其思想影响于基督教经院学者亦巨。阿温柏斯之学说,谓各人心中之“普遍智慧”为不灭,人生理想,可超出心灵之低级阶段,而入于完全“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中,思想与对象,能为合一;而此种状态,可由各人之精神机能逐渐发展,而达到其境界。其实践理论,稍似于禅观初修行者。唯以“自我意识”为极则,正落在识神境上,距离究竟尚远。阿布巴塞赞成其说,曾在哲学小说中,描写一人独居荒岛,其自然能力逐渐发展,因禁欲与无我修养,而得与神相接。阿维罗斯亦认人类心理,有共通现象,故曰:“灵魂不死”;复谓宗教中所说之真理,乃系象征性者,哲学家以比喻说明之,常人则于字面讲究之,故宗教与哲学,皆彼此否认而异趣。以此见解,终被伊斯兰教逐出教廷。

按:伊斯兰教受希腊哲学之影响,故其宗教哲学,亦植基于此,而且与基督教关系密切。近代学者,有谓基督教与印度教有关,且谓伊斯兰教亦复如此。盖穆罕默德其初商旅于欧亚各地,复隐居专修于青海边境山中数年,故其论教义与哲学,可能为东西哲学宗教文化交织之产品。

 

近代哲学之变革及影响

 

当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三百四十余年之间,史称近代,实为人类思想之一大转变时期。其时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东西各国,往返频仍,物质文明,日新月盛,而“新大陆”之发现,尤使人之眼界扩充,自尊心理增强,于往昔之圣哲遗训、宗教道德,悉皆怀疑而毁弃之。所有谦让、退隐、顺从、皈依、信仰等观念,几尽视为变态之心理。而于一切政治、经济、知识等等,亦皆起一大变革运动。故其时西洋之宗教哲学,亦渐由“神本”思想而转为“人本”主张,一反过去之“经院哲学”,而脱离其羁绊。然无论如欧陆之“唯理论”与英伦之“经验论”,人才辈起,学说缤纷,而大抵皆承认其基督教之教义,并未能超出“神学”之范围,故学者谓西洋哲学家,都有“神”之观念存在,允为可信。

降至现代,各种新兴哲学,其精辟独到之论固多,而穷源溯本,亦皆远绍于希腊哲学之固有精神。虽因时代推移,人类思想进化,科学知识发达,理论依据虽新,要皆尽为支离之扩充,并无崭新高远之识见。

 

西洋哲学之批判

 

今者,综合以希腊为渊源,演变而成西洋哲学,古今诸家之知见缤纷综错,如网交织。无论其所立宗旨为何,要皆不能出于思想之范围。哲学者,以聪明睿智之思维,各言其是,作为人类思想之一类则可,若欲于此中寻求人生真谛,解决宇宙万有根源者,终见其有未可。如希腊时代各说,与印度各派主张,与佛称之谓外道者相同之处颇多。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觉;乃起而扫除邪说,建立法幢,如赫日经天,群阴扫迹;其所驳斥诸外道异学之见者,约纳为五类:曰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所谓身见者:即执我有身,而以我身为主,观察万法。西洋哲学皆以执我之见,立主观之论。即使力避主观,自称客观者,孰知其所谓客观一观念,亦正为意识思维之主观也。

边见者:如执一元、二元、多元、唯心、唯物、唯神等,皆属于斯,何则?皆依有一体而立,有边际之可循也。

邪见者:如肉体快乐之主张。以物质经济决定一切等,皆属于斯。

见取见者:即以我所见者为真,此之思想理念知见为最高,一切皆非,独取此见之极则为是。

戒禁取见者:自立此观念为真,立有禁犯范围,一切宗教之说,皆属于斯。

以此五见,例彼西洋哲学,实皆未脱此窠臼。佛说“如来藏性”,姑顺学名,谓之“本体”,然体非实相,体自性空,一既不立,多自何居?主宰为神,神从何立?神若非属本体,则本体与神析而为二;若谓是一,一则何独灵于其神?论万有之生灭,以因缘缘起为妙有之用,故非自然能生。然依体性自空之如来藏性而言,则又非因缘,更非自然所能。论万有之生灭过程,皆是无常。无常者,即一切均在变化运动迁流而不常在也。体性真常,常亦名言方便之设词。故说本体为一“真如”,如者,即如其万物之如。《楞严经》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但有名言,都无实义。至若求证此体性之方法,在思维法则上,仍采用论理之“因明”。在实验证觉上,则采用思维禅定次序,而终趋智慧之性海。而“因明”三段论法,则以“中观”正见为依。“中观”者,不但舍二边而立“中道”,即“中道”亦属空名,如有中可立,中亦同边矣。且力言意识运用之思维,终不能求证体性。盖体性正以思维而起自障也。故说认识之知识,终为虚妄,何则?若有所见则见仍非实;以无见为真见,而无又非冥顽断灭之无。其论人生以无常苦空为警戒;而生命虽幻而实有,世界虽幻而实存在;此过程以人为本位,范围于伦理,与物同如其一体,故兴“无缘之慈,同体之悲”,牺牲自我,救度众生。复以生未可尽,而不以厌离。起无尽无量之本愿大行,以尽其至真至善至美之人事,且不以之为我之德,乃顺性为当然之行。

复以体性空而无相,一切之立皆为假有。而立假即真,以假妄而显真如之实相;故又不舍名言,示此真旨。空自性能,即生万法,心物二者,皆自性之所生。虽生终灭,真亦同妄,形似矛盾,其终统一矛盾而析入于空。空亦不立,权假中说,但皆非思维意识之可达,唯证方知。故极称“不可思议”,以显体非思想可即。若如唯识所立: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者,衡诸哲学思想之旨归,则但为识见之一端耳。相分者,约一切万有现象存在之谓相。见分者,约以我之见而见相分。自证分者,复进而能证自见之体。证自证分者,即此自证之体,究竟为何,仍当再一返证。如此由外物现象而返证自心于知,终而空无实相。故遍观哲学思想之理趣,只在见分上立足,学者自身,大抵皆未返自证分之知见,故罅漏百出,罄竹难书。若知自心不得见乎自心,思而得者未必实,识所见者未必真,可入圣道矣。虽然,以《华严》十玄门之义,综合西洋哲学,亦可视为佛法之一门。若世称佛法,亦为一种哲学思想,实谬不可以千里计。今依佛法立场观点而言哲学,略如上述,此篇草就,为时过促,未暇详评;若以禅宗之祖师禅论之,则统为闲学解,亦何有于道哉!至如西方哲学与宗教哲学中之神秘学派等说,皆未涉及,统俟他日稍得从容,另作专论。

 

修定与参禅法要

 

佛说戒定慧,为三无漏学。即定言定,实为戒慧二法之中心,且亦为全部佛法修证实验之基础;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发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摄。唯定并非专指跏趺坐(俗称打坐)而言,坐与行住卧等,各为四威仪之一,且坐有多种姿势,修定门中,约为七十二种;诸佛所说,以跏趺坐为最殊胜。跏趺坐中,既得定已,而后于行住卧中锻炼如一,乃至应事接物,定力不失,方为坚固。以此证取菩提,如攀枝取果,无不得心应手;然知见不正不彻,修法易歧,摄其理趣法要,略陈端绪,广探其奥,须遍习诸经论,尤于禅观等经,如天台止观、密宗法要等学,详为会通。

兹略述坐法——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

一、双足跏趺(俗名双盘),不能者或金刚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如意坐(左脚放右腿上)。

二、两手结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左手掌上,两大拇指相拄)。

三、背脊直立如串铜钱(身体不健康者,初任其自然,定久自直)。

四、肩平(不可斜塌拖压)。

五、头正颚收(后脑略向后收,下颚收压左右两大动脉)。

六、舌抵上颚(使舌轻接于上龈唾腺中心点)。

七、两目半敛(即半开半闭状,或开而易定则开,但不可全开,稍带敛意,或闭而易定则闭,但不可昏睡)。

附注事项:

1.坐时裤带等束身之物,一并放松,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2.气候凉冷时,必使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风寒侵入,非药可治,须特别注意。

3.初习定者,空气光线应须调节,不可使光线太强或太暗;因光强易散乱,光暗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气务使对流。

4.过饱不可即坐,昏睡过甚不可强坐,待睡足再坐,方易于静定。

5.无论初习或久习,臀部必须稍垫高二三寸。初习者,两腿生硬,可垫高至四五寸,渐熟渐低(臀部不垫,身体重心必至后仰,气脉壅塞,劳而无功)

6.下座时,两手搓揉面部及两脚,使其气血活动,然后离座,且当作适度运动。

7.坐时面带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不可枯槁,免使面容趋于峻冷矣。

8.初习坐时,时间少坐,以适为度,次数多坐,以勤为用,如初练时。强之久坐,必生烦厌。

初习禅坐时,务须极力注意姿势,如渐久成习,无法改正,影响生理心理,反易成病。此七支坐法,所以必须如此规定,其中皆涵有深义,极合于生理心理之自然法则,不宜或违。

人之生命,首赖精神之充溢,故精神须加培养;培养之法,但使心空身宁,使生理机能,生生不已;生之不绝,耗之日少,自然充沛胜常。精神随色身气血之衰旺而见盈亏,气血以思虑劳疲而渐消失;故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古医者谓生机籍于气化,气运流动,循脉以行;脉非血管,谓身体内部气机运行必循此一规则之脉路;惟此事微妙,非粗浅所可知。内经言奇经八脉,当从古代道家脱胎;道家以任督冲三脉为养生修仙之要,西藏密宗亦以三脉四轮为即身成佛法要。密典如甚深内义根本颂,论气脉之学,较之《内经》《黄庭》诸书,各有其独到之处。唯藏密与道家,虽皆修三脉,而道家主前后,藏、密主左右,此为修法之大不同者。但均重中脉(冲脉)为枢纽,两家之见皆同。坐禅姿势,采取毗卢遮那佛七之坐法,虽不明言专注气脉,而其功效,已蕴涵其中。两足跏趺,使气不浮,易沉丹田,气息安宁,心易静止,气不乱行,渐循诸脉流动,反归中脉,迨其脉解心开,妄念不生,心身两忘,斯入于大寂之境。如其心脉不宁,而云能得定,绝无是事。例如常人身体,健康正常,心感愉快,脑力思虑亦少;如有病态,则属相反。又如得定至初见心空者,必感身体轻安愉快,神清气爽,无可言喻。足见心理、生理二者,交互影响,元是一体也。人身神经脉络,由中枢神经左右发展,而相反交叉,故两手结定印,两发拇指相拄,成一圆相,左右气血,起交流作用。体内腑脏,皆挂附于脊椎,若曲脊弯背,五脏不能自然舒畅,必易致病,故竖直脊梁,可使腑脏气舒。肋骨压垂,肺即收缩。故肩平胸张,可使肺量自由扩张。后脑为思虑记忆机枢,颈间两动脉之活动,连输血液至脑,增加脑神经活动,故后脑稍向后收,下颚略压两动脉,使气血运行和缓,减少思虑,易得宁静。两齿唾腺间产生津液,可助胃肠消化,故舌接唾腺,以顺自然。心目为起心动念之机括,见色而动,闻声逐象,皆目为之机,心乱则转动不止;傲而散者则上视,阴而沉思者则下视,邪险者常左右侧视,故敛视半闭,可凝止散乱之心。松解束缚,使身安适,常带笑容,使精神愉悦,皆为静定之要。故禅坐姿势,皆有关于气脉,虽不专言调和气脉,而已存摄于其中。若专修气脉,身见历然,我执难去,反为正觉之碍矣。倘不调正姿势,随意而坐,曲背弯腰,久必成病,故修禅习坐者,或致气壅,或致呕血,色身禅病,坐是丛生,可不慎哉!如依法修持,身体本能活动发生作用,气机流行,机能活泼,大乐现前,光明流露,皆为禅定过程,乃心身动静交互摩荡所生现象,概不可著,执之即为魔境,致成向外驰求。若修定合法,心身必得利益,如头脑清凉,目明耳聪,呼吸深沉,四肢柔畅,甘粗粝若珍馐,宿病消除,精力充沛。至此,须力戒消耗,若一著淫欲,则气塞脉闭,心身皆病矣。

 

初修禅定入门方法

 

定慧入门,首重发心,次当修诸福德资粮,方能入道。显密修法,各以四无量心为重,若无大愿大行,终入歧途。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吾人六根外对六尘,逐妄迷真,随流不止,《楞严经》中称谓六贼,如云:“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今欲依禅定之力,而返还性真,亦当如世俗成事,而有藉于工具。修定工具,不待外求,即吾人六根是也。无论眼耳鼻舌身意任取何种,系心一缘,熟练渐纯,即可得初止境。但每一根尘,可产生若干差别法门,分析难尽。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今言修定入门方法,亦随吾人根器相契者,任择其一,为所依止。试列通常习知者数种言之,广则应习显密诸经论(《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已多汇列)。

眼色法门:纳为二类,系缘于物,与系缘光明。缘物者:如于眼可见处,平放一物,或为佛菩萨像,或其他任何物件,但以稍能发光者为宜,而于光色选择,亦须配合个人心理生理。例如:神经过敏,或脑充血者,用绿色光,神经衰弱者,用红色光,个性暴燥者,用青色柔和光体;凡此须视现实情况而定,未可执泥一端,既选定一种,即不变更,若时常变易,反为累矣。

系缘光明者:如对一小灯光(限用清油灯),或香烛光、日月星光等(催眠术家用水银晶球光),此可纳为一类;但以光对视线,稍偏为宜。此外如观虚空,或空中自然光色,或观明镜,或观水火等物光色,亦统纳一类。唯鉴镜观形,习之纯熟,未达理趣,可致神离,幸勿轻试。若斯诸法,内外诸道通用;其在佛法,首须知为尽是权设,不过初用系心,为入门方便耳。若执著为实,即落魔外,因心不能止于一缘,用作制止。而修定过程中,有种种差别境象,光色境中,易生幻象,或发眼通,不依明师,终为险道。而有上根利器,不即不离,于色尘境中,豁然而悟者,则非常例可拘;如睹明星,或瞥见物,即洞见本性。禅宗古德,灵云禅师,睹桃花而悟道,甚为奇特。悟后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后贤有步其后尘,复颂曰:“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著花。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诚能如是,自非诸小法所可囿矣。

耳声法门:约有内外二种:内则自作声音,如念佛念各种经咒等;此复分为三:有大声念、微声念(经称金刚念)、心声念(经称瑜伽念)。当念此声,即用耳根返闻其声。初则声声念念,渐渐收摄,终归于专心一念一声,即得系心初止。外则任缘何种音声皆可,但最好以流水声、瀑布声、风吹铃铎声、梵唱声等。凡缘音声,最易得定,《楞严》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独以观音为最,故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当初专一声音,不沉不散。已得定矣,持此有恒,忽入寂境,于一切声,皆不闻矣。此乃静极境象,定相现前,经称“静结”,不可贪著。当离动静二相,不住不离,证知中道,了然不生,则已由定而进于观慧之域矣。慧观闻性,非属动静,不断不常,体自无生。然此犹为次第渐法。若禅宗古德,不历阶梯,一句了然,言下顿悟,闻声解脱,忘其筌象者,为数至多,故禅门入道者,统皆谓观世音法门可也。如百丈会中,有僧闻钟声而悟,百丈即曰:“俊哉!此乃观音入道之门也。”他如香严击竹而了,圆悟见雉飞而知声,又若圆悟勤之“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又如举唐人艳体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等,皆于言下证入,伟哉胜矣!世之修习耳根圆通者多矣,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句下死者,亦复甚众。纵然离外境音声,了不相关,自能寂然入定;孰知定相现前,仍为静境,不了自心自身,皆本来在于动静二相之中,犹为外见,若能超越于此,可许入门矣。

鼻息法门:统纳一类,即缘呼吸之气也。进而呼吸细止,即谓是息。凡修气修脉,练各种气功数息随息等法,皆摄此门;天台藏密二家,尤所注重。其最高法则,即为心息相依。凡思虑过多,散乱心盛者,依息缘心,易见功效,既得止已,细微体察,可见心息本来相依为命。念虑非缘息而不生,气息以念虑而起作,气定念寂,泊然大静。然斯二者,皆为本性功能之用,非道体也。道家之言,有先天一气(气或作①

注:

①上旡下心),散而为气,聚而成形之说。一般外道,误执气为性命之根本,认物迷心,不知体性为用,内外之道,于是分歧。若了自性,工用日深,得心息自在之用,则归元无二,一切皆为权法矣。

身触法门:此分广狭两类。广义者,如上所述诸法,莫不依身根而修,苟我无身,六根何附?狭义者,如专注想色身一处,如眉间、顶上、脐下、足心、尾闾、会阴等;或作观想,或守气息,修气修脉之类,统摄于此。依身修法,易见感受、触觉、凉暖、和软、光滑、细涩等,不一而足。执此者,常视气脉现象等见,以定道力之深浅,终至陷于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密宗道家,易陷此过,终不易脱法执。身见难忘,黄檗禅师尝以为叹。《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古今愚昧,同此一例。故永嘉云:“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或曰:功未齐于诸圣,何能如此?要当借假修真,以此为方便,岂非入德之门耶?曰:苟知如此则可,唯恐迷头认影,终难自拔耳!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至哉言乎!从知禅宗古德,绝口不言气脉者,信有以也。

意识法门:统摄诸类,广绎如八万四千,大体如《百法明门论》之所具。若上来诸法,虽有五根尘境,五识之所对摄,而五识由意识为主,如傀儡登场,中藉一线牵系。意识如统牵诸线之主力,心王为牵线之主人公,凡诸法相,无非心之所生。故一切法门,皆意识所造作也。独指意识自性,强为规范,则观心止观参禅等法,当属此门所摄。所谓观心,入门之初,非指具体真心,乃谓念头生灭之妄识心也。静坐观心,唯内观返照,觅此生灭妄心,来踪去迹,相续生灭之流顿断,前念已灭,灭而不追,后念未生,未生不引,当体空寂。喻如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当体此境,即为“奢摩他”之止。然犹未也,此犹住空,非为究竟,当体观有自空起,空自有立,生灭为真如之用,真如为生灭之体,不住二边,而见中道,中亦不立,边见舍除,即为“毗钵舍那”之观慧。由此而止观双运为因,得定慧等持之果,地地上进,可证圆满菩提。天台之学,与藏密黄教《菩提道炬论》,中观正见等学,不出斯门也。至於参禅,初期禅宗,不立一法示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何有于斯。后代参禅,以参话头,起疑情,做工夫,非意识而何?唯其用意识入门,而不同于他法者,即疑情之为用也。所谓疑情,非如止观之观心慧学,亦非百法所摄之疑,疑而曰情,实彻第八阿赖耶本识,带质而生。此心此身,互和而凝为一,如有物横胸,不可拔锲。必待遇缘触物,豁然顿破。故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矣。若“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此为踏破“毗卢”顶上,抛向“威音”那畔,千圣聚议,难措一词,岂是思知虑得,拟议所及哉!

 

定 慧 影 像

 

佛法小乘之学,由戒而定,得乎慧而解脱,终至解脱知见。大乘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而禅定,终至般若之果海。曰止曰观,皆为定慧之因,言其初象耳。凡六根为用,演出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初皆为止此意念之用。念止为定,以功力之深浅,分别其次序。其方法则或先以有为之有而入空,或以空其所有而知妙有之用。方便多门,归元无二也。今拣修定,首明其定相。系心一缘,制心一处,即为止境,入定之基也。何谓定?即不散乱,又不昏沉,惺惺而复寂寂,寂寂而亦惺惺,定也。“不依心,不依身,不依亦不依。”定也。修法之初,不为散乱,即为昏沉,此二者交相往来,吾人竟日毕生于此中讨生活而不觉耳!今析此二法之象。

(1)散乱。

粗名散乱,细名掉举。若心不能系止于一缘,妄想纷飞,思想、联想、回忆、攀缘等等形状,不能制心一处,此为粗散乱。若心似已系住一缘,而有若干轻微妄念,如游丝尘埃,犹在往来,虽不干扰,而终为缠眠,此如“多少游丝羁不住,卷帘人在画图中”之概,此为掉举。用工夫者,住此境中者至多,不识不知,自谓已得定矣。孰知其大谬不然!初用心人,先则妄念不止,心乱气浮,不得安静,可先劳其身,若运动,若礼拜,使其身调气柔,再行上座,但不随妄念,只住一缘,久久自熟。换言之,视妄念乱心,如宾客往来,我但专作一主,不迎不拒,渐渐可止。唯将止时,自心忽又觉此止境,即又起妄。再复去妄,妄去又止。如此周旋,终难止矣。须不作修止修定之想,止象现前,不必耽著,方可渐入。倘觉禅坐时,妄念反较平时为多,此乃进步之象,不必厌烦。喻如明矾投水,方见秽浊之质;又如日光过隙,方见飞尘之扬,不足为累。如散乱力大,不可停止,对治之法,可作数息随息等法,或观想脐下或足心,有一黑色光点。又出声念阿弥陀佛,念至佛时,使此最后声音,拖长下沉,好像心身皆沉至无底处。此皆为对治散乱之有效方法也。

(2)昏沉。

粗名睡眠,细名昏沉,睡眠乃身疲劳,或心疲劳所致,有此情形,不可强坐。先令睡足,方再上座,如借禅坐而睡,习惯一成,终无得定之望矣。昏沉者,心似寂寂,既不能系心一缘,亦不复起粗妄想,唯昏昏迷迷,乃至亦无心身感觉,此种现象初起时,或有幻境,如梦相似。换言之,幻境之来,必在昏沉状态中者。因在此境界时,意识不能明了,独影意识,生起作用也。修定者,最易落在昏沉状态,若自以为定,堕落可悲。宗喀巴大师尝云:“若认此种昏沉为定,命终堕入畜生道。可不慎哉!”对治之法,观想脐中有一红色光明点,直冲上顶而散。或极力提全身力量,大呼一声呸,或捏闭两鼻,忍住气息,至无可忍时,极力用鼻射出,或用冷水沐浴,或作适度运动,如练习气功者,可能少有此种现象。(又有认昏沉即顽空,非也,顽空乃木然无思念,类似白痴。)

散乱昏沉,若得离已,忽于一念之间,心止一缘,不动不摇,必生轻安现象。轻安生起,亦有二途:若初自顶上有清凉感觉,如醍醐灌顶,遍贯全身,心止身轻,柔若无骨,身直如松,所缘境念,历历他明,了无动静昏散之相,自必喜悦无量,但或久或暂,犹易消失。若初自足心发起,或暖若凉,渐上至顶,如洞穿天宇,则较易为保持。儒家称静中觉物,皆有春意,如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即由此境中体会得来。轻安现象发后,最好独居静室,直道上进。倘复攀缘,终至消逝。如精进无间,轻安觉受渐薄,此非失去,亦如惯食其味,渐失初时异感耳。

由此精进不断,定力坚固,清明在躬,色身气脉,有种种变化,发暖发乐,微妙莫名,即得内触妙乐之趣,方可断除世间欲根。而初机发动,生机活泼,阳气周流,如忘系缘一境,必使欲念炽然,如履险道,可不慎乎!过此以往,发生顶相,气息归元,心止寂境,三昧所戒,难用言传。且此中过程,心身变化百端,皆须知其对治,方克有济,戒所遮止,姑置勿论。

止定之道,至此或有气住脉停现象,他家言其境象至详。邵康节诗云:“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但言之甚易,行之维艰。至此仍住定境,可发五种神通,神通以眼通最难发,如眼通发起,其余可相继而发。亦有根器不同,或发一通,或为并发,并无一定。眼通发时,无论闭目开目,彻见十方虚空,山河大地,微细尘中,一一如透明琉璃之体,不隔毫端。凡所欲睹,应念可见;其余四通,例彼可知。然当此时,定心未臻上乘,智慧未开,既随妄流转,失却本心矣。至若以此惑人,即成魔事。故以定为止境者,如履黑夜,最易落险。魔外分途,正在于此,不可不察。或不发通,而定心坚固有力,随意可控制心身,停止气息心脏活动,若印度婆罗门、瑜伽术、吾国之炼形器合一之剑术等,皆得此而用,以惊世骇俗。唯笃行至此,非摒除外务,穷年累月,专心致力,亦不可幸得也。

佛法内明定慧之学,以定为基,得此定已,终复舍此一念,住于“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此心此身,皆所不取,何况心身所发现之诸境界。一有境界可得,即为心所之所生,仍属生灭之念,终为虚妄。《楞严经》云:“现前虽得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若舍定相,住于寂灭,性空现前,为小乘所宗之果,破了我执得人空耳。修大乘菩萨道者,犹舍空寂,转观假有实幻之生灭往来,缘起无生,成为妙有之用。终复不住不著,不执空有二边,舍离中道,不即不离,以证等妙二觉果海,方知一切众生,本来在定,不假修证也。其中理趣,佛说一大藏教,反复详论,毋待赘言。虽然舍定无基,徒知其理,未证其事,终为乾慧狂见,随流不返,不能主持由我,亦属虚妄耳。世之学贯古今,舌粲莲花者多矣,工用毫无,徒逞口说者,任从说得顽石点头,终见其无济于事,徒逞人我,毁他自赞,宁为佛心耶!古德云:“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必当猛自反省,痛砭斯病,循五乘阶梯之学,为不易之理,相期同勉之。

 

参 禅 指 月

 

参禅法门,不同禅定,亦不离禅定,其中关系(见禅宗与禅定,参话头各节),已略言之矣。今复画蛇添足,且作落草之谈。夫参禅者,首当发心。且须知直趋无上菩提,应非小福德因缘可办,由人天二乘而至大乘,五乘道所摄六度万行,修积福德资粮诸善法,均须切实奉行。达摩初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发心真切,福德圆具,自然时节因缘易熟,择法智慧分明,故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既具办此心胸见识已,须觅真善知识,依止明眼过来人,急觅拄杖,直趋大道,不生退悔心,今生不了,期之来生,坚志三生,无有不成者。古德有谓:“抱定一句话头,坚挺不移,若不即得开悟,临命终时,不堕恶道,天上人间,任意寄居。”须知古德中之真善知识,深明因果,绝非自欺欺人者,其所立言,宁不可信!话头者,即为入道之拄杖,善知识者,犹如识途老马,手握拄杖,乘彼良驹,见鞭影而绝尘,闻号角而脱锁,自他互重,子啄母啐,一旦豁然,方知本未曾迷,云何有悟耶!

若以起疑情、提话头、作工夫,而并论参禅,其中过程,可作影响之谈。须知此所言者,实为影响,非实法也,“与人有法还同妄,执我无心总是痴!”如执以为鉴,印己勘人,皆变醍醐成毒药,丧身失命,过在当人。倘轻以为非,则龙见叶公,顿时远避。是法非法,交代清楚,不任其咎矣。

青原惟信禅师。上堂法语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故曰:“参要真参,悟要实悟。”若大死一番,忽然大活,初见悟境现前,心目定动,觅此身心,了不可得,古德所谓:“如在灯影中行”,乃实事境象。到得此时,夜睡无梦,而可证得醒梦一如之境。三祖所谓:“心如不异,万法一如。眼如不寐,诸梦自除。”方乃亲见实信,纯为实语,非表诠法相。故陆大夫向南泉禅师曰:“肇法师也甚奇特,解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师指庭前牡丹花曰:“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此所指梦相似,以及经教所示如幻如梦之喻,皆与事合。及乎至此,亦视力有深浅,须加保任。云岩示道吾以笠,嘱盖覆,庶免渗漏,正为此也。而盖覆保任之功,如百丈示长庆,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令不犯人苗稼。”否则,仍复退失。世之禅人,亦多经此境,究乃“如虫御木,偶尔成文。”俗谓瞎猫撞着死老鼠,自无把握。若明得见得,如牧牛保任之功,自然复能深入。但初得此象,易发禅病。韶山示刘经臣居士曰:“尔后或有非常境界,无限欢喜,宜急收拾,即成佛器。收拾不得,或致失心。”黄龙新示灵源清曰:“新得法空者,多喜悦,或致乱,令就侍者房熟寐。”若到得此已,能随处茅茨石室,长养圣胎,只待道果成熟,然后向世出世间,两边行履,“一切治生产业,与诸实相不相违背。”说得的即是行得的,悟行合一,不落边际,大义当为之事,虽镬汤炭火在前,应无分别而行。久久锻炼,于念而无念之间,自在运用矣。然犹未也,于此无实相境象,仍要舍离,著此即落法身边事,涅槃果海,犹隔重关。仍须死活几番,打得心物一如,方得心能转物。苟以前境纯熟,得如圆满月时,恰为初悟。曹山所谓:“初心悟者,悟了同未悟。”于此语中,须细检点。故南泉玩月时,有僧问:“几时得似这个去?”师曰:“王老师二十年前,亦恁么来!”曰:“即今作么生?”师便归方丈。何以谓至此须打得心物一如,方可转此重关?归宗曰:“光不透脱,只为目前有物。”南泉曰:“这个物,不是闻不闻。”又云:“妙用自通,不依傍物,所以道通不是依通。事须假物,方始得见。”又云:“不从生因之所生。”文殊云:“惟从了因之所了。”夹山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凡此等等,难以枚举,皆有事相,非徒为理边事也。既到此已,又须抛向那边,如灵云法语,可通斯旨。

长生问:混沌未分时,含生何来?师曰:如露柱怀胎。曰:分后如何?师曰:如片云点太清。曰:未审太清还受点也无?师不答。曰:恁么含生不来也?

师亦不答。曰:直得纯清绝点时如何?师曰:犹是真常流注。曰:如何是真常流注?师曰:似镜长明。曰: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

师曰:打破镜来与汝相见。然则打破镜来,已是到家否?曰:未也。到家事毕竟如何耶?曰:岂不闻乎:“向上一路,千圣不传。”虽然如此,姑且指个去路,曰: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浅的就是最高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如上简述,皆是事理并至,实相无相,影响之谈。是法非法,由人自拣。倘是上根利器,早已不受他人惑乱之言。但切勿轻率口说禅道,事相毫无证得,知解自重,狂言吞人。曰:古德云:大悟十八回,小悟无数回。我已身心皆忘,不识不知,顿然入寂,大死大活过几回,犹未在也,何得言之极简?曰:古德此说大悟小悟,非证事相之言,谓悟理入之门耳。此语固可激励后学,而误人亦匪浅矣。若言顿寂与大死大活无数回,统属工用边事,如曹洞师弟所称功勋位上事,不尽关于吾宗门之实悟事也。惟悟后行履,“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不执功勋,亦重功勋耳。利智之士,直探根源,但如贼入空室,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何有于理于事哉!虽然,也须出一身白汗始得,非如画眉点额事,轻浅可及也。所言出一身汗,终亦不可执相,不出汗而悟者,亦大有人在。但示非甘苦到头,终不踏实耳。如:

龙湖普闻禅师,唐僖宗太子。眉目风骨,清朗如画,生而不茹荤,僖宗百计移之,终不得。及僖宗幸蜀,遂断发逸游,人不知者。造石霜,一夕,入室恳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霜曰:莫谤祖师。师曰:天下宗旨盛传,岂妄为之耶?霜曰:是实事耶。师曰:师意如何?霜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师闻俯而惟曰:大奇!汗下。遂拜辞。后住龙湖,神异行迹颇多。

灵云铁牛持定禅师,太和磻溪王氏子。故宋尚书贽九世孙也。自幼清苦刚介,有尘外志,年三十,谒西峰肯庵剪发,得闻别传之旨。寻依雪岩钦,居槽厂,服杜多(头陀)行。一日,钦示众曰:兄弟家!

做工夫,若也七昼夜一念无间,无个入处,斫取老僧头做舀屎杓。师默领,励精奋发,因患痢,药石浆饮皆禁绝,单持正念,目不交睫者七日。至夜半,忽觉山河大地,遍界如雪,堂堂一身,乾坤包不得。有顷,闻击木声,豁然开悟,遍体汗流,其疾亦愈。且诣方丈举似钦,反复诘之,遂命为僧。

五祖演参白云端。遂举僧问南泉摩尼珠语请问。云叱之,师领悟。献投机偈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丁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云特印可。……云语师曰:有数禅客自庐山来,皆有悟入处;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举因缘问伊,亦明得;教伊下语,亦下得,只是未在!师于是大疑,私自计曰:既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遂参究累日,忽然省悟,从前宝惜,一时放下。走见白云,云为手舞足蹈。师亦一笑而已。师后曰:吾因兹出一身白汗,便明得下截清风。

若斯之类,方为亲切,而又何其便捷,倘执“大死大活”、“枯木生花”、“冷灰爆豆”、“①的一声”、“普化一声

注:①外口内力雷”等。形容譬喻字句,认为实法,必有事相,则于宗门无上心法,永未梦见在,不值识者一笑。如认此皆是譬喻语,非关事相,亦如痴人说梦,不知梦是痴人也。

然则,参禅悟后人,复修定否?曰:修与不修,乃两头语。“不擒不纵坦然住,无来无去任纵横。”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穿着一条线,如飞鸟行空,寒潭捞月,终无事相之可得。若犹未稳,一切法门,皆同实相,自可任意摩挲,不妨从头做起。临济示寂时有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曰:还须坐禅否?曰:是何言哉!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处处会得方可,未可独谓坐禅方是,亦不可谓坐禅不是,如是悟道人,自解作活计,“长伸两足眠一寤,醒来天地还依旧。”又有何处不是耶?黄龙心称虎丘隆为瞌睡虎,岂偶然哉!又如:临济悟后,在僧堂里睡,黄檗入堂,见,以拄杖打板头一下。师举首见是檗,却又睡。檗又打板头一下。却往上间,见首座坐禅。乃曰:下间后生却坐禅,汝在这里妄想作么?

铁牛定悟后,值雪岩钦巡堂次。师以楮被裹身而卧。钦召至方丈,厉声曰:我巡堂,汝打睡,若道得即放过,道不得即趁下山。师随口答曰:铁牛无懒耕田,带索和犁就雪眠。大地白银都盖覆,德山无处下金鞭。钦曰:好个铁牛也。因以为号。但石霜会中,二十年间,学众多有“常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之枯木众。亦非独谓睡方是道也。玄沙见亡僧谓众曰:“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学者多溟滓其语。”复有偈曰:“万里神光顶后相,没顶之时何处望?事已成,意亦休!此个来踪触处周,智者撩着便提取,莫待须臾失却头。”此之所举,须切实参究,不可草草,落在断常二见。至若禅门之禅定,《六祖坛经》、诸祖语录,言之甚众,文繁不引,且录南泉语,以殿其后。

据说十地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得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禅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现色身,或示现成等正觉,转大法轮,入涅槃。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千亿众生,得无生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与道全乖。大难!大难!珍重。

《金刚经》云:“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然则上来所述种种,皆作梦语观可也。若有作实法会取,即化醍醐成毒药,言者无心,听者受过矣。

 

 

心地法门,单提直指,向上一路,密不通风。盖直下即会,箭过新罗,竖拂擎拳,皆成话堕;惟离心意识参,绝圣凡路学,将一句无义味语,含裹识田,如金刚圈、栗棘蓬,吐吞不得,直饶到坐地断,爆地折,方许少分相应。其或顶上闻雷,豁开正眼,彻底掀翻,失声一笑,始知截流一句,不涉唇吻,堂堂岁月,空费草鞋。从此虚空为口,万象为舌,灯笼露柱,昼夜常说,刹竿倒却,处处逢渠矣。乐清南怀瑾先生,诞邻玄觉之乡,密契曹溪之要,具透关眼,现居士身,髫龄誓志,遍历诸方,禅教道密,不舍一法,以道无内外,法泯中边,语其究竟,靡不涵盖,真为佛子,作丈夫事,横流泛滥,仅觏斯人。所撰《禅海蠡测》一书,包孕群品,翕纳众流,百川虽殊,海水味一,于无说中,炽然有说,举从上祖师缄封密固,不肯与人道破者,不惜拈出龟毛,显透消息,洵可谓婆心片片,痛切肺肝者矣。此事如粉雪煤墨,毫厘千里,未明者个,皆在骑牛觅牛,直须毒手一击,顿教伎俩都尽,然后太虚迸裂,千山独露,经尘点劫,何曾暂离!宝兹妙药,普愈喑聋,无米油糍,尝者有分。以如是眼,读如是书,作者苦心,庶不唐丧。

佛历二五二O年岁次乙未仲夏月

优婆塞菩萨戒弟子张无诤谨跋

 

禅海蠡测剩语

 

禅宗一门,为我国佛教中一革新派,旨在传佛心印。自释迦牟尼传大迦叶,递至二十八代菩提达摩,东来震旦,是为此土出祖。复自二祖僧璨递传至六祖惠能,弘开五叶,宗风大振。虽所提倡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惟文字语言,亦未始非心传方便法门。故达摩初亦曾用《楞枷经》四卷以印心。惠能于黄梅,刚道得“本来无一物”一偈,便得衣钵,惟当授受之际,犹为说《金刚经》。其在曹溪弟子亦有《坛经》之记。厥后二派五宗,无不直指向上,皆令自求、自行、自悟、自解;然亦究不能无说,说不能无文。盖借语传心,因指见月,语言文字,有时亦不失为接引开示之方便也。

世谓禅宗为教外别传,实则谓之别传固可,谓之非别传而为嫡传亦可。盖真谛不二,以教证宗,以宗举教,教实有言之宗,宗本无言之教。三藏十二部,默契之则皆宗;千七百公案,举扬之则皆教。佛说法数十年,未尝说得一字,以法尚应舍也。故究竟言之,教原未尝有言,而宗亦未尝无言也。天下同归而殊途,百虑而一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能彻悟自心是圣,自心是佛,则触著便了,更无余事。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岂可因门庭施设,而分宗分教,俨然门户峥嵘,自生差别哉!

南君怀瑾,顷以所著《禅海蠡测》书稿见寄。细读之,深觉其超情离见,迥出格量。君虽深契禅宗,然不以话头为实法,不以棒喝作家风;横说竖说,语语由自性心田中流出,绝非如优人俳语者可比。其中冶儒释道各家之言,而综诸一贯,会归一旨,倘非能如大海之纳百川者,曷克臻此?是书虽累十余万言,要亦只道得一字。若会时,看固得,不看亦得;不会时,不看固不得,看亦不得。洛浦安答僧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飞鸟尽迷巢。”是佛固著不得,经典公案亦著不得。读者于此书所示,一字一句,又岂能著得?“不离文字难为道,尽舍语言始是经。”读者切勿泥于语句,堕入文字禅中,而宜独超冥造乎语言文字之外,是为近之。否则依然陷在妄想知见网中,虽一辈子学佛,一辈子参禅,一辈子求道,骑驴觅驴,与自己本来面目,毫没干涉,而终归是凡夫。余昔赠灵岩寺僧传西有句云:“不学佛时方成佛,非参禅处即参禅。”此与张拙见道偈之:“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及憨山大师所谓:“妄想兴而涅槃现,烦恼起而佛道成。”其义一也。

余与怀瑾,论交十余年矣。抗战初起时,君甫逾弱冠。殚力垦殖,深入夷区,部勒戍卒,蛮烟瘴雨,跃马边陲,气宇如王,高自期许。卒以囿于环境,单骑返蜀,复事铅椠。曾述其经历,著《西南夷区实录》一书,则又恂恂儒者,非复向日马上豪雄矣。无何,任教军校,时余主持日报,每相与论天下事,壮怀激烈,慨然有澄清之志。惟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故每尝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友天下奇士,不知者辄目为痴狂,而君则恬然乐之。尝曰:“钟鼎山林,固皆夙愿,苟顿脱可企,则视天下犹敝屣耳!”一九四三年,余以婴疾,药炉禅榻,时益相亲;曾与遍访高僧,并同师事光厚老和尚。不期年,君辞军校事,而致学于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后又弃隐于青城之灵岩寺,霜枫红叶,日伍禅流。旋从禅德袁焕仙居士游,契入心要。嗣即不知踪迹者久之。一日,忽有客自峨嵋来,始知闭关于中峰绝顶之大坪寺,西川旧好,相顾愕然!耆年如谢子厚、傅真吾,及君师袁焕仙等,相约入山访之,始知由名僧普钦之介,悄然至峨嵋,初于龙门洞猴子坡等处,叠示灵异之迹,乃获寄迹该寺。在此期中,并曾折服当时负有盛名之唯识学者王某。龙门寺僧演观,曾记其事与对话,刊有专册行世,不胫而走。龙泉有匣,光芒不掩,真性情人,行事大抵固如是也。

后三年,余宰灌县,君飘然莅止,美髯拂胸,衲衣杖策,神采奕奕。问从甚处来?答谓:“前从灵岩去,今自金顶回。”问:在峨嵋山何为?曰:“三年闭关,阅全藏竟。”复问其今后拟往何处?则曰:“到处不住到处住,处处无家处处家。”相视而失笑者久之。憩夏青城后,即远游康藏,穷探密宗之奥;行迹遍荒山绝巘(yan

三声,大小成二截的山),丛林古刹。行脚愈远,所接大德高僧奇人异士亦愈众,而迹亦愈晦。盖所谓“就万行以彰一心,即尘劳而作佛事”者也。嗣闻其经康藏至昆明后,曾讲学于云南大学。折返锦城,并一度应川大哲学教授傅养恬之邀,讲学于哲学研究会。斯时已声光并耀,缁白闻风问道者络绎。迨抗战胜利后二年,君即返里省亲,嗣复深隐于天竺灵隐山中,栖心玄秘。尔时,余适于役京畿,彼此不相闻问矣。

一九四九年夏,余自沪来台。一夕,君忽枉访于台北寓所,始悉其方有所营为。越明年,事与愿违,忽尔晦迹,行藏莫卜者久矣。迄去冬,因某居士之约而复聚于海滨一陋巷中,破窗尘几,意趣萧然;当力促以重亲笔砚。初不谓然,几劝始诺。曾未数月,遂成斯篇,都凡二十章,钩元提要,探幽阐微,手眼别具,发前人之所未发。全书以禅宗为主眼,而融会众流,归趣大海,虽于从上各家之说,略有损益,要皆言必有宗,指归至当。至若《参话头》、《中阴身》,及《修定与参禅法要》诸篇,则皆古人稳密缄固不肯为人说破者,今皆不惜眉毛,金针巧度。虽小出作略,而其资益于真心向道者,宁为浅鲜?至其提持纲要,语不滞物,思泉坌涌,如山出云,殆今日之广陵散矣。余初识怀瑾,英年挺拔,跌宕磊落,前途正未可量;卒之鄙弃功名,参伍猿鹤,得以博览法藏,独契心源,返朴还淳,泥涂轩冕,所谓游于方之外者非欤?又君髫年曾习武技与方术,卒致力于佛法;深入禅教密各宗之堂奥。今后究将以何者为其归止,则又未可逆测。其殆游戏人间,应物无朕者耶?爰因其书成,略缀其生平行履一斑以附,庶读其书者,亦得略知其人。余虽早岁皈命瞿昙,然放逸怠荒,惮于精进,似草野人,为廊庙语,门外之诮,宁能幸免?惟承命为校订,于义不能无言,拉杂书之,亦自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