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之械的意思:新疆塔里木红枣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34:48
加强农民培训以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本站收集 添加日期:2010-07-10
总共有311位访客阅读过本篇文章  字体大小:小中大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科学技术的掌握、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针对贵港市近年来开展农民培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民培训以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培训;农民增收;对策;广西贵港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6-0393-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科学技术的掌握、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贵港市委市政府提出3年实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来,贵港市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1 农民培训基本情况
贵港市充分发挥各种专业人才在农民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常年不懈派出大批科技干部下乡,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十大重点农业新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培训,在自治区农业厅“百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和“千万农民实用技术大培训”活动的推动下,大力搞好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普及工作。据统计,2006~2008年3年间,全市开展“十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等各种活动50多次,派出服务队、演讲团130多个,专家下乡5000多人次。直接参与培训活动的干部党员达3000多人,组织各种培训班、讲座、教育课等活动5500多期,累计培训农民109.567万人次,培训了绿色证书学员8.670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752万人,经培训转移务工16.379万人。培训农村党员10多万人次,培养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1701人,印发技术资料150万份,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接待群众2.800万人次,解决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1.6万多件。
2 农民培训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2.1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贵港市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这一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等5支队伍建设,对村干部、农村党员、农民骨干共1701人进行农业中等专业学历培养。经学习培训。很多学员学到了农业致富新技术,自己致富。也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如港北区根竹乡学员丘荣国参加学习后。先后发动所在村30多户群众种桑养蚕,2008年桑树种植面积达20.00hm2,养蚕平均每户收入达2.5万元,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桂平市石咀镇小汶村学员黄富全,承包水田1.33hm2,种植优质稻1.00hm2,种植蔬菜0.33hm2,年产值5万元;同时引进广东老板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石咀小汶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示范园为依托,全村发展蔬菜33.33hm2,生产蔬菜675t。带动全村增收120万元。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农业发展的沃土上。全面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目前已经形成了优质稻、蔬菜、蚕桑、水果、中药材、食用菌、木薯、糖蔗、茶叶等九大农业优势产业,成为全国著名的龙眼等水果的生产基地和糖料蔗生产加工基地,广西较大的优质稻、食用菌、马铃薯生产基地,广西桑蚕、木薯、中药材、茶叶等作物优势发展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初步形成。
2.2进一步推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贵港市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工程”、“农家课堂培训工程”、“十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千名农技人员春节返乡搞培训”等项目带动,通过农业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田头培训、现场参观、广播电视、科技墙报、发放资料等,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种田好手。仅2008年全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33万人次,其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2.9万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普及。如港南区八塘镇高浪村李振华通过培训,应用高效高质种桑养蚕技术,大胆使用方格簇上簇结茧,由于蚕茧质量好,比其他人多卖2元/kg,1批蚕茧增加收入310多元,同时带动了本村和周边50多户农户应用方格簇2万多只。致富带动作用非常大。港北区中里乡龙山村支书郑敏东参加春蚕高质高产饲养技术学习以后,认真护理种植1.73hm2桑园,每月饲养2批大蚕。2008年每月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由于大量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全市小蚕共育技术、“三免”、“三避”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处于全自治区领先水平,蚕种生产达亚热带地区先进水平。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1%,比2007年提高32%。通过实施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培训示范村出现了一批种植大户、经济能人。从而带动全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如桂平市白沙镇黄家清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培训,在桂平市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下,承包20hm2土地种植优质术薯套种西瓜。经验收产西瓜18.0t/hm2,木薯31.5t/hm2,产值4.5万元/hm2,纯收入2.25万元/hm2,同时带动全村种植木薯套种西瓜133hm2。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桂平市南木镇金龙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形成了香芋种植示范村,全村共种香芋20多公顷,经专家验收。产香芋32.25t/hm2,产值83850元/hm2,纯收入52500元/hm2。
2.3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贵港市依托30多个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以阳光工程示范性项目为带动,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焊工、计算机应用、驾驶与维修、服装缝纫与加工、建筑装饰、餐饮旅游服务等行业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3年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14513人。全部转移务工,很多学员学到了务工技能,有了好工作,取得了好收入。如现年45岁的桂平市下湾镇邓明村农民黎振立,1984年高中毕业后。一直游荡在广东各工地做建筑临时工。月收入不足600元。2006年毅然回家到桂平市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参加阳光工程电工班学习,经3个月的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电工操作证,学校推荐到广东中山市一家企业从事电工工作。月获工资、奖金、生活补助贴、社保等共计2000多元。由于其本人电工技术过硬,之后又自己承包建筑公司供电安装工程,带领电工培训班毕业生15人开始了第1单工程施工。工程按质按量提前完成,其本人得到5万元承包款和公司给的1万元奖励,每个电工人员月薪均达到了2500元以上,接着,又开始承接第2单、第3单工程,带领50多名同学、同乡农民工专门承接房地产项目电工安装及一些工厂电工线路安装工程。年收入10多万元。据统计。接受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就业的农民每人月收入一般在850~1200元,比未经培训转移就业多200元左右,比在家务农的多500多元。经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大批农民工学到了外出务工的各种技能,有的到外地打工,有的自己做老板,得到了好的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了农民工有序转移,全市2006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80.78万人,务工收入60.55亿元,2007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86.00万入,务工收入64.00亿元,2008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91.00万人,务工收入73.70亿元。
3 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培训认识不足
(1)各有关部门对农民培训认识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抓“三农”工作时,没有把农民培训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主要工作来抓,完全忽略了农民培训的战略地位,只注重农业生产,注重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放松农民文化素质提高,放松精神文明提升,农民培训工作抓不紧、抓不实,农民培训投入也相对减少,总体成效不大。
(2)农民自身对培训认识不足。农民追求的目标是吹糠见米、立杆见影的实效,而忽视了技术的掌握才是关键。农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年龄大小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先学艺后就业观念不强,对“要我学”与“我要学”意识模糊,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很多农民舍不得花钱花时间去学习务工技能,那怕是工资很低,也宁愿直接参加学徒工作,大部分都是不经技能培训直接外出务工。对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弱病残少等留守一族,也舍不得丢下农活参加农技培训,因此组织农民参加培训难度比较大。
3.2师资素质不高
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因受到其他条件限制。只安于现状,继续参加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创新培训方式的意识不强,自身素质得不到提高,对于新技术、新知识讲不出多少东西。
3.3培训时效性不强
由于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农民培训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时效性不强,比如农作物生产周期比较长,每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栽培技术特点。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不可能在每个生长阶段都开展一次培训,只能提前作一次性的培训,因此培训时效性受到影响。
3.4培训实用性不大
当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理论知识偏重,课程内容复杂、专业性强、结合当地实际不密切、指导性不强,使农民操作起来倍感困难。
4 加强农民培训的对策
4.1突出宣传,强化意识抓培训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民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重视农民培训工作付诸在行动上,把农民培训工作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增强农民培训紧迫感和责任感。各有关部门要参与农民培训的宣传动员,统一组织,相互配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调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民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
4.2突出主体,提高素质抓培训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民培训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工作的成败。“打铁需要自身硬”,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工作,才能承担起培训农民的重任。要加强干部的在岗在职培训,不断更新干部知识,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切实提高科技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培训质量。
4.3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培训
一是重点抓好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农村青年、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二是以绿色证书培训制度为重点,着力培养一大批骨干农民;三是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突出抓好农业优势产区内的农民科技培训;四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农民科技素质整村提升”试点示范,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根据有计划、分步骤的策略在不同的阶段分别实施统一的培训行动,确保大培训活动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效。
4.4突出产业,注重实效抓培训
要突出抓好优质谷、糖料蔗、茶叶、水果、桑蚕、食用菌、中药材、水产畜牧、林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训,不断完善“一业一训”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要突出抓好种桑养蚕实用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秋冬菜病虫防治技术、花卉和中药材栽培技术、“三免”(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生态种养综合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秋冬季果园管理技术等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4.5突出实践,创新模式抓培训
要紧密结合农时农事。组织培训服务队、下乡宣讲团,采取宣传彩车、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多媒体播放等方法,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集市、科技活动一条街、现场观摩、科技讲座、科技版报、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开展菜单式、巡回式、带动式、会诊式、网络式和联动式培训。这些培训都十分注重实际,直观性和操作性强,通俗易学,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使农民在学中做,做中学。学有所成,用有所得。
4.6突出技能,全面发展抓培训
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转移务工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全面提高农民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科技素质。同时,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知识、开拓创新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生活文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