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加什么偏旁组成新字:谢有顺的讲座:以诗育心,是为诗教(在小学生诗歌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35:28

谢有顺的讲座:以诗育心,是为诗教(在小学生诗歌节)

(2010-05-06 00:28:37) 转载标签:

小学生诗歌节

诗教

分类: 人文讲演录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4月28日A19版

 

    ◎编者按:日前,由南方日报、广东省作家协会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联合主办的“诗润南国——2010首届广东小学生诗歌节”隆重启动。本届诗歌节包含诗歌教育培训、诗歌创作比赛、赛诗会、诗歌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策划初衷之一旨在复兴中国文化中的“诗教传统”、“以美启真”、“以美储善”,通过诗歌教育,培育下一代的审美力和创造力,为当代基础语文教育注入更深入的人文光芒。启动仪式上,本届小学生诗歌创作大赛终审评委之一、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以“以诗育心,是为诗教”为题,向数百位在场来宾作了精彩演讲。他从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灵教育三个层面入手,阐述了中国“诗教”的传统渊源及其现实意义。他旁征博引,遴选中国古代诗词及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白话新诗中的珠玑篇章,与在座语文教师就如何引领学生理解、赏读诗歌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谢有顺多次强调,重振“诗教”对于提升下一代人的人文素养,重塑其感知系统、审美品位、情感体验方式和心灵世界,具有非凡意义。

 

诗育心,是为诗教

                                ——在首届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上的演讲


演讲者:谢有顺

2010年4月23日下午,南方日报采编大楼二楼

 
诗歌教育是审美教育

 

  中国长期来强调以文立国,这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偃武修文,四方来朝”,“有唐三百年,用文治天下”。要了解中国的政治,中国人的人生,你就得了解中国的文学。正因为对文有这样异乎寻常的尊崇,日本人甚至给中国取过一个讥讽性的外号,就叫“文学国度”。这是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说的。确实,中国是一个对文有特殊癖好的民族,历史上也不乏一封信吓退敌国(李白)、一封信气死了人(诸葛亮)、一篇文章吓退鳄鱼(韩愈的《祭鳄鱼文》)的神奇传说。可见,文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近乎是一种宗教。
  而文的核心,正是诗。所以,在古代,官员中有诗人,隐士中有诗人,皇帝、僧人、侠客中也都不乏诗人。但哪个文人若是写小说或编戏曲,不仅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都不敢留下自己真实的姓名——所以四大名著的真实作者,至今争议不断。因此,你别看现在小说横行,可在一百年前,它还只是被贬为“小道”的文体,那时真正令文人骄傲的是诗。胡适当年发动白话文革命,阻力最大的也是诗,所以他说,如果把新诗的堡垒攻克下来,白话文学的革命就彻底胜利了。何以诗有如此深厚的传统,并在民众心目中有如此神圣的地位?这令我想起林语堂说过的另一句话,他说“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国一直来缺乏那种恒定的、终极意义上的宗教传统,许多人的心灵都处于无所信、也无从信的状态,即便有人说中国是偏重于信佛教的国家,但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佛教的影响其实是很小的。这点,我们比较中西方的父母给孩子取名一事就可看出:在西方,笃信基督教的家庭,经常把孩子的名字取为摩西、约翰、彼得、以诺等,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圣徒同名是好事,也希望孩子生来就是相信神的人;但在中国,即便是最虔诚的信佛家庭,我也没见过有哪个父母愿意用本尘、了因、空相之类的作为小孩的名字,他们不仅不这样取名,甚至还会觉得取这种名有不祥之兆,而像张恨水、谢冰心等人的名字,之所以被人称为好,参考的标准正是诗歌,因为这些名字有诗意,有一种特殊的美——这说明,许多中国人并没有把他的宗教信仰带到日常生活中来,真正影响、塑造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是诗的力量。
  正如西方人常常把人生的终极看作是神圣的,救赎的,而中国人常常把人生的最高境界看作是诗意的,审美的,艺术的,二者之间有根本的不同。诗意、审美、艺术的人生由什么来承载?诗。在中国人的人生构想中,诗意的人生是比庸俗的、充满铜臭味的人生,甚至比遁入空门的人生都高级的——即便是和尚,中国人也更尊崇那些会作诗的和尚。正如一些人退休之后,觉得吟诗、写字、画画、刻章、遛鸟、养花,总比在家数钱要高级一样。你看金庸的小说便会知道,何以他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最后都归隐了,陈家洛归隐于回疆,张承志归隐于一海岛,杨过归隐于古墓,郭襄归隐于娥眉,张无忌归隐于为赵敏画眉,令狐冲归隐于江湖的无名之地,韦小宝这样的混世魔王,也归隐于扬州一带,甚至连萧峰这样的为国为民之大侠,也曾梦想和阿朱一起到雁门关外打猎放牧,度过余生……这样的人生充满诗意,有乌托邦色彩,令人向往,相反,多数读者不会羡慕金庸笔下的僧人生活,更不会羡慕萧远山、慕容博最终皈依于少林,原因就在于归隐的生活、田园的生活,是审美的,艺术的,更富诗意,而它的价值参照也正是按诗的精神来设计的。
  诗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它就是宗教,或者具有一种宗教般的力量。西方人从小就让孩子背诵圣经,中国人则让孩子背诵唐诗;美国人遇见“9·11”,首先想到的是去教堂,向神祷告,倾诉,而中国人遭遇汶川大地震,首先想到的是写诗,举行诗歌朗诵会,所以,“5·12”以后,中国的诗歌有一次热潮,就因为那时的诗歌起到了抚慰人心、安妥灵魂的宗教性作用。
  我们不要藐视诗歌的力量,它在关键时刻,能唤醒一个人内心柔软的部分,甚至能让人热泪盈眶。诗歌的意义一旦深入人心,一种和诗有关的价值观,那种审美的、艺术的思想,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设计,因此,提倡“诗教”,其实就是提倡一种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就主张打通科学和人文的界限,主张美育和智育并重的,他说,“常常看见专治科学,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瑟无聊的状态”。我很感佩于有你们这么多小学老师,愿意从诗歌入手,对孩子们那些还未被过度污染的心灵进行诗歌教育,这是一种使命。诗歌教育这种审美教育,因为诗的感性,学生容易领悟,也因为诗的优美,易让学生产生向往,激发想象。诗是一种结晶的语言,也深藏着许多精致的心灵,所以,“诗教”决非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传统,也有其现实意义的。

 

诗歌教育是情感教育

 

  我刚才看这次南方日报做的专题,至少有两处引用了孔子说的这句话,“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说的“诗”,指的是《诗经》,但引申为别的诗,也无不可。不了解、学习一点诗歌,你甚至不懂该如何说话。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能把话说得优雅、精到。汉语是很结晶的语言,有时用口语说了一堆,还不如一句诗来得准确、生动,“天下谁人不识君”,“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一语道尽各种心绪或伤愁,只有诗的语言,能如此凝练、精致。就是平时谈情说爱,有没有一点诗心,也是不同的,恋人分手时,说“把我的心还给我”,总比说“把我的钻戒还给我”要风雅一些。
  因此,诗歌也是一种说话方式,不过,它说出的主要是诗人自己的情怀、胸襟和旨趣。通过诗,理解诗人,探究他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就可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人生与人生的叠加。诗不能让我们活得更好,但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多,也就是说,它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可能性。因为和诗里的人生有了共鸣、回应,我们自己原有的人生就延长了,扩大了。
  诗人的遭遇我或许没有,但他那种心情我体会了,诗人笑,我跟他一起笑,诗人哭,我也一同哭。就此而言,诗歌教育除了是审美的人生教育,也还是真实的情感教育。诗歌饱含诗人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有感而发的诗歌,以情动人,也以诗人的广阔、旷达、高远,令我们沉醉。实践诗歌教育,最怕那种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假诗,离了真情和有感而发,我觉得诗歌就会演变成一种语言游戏。
  这点我们可从中国新诗为何发生这一历史事件中看出。当时胡适他们认为,格律诗是用自己的舌头唱古人的歌,格律和用典都成了伪装自我的工具,一个对故国毫无感情的人,也可大发“故国颓阳”的感叹,一个在美国明亮的电灯下写诗的人,偏偏要说“一灯如豆”,诗歌已经不能真实地抒怀,而成了一种陈词滥调。所以刘半农才说,“现在已成假诗世界”,诗弄得不像诗,“无非是不真二字,在那儿捣鬼”。针对这种现象,胡适提出要写具体的诗,强调诗歌要有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郑振铎强调诗歌要率真、质朴,周作人强调诗歌要真实、简练,他们都希望诗歌从死亡的境地,走向新生。但我们必须承认,新诗革命的早期,很多的诗作并不成功,胡适写的诗,不过是起一种以白话入诗的示范作用,并无多少诗意可言,他的朋友甚至嘲笑他的诗是“莲花落”。可见,诗歌并不仅仅是写实的,也非只是记述,它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功能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抒情。新诗史上,首先重申诗歌的抒情性的是郭沫若,他那时还很年轻,但提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并强调是直觉、联想和语言的共同作用,产生了诗。郭沫若师承歌德等浪漫派诗人,所以他的诗是激情澎湃、直抒胸臆的,感情浓郁,一出现就让人充分体会到了诗的情感力量。但过于放纵感情,并不一定就是好诗,因为放纵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粗糙和滥情,这可以说也是郭沫若诗歌的弱点。
  由此我们就知道,诗歌教育既是教人抒发感情的教育,也还是教人如何节制感情的教育。太夸张、太外露的感情,容易伤害诗歌的美和隐忍,我甚至觉得,说“大海啊,亲爱的母亲”还不如说“大海啊,原来你都是水”准确,因为后者的惊叹是隐忍的,更富诗的思维。李白心情欢欣写下“轻舟已过万重山”,明明是内心轻盈、灵魂欢悦,他却只说“舟”轻,不直接说心轻、魂轻,这才是诗歌。因此,郭沫若之后,到徐志摩、戴望舒等人那里,新诗就开始走向成熟了,原因就在于他们更善于节制和冲淡情感,诗风也更加潇洒、隐忍,情感藏得越深,有时迸发出来的力量发而越大。我们读《再别康桥》、《沙扬娜拉》这样的诗会发现,诗人的情感是深沉而飘逸的,我们读《雨巷》,发现“忧愁”是“丁香一样的”,“目光”是“太息一般的”,“惆怅”是“丁香般的”,“姑娘”是“结着愁怨的”,情感都被分解到了这些具体的感觉之中,加上该诗有很好的语言节奏,它唤醒的是我们内心的东西,那份感伤和忧愁,也变得触手可及。
  以诗歌作为情感教育的素材,就能使一个人变得情感丰富、心灵敏感,同时,也能意识到情感的抒发如何才能显得优雅、节制,更富美感。中国古代的情感表达是强调中和之美的,但过分矜持,不奔放和直接,有了新诗之后,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也就有了新的出口,这是新诗的功劳之一,不容抹杀。但我发现,前两年各地都在纪念中国新诗九十年的时候,一老一少两个人,季羡林和韩寒都发表了新诗的实践证明它已失败的言论,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这两个名人会如此认为,或许是他们更留恋古诗的韵律,也或许受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吧,毛泽东也曾在一个会议上说,给我两百块大洋,我都不读新诗。

 

诗歌教育也是心灵教育

 

  我们没必要去辩论新诗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但有一点,我也承认,就着心灵的精致表达而言,新诗远没有古诗精彩。当然,拿新诗九十年的成就,来和三千年的古诗成就相比照,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但我们作为“诗教”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解析、赏读好古诗,如何在古诗中发现那些细微的美,发现那些精致的心灵,并引导学生去理解它,感受它,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做好诗歌教育,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一个能读出诗的妙处、能进入诗境和诗心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眼光,并有一种将心比心的艺术感觉,贴着作品,讲解诗歌。现在很多的诗歌鉴赏词典,包括许多诗歌赏析文章,都只讲对一首诗的总体印象或结论,什么沉郁啊,放达啊,什么悠远的诗意啊,充满人生的感慨啊,但诗里究竟是如何表现沉郁,如何感慨人生的,并无具体的分析。对孩子,如果只讲结论,是无法让他们爱诗歌,迷诗歌的,必须带他们进入一个生动、细致、深刻的诗歌世界,才能激发起他们对诗的真诚领悟。
  中国的诗歌,尤其是古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强调诗歌背后的人情和人心。实现诗人的人生心得和人生旨趣,物与人的合一,才堪称是高境界。《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写过一件事。香菱姑娘想学作诗,向林黛玉请教时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林黛玉听了,就告诫她:“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后来,林黛玉向香菱推荐了《王摩诘全集》,以及李白、杜甫的诗,让她先以这三个人的诗“作底子”。林黛玉对诗词的看法,是很精到的。何以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是不可学的,就因为这样的诗背后没有人,或者那诗的情境,什么人坐进去都可以,不是诗人独有的境,这就俗了。我们读王维的诗,他可能也没有写人,但他的诗歌背后是有人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突出的是人的闲和空,因为闲,桂花落下来的细小声音,都能清晰地听见,因为心里空,才觉得“山空”。如此的静和空,以至月亮出来,这完全是视觉上的场景变化,也能把鸟惊起,而整个山涧,只有这只鸟的声音,以有声写无声,以视觉的静写听觉的静,显露的其实是一种内心的静。王维自己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而“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样的诗句,完全没直接写人,但若是没有一个内心安静的人,如何能听到山果落下的声音,草虫鸣叫的声音?一个心思杂乱,或在灯下发脾气的人,山果和草虫的世界,他是不关心的,外面的静,衬出的还是内心的静,这种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佛学或道禅意义上的静。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没有鸟,没有人烟的地方,举目皆白,如此广袤的一个空无的世界,却有一个孤独的钓翁,一动不动地在那里,他是在钓鱼?不,是钓雪。钓雪是没有目标的,这说明他其实是在凝视自己的内心。广袤的无,和钓翁那渺小的存在,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幅画面,同样写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有些人把钓翁解读为是孤独的,寒冷的,诗里也确实出现了“孤”和“独”的字眼,但细读这首诗,你会发现,钓翁其实一点都不孤独,也不寒冷,因为他不动,他静得只是在凝视内心,观照自我,他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为友,与孤独为友,他在无垠的白和无中,体会到的或许是自我的真实存在。
  我们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能察觉在一种美好的春景中,诗人想到的是被风雨摧折的花朵,他或许觉得,一种美好的诞生背后,也有另一种美好在寂灭。人生也是如此。我们读“床前明月光”这样朴素的诗句,发现诗的后面,那个关于是月光还是霜的疑问突然消失了,诗人低头思念起了故乡,这样的心灵转折,多么微妙、细腻,又是多么经典。进入到诗歌世界,尤其是古诗世界,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精致、高远的心灵,这些为语言所雕刻出来的精致心灵,一旦被学生所理解、欣赏,意义是深远的,因为一种心灵教育的完成,必然要以心灵为摹本,也要以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为路径,从而达到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塑造。
  以审美、情感和心灵教育为核心的“诗教”,一旦推广,并获得学生的响应,这会影响一整代人的素养,我相信,他们的感知系统,审美品位,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都会因诗而改变。诗能为僵硬的世界留下柔情,也能为苍白的心注入暖意,以诗教之,总比以那些实利主义思想教之为好,我希望你们把“诗教”事业推行下去,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梦想。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整理者为南方日报记者郭珊,实习生唐海燕)


◎观众问答互动:

    观众:因为诗的不确定性,加上读者在解读时角度不一样,往往会造成对诗的评判上的差异,您心目中一首好诗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谢有顺:评判诗的优劣不存在绝对标准,文学向来是见仁见智的。好的诗歌必然具备一个特征,即解释的无限可能,它往往是模糊、暧昧、难以抉择、问而无答。“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感觉,古往今来的人都有,我相信以后也还会有。文学是试图回答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难以回答的生存疑问。回答不了的疑问,才是旷世的悲叹。对于文学不要过度迷信“标准”和所谓的“经典”。不可能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合乎你的兴趣和爱好,读你喜欢读的,真正与之产生呼应,就够了。就个人而言,我很在乎诗歌的语言,或作者叙述和表达的角度、方式,例如汶川地震之后产生的诗歌,如果语言不够精粹,给人产生的感动就可能会很短暂。
    观众:该如何理解诗歌“虚”和“实”之间的关系?
    谢有顺:真正的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提供“虚”和“实”、“有”和“无”两个层面。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就是“有无相生”。写得太实或者太虚恐怕都不是好文学。从“实”中生出“虚”来,从“虚”中又能够让人返回到现实的感慨中来,好的文学总是给读者提供这样的回味空间。文学的现实不一定是具体的现实,可以是想象的现实,一个比现实更加抽象、广阔、具有审美功能的虚拟世界。像卡夫卡写人变成甲虫,那绝不是现实的真实,他写的是人的处境,因为它符合想象的真实,所以我们依然对卡夫卡笔下的变形、扭曲有信任感。又比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滩险水急,“轻舟”载人其实是很危险的,但一个“轻”字却符合诗人心灵的真实——那种轻松、旷达与喜悦,要借由一种物象的描写来体现。
    观众:如何才是小学生诗歌教育的理想状态?
    谢有顺:我想要让孩子们领悟诗歌的美,尤其是中国传统诗词的美,还是离不开背诵。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记性很好,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多读、多背一些诗歌。中国古代为什么强调“诵诗”,通过背诵有助于人触碰到诗歌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比如感受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古人读文章总是摇头晃脑的,那个动作就是节奏,有它的道理。由背诵而熟知诗歌,热爱诗歌,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但它的前提总是要多背诵才好。
  
 

                                                      南方日报记者郭珊  实习生唐海燕

百家讲坛里以爱情为主题的讲座的背景音乐什么啊?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小学作文 小学校歌 以积极向上为中心思想 在中国讲座网上下载的讲座的问题???? 请以任意是婆婆嘴为诗的开头写手诗 哪里有人教版小学作文讲座或教程 鸡蛋为什以是椭圆的 以S为的后缀读音是? 美国以我国的“花木兰”为题材拍的《花木兰》是在好莱坞拍的吗? 为奥运写两三句话,要以家长的语气,小学六年级 以人的肝细胞为例,人的总DNA有多少是在线粒体中的 在哪里可以找到以鱼为题材的画,最好是国画。 在以人民大学为中心方圆5战地内打印最便宜的地方是哪里? 在以人民大学为中心方圆5战地内打印最便宜的地方是哪里? 郑州在哪个省!是个什么样的城市!以什么为主要经济来源? 在面心立方晶胞里面以粒子为顶点的最小正方型是哪个?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什么鸟?有多在呀?以什么为食呀? 什么是银行的以客户为中心,在银行系统中又是如何体现呢? 为什么现在夜间关于性知识的讲座这么多?他们的目的真的是为患者答疑吗? 如何在网上找到注册会计师的讲座 余思维的讲座在哪里下载 请问:www.srdadong.com有没有在天津市蓟县开设为贵公司的产品销售而设立的讲座课堂???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思是啥? 学生的视力以什么为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确定是否是视力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