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论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张雪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46:23
论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张雪黎)栏目:思海拾贝~    发布时间:2007-1-17~本文已有3479人次浏览 [字体:大 中 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的建设的现状,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总书记的讲话通篇贯穿着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就应该通过重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来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诸多方面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不协调,因而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通过重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校就业工作是整个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变化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已被大多数人认识和接受,但由此也埋下了不少校园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引发了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重要位置,作为党执政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对于高校而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崭新的工作理念、社会视野与目标方向。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其中,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就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一个和谐社会里,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互相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而政府、学校、用人单位无一不是构成社会的要素。大学生就业工作得以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离不开学校教职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离不开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就业。
    2.大学生充分就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社会,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既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在他们毕业之际,能有一份让他们学有所用的满意工作,使他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消除躁动情绪,就会为全社会的和谐创造气氛和条件,也就是说大学生充分就业会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一、大学生就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从子女能否考上大学向上大学后能否顺利就业转变。培养一名大学生,学生个人和家庭要付出相当大的投入,可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二、大学生就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稳定压倒一切,国家没有稳定,就不能将经济和建设搞上去。大学生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人力资源,同时又是非常活跃的社会群体。三、大学生就业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学生是办学的主体,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完成这一任务,大学生就业状况就是最重要的标志。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人民群众就会对高等教育丧失信心,进而影响高校的招生工作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学生就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科教兴国战略就难以真正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一就是认识到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就业机会的问题,可以说现实的各种社会矛盾都是由就业机会不公平引起的。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所有这些解决措施都与就业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呢?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为27%左右,2003年到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2万人、280万人、338万人和413万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而2003年、2004年、2005年一次性就业率为73.5%、73%、72.3%之间,也就是说这三年没有正常就业的分别有63.6万、75.6万、94.18万人。据调查,这些毕业生中,少数在家准备考研,大部分游历在各个城市之间继续求职,也有少数一些人参与一些不正当的组织,如传销。从全国目前的失业情况看,近年来失业人员也一直在增加。无论是社会人员的失业还是高校毕业生的未就业,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
    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巨大,任务艰巨。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1400万人左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也正是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少低年级学生逐渐失去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信心,整日忧心忡忡,希望转专业或转校;部分高年级的同学一味热衷于考级考证,淡化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清楚或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毕业班的同学由于受专业的限制,以及缺少对求职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对当今企业用人情况的正确认识,四处碰壁;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受就业心态的影响,缺乏对时机的把握,错过了签约机会而懊悔不已;有些毕业生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因素都对校园稳定构成威胁,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也给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敲响警钟。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对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快构建和谐校园,积极推动社会和谐,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
    1.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对于高等学校而言: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校园的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校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安定,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其次,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软实力建设是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和凝聚力建设,学校师生员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目标就会较快地实现。第三,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而这正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环境。
    2.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就业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办好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品牌、水平、质量和声誉的象征和体现,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既是家庭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可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非同寻常。就业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出口畅,才能进口旺。我院近几年通过重视抓就业工作,使每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促进了学院的发展,招生人数连年上升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证。各个高等院校,要通过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健全和完善就业机构及就业机制,重点做好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通过开展对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技巧辅导、召开校园招聘会等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对就业进行合理定位,最终顺利就业。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调动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更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学生利益无小事,就业就是学生最大的事。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就是要把学生的需要同社会要求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4.和谐校园建设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基础。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也是学校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它不仅促进了高校的就业工作,更为高校就业工作向高层次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四、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头等大事来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谓其任重,一是就其重要性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之意和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二是就其繁重性而言,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将长期面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就业任务十分繁重。谓其道远,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紧迫问题,更是一个长期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已成为我国各界关注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且经济增递较快,劳动参与率高,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经济增长率较高但经济结构不协调,缺乏现成、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更要求把解决失业问题当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此,政府、社会、高校、毕业生自己要通力合作,统一思想认识。
    而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来说,要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体现以就业为中心,随着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加强就业工作,为学生服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要从转变教职工的观念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全体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办学就是为了就业的观念,结合国情,面对社会现实从广义上理解就业的内涵,指导学生顺利就业。
    2.推行全新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要将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行全程化指导。要从关系到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深层次指导着手,在就业观念、职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学计划或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应为各级各类高校准确定位。作为我院这样一所高职院来说,就应把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作为主改方向,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实验实训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为社会输送“能工巧匠”。
    4.坚持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和谐。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需培养人才,做到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和谐一致。所以,各高校要加强市场调研,进行科学预测,提高就业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避免短期行为。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生产”特色“产品”,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强化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稳步发展。
    总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将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