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时沛运老板是小三!:中国人把日本人玩死:首曝中日高铁合作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20:55:21
      坐动车去济南,碰上一位健谈的朋友,聊天,说起动车,赞赏之余,也有些义愤填膺。义愤填膺的主要原因是和谐号动车和日本的新干线看着太相似,铁道部一定有人里通外国,和鬼子合赚咱中国人的钱。

      听到这样的说法,老萨不禁莞尔。


      新干线
      长得还真有些“鬼”模样,难怪会引人如此遐思。
      不过,老萨的那口子,当年正好给铁道部川崎-四方车辆关于新干线项目的合作当过翻译。要照她的看法,这档子买卖,却是中国人把日本人玩死。
      至少,她接触的日本业界人士,对这件事儿是十分的郁闷。
      商业活动,有赔有赚,愿赌服输,有什么好郁闷的呢?
      原来,这个买卖,却是日本人不知不觉送上门来给中国人玩的。
      据说,事情是这样的。
      八十年代后期,中国铁路开始实行提速工程。此前,受机车等技术限制,中国铁路的速度令人难以恭维,从广州到武汉,要跑19个小时,而从北京到新疆,竟然要走四天三夜!
      从丁关根时代,中国铁路系统开始着手改进系统,加快全国列车行驶速度,这是铁道部又自豪又痛苦的第一次中国铁路提速工程。
      应该说,丁部长幕中颇有头脑机敏的人士,整个项目做得投资少,见效快,从世界范围来看,是一项费效比惊人的工程。
      投资少是靠偷工减料还是靠特别清廉的系统?都不是。从逻辑上说,这个惊人的结果其实并不稀奇 – 铁道部的幕僚们注意到,中国铁路的很多路段,路轨建设是按照军用标准的,经过调查和实验,证明其完全具备提速潜力而无需投资整修。这一个简单的脑筋急转弯在全国节约资金以百亿计。
      可见,什么东西的造价都以和国际接轨为前提计算,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这次提速也是中国铁路损失惨重的一次行动。由于铁路提速涉及调度,信号,维修,场站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对综合工程经验不够丰富的中国铁路部门在提速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事故,弄得丁部长有一段时间隔三差五就要去念检讨。
      以后,铁道部又有几次规模化的铁路提速行动,但大体属于在现有设施和标准内的修补挖潜。
      老本总有吃净的时候。铁道部上下一直在酝酿一次中国铁路时代性的变革,这就是后来的所谓“高铁动车革命”。
      高铁,动车的出现,让中国铁路建设和世界,达到了接轨的水平。
      从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就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完成这一项目。
      不过,以中国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完全通过自力更生进行建设,代价太大,短期内也没有实现的可能。国际技术合作就成为一种很必要的选择了。
      这种情况下,中方就想到了日本的铁道技术。
      日本的铁路技术的确颇为出色,而且,一直对中国这块市场垂涎三尺 – 那是,世界最大的铁路网,十几亿的人口,谁拿到这一单,要乐得在北京站口翻跟头了。
      但是,中国人也不是二百五,这样大的一单买卖,不会轻易交给任何一家。
      日本人做买卖一向嗅觉灵敏,又深通东方文化中打基础,做勾兑等种种精要,于是耐心开始了钓鱼的计划。
      说起来,邓小平访日,日本同志请总书记坐新干线,看丰田汽车的生产线,未必没有点儿下饵的意思。
      总书记说:“我明白现代化是怎么回事儿了。”日本人的内心里不知道多么欣喜呢。
      据我所知,日本人的计划,开始进行是满顺利地。
      这倒不是铁道部有人卖国,谈这个问题,必须理解当时中日的关系。
      当时的中国和日本,是战后少有的外交蜜月期。
      好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说吧 – 还只作一个天书就好 – 洛杉矶开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举五环旗出场,其实有人是很不爽的。
      具体是谁不爽,这很不好打听,但不爽的结果是蓝色杀手飞去了新大陆,据说目标就是威名赫赫的中国女排。
      这种事情不能看作玩笑。陈杞礼老大麾下的眷村子弟,也有不少忠于他们的主义,其热血程度和今天大陆的一些左友并无区别但更多行动主义色彩。国军素有行刺文化,此一去,腥风血雨已隐约可闻。
      最终却是有始无终,其原因何在呢?
      蓝色杀手到达新大陆以后,只见早有当地洪门兄弟前来迎接。都是纽约牛史光大哥派来的阿叔辈老手,二十四小时陪同,管吃,管喝,管睡,周到,热情,就是不让你自由活动。。。
      于是,新新许文强们只好徒呼奈何。
      等等,那位说了,这跟日本人有关系吗?
      跟日本人有关系的,是据称正是与竹联帮关系密切的日本黑社会组织,将此事通报给了北京有关方面,才使大陆方面能够未雨绸缪。
      生意,在东方一向是跟着关系二字来转的,而中日之间当时的关系,对“讲政治”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筹码。
      所以,日本方面,对于和北京做成这一单生意的信心是蛮足的。
      信心足,自然就少不了开价大嘴。
      据说,八十年代世界有三大对中国开狮子口的项目 – 德国的飞机维修工程,英国的鹞式战斗机,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新干线。
      第一项,中国人也用“关系”二字,让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德国人让了步。
      第二项,英国人打死不让步,恼火的中国人最后发现其实犯不着非买不可,从非洲用“关系”弄来某型飞机的技术开始仿制,代价低多了。最后只弄了一架 “鹞”,是放在北航展览的,代价是换给对方一架拉-11。
      我不买,我弄一个驾着玩,这总可以吧?
      第三项.。。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反正,照日本人的想法,中国无可选择。因为当时世界上几大铁路集团,美国的铁路都被边缘化,苏联的铁路能耗太高,欧洲,比日本要价还高。
      所以,让日本人降价的可能几乎等于零。
      奇怪的是,中国人,当时捏着鼻子作的结论,竟然是和日本基本相同的。
      没办法,所谓人在矮檐下,哪有不低头。自己的技术不行,要上高速列车,那就只有挨宰了 – 只是宰多宰少的问题。
      但是,基本相同之外,两个问题出来了。第一,日本坚决不转让包括转向架,牵引电机动力,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也就是说,你只能买产品,不能自己造;第二,日本人开的价钱,对当时中国来说,实在有些不能承受。
      谈判继续进行,但情况对中国越来越不利。
      不是我们不会谈判,不够聪明,这就是所谓非战之罪也。
      某人和老萨谈起,就在前年,此人参加了日本某公司与中国某公司进行的一轮技术交换谈判 – 在基本使用同样技术的前提下,中国车如今的速度却比“老师”日本跑得还要快。日方因此百思不得其解。在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日方用电子技术交换中方的车辆革新技术。
      也就是说,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在反向输往世界。
      透露一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日方用原来视若珍宝的电子控制技术换来的,核心竟然只有一句话 – “把车轴加重一吨”
      这件事已有公开报道,但这个结果当时让日本专家几乎把眼镜砸了 – 世界为了让车跑得更快,都在想方设法减轻车重,中国人竟然反其道行之,哪有这么干的?
      存在就是真理。中国人自有道理 – 车轴重量增加,车辆重心就会下降,在车体稳定性控制方面技术就可以简化,而增加机车动力和安全方面的顾虑也会变小。
      这是一个经过综合计算后的结果,国外专家有一个看法是这多少因为中国的“落后” – 落后的国家才有这样通过物理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先进的国家如今都靠电子高科技了。
      参加谈判的中方大多来自中科院和同济大学的,个个跟书呆子差不多,可是照样谈得赢,可见牌好不好,才是谈判的真正关键。
      八十年代新干线谈判,我们手里是真没牌。
      根据日方专家回忆,那一轮谈判,最后日本人几乎是完胜的局面。在签了几个试验性项目,证明日方技术适用于中国以后,中国方面几乎就要面对霸王条款签字了。
      要是那样,高铁最快,也就能跑300公里,日本新干线今天的速度,可如今,我们高铁的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时呢。
      我猜,要真签了,那当年的谈判代表们都得被骂作卖国贼。
      形势比人强,你想要高铁,想要动车,这点个人荣辱,恐怕就得付出吧 – 还有我们的民脂民膏。
      说实话,谁愿意当卖国贼啊。
      大概,上帝也看不惯日本人欺负人了,于是,就在中国代表在谈判桌上屈服在即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日前,有朋友点评,老萨谈铁路是外行,其中颇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轴重增加一吨,那里边黑的白的说道就多了,切不可当成搅拌玻璃那么简单的事情。老萨看了暗喜,知道有懂行的来了,一看ID —忘情,嘿,这兄弟着是个能写的,若一篇道听途说的不权威小文,能钓这家伙写出点儿正牌子的东西来,那可就精彩了。
      然而,道听途说还要接着写下去,否则有上没有下,不是成了今儿摊上的《三国演义》盗版盘吗?
      对于铁路,老萨的确是外行。小魔给川崎-四方的买卖当过翻译,但她也是外行,主要的工作就是陪着这边来的工程师吃吃喝喝,吃到打嗝后找川崎要包纳斯。若是让萨说双方一共谈判了多少回,达成了多少合同,其中日本人赚走多少银子,没赚走多少银子,这兄弟可做不到。
      但是,日本人的议论,却是可以听听的。
      关于铁路谈判中间出了岔头,我曾把自己听来的一个传说拿来求证。说是中日双方谈判里面,有一位很支持签合同的中方副部长。这位部座的态度和受贿没关系,就是对新干线欣赏有加,所以谈判中力挺日本方案。
      谈判快成了,部座说再坐趟新干线,感受一下。日方要安排,人家说不要,我就买票,体验体验日本普通人的乘车生活。这样,部长大人,扈从和日方陪同就买票上车了。
      自然一路登车看景,宾主尽欢。
      走到名古屋,对面上来一个日本妈妈带着个小孩子,坐在部长大人对面。部长大人喜欢孩子,自然会习惯性地摸头摸脑,夸赞几声。
      日本其实不流行这个,所以对面那个妈妈就有点儿不自然,听见是外国人,面孔越发绷起来。
      这样走到一半,那妈妈说孩子的玩具不见了,而且告诉列车员怀疑是对面那个中国老头拿走的。
      日方陪同脸色大变,连连解释说不可能,那妈妈一口咬定,要叫警察来搜。
      部长开始还听不明白,后来慢慢也就明白过来了,于是也脸色大变。
      这事儿后来居然还真把警察找来,结果自然和部长大人无关。
      然而,部长回来说新中国三十年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从此再没给新干线说过好话。
      而据说那对母子等警察来,却也神秘地不见了。这个事情扑朔迷离。
      然而,这段事情,日方的人都表示从未听说,看来,是演绎的成分居多。
      我觉得也不像真的,这种事不是跟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巴黎被飞车党打劫一样荒唐吗?
      真正造成新干线购买拖延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却是中日关系发生了剧变。日本把七个甲级战犯挪进靖国神社,然后首相去参拜,结果中国民间反日运动高涨,从拒买日货到砸日本车,整个中国如火如荼。
      这一来,中方铁道部的人告诉日方,说这个买卖不能做了,我们得考虑政治影响啊。日方想了想,发现的确如此,也没有办法,只好说从长计议吧。
      日本方面惨然的原因是期待许久的大单就此告吹,中方呢,前面长期的筹备研讨等于是做了无用功,已经做了的几个小买卖也难以整合到别的地方,基本是打了水漂。
      这一刻,谈判时剑拔弩张的双方,倒是有点儿革命同志的依依之情了。
      现在做买卖讲究双赢,这回铁道部和新干线,该算是双输了吧。
      眼看喝得差不多了要告别,日本那边忽然喝出国际共产主义来了 – 那边的谈判代表说,我们都是亲华派,和参拜的混蛋不是一路。要不这样吧,咱们还保留技术合作,我们无偿支援你们一些技术项目吧 -- 当然,关键的咱们还是不能转让,我们说的是一些边缘的技术。这个权限我们还是有的。
      中方十分感动,说那好啊那好啊,你们要来人,食宿算我们的。
      双方都快洒泪而别了,好一幅国际共产主义兄弟相帮的动人场面。
      其实,整个一个狐和狸的交易。
      日本狐的脑袋很灵,什么亲华不亲华,那都是胡话。亲人民币才是他们最靠谱的想法。既然这一单目前拿不下,就放长线钓大鱼好了。人家派了专家无偿来帮你,你总不能赶出去吧。专家一路指导,只会把中国人往日本坑里越带越深,到时候你想和别人合作都不习惯了。只有骂参拜的是混蛋那才是一句实话 – 谁叫你搅了我的生意呢!
      中国狸也不傻,哪能不明白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但是,一来这样项目死而不活,活而不死的最符合中国特色,对上对下都有交待;二来好歹你能送来技术不是?别管什么,白来的凭什么不要阿?至于以后,以后我管那么多干吗?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呗。
      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日本铁路专家来,中国研修生去,双方在共产主义的基础上适当收费,总的来说是中方占便宜 – 给鱼吃饵的时候,那钓鱼的都大方着呢。
      当然,技术只是点点滴滴,不疼不痒的给,日本方面精得很。
      这样下去日方显然要占到绝对上风,不料,中间又出了一个岔。。。
      算了,别挖坑了,就这么点儿事,再挖坑那就是破坏公路建设,要遭雷劈的,咱老萨痛快人,说完了拉倒。
      敢情,中日双方当时的谈判人员,都没想到一件事儿 – 这中日之间闹别扭,一闹就闹了十好几年!
      于是,日本人的饵就一直在水里泡着,一泡也泡了十好几年。
      中间中国人都烦了,几次说算了,这项目反正也没戏,就别折腾了。日本人说别,我再给你点儿技术,你消化消化看有用没用?
      于是,饵不断的换,人不断地来,一来二去就到了中国要动真格的时候了。
      这时候,中日关系也缓和了,日本人兴高采烈阿,觉得这条大鱼钓的,总算上钩了。
      结果,双方热乎乎地坐下来一谈,日本人忽然发现一个大问题 –
      中国人好像已经用不着跟日本买什么了。。。
      日本忽略了中国不断进步的技术团队,也忽略了中国人触类旁通的本领。忘情说过,新干线的技术,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当然,要轻易能捅破,那就不是核心技术了。
      可架不住十几年你老给提示,也架不住中国人十几年的琢磨阿。
      结果。。。
      这十几年的饵放下来,日本人悲哀地发现 – 愣把这中国鱼给喂饱了!
      心里有了底,那就是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再谈判就不是以前那样了,跟欧洲谈的时候,腰杆也硬了,杀价也狠了。
      欧洲还真吃这一套,因为反正它前期也没什么投入,能捞着一票那就是惊喜交加,恨不得把老婆给中国铁道部部长家送去的感觉。听说,有缺乏敏感,不知道降价丢了单,整个谈判代表团被集体解雇的事情。
      日本人降价可就难了,它投入的太多了,舍不得啊。
      第一次合同,还给了日本人一个安慰奖。
      第二回,老朋友坐在一起相对无语,最后中国人问:要不,签个管理合作的合同吧,你们那团队管理的经验,我觉着,还挺先进的。
      日本人鼻子都快气歪了。
      听说,当年民间和日本闹僵,愤青起了很大作用,有不少人责怪他们不够理智,斗争手段不够老辣等等。但要是上面事情属实,至少,铁道部该给当时烧日本车的愤青们立块碑的。
      就是别让日本人看见。
      不然,出了某某外国人在碑上一头碰死的事儿,也是好说不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