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跨境快运 查询:2010年安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安庆统计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05:53
2010年安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 作者:aqtjzzh    来源:安庆统计信息网    录入:aqtjzzh    字体:

“打造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新引擎”,是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的全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会上提出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安徽全面转型大局,那么,如何科学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摆在我省、我市面前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根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分类目录,及省统计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类及现状实证分析研究成果,以年报资料为依据,分析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概况,定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及皖江城市带中所处的位次,揭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与发展机遇、制约因素与薄弱环节,提出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分类

从统计口径看,目前我国对于产业的行为归类统计主要有产品法、行业法、企业法三种。行业统计法,即按照确立的行业代码范围,对行业内的所有企业进行汇总统计;企业统计法,按照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名单进行汇总统计,对于新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企业需及时增加到统计范围内;产品统计法,统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品的实物量来测算产品生产额。为了保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省统计局参考行业法和企业法,分别从行业小类中筛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根据新兴产业的特征补充重点企业的部分新兴产品予以修正。根据以上原则,利用统计年报数据,按行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含八大类。测算结果表明:八大新兴产业覆盖了123个行业小类(新能源汽车暂无归类)。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归类有26个;节能环保产业归类11个;新材料产业归类行业有25个;生物产业归类行业21个;公共安全产业归类行业11个;新能源产业归类行业1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归类行业28个;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制造业归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概况

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业分类(分布)。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按产业领域分类。2010年,我市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90家,其中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13家、节能环保产业24家、新材料产业66家、生物产业31家、公共安全产业4家、新能源产业5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47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在我市占较大比例,全年完成产值分别为58.2亿元和46.2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和生物产业有一定规模,完成产值亦突破10亿元,其它产业规模较小。

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按产业领域分布

  2、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地区分布。企业分布较为广泛,疏密不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各县(市)区市均有分布,根据各地拥有企业数量的多少,可将桐城、怀宁和开发区列为较多区,相对集中,分别有47个、34个和24个企业;迎江区(6个)、大观区(7个)、宜秀区(8个)、枞阳(11个)、潜山(20个)、太湖(3个)、宿松(9个)、望江(6个)和岳西(15个),为一般分布区,较为分散。   

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规模上工业中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一定差异。从各地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占规模上工业比重来看,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全市大约在12%左右,各地比重最高的超过35%,最低的仅为1%。分地区来看,比重在20%以上的有开发区、潜山县和岳西县,这些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应乘势而上,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比重在10%-20%的分别为桐城市、怀宁县和望江县,这些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小有基础,应抢抓机遇,继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比重10%以下的分别为迎江区、宿松县、宜秀区,特别是太湖县、枞阳县和大观区更低,这些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较弱,急需通过外引内联、培育产业的承接载体,加大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为这一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创造条件。

              

                            注:各地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根据全市平均增加值率测算。

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投入的持续加大和产业结构的稳步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设和规模得到一定扩张,八大行业中,除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尚属空白,其余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和发展。

201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比上年增加26户,完成产值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54.5%(不考虑价格因素),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不考虑价格因素),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10年,是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一年。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全省及皖江城市带其它城市比较分析

从静态上看,2010年,全省拥有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3061户,共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832亿元。我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位居全省第6位,在皖江城市带9市中也位居第6位,比重分别为6.2%和8.8%,全省前3位的市是合肥(611户)、芜湖(359户)和滁州(286户),我市与第5位的马鞍山相差25户,仅比第7位的蚌埠多1户。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产值位居全省第7位,在皖江城市带9市中位居第5位,比重分别为5.7%和8.2%,较单位数比重略有降低,全省前3位的市是合肥(787亿元)、芜湖(360亿元)和蚌埠(228亿元),我市与第4位的宣城有不到10亿元差距,从完成产值看我市超过马鞍山,但蚌埠和阜阳又超过我市。

按产业构成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位居全省第8位,节能环保产业位居全省第7位,新材料产业位居全省第7位,生物产业位居全省第4位,公共安全产业位居全省第6位,新能源产业位居全省第4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位居全省第3位。7个产业中,我市进入全省前3位的只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从动态上看,201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水平。2010年,全省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93户,同比增长19.2%,完成产值增长56%(不考虑价格因素)。从增幅看,我市无论是单位数增幅,还是产值增幅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单位数增长15.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35个百分点,产值增长54.4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7个百分点。单位数增幅位居全省第9位,产值增长位居全省第7位,产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在皖江城市带中,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略显稍快。

                

                               注:*为皖江城市带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1、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出现新的变化。2008年后,随着经济复苏和发展,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必然引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新的布局。我市地理区位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正是新技术产业和资本转移的理想栖息地。安庆,应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以实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策环境日趋完善。年初安徽省提出: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加速崛起的新引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十二五”重要工作任务。

3、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安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发祥地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纺织、建材、机械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接近千亿元(988亿元),增长13.6%,经济实力较强,发展后劲十足。

(二)制约因素与薄弱环节

1、企业单体规模偏小,产业经济总量不大。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经济总量和企业单位数,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全省和其它城市相比,整个产业的经济总量还显不够,企业单体规模依然偏小。从户均产值指标上看,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户均产值为8479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74万元,比皖江城市带平均水平低657万元,处于全省第6位,与合肥(12888万元)、蚌埠(12096万元)和芜湖(10039万元)有一定的差距。

2、新兴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不明显。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典型特征。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新兴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从全员劳动生产率看(按产值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9.73万元/人,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62.25万元/人的平均水平;从总资产贡献率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25.21%,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7.46%的平均水平;从成本费用利润率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好,为14.8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9.56%的平均水平。

3、园区工业高新特征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中。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园区取得了较快发展,产值增长速度远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但主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特征在园区不明显。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01户,实现产值384.3亿元,但在园区内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仅有85户,完成产值88.7亿元,分别占园区工业21.2%和23.1%。作为国家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单位数和完成产值,也仅占全区三分之一左右。园区工业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议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从组织上、制度政策上建立保障机制。我省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成为全省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围绕全省目标,我市应尽快明确发展思路,抢占先机,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加快发展。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措施落到位。

(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加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力度 。我市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并在全省占有较重要地位,我市要进一步加以规划引导,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同时应看到其它产业在我省规模也并不大,特别是新能源和公共安全尚处起步阶段,我市要敢于争先,调整我市工业结构,把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

(三)加快创新团队建设,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应进一步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发展环境,出台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大力培养各类创新型技术人才,重点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

     (四)加快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信贷服务。高新技术产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高投入、高风险”,由于银行放贷多偏向于大中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大额信贷,这也是当前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广开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资金渠道,拓宽银行贷款范围,积极发展我市风险投资机构,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继续实施高新技术项目风险投资鼓励政策,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周期”和“生命周期”建立多渠道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