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老电影高捷:【思想漫谈】雾海航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1:32
最初的时候,我想,我们对美的感受或者理解并非出于殚精竭虑的思考和审视,而是一种直观的印象。从主观的人性来说,美首先是一种视觉享受,永远是与“丑”相对的。海上日出的壮丽、国色天香的女人,我们先是看到了,然后动容,一个字,美。这个美,就是美的原始性了,通俗而易懂,几乎是约定俗称的评价标准,因为,无论如何,一堆狗屎或者一个无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第一反映都不会和“美”搭上边的。
说到美,我们往往要把它上升到美学,否则,似乎就有些“下里巴人”了。在美学那里,美和美学本身一样,都是处于争论的无定义状态。基本上,美学大师们是把美看作人类的一种“符号实践”的,这种表述无疑有些晦涩,浅白地说,我认为这种“符号”其实就是一切物质对象的种种形态,好比一个人,他的眼睛如何,鼻子如何,嘴巴如何等等的外在形象;而“实践”呢,就是外在的客观形象在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第一反映。任何事物只要被学术理论研究锁定,那必然是要由简入繁的。比如美的其他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等前人总结出来的基本特征,终端关注对象还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以美来论之的事物的,但经过反复剖析,本质而简单的东西就会无限的抽象化了,概念大于思想,为普通人难以索解。
至于美学,意义就更加宽泛和不确了,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来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并且专注于形象的整体性,属于人文学科范畴。但美学毕竟是研究美的学问的。黑格尔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美学是表现理论。还有认为美学是着重研究人类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或者美学是有关审美经验的价值论。美是自然还是艺术的,以及这两种美之间的关系,是分歧的基本焦点。显然,美学是致力于案牍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专利,和我们粗枝大叶的饕餮之辈无干的。
但我们每个人还是都具有朴素的审美意识的。我们发现了美人的美,并且注意到美人的眼睛是朦胧之美或是明亮之美,这就是最为平常的审美观念了。所以,无论是美,还是美学,无论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关键在于审美。这一个“审”字,就够专家头疼了。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所说的“发现”意思就是审美。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其实,“心理距离”的说法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来的,他的论述中有一个“雾海航行”的例子很有意思。如果海上出现大雾,那么会出现两种情况:首先是乘客和水手慌张,担心安全;其次是忘却了自身的危险,转而去欣赏海上大雾的朦胧美景,那远离尘世的沉寂给人以恬静的超然感觉。布洛认为这就是“心里距离”。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人们把大雾和自身安危紧密联系,没有距离;第二种情况是因为人们抛开了一切,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大雾,这时,人们与海雾之间就产生了距离,这种距离是超越时空的,所以称为“心里距离”。
“心理距离”的审美观念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他却要求人们去刻意地追求审美,未免有些唯美主义之嫌。生命是大于美的。在生命遭遇危机的时刻,美与丑都是毫无意义的。况且,由于人们认识水平、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等方面的不同,对美的理解和审美的态度也是不在同样的起点的。还是马克思说的好,“处于困境之中的忧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还有一句,“贩卖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对矿物的美的特征则无动于衷”。这一方面说明审美主体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说明审美对象在不同的审美主体那里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雾海航行”的观念该是“泛美学主义”的表现吧,一切东西几乎都是美的。放眼一看,所有领域都充满了美学。什么音乐美学、绘画美学、建筑美学、森林美学、教育美学等等,当然现在还有人体美学、性美学,行为美学。只是不知是否有“穷人美学”或“乞丐美学”。
我想,“泛美学主义”该是有许多妙处的,一来可以造就出更多的美学大师,二来可以普遍调动大众的审美情趣。先前审美意境大多出现在文人笔下,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类,如今不同了,沾满墨水的蜘蛛在女人的胸脯上蹒跚一圈,无论是这虫豸爬行的过程还是留下的印痕,都是一种艺术创造,倘若有人不敢苟同,那就该扣上一顶不懂得审美的帽子,与美的创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