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近义词是什: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19:34

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2011-05-28 16:00:38)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集体备课是将“文本性课程”转化为“操作性课程”的一种通过团体互动进行的“战术性策划”活动,是中小学普适性和实用性最强、实现课堂高效最直接的校本教研形式,其生命力在于常抓不懈、不断创新、讲求实效。面对新课程、新课堂,集体备课也要突破传统定势,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指向,改变集体备课的观念、创新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1.催化团体动力,让每个大脑动起来。集体备课是一种团体合作行为,是每个团体成员之间相互激荡、相互借脑、共享智慧资源、丰富完善自我的研修过程。每个成员参与的热情、参与的深度对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影响最大。因此,催化团体动力、让每个大脑动起来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前提。

首先,要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每个人都会得到关注和尊重;在这样的氛围中,没有权威,只有平等参与、各抒己见;在这样的氛围中,没有指责与报怨,没有对与错、优与劣的评判,大家都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研究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每个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在其中获得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团体成长较快。

其次,主持人要对每一个发言者给予充分的尊重。主持人要以真诚的态度无条件地关注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尊重他们不同的见解,倾听每一位教师的表达,适时地重述表达中的关键词和生成点,不断进行正向强化,保护每个人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大量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表达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时,表达者会发挥出更好的水平。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他们在老教师面前本来就有些拘谨,更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给他们创造优先发言的机会,省得老教师发言后他们因有顾虑而不敢表达。

2.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效率总是与时间有关,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必须把大家的注意力聚焦到最需要集体研究的内容上来。很多时候由于集体备课的目标不明确,大家聚集在一起,先由一人说说备课情况,大家的议论也只是停留在上课的流程上,不能深入地解决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切入正题或者刚刚切入正题时间就到了,大家的收获很小,实效性很差。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根本。我们把集体备课分为两大类分别进行说明。

一类是基于课堂教学流程各环节最优化的常规型集体备课。这一类的集体备课,一般性的问题要求教师在个体备课中自己解决,不要求拿到集体备课上来进行交流,不要面面俱到,也不必讲求人人统一。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决定课堂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上,例如高效课堂中的预习环节,可以说这是走向高效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没有预习目标的达成,学生不能深入进去提出问题,后面的各环节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的预习是通过导学案进行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就要抓住如何通过层次递进式的问题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深入、如何促进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如何获得学生预习目标达成情况的反馈信息等关键性问题,进行集体交流与研讨。类似问题得到解决,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另一类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型集体备课。这里所说的问题要来源于学生的学和教师课堂实践,集体备课前主持人可对问题进行征集,然后确定研究主题,在集体备课上大家围绕主题展开研讨,最后形成相对一致性的意见,这样的集体备课针对性强、目标集中、解决问题透彻、实效性高。当然有时候需要把达成的共识再次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经过多次反复。还有些比较大的重要问题,要在多次集体备课中反复研究。例如关于小组合作问题,课堂的高效是以小组为单元来实现的,小组合作是通向高效学习的桥梁,其实效性基本能决定课堂是否能高效;很多情况下小组合作处在浅层面上而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实效性很差,集体备课就要抓住如何把握合作的时机和内容、如何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保持小组合作旺盛的活力等关键性问题,进行多次反复研究。

3.创新集体备课的方式。方式实际是一种运行机制,良好的机制往往能够激发活力。集体备课的方式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关键。我校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个人独备→集体研讨→修正方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反思复备”基本模式,在不断完善这种模式、形成集体备课常态化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集体备课方式的创新尝试,对保持集体备课的活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方式:(1)“头脑风暴”式集体备课。多用于学期初对本学期教学任务的整体备课,也可用于某一单元的备课。这种方式的集体备课有利于从课程的角度对教学进行整体把握,能够在理念的层面上指导每节课的设计。(2)“案例式”集体备课。既先由一名教师按自主设计的方案进行课堂教学,集体听课后进行现场研究,以本节课为研究素材,通过剖析课堂成败要素进行集体备课,使每个人在此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方案,然后再进行课堂实施。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素材鲜活,能在现实的情境中有具体感悟,能在课堂设计方案的实施中暴露真实的、活生生的问题,使接下来的集体备课针对性更强。(3)“辩论式”集体备课。对一些大家有争议的、一时很难达成共识的问题,可引用辩论赛模式分两组进行辩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能引发团体讨论的兴致,使问题得到深入探讨与拓展延伸,最终使问题得到澄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采用那种方式的集体备课,都要在教师按照备课规范要求,进行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备课,没有教师独立备课的集体备课很难有较高的实效,这正如没有学生的独立学习就进入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差是同样的道理。

4.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有工作就要有评价,不然就很难保证落实,没有一丝不苟的落实,就不会有不折不扣的实效。对集体备课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每个人的热情,保持集体备课的活力,保证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促进团队共同发展。对集体备课的评价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集体备课活动本身的评价,主要评价要素举例:是否能提出实践中的问题、是否全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发表了意见是否有深度、是否对问题解决有独到见解等,确实使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课堂实际效果的评价来进行间接评价,因为集体备课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是否高效上,没有课堂的高效就根本谈不上集体备课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