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韩关系发展趋势: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09:54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1、   墨菲定律 

美国爱得华空军基地的一个叫墨菲的测试工程师发明了一条著名的定理,人们就用这位悲观主义大师的名字来命名这条定理,将这条在工程建设和企业管理界名闻遐迩的定理称之为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的表述如下:

“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比方说有一个工具箱在收工后没有及时地收走而是被遗忘在某个高处,根据墨菲定理该工具箱一定会自行从高处落下来,工具箱不会只是在地面上摔个稀巴烂,按墨菲定理工具箱应该是落在某人的脑袋上,当然受害者不会是随随便便的什么人,墨菲定理指出受害者会是一位来视察的政界要人,接踵而至的是死者难缠的寡妇能干的律师愤怒的同僚和刻薄的记者,最后由于事发一周前人们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对法律作过的一项修订,于是有关人士在巨额赔偿的同时还得面临二级谋杀的指控。

一条“羚牛伤害两条人命引发的话题—谁的生命更重要?”的贴子,在这件事里墨菲定理玩的不是偶然性的把戏,墨菲定理是以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方式在起作用。

事情是这样的:某日的8时30分,一只羚牛蹿进村民刘永昌家,把刘顶倒在了血泊中。

怪物把刘撞伤后在屋里来回躁动,刘妻周存风吓晕了过去。围观村民辨认出怪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羚牛,村支书立即通知了乡政府。

乡政府向县林业局作了汇报并赶到了事发地点。而这时羚牛更加狂躁。

县林业局和县领导赶到现场并在现场成立指挥部。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采取伤害措施解除危险,必须报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

县领导立即向省林业厅汇报情况,而羚牛已进屋3个小时,屋内不断地传出周存风凄惨的呼救声。13时20分从省林业厅传来消息,可以击毙羚牛。

13时30分,刘的女婿冒险爬进屋内救出了周存风,现场指挥部立即安排车辆,把周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

14时20分武警打了40多发子弹,怪物被击毙。刘永昌早已气绝身亡。周存风在转院的途中死亡。

墨菲定理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陷阱,就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采取伤害措施解除危险必须报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

墨菲定理知道报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的时间足够野生动物完成对生命财产安全的伤害,墨菲定理因而就不再大动干戈地去麻烦国务院了。

13时20分可以击毙羚牛消息传来时,玩世不恭的墨菲定理没有安排采取伤害措施解除危险,而是让刘的女婿于13时30 分采取不必批准的措施冒险爬进屋内救出了已是死路一条的周存风。显然出了一点意外,毕竟墨菲定理本身有时也会受墨菲定理的制约,墨菲定理对刘的女婿下的毒手没能得逞。

14时20分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墨菲定理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解除危险的伤害措施被采取了,40多发子弹击毙了已无危险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墨菲定理在中国另一个大手笔就是对中国性产业现状的安排。

不难确认中国性产业现状是各种可能的情形中最坏的一种,从逻辑的观点看现行法律与性产业的关系不外乎以下四种:

1.合法且几乎不存在

只是在逻辑意义上可能,人类的本性使其实际上变得不可能。

2.合法并且兴旺发达

很多范例古今中外都有。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湾也是最近才废除公娼制度的。艳帜高张,“玉臂伸给千人枕,与尔共消万古愁”,合法的青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3.非法且几乎不存在

也是很多范例古今中外都有。伊斯兰国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是,至少在这一件事情上算是很理想的情形。

4.非法但且兴旺发达

最糟的情形也是中国性产业的现状,恶果是性病泛滥和司法腐败等。

一些墨菲定理在中国的推论:

借出去的债肯定要不回来。借债给人又没有办该办的手续对方当然一定要赖账,不赖白不赖;借债给人又办了该办的手续对方一般不会赖账,但也没有钱还你,反正要钱没有要命就一条;借债给人又办了该办的手续对方也有偿还能力,但人家也一定会不高兴还,有本事你告去;告了并且告赢了也一定执行不了,钱还是回不来;咽不下这口气找黑社会出面去讨债,事情失控了,据墨菲定理如果你可能有牢狱之灾那你就一定会有,谁让你勾结黑社会呐?

 

2、  帕金森定律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C.Northcote Parkinson)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书。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帕金森举例说: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一定要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先生当他的助手,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分给C、D,自己掌握全面。C和D还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就要考虑给C配二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君的地位也随之抬高。当然,七个人会给彼此制造许多工作,比如一份文件需要七个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平衡,绝不能敷衍塞责,下属们产生了矛盾,他要想方设法解决;升级调任、会议出差、恋爱插足、工资住房、培养接班人……哪一项不需要认真研究,工作愈来愈忙,甚至七个人也不够了……

     帕金森用英国海军部人员统计证明:1914年皇家海军官兵146万人,而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3249人,到1928年,官兵降为10万人,但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却增加到4558人,增加40%。

     帕金森定律深刻地揭示了行政权力扩张引发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官场传染病”。

     如何消灭帕金森定律的负作用是我国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建国初期,一个县的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几百人,而现在则有上千人乃至几千人。庞大的行政管理开支必然落到每个纳税人身上,过多的行政干预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还会给下面没事找事。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的公社连每株玉米的间距多少厘米都要制订计划,还要层层落实,确实大大地辛苦。然而,由于土壤肥瘠、气候旱涝等诸多因素,谁也不买领导的账。

帕金森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精彩的阐述,但机构膨胀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植物学家的任务不是去除杂草,他只要能够告诉我们,野草生长得有多么快,就万事大吉了。”这就是帕金森教授给我们的答案。

如果这是一个不治之症,社会岂不是将一天天衰败下去,企业岂不是要一天天萧条下去?

要寻找解决之道,首要的前提在于吃透这个定律。所谓定律,无非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阐释,而规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

那么,“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呢?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占据一定的位置。这样的团体很多,大的来讲,各种行政部门;小的来讲,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的小公司。

其次,寻找助手的领导者本身不具有权力的垄断性,对他而言,权力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事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轻易丧失。

第三,这位“领导者"对他的工作来说是不称职的,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就意味着“帕金森定律”会失灵。

可见,只有在一个权力非垄断的二流领导管理的团体中,“帕金森定律”才起作用。

那么,在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团体——比如兴趣小组之类,不存在“帕金森定律"描述的可怕顽症;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还平庸的人做助手;一个能够承担自己工作的人,也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

 

3、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的概述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生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人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彼德反转原理   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德还分析归纳出彼德反转原理:

 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总之,类似上司是以输人(input)评断部属。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彼得原理的发展   诺斯古德·帕金森(C. 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想复制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入彼得原理说明他们的困境。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呈现彼得原理,尽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骛。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辨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彼得原理的影响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