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教育班会记录:陈可石阐述国学:理念以开阔的胸襟面对传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0:29:50

陈可石阐述国学:理念以开阔的胸襟面对传统

 
 

      陈可石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阐述城市规划设计师眼中的“国学”理念。

 

  

  深圳商报记者 肖兵峰/摄

 

  深圳商报记者 刘 琼 

  那些秉承中国传统风水观的建筑和城市如此美丽,为何却屡屡遭遇“毁灭性”的破坏?国学传统宇宙观与当代城市设计有何联系?昨日下午,北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石以《传统宇宙观与当代城市设计》为题,结合设计案例,阐述一位城市规划设计师眼中的“国学”理念,呼吁大众从更为开阔的角度去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陈可石是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城市设计方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记者了解到,他担任在建的珠海歌剧院的首创设计师,西藏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中山市辛亥革命纪念园等工程项目的总设计师,由其主持完成的汶川新城水磨镇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运用中国传统风水观进行规划设计,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在整场讲座中,这些案例不断出现,以此佐证其灵活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最美生存空间的观点。

 

  不要把国学“肤浅庸俗化”

 

  “在这场国学讲座中,我究竟是穿上对襟唐装还是衬衫领带,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出现在讲座现场的陈可石衬衫领带,颇具绅士风度。不过,这身装扮却成了他引入讲座的一个“打趣”话题。“我开始特地准备了一套唐装,但穿上后浑身不自在。最终还是以最为习惯的装扮出现在这里。”

  “其实,我想说的是,关注和传承国学并不体现于外在的汉服、对襟开衫这种形式。我并不赞成肤浅和庸俗化的国学。”陈可石说,国学系统背后有着完整的宇宙观,是开阔精深的。有些人一厢情愿地将研究国学狭隘地理解为“注释”与“考据”,将其变成一种固有和僵化的文化去理解。这是一种没有开阔的思维、没有放在现有文化土壤中去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执方式。

  讲座中,陈可石调侃说自己绝对不是国学大师、充其量是一“国学小师”,但他却是从艺术史角度去讨论国学,并提出了其所理解的国学十大理念。如国学基础是汉字(方块字)和汉语,国学的精华在于原创性、在传统宇宙观中诠释国学,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促进国学的发展等。他说,方块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和文化遗产,架构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艺术和思维方式;而国学之所以伟大、博大精深就在于其原创性;现当代出现的国学大师如梁启超、陈寅恪、季羡林等无不是通晓中西文化的学者。

 

  现代规划破坏“风水之美”

 

  中国传统风水观,是陈可石讲座中反复出现的字眼。作为一名古建筑研究学者,他以北京、西安等文化名城的今昔规划图为例,大叹古城昔日规划之美。

  “沿袭传统的宇宙观和风水系统,古代建筑形成了完美的世界,让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强大的"精神空间"。”陈可石说,由于规划不当等原因,导致我们如今看到的城市,部分是纽约、部分是巴黎,还有些伦敦的影子。“城市建筑和规划,这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一一拆解、改变了城市的格局、将我们的文化和记忆都丢失了。中国人这种对文化历史传统的冷漠态度着实引人深思。”

  在陈可石看来,“风水”是中国伟大文明的组成部分。国外很多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风水”观。他认为,“风水”是科学,应建立在科学的框架下。所谓“风”,具体运用到规划设计中指的是场、是公共空间,而“水”则是灵气和生命力。这种理念无不体现在他对汶川新城水磨镇的规划设计上。这个有着人文公共空间和绿波环绕的小镇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对此,陈可石的解释是:“只有在自己文化的框架下,才会有无穷的创造力。以风水等宇宙观创作最好的城市,是我们努力方向。”

 

  期待深圳建筑出“杰作”

 

  在互动环节,对于观众提出的现代城市规划手段的弊端等问题,陈可石也是侃侃而谈。他说如今的规划设计的确存在很多缺陷,被不完善的方法给“绑架”了。中国城市规划和设计往往做出太多层面、由不同的设计团队运作,导致城市整体过于复杂。

  至于深圳的建筑设计,陈可石则坦言,深圳干净、绿化很好,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有影响力的建筑。他说,建筑是人类可以创造出的伟大艺术品,期待深圳能原创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