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火小游戏:词语探源(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27:26


词语探源(二)

 

    目  

 

30、“乱七八糟”的由来

31、“三味书屋”何三味

32、“兔死狗烹”的由来

33、“三令五申”的由来

34、“塞翁失马”的由来

35、“连中三元”的由来

36、“七月流火”的由来

37、“明日黄花”的由来

38、“差强人意”的由来

39、“登堂入室”的由来

40、“栩栩如生”的由来

41、“美轮美奂”的由来

42、“望其项背”的由来

43、“空穴来风”的由来

44、“炙手可热”的由来

45、“首当其冲”的由来

46、“求全责备”的由来

47、“朝三暮四”的由来

 

 

30“乱七八糟”的由来

    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着手削减了一些封国领地,收归中央管理。吴王刘濞立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等六王于公元前154年,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景帝错杀晁错而不能退兵,立即派周亚铁领兵平定了“七国之乱”这就是“乱七”的由来。

    “八糟”则指另一次事件。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封为诸侯王。武帝死后,继位的惠帝无能治理朝政,大权落在他的外祖父杨骏手里。而司马炎的妻子贾后不满杨骏大权独揽,便设计杀死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谁知司马亮也搞专权。贾后密诏司马玮去除了他。这样,接二连三地杀下去,宫廷不得安宁。当时负责卫戍中央王朝的赵王司马伦,一举发动政变,杀了贾后,废惠帝,自立为王,引起齐王司马炯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杀了司马伦,帮助惠帝复了帝位。后来,司马颙又联合司马颖把司马炯给杀掉了。东海王司马越得知后十分恼怒,发兵进宫,一举把司马颙、司马颖都杀了,并毒死了白痴的皇帝,另立新帝,由他掌握朝中的大权。事称“八王之乱”,也被称之为“八糟”。

    后来,人们便把历史上这两个事件联系起来,称为“乱七八糟”。

 

31、“三味书屋”何三味

    “三味书屋”位于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

    “三味书屋”的三味历来解释不一,含义有3个方面:其一最有权威的说法是屋主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的解释:“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醢醢。”其二是指“劝学”,“三味”即再三体味,反复钻研思考体会。其三是寿镜吾的孩子寿宇撰文又指出了新的说法,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读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意味。

 

32、“兔死狗烹”的由来

    “兔死狗烹”是由春秋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浓缩而成的成语,比喻朋友或亲人之间,患难时利用,过河则拆桥。

    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极有才华的功臣,一是范蠡,一为文种,他们忠心耿耿辅佐越王。一次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劝告,发兵攻打吴国而惨败,他走投无路想全家自杀,范蠡又劝告他忍辱负重,以假投降保存自己,将来伺机报仇。文种也两次出使吴国,骗取吴王夫差信任。这样越王才得以积蓄力量,后来真的一举灭了吴国。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凶残,侍奉君主打败吴国大任完成后,他便去国离都,舍弃荣华富贵而隐居起来。范蠡惦念好友文种的安危,托人带信给他说:“飞鸟已然射完了,好弓箭自然藏起来;狡猾的野兔已经杀死了,猎犬当然可以烹煮吃掉了(原文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怎么还不跑掉逃避灾祸呢?”文种起初不听范蠡规劝,后来知道越王勾践确实会将功臣杀害,于是装病不去上朝,但为时已晚,勾践最终还是赐文种一死。

    现在大多将“狡兔”理解为“狡猾的兔子”,因为《辞源》、《汉语大辞典》未明确解释“狡”义,《辞海》释为“狡猾”,例句为《史记》“狡兔死,良狗烹。”《现代汉语词典》:“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但“狡兔”古义为善跑而少壮的兔子。另据《史记》称“狡兔”与“良狗”对称,可见“狡”有褒义。

 

33“三令五申”的由来

    人们常用“三令五申”来表示“再三告诫或命令”,那么“三令”与“五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宋代曾公亮所撰的《武经总要》,对“三令”、“五申”的具体内容是这样解释的:古人所谓“三令”,即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大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显然,这“三令”与“五申”都是用来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的作战守则。

 

34、“塞翁失马”的由来

    “塞翁失马”是个很有哲理的成语,常和“安知非福”连用。意指虽然暂时有些损失,但是坏事会变成好事,怎么知道不是福分呢?

    此成语源于《淮南子·人间训》的一个故事:住在边塞的一户人家,有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何故跑到胡人家中去了。邻居们都来慰问,而主人家老先生却想得开,他说:“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果然,数月之后,那匹丢失的马不仅回来了,还带着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

    邻居们都来祝贺,而主人却说:“这何尝不是件坏事呢?”果然又应验了,他儿子见到好马,高兴地去骑马玩耍,不幸摔断了大腿。大家又来慰问,这老人说:“这何尝不是好事呢?”事情又在一年后应验,那时胡人大举进犯,打起仗来,官家征兵,老人的儿子腿瘸而免兵役。当其他士兵浴血战斗,十之八九战死时,老人一家却安枕无忧。

    你看,这故事说,祸变福,福变祸,祸福相依,福祸相倚。

 

35、“连中三元”的由来

    “元”有第一、为首、头一名的含义,“三元”在中文里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第一之意,不指三节。“三元”原本指三个什么第一呢?它是封建科举考试时代的一个名词,指乡试、会试、殿试的三次考试均得第一,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

    我国的科举制度前后经历了1300多年,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之径。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科举形式。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乡试后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由会试合格者参加,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这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无,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所谓“三元及第”指的是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

    其实,在长达千余年的科举中,能摘下“连中三元”桂冠的寥寥无几。

 

36、“七月流火”的由来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说的是天象。“七月”指殷周时代历法的七月;“流”义为运行,“火”指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诗句说的是:到了七月(夏历,大约相当现今的秋初),大火星渐渐偏西向下运行。这种天象告诉人们:暑热退尽,秋凉将至。这是成语的本义。但实际运用中,“七月流火”常被望文生义而错误地用来比喻“烈日炎炎”。将“七月”看作盛夏,将“流火”看作热浪。这是因为现在用公历,不管是公历或农历,七月都是最热的,加上有“火”字,语简义丰,形象易懂,能让大多数人接受。

    “七月流火”已变成了形不变义变的成语,所以在当前语用实际中,以“七月流火”表示天气转凉的语例几乎为零,语文工具书有可能将“七月流火”作为表示天气炎热的义项列入。

 

37、“明日黄花”的由来

    “明日黄花”出自苏东坡《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一词中,也用了“明日黄花”。诗词中的“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即菊花。古代文人讲究重阳赏菊,错过时令,就没有兴味,因而以“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世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有些人不了解“明日黄花”的典故,望文生义,以为“明日”是未来之日,既然是“过时”的,就将“明日黄花”改作“昨日黄花”,结果让人不知所云。

    虽然“明日黄花”成语的本义是比喻过时的事物,但人们在实际使用中认为还是以“昨日黄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人以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和承认现实为由,主张视“昨日黄花”为正确,也有人甚至主张应允许“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两语同时存在和使用,对此颇有争议。

 

38、“差强人意”的由来

    “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称赞大司马吴汉的一句话。有一次战事不利,诸将多惶惶失态,而吴汉却意气自若,继续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刘秀感慨地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说,吴公能振奋人心。“差”,作“尚、略”解;“强”,作“起、振奋”解。后人将这句话作为成语,但将含义改动了:“差”,作“比较、大致”解;差强人意,意思是“令人比较满意”。

    现对“差”的释义有争议,有人指出光武帝是赞叹吴汉治军有方,如把“差”释为“尚、较、略”义,哪还有赞叹语气,因此认为“差”应是“甚”、“殊”之义。

    有些人不了解“差强人意”的典故,望文生义,以为“差”就是差劲,“强”就是很,“差强人意”就是令人很不满意,褒贬不分,令人哭笑不得。对“差强人意”成语的使用十有九错,其原因还是人们从一个“差”字中对“令人很不满意”的含义更容易接受,而难以理解“差”是“比较、大致”甚至是“殊”、“甚”的含义。

 

39、“登堂入室”的由来

    从字面上看,“登堂入室”就是什么东西来到了厅堂、居室,多数人也都是这么认为和理解,许多报刊上就经常这么用的。人们也习以为常,把“堂”、“室”当作了百姓家的“厅堂”和“居室”。殊不知,这是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

    从渊源上来说,“登堂入室”也叫“升堂入室”。《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子路,“升”:登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孔子的原意是,子路学习虽有成就,但还须更进一步。“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后比喻人的学问和技艺深得师传,造诣精深”叫“ 登堂入室”。

    由此可见,成语“登堂入室”或是“升堂入室”,早已不是古代宫室“前堂后室”的意义了,而是由此引申出的“刚刚进门”和“更高境界”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地步,而不能“顾名思义”胡乱套用。

 

40、“栩栩如生”的由来

    “栩栩”,有三个含义:其一,欢喜自得的样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栩栩然”,欢畅的样子。其二,生动活泼。清·袁牧《随园随笔·心史载文天祥事与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霍霍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其三,轻微地动。唐·唐彦谦《咏葡萄》:“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乾作晴雨。”“叶栩栩”,叶子轻微的摇动。

    “栩栩如生”又作“栩栩欲活”,形容文学艺术作品描摹、刻画人物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秦牧《艺海拾贝·虾趣》:“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

    经常见诸报端,错误地用“栩栩如生”来形容演员的表演。因为他们忽略了“如生”二字,如生者,像活的一样也。演员们都是活人,活人表演像活的一样,显然不那么妥当。

 

41、“美轮美奂”的由来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是:“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本指囷,古代一种圆形谷仓。古代文人常用它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奂”,一说义为盛大、众多,一说义为光彩。《礼记》上的这段记载,说的是:晋献文子修建豪宅,竣工的时候,大夫们都去祝贺。张老却不以为然,觉得太奢华了,便用讥讽的口吻说:“好高大、好宏丽呀!”张老的话原本是一句反话,后人却反话正用,用以形容房屋高大宏丽。后世把“轮奂”作为建筑物的代名词。

    有些人不了解“美轮美奂”的典故,望文生义,常用它来比喻舞姿优美,风马牛不相及。

 

42、“望其项背”的由来

    “望其项背”也称“望其肩背”、“望其肩项”。源于“项背相望”,语出《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李贤注:“项背相望,谓前后相顾也。”可见,这前后二者相距不远,绝非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它被用于形容人众拥挤,连续不绝。如明代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海内求贤文者,项背相望。”

    人们多用其否定式来表达“远远落后于某人”之意,如“令后生难以望其项背”、“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项背也。”《现代汉语词典》在“望其项背”词条下的释义说得明白:“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望其项背。” 但常有人用错,当作“够不着、达不到、难以做到”即“望尘莫及”的意思来理解。

 

43、“空穴来风”的由来

    “空穴来风”出自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意思是:因为枳树弯曲,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了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常用来比喻自身存在着弱点,病菌、流言等才得以乘虚而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事出有因,确有来头。

    常有人错误地理解“空穴来风”的含义,望文生义,认为一个洞穴凭空怎可来风呢。将其理解成无根据、无凭证、编造臆测的同义词,一说到毫无根据、无中生有的事时就用上“空穴来风”。台湾有本厚厚的《每日一辞》中也说:“空穴来风,比喻事情凭空发生之意。”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

 

44、“炙手可热”的由来

    “炙手可热”出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进士崔铉被唐武器重,入朝为官三年就当上宰相。崔铉手下有四员心腹干将,一个名叫郑鲁,一个名叫杨绍复,一个名叫段瓌,一个名叫薛蒙,经常参与议论朝霞政。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郑杨段薛,炙手可热。”后来“炙手可热”成了贬义成语,人们常用它来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常有刊物将“炙手可热”这句子有贬义的成语用来比喻明星,他们以为“可热”与“走红”是同义词,又忘了“可热”前面还有“炙手”二字。炙者,烤也;热者,烫也。“炙手可热”的含义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灼烫。人们对让人感到灼烫的歌手明星只能畏而远之,恐怕难以走红。也有人把它当成“热门”、“吃香”,甚至“有人气”来理解。

 

45、“首当其冲”的由来

    “首当其冲”原作“当其冲”,出自《汉书·五行志》:“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这段话说的是:春秋时代有个郑国,北邻晋国,南邻楚国,东边还有一个吴国。晋、楚、吴都是强国,而郑是个小国。一个小国,夹在三个强国中间,处在冲要位置,三国发生战争,最先受到攻击、最先遭遇灾难的当然是郑国。所以,郑国要同三国斗,只能是自取灭亡。后人在用这个典故时,在“当”字前面加了个“首”字。于是就成了“首当其冲”,这个“冲”不是“冲锋”,而是“冲要”,处在冲要位置,自然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常有人望文生义,看到“首”“冲”二字,就以为是冲在前面。

 

46、“求全责备”的由来

     “求全”出自《孟子·离楼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译成现代语言就是: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求全”的含义就是要求完美无缺,所以孟子认为这是苛求。

    “责备”出自《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管子讲的是用人之道,说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必苛求完美。

    从字义上讲,“求全”和“责备”原本是同义词,求和责,都是“要求”,全和备,都是“完美”。“求全责备”比喻苛求完美。“责备”一词后来被赋予“批评、指摘”的新义。后学者只知其二不知其一,于是误解了“求全责备”的含义。

 

47、“朝三暮四”的由来

    “朝三暮四”源自《庄子·齐物论》,在列子中也有类似记载。原本是说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翁,用了个小手段,将猴子欺骗了的故事。那老翁养猴多年对猴子了如指掌,猴也听得懂老翁的话。他戏耍猴子说:“我给你们吃橡子果,每日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够了吧?”(原文朝三而暮四,足乎?)猴子听了都跳起来叫喊。因为猴子习惯了每日早晨吃得多,而晚上可以少吃点儿。老翁连忙改口说:“好了,好了,别吵了,我给你们早晨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怎么样,够了吗?”这下猴子都安静了下来,不再又跳又喊了。

    从这故事可见,“朝三暮四”的本义是玩弄小把戏,用欺骗手段蒙骗的意思,但现常常被人用作反复无常,经常变卦,特别是形容男人变心极快,花心得早晨恋张三、晚上恋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