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北医院:文化漫谈:我是三峡人,我歌唱我的三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7:38:38

引子

我是三峡人,我歌唱我的三峡。

三峡是什么?历史学者说,三峡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链接支点,或者是长江文明和古蜀川西文明的咽喉。他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桥头堡,更是中原文明迁徙西南的索道。地理学家的眼里三峡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的大峡谷,是比较典型的峡谷,到如今,还没有学者十分明确的区别三峡和三个峡的地理学的分别。经济学者说三峡是个连接东西部经济圈的纽带,天堑变成平湖之后,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水道,可以通过高吨位的集装箱船队,缩短了通航时间,三峡电站给中国带来了电力资源,对保持水土,环境保护等具有深广的影响。如今在三峡夹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不仅有国道纵横,而且有高速公路,高速列车,飞机场……解放了三峡地区的生产力,沟通了三峡和世界的联系。政治家说。三峡是移民工程,是民生大事。重庆,湖北都在玩三峡牌,上海,武汉,重庆也会在三峡这条水道上谋求发展。三峡不仅仅只的那著名的三个小峡谷,而是更加宽广的品牌。三峡的范围是由窄到广,由短到长,由点线到纵深的过程。形成了大三峡的概念。其涵盖的地表,水路,范围是过去的几十倍。并且现在形成了两个三峡经济圈:东的宜昌中心和西的重庆中心圈。而三峡的居民更是民族融合的典型的通道:几次比较大的中华民族大迁移的结果。历经战国时期的楚巴大融合,又经历蜀汉战争的的沟通,更是明清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是抗日战争的下江人的避难所,如今更有百万三峡人迁徙祖国各地。

中国人面对外国人说三峡,他们自豪的不仅是峡谷的自然概念,而是民族的骄傲,而骄傲的本因,是因为三峡是条诗歌的峡谷,是长江文明的最精彩的领带。

诗人说三峡就是三峡。他是激情燃烧的峡谷,是深入缅怀文明的根茎,是追寻灵魂的隧道,是通往世界的最后的隧道。伟大的诗人们顺流而下,屈原。宋玉,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郭沫若,巴金,何其芳,毛泽东,余秋雨,刘白羽……他们高唱三峡的颂歌,激昂起长江的诗情,谱写了华美而永恒的诗篇。

在《三峡论》里,与其说是在说三峡,不如说在探讨长江在中华文化的价值。我努力思考着是什么原因让我对故土的眷念和思考。同样是三峡人的屈原,他可以一连串的《天问》。这些问题,也许可笑,也许更令人困惑的是在3千多年以后我们还在一些问题里思考。难道,这是人类的本性?

如今三峡狼三子在写作此文之前给自己,也给网友如下《九问》,同样,我的问题天真幼稚,但是我执著:

第一问:三峡是一个峡还是三个峡?倘若是三个峡,我们三峡人并没有明确的感到从这个峡来到了那个峡?嘿嘿,仅仅用诗仙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来形容好笑。

第二问:三峡现在归属两省的行政划分,是资源的浪费还是需要统一整合?注意重庆市长据说已经公开承认:重庆人手里的“文化旅游三峡牌”已经输了?

第三问:“自古诗人皆入蜀”,是诗人的不幸,还是三峡的万幸?

第四问:三峡的船工号子谁还会唱?谁还在唱?

第四问:云阳在广义的三峡范畴之内?好是在狭义的大三峡之内?在三峡平湖的真正的黄金水道里,在重庆到宜昌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之际,我们该如何作为?或者说我们云阳该怎样巧打三峡牌?

第五问:被中华诗歌标榜史册的“三峡竹枝词”谁会写?谁会唱?

第六问:不管贫穷或富有,不能显达或落魄,浪迹天涯三峡人,三峡大移民,你在他乡还好吗?是不是夜夜回荡张飞庙的钟声?是不是和楚王在梦中幽会故乡的神女?是不是以三峡人而自豪?

第七问:三峡杜鹃 [鸟和花] 谁能识?最好是图片或vcd。

第八问:十年,三十年以后的三峡 [云阳] 又是如何的景象?

第九问:“三峡从来多是移民住”,我们问自己我们从哪里来?

一,三峡与三个峡谷悖论

三峡自古只行船。开天辟地以来,连接中国东西部的最主要的通道,就是号称为天堑的三峡。三峡是条最不寂寞的峡谷,也是最赋有生命力的峡谷。源源不断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携带了我们文明必须的水和土壤。按五行学说,天地方圆之外,就是金木水火土了。而长江通过三峡这一条狭窄的通道给中原带来的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利资源,也孕育了长江文明。是他,他贯通了川西平原 [ 例如三星堆文明 ] 和黄河文化的沟通。

说三峡其实是个比较大的概念。他是巫峡,瞿塘峡,黄陵峡这三个峡谷的总称。由于这三个峡相连,并且略无缺处,应该叫一个名字才对,笼统称之为三峡的。盖所谓峡谷,峡的两头应该有比较大的平地作为起止才符合地理学的定义。这样一来,这三个峡比肩而立,接踵相连,应该用一个峡谷来冠名。因此自古以来,文人豪杰对三峡的爱称也是各有所云。有巴东三峡之说,有长江三峡之谓,有川江三峡之名,等等不一而足。

这个三字到又有点儿讲究。三是实指三个峡的总称呢?还是一个大峡谷呢?

历史总会在诗文里再现。

三峡人是这样唱的的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的三峡就是指的是三个峡。刘白羽的经典散文《长江三日》就是一个峡一个峡的写来。而我们现代人,已经把三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就是说,个数三实为概数之一了。

二,最有诗意的大峡谷。

中国的大峡谷实在是太多。比如,大渡河大峡谷,雅砻江大峡谷,金沙江大峡谷。他们美其名曰大峡谷,这是不错的,单单这三峡没有冠以大字,却是明至实归的“大”峡谷。这个大不仅仅是因为全长192公里,还在于他几乎拥有大峡谷的一切景观特征。峡谷深长,两岸陡峭,奇峰异洞,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

峡谷里有中国唯一的诗城---夔州。是诗人,不肖细说他们到了三峡的诗性勃发,即使没有身临其境也会如范仲淹一样没有到过三峡也会像《岳阳楼记》洋洋洒洒的描绘一番。同样不是诗人的凡夫俗子也是充满了诗人的气质,也会在梦中,想象三峡的的诗意。

三峡的语言像音乐一样的悦耳动听,随随便便一个三峡人,信口一开也是三峡竹枝词的韵脚。即使是拉船的船夫,他们的号子也是荡气回肠:“哟—我黑……”

景为人造,实乃天成。曼妙的神化,离奇的传说,过客匆匆,江水荡荡。数风流人物,无不对三峡敬畏,无不为之讴歌。

三峡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峡谷,而且因为他是联系文化的隧道,也是阻挡外族入境的深渊。三峡浪三子是这样吟唱的:

 

自古文人皆入蜀,入蜀必有千古诗。

太白轻舟随流水,子美橘园登高时。

 

八阵独亮孔明灯,一幅画卷通古今。

神女无恙平湖宽,激流高歌出夔门。

 

在余秋雨的眼里,三峡只有李白没有杜甫,这完全没有看见杜甫在夔州的2年时光,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过,他还是感叹“三峡是最湍急的诗歌的河床。”

 

三,三峡之杜鹃的特别涵义。

在普通人看来,杜鹃是朵花,至少在中国文人的眼里是没有被人格化的花卉。据统计在全唐诗里没有一个诗人写杜鹃花的,这比较人格化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或者牡丹,玫瑰而言,杜鹃花要落籍得多。其他民族则不然,例如藏族人叫洛桑花,朝鲜族叫金达莱,我们平素就叫他映山红而已。据说,现在转入进口的杜鹃是异常的名贵。在欧洲,杜鹃花更是西方园林的不可或缺的花卉了,有没有杜鹃不成园的说法。

这不能不说是个伟大的遗憾。

在三峡有杜鹃花。可是杜鹃是只鸟,是只诗圣的鸟。

在诗圣的眼里杜鹃是西蜀帝王杜宇的人格化的象征,这是三峡人以杜鹃象征皇帝。他甚至达到了跪拜的地步。见诗歌“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云安这样写:“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的原因。

在三峡的乡民耳朵里,杜鹃鸟是布谷鸟,因为他的叫声和“布谷,布谷;布谷,布谷”,或者和“豌豆,包谷;豌豆,包谷”及其的相似。

在三峡腹地的秭归,在屈原姐姐的眼中,杜鹃鸟是呼唤弟弟的招魂鸟,杜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是后来这里就叫作秭归的原因。

人格化的杜鹃鸟对比及其普通的杜鹃花来说,委实是不太公平。

四,过客眼里的三峡

川江激流,一代一代伟人,文豪,或顺流而去,或逆流而往。即使没有亲临三峡,也是在三峡的诗文里长大。对他的敬仰,爱慕,为他讴歌,倾诉。

有人居庙堂之高时,想起他。孙中山的三峡梦,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也是怀着诗人特别的忐忑的心情。

有人居江湖之远,更是对他忧心匆匆。《三国演义》卷首词《西江词》云云:

“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或恐是回到边陲西南昆明经过三峡的直视和感叹。

是中国人,都知道这样的诗句:“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豪迈的诗句和三峡的流水一样的震荡心灵。

只有李白,他三次经过三峡,即使是逆流而上,枷锁在身,他依然还在万州的小酒店里和棋客下棋赌酒两不误。最后60高龄的他还是潇洒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这第二回出川,比较36年前出川毕竟不是一个意境。但是三峡的激流飞溅还是激发了诗仙的豪迈。

宋玉的巫山是美女和王权的幽会的场所。这毛茸茸的狭长的容器,湿漉漉的云雨,滔滔不绝的江河水,使诗人这样意淫也是不谓过的。至今那神女峰和楚阳台还是饮食男女向往的佳所。薛涛的诗签是浪漫的,这个古典的西蜀美女曾经这样含羞的写道:“千叠云峰万丈湖,白波分去绕荆吴。感君识我枕边意,重示瞿塘峡口图。”《酬人贻巴峡图》

陈子昂客行三峡,枯坐舟楫之中,感概万千,即惊叹三峡峡谷风景卓异之特色,跟叹谓历史变异无端,所以云云:“日落沧江晚,亭棹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设汉王宫。荒复依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碧断,地险碧流通。故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坐思无穷。”《白帝城怀古》

当代刘白羽《长江三日》里对三峡更是情有独钟,在水墨画般的画廊里,他顺水顺风,满足了年幼时对三峡的神往,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里,在耳畔的“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召唤里,他终于“穿过黑夜走向黎民”。三峡成为他哪个年代文化人走向新时代的心路历程。

大散文家余秋雨在《三峡》里又是另外的一种暧昧。他宣称中国新诗对诗歌的背叛,因为“诗人在三峡的小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之后,“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神女一词终于由瑰丽走向淫邪,温热的肌肤,无羁的畅笑,情爱的芳香,全都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留在这群山之间。”他说“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他带着我们不了解三峡的思考从三峡离开。

 

五,三峡人心里的三峡

之一

三峡激流造就三峡诗歌的浪漫主义情调。

三峡的水域里每一个三峡人都是歌手,每一位纤夫都是最乐观最浪漫的诗人。在他们和三峡水乳交融的生活里,三峡号子就是三峡人直接和三峡的群山、急流、险滩交流的语言。

号子,是中国古老的民歌之一。因为是在江河湖汊里边劳动,边歌唱的形式,因而名之。三峡峡谷由于峡谷湍急,拐弯滩险,地貌复杂,天气骤变,使人力行船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的产生的号子不仅是鼓舞士气的方式,也是豁达面对困难的娱乐方式。而川江三峡号子对比其他河域的号子更有代表性。

这个特色是因为伟大的诗人、歌者,音乐家千百年参与其间,互相影响的必然结果。

放舟三峡时,有轻松的下水号子,其间夹杂着三峡竹枝词的浪漫山歌小调,或者是几句“川剧高腔”。也有游览观光的抒情色彩浓平水号子,号子的曲调像平静的水面,号子变成了抒情的发泄,似倾诉,似独白,似吟诵。例如三峡腹地的秭归的龙船号子:“三闾大夫啊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东方。东方魔鬼数千丈,人到那里心受伤……”。

但是,最具震撼力的是逆水行舟,夺滩拉纤的时候的三峡号子。音节急促,在狂风暴雨里,号子有时甚至没有实词,只有表示气慨的虚词在呐喊。这时的三峡号子会产生天地动容,鬼神哭泣的磅礴的气势。[征集三峡号子例子]尽管三峡号子的内容没有固定,但是,他的曲调由舟行的水面环境和心情而定。

而领头的船工就像是一位即兴创作的诗人。面对大自然的种种困挠,他即兴放歌,把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演唱得淋漓尽致,在酣畅淋漓的号子声里,没有困难,没有悲观,只有的是希望,有的是信心。不知道当年诗仙太白,诗圣子美是如何的感动。李白的:“噫,嘘唏”,杜甫的夔州诗歌里“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三峡号子的激情。倒是刘禹锡感动之后的《竹枝词》成为了文人喜欢的抒发情感的诗词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之二

刘禹锡在三峡为官三载,他在忠州发掘的竹枝词开一代先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水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杜甫在白帝城客居两年有余,他眼里的三峡更是通往京城,过上平安社会生活的神秘的通道。他在夔州客居时这样写道:“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木差]。……”

屈原,最浪漫的伟大的三峡诗人之一,他就是现今的秭归(古称丹阳)人。此地据《水经注》说: “山秀水清,故出俊矣。” 现在秭归还有屈原旧宅,这江山旧迹,当然是人民纪念他的缘故。而真正的屈原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勿忘身之贱贫--《惜诵》)。尽管如此,三峡家乡风光还是滋润了他的诗歌风格和傲岸骨气。这如同三峡两岸傲然的群峰和湍急的激流给他带来如泄的诗情一样。也许在他的《九歌》《召魂》里有三峡人对世界的探索。

如果说宋玉杜撰了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美女三峡神女,那么,活生生的大美女王昭君,则是三峡奇女子的代表。她的美,是三峡之水滋润了她的肌肤;她的傲,是三峡的傲然峡谷是她超凡脱俗。她后来的命运也如同三峡流水一样激起层层浪花,让大汉天下,让西域沙漠也扬起三峡的云雨波涛。

至于望帝杜宇拥三峡,偏安一隅;公孙述据鱼复,而险天下;刘皇叔白帝托孤,孔明巧设水旱八阵,鼎立三国,更是三峡人引以为傲。

所以在余秋雨看来,大凡从三峡走出起来的人都有一种叛逆天生的傲骨的叛逆精神,他说三峡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这是他在回顾了屈原,李白,苏东坡,王昭君之后的感叹。

之三

《三峡情》歌词是三峡云阳人湛泉中的作品。优美的旋律里有三峡的云雨,峡江的激流,三峡人的豪迈。词曲早与蜚声中外。

当代夔州人胡焕章《杜甫夔州吟》研究之三峡以及刘健辉等四人研究的《杜甫在夔州》都是有影响的作品。

而云阳人籍诗人徐亢的在诗歌《东方大峡谷》里的是这样缅怀三峡的:

 

“祖先的遗骸高悬头顶,栈道的纤索拉过那段狭窄的河道

我为此以颤栗的胸膛拥抱倾斜的桅杆

任远古的长风穿胸而过,在心的碑石上镌刻凝重的篆文……“《夔门臆想》

 

“冰凉的江水仍在漂洗你的脚裸

在布谷鸟的巧啭里眺望远方

可你还未跨过那一道鸿沟,向我的春天……”《神女峰》

 

三峡网客狼三子是这样总结前辈的:

每一粒水珠都那么晶莹珍贵

每一缕江风都那么惬意

每一枚三峡卵石都那么惊奇

自从折枝竹笛唱夔门

在浪尖上跃动是三峡的精灵

 

即使没有一枚太阳会染红夕阳

即使没有一弯月牙会勾走巫山的云雨

即使没有一叶扁舟能够载满诗人的才华

即使川江水不是可以酿造的醉人的美酒

世世代代居住的巴蜀儿女约无怨无悔------《时光隧道》

六,三峡竹枝词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 这是刘禹锡在《竹枝词九首》的序言里的自述。他在忠州发掘的《竹枝词》九首开了一代先河。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宋代的黄庭坚说:“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

苏轼也很赞赏,当黄庭坚向苏吟读刘禹锡的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苏轼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唐宋以降,不少文人写竹枝词,除苏轼、黄庭坚外、还有苏辙、杨万里、范成大、汪元量等,都有成名之作。

当时竹枝词的演唱特点是边唱歌,边舞蹈,有竹笛伴奏,而歌词内容以远古的爱情故事为主有浓厚的三峡乡土特点。这些特点和现代居住在三峡附近的土家族民风及其相似。或许,这些较为远离三峡的当代少数民族就是唐宋诗韵里的三峡人。刘的竹枝词以下面这首最深得人心。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水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白居易的《竹枝词》:

竹枝苦短怨何人?夜唱山歌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竹枝词系文人刘禹锡改编之后的称呼。在这之前名称并不统一。唐代乐府曲名竹枝词,也称竹枝、竹枝子。杜甫也说是竹枝词的例如“竹枝词未好,画舫莫迟回”的诗句。其实杜甫早在50年前在夔州2年余在诗歌里把竹枝词曾经分别冠名为“巴渝曲,夷歌,夷音,樵歌,蛮歌”这应该是有别于中原官方文化的当时的少数民族的歌声。

“夔州府城白帝酒,家家楼阁层层梯。冬雪下来不到地,春水生时与数齐。” 这是明代的杨升庵的《竹枝词》。

三峡人,自古以来,都是善于歌唱的民族,也是善于表达的民族。竹枝词好在大三峡之间爱回荡,到是在三峡行船的船工号子—川江号子却因为拉纤工作的丧失而几近失传。

竹枝词和当时文人的七言绝句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他更是在语言和声调方面更贴近人们大众。因此,这是专业作者深入生活,是文人诗歌走向平民的桥梁。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就是这样的产物。例如杜甫诗歌云: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夔州歌选二》

渔洋山人对竹枝词情有独钟。他每到一地都要写几首竹枝词,如《都下竹枝词》、《汉嘉竹枝词》、《江阳竹枝词》、《西陵竹枝词》、《广州竹枝词》、《邓尉竹枝词》等。例如:

曾听巴渝里社词,三闾哀怨此中遗。

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

连哀伤的猿猴也会竹枝词,何况大诗人王世祯哉!

 

  峡江文化在哪里

峡江文化的特色是随河道的变化而迁徙,冲积平坝于高山文化,吊脚楼文化,即水的文化,性格爽直,敦厚,热情火热。细分为典型的码头文化,性格粗犷豪爽,耿直义气。

云阳有许多的城镇集市在岁月的河流里诞生和泯灭。例如明月坝到高阳坝,李家坝到云阳镇,千年云安,双江码头……

缘云阳境内的川江支流有彭溪河,河口是双江集镇,朔流而上有高阳,到开州。汤溪河,河口是云阳镇,朔溪而上有云安古镇2000云的建镇历史,一度是云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溪,江口沙陀到巫溪,乌羊溪,河口是新津口,朔江而上有双坝,龙角,七曜山等。

三峡电站到二期156的水位的时候云阳镇,双江镇,云安镇三镇合一而成为容纳十多万人的新县城双江镇,他的文化又在哪里 ?

旧的云阳县的峡江文化特点齐备:盐码头,吊脚楼,艄公,川江流水,每年的汛期,川江号子。

新的县城文化在哪里?龙脊岭文化长廊,张飞庙,磐石寨文化,滨江公园的石林和古树,尚待开发的南岸自然风景区例如龙缸龙洞、漂流,我们在困惑中艰难的寻觅,在寻觅之后,我们困惑。郊游,远足,休闲,娱乐,千城一面的新城,我们没有特色。既没有链接到重庆市的主城区的辐射之内,也没有沾染到大三峡的浪花。即使一座张飞庙属于大三峡的旅游区域,往来行客来去匆匆,几乎可以不进城,也是到此一游,我们并没有沾到文化经济给云阳带来的效率。云阳如此。重庆大三峡圈的各县区大同小异。这种由点及线,沓今思古的文化格局,让我们还寄生在昔日的辉煌的三峡人汗颜。对比西方媒体高度认可的“三峡工程”和是长城并举的伟大工程。我们在伟大的光影里渐渐消失。

面对高峡平湖,留给我们的空间不太多。不过,身为三峡人,是在水里淹没,还是在水里诞生。我们试目以待。

 

尾声

 

三峡是个永恒的话题。三峡永远唱着动听的歌。

如果说长江文明相对于黄河文明更加的的赋有生机,如果说江南文明则是长江文明最瑰丽的花朵;那么,长江三峡则是一段长江文明最悠扬的短笛。

三峡文化最核心的是体现我们民族和自然,环境对话的过程。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多样的文化形态,则是先辈们亲近自然,和自然对话的记录。而这种对话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显得更加的丰满,像三峡平湖一样的满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余秋雨以为三峡就是一个中华文明的活生生的展台:长江的缩影文化和枢纽文化如果是三峡的话,那么三峡的诗情不该减少。她的神秘感、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和传说性都不该减少,应该聚集大量世界级艺术家、画家、音乐家,在三峡或大坝举行世界直播的电视音乐会,这在国际上被称为环境景观艺术。”

在这个展台上,各种形态的文化都可以也依次登场。就是说三峡文化是多样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三峡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或者说是文学艺术的起点。

三峡历来不寂寞。楚汉风云,巴蜀纷争,三国演义,抗日战争,高峡大坝,百万移民,这些故事纷至沓来,而依稀镌刻在三峡的峭壁绝崖上。将来也不会寂寞。因为有诗魂。而这诗魂就是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在动静之间,平淡之际,灵魂发生了飞跃。长江会更加的充满了鲜活的旋律。如果说泰山培植的是皇权文化,是儒家的文化的代表的话,那么,三峡文化则是道家文化的典型,这个本土宗教所体现的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境界。

三峡会唱出最美妙的歌声,三峡会展现最美妙的画卷,三峡会点亮国人在新世纪的辉煌愿景。

 

[参考书目]:

聂石樵《屈原论稿》

李希凡《中国艺术》

刘健辉《杜诗散译》

徐 亢《徐亢诗选》

胡焕章《杜甫夔州吟》

秦彦士《情系三峡》

扬 健《历代名人云阳留题诗选》

扬少伟《陶醉一汪歌吟》

顾玉生《竹枝词》

《中国国家地理》2006杂志

 

其他可以关注的要点:

1,三峡的历史变迁,

2,三峡的民族迁徙:几次较大的迁徙活动背景

3,谁在巧打三峡牌:香港,湖北,重庆

4,三峡人在中国…………………………………………………………

5,三峡的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