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老八烧鸡牛肉:道中有真意,至乐在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12:57
道中有真意,至乐在其间
 古时候,当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时,菩萨转生在迦尸国的一个婆罗门家里,名叫迦波童子。长大后,出家当了苦行者。

 

那时,有个苦行者叫盖萨婆,是五百个苦行者的老师,菩萨则是学生中的长者。菩萨与盖萨婆真挚友好,亲密无间。

 

后来盖萨婆带学生去波罗奈乞讨盐和醋。国王就热情招待他们用膳,安排他们住在花园里。雨季后,盖萨婆向国王辞行,国王说:“尊者啊,你年纪大了,就住在我们这儿吧!让那些年轻的苦行者回喜马拉雅山去!”盖萨婆答应了。

 

迦波等人回去后,盖萨婆若有所失,夜不成眠,最后染上疾病,痛苦异常。国王派五个御医护理,也不见好转。盖萨婆要求回到喜马拉雅山去,国王只好答应,并派大臣护送盖萨婆回去。

 

盖萨婆一见迦波,心病消失,精神舒坦。迦波盛了一碗苞米粥,搁上一些洗净的树叶,无盐无调料,端给他吃。盖萨婆的病马上就好了。

 

国王又叫那个大臣探望盖萨婆。见尊者身体健康,大臣问:国王带了五个御医护理你,也不能治愈你的病,迦波是怎么护理你的。说罢,念了一首偈子:“人主顺遂你心意,而你执意要离开;身居迦波净修林,请问尊者乐何在?”

 

盖萨婆也念了一首偈子:“各种树木,甜蜜可爱;迦波妙言,令我开怀。”

 

盖萨婆就讲了迦波给他吃苞米粥的事情。大臣听后,念了第三首偈子:“吃惯精米粥,伴以鲜肉卤,怎么会喜欢,无盐苞米粥?”

 

盖萨婆听后,念了第四首偈子:“不管精与粗,不管多与少,只要情谊深,入嘴有味道。”(《佛本生故事·盖萨婆本生》)

 

 

 

旁观者言:

 

这个故事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盖萨婆为什么到了王宫里就会生病?

 

盖萨婆的人生使命是修道,而不是王宫里的尽情享乐。

 

没有盐,也没有调料等,一碗苞米粥就治好了他的病。其中的奥妙明明白白:你是神的人,而不是王的人。当你想要做王的人的时候,就病倒了;当你重新回到神的身边,痼疾就不药而愈了。

 

不是你生了病,而是你选错了路!没有这场病,你就回不到神的身边来。

 

第二,盖萨婆“身居迦波净修林”,其乐何在?

 

应该说,这个疑问是带有普遍性的。提出这个疑问的,大约就是那些将尘世荣华富贵看作唯一幸福的生命。在他们眼里,“净修林”还能有功名利禄之乐吗?

 

求道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是正常的人,一般都不会反对修道。但事实上,修道的人是不多的,而不修道的却占大多数,原因之一就在于后者认为修道是正道,但却是“苦”事,所以才有“乐何在”的疑问。

 

可见,这些人的生活目标是“乐”。“逐乐”就成为他们的人生内容。“逐乐”就必然“悖道”。这么说,似乎“乐”与“道”水火不容,其实不然。常人所逐不过是肉体之乐。而乐亦有不同层次之分。肉体之乐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无常,即最不稳定、合理性最薄弱的一种乐趣。与其相反,修道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幸福,修道本身就在给人带来幸福。而这种幸福却是博大的、深刻的和无私的,是超越了常人的肉体之乐的。盖萨婆从王宫回归山林,就是最好的明证。大臣不理解“苞米粥”胜于“精米粥”的奥秘,盖萨婆只好用“情谊深”的理由勉强应之。

 

盖萨婆的内心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真实的、难言的幸福。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所讲的大概就是这种常人很难体察到的幸福。

 

不同层次的生命有着不同层次的幸福,而不同层次的幸福是不能混淆的。

 

不在道中,不知其味;不在道中,不识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