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有哪些检测公司:林总携夫人叶群接见红卫兵 196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6:54

林总携夫人叶群接见红卫兵 1966







宋彬彬,大家不陌生吧
美国媒体批宋彬彬拒不忏悔

  广受欢迎的美国新闻网站“新美国媒体”(New America Media)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首页刊发了艾伯林(Eberlein)的一篇关于中国文革知名人物宋彬彬的文章:在毛泽东一百一十四岁生日之际,红卫兵领袖的过去浮出水面(On Mao’s 114th Birthday, Past Catches Up to Former Red Guard Leader)。(原文链接:http://news.newamericamedia.org/news/view_article.html?article_id=be87ff6c4b1b6142feb076155e09c5ba)
  在文章的“编者注”栏目中,“新美国媒体”的编辑写到:一张被长期遗忘的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照片,在网络中浮出水面,使当年的红卫兵、今天的科学家宋彬彬再次臭名昭著。
  文章作者艾伯林写道,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一百一十四岁诞辰到来之前,一九六六年宋彬彬被毛泽东接见的照片流传于互联网上,很快激起了中文社区的愤恨。作者由此介绍了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四十一年前,当年十八、九岁的北师大附中高中学生宋彬彬,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作为红卫兵代表被毛泽东接见,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建议宋彬彬改名为“宋要武”显示不分男女的红卫兵战斗精神。
  几乎一夜之间,“宋要武”成为全国最知名的红卫兵领袖,年轻骄傲而又对历史无知的宋彬彬很快的把名扬天下变为臭名远扬:两周之前她参与了殴打致死她们的老师、北师大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红卫兵造反行动。这起被称为文化大革命中第一起的红卫兵杀人事件,迅速被全国红卫兵模仿,采取毒打并致死老师或逼迫老师自杀的革命造反,制造了文革开始之后第一波恐怖高潮。
  时光飞逝,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宋彬彬改了名字并低调的在美国生活了二十七年;在地球的另一面,北京师大附中举办的九十周年校庆活动,让宋彬彬重新出名,值得讽刺的是校庆特别校友图片展上,一边是宋彬彬被毛泽东接见的照片,另一边则是宋彬彬参与毒打致死的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
  在宋彬彬自我介绍中,她称自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环境与行星科学博士学位,而且是本系第一位华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她长长的自我介绍中,她根本没有提及“红卫兵”、一九六六年,没有道歉,没有辩解,什么都没有。这或许是在美国求职的一个窍门,但是母校并不是耍这类小聪明的地方,她以为大家都跟她一样把那件惨案给忘了,以为美国的成功就能掩盖她的罪过;这样费尽心机的狡猾激起了中文网上的巨大愤怒,人们称她是母校的耻辱,北师大附中九十年校庆是一个无耻的校庆。
  作者由此评论道,宋彬彬是无数红卫兵的一员,事实上,整个那一代的年轻人都对毛泽东挑起“文革”的狂热负有责任。尽管不好评价宋彬彬对这种狂热的激情,但是她与毛泽东的照片使她格外突出,被历史永久定格,无论宋彬彬本人从名扬天下到臭名远扬,也无论她的家庭最终成为她参与的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更无论她因此终生不得不躲在美国科学界,羞于谈及政治。
  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红卫兵针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犯下了无数的暴力行径,这几乎就是一场内战,历史将会审判他们的。至今,几乎没有当年的红卫兵站出来探讨他们的造反历史并表达歉意,尽管他们大多数已经进入花甲之年(六十岁左右)。
  与宋彬彬相类似的,还有一批生活在美国的当年红卫兵,他们不仅没有对这段红卫兵运动悲剧及由此而起的长达十年文革动荡表示忏悔,而且超越了宋彬彬对自己红卫兵历史讳莫忌深的羞怯,竟然鼓起“东风吹、战鼓擂,既然无耻谁怕谁”的勇气,用“人民文革”的理论为自己的红卫兵经历贴上民主、正义的标签。
  “文革”不仅涤荡了中国千年传统文化,更泯灭了一代青年的廉耻心,在当年的红卫兵们即将步入坟墓之际,让我们轻声给他们提声醒:
  宋彬彬,你为什么还不忏悔?红卫兵,你为什么还不忏悔?
  
  
宋彬彬,靳剑生之妻[1],中國共產黨元老宋任窮之女。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領導人,曾改名為宋要武,后更名为宋岩[2]。

  曾就讀北京師大女附中,文革初期担任该校革命师生代表会副主席。1966年7月31日,北京師大女附中成立了紅衛兵組織,成為紅衛兵領導人。8月5日,当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中**总支书记兼副校長卞仲耘被批鬥致死,副校長胡志濤受重傷,當晚宋彬彬等人在北京飯店向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吳德報告卞仲耘死因。卞仲耘为北京市第一个死于文革批斗的教育工作者,民间普遍认为宋要武和她的死有直接联系。海內外都有人一直在緝兇,但迄今未能查實兇手。1966年8月18日宋在天安門城樓上為毛澤東戴上「紅衛兵」袖章。毛澤東問她叫甚麼,回答說:「我叫宋彬彬。」毛澤東隨口說:“文質彬彬不好,要武嘛。”於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該中學改名為“紅色要武中學”。

  8月20日《人民日報》刊登宋要武《我為毛主席戴上紅袖章》的文章:“這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天。我給毛主席戴上了紅衛兵袖章,主席還給我取了個有偉大意義的名字。……毛主席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起來造反了,我們要武了!”此舉引發了全國性的改名風潮,凡有「文」字者皆一律改為「武」字。千家驹《自撰年谱》载,“宋彬彬和人比赛,那一个红卫兵打死了六个人,她为了胜过那个人,就打死了八个人”。[3]但實際上宋彬彬的改名是非自願的,那篇文章也不是她寫的,在她看到那篇以宋要武為名所發表的文章之後她才發現自己給改了名。

  1980年代移民美國,到美國波士頓讀書,後來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化學博士。有紀錄片《八九點鐘的太陽》(Morning Sun)傳世,她在片中表白:“破四舊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沒參加過。……因為我一直是反對打人,反對武斗的。”

  2007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原為北師大女附中)在慶祝建校90周年時,將文革中的紅衞兵代表宋彬彬評為90名「榮譽校友」之一。此事引起廣泛爭議。

  
  图为身穿博士服的宋彬彬卞仲耘:红卫兵运动第一个殉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