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热水多少钱一吨:食物中毒的第一杀手——亚硝酸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47:33

食物中毒的第一杀手——亚硝酸盐

卫生部最近公布了今年1-3月中旬,我国共发生了15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407人,死亡10人。其中由亚硝酸盐引发的中毒事件有5起,占总数的1/3,中毒224人,占总中毒人数的55.5%,死亡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0%。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自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以来,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15起,中毒184人,死亡2人。其中亚硝酸盐中毒7起,占总数的46.66%,中毒56人,占总中毒人数的30.43%,死亡2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00%。
从以上两组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亚硝酸盐中毒已经取代农药中毒及投毒事件成为食物中毒事件的第一杀手,它的活跃性和杀伤力都让我们触目惊心。频频出现在媒体报端的一起起令人瞠目的事件,一个个令人伤痛的数字,把这样一个平时不为人们注意的名词--“亚硝酸盐”带到了我们的面前。人们不得不面对它制造的一次次事端,全力以赴地应对事情发生后的种种不可预测的结果。
亚硝酸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为何能如此轻易地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它真的那么可怕吗?要怎样才能降服它?面对人民谈“亚”色变的恐慌心理,如何能有效地加强亚硝酸盐的市场及卫生学管理,宣传亚硝酸盐的危害,尽快形成全民性的防范意识呢?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下这个屡屡犯案的隐性杀手,揭开它那层神秘的面纱。
一、亚硝酸盐的性状及用途
亚硝酸盐的纯品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有的是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微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俗称工业用盐,可用于染料生产和某些有机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工业,有的建筑工地在冬天施工的时候也用来做防冷剂。在食品生产中亦用作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
二、亚硝酸盐的分布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包括粮食(大米、面粉)、豆类、蔬菜、肉类和蛋类等都可以测出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比如蔬菜中约有4mg/kg;肉类约有3mg/kg;蛋类约有5mg/kg。许多天然农副产品本身含有亚硝酸盐,并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特别是含有大豆成份的产品,由于大豆的特殊加工工艺可能产生微量的亚硝酸盐。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发现在人类的初乳中也有亚硝酸盐的存在,而这可能与母乳中的一氧化氮含量有关,一氧化氮被认为是促使乳汁分泌的必要物质。
以上这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亚硝酸盐有些是食品加工规范中允许含有的物质,或者其含量远不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亚硝酸盐才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是如何成为噬人恶魔的。
三、亚硝酸盐中毒剂量与中毒原因
我们通常说的天然含量以及允许添加量与中毒剂量不是一个概念,就象空气中含氧与氧中毒的区别一样。一般来说,对人体引起危害的亚硝酸盐含量为:一次性摄入0.2-0.5g可引起中毒(中毒剂量),一次性摄入3g即可致死(致死剂量)。
大量产生亚硝酸盐并被人们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食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储存过久的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原来菜内的硝酸盐会转化成亚硝酸盐。
2、刚腌不久的蔬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3、当用含有较多硝酸盐的饮用水煮粥或食物后,再用不洁的器皿放置过夜后,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还原为亚硝酸盐。
4、食用蔬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不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5、腌肉或熟食制品加入过量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6、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面碱或白糖加入食品。我们通常所见的亚硝酸盐中毒多数都是由此引起的。
7、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注:硝酸盐在细菌的硝基还原酶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
以上这些情况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疏漏都可能造成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亚硝酸盐做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几乎在所有的饭店、熟食店、食品加工厂都有保存和使用。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大量的亚硝酸盐是从何而来?为何明知有害还要添加?
四、亚硝酸盐的市场流通现状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被各种工厂企业建筑工地所使用,其获得途径并不难。我们走访了几位经营熟食店的业主,他们承认在食品添加剂商店里得容易就能买到亚硝酸盐,同时还告诉了我们亚硝酸盐在制作熟肉过程中的作用:
1、可以缩短煮肉的时间。
2、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肉的缩水掉称情况。
3、色泽鲜亮好看,能诱发人的食欲。
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那些颜色鲜亮,色泽浓郁的熟食制品几乎都是添加了亚硝酸盐的结果,加到菜里烹调同样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且会增加口感。正因如此,业主们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才会竟相添加,这一切也可以说是与消费者缺乏足够的相关知识有关。
有些饭店的厨师和熟食店的加工工人由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对好多添加剂没有真正的认识,不了解食品卫生规范的最大限量,大部份人都是估摸着添加,再加上对添加剂的存放缺乏管理措施,很容易造成误放或多放现象引发中毒,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添加人的一双手可能就是中毒的根源所在。
五、亚硝酸盐的中毒机理、症状及抢救措施
1、亚硝酸盐的中毒机理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使血中低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运氧能力,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
2、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为1-3小时,严重者15分钟之内就可发病(而亚硝酸盐中毒的危害就在于此,如果不及时抢救很可能就失去了抢救的机会),可伴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指甲及皮肤紫绀等,严重者意识丧失、烦燥不安、昏迷、呼吸衰竭、死亡。医学上叫做肠原性青紫症。
3、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亚硝酸盐的解毒特效药是亚甲兰(美兰),1%溶液注射或口服,其机理在于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铁血红蛋白,增加带氧能力,改善机体青紫症状。
一般中毒较浅者不用治疗,毒素可随体液排出体外。中毒较深者需采取洗胃、灌肠、催吐、输氧等措施,大剂量口服维生素C。待危险期过后需做如下调理:
(1)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使用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后再向医生咨询。
(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六、亚硝酸盐中毒的预防
亚硝酸盐虽然嚣张,但在我们掌握了它的脾性后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要提高人们对有毒物质的防范意识,广泛宣传亚硝酸盐的毒性,督导食品加工业不可滥用或禁用,对相关人员要建立上岗证、培训证、个人档案等制度。规范市场管理,从源头上扼止亚硝酸盐的传出途径,对建筑工地或工厂企业所使用的亚硝酸盐要纳入毒剧药品管理范畴,要有危险品标志及实行专人专管制度。
以下是几点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
(1)新鲜蔬菜要妥善保存,做好防腐处理,不吃腐烂的蔬菜。
(2)对于吃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过长时间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制的菜,腌菜时多放盐,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一般腌制4小时后,亚硝酸盐开始增加,14-20天达到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用开水淖5分钟,弃汤后再食用。
(5)肉制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成食盐、面碱或白糖使用。
七、相关知识及认识误区
最近经常听见有人说亚硝酸盐可致癌,这是将亚硝酸盐中毒和亚硝胺致癌混为一谈的结果。其实,亚硝酸盐在含有维生素C的共食条件和体内环境下是不会转化成亚硝胺的。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酸性环境、微生物菌群和适当的温度下,亚硝酸盐才可能转化成亚硝胺。其它营养素也会阻断这种转化,如维生素C。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少量摄食亚硝酸盐不会产生亚硝胺致癌现象。动物实验也证实,只有在大剂量的情况下才会有致癌的作用。
另外,少量的亚硝酸盐不会在体内蓄积,它会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说自然界中,尤其是蔬菜中的硝酸盐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无须有不必要的恐慌。
还有一点,那就是东北人都爱吃酸菜,然而在酸菜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在人们不了解的情况下发生过多起中毒事件,而这些可能都是因为为当的腌制方法造成的,以下介绍一下正确的腌制酸菜方法:
1、尽量选一些个小芯满的新鲜白菜来腌制。
2、不要用开水或温水直接腌制,要用放凉的开水腌制,存放的温度也不要超过15℃。
3、盐要多放,其浓度最好在15%以上。
4、腌制时加入几粒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5、腌制15天以上方可食用。
八、总结
由以上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最近频繁发生的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的淡薄、相关知识的匮乏和缺少有效的市场管理所造成,在经历了沉痛的教训以后,我们是否应该从中吸取一些东西呢?我们的媒体那么发达,可是又有几家能真正提点人民趋吉避凶的知识呢?市场化、经济潮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比如某些商家的利欲熏心、市场管理上的疏漏如何能降到最低的危害程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总结的。
市场需要相应立法的管理,知识需要最大程度的宣传,只要能做好这两点,就会有好多象亚硝酸盐中毒这种不该发生的悲剧防患于未燃!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望,也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努力去做的一项切实的工作!

一些蔬菜中硝酸盐的平均含量(毫克/千克)

 

    蔬菜

     含量

    蔬菜

含量

  芹菜

     3912

    南瓜

330

      油菜

     3466

 冬瓜

288

      菠菜

     2464

    茄子

275

      生菜

     2164

    扁豆

157

      莴苣

     1954

    西葫芦

137

      白菜

     1530

    小辣椒

110

      小白菜

      743

    西红柿

88

 


 

 

       哪些蔬菜中含有致癌物最多?

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致癌物的确存在
  
  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硝酸盐是不可避免的一步。在植物体内有一些还原酶,可以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而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 ”,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对亚硝酸盐更广泛的忧虑还在于它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
  
  我们的所有饮食,水、肉、蔬菜、水果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根据欧美等国的统计,在正常饮食中,蔬菜是硝酸盐最主要的来源,而亚硝酸盐往往跟硝酸盐的转化相关。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绿叶蔬菜的含量最高。
  
  除了蔬菜种类本身,硝酸盐的含量还跟种植方式、收割期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蔬菜之间,同种蔬菜的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之间,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大大不同。不过,正常情况下,蔬菜中的这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距离危害人体的剂量还有相当的差距。
  
   隔夜不是导致癌症的关键
  
  晚上炒了一盘菜,没吃完,第二天再吃,当然就叫“隔夜菜”。不过,正如有人问的:如果我半夜吃呢?如果我早晨炒了,晚上吃呢?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担心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可以由蔬菜中本来的还原酶来实现,不过在菜被加热煮熟的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这条路也就被截断了。另一种途径是细菌的作用。本来蔬菜被煮熟,其中的细菌也被杀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过程中,筷子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剩菜;保存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空气中细菌进入。煮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
  
  这样的一个过程,跟隔不隔夜无关,只跟保存条件有关。最后菜中会有多少亚硝酸盐产生,首先取决于蔬菜本身;其次是做熟的蔬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第三才是保存了多长时间。
  
  由此可见,“隔夜菜”确实是可能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如果,我们把买来的蔬菜放到“隔夜”之后再做,跟煮熟之后放“隔夜”有何不同?结果是,不管做成了“熟菜”还是把生蔬菜放到第二天再煮,菜中都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一旦产生,就无法去除。
  
  隔夜肉,与细菌有关
  
  我们顺便来说说“隔夜肉”的问题。肉中天然含有的硝酸盐非常少,通常肉的安全性问题更多地来自于细菌生长。跟蔬菜不一样的是,生肉也很适合细菌的生长,而且生肉本身携带的细菌可能更多。即使是在冰箱的“保鲜”温度下(通常40C左右),生肉放不了几天就会长出大量细菌。如果把肉煮熟,杀死了本来携带的“菌种”,就会要好一些。
  
  不过,保存后的生肉在煮熟的时候会经过高温长时间的加热,长出的细菌会被杀死。而熟肉的加热通常要温和得多,已经产生了细菌不会被杀死,反而会更危险一些。
  
  所以,对于肉来说,最有效的方式是每次少买,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如果要保存的话,尽量放在冷冻室中,基本上可以防止细菌的生长。“保鲜”储存的肉,洗干净、包好可以减少细菌的入侵机会。做熟的肉,也要密封,下一次吃的时候充分加热。对于肉来说,通常的加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成分,最多只是影响口味而已。
  
  肉中本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不多。工业加工的肉类熟食,一般会含有一些防腐剂。最常用的防腐剂正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安全性已经有了大量的检测数据。简单说来,就是合法使用量下不会给人体带来能够检测到的危害。但是如果来源不明的熟肉制品,超量使用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总结如何保存和食用蔬菜
  
  因为蔬菜对于健康有明确的好处,我们不可能因为“可能”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存在就不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保存蔬菜,就成了食品健康中很重要的问题。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原料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条件主要是细菌生长,“隔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做好没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隔夜” 并非亚硝酸盐产生的关键,加热也不会增加致癌物的含量。当然,蔬菜中的许多种维生素,在加热的时候会被破坏,多次加热的蔬菜也比较难吃。从“好吃”的角度来说,“隔夜菜”确实比较差;从营养的角度说,多次加热确实有一定影响;从安全性的角度说,加热并没有什么问题。隔夜菜,也完全没有传说中的“致癌”能力。



生活指南:正确食用蔬菜避免农药中毒

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对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害虫抗药性增强,使用农药的浓度的次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虫口密度高的时候,使用农药较平时频繁,农药残留在蔬菜中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是施用了允许使用的农药,但不到安全间隔期就收获上市,残留在蔬菜中的农药较多,从而造成“菜毒”事件的发生。
目前,供应深圳市的蔬菜大部分来自深圳市和周边地区的蔬菜基地,这部分蔬菜从种植到收获期农药的使用比较规范和安全,但有少量蔬菜是个体菜农种植的,这部分蔬菜安全性较低,蔬菜没有到安全间隔期即被收获上市。如果这类蔬菜被消费者不慎选购食用,极易造成中毒,而危及生命。
在此,建议消费者在食用瓜果类蔬菜时最好先削皮,叶菜类要先放在水里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清洗干净,或在沸水里煮一下,将煮菜水倒掉,此法可祛除蔬菜中的大部分农药,食用起来会更安全些。机关、工厂、学校等集体食堂避免集体中毒要有措施,可选用简便的速测方法将蔬菜筛选一遍。(梁超美 周柳强)
--------------------------------------
专家提醒:避免农药中毒 夏季蔬菜必须蒸熟煮透

夏季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高发期,专家提醒,蔬菜蒸熟煮透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南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熊冠华介绍,根据对一些事故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急性蔬菜中毒事故都发生在公众饮食场合,如酒店、饭店、街市大排档和各种公共食堂,而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事故相对较少。这位负责人分析说,主要是因为公众饮食场合蔬菜清洗程度不高,同时夹生炒法的油淋青菜、清炒蔬菜比较多。由于农药在高温下也有挥发性,蔬菜经过高温蒸煮后,大量农药残留可随着高温蒸气挥发。因此,没有熟透的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比较多,也容易造成农药中毒事故。
专家还提醒,市民购买蔬菜时应尽量到定点摊位购买,一旦有问题发生便于查找。蔬菜买回家后,应该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如有需要可滴少量的“洗洁精”,搅动冲洗,再用清水洗净。
但专家一再警告,“敌敌畏”农药喷洒的蔬菜切记不可用“洗洁精”冲洗,因为“敌敌畏”与碱性的洗洁净发生化学反应,可产生更为剧毒的化学物质。
----------------------------------------
正确食用蔬菜 避免农药中毒

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对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害虫抗药性增强,使用农药的浓度和次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虫口密度高的时候,使用农药较平时频繁,农药残留在蔬菜中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是施用了允许使用的农药,但不到安全间隔期就收获上市,残留在蔬菜中的农药较多,从而造成"菜毒"事件的发生。
目前,供应本市的蔬菜大部分来自本市和周边地区的蔬菜基地,这部分蔬菜从种植到收获期农药的使用比较规范和安全,但有少量蔬菜是个体菜农种植的,这部分蔬菜安全性较低,蔬菜没有到安全间隔期即被收获上市。如果这类蔬菜被消费者不慎选购食用,极易造成中毒,而危及生命。
为防止"菜毒"事件发生,建议消费者在食用瓜果类蔬菜时最好先削皮,叶菜类要先放在水里浸泡漂洗30分钟以上或在沸水里煮一下,将煮菜水倒掉,此法可祛除蔬菜中的大部分农药,食用起来会更安全些。机关、工厂、学校等集体食堂避免集体中毒要有措施,可选用简便的速测方法将蔬菜筛选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