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上海消防分公司:人物九 千古逐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9:38:26

人物九 千古逐臣----贾谊  

2008-07-19 08:32:5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说来惭愧,对于贾谊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我竟然知之甚晚。高一的时候,读过一篇《过秦论》,知道写得不错,文笔犀利、分析透彻,但对于作者却不加了解。到了高三,有一次语文老师讲解李商隐的《贾生》一诗,记得他讲的时候神采飞扬,十分仰慕贾谊的满腹经纶、同时又怜悯他的怀才不遇。                 

从此,我开始了解贾谊,并一直对其充满某种神秘的感情。恰好,寝室里有一位同学,也是贾谊的“追星族”,而且他对贾谊的了解程度可谓不浅。每晚熄灯之后,谈经说典,趣味相投,论及贾谊,激情满怀。后来,每逢翻阅史书,读到贾谊,必然感叹——洛阳才子,生命虽然短暂,仅有转瞬即逝的三十三年光阴,但他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中国历史星空划过一道永恒的、耐人寻味的熠熠光芒——

少年倜傥廊庙才,斗志未酬事堪哀

贾谊之所以名垂青史,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年少多才。

贾谊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博览群书,所写文章见解深刻独特,分析严谨透彻。十八岁的时候,他的名声已经在郡中传遍。那时候,河南郡守吴公听说贾谊很有才能,于是,把他召到自己门下担任幕僚,对他十分爱惜。

吴公本人是个优秀的政治人才(据说,他与秦朝丞相李斯是同乡并且曾经师从李斯),他治理郡事的政绩为全国第一。为此,汉文帝将其擢升为廷尉。通过吴廷尉的推荐,贾谊得以担任汉文帝的博士,参与议论政事,成为文帝智囊团中的一员。其时,贾谊仅仅二十多岁,为智囊团中最年轻却又最富有才气者。贾谊才思敏捷,善于言辞,阐述政事头头是道,别人想说的不知如何表达,他总能讲得详细透彻,让人一听便明白其中的道理。

贾谊的超群之才不但赢得了同事的尊重,而且赢得了文帝的青睐。半年后,贾谊升官了,担任太中大夫。他应该很感激,感激文帝的知己之恩。他工作更加积极,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例如更定律令制度,更改官名,兴礼乐等等。此时,文帝对贾谊也信任有加。他想让贾谊登上公卿之位,但遭到周勃、灌婴等老臣的反对。他们诬陷贾谊: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听信谗言,开始疏远贾谊,不再对他言听计从。毕竟是前朝元老,地位、面子及利益问题不得不考虑。

更糟糕的是,贾谊也像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文人官员一样,最终跳不出遭贬的怪圈。文帝的一纸贬书,如此轻易地改变了他的命运。

于是,三年的长沙谪宦生涯开始了。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要到长沙,必经湘水,贾谊在渡湘水的时候很自然地想起屈原。

屈原跟贾谊一样具有旷世奇才却遭小人谗言所害,最终放逐江南。命运的巧合,眼前碧波轻漾的湘水使得贾谊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还好,遭贬长沙的不幸与委屈还有先贤可以听他诉说,当然,贾谊无疑也是尊重屈大夫的。于是,他挥笔写下《吊屈原赋》缅怀屈子并发泄愤懑——

…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

未及长沙,贾谊对于长沙气候的湿热,条件之恶劣,已略有所闻,心情自然是抑郁的。及至长沙,身处江湖之远,更有满腔未酬的壮志,贾谊难免倍感失落、怅惘。

三年,对于贾谊来说太漫长了!我至今猜想不出他是怎样消磨的;反正,三年的谪宦生活中贾谊是难以开心起来的。然而,却正是这三年的谪宦生活让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楚地上。

因为我知道,在长沙,至今仍然留有一处古迹叫做——贾太傅故宅。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终于,汉文帝不知道是哪天晚上心血来潮:那个贾谊已经被我贬到长沙三年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三年过去了,我的知识是不是比他长进了。于是,他下令将贾谊召回长安。

听到平返的消息,贾谊肯定是欣喜的。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偏僻、潮湿、压抑的地方,而且说不定会再次得到文帝的重用。“一定会的”,贾谊在心里盘算,“文帝一定会找个什么官职给我的”。贾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打点行装,兴冲冲地启程。

回到长安,文帝在祭祀现场召见贾谊。他一见面就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君臣两人一直谈到半夜,很是投机。据说文帝听得津津有味,就是没有问及治国之策,对此,唐朝诗人李商隐批评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最后,贾谊被汉文帝叫去当梁怀王的老师,不管满不满意,贾谊算是大材小用了。

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凌云壮志,终究得不到伸展,只能压抑胸中;满腹经纶,也无法得以施展,却化作奏折上不受重视的几许文字。作为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文人,贾谊的失落和感伤可想而知。本来以为离开长沙会有一个好的开端,本来以为到了长安能够再次得到重用,没想到自己依然空负报国之才,找不到用武之地。

贾谊是不幸的。

造化再次弄人。

梁怀王鬼使神差地堕马身亡了。这对贾谊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作为老师,贾谊深感愧疚,他深深自责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从此时常哀哭,最后忧郁而终,死时只有三十三岁。

一代才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在忧伤失落中走了。三十三岁,正当盛年,贾谊却过早地离开了尘世,离开了本该属于他的历史舞台,给后人留下评说纷纷——西汉刘向如此感叹: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毛泽东曾单道其政论《治安策》: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苏东坡则批评说: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这些评论当中,我觉得最苍凉、最能引发感慨的,还是唐朝诗圣杜甫一句简简单单的“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是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贾谊非同寻常的一生时,我不得不钦佩其年少多才,同情其怀才不遇,感慨其英年早逝。然而,贾谊留给后人的,绝对不仅仅是这些,更有浓得化不开的遗憾和感伤,以及些许沉重的历史思量,至少于我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