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皮革企业:海之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26:47



讀海



第一次看海是在十八歲的時候,此前海的印象都來自別人的筆下,那些文字湧動著海的藍色、深邃與浩瀚,令人神往。而當我真正站在海的面前那一刻,所有的想像都凝固成了一種驚悸,那時,風平浪靜,目之所及,海天一線,海水正以滿溢的姿態,悠然從容的湧向岸邊。然而,這種悠然之勢只要多加一分力量,我知道那岸決不是可以成為阻擋的屏障。我深深感到了自己有如岸邊的一粒微沙,感到了生命的渺小,渺小得隨時都可以被吞沒。

海不怒,卻自威,這就是海給我的第一印象。

再後來,就有很多機會去看海了,但每次的印象都不同,每次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現在想來,變化的也許只是人的心境,並不是海的本身。海讓我領略到了太多人生的意韻與生命的啟迪:從最初感到生命的卑微,到後來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從海上漂泊的茫然無依,到臨海探問生命的意義……如今,在那潮來潮往中,我又看到了一種生命的有序與遵從,生命無論大小,都有序的存在於天地之間,強者不傲,弱者不卑,這種有序成就了彼此的尊重,同時成就了天地的和諧。如同這海,天地之間,唯其稱最,而潮來潮往,循時守規,退去時從容平靜,湧起時沉穩自信,這種平靜與自信中深蘊著對天意的遵從所獲得的巨大力量。

我想,世間萬物,是上天給予人去追尋生命意義的教科書吧!那無聲的語言,包蘊著太多天地宇宙的奧祕,那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只要去讀,就會有所得。

在大海面前,已經不再有當初的驚悸了;讀海,一如海的博大,深意無窮。





海之涯

一定要学会静听自己心灵的低语。

身体的容器在宇宙万物间漂流,心灵却时时渴望靠岸休憩。当波涛汹涌澎湃之时,我们可能听不见自己的心跳;而当心灵之海平和如镜,心的歌吟就近在耳边。涵光韬略,内蕴深藏,心灵这个神秘的宝库,总在向我们发出低低的内在呼唤。

人的成长与成熟,必须要经历一个阶段:一个从喧哗浮华的外界返回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过程,一个静静聆听自己内心声音、默默阅读自己思想的过程。

每个人,都完全有必要,经常的过滤一下自己头脑中各种想法,去分辨一下哪些真是自己的思想,哪些不过是外来的干扰,哪些可能是真谛,哪些根本就毫无价值。很多思想,你细细分析,会惊讶的发现,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烦恼,可你却牢牢揪着它不放,心紧紧揪成一团。放下这个想法,你唯一的“损失”,就是没了那些烦恼。

能静下来审视和分析自己思想,一定会大有收获。

倘若一个人如果能真正不带任何观念的权衡问题,不带感情色彩,不带个人偏见,不受外来干扰,能做到客观、冷静、理性的看待事物,那么他的思想已经在逼近真象,已经在贴近真理。

“直心是道场”,心之所行,可以是仄仄的胡同、蜿蜒的小巷,更可以是光明的“大道”,是坦荡的“直道”,可以无边无际,可以远至天边,可以近在眼前。人的思想本来是无极、无界的,思想所能触及的,肉体可能远远无法抵达。

所以,不要自己人为给自己设定诸多界限,非得把浩翰宇宙,装进小小鸡蛋里,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政治观点、文化见解、感情因素,以及思想里种种矛盾的借口、理由、争论、辩解,这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界限,在不断给心灵制造困惑。你最本源的人性,净如赤子,是没有任何具体背景下的普世人性,并不附带这些染了色的种种矛盾观念。矛盾之上,仍有智慧;但智慧的挖掘,却需要放弃矛盾着的双方见解。

若思想曲折晦暗,心灵必行走在狭窄的小路上,那么眼睛所看到的可能就是黑暗、丑陋、复杂、衰败。而当心念简单,纯粹,如同阳光直射,那么眼睛所触及的一定是光芒普照的灿烂世界。

天无边,因为没有给自己设定哪里就是天之内,哪里就是天之外。
海无涯,因为没有给自己设定哪里必须是陆地,哪里必须是海洋。

唯有开放的心灵,所驰骋的才是坦荡的天地,所看到的才是自在的万物,所感受的才是自然无界的真相。


文章来源网络,诚谢原作者!





我的更多文章:
  • (2011-05-05 11: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