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消防一级资质公司:百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简述_历史建筑_理论精粹_中国建筑艺术网[aaart.com.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0:38:15
     中国图书馆学会2004年年会征文优秀论文—百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简述

李明华(杭州时代图书馆建设咨询公司)

图书馆建筑是典型的文化建筑,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变化,使得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不断发展与变化,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

1. 图书馆理念与图书馆建筑文化

图书馆建筑文化涉及图书馆理念及图书馆建筑理念。图书馆建筑实体是为图书馆的使用要求而建造。图书馆建筑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本身有很大的关联。对图书馆的职能、服务对象等方面的理解与要求在变化着,因而对图书馆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之中。20世纪初中国的图书馆建筑功能比较简单,能收藏几万册图书、供几十人同时阅览。100年之后,赋予图书馆许多职能,出现了现代图书馆理念:图书馆的社会职责是积累文化、传播知识,要承担人类的知识信息资源供社会广泛共享的重任;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重要基地,是一个国家、地区文化发展的标志;图书馆是人与知识、读者与馆员、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场,要成为一个文化中心。正是由于这些新图书馆理念的逐步确立,图书馆建筑理念也大大拓展了。

图书馆建筑文化有着多方面的内涵,包含着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形制与风格、技术与设施、环境与氛围,及其所体现的服务精神、管理模式,它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图书馆建筑文化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每座图书馆建筑各有其个体特征,参与创造着、又显示着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种设计理念、某种形制和风格、某类服务管理模式的共同特性。图书馆建筑文化是由以下这些方面组成的:政府部门对图书馆建筑的有关规章、图书馆建筑的规范、关于图书馆建筑的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人与建筑的关系、图书馆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图书馆建筑内外的文化特色、图书馆建筑的形制与风格、建筑布局与图书馆服务模式、技术与设施的变化与影响、图书馆建筑的改造及文化氛围再创造,等等。

2. 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建筑

20世纪初最早专门建造的图书馆当推绍兴的古越藏书楼,此建筑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1903年建成,1904年正式对外开放。据其创办人徐树兰进呈的文件记载,占地1亩6分,建房4进,前3座为楼房分藏书籍,并设60座的“阅书所”。当时有楼图1册,惜已不得见。古越藏书楼址在今绍兴市胜利西路,门楼尚存,此处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从古越藏书楼的形制看,它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分设藏书、阅书、阅报3个处所,向公众开放。有书目6本供读者查检,其收藏除中外图书外,还有各种图画包括教科图、地图、实业图,以及各种学报、日报,此外还有理化学器械及动植矿物标本作为读书之助。古越藏书楼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古越藏书楼章程,规定了开放时间及读者登记与阅览办法,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及员工,且还有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免费供茶水,可代办午餐。[1, 2]

清末罗振玉《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对于创设办法有8项内容,其第1项就是“择地建筑”:“图书馆宜建于往来方便而远市嚣,不易罹火灾之处。规模宜宏大,须约用地四五十亩,预留将来推广地步。至建筑式样,宜调查各国成式而仿为之。其经费至少之数,约须一百万金。分三期筹备之,每三年为一期,九年而全部告成。每三年中筹三十四万金,度支虽奇绌,尚不至难办也。(供建筑及购书共计之)但调查既须时日,而建筑与搜书,亦非旦暮间所克办,则事几之决,不可缓矣。”[3]

关于筹建京师图书馆,张之洞宣统元年(1909)记述:按图书馆之设,经划已久……。学部奏折称:“本年应行筹备者,有在京师开设图书馆一条,奏蒙允准,钦遵在案。自应即时修建馆舍,搜求图书,俾承学之士,得以观览。惟是图书馆为学术之渊薮,京师尤系天下观听,规模必求宏远,搜罗必极精详,庶足以供多士之研求,昭同文之盛治。……至建设图书馆地址,必须近水远市,方无意外之虞。”奏折提出了勘寻修建京师图书馆打具体地点。[4, 5]

清末(1910年)关于图书馆的官方文件《学部奏拟定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折》共20条。《章程》中有数条对图书馆建筑方面作出原则规定,第4条:“图书馆地址,以远市避嚣为合宜。建筑则取朴实谨严,不得务为美观。室内受光通气,尤当考究合度,预防潮湿霉蚀之弊。”第5条:“图书馆应设藏书室、阅书室、办事室。”第7条:“图书馆收藏图籍,分为两类:一为保存之类;一为观览之类。”第8条:“凡内府秘笈、海内孤本、宋元旧椠、精抄之本,皆在应保存之类。保存图书别藏一室。由馆每月择定时期,另备券据,以便学人展视。如有发明学术堪资考订者,由图书馆影写、刊印、抄录,编入观览之类,供人随意浏览。”第9条:“凡中国官私通行图书、海外各国图书,皆为观览之类。观览图书,任人领取翻阅,惟不得污损剪裁及携出馆外。”[6]

两江总督端方奏请光绪皇帝后,创办江南图书馆,馆址在南京龙蟠里惜阴书院旧址,建造了前后两幢西式楼房,1910年竣工,同年11月对外开办阅览。[7]

浙江提学使袁嘉谷于宣统三年(1911年)上《请改杭州行宫为图书馆疏》[8],浙江巡抚增韫向朝廷《奏勘定图书馆地址折》[9],提出将杭州西湖孤山圣因寺行宫内文澜阁旁空地建浙江图书馆。是年5月孤山馆舍动工兴建,次年夏落成,1913年3月对外开放。这座专门设计建造的图书馆建筑位于文澜阁西侧,是一座外形为西式楼房的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878㎡。此楼重实用而少装饰,进门为正厅,中设楼梯便于读者上下,上方为玻璃天窗,四周为书库、特别阅览窒及办公场所。外墙窗户均布排百叶窗用以遮阳护书。这座经历百年的专用图书馆建筑经过大修保持着原有格局与风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馆舍。[8]

3.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

民元以后至日寇侵华之前,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均有发展,出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建筑。

据《北平图书馆协会会刊》1929年第2期记载:清华大学图书馆于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兴建,1919年竣工。[9]清华学堂图书馆是一座2层图书馆建筑,采用当时流行的欧美图书馆建筑格局,⊥形平面,左右对称,将不同的使用要求分开布置,主层在2楼,阅览室在前部,位于主层两侧。借书处住于2层正中介于阅览室与书库之间。底层是小房间,作为研究室及行政办公用房、采编部门,自成一区,与读者活动区互不干扰。书库在后部。采用铸铁书架和3层堆架式结构,层间甲板用玻璃地板,以改善书架下部的光线。[10]清华图书馆按当时图书馆管理的要求将藏、借、阅、管各部分明确分开,对后来许多年中国图书馆建筑的总体格局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清华图书馆于30年代接建了一部分,1991年再次进行了扩建,与老馆舍相衔接,外形上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

1922年建成的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是仿西方图书馆格局建造的,平面也是⊥形,阅览在前书库在后,借书处在中间,主层设在2层,底层为办公业务用房。建筑为2层,其外形采用西方古典建筑样式,门廊有4根爱奥尼克式立柱。此馆于1933年扩建,后部接建了书库,而接建部分与前面的阅览室、原书库之间形成了2个天井。[11]此种格局有利于通风采光,后被许多图书馆所采用。

在北京海淀的燕京大学图书馆于1926年落成开放, 建筑面积6480㎡,可容藏书30万册,设阅览座位260个。[12]解放后北京大学迁到海淀原燕京大学校址,这座仿古式建筑在许多年里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总馆而被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造得最晚、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建筑—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镇的嘉业堂藏书楼。沪上富商藏书家刘承干于1920年在故乡购地斥金20万构筑藏书楼,1924年落成。嘉业堂藏书楼是一处占地20亩的江南园林,亭台桥廊,假山石岛,花木扶疏,楼居园中,园内有池,园外有河,围绕书楼和花园的河道长达456m。书楼正门朝南面对花园,是一座2层回字形回廊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936㎡,分前后两进,每进面宽7间,左右厢房告6间,共52间,中间为300㎡的大天井。刘承干搜罗图籍历20年,全盛时期达1.3万部18万册60万卷,嘉业堂除藏书外并重刊印,故书楼东侧有平房4进面积777㎡,用以雕版、印书和贮藏书版,及书楼编校人员工作用房和刻工起居室。藏书楼对防火、防潮、防虫、通风等都有缜密的考虑与周到的设计,加以精心构筑。而楼内各斋室楼堂的楹联书画,皆出于名家之手,画屏装饰均极考究,书橱书箱书架及桌椅几凳用上好木材精工细作。整座藏书楼堪称佳构,颇具文化魅力。刘承干在解放后将嘉业堂藏书楼捐给政府,拨归浙江图书馆管理,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3]

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为使用浙江省军政府都督汤寿潜遗捐所建,1928年择定前武备学堂操场为馆址,1929年元旦奠基,1931年3月竣工,1932年正式开放。这是一座相当有特色的图书馆,建筑面积1912㎡,平面呈“凸”字形,主楼3层,上为阅览室,底层为半地下室,后部书库分为4层。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

北京图书馆后定址于北海西侧文津街,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8000㎡,为宫殿式仿木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庑殿式屋顶上覆绿琉璃瓦。进馆有大片绿化和一对华表。建筑格局对称,读者入口前设平台,有汉白玉栏杆,古色古香。建筑为工字形平面,前部地上2层地下1层,为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房顶藻井、梁枋均外髹墨绿色彩画。借书处设在2楼,通过数十米长的取书通道连接后部书库。书库3层,叠架式结构,钢制挂斗书架。叠架式书库上下有孔洞连通,顶部有机械排风设备。书库内设有链式送书机械,竖向连通各层,并在水平方向延伸到借书台。北京图书馆的布局对中国图书馆建筑产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15]

1936年建成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是别具特色的,其中央是八角形的阅览大厅,空间高大无柱,设240座位,侧墙和后墙大片高窗采光。书库、采编部门和行政办公室分设于阅览大厅的四角及后部。其绿色琉璃瓦大屋顶在珞珈山校园内显示出特别的光彩。[16]

这一时期建造的图书馆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将藏书、阅览、借书和办公用房明确分区,适应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要求,实行闭架管理、藏阅分开。此种源于欧美的形制对中国图书馆建筑的影响了是很深远的。

鲍家声认为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真正开始按欧美近代设计模式设计建造了一批近代图书馆,而具有里程碑意义和代表性的有3座图书馆:原清华学堂图书馆、原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旧馆。[17]

日本侵华对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造成极大的摧残,许多图书馆被毁坏,长时间内的没有新图书馆建造。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建的东方图书馆,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军炸毁,馆内所藏原涵芬楼古籍除移藏在银行保险库的5000册外,连同东方图书馆的一般藏书共46万余册全部化为灰烬。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端。日军还炸毁了建于1927年的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以及其他许多大小图书馆,实在是罄竹难书。日帝侵占中国东北后,曾在大连等地建有满铁图书馆,用以搜集中国的情报,罪行累累。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的中央图书馆西迁重庆,并于1940年8月1日正式成立,并建造了“罗斯福图书馆”,后此建筑一直由重庆图书馆使用。

在云南昆明也由于大批文教单位的内迁而建造了一些图书馆。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是云南第一座独立专用的图书馆,建筑面积500㎡,条件相当简陋。[18]另一记载说:西南联大于1939年在昆明大西门外建新校舍,图书馆新建大阅览室,可容600人,书库可藏图书5万册。[19]由云南省主席龙云捐赠部分资金建设的昆明图书馆于1942年落成,是昆明地区首座专门意义上的图书馆建筑,中西合璧,设备完善,座落在庭园之中。[18]

杜定友先生著有《科学的图书馆建筑法》,广州印行,出版年不详。

4. 解放初期至70年代中国的图书馆建筑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财力有限。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后遇三年困难时期,不久又陷于“文化大革命”混乱之中。就全国而言,这30年间新图书馆建筑数量不多。

吕樾主编《图书馆建筑设计》下篇“图书馆建筑实录”,均为这一时期建造的,共有27所,其中省市区公共图书馆有6所,高校图书馆有15所,另有中央党校、机关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科学研究所图书馆等6所。[20]鲍家声主编《图书馆建筑》第二部分为“图书馆实例图录”, 除与上述《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实录重复者外,尚有公共图书馆5所,高校图书馆15所,专业图书馆1所。[21]

以上实例大致反映了当时中国图书馆建筑的水平,也可看出建筑格局的变化。

(1)当时的图书馆建筑一般规模都不大。北京海淀区图书馆建筑面对仅720㎡。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11000㎡,1960年的建成使用40年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2)建筑都不高,大多主体部分为3-4层,同济大学图书馆为2层。阅览室与书库的高度比以2:1的居多,也有3:2的,还有完全错层的,阅览室与书库联系均不大方便。

(3)图书馆都是按闭架管理设计的,阅览、藏书、外借、内部业务4部分截然分开,大部分采取阅览在前、书库在后,外借出纳居于其间的布局,或书库居于中心部位。

(4)平面多为⊥、工、山、出、田或□□、曰形,形态简单,缺少变化。各部分功能固定,难以灵活调整使用。

(5)苏州医学院图书馆、南京医学院图书馆采取“一”字形布局, 南京铁道医学院图书馆矩形平面布局,哈尔滨师范学院图书馆矩形块状整体布局,都是突破传统的有益探索。

(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图书馆建筑面积525㎡,是一座专用的图书馆建筑,与研究所大楼相连,在大阅览室内设有开架的夹层书库,研究人员可自由进入选阅。

(6)建筑都注重当前的实用性,缺之长这考虑,尽量降低投资的要求往往造成许多问题,很多图书馆使用不久就感到空间紧张、书库饱和,阅览座位不够。

(7)图书馆内部的设备都较简陋。许多地方只要求有一座专用馆舍,“有就比没有强”,不求更多,难以考虑为读者阅览和馆员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以后应用新技术更是困难重重。

(8)建筑造型呆板,相互雷同,缺乏个性,内部更少装饰美化。

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是1975年落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4000㎡,当时为全国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也是解放后30年间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建筑。正门朝东,上有邓小平题写的馆名,馆前广场上有巨型毛泽东塑像。立面造型简单,形体方正,布局紧凑,注重实用。平面为“出”字型,内有2个大天井,西面留有扩建书库的位置。东、南、北三面阅览部分为4层,书库居中为10层,书库2层的高度等于阅览室1层。东入口门厅北侧设贵宾接待室,与馆长室相邻,门厅南侧有展览室,楼梯旁设有电梯1座,向里即为查目、外借,当时按闭架管理设计,目录厅和出纳台居中心位置。读者主要入口实际为南门,入馆后从内廊或上楼梯后通过内廊走向各阅览室或外借处。采编部在底层西南,与书库联系紧密。书库内靠近出纳台位置有升降电梯。不足之处是当时没有安排报告厅等用于学术交流的空间。

缺少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探讨及对外交流,30年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处于沉闷时期。

在此后期,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颇有长远影响的事。197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师鲍家声带领毕业班的一个小组进行毕业设计,完成了2项图书馆设计工程。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编写了“图书馆建筑设计专题报告”及“国内图书馆建筑实例图集”,进行内部交流。后鲍家声编写成《图书馆建筑设计》一书,于1977年铅印成册,内部发行。 以此为开端,东南大学建筑系和鲍家声教授对图书馆建筑设计持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清华大学吕樾编《图书馆建筑设计》197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建筑专著,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图书馆界建筑界的重要指导。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发展

现在使用的图书馆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后建成的。今日中国的图书馆建筑与以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筹建,从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批示算起,至1987年10月新馆落成开放接待读者,历时14年。邓小平题写了“北京图书馆”馆名。万里副总理按照周总理的遗愿亲自领导和全面关注着这项中国最大的文化工程建设,万里说:我们国家穷是穷,再穷也要把一个国家图书馆搞好,[22]他特别强调中国应有一个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23]北京图书馆新馆选址在紫竹院公园之北邻,园馆相依,山水相映,环境优美,幽静宜人,位置适中,交通方便。馆区占地7.42公顷,其北预留2期发展用地。北京图书馆工程设计第1轮共征集110多个方案,经几轮筛选,将10个设计单位共29个方案、26个建筑模型,于1975争10月进行公开展览,征求各界意见。之后集中提出6种类型9个方案,于1976年1月再次公开展览征集意见。从1979年5月开始,设部设计院和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共同进行新馆工程的扩大初步设计。1981年3月国家建委批准了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建筑面积140226㎡,可容藏书2000万册,各类阅览室36个,读者座位3000个。北京图书馆的造型具有民族风格,雄伟庄重,突出显示中华悠久历史及国家的气魄。馆区建筑密度40.3%,不但借景紫竹院公园,而且馆区内有大片绿化,并有大面积的内庭院,形成馆在园中的格局。建筑平面为H形严谨对称布局,立面起伏有变化,屋顶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正门朝东面向白石桥路,读者主要从南入口进入。全馆以书库为中心,分为东楼区、南楼区、北楼区、行政办公楼区、及展览厅、报告厅。正立面主楼檐口高距地22m,大屋顶标高32m。书库地上19层地下3层高61m。室内环境设计,着意为读者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和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不作豪华的装修和装饰。而3处不同风格的壁画为内部空间环境增添了艺术色彩:正门文津厅古朴的巨型紫砂陶板壁雕《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展现了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正对出纳厅上部墙面大型陶瓷壁画《现代与来来》表现人类对光明的向往和无限追求,生动地说明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文化宝库,书籍是人类追求光明未来的利器;贵宾室精致的壁毯《丝路情》,表现出东西方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各国人民的友谊历久弥深。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为广大读者及国外友人所喜爱。

20多年间,大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良好内外环境、方便读者阅读研究与交流、广泛采用新技术的图书馆建筑,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现化化,造福于广大读者,并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鲜明标志,当地亮丽的文化景观。突出的实例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86)、深圳图书馆(1986)、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1990)、上海图书馆(1997)、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1998)、南京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2001)、苏州图书馆(2001)、浙江万里学院图书馆(宁波,2002)、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图书馆(200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新图书馆(2002)等。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逐渐走向丰富、繁荣、全面、多元、人性化。

(1)中国制订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38-87》于1987年施行,10年后进行修订,《JGJ 38-99》作为强制性行业标准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促进了图书馆的现代化。[24]

(2)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组织了许多的活动,团结和带领了一大批有志之士,立足国情,面向未来,进行广泛的研究探讨与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3)图书馆界和建筑界多年来共同切磋,总结中国图书馆建筑的经验,形成共识,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原则:“适用、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经济、美观”。

(4)新建图书馆的选址和用地,公共图书馆更多偏向于在城市中心区域以方便读者来馆,也有安排在新老城区结合部的,或与其他文化单位一起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建设基地求宽敞,以便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及留有发展余地,并力求“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意境。

(5)图书馆建筑争取好的朝向,适当布置内庭院,以尽量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建筑”、“生态图书馆”的新理念也已有提倡,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6)“以人为本”取代了“以书为本”的设计思想,图书馆建筑的理念倾向于人性化,“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奉为定律,为读者创造舒适宁静优雅的阅读研究条件,同时重视为馆员创造方便舒适高效的工作条件。

(7)图书馆建筑越来越向开放式、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发展,图书馆既是知识宝库,又是信息集散枢纽,并成为重要的社会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学术交流中心。馆内各部分用房比例发生很大变化,用于报告、会议、展览、培训以及供休闲活动的空间占更大比例。

(8)开架服务已成为管理模式的主流,在同一大空间内实现“阅、藏、借、查、咨、管”一体化成为新潮流;有些则在全面开架的条件下,把总出纳台、咨询台放在门厅内。

(9)空间格局以文献信息的利用为中心,平面布局灵活多变,不再拘泥于陈规旧套。多数图书馆内部采用连续开敞的大空间,减少固定隔墙,全馆或局部统一柱网、层高、荷载,以尽量增加其布置的灵活性,并能适应未来变化调整的需要。

(10)现代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多种文献载体的保存与利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空气温湿度调节技术、安全防护监控自动化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智能化建筑技术等。

(11)建筑造型风格多样化,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得到尊重和发挥。北京图书馆的民族风格,上海图书馆运用了外滩建筑的元素而成的海派风格,北京大学新图书馆的大屋顶与周围建筑相和谐,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保持其文脉得以承袭,绍兴图书馆造型吸取越文化元素,云南大理自治州图书馆的白族建筑风格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12)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注重内外文化氛围的创造。许多建设单位请装饰公司专门设计创作。门厅有韵味丰富的壁画,室内及廊道有字画艺术品,馆前及内庭有名人雕塑或主题小品,都成功地表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名人题词或题写馆名也为新建筑彰显人文色彩。

(13)高等教育重视图书馆建筑。东南大学鲍家声教授培养了多名研究图书馆建筑的硕士,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张树华教授的一名研究生以图书馆建筑为题写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戴利华教授也招收硕士生。单行主编《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作为高校教材出版。[25]

(14)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出现了如《图书馆建筑的哲学》[26]等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从1980年至今在刊物上发表图书馆建筑与设备的文章达1600篇以上,[27,28]出版专著、文集、图集40余种。[29] 有些图书馆把新馆建设资料汇编出版。

(15)建设单位聘请对图书馆建筑有专深研究的专家为参谋顾问,协助规划,出谋划策,促进了先进图书馆建筑文化的传播应用,提高了图书馆建筑设计水平和图书馆管理水平。

(16)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为中国内地捐资建造图书馆,范围广影响深远,为图书馆建筑现代化带来许多良好条件,推动了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的繁荣发展。[30]

(17)海峡两岸图书馆界建筑界频繁来往,1999年和2003年分别在台北和北京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学术研讨会”,相互切磋,为共同繁荣和丰富中华图书馆建筑文化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成效卓著。[31]

(18) 中国学者参加国际图联(IFLA)图书馆建筑组的活动,多次邀请国外图书馆建筑专家来华讲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新图书馆,聘请国外专家为建设顾问,派员出国考察图书馆建筑,以及吸引国外建筑师参与中国新图书馆工程的设计工作,都提供了对国际图书馆建筑文化作借鉴和比较的机会,有利于丰富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获得更大的提高。

李昭淳提出:发扬民族文化、注重地方特色、强调时代特征是建筑界的追求,而弘扬民族文化是第一位的。图书馆建筑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中华文明的结晶。现代感强,功能好、技术新的建筑,同样可以通过文化要素的原创重构,传达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文脉的涵义,关键是探求“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契合点,而不是对西方某种“主义”等等的临摹和堆砌。[32]
高冀生认为:北京图书馆新馆、上海新图书馆不论就其建筑设计、技术水平,以及造型艺术上,都堪称为中国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代表,其中有许多经验可为后人总结和吸取。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的建设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33]

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创造应由业主、设计师、馆员和读者共同来进行。图书馆建筑文化的重要参与者、评判者和最终享用者是社会公众,是广大读者;“建筑是同大街上的人对话”。因此图书馆建筑的规划设计必须把公众的视角和读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图书馆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国家民族的文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着璀璨的图书馆建筑文化,它继承着历史的优良传统,吸收着国际的有益经验,必将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徐树兰. 为捐建绍郡古越藏书楼恳请奏咨. 见:李希泌,张椒华编.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 中华书局,1982. 112~113

2 徐树兰. 古越藏书楼章程. 见:从古越藏书楼到绍兴图书馆.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80~186

3 罗振玉. 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 见同1:123~124

4 张之洞筹建京师图书馆纪事. 见同1:132

5 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 见同1:132~134

6 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折. 见1:129~131

7 鲍家声主编. 图书馆建筑.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6

8 浙江图书馆志. 中华书局,2000. 68~69

9 北平图书馆指南. 见同1:262~265

10 见7:9~10

11 见7:10~12

12 见:张树华编著. 北京各类型图书馆志.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38

13 李性忠. 嘉业堂藏书楼:二十世纪藏书文化史上的丰碑. 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14 见8:70

15 见7:6~8

16 吕樾执笔. 图书馆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16,18

17 鲍家声. 世纪之途—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模式演变与探索. 见:戴利华主编. 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造设计论文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3~14

18 宋绮. 云南图书馆建筑文化的百年变迁. 情报资料工作,2001(5):77~79,71

19 见12:59

20 见7:362~456

21 见16:246~303

22 李家荣等编. 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资料选编.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1

23 同上:200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38-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5 单行主编. 图书馆建筑与设备. 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0

26 谭祥金. 图书馆建筑的哲学. 图书馆论坛,2003(6):199~202

27 陈胜利编. 图书馆建筑与设备论文索引(1949-1991). 见李明华等主编. 论图书馆设计:国情与未来—全国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文集.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417~449

28 赵雷,王瑞亨辑. 图书馆建筑与设备文献索引(1992-2002). 见:李明华等主编. 中国图书馆建筑研究跨世纪文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521~554

29 赵雷等. 对我国图书馆建筑学研究文献的综述. 见同上.42~43

30 李明华. 港澳台人士捐资建造的图书馆之特点. 见:1999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季刊社,1999. 231~240

31 郑振紘. 变化中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建筑—1999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综述. 华中建筑,1999(4):41~44

32 李昭淳. 图书馆建设的文化自觉. 见:李明华等主编.中国图书馆建筑研究跨世纪文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

33 高冀生. 中国图书馆建筑回顾与跨世纪思考. 南方建筑,1999(3):6

— 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3~70